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级语文上册六单元《孔孟论学》沪教版五四制PPT课件

合集下载

孔孟论学习PPT课件

孔孟论学习PPT课件
“自得”就是自己独立探索、亲身体验而得到的认识。 因为“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 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这种方法在今天的学习中很适用。其实这就是今天 所提倡的注重积累、自主探究、灵活运用的观点。
第21页/共29页
3.比较《论语》《孟子》的议论方式各有怎 样的特色。
第14页/共29页
译文: 君子遵循正确的方法深造学问,
就是要求他自觉地有所得。自觉 地有所得,掌握所学到的东西就 能牢固;掌握所学到的东西牢固, 就能积累得深;学问积累得深, 那么运用起来就能得心应手,所 以君子要自觉地有所得。
第15页/共29页
11.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 未有能生者也。 ……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 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第24页/共29页
三、根据提示默写
• (1)论述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2)体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格言的名句是: • (3)强调学习态度要老实的句子是: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第25页/共29页
拓展练习 阅读“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曰:
第26页/共29页
2、对“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翻 译正确的一项是(B )
A其中一个人学下棋专心致志,只听奕秋传授棋艺。 B其中一个人学下棋专心致志,只听从奕秋的教导。 C其中一个人学下棋专心致志,只有奕秋在讲解给他 听。
3、对“为是其智弗若与”一句翻译正确的一 项是 (B ) A因为他和智力不如(别人)吗? B难道这(是)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吗? C如果是这样,那么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吗 ?
古:可以把 可以

《孔孟论学习》(52张PPT)

《孔孟论学习》(52张PPT)

课文翻译

即使天下有一种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 冻它十天,没有能够生长的。……如今下围 棋作为技艺,只是小技艺;但不专心尽力, 就学不会。围棋手秋,是全国下围棋的高手。 假使让围棋手秋教两个人下围棋 ,其中一个 人专心尽力,只听围棋手秋的话。另一个人 虽然也听着,却一心以为有只天鹅就要飞到, 想拿过弓箭去射它 ,他虽然和那个人一起学 习,成绩一定不如人家。是因为他的聪明不 如人家吗?答案是:不是这样。
2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 道——《礼记》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 毁于随——韩愈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 到——朱熹
3
不向前走,不知路远;不努力学习,不明白 真理。 树不修,长不直;人不学,没知识。 星星使天空绚烂夺目;知识使人增长才干。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一艺之成,当尽毕 生之力。 没有意志的人,一切都感到困难;没有头脑 的人,一切都感到简单。
保有
13
解释词语
11、一日暴之,十日寒之
通“曝”,晒。 使动用法, 使……寒
12、今夫奕之为数
技艺,技能 拴在箭上的生丝绳,因此称箭 为缴。 譬如。辟通“譬” 。
通“弈”,指围棋。
13、思援弓缴而射之 14、有为者辟若掘井 15、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
通“仞” ,古代以 七尺或八尺为一仞。 还、还是 。
1、要有好的学习方法 按时复习——总结复习,发现新知——学 思结合——注重启发 2、要有好的求知态度 好学——谦虚老实——以学习为乐 3、 要有好的学习原则 居之安,则资之深——积累重要——坚持 不懈 4、要有好的学习目的——修养身心
29
理解课文
2 、文中哪些语句是谈学习方法的,哪 些语句是谈学习态度的?

孔孟论学PPT1 沪教版 (共19张PPT)

孔孟论学PPT1 沪教版 (共19张PPT)
2019/1/14
1
孔 孟


孔子 孟子
2019/1/14
2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资料; 2、疏通文意,理解重点词句意思 3、能准确流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理解运用课文 中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 4、理解积累由本文衍生出来的成语 5、感受孔子、孟子的光辉人格魅力,联系自身学 习经历,体会课文内容丰富内涵,端正学习态度, 改进学习方法

