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物质的分类1
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同步精品讲义第01讲物质的分类例题与练习
![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同步精品讲义第01讲物质的分类例题与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bdebf429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8d.png)
第01讲物质的分类知识导航模块一物质的分类知识精讲一、同素异形体1. 定义: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几种性质不同的单质,叫做这种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2. 实例:金刚石、石墨和C60;O2和O3;红磷和白磷。
3. 产生原因:(1)组成分子的原子数目和成键方式不同,如:氧气(O2)和臭氧(O3)。
(2)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
思考与交流: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吗?易错提醒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
如氧气(O2)和臭氧(O3)的混合物。
二、物质的分类方法1. 树状分类法按照一定标准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如:氧化物的分类(1)酸性氧化物:与水反应只生成相应价态的酸,或与碱反应只生成一种盐和水的氧化物。
如:SO2+ H2O === H2SO3;SO2+ 2NaOH === Na2SO3 + H2O(2)碱性氧化物:与水反应只生成相应价态的碱,或与酸反应只生成一种盐和水的氧化物。
如:Na2O + H2O === 2NaOH;Na2O + 2HCl=== 2NaCl + H2O明辨是非(1)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2)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3)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4)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易错提醒(1)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2)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
(3)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
(4)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
2. 交叉分类法对同一物质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明辨是非(1)Na2SO4、KNO3都是含氧酸盐()(2)HNO3既属于一元酸又属于含氧酸,这种分类方法是树状分类法()(3)Na2CO3含有氧元素,属于氧化物()(4)CuSO4·5H2O属于混合物()(5)2Na2O2+2H2O===4NaOH +O2↑是置换反应()(6)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经典例题题型一:物质的分类【例1】(2021·浙江高一月考)根据物质的组成与性质进行分类,CO2属于A.碱B.碱性氧化物C.酸D.酸性氧化物【变1-1】(2021·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砚山县第三高级中学高一期中)下列各组物质中,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A.铁、四氧化三铁、烧碱B.氯气、纯碱、石灰水C.水银、空气、干冰D.二氧化硫、水蒸气、盐酸【变1-2】(2021·三台县芦溪中学高一开学考试)关于物质分类正确的组成是A.A B.B C.C D.D【例2】(2020·长春市第一五一中学高一期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Na2SO4·10H2O是混合物B.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C.混合物肯定由两种以上元素组成D.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变2】(2020·福建省南安市柳城中学高一期中)下列有关氧化物的判断正确的是A.凡是含氧的化合物均可称为氧化物B.依据性质不同氧化物只能分为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C.酸性氧化物都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D.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例3】(2020·三亚华侨学校高一月考)下列树状分类法正确的是A.纯净物⎧⎧⎪⎨⎨⎩⎪⎩金属单质单质非金属单质化合物B.物质⎧⎪⎧⎨⎨⎪⎩⎩混合物溶液纯净物化合物C.化合物⎧⎪⎧⎧⎪⎨⎪⎪⎪⎩⎪⎨⎪⎨⎪⎪⎪⎪⎪⎪⎪⎩⎩有机物氧化物酸非氧化物无机物碱盐D.纯净物⎧⎧⎪⎪⎪⎨⎨⎪⎩⎪⎪⎩单质无机物氧化物化合物有机物【变3-1】(2020·福建省晋江市养正中学高一月考)根据物质的组成与性质等可将物质按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Na2CO3既属于钠盐又属于碳酸盐B.甲图所示的分类方法属于树状分类法C.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D.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变3-2】(2020·抚松县第五中学高一期中)下列图示错误的是A.B.C.D.【例4】(2021·云南省大姚县第一中学高一月考)请对下列化合物:①NaCl、②HCl、③CaCl2、④CuO、⑤H2O、⑥Fe2O3进行分类:(1)依据通常状况下物质的_______为标准分类,属于固体的是_______,属于液体的是_______,属于气体的是_______。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第1课时物质的分类)-高一化学精品课件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第1课时物质的分类)-高一化学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e7433d2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de.png)
