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主要国家间的比较优势与贸易互补性

合集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意大利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意大利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意大利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意大利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一带一路”(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BRI)是中国提出的一个重大国际合作战略,旨在推动沿线国家实现互利共赢和区域联动发展。

其中涉及的贸易往来是BRI 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和意大利是BRI 沿线国家中的重要代表,中意之间的贸易往来具有竞争和互补的双重特点。

本文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对“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意大利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进行研究。

一、中国与意大利的贸易竞争性特征从国际贸易的角度来看,贸易往来中的竞争性主要体现在产品的替代关系、成本优化与品质竞赛等方面。

中国和意大利贸易竞争性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1.产品替代关系中国和意大利在部分产业领域的产品存在替代关系。

例如,意大利瓷砖、大理石、高档服装等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品质与价格比较具有竞争力,而中国同样在瓷砖、大理石、服装等行业也拥有一定的品质与价格优势;此外,中国的电子产品、机械设备等也与意大利的产品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

2.成本优化中国和意大利的产品在生产成本上具备的优劣与差异也是决定贸易竞争性的重要因素。

以制造业为例,意大利利用国内高水平专业人才和先进设备,因此制造业成本相对较高,而中国拥有成熟的制造业供应链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所以制造业成本相对较低。

因此,中意在某些产品上还是存在着一定的竞争和替代关系。

3.品质竞赛品质的提高对消费者购买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贸易竞争中,两个国家的产品品质差异同样也是竞争的重要因素。

中国和意大利在某些行业,如高档服装、餐饮等领域的产品从品质角度来分别具备特点:中国高档服装注重时尚感和特色,而意大利则注重精致与传统品牌,两国所强调的品质差异和市场定位也影响了两国在这些行业的贸易竞争。

二、中国与意大利的贸易互补性特征贸易互补性体现在不同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往来中,彼此提供一些产品或服务,以满足各自的需求和补充短缺。

中国与东盟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研究

中国与东盟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研究

中国与东盟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关系日益紧密,双方之间的经济互动和合作成为了国际经济领域的重要议题。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中国与东盟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通过对双方贸易结构、比较优势、竞争关系以及互补潜力的分析,揭示中国与东盟贸易关系的内在机制和未来发展趋势。

本文首先回顾了中国与东盟贸易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双方贸易规模、贸易结构以及主要贸易商品的演变。

在此基础上,文章运用国际贸易理论,比较了双方在不同领域的比较优势,包括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源密集型产品以及技术密集型产品等。

同时,文章还深入分析了中国与东盟在贸易中的竞争关系,探讨了双方在相同或相似产业领域的竞争态势以及合作的可能性。

本文还着重探讨了中国与东盟贸易的互补性。

从地理位置、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等方面出发,文章分析了双方贸易互补的潜力和优势。

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新兴领域,文章认为中国与东盟具有广阔的合作前景。

文章提出了促进中国与东盟贸易发展的政策建议。

包括加强政策沟通、深化产业合作、优化贸易结构、推动贸易便利化等方面。

通过加强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推动双方贸易关系的持续健康发展。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对中国与东盟贸易关系的理解,还为双方未来的经贸合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二、中国与东盟的贸易现状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关系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和互动。

近年来,随着双方经济的持续发展和贸易政策的不断深化,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往来更加紧密。

在贸易规模上,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进出口贸易额持续增长,成为彼此重要的贸易伙伴。

在贸易结构上,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贸易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涵盖了商品、服务、投资等多个领域。

同时,双方在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也日益密切。

然而,随着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推进,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竞争也逐渐加剧。

因此,要深入研究和探讨中国与东盟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以便更好地应对挑战和机遇。

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

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

现代经济信息180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李国余 辽宁理工学院摘要:对于不同的国家以及产业而言,国际双边贸易和多边贸易都是有所差异的。

本文将分别分析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的竞争性分析和互补性分析,并提出拓展我国与其他国家贸易的关系的对策和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一带一路”;贸易竞争性;贸易互补性中图分类号:F75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16-0180-01引言在2013年的九、十月份,习近平总书记对亚洲中部和亚洲东南部进行了访问,“一带一路”战略的苗头就是在这个时候发了芽,作为其中的合作重点,“五通”被认为是未来各国的发展方向,而在其中最先发展并且没有囊括那些较敏感的政治、安全等问题的“贸易畅通”部分被认为是最可能实现的领域,但是那些相比较来说,人口覆盖较大、牵连国家较多的地区来说,与中国真正实现“贸易畅通”实属不易,所以对其进行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就显得非常必要,借此为中国与“一带一路”其他国家的贸易发展提供理论上的根据。

一、中国与“一带一路”主要国家贸易的竞争性分析作为“一带一路”战略的核心国和倡导国,同时也作为世界上的进出口大国,进口贸易对于中国而言至关重要,在同时考虑进出口这两个因素的情况下,中国的RTA 值在SITC0+6+7+8上均大于0,这意味着中国在这四类产品上占据综合比较优势,而在其他六类产品的进出口贸易中,据比较劣势地位,不具备综合的竞争优势。

即可认为中国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使得其在资本密集型产品生产中的优势不断提升,但其在SITC9上为不断增大的比较劣势;在SITC0-4上,中国的RTA 值不断递减,这反映出中国在初级产品上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步消失,但这并不意味出口量的减少,而与中国调整产业结构和出口产品多样化有关。