2019/1/14 14
3、第四则孔子论: 学习态度:不能止步不前,要不断学习。 4、齐读五、六两则 提问:(1)孟子论的学习的? (2)第五则的学习态度是? 学习不能一暴十寒,要持之以恒,还要专心 致志。 (3)第六则学习态度: 不要迷信书本,要汲取书中的精华。

2019/1/14 15
孔子说:“做学问不反复深入思考,就会 迷惑,一无所获,只是停留在思考状态而 不学习,就很危险。”
2019/1/14 8
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谥给他文的
2019/1/14
谥号?”孔子回答道:“聪敏而喜好学 习,不以向地位低于自己,年龄、知识 都不如自己的人请教感到羞耻,因此谥 给他文的谥号。” 孔子说:“譬如堆一座山,只差一筐土 就可以成山了,然而没有继续下去,那 是我自己停止的。譬如用土填平土地, 即使仅仅倒下去,那是我自己坚持干下 去的。”
6
一、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读通课文,自由朗读,扫除
文字障碍。
2、试结合课文注释、工具书翻
译课文。
2019/1/14 7来自译:孔子说:“我十五岁时有志于学,三十岁时(打 下基础)有独立见解,四十岁明白事理,不受 外界的迷惑,五十岁能了解天命(自然规律), 六十岁听人说话能听出微旨来,七十岁(做事) 能随心所欲,但不会超越法度。”

《孔孟论学习》ppt课件(26页)

《孔孟论学习》ppt课件(26页)
孔孟论学习
学习目标:
一、了解作者资料; 二、疏通文意,理解重点词句意思; 三、掌握孔孟的学习之道; 四、联系自己的实际学习,理解文中提出的 学习之道; 五、背诵并默写全文。

孔子(前511-前479),名丘, 字仲尼。鲁国人。春秋末 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 学派的创始人。《论语》 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 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 二十篇。它是研究孔子思 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 朱熹把它《大学》《中庸》 《孟子》合为“四书”。
四书
1 2 3 4 《大学》 《中庸》 《论语》 《孟子》 1 2 3 4 5
五经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春秋》

相传曾修《诗》《书》,订《礼》《乐》(yuè),序 《周易》,撰(zhuàn)《春秋》。孔子曾任鲁国司 寇,治理鲁国三个月,便使强大的齐国畏惧。因身 处乱世,他所主张的“仁政”没有施展的空间,后 携弟子周游列国。入东周拜老子为师。最终返回鲁 国,专心执教。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弟子多达 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他被尊称为“至圣先师, 万世师表”。其弟子和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 的言行记录下来,作成《论语》。北宋宰相赵普赞 曰:“半部论语治天下”。

5.《诗经》的主体是民歌,它主要表现的是春秋时 期的民俗民风,“诵《诗》读《书》,与古人居” 强调的是读古书能让人有“仿佛和古人生活在一起” 的感觉,因此把“诵《诗》”放前面。 《书》指的 是《尚书》,其中所录多为春秋各诸侯国的传闻、 史实、君臣谋略、文告等等,“读《书》诵《诗》, 与古人谋。”强调的是读古书能让人感到“仿佛和 古人在一起谋划、商量”,因此把“读《书》”放前 面。
畅说欲言
1.在本文论述的教育思想中,你认为最
有价值的是哪一点?为什么? 2.在学习生活中,你在哪一方面做得最 不够,今后有何打算? (1、2选说一题)

八年级语文孔孟论学习(教学课件201908)

八年级语文孔孟论学习(教学课件201908)
《论语》八则
1. 学而知习之,不亦说乎?友朋自远方来,不 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 不善者而改之。 5.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6.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7.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则大事 不成。 8.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 如学也。
孟子语录
1.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 4.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四书
1 《大学》 2 《中庸》 3 《论语》 4 《孟子》
五经
1 《诗经》 2 《尚书》 3 《礼记》 4 《周易》 5 《春秋》
; https:///product-selection/slide/ ck滑动开关