情境引入
举出生活中一 些应用分类法的 例子,并指出对 它们分类的目的
和意义。
图 书 馆
超 市
药
快
店
递
教学过程
图书馆中数不胜数的图书要分类陈列以便于人们查找, 快递企 业对数以千万计的物品要分类处理以提高工作效率。 同样,为了认 识和研究的方便,对于数以千万计的物质, 人们常根据物质的组成、 结构、性质或用途等进行分类。
非金属氧化物 CO2、SO2、NO
氧
性质
酸性氧化物 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CO2、SO2、Mn2O7
化
碱性氧化物 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CuO MgO CaO
物
成盐
两性氧化物 既能与酸又能与碱起反应,且均生成 Al2O3
盐和水的氧化物
不成盐氧化物 CO、NO
教学过程
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的理解
每一种元素都能自身组成单质,有的单质有多种形态,如碳元素形成的单质有 金刚石、石墨和C60;氧元素形成的单质有氧气和臭氧;磷元素形成的单质有白磷和 红磷等。像这样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几种性质不同的单质,叫做同素异形体。
教学过程
同素异形体
(1)定义: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同种元素可能会组成不同的单质)
课堂练习
典例4. 按照物质的交叉分类方法判断,HNO3属于( )
①酸
②氢化物 ③氧化物 ④含氧酸
⑤难挥发性酸
⑥挥发性酸 ⑦一元酸 ⑧化合物 ⑨混合物
A.②④⑤⑥⑦⑧
B.①④⑥⑦⑧
C.①③⑤⑨
D.①④⑤⑦⑧
【答案】B 【解析】HNO3属于酸、含氧酸、挥发性酸、 一元酸、化合物。
课堂练习
典例5.我国科学家预言的T碳(四个碳原子构成的正四面体分别取代金刚石结构 中所有碳原子,如图)已在实验室成功合成。T碳属于( ) A.混合物 B.化合物 C.氧化物 D.单质
高一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知识点
![高一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49d1b5d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e7.png)
高一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知识点(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高一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知识点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有从实验学化学、化学物质及其变化、金属及其化合物、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等。
高一化学必修1 第二章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高一化学必修1 第二章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e440436bcaaedd3383c4d3d5.png)
这也是胶体不易凝聚的、比较稳定的另一 个主要原因。
电泳
电泳现象及胶体稳定的解析 胶体能发生电泳及稳定的原因:在外加电 场作用下,胶粒定向移动产生电泳现象,这是 因为胶体粒子具有相对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 离子而带正电荷或负电荷。由于同一胶体粒子 带同种电荷,具有静电斥力,这是胶体稳定的 主要原因。
金属与氧气反应
铝箔在氧气里燃烧
氧化还原反应
蜡烛在氧气里燃烧
树
2.树状分类法
单 纯 净 物 物质 混 合 物 金属 非金属 无机物 有机物 食盐水 按性质 按性质能
否电离分 分类
质
化 合 物 空 气
酸 电解质 碱 盐 非电解质 氧化物
酸的分类
含氧酸 从是否 含氧分
H2SO4、H3PO4、H2CO3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第 二 章 化 学 物 质 及 其 变 化
第 一 节 物 质 的 分 类
§2.1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一 . 简单分类及其应用
一 . 简单分类及其应用
生活给我们的启示:
为什么顾客能很快的挑出自己所需的商品呢?
在图书馆里有这么多的书籍,为什么你 能够很快找到你所需的书呢?
注意:不能过度加热,以免出现Fe(OH)3胶体凝聚。
条件:
饱和FeCl3溶液、沸水
FeCl3 + 3H2O
Fe(OH)3(胶体)+3HCl
(4)胶体的性质
①丁达尔效应
①丁达尔效应
现象:当可见光通过胶体时,在入射光的 侧面,可观察到一个光亮的“通路”。
光亮的通路
原因:
当光通过溶液时,由于溶液分散质的 粒子太小,光束通过时不会被散射,显示 不出丁达尔现象,当光通过浊液时由于粒 子太大,光束通过时被反射,所以没有丁 达尔现象,当光通过胶体时,微粒大小恰 好能使光发生散射,所以可以从侧面看到 一条明亮的光路,即可以发生丁达尔效应。
高一化学物质分类
![高一化学物质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9b37964cf78a6529657d5311.png)
常见物质分类
1.物质的分类
物质包括:纯净物和混合物
金属单质(Na,Cu,Fe等)
单质
纯净物非金属单质(S,氮气,氯气等)
化合物:氧化物,酸,碱
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
氧化物碱性氧化物(氧化钠,氧化镁等)
两性氧化物(三氧化二铝等)
不成盐氧化物(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
按强弱分:强酸(HCl,硝酸,硫酸等)酸弱酸(醋酸,碳酸等)
按电离出一元酸(HCl,HI等)
氢离子数二元酸(硫酸,碳酸等)
多元酸(磷酸等)
按强弱分:强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碱弱碱(氨水等)
按电离出氢一元酸(HCl,HI等)
氧离子数二元酸(硫酸,碳酸等)
多元酸(磷酸等)
正盐(碳酸钠,硫酸钠等)
盐酸式盐(碳酸氢钠,硫酸氢钠等)
