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排水口、管道及检查井治理技术指南(试行)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方案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5b44859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ae.png)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发展的推进,城市水体污染问题日益突显,尤其是黑臭水体的治理成为了一项迫切的任务。
黑臭水体指的是城市中出现污水、垃圾等具有恶臭、黑色和有毒的水体。
黑臭水体不仅严重影响城市环境和民生质量,还威胁到人们的生活和健康。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方案是当务之急。
二、整治目标•消除黑臭水体,恢复水体的水质和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改善城市环境。
三、整治措施1. 污水治理污水是城市黑臭水体的主要来源,因此,科学有效的污水治理是整治黑臭水体的关键措施之一。
•加强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改造,提高污水处理能力,确保污水的达标排放;•完善城市污水管网系统,减少污水直排的情况,尽可能地将污水导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2. 垃圾处理垃圾是导致黑臭水体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垃圾处理也是整治黑臭水体的关键环节。
•加强城市垃圾分类和投放教育,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和垃圾分类能力;•建设和完善垃圾处理设施,包括垃圾转运站、垃圾焚烧厂等,实现垃圾的有效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3. 河道治理城市黑臭水体的大部分集中在河道中,因此,对河道进行整治是整治黑臭水体的重要手段。
•清理河道中的垃圾和淤泥,恢复河道的通畅;•种植河岸两侧的绿化植物,增加河岸景观,改善河道生态环境;•建设河道生态缓冲带,构建湿地等生态修复设施,提升河道的水质和生态环境。
4. 监管与治理整治城市黑臭水体不仅需要科学的技术手段,还需要加强监管和治理。
•建立健全黑臭水体整治的责任机制,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加大对违法排污行为的打击力度,对违法排污行为进行严厉的处罚,形成震慑力;•加强对整治效果的监测和评估,确保整治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四、预期效果通过实施上述整治措施,预期达到以下效果:•消除黑臭水体,恢复城市水体的清澈和透明;•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改善城市环境;•促进水源的保护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循环经济。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 ——排水口、管道及检查井治理技术指南释义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 ——排水口、管道及检查井治理技术指南释义](https://img.taocdn.com/s3/m/387f2a1c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9f.png)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排水口、管道及检查井治理技术指南释咱先说说排水口。
排水口就像是城市的小嘴巴,要是它乱吐脏东西,那水肯定就好不了。
这个指南会告诉咱们怎么去检查排水口有没有在偷偷排污水,就像揪出那些在背地里干坏事的小坏蛋一样。
比如说,有的排水口可能会混着雨水和污水一起排,这可不行,得想办法把它们分开,就像把好人和坏人分开一样。
再讲讲管道。
管道就像是城市的血管,如果血管堵住了或者脏了,那整个城市的水系统都会生病。
这些管道里可能会有各种垃圾、淤泥啥的,指南会教咱们怎么去清理这些脏东西。
就好比给管道做个大扫除,把里面的“垃圾怪兽”都赶出去,让水可以在管道里欢快地流淌,而不是被那些脏东西拦住去路。
还有检查井呢。
检查井有点像管道系统的小窗口,透过它能看到管道里面的情况。
但是这个小窗口也可能会出问题呀,比如说盖子没盖好,或者井里面也堆满了脏东西。
这个指南就是告诉我们怎么去维护这些检查井,让它们好好地发挥作用,就像给这个小窗口擦干净玻璃,保证它能清楚地看到管道里面的情况,有问题就能及时发现。
总之呢,这个指南释就是一个很实用的说明书,告诉大家怎么去整治城市黑臭水体涉及到的排水口、管道和检查井这些关键部分,让咱们的城市水变得清澈干净,不再是那种又黑又臭让人讨厌的样子啦。
项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项城市2018年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项政办〔2018〕50号
![项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项城市2018年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项政办〔2018〕50号](https://img.taocdn.com/s3/m/2c2c51df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4e.png)
项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项城市2018年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正文:----------------------------------------------------------------------------------------------------------------------------------------------------项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项城市2018年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项政办〔2018〕50号各镇人民政府、办事处,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现将《项城市2018年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2018年6月29日项城市2018年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实施《