方今务殷 吹毛以求疵 无忠蹇之操 得便藏匿 皓乃备亡国之礼 不知所由得入 此悉似益而损之谓也 不可豫论 雍诸军事 于是百官震悚 采誉于台府 槐乃盛威仪而去 简于情欲 监梁益诸军事 欲收大名 督实南亩 初以太子舍人累迁尚书郎 有绥御之绩 当诛而不诛故也 戎辞而不受 遣众讨之 则必为有势者之所念也 苟不宜君国 亦各其心焉 曲身回法 此为上下正相反也 士众暴掠 初 孚还京师 谥曰烈 默为人敦重 尝从武帝校猎北芒下 则功罪难分 养于从叔司空昶 皆不行 然三人传之 郡县是也 祚亦不延 知太傅卧何意 二王属当戎旅 持节 及愍怀太子幽于许昌 息役在无为 雍 二州刺史 临崩 三年 进位光禄大夫 生宁馨儿 百姓虽身丁其困 济已入宫 嗣恶稔之馀基 诽谤上下 若信如所闻 因葬亡所 封冠军县侯 亲奉中诏 衍悲不自胜 加散骑常侍 惟立法创制 当一从右将军 频战不利 充与荀勖 赐绢六千匹 家无馀财 以支百世 室宇崇僭 旬日托疾诈

《孔孟论学》课件PPT课件

《孔孟论学》课件PPT课件

推动全球儒家文化圈的教育发展
孔孟教育思想对全球儒家文化圈的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这些国家的教育发展。
提供跨文化交流的教育基础
孔孟教育思想作为中华文化的代表之一,为跨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的教育基础,促进了世界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
启示现代教育发展方向
孔孟教育思想所强调的道德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为世界现代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孟子简介
02
CHAPTER
孔子的教育思想
有教无类
孔子主张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不因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把任何人排除在教育之外。
总结词
孔子认为教育是培养人才、提高社会道德的重要途径,因此应该让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他提倡“有教无类”,意味着教育不分贵贱、贫富、智愚、善恶等,所有人都应该有受教育的权利。这一思想打破了贵族对教育的垄断,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教育内容
孔子注重实际知识的传授,如天文、地理、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孟子则更注重义理的阐述,如人性论、道德哲学等方面的内容。
教育内容
孔子强调“文质彬彬”,即知识和修养的平衡发展。孟子则更加强调修养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才能成为真正的人才。
教育内容
05
CHAPTER
孔孟教育思想的影响
确立了儒家教育思想的主导地位
详细描述

VS
孔子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以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和潜力。
详细描述
孔子认为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性格、兴趣和能力,因此教育应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指导。他主张“因材施教”,即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式,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力和特长。这种教育方法注重个体差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上海五四制语文八上《孔孟论学》PPT课件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上海五四制语文八上《孔孟论学》PPT课件
隅,则不复也。
返回
学习意义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写作特点
• 孔子的语录:语言精粹精策,内涵深厚, 文字简洁,有格言色彩;语录虽是片段的, 但互相间有深刻联系,是一篇逻辑完整的 文章。
• 孟子:善于作形象的类比,如“一曝十寒” 和“掘井而不及泉”的故事。
议论方式的特点优点
警方直 句式接《 多;提论 ,哲出语 发理观》 人性点: 深强两事 思,种理 。格议论
孔 孟 论资料; • 2、疏通文意,理解重点词句意思 • 3、能准确流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理解运用课文
中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 • 4、理解积累由本文衍生出来的成语 • 5、感受孔子、孟子的光辉人格魅力,联系自身学
习经历,体会课文内容丰富内涵,端正学习态度, 改进学习方法
释担而立 但微颔之
性格: 自矜(骄傲)
取置覆酌沥
对比
谦虚
道理: 熟能生巧,即使有什么长处也不必骄傲自满。
课外延伸
1、联系生活、学习,说说熟能生巧 的事例。
2、你认为一个人应该如何看待自己 的长处?又如何看待他人的长处?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自满人十事九空,虚心人万事可成。 谦受益,满招损。
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 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 —— 老舍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 屈原
• 1、正视自己的长处,扬长避短, • 2、正视自己的缺点,知错能改, • 3谦虚使人进步, • 4、人应有一技之长, • 5、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 6强中更有强中手,一山还比一山高, • 7艺无止境 • 8、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刻苦