二、中国与“一带一路”主要国家贸易的互补性分析由于贸易产品之间的差异,两个国家之间的贸易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模式:产业间贸易、产业内贸易,而它们之间的互补性自然也随之分为产业间互补和产业内互补两种,前一种是以国家资源、资金投入以及操作能力作为影响因素而在价格上产生差异的,这种贸易模式的特点是生产出的产品种类具有差异;而第二种却是在的不同经济规模、产品特性以及消费者喜爱程度的基础上在同一产业产生了不同的优势,其贸易的差异产品包含垂直差异、水平差异和技术差异,一般表现出质量相同但产品特性有所差异,或者种类相同而质量产生了变化。

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

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

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一、竞争性分析:1.同质化产品竞争: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在某些行业生产的产品可能存在同质化竞争,中国的产品与这些国家的产品具有类似的功能和特点,价格相对较低,因此在市场上存在一定的竞争。

2.技术水平竞争:中国在一些高科技领域的产品研发和生产能力较强,与一些“一带一路”国家的高新技术产品进行了竞争。

这些国家可能拥有自己的研发能力,能够生产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3.劳动力成本竞争:中国的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可以生产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品。

与一些人口众多的“一带一路”国家相比,这些国家具有相对低廉的劳动力,使得其在某些行业中具有竞争优势。

二、互补性分析:1.资源互补: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在资源领域存在互补性。

一些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等,而中国则拥有庞大的市场需求。

在资源开发和贸易方面,中国与这些国家可以形成互补关系。

2.生产要素互补: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在生产要素方面存在互补性。

一些国家人口众多,劳动力相对充足,适合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而中国在技术研发、资金和管理方面具有相对优势,适合进行技术和资本输出,因此在生产要素方面可以形成互补关系。

3.市场互补: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在市场方面存在互补性。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市场需求巨大。

而“一带一路”国家中的一些国家拥有较小但具有潜力的市场。

中+法在产业发展方面有着相对较强的互补性。

双方可以在市场开拓和产品销售方面形成互补关系。

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关系同时具有竞争性和互补性。

在竞争性方面,存在同质化产品竞争、技术水平竞争和劳动力成本竞争等情况。

而在互补性方面,双方可以在资源、生产要素和市场方面形成互补关系。

这种竞争性与互补性的共存使得双方的贸易关系更加多样化和稳定。

双方可以通过资源共享、产业协同和市场拓展等方式进一步加强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泰货物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泰货物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

摘要: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成立及“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泰贸易关系日益密切,贸易总额不断上升,进出口产品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在新形势下,研究中泰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对促进两国贸易的深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贸易规模、贸易不平衡、贸易关系等方面分析了中泰货物贸易现状,具体探讨中泰货物贸易结构,并利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竞争力指数分析中泰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

本文认为,中泰贸易主要以工业制成品为主,其中在SITC2(燃料以外的非食用粗原料)与SITC5(化学品及有关产品)上具有较强的竞争性。

同时,在SITC6(原料分类的制成品)、SITC7(机械及运输设备)与SITC8(杂项制品)上具有较强互补性。

关键词:中泰货物贸易;竞争性;互补性一、中泰货物贸易发展现状(一)中泰货物贸易规模不断增大中泰贸易始于公元1世纪的汉代。

1975年7月泰国与中国正式建交,中国成为泰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之一。

1978年中泰签订“中泰贸易协定”,当年中泰贸易总额达到2 462万美元。

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签署《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中国—东盟正式启动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进程。

由图1可以看出,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启动以来,双边贸易额快速上升,除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出现下降,基本呈现上升的趋势。

2010年随着中国—东盟贸易区的建成,当年中泰双边贸易总额达到529.35亿美元,增长率达到38.56%。

2018年,中泰的贸易总额为878.9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68%。

其中,出口额为429.74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50%;进口额为449.18亿美元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99%。

(二)中泰货物贸易不平衡明显改善随着中泰贸易的不断深化发展,中泰货物贸易不平衡问题也得到明显改善。

按照中国的统计数据,中国对泰国货物贸易长期处于逆差,且2003—2010年贸易逆差不断扩大,2010年的贸易逆差最高,达到134.52亿美元。

“一带一路”战略下中俄双边贸易的竞争性、互补性及发展潜力

“一带一路”战略下中俄双边贸易的竞争性、互补性及发展潜力

“一带一路”战略下中俄双边贸易的竞争性、互补性及发展潜力The Competitiveness,Complementarity and Development Potential of the Bilateral Trade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Under the Strategy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李世振(中石化国际事业(俄罗斯)有限公司,北京100728)LI Shi-zhen(Sinopec International Business(Russia)Co.Ltd.,Beijing100728,China)【摘要】论文阐述了当前中国企业在俄罗斯的发展现状,并对一带一路模式下中国资本在外投资情况进行分析,对未来中国企业在俄国及中亚地区的发展机遇做出展望,旨在有效推动中俄两国民间企业贸易往来互通性,促进两国贸易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高度。

