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动物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5纤毛纲(Ciliata)
3.5.1代表动物——大草履虫(Paramecium caudatum Ehrenberg)
生活在有机质丰富的污水沟或池塘中,形似倒置的 草鞋,前端钝圆,后端稍尖,长约150—300μm。全 身长满了纵行排列的纤毛,从体前端开始有一斜沟伸 向体中部,沟端有口,故称口沟。游泳时,全身纤毛 有节奏地摆动,使虫体旋转向前进。(由于口沟存在, 此处的纤毛较长,摆动有力)。
疟原虫对人危害很大,能大量破坏红细胞,造成 贫血,使人肝脾肿大,并能损害脑组织,严重影 响人的健康,甚至造成死亡。 后文将用图解详细介绍其生活史
3.4.2孢子纲的主要特征
本纲动物都是寄生种类,无运动器或只在生活史一 定阶段有,异养,生活史复杂,有世代交替现象。 无性世代在脊椎动物(或人)体内,有性世代在无脊 椎动物体内。有些种类在同一寄主体内进行。先是 无性的裂体生殖,再是有性的配子生殖,最后是无 性的孢子生殖。
伪足还有摄食的作用,变形虫主要以单细胞藻类 和小型原生动物为食。在运动过程中,如接触到 食物,就伸出伪足从四面包围,将食物连同部分 水分一起裹进细胞内形成食物泡,这种摄食方式 叫吞噬作用。 已消化的食物进入周围的胞质中,不能消化的残 渣随虫体的前进,相对地留在后端,最后通过质 膜排出体外,这种现象称为排遗。
从胞口中伸出一条鞭毛 ,鞭毛是细胞表面的突起。 鞭毛下连两条轴丝,各与储蓄泡底部的一个基体相 连,从一个基体连一细丝状根丝体至细胞核,这说 明鞭毛受核控制。眼虫借鞭毛的摆动进行运动。 在储蓄泡旁还具有一个伸缩泡和一个红色的眼点, 伸缩泡起调节水分平衡,排出代谢废物的作用。 靠近眼点近鞭毛基部有一膨大部分,能接受光线, 称光感受器。眼点和光感受器普遍存在于绿色鞭 毛虫体内,这与它们进行光合作用的营养方式有 关。
大草履虫有一大核,一小核。大核是营养核,肾形, 为多倍体;小核为生殖核,圆形,位于大核凹陷 处。呼吸作用主要是通过体表吸人氧气,排出二 氧化碳。通常行横二裂生殖,条件好时每天可分 裂1—2次,有时也可进行接合生殖,以增加生活 力。
3.5.2纤毛纲的主要特征
一般体表终生具纤毛,并以纤毛运动。纤毛的结构与 鞭毛相同,但较短,数量也较多,运动时节律性强。 纤毛虫是所有原生动物中结构最复杂的:具表膜下纤 毛系统,细胞核一般分为大、小核,多具摄食的胞器。 无性生殖为横二分裂,有性生殖为接合生殖。
原生动物的三种营养方式(光合、渗透、吞噬)在 绿眼虫都具有。 绿眼虫在有光时,能利用光合作用放出的氧进行呼 吸作用,利用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 用;无光时,则通过体表吸收水中的氧,排出二氧 化碳等代谢废物。 绿眼虫一般行纵二分裂生殖。在环境不良时,虫 体变圆,分泌一种胶质形成包囊。当环境适合时, 虫体先进行多次纵分裂,最多可形成32个小眼虫, 然后破囊而出。这是绿眼虫对度过不良环境的适应。
裂体生殖在人体内进行。传染了疟原虫的雌按蚊吸 人血时,疟原虫的子孢子即随蚊唾液进入人体血液中。 半小时后进人肝细胞进行裂体生殖,形成数万圆形裂 殖子,侵入红细胞后继续裂体生殖。子核分裂最终形 成16个裂殖子,充斥红血细胞内使细胞破裂,裂殖子 散人血浆各自侵入其他红细胞再次裂体生殖。
当每次红细胞大量破裂,裂殖子及疟色素等代谢 产物进入血液时,患者先寒后热、盗汗,此过程 在间日疟48h一次,三日疟需72h,恶性疟需3648h。
3.2.3鞭毛纲的重要类群
为2个亚纲。
依营养方式不同可分
3.2.3.1植鞭亚纲(phytomastigina)
一般具色素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生活在海水中的夜光虫 、沟腰鞭毛虫和裸甲腰鞭 毛虫等,当在海洋中大量繁殖,并密集在海面上时, 可造成自身缺氧死亡,并分解放出有机物,使海面 呈暗红色,还发出臭味,即产生所谓的“赤潮”, 对渔业危害很大。
锥虫