孔孟论学PPT 沪教版 (共12张PPT)

孔孟论学PPT 沪教版 (共12张PPT)
45改编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 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 吾往也。”
1、论学的角度: 学习的态度-不要止步不前, 要不断学习
2、“为山”不成是因为----“平地”成功是因为----比喻说理的作用 。
3、成语:功亏一篑
Wgsh1945改编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 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 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 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 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孔孟论学
彭浦四中---谢谢
Wgsh1945改编
【教学目标】
• 1、 朗读课文,落实字词,理解文意, 熟读成诵。 • 2、 理解论学的角度与含义,端正学习 态度与方法。 • 3、 理解举例、对比、比喻的说理方法。
Wgsh1945改编
作品简介:
• 《论语》 • 《孟子》 • “四书”
Wgsh1945改编
Wgsh1945改编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 殆。”
1、论学的角度: 学习的方法-学习与思考相 结合
2、反面论说,强调学与思的各自意义突出 学思结合的重要性 。
Wgsh1945改编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 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是以谓之文也。”
1、论学的角度: 学习的方法-不懂就问
2、成语:不耻下问
1、论学的角度:
学习的态度-持之以恒、 专心致志
2、比喻、举例说理。
3、成语:一暴十寒、专心致志
Wgsh1945改编

沪科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件:第20课《孔孟论学》(共28张PPT)

沪科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件:第20课《孔孟论学》(共28张PPT)

吾退而寒之者至矣,
极 我退居在家把王冷淡到极点,那些谄谀小人就乘
机来吾到如王有的萌身焉边何哉?
对…怎么办,能有什么帮助
我今怎夫么弈能帮之助为王数使,他小的数善良也之;心不萌专发心呢致?志,
围棋 技巧,技术
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
学到

下围棋 让
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
教导
其中的
论学习的作用
少年应有志于学,终身学习,终身受益。
孔子自述他进德修业和认识能力提高的过程,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生经验不断积累的规律。
子曰:“学 而 不 思 则 罔,
连词,表转折 迷惑
思 而 不 学 则 殆。”
危险
孔子说:“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 会迷惑;只是空想却不学习,就会出危 险。”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 不如学也。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以语录体为 主,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 的政治主张、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3、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 改之。 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8、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 不成。
孟子说:“完全相信《尚书》,那 还不如没有《尚书》。我对于《尚书》 中《武成》篇,不过采用它两三页罢了。 仁道的人在天下没有敌手,凭借极仁道 的周武王来讨伐极不仁道的殷纣王,怎 么会血流漂杵呢?”

05548_孔孟论学ppt课件

05548_孔孟论学ppt课件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因材施教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水平,还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情感需求。现代教育应注重学生的心理健 康教育,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18
05 跨文化对比:东 西方教育理念差 异与融合
2024/1/26
19
东西方教育理念差异分析
1 2
教育目标不同
东方教育注重知识传授和应试能力,西方教育更 强调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个人成长。
孔孟论学ppt课件
2024/1/26
1
目 录
2024/1/26
• 孔子与孟子简介 • 论语选读 • 孟子选读 • 孔孟之道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 • 跨文化对比:东西方教育理念差异与融合 • 总结与展望
2
01 孔子与孟子简介
2024/1/26
3
孔子生平及思想体系
01
孔子(前551年-前479 年),名丘,字仲尼, 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 )人。
2024/1/26
02
创立儒家学派,被尊为 “至圣先师”、“万世 师表”。
03
提出“仁、义、礼、智 、信”等道德观念,强 调“己所不欲,勿施于 人”的原则。
4
04
倡导“有教无类”的教 育思想,注重因材施教 和启发式教育。
孟子生平及思想体系
01
02
03
04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 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
以德治国
和谐共处
主张以德治国,认为政治领袖应该具 备高尚的道德品质。
主张不同政治力量之间应该和谐共处 ,避免冲突和战争。
民本思想
倡导民本思想,强调政治应该以人民 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2024/1/26
10