【Abstract】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enterprises in Russia,and analyzes the overseas investmentsituation of Chinese capital under the mode of the belt and road.It also prospects the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of Chinese enterprises in Russia and Central Asia in the future.The purpose to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trade interoperability between private enterprises in Chinese and Russian andpromotethedevelopment ofbilateral trade betweenthetwo countriestoa newheight.【关键词】一带一路;中俄双边贸易;竞争与互补【Keywords】thebelt androad;bilateral tradebetweenChinaandRussia;competition andcomplementarity 【中图分类号】F7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1069(2018)08-0042-02【作者简介】李世振(1983-),男,湖北武汉人,经济师,从事国际贸易及管理研究。

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

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

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之间的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取决于各国的经济结构、产业布局和市场需求等因素。

贸易竞争性指的是两个国家在同一产品领域的生产和出口能力,即具有类似的产品和市场,容易引发竞争关系;而贸易互补性则指的是两个国家在不同的产品领域具有互补的特点,即一国的产品对另一国的需求具有补充作用。

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贸易竞争关系。

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出口国之一,中国在汽车、电子产品、纺织品等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东南亚国家,也有一些具有类似产品的制造业,如泰国、菲律宾等国家也是一些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国,与中国存在一定的产品竞争关系。

在与中国接壤的一些中亚国家,如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也有一些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如能源资源等。

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之间在某些产品领域存在着一定的竞争性。

与贸易竞争相对应的是贸易互补,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之间在许多领域也存在着互补性。

中国拥有庞大的市场需求和强大的制造业能力,可以提供各类低价的商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

与此相对应的是一些“一带一路”国家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劳动力,如俄罗斯的原油、乌兹别克斯坦的棉花、哈萨克斯坦的石油等,这些资源可以为中国供应原材料,实现互利互惠的贸易合作。

在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方面,中国可以提供资金、技术和经验,与“一带一路”国家开展合作,促进互补性发展。

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之间的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具有双重特点。

在某些产品领域,特别是制造业领域,两国之间可能存在竞争关系,但同时在资源需求、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存在着互补性。

通过加强合作,充分发挥各国的优势,可以实现互利共赢,促进经济发展。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俄经济互补性分析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俄经济互补性分析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俄经济互补性分析作者:刘颖李新宇来源:《今日财富》2017年第29期在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共同发展成为世界发展的主流,地区国家间参与深层次国际分工,尤其加强互补性的合作成为必然趋势。

本文将讨论中俄两国的经济互补性,探析未来中俄两国的合作前景。

一、贸易结合度指数分析衡量两国经济往来关系的紧密程度一般通过贸易结合度指数来实现。

由表1可知,中-俄的贸易结合度大于1,且逐年增长,相比之下俄-中的贸易结合度逐年减少,小于1。

两者的差别可能由于最近一段时间由于中国的崛起,俄罗斯民间对中国的贸易偏好不升反降,影响了两国间的贸易发展,两国的政治上交流密切,但经贸上合作还是有很大发展空间。

从趋势上来看中国与俄国的贸易结合度在增强,说明两国在贸易方面有很强的互补性。

二、经济互补性分析(一)资源互补性分析1.自然资源丰裕度分析。

能源与矿产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生产要素,中俄对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都非常重视,在自然资源上有明显的差异,同时也有着各自比较优势,详见表2。

中国矿产资源丰富,矿产171种。

已探明储量的钨、锑、稀土、钼、钒和钛等的探明储量居世界首位;煤、铁、铅锌、铜、银、汞、锡、镍、磷灰石、石棉等的储量均居世界前列。

而俄罗斯的资源中,石油探明储量占世界探明储量的12-13%;森林木材蓄积量;天然气已探明蕴藏量占世界探明储量的1/3强,居世界第一位;水力资源与煤蕴藏量居世界第二位。

铝、铁、铀、黄金蕴藏量居世界前列。

2.劳动力供给分析。

劳动力是重要的经济增长要素。

从数量上来看,中俄的总人口差距不是很大。

在劳动力方面,中国占有绝对的优势,俄罗斯在劳动力人口数量相对少,而且老龄化严重,人口增长率长期是负值。

在劳动力质量方面,俄罗斯占有一定的优势,在高等教育入学率、培训以及繁荣指数的排名一路领先中国,中国在劳动力质量相对指标偏低[1]。

3.资本丰裕度的分析。

在要素禀赋结构中,唯一可以有巨大的增长差别的资源是资本,我们采用人均GDP指标来测度人均资本的相对丰裕度。

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

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

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提出的基于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旨在推动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实现共同繁荣。

然而,在推进过程中,难免存在贸易竞争和互补的情况。

本文将从多方面探讨中“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

一、贸易竞争性1. 商品方面对于商品贸易方面,中国和“一带一路”国家之间的竞争性非常明显。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之一,其制造业生产的商品包括机械、汽车、电子产品等拥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而这些制造业也是“一带一路”国家的核心产业之一。

因此,这些国家在进出口方面必然会与中国产生竞争,特别是在拥有资源优势的国家,如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

这些国家的资源主要是能源、矿产等,这些资源的需求旺盛并且价格波动较大,因此这些国家的优势十分明显,并且在中国采购这些资源的过程中会产生激烈的竞争。

2. 投资方面此外,中国和沿线国家在投资方面的竞争性也非常明显。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对外投资国之一,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也是中国对外投资的主要目的地之一。

这也导致了这些国家之间在吸引外资方面的竞争性,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工业园区等领域。