碱式盐(碳酸氢氧化二铜等)
溶液(氯化钠溶液,硝酸钾溶液)
混合物悬浊液(泥水混合物),乳浊液(油水混合物)
胶体(氢氧化铁胶体,碘化银胶体等)
2.物质分类中要注意以下两点
(1)金属氧化物不一定属于碱性氧化物,如过氧化钠属于过氧化物,三氧化二铝属于两性氧化物,七氧化二锰属于酸性氧化物。
(2)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属于酸性氧化物,如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
高一化学年第2章 第1节物质的分类 第1课时课件
![高一化学年第2章 第1节物质的分类 第1课时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4d9462c192e45361166f508.png)
●自主探究 1.交叉分类法中所涉及的类别之间是什么关系?并举例
说明。
提示:交叉分类法所涉及的不同类别之间是并列与交叉关 系,如图 和 ,如 Na2SO4 和 K2SO4 分类:
(1)并列关系: (2)交叉关系:
第二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化学 ·必修1
2.树状分类法中所涉及的类别之间是什么关系?举例说 明。 提示:树状分类法中的类别之间有并列关系,也有从属关
5.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的分类标准
分类对象 分类依据 所分种类
物质
纯净物 化合物 化学反应
成分是否单一
元素是否单一 不同的化学性质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 种类和数目的多少
纯净物和混合物
单质和化合物 酸、碱、盐和氧化物 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 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当你走进大型商场的时候,会很顺利地购买到自己称心 如意的商品;当你走进图书馆的时候,会很快借阅到自己需
要的书籍,这是因为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人们总是把大量
事物按照事先设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所谓分类,就是根 据事物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点,把研究对象区分为不同种类 的逻辑方法。 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了很多种物质,请 思考一下,我们是如何对其进行分类的?分类的依据是什 么?
第二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一节
第1课时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化学 ·必修1
新知识· 预习探究
第二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化学 ·必修1
●学习目标
1.了解物质分类的方法和依据。
2.认识分类方法的应用。 3 .感受分类方法对化学学科研究和化学学习的重要作 用。
高一化学必修1 第二章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高一化学必修1 第二章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9399b9cfd15abe23482f4d35.png)
举例
溶液
饱和NaCl溶液
胶体
1 ~ 100 nm
豆浆
浊液
> 100 nm
泥浆水
科学探究
1、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及胶体、溶液、浊液外观特 征的比较: 实验步骤: ①取三个小烧杯,分别加入25ml蒸馏水、 25mlCuSO4溶 液和25ml泥水。 ②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 沸腾 ,向沸水中逐滴加入 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 溶液呈红褐色 ,停止加热, 即制得红褐色的 Fe(OH)3胶体 。 ③对比三种分散系: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溶液属稳定的分散系,而浊液是不稳定的分散系。胶体 则介于二者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 稳定存在 ,属 于 介稳体系 。为什么?
二、分散系及其分类 1、分散系的概念 把 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 所得到的 被分散的物质 混合体系,叫做分散系。前者属于 ,称 容纳分散质 分散剂 作 分散质 ,后者起 的作用,称作 。其实, 初中我们学过的溶液就是一种分散系,其中溶质属 于 分散质 ,溶剂属于 分散剂 。初中我们还学过悬浊液和乳 浊液,它们也是分散系。例如泥水中的水是 分散剂 ,泥土 小颗粒是 分散质 。 根据分散质与分散剂的状态,它们之间可以有9种组合方 式:
光束照射时的现象 是否产生丁达尔效应
Fe(OH)3 CuSO4
产生光亮的通路 不产生光亮的通路
是
否
探究:如何区别溶液与胶体?胶体分散系为什么可 以产生丁达尔效应?而溶液为什么不行? 用丁达尔效应
3、将胶体和泥水分别进行过滤,观察并纪录实验现象
过滤后的现象 Fe(OH)3胶体 泥水
胶体的分散质能通过滤纸孔隙 泥水的分散质不能通过滤纸孔隙
高一化学_物质的分类
![高一化学_物质的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aae9ac3190c69ec3d5bb758d.png)
解析:只有一种元素不可能是化合物,可能由同素异 形体构成的混合物.
3、【实践活动】
下列10种物质:①Fe ②KNO3 溶液 ③
CuSO4
④ CuSO4· 5H2O ⑤ CO
⑥ CuO ⑦ HNO3
⑧ Ba(OH)2
⑨ 乙醇 ⑩ NaHCO3 中,
属于混合物的是_②___;属于单质的是__①__;
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一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第1课时)
授课人:牛文丽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Na2CO3 Na2SO4 K2SO4 K2CO3
钠盐 钾盐 硫酸盐 碳酸盐
交叉分类法:对一种事物以多种
标准进行分类 物质所属类别有交叉部分
想一想
这是交叉分类么?为什么?
