(完整word版)泵站可研(初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总论
1.1概述
1.1.1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海门滨江新区供水泵站新建项目
建设单位: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江新区
建设地址: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江新区深圳路珠海路南、新安江路东。

联系人: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
邮编:
电子邮箱:
1.1.2主办单位基本情况
江苏海门经济开发区创建于1992年,是江苏首批省级开发区之一。

近年来,海门开发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抢抓机遇,高点定位,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已建设成为经济基础雄厚、城市功能完备、先进产业集聚、科技创新活跃、综合环境优越的江苏一流开发区,综合实力位居全省开发区第一方阵,是长三角北翼承接上海和国际资本梯度转移的黄金地区,被列为“江苏企业投资最佳开发区”。

◎总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分为3个特色功能区
◎拥有5万吨以上码头深水岸线6.8公里
◎1200多家企业落户园区兴业发展
◎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超10个
◎科学发展综合水平位列江苏99个省级开发区第一位
2013年1月17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江苏省海门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定名为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现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政策。

2009年综合实力跻身全省省级开发区前十强,2010年进入前八强,2011年名列全省第一名,2012年蝉联第一名,并超过了12个国家级开发区。

1.1.3 项目提出的背景、投资的目的、意义和必要性
滨江新城区位于海门市主城区南,依江打造,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中心区面积5平方公里),规划人口30万,既是海门市的城市副中心,又是海门经济开发区的产业服务配套区和生活服务配套区。

规划建立以海门港、崇海大桥、沪通铁路为依托,集居住、商贸、科研、信息、教育、休闲旅游综合发展的现代化花园式新市区。

证大国际城,海门最大的房产开发项目。

項目位于海门滨江新城区,紧邻长江。

早在2005年,戴志康携证大荣归家乡,决心在海门滨江地区建造起一座国际之城。

五年后,证大国际城已经初具规模。

这个海门最大的房产开发项目总占地2085亩,总建筑1598778㎡,其中住宅1407519㎡,医疗卫生31260㎡,商业81561㎡,会所10568㎡,教育67870㎡。

项目规划为两个住宅区,一个特色商业街,一个高级休闲区,一个公建配套区,共计五个区。

将为滨江新城区提供住宅、办公、商业、金融、教育、医疗、运动、娱乐等综合配套服务。

根据海门市滨江新区区域供水管网压力及服务区供水压力要求,该区建设一座增压供水泵站是十分必要的。

1.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和原则
1.2.1 编制依据
1、《设计任务委托书》
2、《海门市区域供水配套支管网规划》
3、《海门滨江新区增压泵站供水方案》
4、《海门市总体规划》
5、收集的周边地质资料
6、海门滨江新区提供的相关资料
1.2.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
1、工程设计方案须具有超前意识,做到工艺先进适用,安全可靠,总体布局合理。

2、设计须从全局统一考虑,设计中既要考虑建设的经济性、合理性,还应考虑后期工程建设的连续性。

3、节能、节电、选用经济适用的自动化系统、仪表与设备、提高增压站的科学管理水平。

4、泵站建筑设计要充分考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并体现自身的风格特色。

1.2.3 主要涉及规范及标准
1、给排水设计规范及标准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13/97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
《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卫法监发161号
《城市给水厂附属建设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CJJ41-91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97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2001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89
《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划》GB50007-2002 《建筑地基处理设计规范》JBJ79-9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3、电气设计规范及标准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 《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50060-92 《供配电设计规范》GB50052-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 《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92 《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系统接地的形式及完全技术要求》GB14050-93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94 《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92
《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GBJ42-81
《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GBJ79-85
《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131-90
《过程检测和控制系统用文字代号和图形符号》HG/T20505-2000
《仪表供电设计规定》HG/T20509-2000 《控制室设计规定》HG/T20508-2000 《仪表系统接地设计规范》HG/T20513-2000
1.3 项目研究范围
⑴市场分析;
⑵工程规模及目标;
⑶项目工程设计;
⑷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
⑸工程概算;
⑹主要材料设备;
⑺招投标;
⑻存在问题及下阶段设计所需资料。