由于这些国家本身的市场规模较小,因此对于对外投资的意愿非常大,同时对于这些投资的标准和要求也越来越高。

二、贸易互补性其次,在贸易方面,虽然存在一些竞争,但是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贸易互补性非常明显。

这些国家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劳动力,而中国则拥有先进的制造技术和设备,这种互补性也造就了一个互相成为生产和消费的场所。

这些国家的资源需求与中国制造业的出口需求完全契合,同时也使得中国和这些国家之间可以进行贸易和投资的往来。

此外,在贸易方面,中国和这些国家之间也存在着互相的资源和市场的竞争,这是充分而健康的市场环境。

综上所述,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存在着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

透过竞争和互补,双方可以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和优势,推动产业互通和贸易往来。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竞争优势和互补研究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竞争优势和互补研究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竞争优势和互补研究作者:吴慧君来源:《山西农经》2018年第11期摘要:农产品贸易自古就是丝绸之路的主要内容,大大促进了我国与世界的农业交流与发展。

2013年,习近平同志提出了要重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说法,同年,习近平同志再次提出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这两个战略被称为“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沿线也成为中国发展农业贸易的重点区域。

鉴于此,本文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竞争优势和互补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一带一路”;农产品贸易;互补文章编号:1004-7026(2018)11-0040-01 中国图书分类号:F313.7;F746 文献标志码:A1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现状自古以来,中国就与“一带一路”沿线有着深入的农业交流与合作,凭借丝绸之路的便利,中国从西方引进了胡麻、苜蓿、葡萄等作物,中国的茶叶等生产技术也传到中亚,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农业技术交流。

新时期,“一带一路”的发展为中国农产业贸易发展提供了契机。

根据中国科学院的数据显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比重较高,特别是尼泊尔、柬埔寨、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国家。

尽管农业比重高,但这些国家单位农产品产量较低,仅为中国的四分之一左右,尤其是蒙古、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国,这些国家对发展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有着迫切的需求。

2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优势和互补随着我国农业领域的不断开放,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交流愈发频繁。

我国幅员辽阔,农产品种类齐全,农业技术发达,这些都是我国农业的优势。

例如我国的杂交水稻和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农兽药生产、水产养殖及动植物疫病防控、疫苗生产、饲料生产加工、设施园艺、农业机械等方面技术十分成熟。

另外我国农业企业具有丰富的农业生产和管理经验,以及拥有大批高素质的农业从业人员,这些都是我国农业贸易的优势所在。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泰货物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泰货物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泰货物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作者:罗晶莹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20年第02期摘要: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成立及“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泰贸易关系日益密切,贸易总额不断上升,进出口产品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在新形势下,研究中泰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对促进两国贸易的深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贸易规模、贸易不平衡、贸易关系等方面分析了中泰货物贸易现状,具体探讨中泰货物贸易结构,并利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竞争力指数分析中泰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

本文认为,中泰贸易主要以工业制成品为主,其中在SITC2(燃料以外的非食用粗原料)与SITC5(化学品及有关产品)上具有较强的竞争性。

同时,在SITC6(原料分类的制成品)、SITC7(机械及运输设备)与SITC8(杂项制品)上具有较强互补性。

关键词:中泰货物贸易;竞争性;互补性一、中泰货物贸易发展现状(一)中泰货物贸易规模不断增大中泰贸易始于公元1世纪的汉代。

1975年7月泰国与中国正式建交,中国成为泰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之一。

1978年中泰签订“中泰贸易协定”,当年中泰贸易总额达到2 462万美元。

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签署《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中国—东盟正式启动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进程。

由图1可以看出,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启动以来,双边贸易额快速上升,除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出现下降,基本呈现上升的趋势。

2010年随着中国—东盟贸易区的建成,当年中泰双边贸易总额达到529.35亿美元,增长率达到38.56%。

2018年,中泰的贸易总额为878.9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68%。

其中,出口额为429.74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50%;进口额为449.18亿美元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99%。

(二)中泰货物贸易不平衡明显改善随着中泰贸易的不断深化发展,中泰货物贸易不平衡问题也得到明显改善。

按照中国的统计数据,中国对泰国货物贸易长期处于逆差,且2003—2010年贸易逆差不断扩大,2010年的贸易逆差最高,达到134.52亿美元。

广西与“一带一路”主要国家(地区)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

广西与“一带一路”主要国家(地区)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

广西与“一带一路”主要国家(地区)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广西地处中国南部,地理位置优越,与东盟国家紧密相连,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之一。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实施,广西与“一带一路”主要国家(地区)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贸易合作日益紧密。

本文将从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的角度对广西与“一带一路”主要国家(地区)的贸易关系进行分析,以期探讨双方在贸易领域中的优势与不足,为进一步深化合作提供参考。

一、贸易竞争性分析广西与“一带一路”主要国家(地区)在部分领域存在贸易竞争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产品同质化竞争由于地理邻近及相似的自然条件,广西的部分产品与“一带一路”主要国家(地区)的产品存在同质化竞争。

以农产品为例,广西是中国重要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而东盟国家也是农产品出口大国,两者在水果、蔬菜、木材等产品上存在直接的竞争关系。

2.价格竞争“一带一路”主要国家(地区)的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使得其部分产品具有价格竞争优势。