树状分类法: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的一种
按电离出H+ 二元酸 H2SO4、H2CO3
多元酸 H3PO4
难挥发酸 H2SO4、 H3PO4
按挥发性
易挥发酸
HCl、HNO3、 CH3COOH
酸的分类
不溶 H2SiO3 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解性
酸
溶 H2SO4、HCl
按稳定性
不稳定 H2CO3、HNO3、
H2SO3、HClO
稳定
H2SO4
碱的分类 按电离能力
1、下列关于氧化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1、酸性氧化物都是非金属氧化物
×
2、不能与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能和碱反应 ×
3、水也是氧化物,且是含氧量最高的氧化物 ×
4、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 ×
5、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
6、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
高一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知识点。
![高一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b4fea2c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e1.png)
高一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知识点。
一、物质的分类物质是构成一切物体的基本单位,根据其组成和性质的不同,可以将物质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
1. 纯物质纯物质是由同种类型的分子或原子组成的物质,具有确定的化学组成和独特的性质。
根据纯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可以分为元素和化合物。
元素是由同种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无法通过化学方法分解成其他物质。
元素可以进一步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半金属元素等。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的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纯物质。
化合物具有独特的化学性质,可以通过化学方法分解成其他物质。
2. 混合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纯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物质。
混合物可以通过物理方法分离成组成它的纯物质。
根据混合物的形态和组成,可以分为气体混合物、液体混合物和固体混合物等。
二、物质的转化物质的转化是指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发生原子、分子或离子的重组,形成新的物质的过程。
物质的转化可以分为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两种类型。
1. 化学变化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发生原子、分子或离子的重组,形成新的物质的过程。
化学变化伴随着化学键的形成、断裂和能量的释放或吸收。
化学变化是永久性的,不可逆转的。
化学变化的特征包括:(1) 颜色的变化:反应前后物质的颜色发生明显变化。
(2) 气体的产生:反应中产生气体,如气泡、气味等。
(3) 沉淀的生成:反应中形成不溶于反应溶液的固体沉淀。
(4) 温度的变化:反应过程中放热或吸热,导致温度的升高或降低。
(5) 光的发射或吸收:反应中产生光的现象,如发光、发热等。
2. 物理变化物理变化是指物质在物理条件下发生形态或性质的改变,但其化学组成不发生变化的过程。
物理变化可以是可逆的,通过改变物理条件可以恢复原有的物质。
常见的物理变化包括:(1) 相变:物质由一个相态转变成另一个相态,如固体溶解成液体、固体升华成气体等。
(2) 研磨、切割等:物质的形态或大小发生改变,但其化学组成没有发生变化。
1.1.1 物质的分类 (课件)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1.1.1 物质的分类 (课件)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889b4a9a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56.png)
⑤NH3·H2O
⑥Cu(OH)2
⑦BaSO4
⑧NaHCO3
⑨Cu2(OH)2CO3
⑩FeSO4·H2O
(1)属于弱酸的是 ②③
,弱碱的是 ⑤⑥
。
(2)属于正盐的是 ⑦⑩ ,酸式盐的是 ⑧ ,碱式盐的是 ⑨ 。
(3)属于难溶性碱的是 ⑥ ,难溶性盐的是 ⑦⑨ 。
课堂练习
例2.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CaCO3、Ca(HCO3)2、Cu2(OH)2CO3都属于碳酸盐 B.HCl、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C.蓝矾(CuSO4·5H2O)和干冰属于化合物,铁矿石属于混合物 D.通过化学反应,可由Ba(OH)2一步转化生成NaOH