2 工程规模及目标
2.1 工程规模
根据《海门市规划》海门开发区海门滨海新区及海门市辖镇近期总需水量为25万米3/日,故泵站供水规模为25万米3/日。

2.2 水质、水压目标
水质目标须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及[《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卫法监发161号),管网末稍余氯大于0.05mg/L。

水压目标为满足海门开发区海门滨海新区地上1-4层及室外消防用水由市政给水管网供水;其余由建筑设泵房给楼内给水管网供水。

2.3 服务范围
海门滨海新区泵站近期须沿珠海路铺设DN800的给水管供港新城区及海门市辖镇近期用水,服务该地区近期二十人万人口生产生活用水。

2.4 工程范围
根据海门滨海新区泵站设计方案及规划要求,本工程设计范围仅为增压站内建构筑物,泵站内部管网及道路绿化等。

外部管线不在此设计范围内。

2.5 工程目标
设备按近期25万m3/d安装,土建按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一次性建设。

3 工程设计
根据海门开发区海门滨海新区及海门市辖镇总需水量要求,在珠海路、深圳路南侧,新安江路、招商局重工(江苏)有限公司宿舍东侧,中远重工有限公司北侧增设一座规模25万m3/d给水增压泵站,为满足用户需求,出水压力为50.59MPa。

3.1 设置方案
港新城区增压站考虑两种增压方式即无负压在线增压和常规增压。

方案一:无负压在线增压
按25万t/d规模供水,安装5台Q=2830m3/h H=48m泵转数(n)990rpm型卧式离心泵,电机型号为Y5001-6 500KW 10KV。

本方案的优点市直抽管道水,充分利用了进水水头,节约能源,且日常运行费用较低,缺点是无清水池的调节能力。

方案二:常规增压,启用清水池
按25万t/d规模供水,安装5台Q=2830m3/h H=48m泵转数(n)990rpm型水泵(3台变频),电机型号为Y5001-6 500KW 10KV。

本方案的优点是运行安全可靠,充分利用了清水池的调峰能力,缺点是未能充分利用进水水头,日常运行费用较高。

两种增压方式优劣对比见下表3-1。

表3-1 增压方式优劣对比表
滨江新区增压站推荐方案二,采用常规增压,启用清水池的方式,平面布置见附图。

3.2 泵站建设标准
本工程是海门市滨江新区供水发展规划中的主要供水项目之一,是海门市重大基础建设项目。

在本工程的设计中,考虑采用以下建设标准。

1)工程设计方案须具有超前意识,做到工艺先进适用,总体布局合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能保持一定的先进性。

2)设计中须执行建设部《城市供水行业2000年技术进步发展规划》的有关规定和要求,提高供水水质、提高供水安全可靠性、降低能耗、漏耗和药耗。

3)设计须从全局统一考虑,按步骤分期实施。

设计中既要考虑一期建设的经济性、合理性,还应考虑后期工程建设的连续性和城市供水系统的整体性。

4)设备选型以安全可靠为前提,以确保泵站的正常运行。

5)仪表配置和自控水平是体现泵站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工程设计要在充分分析国内、外现有泵站状况的基础上,选择既先进可靠又经济适用的控制方案。