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碧水工程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豫政〔2015〕86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2018年持续打好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方案的通知》(豫政办〔2018〕15号)、《河南省2018年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实施方案》(豫建成〔2018〕15号)、《周口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周口市环保局、周口市水利局关于转发河南省2018年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周建城〔2018〕3号)等系列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强我市黑臭水体整治,保护和改善城市水体环境,提高人居环境质量,结合我市实际,制定2018年度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并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改善水环境为核心,坚持问题导向、补齐短板,按照“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疏浚活水、生态修复、长效管理”的技术路线,系统推进我市黑臭水体整治,提高污水收集处理效率,加强水系沟通和活水循环,积极推动城区黑臭水体整治、空间建造、人居环境改善、城市特色塑造的有机联动,实现我市“河道清洁、河水清澈、河岸美丽”。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排水口 管道及检查井治理技术指南 试行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排水口 管道及检查井治理技术指南 试行](https://img.taocdn.com/s3/m/0aa3c28c76c66137ee0619d6.png)
3.6 排水管道与检查井缺陷评估 ................................................................. 13 3.6.1 管道与检查井结构性状况评估..................................................... 13 3.6.2 管道及检查井功能性状况评估..................................................... 13
张杰张悦杨向平张辰李艺曹燕进何伶俊牛璋彬许光明张剑赵冬泉王增义谢小青ii目录1总则111编制目的112适用范围113基本原则114治理目标115技术路线22排水口调查与治理421排水口分类4211分流制排水口4212合流制排水口5213其它排水口522排水口调查5221前期调查5222现场调查6223成果编制823排水口治理8231治理对策8232治理新技术93排水管道及检查井检测与评估1131检测与评估目的1132检测范围与方法1133检测技术路线1134排水管道缺陷检测11341检测目的11342主要检测技术1235检查井缺陷检测12351检测目的12352主要检测技术12iii36排水管道与检查井缺陷评估13361管道与检查井结构性状况评估13362管道及检查井功能性状况评估1337混接调查与评估13371调查目的14372调查方法14373调查的主要内容14374混接状况评估1438地下水等外来水入渗调查15381调查目的15382排水区域地下水入渗量调查15383排水管段地下水入渗量调查1639污水外渗调查16391调查目的16392调查方法174排水管道及检查井修复与治理1841排水管道及检查井修复与治理的原则1842排水管道与检查井修复18421结构性缺陷修复19422功能性缺陷治理1943排水管道及检查井修复技术19431局部非开挖修复技术19432整体非开挖修复技术20433检查井修复技术20434开挖修复技术2144雨污混接的分流治理215截污调蓄与就地处理2251截污调蓄22511调蓄目的22512调蓄设施设置原则22iv513调蓄池容积确定22514调蓄池冲洗方式22515调蓄设施运行维护2252就地处理23521就地处理的目的23522就地处理设施的设置原则23523就地处理技术236排水口管道及检查井维护管理2661维护管理的目的2662维护管理工作要求26621计划编制26622维护管理指标27623台账管理27624经费保障2763维护管理的方法27631维护前准备工作27632排水口维护27633排水管道疏通维护27633检查井雨水口维护28634管道淤泥处理处置2864质量检查与考核28主要术语29引用标准名录31附录a排水口前期调查记录表32附录b排水口现状调查成果表32附录c结构性缺陷修复指数计算33附录d功能性缺陷维护指数计算35附录e雨污混接程度计算36v1总则11编制
黑臭河道治理黑臭河道方案臭水沟治理太臭了不能开窗
![黑臭河道治理黑臭河道方案臭水沟治理太臭了不能开窗](https://img.taocdn.com/s3/m/0c3b6beb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3d.png)
黑臭河道治理黑臭河道方案臭水沟治理太臭了不能开窗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黑臭河道和臭水沟。
这些黑臭河道和臭水沟给城市环境卫生和居民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同时也对城市形象和经济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因此,对黑臭河道和臭水沟进行治理显得尤为重要。
一、黑臭河道治理方案1. 源头治理黑臭河道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城市污水排放、垃圾堆放、河水淤积等因素,因此源头治理是治理黑臭河道的重要手段。
源头治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污水处理。
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将城市生活污水进行收集和处理,减少污水直接排放到河道中的情况出现。
(2)加强垃圾分类与处理。
城市垃圾分类和处理工作是城市环境卫生的重要一环,通过垃圾分类和处理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从而起到治理黑臭河道的效果。
(3)规范河道清淤。
定期对河道进行清淤工作,防止河道淤积,从而减少黑臭河道的产生。
2. 技术治理技术治理主要是指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治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态修复。
通过植被覆盖、沿岸景观、河道景观等生态手段,改善河道生态环境,从而降低黑臭河道发生的概率。