纯净物:由同种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混合物:由几种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课堂探究
概念辨析:
同素异形体: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几种性质不同的单质叫做这种元素的同素异 形体。红磷和白磷、O2和O3、金刚石、石墨和足球烯(C60)
判断:由同种元素组成 的物质是纯净物。( )
注意: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换是化学变化; 物理性质有差异,化学性质相似。
CO2+2NaOH=Na2CO3+H2O SiO2+2NaOH=Na2SiO3+H2O
课堂练习
例5. 物质的分类如图所示, 由图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甲图所示的分类方法属于树状分类法 B.乙图所示的分类方法属于交叉分类法 C.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D.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金刚石
石墨
足球烯(C60)
课堂探究
交叉分类法:
按其组成的阳离子来分类
钠盐
Na2CO3 按其组成的阴离子来分类
高一化学物质分类(一)
![高一化学物质分类(一)](https://img.taocdn.com/s3/m/3aa8ce6f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8d.png)
高一化学物质分类(一)高一化学物质分类一、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分类•无机物:指那些不含有碳氢化合物的化学物质。
它们主要由无机元素组成,如金属、非金属和金属loid(半金属)元素。
无机物有一定的晶体结构,大部分不可燃且具有良好的热与电导性。
•有机物:指那些含有碳氢化合物的化学物质。
它们主要由碳和氢元素组成,并通常包含氧、氮、硫和卤素等其他元素。
有机物多为分子形式存在,大部分可燃且对热和电不导。
二、无机物的分类1.金属:具有强烈金属光泽,大多数是固体,可导电、导热性能良好的元素。
常见的金属包括铁、铜、铝、锌等。
2.非金属:不具有金属光泽,一般为气体、液体或固体,导电、导热性能较差。
常见的非金属包括氧、氮、氢、碳等。
3.金属loid(半金属):介于金属和非金属之间的元素,具有一些金属和非金属的特征。
常见的金属loid有硅、锑、砷等。
4.稀有气体:位于元素周期表第18族的气体,具有稳定的电子排布和较高的电离能。
常见的稀有气体有氦、氖、氩等。
5.酸、碱及盐:酸具有溶液呈酸性、可以和碱中和生成盐的特性;碱具有溶液呈碱性、可以和酸中和生成盐的特性;盐是由酸和碱中和生成的化合物。
三、有机物的分类1.烃:由碳和氢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
常见的烃有烷烃、烯烃和炔烃。
2.卤代烃:烃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的化合物,如氯代烷、溴代烷等。
3.醇:由羟基取代烃基得到的化合物,如甲醇、乙醇等。
4.醛、酮:含有羰基的有机化合物,醛的羰基位于分子的端部,酮的羰基位于分子的内部。
5.酸、酯:酸是羧基取代烃基得到的化合物,酯是酸与醇经酯化反应得到的化合物。
6.脂肪族化合物和芳香族化合物:脂肪族化合物由烷基或取代烷基组成,芳香族化合物含有苯环结构。
以上分类仅为高一化学物质分类的基础知识,随着学习的深入,还会接触到更多的化学物质及其分类。
了解这些分类对于理解化学性质和化学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知识点总结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05ac741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b8.png)
高一上学期化学必修第一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一、物质的分类(1)同素异形体;由同一种元素形成几种性质不同的单质Eg:①O2,O3;②金刚石,石墨,C60;③红磷P和白磷P4注意: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还可能是几种同素异形体Eg:①O2和O3的混合物(2)分类方法:①树状分类法:按统一标准(采用树状形式)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的方法。
特征:同一层次的物质类别间一般相互独立,没有交叉。
②交叉分类法:根据多种不同分类标准对同一事物进行分类的方法。
特征:物质类别间有交叉的部分。
1、分散系(1)定义: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分散系。
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称作分散剂(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
(2)区别***: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是胶体区别于溶液、浊液的本质特征。
(3)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比较***:分散质粒子大小/nm 外观特征能否通过滤纸能否通过半透膜有否丁达尔效应实例溶液小于1nm均匀、透明、稳定能能没有NaCl 、蔗糖溶液胶体在1—100nm之间均匀、有的透明、较稳定能不能有Fe(OH)3胶体浊液大于100nm 不均匀、不透明、不稳定不能不能没有泥水胶体的性质*****:丁达尔效应*,聚沉*,电泳*,渗析*,介稳性。