东盟国家的纺织品、服装等轻工业制成品以其价格优势进入广西市场,对当地相关产业造成冲击。

3.营销渠道竞争部分“一带一路”主要国家(地区)在国际市场上拥有更加成熟的营销渠道和销售网络,使得其产品更容易进入广西市场,与当地企业形成竞争关系。

1.资源互补广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农产品资源等,而“一带一路”主要国家(地区)则在技术和资金等方面具有优势,双方可以通过资源互补实现合作共赢。

广西可以向“一带一路”国家出口矿产品、木材等资源产品,而引进对方的技术和投资。

2.产业互补“一带一路”主要国家(地区)在制造业、科技等领域具有较为成熟的产业体系和技术支持,而广西在农业、林业等领域有着比较丰富的产业基础,双方可以通过产业互补实现资源共享。

3.市场互补“一带一路”主要国家(地区)拥有庞大的市场需求和消费能力,能够为广西产品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而广西则可以依托自身的地理位置和政策优势,向“一带一路”国家输送更多的物资和产品。

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

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

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一带一路”是由中国提出的重大战略倡议,旨在建设互利共赢的区域合作伙伴关系。

该倡议涵盖65个国家,包括亚洲、欧洲、非洲和南美洲等地区,涉及60%的全球人口和35%的全球经济总量,具有巨大的经济潜力和市场前景。

在参与“一带一路”开展贸易时,中国与相关国家存在竞争性和互补性。

下面我们从竞争性和互补性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竞争性1.资源竞争“一带一路”国家中许多国家拥有丰富的资源,包括天然气、石油等。

这些资源是各国发展经济的重要支撑,因此在资源的获取和控制上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例如,近年来中国在中亚地区积极建设天然气管道,与俄罗斯展开了竞争。

2.产业竞争中国是全球生产制造业的重要基地之一,也是许多“一带一路”国家的竞争对手。

在全球经济竞争中,中国与德国、日本、美国等产业强国发生过激烈的竞争,而在“一带一路”中与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出现了竞争关系。

3.市场竞争“一带一路”国家市场潜力巨大,但竞争也非常激烈。

中国企业与其他国际企业在市场上进行着竞争,例如,阿里巴巴、腾讯、华为等中国企业与谷歌、苹果、微软等国际企业在市场上展开竞争。

二、互补性“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水平不同,资源结构也存在差异。

因此各国可以在资源的优势互补上实现合作共赢。

例如,中国需要大量的原材料,而拉美地区则是世界上最大的矿产资源宝库,两者之间可以实现资源互补。

“一带一路”国家的产业结构各异,可以通过互补式合作打造产业链,实现加强合作协调和降低贸易壁垒。

例如,中国在电子产品、机械制造等产业领域相对强劲,而东南亚地区在鞋、服装、金属制品等产业中有着优势,两者之间可以实现产业互补。

3.服务互补“一带一路”国家在服务业方面各具特色,可以利用优势互补实现合作。

例如,中国拥有丰富的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等服务经验,而东南亚地区则在旅游、餐饮等服务业方面有着独特的特色。

综上所述,“一带一路”国家间存在着竞争性和互补性。

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

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

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家之一,中国一直在努力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关系。

“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中国对外贸易和投资的重要战略,已经吸引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和参与。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两个方面分析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关系。

一、贸易竞争性分析1. 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口情况“一带一路”国家遍布亚洲、非洲和欧洲等多个地区,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庞大的市场。

中国是这些国家的重要贸易伙伴,出口产品涉及机电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石油和矿产品等多个领域。

虽然一些“一带一路”国家也生产同类产品,但中国产品在价格、品质和服务等方面具备竞争优势,因此中国对这些国家的出口一直保持着较高的规模和增长速度。

中国与一些“一带一路”国家之间也存在贸易摩擦。

其中一个主要问题是贸易逆差,即中国对一些国家的出口远远超过对这些国家的进口,导致这些国家的贸易逆差不断扩大。

一些国家对中国产品存在贸易壁垒和反倾销措施,影响了双边贸易的正常发展。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快速推进,中国需要更加关注和处理与这些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以维护良好的贸易关系和促进共同发展。

3. 中国的贸易竞争性优势中国贸易竞争性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产品价格、质量和技术等方面。

中国产品的价格优势来自于生产成本的相对较低,便宜的劳动力和基础设施等条件使得中国产品在“一带一路”国家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

中国的质量和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一些高端领域的产品已经成为中国出口的重要品类,对提高中国的贸易竞争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与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口相比,中国对这些国家的进口规模相对较小。

中国需要从“一带一路”国家进口能源、矿产品、农产品和一些高端产品等,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和工业生产的发展。

尽管进口规模相对较小,但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之间的贸易互补性明显,有利于共同推动双边贸易和经济的发展。

中国与西亚地区贸易合作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研究以“一带一路”战略为背景

中国与西亚地区贸易合作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研究以“一带一路”战略为背景

中国与西亚地区贸易合作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研究以“一带一路”战略为背景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以“一带一路”战略为背景,研究中国与西亚地区贸易合作的竞争性和互补性。

通过分析当前形势和未来趋势,本文将揭示中国与西亚地区在经贸领域的合作机遇和发展潜力,提出加强互利共赢的建议,以推动双方经济繁荣和区域稳定。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调查、比较分析和案例研究等方法进行研究。