寄生于脊椎动物血液中。种类约有400多 种,侵入脑、脊髓中使人得昏睡病(非洲),我国主 要危害牲畜,如马(苏拉病:马消瘦、体浮肿发热, 有时突然死亡)、牛、骆驼等。
寄生于鱼鳃的鳃隐鞭虫 破坏鳃细胞,分泌毒素 使其微血管发炎,导致分泌大量粘液,使鱼呼吸 困难,被害的鱼,常离群独游于水面,体色暗黑, 不久就死亡,在鱼病发生的季节,可用硫酸铜、 硫酸亚铁等进行预防和治疗。
虫体表面为表膜,其内的细胞质分化为内质和外质。 表膜由三层膜构成,最外一层在体表和纤毛上是连续 的,最里面一层和中间层膜在纤毛基部附近形成一对 表膜泡,既增加了表膜的硬度,又不影响虫体的局部 弯曲,还可起缓冲作用。表膜下还有一层与表膜垂直 排列的刺丝泡(trichocyst),其囊状,有孔和表膜相通。 受刺激时可射出内容物,其遇水成为细丝,可minifera) 大多生活在海洋中,底栖。有 孔虫是古老的动物,量多,且不同地质时期有不同的 种类,故可依其化石确定地层的地质代年,揭示地下 结构,对寻找沉积矿产,石油等有指导作用。 3.3.3.2辐足亚纲(Actinopoda) 具轴伪足,体多呈球形,在淡水或海水中营漂浮生活 太阳虫 多生活在淡水中,伪足较长,放射状排列, 形似太阳,内有轴丝。细胞质呈泡沫状,适于漂浮生 活,为浮游生物的组成部分。
披发虫(生活在白蚁肠中,和白蚁是共生关系,白 蚁以木质纤维为食物,但消化纤维素靠这些鞭毛 虫。试验证明,若用高温(40度)处理白蚁,其 肠内的鞭毛虫死亡,白蚁还活着,白蚁同样吃木 头,但吃后不消化,以至饿死。
3.3肉足纲(Sarcodina)
3.3.1代表动物—大变形虫(Amoebaproteus)
3.6 原生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益处
原生动物对了解动物演化有重要意义; 有的种类(眼虫)可作为有机污染的指标动物; 浮游的种类是鱼类的天然饵料; 死亡后的浮游生物大量沉积于水底淤泥中,在微生 物的作用和高温、高压下,可以形成石油。 害处 不少种类寄生于人体和经济动物体内,引起疾病 破坏环境、资源
3.2 鞭毛纲(Mastigophora)
3.2.1代表动物—眼虫(Euglena)
眼虫生活在有机质丰富的水沟、池沼或积水 中,其单细胞的动物体内含有大量的叶绿体。在 温暖季节可大量繁殖,使水呈绿色。 虫体梭形,长约60微米,前端钝圆,后端尖。 虫体中部稍后有一个核,大而圆,生活时是透明 的。体前端有一胞口,其不能进食,只排出多余 的水份。
3.1.2 身体微小
最小种类:2-3微米、 最大种类:1-3毫米
3.1.3 原始性
原生动物是动物界中是最简单、最原始的动 物,反映了动物界最早祖先类型的特点。 3.1.4 有特殊的适应性 在不良环境下能形成包囊,在失去大部分结 构后缩成一团,并分泌胶质在体外形成包囊膜, 使自身与外界环境隔开,新陈代谢水平降低, 处于休眠状态。等环境条件良好时又长出相应 结构,脱囊而出,恢复正常生活。
3.4孢子纲(Sporovoa)
3.4.1代表动物——间日疟原虫
疟原虫能引起疟疾,有些地方叫“打摆子”,是我国 五大寄生虫病之一。寄生在人体的疟原虫主要有间日 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4种。 它们遍布全世界,我国以间日疟和恶性疟(瘴气)最为常 见。 间日疟原虫有人和按蚊 2个寄主,生活史复杂,有世 代交替现象。无性世代在人体内,有性世代在某些雌 按蚊体内进行,借某些雌按蚊传播。
痢疾内变形虫寄生在人的肠道里,能溶解肠壁组织 引起痢疾。 其形态按其生活过程可分为三型:大滋养体、小滋 养体和包囊。所谓滋养体多指原生动物摄取营养的阶 段,能活动、摄取养料、生长和繁殖,是寄生原虫的 寄生阶段。
痢疾内变形虫的大、小滋养体结构基本相同,大 滋养体,运动较活泼,能分泌蛋白分解酶,溶解 肠壁组织。 大滋养体还可随血流至肝、肺、脑、心各处,造 成溃疡和脓肿。 管理好粪便、保护水源,注意饮食卫生,消灭传 播包囊的昆虫,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大变形虫生活在清水池塘或水流缓慢的浅水中,
在富生藻类的浅水中分布较多。 变形虫最大的特点之一是体型可随原生质的流动而 经常改变,故此得名。