丁达尔效应**:可见光通过胶体时,可看到一条“光的通路”,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的散射形成的。
(鉴别胶体和溶液的物理方法)聚沉的三方法***:加热,加入电解质,加入带相反电荷胶粒的胶体。
注意*:胶体不带电,胶体微粒带电(Fe(OH)3胶体微粒带正电)胶体的分类;根据分散剂的状态胶体根据分散质的构成导师指点:1Fe(OH)3胶体粒子是由许多Fe(OH)3小分子聚集所形成的的微粒,其直径为1~100nm,故称为粒子胶体。
2淀粉属于高分子,其单个分子的直径为1~100nm,故称为分子胶体。
高一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高一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https://img.taocdn.com/s3/m/3daa0239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b7.png)
高一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科学,它主要关注物质的分类和转化。
在高中化学课程中,学生需要学习物质的分类及其转化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以下是一个关于高一化学物质分类及转化的详细讲解。
第一部分:物质的分类1. 物质的基本分类1.1. 纯物质和混合物1.1.1. 纯物质:由同一种类型的物质组成,具有固定的化学组成和特定的性质。
可以分为元素和化合物。
1.1.2. 混合物:由两种或更多种不同的物质混合而成,可以分为均匀混合物和非均匀混合物。
1.2. 元素和化合物1.2.1. 元素:由同一种类型的原子组成,无法通过化学方法分解成其他物质。
1.2.2. 化合物:由两种或更多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以确定的化学比例结合而成,可以通过化学方法分解成其他物质。
2. 物质的进一步分类2.1. 元素的分类2.1.1. 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大部分为固体。
2.1.2. 非金属元素:导电性和导热性较差,大部分为气体或固体。
2.1.3. 过渡元素:位于周期表中B族元素的区域,具有特殊的化学性质。
2.2. 化合物的分类2.2.1. 无机化合物:主要由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组成。
2.2.2. 有机化合物:主要由碳和氢元素组成,通常还包含其他非金属元素。
第二部分:物质的转化1. 物质的化学变化1.1.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1.1.1. 反应物和生成物:反应物是参与反应的物质,生成物是反应后生成的物质。
1.1.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过程。
1.2. 化学反应的类型1.2.1. 合成反应:两个或更多物质结合成一个新物质。
1.2.2. 分解反应:一个物质分解成两个或更多的物质。
1.2.3. 置换反应:一个元素或离子取代另一个元素或离子。
1.2.4. 双替换反应:两个化合物中的离子交换位置。
2. 物质的物理变化2.1. 物质的相态变化2.1.1. 固态到液态:熔化2.1.2. 液态到气态:汽化2.1.3. 固态到气态:升华2.1.4. 气态到液态:凝结2.1.5. 液态到固态:凝固2.2. 物质的溶解和溶液2.2.1. 溶解:溶质分子或离子与溶剂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形成溶液。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节物质的分类课件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节物质的分类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a33e51202768e9951e7389a.png)
HCl+NaOH HCl+Na2O HCl+AgNO3 HCl+Zn
NaOH+HNO3 NaOH+CO2 Ca(OH)2+Na2CO3
盐的通性
所有的盐之间都能发生反应吗?
1. 与酸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 2. 与碱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碱 3. 与盐反应生成两种新盐 4. 与金属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金属
Na2CO3+HCl MgCl2+NaOH AgNO3+BaCl2 Fe+CuSO4
物质的分类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分类:根据事物的特点分别归类
➢ 分类的标准是唯一的吗?
对以下化学物质可以怎样分类?
1空气、2乙醇、3硫酸铁、4铜、5碘、6 明矾、7氢气、8石墨、9食盐水、10烧碱、 11盐酸
空气、乙醇、硫酸铁、铜、碘、明矾、
氢气、石墨、食盐水、烧碱、盐酸
1 根据通常的存在状态分类
分类可以有诸多标准;且标准 不同,分类结果也不同
分类的方法
1、交叉分类法 同一种事物可以按不同标准(角度)进行分类的方法
Na2CO3
钠盐
以物质所含 金属元素的
不同划分
Na2SO4
钾盐
K2SO4 K2CO3
硫酸盐 碳酸盐
以物质所含 酸根的不同
进行划分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 物质的 分类第 一课时 课件(共24张ppt)
按是否含氧
含氧酸、 无氧酸 HNO3 HCl
酸 按酸性强弱
酸与酸性物
质有什么关 按提供氢离 系?能划等 子数目
号吗?