通过梳理相关政策文件、统计数据和案例资料,本文分析了中国与西亚地区贸易合作的现状和特点,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同时,本文还结合具体案例,深入探讨了双方在经贸领域的合作模式和经验。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将“一带一路”战略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通过对中国与西亚地区贸易合作的竞争性和互补性进行分析,提出了加强互利共赢的建议。

这一创新点不仅拓展了研究的视野和思路,也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

二、文献综述近年来,中国与西亚地区之间的贸易合作已成为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关注的焦点。

针对这一主题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竞争性分析:一些学者从竞争性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中国与西亚地区在贸易、投资等方面的竞争关系。

他们认为,虽然双方存在一定的竞争,但这种竞争也促使双方不断改进自身条件,提高竞争力。

互补性研究:另一些学者则更关注中国与西亚地区的互补性。

他们指出,双方在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这为双方的互利共赢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一带一路”战略下的研究: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国与西亚地区的经贸合作进一步深化。

有学者开始探讨如何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加强双方的合作,实现共同繁荣。

现有研究成果为我们深入研究中国与西亚地区贸易合作的竞争性和互补性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然而,鉴于该领域的最新进展以及研究空白点,我们需要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以更好地揭示中国与西亚地区经贸合作的潜力与前景。

三、研究方法文献资料调研:通过查阅中、外文相关政府文件、政策报告、学术论文等,了解中国与西亚地区贸易合作的现状及问题,分析双方的优势和劣势。

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

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

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一带一路”倡议旨在促进沿线国家之间的贸易合作,进一步深化经济联系和区域一体化。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对沿线国家的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进行分析。

竞争性分析: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中华人民共和国(以下简称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竞争性。

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可以按照其 GDP、人口、产业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

1)GDP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中国的 GDP 位居榜首,几乎占据了全部 GDP 总量的40%。

这意味着中国的市场规模非常大,对其他国家来说存在巨大的贸易机会。

但对于一些国家,这也存在着威胁。

比如印度,作为世界上第二大人口国,与中国的人口规模差距不大,但其 GDP 却只占到了沿线国家中总量的 6% 左右,压力巨大。

此外,与中国存在一定竞争关系的国家还有俄罗斯、土耳其等。

2)人口沿线国家中,除了中国和印度之外,人口规模通常较小。

这意味着,对于一些产品而言,由于消费市场规模较小,它们可能不能够在这些国家获得足够的市场份额。

不过,对于那些价格较低但需求较大的商品(比如纺织品、建材等),这些国家还是有一定的贸易需求的。

3)产业结构沿线国家的产业结构有些有共性,比如针对资源的开发、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对工业制成品和农产品的需求,等等。

但同样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以孟加拉国为例,由于其土地资源有限,其农产品并不具备竞争力;但其对纺织品和服装等消费品的需求较高,中国的产业优势在这方面得以施展。

另外,地处欧亚大陆西部的国家(如中亚五国、俄罗斯、土耳其等),也逐渐从以天然气、石油出口为主的发展模式转变成全面发展经济、增加对外贸易的模式,因此对机械制造、电子产品等领域的需求也在增加。

除了竞争性,另一方面,还有许多沿线国家与中国互补性较强,这意味着两国之间进行贸易将更具有互惠性。

下面进行一些例子的分析:1)中国与巴基斯坦巴基斯坦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其位于中国与中东地区之间,而中巴经济走廊贯穿了巴基斯坦,这条道路可以更加便捷地连接到中欧,因此两国间进行贸易具有自然优势。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贸易的互补性和竞争性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贸易的互补性和竞争性
第33卷第1期 2020年]月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Wuhan University o£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Vol. 33 No. 1 January 2020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贸易 的互补性和竞争性
孙艳琳,王诗慧,刘琴
(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本文首先比较了“一带一路”沿线8个地区①服务贸易的净出口和“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含中 国)12个服务贸易部门的进口、出口排序和比重;其次,测算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各服务贸
易部门的贸易互补性;接着,计算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全球服务贸易市场上的出口相似度; 最后基于测算结果,围绕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贸易的分工与合作及提升中国服务贸易的比较 优势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104・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期
和中国一泰国服务贸易⑴]的互补性和竞争性开展研究。 尽管目前尚无针对中国和沿线所有国家服务贸易互补性和竞争性同时展开研究的论文,但有两篇
以中国和多国贸易为研究对象的文章值得借鉴。这其中,陈继勇、蒋艳萍口刀运用CA指数和ES指数分
别从产品域层面和市场域层面测算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所有国家货物贸易的竞争性,武俞辰、赵景
峰[⑶运用TCI和TC指数分别探讨中国和其他金砖国家服务贸易的互补性和竞争性。上述文章对本
文测算中国与沿线国家服务贸易的互补性和竞争性的指标选择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考虑到数据的可
获得性,本文采用TCI指数测算双方进出口服务贸易的互补性,采用ES指数探讨双方服务贸易在全球
市场上的竞争性。 综上所述,已有文献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所有国家服务贸易研究少,尚无对所有国家竞争性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带一路”主要国家间的比较优势与贸易互补性作者:车万留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19年第23期摘要:利用2013-2017年“一带一路”主要国家进出口数据,比较得出“一带一路”主要国家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主要国家的优势产品;运用贸易互补性理论计算出国与国之间的贸易互补性指数,并结合地理距离进一步分析“一带一路”主要成员国间的贸易互补性强弱,得出“一带一路”成员国中存在较强双向贸易互补性的结论关键词:比较优势贸易互补地理距离“一带一路”截至2019年3月,据“一带一路”官网显示,全球共有130个国家加入到“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中,占到全球比重的56%,贸易额占全球比重的32%,GDP占全球比重的21%。