变形虫结构简单,体表为一层极薄的质膜。质膜 之下为一层外质,其特点是无颗粒,均质透明。 外质之内为内质 ,其特点是具颗粒,可流动,不 透明。内质又可分为凝胶质和溶胶质,前者位于 外层相对固态,后者位于内部呈液态。
3.2.2 鞭毛纲的主要特征
一般以鞭毛为运动器,通常1-4条或6—8条,少 数种类具有较多的鞭毛。 营养方式多种多样,有光合营养、渗透营养、吞 噬营养等。 其生殖方式中,无性生殖主要为纵二裂(绿眼虫), 出芽(夜光虫);有性生殖主要有同配生殖(盘藻虫), 异配生殖(团藻虫)。 在环境不良时,一般能形成包囊。
3.3.2肉足纲的主要特征
1、伪足是本纲动物运动、摄食的细胞结构,依其形 态结构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四种:①叶状伪足,较 宽扁,呈叶状或指状,如变形虫、表壳虫;②丝状 伪足,多由外质形成,细丝状,一般不分枝,如鳞 壳虫;③根状伪足,细丝状,分支吻合成网状,如 有孔虫。④轴伪足 ,细长,中央有由微管组成的富 于弹性的轴丝。形状较固定,如太阳虫、放射虫。
变形虫还能摄取一些液体食物,如在含有蛋白质、 氨基酸或某些盐类的液体环境中。这些分子或离子 吸附到变形虫质膜表面后,使膜发生反应凹陷下去 形成管道,然后在管道内断裂形成一些液泡,将吸 附物包裹其中移到细胞质中,这些液泡和溶酶体结 合形成多泡小体,经消化后营养物质进入细胞质, 这种现象很象饮水一样,故称为胞饮作用。 变形虫只进行无性繁殖,一般为二分裂繁殖。
赤 潮
钟罩虫、尾窝虫 (Uroglena)、合尾滴虫(Synura)等 都能使淡水发生恶臭或鱼腥味,造成水源被污染。 但大多数本纲动物是浮游生物的组成部分,可做 鱼类的天然饵料。
3.2.3.2动鞭亚纲
一般无色素体,不能自己制造食物,异养,自由生 活或寄生。 利什曼原虫,虫体很小,寄生于人体的有三种, 我国流行的是杜氏利什曼原虫(L.donouani),它能 引起黑热病,故也叫黑热病原虫。患者肝、脾肿大, 造成贫血而死亡,死亡率可达90%以上,为我国五 大寄生虫病之一。黑热病主要是通过白蛉子传染的。
原生动物的分类较复杂,意见不一致。 1964年:Honigberg把原生动物分为4个亚门 (肉足鞭毛、孢子、丝孢子和纤毛),其下又 分若干总纲和纲 1980年:Levine把原生动物分为7个门(肉足鞭毛、 盘卷、顶复体、微孢子、精细孢子、蝮虫和纤 毛),其下设若干亚门、总纲、纲、亚纲 1985年:Lee分6个门 其它分类方法(参考P32) 本教材沿用4个纲的分类方法。
变形虫呼吸作用所需的氧和排出的二氧化碳,主 要是通过体表进行的。
变形虫在运动时,由体表任何部位都可形成临时
性的原生质突起,因可随时形成,随时消失,故称 为伪足。 伪足是临时性的运动器,形成时外质向外突出呈 指状,同时凝胶质转变为溶胶质流入其中,当流到 临时突起前端后即向外分开,接着又变为凝胶质。 同时后边的凝胶质又转变为溶腔质,不断向前流动, 这样虫体就不断向伪足伸出的方向移动,这种现象 称变形运动。
2、体表原生质膜极薄,不能维持身体固定的形态。
3、细胞质分化为外质和内质,内质包括凝胶质和溶 胶质。
4、一般行二分裂生殖,个别种类有性生殖。普遍形 成包囊。
3.3.3肉足纲的重要类群
肉足纲已知约8000多种,依伪足形态的不同可分为 二个亚纲。 3.3.3.1根足亚纲 伪足为叶状、指状、丝状或根状, 大变形虫就属本亚纲。 变形虫种类很多,但伪足大都似大变形虫,有的生 活在水中,有的生活在潮湿土壤中。还有的寄生, 与人关系密切的如痢疾内变形虫,也叫溶组织阿米 巴。
原生动物门 (Phylum Protozoa)
第三章
3.1 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3.1.1 整个身体由单个细胞组成
原生动物即单细胞动物。所有的多细胞动物都 是经过单细胞动物阶段发展起来的。 具有一般细胞所有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核、 细胞质。同时具有一般动物的各种生活机能, 如运动、消化、呼吸、排泄、感应和生殖等。 细胞器(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