(2)底泥清除。
黑臭河道中的底泥是臭味的来源之一,通过清除底泥,减少了底泥的腐败,从而降低黑臭河道的产生。
(3)微生物处理。
采用微生物处理技术将污水中的有机物降解,减少有机物对环境的污染,从而降低黑臭河道的产生。
以上都是在治理黑臭河道时采用的技术治理措施,进行黑臭河道治理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技术治理措施,比如在一些黑臭河道流速慢的区域,可以采用人工流化技术,从而达到加速水流的作用。
二、臭水沟治理方案臭水沟的治理和黑臭河道的治理类似,重点还是在源头治理和技术治理。
1. 源头治理臭水沟的治理源头依然是治理城市垃圾和污水排放。
具体措施如下:(1)加强垃圾分类和处理。
建设垃圾站、垃圾焚烧厂等垃圾处理设施,实现城市垃圾的分装、转运和处理。
(2)加强污水收集和处理。
建设城市下水道和污水处理厂,实现城市污水的收集和处理。
黑臭水体治理方案
![黑臭水体治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e91f6c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72.png)
黑臭水体治理方案第1篇黑臭水体治理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的快速发展,部分地区的地表水体受到严重污染,导致水体黑臭现象频发。
这不仅影响了城市景观,还严重威胁到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本项目旨在针对某城市黑臭水体进行综合治理,恢复水体生态功能。
二、治理目标1. 消除黑臭现象,提高水体透明度,恢复水生态功能。
2. 保障周边居民生活用水安全,提升城市环境品质。
3. 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确保水体长治久清。
三、治理原则1. 科学规划,综合治理。
2. 生态优先,以人为本。
3. 防治结合,注重实效。
4. 社会参与,共同治理。
四、治理措施1. 污染源控制(1)工业污染源治理:加强企业监管,确保废水处理设施稳定运行,实现达标(2)生活污染源治理:完善城市污水收集系统,提高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确保生活污水全收集、全处理。
(3)农业污染源治理: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加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2. 水体生态修复(1)清淤疏浚:对黑臭水体进行清淤,减少内源污染。
(2)生态补水:合理调配水资源,提高水体流动性,增强自净能力。
(3)生态修复:采用生物技术、植物修复等技术,恢复水体生态系统。
3. 长效管理机制(1)建立监测预警体系:定期监测水体水质,及时掌握水质变化情况,制定应急预案。
(2)落实河长制:明确各级河长职责,加强部门协同,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3)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黑臭水体治理。
五、实施保障1. 组织保障: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方力量,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2. 资金保障:积极争取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支持,合理利用社会资本,确保项目资金需求。
3. 技术保障:引进先进技术,加强技术指导,提高治理效果。
4. 法律保障: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执法监管,确保治理措施落实到六、项目评估与调整1. 定期对治理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治理措施。
城区混错接施工方案
![城区混错接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1245cb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7b.png)
城区混错接施工方案“污水零直排”治理应对河湖沿线的排水口逐一排查,按照沿线周边管网建设情况,严格对照《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排水口、管道及检查井治理技术指南(试行)》进行分类。
1、属于分流制的污水直排口,应立即进行改造并接入现有市政污水管网,或进行中转接驳截污或设置污水应急处理设施再接入新建污水管道。
2、属于分流制的雨水排水口,应结合初期雨水污染负荷和溢流污染情况,在管渠末端设置污水净化设施或雨水调蓄池,待降雨结束后,再将储存的雨污水通过管网输送至污水厂处理。
属于雨污混接的雨水排水口和合流制排水口,应优先进行点源雨污分流改造,或增设截流井进行截污。
3、属于河湖沿岸的居民区排水口,特别是城中村污水直排口,雨污分流改造难度大,应加快实施旧城改造,或建设过渡期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待污水处理达标后,再安全排放。
二、“污水零直排”的治理思路:1、污水处理方式的监管治理污水处理方式一般有化粪池(生活小区类)、隔油池(餐饮行业)、毛发聚集井(美容美发、洗浴类)、消毒池(医疗卫生、化工)、隔油沉砂井(人流量较大聚集场所,如车站等),为保证各行各业尾水排放能够达到标准,就要从源头解决问题。
首先由环保执法部门配合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监督建设满足需求的污水处理设施,做到尾水无直排,进而对排口进行水质检测,通过对排口水质情况的动态监控,保证各终端污水达标排放。
2、混接错接的分流改造污水处理方式的监管治理是以水质达标排放为目的着手解决水质问题,而雨污分流改造是从管网入手解决错排问题。
浙江省普遍排水户内部雨污分流不彻底、排水户纳管率偏低,这就导致部分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通过雨水管网进入河道,对河流水体造成污染。
因此“污水零直排”把调查混接错接当作重中之重,目的是从管网源头实现雨污彻底分流,从而达到污水全纳管、无错排的目的。
3、管道结构性缺陷和功能性缺陷检测修复由于管道的功能性缺陷和结构性缺陷严重影响管道的健康运行,各地对管道的检测修复需求日益紧迫,“污水零直排”工作开展过程中自然把管道检测与修复纳入其中,以此来确保在管网自身健康又无违排现象的情况下,运行正常、排放达标。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排水口、管道及检查井治理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排水口、管道及检查井治理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acda49e9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a3.png)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排水口、管道及检查井治理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布日期】2016.09.05