6)总图布置要考虑工艺流程顺畅、功能分区合理、操作管理方便,在节约用地的同时注意绿化和美化。

7)建筑设计要充分考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并体现泵站自身的风格特色。

3.3 泵站基本概况
海门滨江新区泵站总占地面积20000 m2,约合30亩。

总建筑面积26904.4 m2。

该泵站位于珠海路、深圳路南侧,新安江路、江苏海新船务重工有限公司宿舍东侧。

该泵站土地平整,无相关需拆迁单位。

1、水泵房
水泵房1间,占地面积为400m2,水泵房平面尺寸40.0×10.0m,设计总规模为250000m3/d。

安装5台Q=2830m3/h H=48m泵转数(n)990rpm型水泵(3台变频),电机型号为Y5001-6 500KW 10KV;额定起重10吨,跨度7.0米,起升高12米LX型起重机1台;
2、吸水井
吸水井1座,占地面积为217m2,吸水井房平面尺寸35.0×6.2m,设计总规模为250000m3/d。

安装1台流量为15m3/h,扬程为8m,电机功率为1.1KW的液下排污泵。

3、清水池
清水池2座,总占地面积为17474m2,清水池平面尺寸53.63×81.46m,设计总规模为17000m3/d。

4、制氯间
制氯间1座,占地面积为250 m2,平面尺寸10.0m×25.0m。

5、配电间
(1)设计范围
本泵站电气设计包括:设100KVA、10/0.4KV变压器1台,为室内站变,就近布置。

本工程电气设计以10kV电源进线柜内电缆头为界,以外由业主委托其它部门设计。

内容为:
1)本工程用电负荷等级为二级;
2)新建变电所由两路10kV电源供电,供电方式为一用一备,电源进线方式为电缆进线;
3)泵站接地工程及防雷工程设计;
4)泵站所有构筑物室内照明及泵站室外照明设计。

(2)继电保护
1)35KV线路断路器设延时电流速断保护。

2)35KV母线联络设电流速断保护
3)主变压器采用电流速断、过电流延时及重瓦斯保护作用于跳闸,过负荷、轻瓦斯及温度升高保护作用于信号。

4)6KV总开关设延时速断、过电流延时作用于跳闸。

5)6KV母线联络设电流速断保护
6)6/0.4KV变压器出线开关设电流速断、过电流延时及超高温保护作用于跳闸,过负荷、高温保护作用于信号。

7)6KV机设速断、过负荷、低电压及单相接地保护,作用于跳闸。

8)采用微机综合保护装置。

3)泵站内主要设备采用自动及手动控制方式,自动方式由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控制,手动方式为在机旁及MCC上控制,通过设在机旁控制箱上的转换开关对以上控制方式进行选择。

(3)无功补偿
补偿方式为以下两种:
供水泵房6KV主泵电机采用单机就地补偿方式,补偿后单机功率因数达到0.92以上,并配无功功率自动补偿装置,使补偿后泵站35KV 进线处因数达到0.9以上。

(4)占地面积
配电间1座,占地面积为320 m2,平面尺寸20.0m×16.0m。

6、其它辅助用房
增压站内建综合生活楼,门卫等辅助用房,综合生活楼占地面积300 m2,建筑面积1200 m2;门卫约45 m2。

详见建构筑物表3-2。

表3-2 建构筑物表
7、通讯
考虑整个通讯系统的可靠性,为满足内部通信和与市话通信的功能,拟在综合楼设置32门程控交换机一台,并在各生产岗为及有关
职能部门设置电话单机。

8、自控系统
(1)设计范围
本工程为港新城区增压泵站工程仪表,自控及安防系统的设计,工程要求实现泵站远程控制。

泵站总规模为250000m3/d。

(2)自控设计
1) 系统组成
针对业主对泵站自控系统高可靠性及先进性的要求,本设计选用大容错率的以太网环网结构为系统网络,配以CPU、电源及通讯冗余的Schneider公司Quantum PLC控制站,并配备上位机、服务器组成部分网络分布式冗余控制系统。

Hirschmann公司的卡轨式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构成100M环形工业以太网,可进行数据、语音和视频信号的传输。