熊艾伦等人认为,“一带一路”通过以产业级差为基础,要素流动为条件,市场利益为拉力的产业转移机制,推动了我国过剩产业产能的转移,同时也为沿线国家提供了有利的契机,促进贸易交往。

而且“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存在着巨大的互补性,若能充分利用国际要素资源,转移优势产能和成熟产业,加强与“一带一路”其他沿线国家产业分工与合作,定会更有力的促进本国企业的发展和经济增长。

然而目前大多数“一带一路”国家的发展都遇到瓶颈,他们大多为低速增长的中等收入国家,大多数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高,GDP水平较低,且增长幅度不大,开放度和受教育水平都有待提升,国民储蓄普遍偏低。

正是面对这些棘手的问题,“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才被提出,基于“一带一路”的新平台,所有“一带一路”国家都可以借助“一带一路”发展的新契机,加快经济增长。

在研究对象和范围方面,已有研究主要是针对中国比较优势和产业结构,或者是南亚,欧洲部分经济体的研究。

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通过人口数量、GDP总量、国家面积这三方面选取除中国之外的130个国家中的10个具有代表性国家。

选取出来的国家大部分国内人口总量不小于1000000人,GDP总量不小于10亿美元,国家面积不小于50万平方公里,根据筛选范围选取的“一带一路”主要贸易经济体为哈萨克斯坦、印度、阿尔及利亚、印度尼西亚、南非、巴基斯坦、土耳其、智利、尼日利亚、乌克兰,共计10个国家。

本文将利用“一带一路”主要国家2013~2017年的进出口数据,分析得出“一带一路”主要国家的优势产品,运用贸易互补理论对“一带一路”主要国家进行互补性分析,并结合国家的地理位置对“一带一路”主要国家提出合理建议,以期各国利用利润率最高的优势产业,获得最快速的经济增长。

一国的对外贸易结构在对外贸易交往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能反映一个国家的规模优势、资源优势与比較成本优势。

而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差别。

本节将利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对“一带一路”沿线主要经济体产业进行对比分析。

公式(1)为:式中:RCAij为i国j商品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Xij是i国j商品的出口额,Xi是i国对外出口总额;Wj是j商品的世界出口额,W则是所有商品的世界出口总额。

当RCAij>1时,i国在j商品的国际出口上相对集中,由此可以推断该国在这类产品上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反之则不具有比较优势。

“一带一路”主要经济体的RCA如表1所示。

根据可获得的数据数据来源:本文采用的一带一路各经济体的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和年度世界商品出口贸易总额分别来源于Uncomtrade数据库和世界银行数据库。

,分成如下7类行业:金属矿业、机械电子业、化学工业、动植物油及相关产品、自然产品、纺织业、钢铁业。

表1体现了“一带一路”主要经济体的比较优势所在。

在所有比较优势产品中印度在化工产业的比较优势明显,印尼2013~2017年在自然产品以及动植物油及其相关产品的比较优势明显。

各国在机械电子业的比较优势指数均小于10,其中土耳其较为突出,阿尔及利亚在金属矿业的比较优势从2013年的531上升到2017年的912,说明阿尔及利亚的金属矿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在逐步的加强。

在钢铁业上哈萨克斯坦、印度、阿尔及利亚在近五年中不断增强自己的比较优势,乌克兰的钢铁业虽有较强的竞争力,但表现出逐年下滑的态势,乌克兰的钢铁业目前前景堪忧。

巴基斯坦的纺织业优势突出,从比较优势指数的角度看是其余国家的总和,而且仍然呈现出每年递增的趋势。

从表1中我们看出,各国在某些产品上具有资源优势,然而在其他的产品上又具有资源劣势,有些国家甚至由于国际政治的压力迫切需要和其他国家达成合作。

曼昆在《经济学十大原理》一书中指出“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态变得更好”,因此要想尽快地摆脱各国现在的困境,各国企业应最大限度的利用其劳动力及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大与他国贸易的力度。

根据赫克歇尔—俄林模型(Ohlin,1968),如果一个国家劳动资源相对丰裕,该国的比较优势就在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如果这个国家遵循比较优势,发展轻工业即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产业,其产品相对来说成本就比较低,因而具有竞争力,利润从而可以作为资本积累的量也就较大。

在国际贸易中,如果一个国家出口的产品与另一个国家进口的产品相吻合,那么我们就认为这两国具有贸易互补性,可以通过消除贸易壁垒以及加强国与国之间的联系,以最低的成本获得各国所需的产品,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本文利用如下方法对“一带一路”主要国家间的贸易互补性进行测度。

出口国家m与进口国家n之间的贸易互补性指数用Cmn表示,用mRCAmp表示用出口来衡量的国家m在产品p上的比较优势,nRCAnp表示用进口来衡量的国家n在产品p上的比较劣势。