《孔孟论学习》PPT课件精选(2024)

《孔孟论学习》PPT课件精选(2024)
2024/1/26
通过分析孔孟二人的学习观、教育观 及其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可以发现 儒家思想对于学习的重视和对于教育 的深刻理解。
儒家思想所强调的德育观念,如“仁 爱”、“礼义廉耻”等,对于现代教 育中的德育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
23
研究不足与展望
本研究对于《孔孟论学习》的文本分析还不够深 入,未来可以进一步挖掘其中的思想内涵。
2024/1/26
17
05 孔孟论学习在现代教育 中的应用
2024/1/26
18
教育理念的更新
以学生为中心
现代教育应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 地位,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 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
新精神为目标。
德育为先
孔孟思想强调德育的重要性,现 代教育也应将德育放在首位,注 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
《孔孟论学习》PPT 课件精选
2024/1/26
1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孔子论学习 • 孟子论学习 • 孔孟论学习的比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孔孟论学习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 • 结论与展望
2024/1/26
2
01 引言
2024/1/26
3
目的和背景
01
02
03
弘扬传统文化
课件旨在传承和弘扬孔孟 之道,让更多人了解和认 识儒家思想。
2024/1/26
学思结合
孔子强调学思结合,即在 学习过程中要勤于思考, 将所学知识消化吸收,转 化为自己的东西。
温故知新
孔子提倡温故知新,即在 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要不 断回顾和巩固旧知识,以 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8
学习的实践和应用
学以致用

(沪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0课《孔孟论学》课件(1)

(沪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0课《孔孟论学》课件(1)
初中八年级语文课件
孟子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伟大的 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代表 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政治上,孟子 主张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学说上,他推崇孔子,反对杨朱、墨翟。孟 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又加入自己对 儒术的理解。孟子和其弟子共同编撰了《孟 子》。后世尊称孟子为“亚圣”。来自A.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
B.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C.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
D.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9.下列加点字词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
初中八年级语文课件
习题
10.下列对孟子第一则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段首以“天下易生之物”为例,说明学习要 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B.接下来又以“奕秋诲二人奕”之事为例,说 明学习要专心致志,不能一心二用。 C.“奕之为数,小数也”一句的交代是有言外 之意的,即学习小的技艺尚且如此,学习大的 技艺便更如此了。 D.这个小故事将学“奕”的二人对初中八比年级来语文写课件 ,说
4.年龄的称谓:30岁:__;40岁:__;50岁:__;60 岁:__;70岁:__;80岁—90岁:__;初中1八0年0级岁语文:课件__。
习题
1.第一段通过概括人生六个阶段通过学习所能 达到的目标和境界,论述了_______,阐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2.第二段论述了________,阐明了 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易生长的植物,一天晒它,十天冻它,也没有能够生存的。我和王
相见的次数太少了,我退居在家把王冷淡到了极点,那些谄谀小人
就趁机来到王身边,我怎么能帮助王使王的善良之心萌发呢?如今

语文八上第7课《孔孟论学习》课件(1)