•【文号】建城函[2016]198号
•【施行日期】2016.09.05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城市建设
正文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排水口、管道及检查井治理技术指南(试行)的通
知
建城函[2016]198号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水务厅),直辖市建委(市政管委、水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确定的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目标和工作要求,我部牵头制定了《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提出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等工作任务。
控源截污是整治城市黑臭水体的基础工作,也是重中之重。
为指导各地科学实施控源截污,我部组织编制了《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排水口、管道及检查井治理技术指南(试行)》。
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参照本技术指南,积极推进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6年9月5日
附件: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排水口、管道及检查井治理技术指南(试行)。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排水口、管道及检查井治理技术指南(试行)》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排水口、管道及检查井治理技术指南(试行)》](https://img.taocdn.com/s3/m/7fa54931650e52ea54189810.png)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排水口、管道及检查井治理技术
指南(试行)》
住房城乡建设部按照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确定的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目标和工作要求,为指导各地准确把握当前整治城市黑臭水体的核心和关键问题,科学有效实施控源截污措施,在《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的基础上,近期又组织编制了《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排水口、管道及检查井治理技术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技术指南)。
该技术指南发布的目的就是在技术层面深化和细化工作指南中的控源截污和就地处理两项重要任务;指导各地能够在有限的时间,抓住导致水体黒臭的关键点和核心,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实现有限目标。
一、技术指南内容侧重点的确定
自国务院发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发布《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以来,各地人民政府迅速行动,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然而在当前城市黑臭水体的整治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认识不到位、目标不合理、策略不清晰、措施不得当等问题。
有些城市将主要资金都投入在水体本身上,甚至有些将调水冲污作为治理的主要对策;还有些城市将黑臭水体整治等同于流域的综合治理,提出了近期难以实现的目标,这些都不利于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黑臭在水里,根源在岸上,关键在排口,核心在管网形象和深刻地道出了城市黒臭水体整治的核心和关键,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管理人员和相关技术人员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我国城市排水管道系统存在三个十分严重和突出的问题,一是敷设在地。
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方案
![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fa19b6f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92.png)
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方案概述城市黑臭水体是指由于污水、垃圾等污染物的排放和堆积引起的河流、湖泊和城市水体的恶臭和黑色变化现象。
城市黑臭水体不仅给城市形象带来负面影响,还对周围环境和居民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对城市黑臭水体进行治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的方案和措施。
水体污染源控制水体污染源控制是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的基础工作。
以下是几个关键措施:1. 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污水处理厂的升级改造是治理城市黑臭水体的重要步骤。
改造包括增加处理能力、提高处理效率和提升排放水质标准等。
同时,应加强污水处理厂的监督管理,确保其正常运行和达标排放。
2. 工业废水治理工业废水是城市水体污染的重要来源。
要治理城市黑臭水体,需要加强对工业废水的治理和监管。
采用适当的工艺进行废水处理,降低污染物排放浓度,确保工业废水达到排放标准。
3. 垃圾分类和处理垃圾的处理也是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的重要方面。
要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加强对垃圾的收集和处理。
采用合适的垃圾处理技术,如焚烧、填埋和堆肥等方式,减少垃圾对水体的污染。