强酸 HCl、H2SO4、HNO3 中强酸 H3PO4、H2SO3
弱酸 CH3COOH、H2CO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弱碱-NH3· H2O 、Fe(OH)3 (一般的难 溶性碱)
在中国,有关抠神的传说源远流长。成书于二千多年前的《山海经》,就已记载了有关抠神的种种传说。《太平广记》里也收录了大禹囚禁商 章氏、兜庐氏等抠神的故事。《五藏山经》里还对诸抠神的状貌作了详尽的描述。 ; /xs/0/993/ 抠神 lgh21neh 古代中国人民将山岳神化而加以崇拜。从抠神的称谓上看抠神崇拜极为复杂,各种鬼怪精灵皆依附于山。最终,各种鬼怪精灵的名称及差异分 界都消失了,或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互相融合了。演变成了每一地区的主要山峰皆有人格化了的抠神居住。《礼记·祭法》:“山林川谷 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虞舜时即有“望于山川,遍于群神”的祭制,传说舜曾巡祭泰山、衡山、华山和恒山。历代天子 封禅祭天地,也要对抠神进行大祭。祭山时大多用玉石和玉器埋于地下,也有用“投”和“悬”的祭法,即将祭品鸡、羊、猪或玉石投入山谷 或悬在树梢。 亲,凝儿,你不要瞒着姐姐,你快告诉我,你的心中可是有什么其它的人?”“没„„,没„„,没有。”“没有就好,没有就好。凝儿,你 可是吓死姐姐了!如果你心里有什么想法,姐姐在这里劝你,壹定不要再去想了!你已经被皇上赐婚,那王府可是天家,咱们年府可是胳膊拧 不过大腿啊!你生是王爷的人,死是王府的鬼,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姐姐求你,壹定不要再想了!”“凝儿,没有。”“凝儿,姐姐知道, 你样貌好,有才学,家人又都是宠你,你的心气儿太高了,眼光也是太高了!不过姐姐保证,王爷真的是壹个完完全全能够配得上妹妹的良 人!”“姐姐,您不要再说王爷的好话了!”“凝儿,不管姐姐说不说王爷的好话,你今天壹定要跟姐姐发誓,今生今世,心中只有王爷壹 人!”“姐姐!”“凝儿,你为什么不敢跟姐姐发誓?你如果不敢发誓,就说明你心中还有别的人!”“凝儿,真的„„”“你要对我说:凝 儿发誓,今生今世,心中只有王爷壹人!”“凝儿,凝儿,发誓,心中,有王爷„„”“凝儿,你壹辈子都不要忘记今天说过的话,姐姐替你 记得。”“姐姐!姐姐!凝儿的命为什么这么苦啊!”“凝儿,姐姐的命也是壹样的苦啊!谁让咱们是年家的儿女,谁让咱们年家被划入了王 爷的门下啊!”第壹卷 第五十四章 嫁衣五月初十的壹大早,天还没有亮,冰凝就起了身,来自宫中的二十个嬷嬷、二十个宫女,二十个太监 也全都早早地来到年府,做着紧张而忙碌的准备工作。玉盈和冰凝几乎整夜没有合眼,两人哭了又说,说了又哭,壹直到了四更天,两个人的 嗓子都说哑了,才算迫不得以勉强止住了泪水和说话。挤在壹张床上,两人手拉着手,共度这最后的壹夜。即使玉盈和冰凝不再说话,两个人 谁都没有睡着,各自想着心事。玉盈虽然劝了冰凝壹晚,可是她的心壹直在滴血,王爷,是那么丰神俊朗、冷峻沉静的壹个人,哪里像二哥哥 说的那样心狠手辣呢?分明是有情深似海、义薄云天的人啊!凝儿永远是那么的幸运,天底下最好的东西,永远是属于凝儿的,自己虽然能得 到王爷的爱恋,可是,命运为什么要这么捉弄人?对自己心生爱慕的王爷,转瞬之间,就要成为凝儿的夫君,老天爷,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失 去了爹娘,又要失去爱恋的人,老天,这是为什么?!冰凝虽然被玉盈硬逼着发下誓言,可是,她怎么可能忘记那春风沉醉的夜晚,忘记那琴 瑟合鸣的欢愉,忘记那神仙眷属的向往?为什么,就只差了壹步,就错过了壹生中的最爱!今生今世,就这样永远地错过了!为什么!老天要 这样捉弄她,让她看到梦想,又失去希望?!两姐妹壹夜未眠,待含烟、吟雪、月影和翠珠进来服侍的时候,两个人都是眼睛红肿,脸色煞白, 头昏脑涨。宫里的
1. 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 系的根本区别是 ( B ) A.是否为大量分子或离子的 集合体 B.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 C.能否透过滤纸 D.是否均一、稳定、透明
练一练:
1.用特殊方法把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米级(1nm— 100nm)的超细粉末粒子,然后制得纳米材料。下列 分散质粒子直径具有与此相同数量级的是( C ) A.溶液 B.悬浊液 C.胶体 D.乳浊液
请从下列各组物质中找出一种与 其它物质不同的物质
Cu(OH)2 、 NaOH 、Mg(OH)2、H2SO4 H2SO4
空气 、 N2 、 HCl气体、CuSO4· 5H2O Na2CO3 、 ZnSO4、 CaCO3 、MgCO3 NaHCO3、HCl、H2SO4、HNO3 空气 ZnSO4
NaHCO3
2.下列有关分散系属于胶体的是( A C)
A.淀粉溶液 B.食盐水 C.牛奶 D. 碘酒
3.根据中央电视台报道,近年来我国一些沿海或沿江 城市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 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 B A.溶液 B.胶体 C.悬浊液 D.乳浊液
4.下列分散系属于胶体的是( B ) ①肥皂水②豆浆③食盐水④蔗糖水⑤泥水⑥淀粉液 A.只有② B.①②⑥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⑥
钠 盐 钾 盐 硫酸盐 碳酸盐
连线
• • • • • Na2SO4 KHSO4 NaCl BaSO4 NaHCO3 • • • • • 含氧酸盐 无氧酸盐 钠盐 硫酸盐 酸式盐
初中时所学“溶液”的概念:
•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 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 物,叫做溶液. •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二、分散系及其分类