网络传输介质采用多模光纤。

控制设备采用具有高可靠性、高兼容性和强大的诊断能力的可编程控制器(PLC)热备系统。

为了保证系统的可靠运行,控制系统配置上采用了分布式结构,在供水泵房设置控制分站,负责数据采集和过程控制。

在净水处理的重要环节—滤池上,考虑到控制点数较多,设备操作频繁,且难以由人工操作所取代,为了提高滤池部分控制的可靠性,本设计在滤池部分设置了10个PLC 子站,每两格滤池由一个PLC子站进行控制。

上位机软件与PLC之间的通讯及其与网管软件之间的通讯均采用标准的OPC方式,可保证底层设备、控制系统与管理层之间平滑、开放、方便的数据交换。

中控室完成全泵站的自动控制和生产管理,它集中监视、管理、
控制整个泵站的全部生产过程的工艺过程。

中控室设置的两台上位机可提供控制回路总貌画面或某一组控制回路画面,进行控制或对给定值、输出值进行调整;能建立实时关系型生产数据库,存储生产原始数据,供统计、分析使用;能建立故障数据库,记录PLC错误、系统错误及事故;能利用实时数据库中的历
史数据计算主要生产指标;可连续对过程进行监测,一有故障立即报警,并在工艺流程图上显示报警状态;可显示任意指定参数的实时或历史趋势曲线,可自动(定时)或随时请求打印各种报表。

系统服务器具有web功能,连在泵站内以太网上的各职能部门计算机可通过标准浏览器浏览生产现场的图形画面、数据、报警信号等。

本工程在中控室内还设置4块67”DLP投影仪,可动态显示泵站的运行情况。

本工程在设备现场设置机旁控制箱,所有工艺设备均可由现场控制箱或MCC上手动控制和PLC自动控制,控制方式通过现场控制箱上的转换开关进行切换.
2) 系统的控制方式
a.手动方式:通过就地控制箱或MCC上的按钮实现对设备的启停操作。

b.远程手动方式:操作人员通过操作站的监控画面用鼠标或键盘来控制现场设备。

c.自动方式:设备的运行完全由各现场控制器根据预先编制的程序和现场的工况及工艺参数来完成对设备的启停控制而不需人工干预。

(3)设备选型
仪表的选型遵循质量可靠、技术先进、价格合理、使用方便的原
则,重要的检测仪表考虑选用进口设备。

PLC设备及DLP投影仪选用进口设备。

(4)防雷及接地
为防止雷电过电压对系统的危害,设计在电源部分设置过电压保护器;在室外仪表的信号线路上设置信道防雷器。

系统接地采用公用接地系统,即电气、防雷、信息系统共用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

3.4 建筑设计
1、泵站总体布局
在满足泵站生产工艺流程优化、合理、高效、节能的前题下,泵站大门位于站区北侧,与现有深圳路相连,方便泵站内外联系。

2、泵站建筑构筑物设计
站内各建筑物面积均参照《城镇给泵站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及本工程实际要求而定,一次按最终规模设计建成,在各单项建筑设计中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范及行业标准设计。

泵站建构筑物外装修色采以现代建筑的形式,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题下,通过制水建构物统一、严谨的外观与附属建筑物丰富多采的型体对比,避免泵站建筑的单调、沉闷感,结合当地建筑特点,营造出泵站特有的整洁、宁静而又轻松的气氛,力求创造环境舒适的现代化新形泵站。

3、美化环境及绿化设计
泵站东、西侧采用实心围墙,南侧采用钢格栅漏空围墙,形成一半开放空间,使泵站内外既有分割又有连系,既增强了泵站内外空间的连续形,又使泵站的建筑风格展现出来,成为当地一景。

沿泵站四周围墙内侧及建构筑物四周广植草坪,大量绿化,并在泵站内种植四季花卉、常绿灌木,以提高泵站的环境质量。

4、建筑装修详见附表
表3-2 建筑装修规格一览表
说明:
1)本工程卫生间楼地面均为地砖,内墙瓷砖到顶。

2)所有建筑物屋顶为树脂珍珠岩保温层、聚氨脂防水涂膜屋面(二道设防)。

3)所有单体控制室、仪表间加铝合金吊顶
3.5 土建设计
增压站占地30亩,主要建构筑物包括清水池、水泵房、配电间、控制室、变频室、综合生活用楼,内部管网道路及绿化。