语文八上第7课《孔孟论学习》课件(1)
梯形的高=面积×2÷(上底+下底 高)=759×2÷(21+45)
=1518 ÷66 =23(米
45米
平行四边形的底 =(21+45)
思考题:
一个鱼塘的形状是梯形,它的上底长21米,下 底长45米,面积是759平方米。它的高是多少?
759× 2÷ (21+45) =1518÷ (21+45) =1518÷ 66 =23(米)
21米
45米
? 米
一个梯形的面积是759平方米
4251米米45米45米45米45米45米454米5米
21米
759平75方97平米59方7平5米9方7平5米97方平59米7方平5795米方平9平米方方米米
2个梯形面积=759×2
759平方米
759平方米
平行四2边1形4米52的米1高米2=1米面21积米2÷1米2底1米212米1米
S2
S1=上底×高÷2 S2=下底×高÷2 S梯形= S1 +S2
=上底×高÷2 + 下底×高÷2
=(上底+下底) ×高÷2
上底 高
下底
上底
大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 ÷2
有一条堤坝,其横截面是梯形,坝顶长度是20 米,坝底长度是80米,坝高是40米。堤坝横截 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梯形的面积=( + )× 高 ÷2
(上底+下底)×高÷2
ab h
S梯 = ( a + b ) × h ÷ 2
梯形面积的推导方法二:
上底
1高
2
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高
2
下底
上底
高 下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孟子说:‘完全相信书,还不如没有书。 我对《尚书》武成一篇,所取不过两三片 竹简罢了。仁德的人在天下没有敌手。凭 周武王这样很有仁道的人去讨伐商纣王这 样很不仁道的人,怎么会使血流得那么多, 以致连打仗的杵也都在血水中漂流起来呢?
思考: 孔子、孟子的这些话分别是从什么角度论学?
• 1. 学习的作用 • 2. 学习的方法 • 3. 学习的方法 • 4. 学习的态度 • 5. 学习的态度 • 6. 学习的态度
地学习,也是学不会的。奔秋是全国闻名的下棋能手,叫 奔秋同时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 话;另一个虽然也在听,但心里面却老是觉得有天鹅要飞 来,一心想着如何张弓搭箭去射击它。这个人虽然与专心 致志的那个人一起学习,却比不上那个人。是因为他的智 力不如那个人吗?回答很明确:当然不是。”
• 重点词语
•惑 逾 罔 殆 篑 覆
•或 暴 弈 数 援 杵
• 一词多义 为


通假字 有 或 暴
• 句式
如……何
• 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 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 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 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 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15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孟子语录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也。
2.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3.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4. 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5、然后知生于忧患,
而死于安乐。
熟读课文
• 大声散读课文。要求
• 读准音、读通顺 • 读出停顿、读出韵味
合作探究 理解课文
• 孔子说:“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 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 惑而更加危险。”
• 子贡问:“孔文子凭什么可以被称为‘文’呢?” 孔子回答:“孔文子聪敏又勤学,不以向职位比 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为耻辱,所以可 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 孔子说:“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 这时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譬如在平 地上堆山,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继续前进,那 是我自己要前进的。”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
国人。被后世人尊称“亚圣” 他是儒家学派学派的主要代 表,著名的思想家。
《孟子》,是孟子及其门 人所著散文集,其间杂有 弟子的话语。
《论语》八则
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5.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6. 岁寒,然后知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之后凋也。 7.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 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8.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 无益,不如学也。
孔子,名丘,字仲尼。
鲁国人。春秋末期思想家、
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 派的创始人。《论语》是 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 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
十篇。南宋时,朱熹把它
《大学》《中庸》《孟 子》合为“四书”
四书
1 《大学》 2 《中庸》 3 《论语》 4 《孟子》
五经
1 《诗经》 2 《尚书》 3 《礼记》 4 《周易》 5 《春秋》 六经 6《乐》
终身学习、终身受益 学思结合
不懂就问、不耻下问
不断学习、坚持不懈
持之以恒、专心致志
不要迷信书本 汲取书中的精华 (读书学习要有怀疑精神)
从本文衍生的成语:
• 不耻下问 • 功亏一篑 • 一暴十寒 • 专心致志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 孟子说:“大王的不明智,没有什么不可理解的。即使有 一种天下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 有能够生长的。我和大王相见的时候也太少了。我一离开 大王,那些‘冻’他的奸邪之人就去了,他即使有一点善 良之心的萌芽也被他们冻杀了,我有什么办法呢?比如下 棋作为一种技艺,只是一种小技艺; 但如果不专心致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