1、分散系、分散质、分散剂有关概念
分散系: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 在 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 到的体系 分散质:被分散的物质。 分散剂:起容纳分散质的作用。
溶液
溶质
+ 溶剂
分散系
分散质 + 分散剂
分散质
气
分散剂
气 按照分散质或 分散剂的聚集 状态(气、液、 固) 来分,有9种 类型。
6.你认为树状分类法的优点是什么? 7.韶钢一中要举行田径运动会,有高一、高二、高三 共三个年级的男生和女生参加。请你画出以高一男子 组、高一女子组······ 的方法分组的树状分类图。
7.今有下列各种物质:A.碘酒 B.豆浆 C.泥水 D.Fe(OH)3胶体 E.米汤 F.氨水 G.盐水 H.蛋白溶液
新课标人教版课件系列
《高中化学》
必修1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 • 1.感受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重要 科学方法;了解两种常用的、具体的分类方法:“交叉分 类法”和“树状分类法”;2.能用不同的方法对化学物 质及其变化进行分类;3.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了解丁达尔效应;4.了解分散系的含义和分类;5.知 道胶体是一种分散系,了解胶体的有关性质;6.能区分 溶液、胶体、浊液,知道其本质区别;7.通过对胶体的 本质特征和性质的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感 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初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逐 步提高科学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 【重点难点】 • 常见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胶体的性质及应用、 分散系的本质区别 • 【教学方法】讨论、讲授
液
液
固
固
分散系
烟 雾 碘酒 CuSO4溶液 有色玻璃
分散质
微小尘埃(固) 微小水滴(液) 碘 (固 ) CuSO4(固) 金属氧化物 (固 )
分散剂
空气(气) 空气(气) 酒精(液) 水 (液 ) 玻璃(固)
化 学 物 质
纯 净 物
粒子大小
溶液
混 分散剂是水或液体 分 散 合 分散质粒子直径 系 物
4.下列分散系属于胶体的是( B ) ①肥皂水②豆浆③食盐水④蔗糖水⑤泥水⑥淀粉液 A.只有② B.①②⑥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⑥
*5.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D ) A.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 B.河流入海处易形成沙洲 C.一束平行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可看到光 亮的通路 D.Fe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按要求填写物质的代号:
(1)属于溶液的是
(2)属于浊液的是 (3)具有丁达尔效应的是 (4)属于介稳体系的是 (5)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是
。
。 。 。 。
酸:1.根据是否含氧元素:
含氧酸-H2SO4
无氧酸-HCl
2.根据酸根有无氧化性: 强氧化性酸-HNO3 浓H2S04
非氧化性酸-H2CO3
3.根据酸的沸点不同:
化 学 物 质
纯 净 物 混 合 物
单 质 化 合 物
金属 非金属 酸 碱 盐 氧 化 物
Cu、Fe等 O2、H2等
HCl、等
NaOH、等 NaCl、等 CuO、H2O等
树状分类法
化合物 酸 碱 盐
氧 化 物
树状分类法(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
交叉分类法
Na2CO3 Na2SO4 K2SO4 K2CO3
挥发性酸-HCl、HNO3
不挥发性酸-H2SO4、H3PO4
4.根据酸的电离程度不同: 强酸-HCl、H2SO4 HNO3
弱酸-H2CO3 等大多数酸
碱:1.根据碱的可溶性不同:
可溶性碱- NaOH、Ba(OH)2
不溶性碱-Mg(OH)2、 Fe(OH)3
2.根据碱的电离程度不同: 强碱-NaOH、Ba(OH)2
<1nm
1~100nm >100nm
胶体 浊液
分类标准是什么?三种分散系的本 质区别是什么?
胶体 (1)概念: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之 间的分散系。 (2)主要特征:均一、较稳定,属于介稳 体系。 稳定性:溶液﹥胶体﹥浊液
豆浆
常见的胶体: 烟、云、雾,河、湖、池塘中的水、 血液、牛奶、豆浆、果冻、米粥汤、 蛋清、胶水、墨水、液状涂料、肥皂 水、有色玻璃、变色玻璃、土壤胶体、 淀粉溶液。
(3)、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
离子反应 非离子反应
(4)、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 (表现为:化合价是否变化): 氧化还原反应 非氧化还原反应
HCl + NaOH = NaCl +H2O
2CO + O2 = 2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