1、地形地貌
增压站地处珠海路、深圳路南侧,新安江路、江苏海新船务重工有限公司宿舍东侧。

长250米,宽80米,高程在2.5-4.9米之间。

地面上无相关建筑物需要拆除。

2、工程地质概况
增压站地处以长江冲积成土为主、浅海为次的启海平原。

境内地形低而平坦,沟河纵横,平均海拔4.96m。

地势呈西北偏高,东南偏低态势。

西部最高处海拔5.2m,东部最低处海拔2.5m,南北横截面呈孤形,两头低,中间高。

地层基本为沙土沉积,平均承载力标准值为120Kpa,可作为一般建筑物的天然地基持力层。

区内第四系地层自下而上分为:下更新统、中更新统、上更新统和全新统四个沉积阶段。

其中全新统(Q4)成因类型复杂,冲积相沿江分布,为一套黄褐、青灰色粉土和粉砂及灰色粘性土层,厚度0~72m,层底埋深31~72m。

地表下50.0m以浅的第四纪沉积物可分为十个工程地质层。

土层特征和分布大致如下:
(1)地面标高4.0m以上为耕土;
(2)地面标高4.0m~3.0m左右为亚粘土,硬可塑,其地基允许承载力为100~120kN;
(3)地面标高3.0m~1.0m左右为轻粘土类有粉砂薄层,可塑及软塑,地基允许承载力为90~120kN;
(4)地面标高1.0m~0.0m左右为粉砂、细砂、夹薄层粘土,地基允许承载力为150kN以上;
(5)地面标高0.0m~-4.0m左右为轻亚粘土粉砂土交错层,地基承载力为150kN~200 kN。

项目所在地区地下水位对建筑物基础无影响。

南通地区地震烈度为6度。

3、设计技术标准
(1)、安全等级和砼耐久性
本工程建构筑物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重要性系数为1.0,砼结构构件使用年限为50年。

应符合耐久性的基本要求。

(2)、抗震设防
本工程建筑属于抗震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

(3)、设计荷载
风载:基本风压0.4KN/m2
雪载:基本雪压0.5KN/m2
(4)、结构稳定性标准
抗倾稳定安全系数K≥1.5
抗滑稳定安全系数K≥1.3
抗浮稳定安全系数K≥1.05
场地平整及地基处理
根据现有地形、初勘情况和场内拟定的进出境标高,拟采用分层碾压压实填土,场地围墙外拟采用填土护坡处理。

3.6总平面布置
增压站总平面布置按250000m3/d规模设计,总占地约30亩,土地一次征用。

站址内原地面标高2.5-4.9m,站外设计道路标高3.5m。

增压站平面布置分为生产区,站前管理区等功能区,以减少干扰,平面布置工程量包括围墙,大门,道路,各种生产管道,照明及电缆等。

站内的道路采用混凝土路面,车行道宽6m,道路雨水及经化粪池处理后的生活污水均接入站内生产排水管道,然后直接排至道路排水井。

增压站沿四周均设围墙,沿围墙内侧及道路两侧布置较大面积的绿化,同时在各建(构)筑物四周也辟有绿化地带,以美化环境。

具体见附表1。

4 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
4.1 安全生产
给水工程是关系民生的城市基础设施,为保证增压泵站的正常生产和工作人员的安全,设计中考虑如下措施:
1、泵站场区设计24小时值班用房,并设计监控设备。

2、泵站内的电气设备布置和操作间距都按有关安全标准规定进行设计。

4.2 消防措施
本工程设计中涉及的消防措施作如下考虑:
1、增压站平面布置按消防规范要求设置消火栓,厂内道路形成环网,车行道路形成环网,车行道路的转弯半径按有关规定设计。