其中nRCAnp=(Mnp/Mn)/(Wk/W),Mnk为n国p类产品的进口额,Mn为该国所有产品的进口总额。

nRCAnp越大表示国家n在产品p上需求越大,进口比例越大,说明该国在生产此产品上处于比较劣势。

如果国家m在产品p上的比较优势明显(mRCAmp大),而国家n在产品p上比较劣势明显(nRCAnp大),则在产品p的贸易上m国的出口与n国的进口呈互补性。

贸易互补性的大小可用mRCAmp×nRCAnp来度量。

互补性指数可表达为:Cmn=E[(mRCAmp×nRCAnp)]。

分别以各国在7大产业上最具比较优势的国家作为衡量国,计算得出结果如图1~7所示。

图1~7反映了2013~2017年“一带一路”主要国家中拥有比较优势的国家与其余“一带一路”主要国家间的贸易互补性指數。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印度在化工产业上与乌克兰、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有着较强的贸易互补性,印度尼西亚在动植物油及其相关产品上与巴基斯坦、印度有着较强的贸易互补性,在自然产业上与印度的互补性最强。

土耳其与其他九国之间在机械电子业上都存在一定的贸易互补性。

阿尔及利亚在金属矿业上与印度、乌克兰和巴基斯坦存在较强的贸易互补性。

智利在钢铁业上与阿尔及利亚、哈萨克斯坦、印度尼西亚存在较强的贸易互补性。

巴基期坦在纺织业上与智利、土耳其、印度尼西亚存在贸易互补性。

“一带一路”主要经济体的优势产业与各经济体的要素禀赋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

国与国之间的贸易还涉及到各国的文化、制度以及地理上的差距。

一旦两国达成贸易协议,如何最大化地减少运输成本,成为各国贸易的关键考虑因素。

智利在钢铁业上具有较强的国家竞争力,然而其位于南美洲西南部。

与智利在钢铁业上具有较强贸易互补性的国家是阿尔及利亚等国。

然而通过专业的测量软件,我们计量出智力的首都圣地亚哥与阿尔及利亚的首都阿尔及尔距离约为107547公里。

上万公里的路程加大了运输成本。

而相比之下,南非与智利仅有几千公里的距离且海运方便,能节省大量成本。

因此,各国的地理距离是国与国贸易的重要考虑因素。

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是由贸易双方的需求程度决定的。

天然的优势使得印尼在动植物油以及自然产品上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

印度与其相对较近,这两种从印尼出口的产品可以通过印度洋到达印度,海洋运输使得运输成本大大减少。

另外,印度在化工产业上与印尼也具有互补性,即印度与印尼之间存在双向贸易互补结构。

而巴基斯坦在纺织业上与印尼具有较强互补结构。

这说明印尼与印度和巴基斯坦的产业结构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

正是这些差异使得他们可以进行贸易的对接。

加强印巴关系将有利于两国的经济发展。

在化工产业上最有优势的是印度,自1991年实施对外开放政策以来,其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

近年来,印度加大对化工产业的投资,加大对肥料等化工产品的补贴,使得印度离化工大国越来越近。

印度化工产品贸易互补性最大的是乌克兰,相对较小的是印度尼西亚和巴基斯坦。

通过地理形式的阐述,印度与巴基斯坦在化工产品上合作是最有好处的,倘若双方政府可以和平交谈,印巴关系的改善必能提高两国的资源利用率,使比较优势更有力地发挥作用。

第一,“一带一路”主要是劳动密集型国家,大部分依靠廉价的劳动与丰富的资源在国际分工中获取竞争力。

如阿尔及利亚和尼日利亚在金属矿业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印度尼西亚因其特别的地理特征在动植物油、自然产业上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

因此“一带一路”国家在本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加大优势产品的出口,就能获取最高的收益率,加快资源禀赋结构的优化。

第二,“一带一路”各国总能在“一带一路”中找到与本国有着较强贸易互补性的国家,如印度尼西亚与印度在多数产品上就存在较强的双向贸易互补性,因而存在双向贸易互补性的国家加强国与国之间的联系,将促进两国贸易往来的增加,更好的发挥比较优势。

第三,在国际贸易中,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不仅应遵循“两弊相衡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的原则,更要结合地理成本,全面综合的考虑贸易往来。

智利在钢铁业上具有比较优势,然而其位于南美洲,与最近的本文的研究国家都有近万公里。

相比之下印度在化工产业上与乌克兰的贸易互补性最大,与巴基斯坦的贸易互补性相对较小,然而印乌的距离却是印巴距离的十倍,因此在贸易往来中结合地理优势能更好的降低贸易成本。

[1]熊艾伦,蒲勇健,张勇“一带一路”与过剩产能转移[J].求索,2015(12).[2]唐未兵,傅元海,王展祥技术创新、技术引进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经济研究,2014,49(07).[3]刘修岩,吴燕出口专业化、出口多样化与地区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13(08).[4]万伦来,高翔文化、地理与制度三重距离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来自32个国家和地区进出口贸易的经验数据[J].国际经贸探索,2014,30(05).[5]伍业君,张其仔比较优势演化与经济增长——基于阿根廷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2(02).(车万留,安徽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