2、建筑物室内按消防要求设置消防设施。

3、厂内的电气设备布置和操作间距按消防规范进行设计,并在配电间、值班室内配备有干式灭火机。

4.3 工业卫生
本工程涉及到工业卫生的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设计中采取相应措施如下:
1、噪音影响
增压站的噪声源主要来自泵机的运转,水泵电动机运行产生的噪音具有持久性,据测定,水泵机组转速1450转/分钟,处在2水泵处测得噪声为92分贝,转速低则噪音相应降低,而噪音又随着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泵站其它设备的噪音一般不会85超过分贝。

为此,本工程采取下列措施:
(1)泵房尽量与人员集中的地方保持一寶距离。

(2)增压站布置中将泵房与值班室隔开,使值班人员不经常处在噪声85分贝的工作环境中,而值班人员的巡视时间一般不超过一小时,这样可符合有关噪声的卫生标准规定。

(3)在建筑上对泵房和办公用户采取节能降噪措施,泵房采用半地下室,泵房和值班室窗户采用中空隔热防噪玻璃等
(4)增压站内考虑一定的绿化面积,降低噪声影响。

2、防暑降温
热源主要来自泵房,按对泵房作业区的夏季室内温度不超过室外温度3-5℃的要求,拟采取如下防暑降温措施:
(1)值班控制室与热源隔离。

(2)水泵的操作采用自动操作或集中按钮操作,减少人员同热源的接触时间。

(3)各值班室、控制室安装空调设备,窗户采用中空隔热防噪玻璃采用。

4.4 环境保护
站内生活污水主要来源于厕所。

生活污水通过管道集中排入城市污水管网。

5 工程概算
5.1 编制说明
⑴基础资料
1、设计文件:本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图纸:本工程方案设计图纸
⑵编制依据:
1、可研推荐方案文字说明、设计图纸
2、《市政工程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编制办法》(试行)1996
3、《江苏省建设工程造价编制与审核暂行办法》1998
4、《江苏省市政投资估算指标》
5、《江苏省市政工程计价表》2004
6、《江苏省建筑与装饰工程计价表》2004
7、《江苏省安装工程计价表》2004
8、材料价格执行海门市2013年11、12月份工程建设材料预算指导价
9、设计费执行国家计委,建设部计价格(2002)10号文
⑶编制方法
第一部分土建部分参照类似工程的单位造价指标和材料市场价格变动,进行指标估算。

设备购置及安装费用采用市场询价进行综合分析确定。

第二部分工程其它费按照国家规定取费标准提取。

第三部分工程预备费:涨价预备费执行计投资(1999)1340号文规定按0%计算。

基本预备费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和取5%计入。

5.2 估算价值及费用构成分析
1、滨江新区增压泵站总投资万元,其中土建1690万元,
(1)其中泵房工程万元
土建部分万元;设备购置及安装费用万元。

(2)配电间万元
土建部分万;设备安装及购置费万元。

(3)值班室万
(4)综合办公楼万
(5)道路、绿化及一座大门合计为万元
(6)给排水管线万
2、费用构成分析
(1)静态投资:1000万元
(2)动态投资:0.00万元
(3)铺地流动资金:0.00万元
5.3 概算汇总表
详见附录1。

5.4 技术经济指标
6 主要材料设备6.1 水泵及电机
水泵及电机设备见表6-1。

表6-1 水泵及电机设备表
6.2 阀门及附件
阀门及附件设备见表6-2。

表6-2 阀门及附件设备表
6.3 主要管道
主要管道设备见表6-3。

表6-3 主要管道设备表
6.4 电气设备
电气设备见表6-4。

表6-4 电气设备表
6.5通讯设备
通讯设备见表6-5。

表6-5 通讯设备表
6.6仪表自控设备
仪表自控设备见表6-6。

表6-6 仪表自控设备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