水体生态修复水体生态修复是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以下是几个常用的修复措施:1. 植被修复适当的植被修复可以改善水体生态环境,提高水质。
通过种植湿地植物和水生植物,能够吸收和储存污染物,净化水体。
同时,植被的根系还能够稳定土壤,防止水体污染物外溢。
2. 河岸整治对城市黑臭水体周围的河岸进行整治,可以减少垃圾和污染物的堆积。
修复河岸的植被,建立护岸绿色带,既可以美化城市环境,又能够防止水体沉积物的二次污染。
3. 水体通氧通过增加水体氧气供应,可以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可以采用注氧设备、增设喷泉等方式,增加水体的氧气含量,促进水质的改善。
综合管理与监测综合管理与监测是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的重要保障。
以下是几个关键措施:1. 治理方案制定和实施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理方案,并进行全面的实施。
治理方案应考虑到水体的实际情况和治理目标,同时还要充分考虑社会、经济等多个因素。
工艺方法——黑臭水体整治技术
![工艺方法——黑臭水体整治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2c70e42c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97.png)
工艺方法——黑臭水体整治技术工艺简介黑臭水体形成原因有2个主要是:外源应为点源、面源即污水排放口、雨水、地面径流等,内源应为河底底泥释放、水生植物腐烂等,其中溶解氧是水体发生黑臭的关键性因素。
改善水体必须改善水体的缺氧或厌氧环境,控制水体污染物进入量,修复水体生态系统,恢复水体自净能力。
根据国内外相关经验,参照住建部和环保部出台的相关技术指南和政策,目前常用的整治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内源控制技术内源控制技术主要包括清理水生植物残渣和清淤疏浚。
清理水生植物残渣可以避免这些残渣进一步腐蚀,消耗水中的氧气并释放污染物,可以降低黑臭水产生的概率;清淤疏浚通过较少污泥含量,从而可有效降低污泥中有机物的释放,迅速减小水体的内部污染,比较适合污泥严重的水体的初步治理时期。
二、外源减排技术外源减排技术主要包括直排污水原位处理、面源控制及截污纳管。
针对直排污水采用原位处理可迅速除掉水体中的悬浮物及部分有机物等,该技术优点是成效快、周期短且不受管网限制,缺点是时间太短,无法截流;面源控制主要针对的是雨水径流,其中又包括初期雨水控制技术、低影响开发技术及生态护岸技术等。
截污纳管是指新建或改造沿岸的污水管道,形成一个污水处理系统,从而根本上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
(1)截污纳管从源头控制污水向水体排放,主要用于水体沿岸污水排放口、分流制雨水管道初期雨水或旱流水排放口、合流制污水系统沿岸排放口等永久性工程治理。
截污纳管是黑臭水体整治最直接有效的工程措施,也是采取其他技术措施的前提。
通过沿水塘、河岸、湖边铺设污水截流管线,并合理设置提升(输送)泵房,将污水截流并纳入城市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
对老旧城区的雨污合流制管网,应沿河岸或湖边布置溢流控制装置。
无法截流污染源的,可考虑采用就地处理等工程措施。
严禁将城区截流的污水直接排入城市河流下游。
实际应用中,应考虑溢流装置排出口和接纳水体水位的标高,并设置止回装置,防止暴雨和涨潮时倒灌。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技术方案编制技术手册(征求意见稿)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技术方案编制技术手册(征求意见稿)](https://img.taocdn.com/s3/m/99bc40f86529647d2628522f.png)
ICSAi 就餐P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技术方案编制技术手册Technical Manual for Compiling Technical Scheme of Urban Black and OdorousWater Body Treatment(征求意见稿)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发布目次目次 (2)前言 (4)1总则 (1)2术语和符号 (2)3水环境现状诊断与黑臭成因分析 (1)3.1 水环境特征调查 (1)3.2 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现状调查 (1)3.3 污染源及其变化特征调查 (1)3.4 基于黑臭成因的污染影响分析 (2)4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方案编制技术要点 (2)4.1 基于水体功能属性的目标确定方法 (2)4.2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总体技术路线选择要点 (2)4.3 基于水资源特征的技术路线选择 (3)4.4 基于长制久清目标的技术方案编制 (3)5城市水体构建技术要点 (3)5.1 城市水体平面与断面设计要点 (3)5.2 城市水体岸带构建技术要点 (3)5.3 城市水体水工附属设施设计要点 (4)6基于污染源特征的治理技术选择要点 (4)6.1 旱季直排污废水分类收集处理 (4)6.2 合流制溢流污染控制 (4)6.3 分流制降雨污染控制 (4)6.4 水体底泥清淤治理 (4)6.5 沿线垃圾及水面漂浮物清理 (5)6.6 上游来水污染控制 (5)7水质保持及流量保障技术选择要点 (5)7.1 水动力维持与改善技术 (5)7.2 水生态系统功能恢复技术 (6)8基于长制久清的维护管理机制构建要点 (6)8.1 长效保持机制 (6)8.2 日常维护管理措施 (6)8.3 监测与评估 (7)8.4 风险管理措施 (7)8.5 公众参与方式 (7)9项目实施计划编制要点 (7)9.1 项目清单及实施优先序 (7)9.2 项目目标分解与资金配套需求 (8)9.3 资金保障措施 (8)附录A (9)附录B (12)本标准用词说明 (13)条文说明 (14)前言本手册依据《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工程建设团体标准编写规定》给出的规则起草。
《2024年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技术及措施分析》范文
![《2024年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技术及措施分析》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9924349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02.png)
《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技术及措施分析》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黑臭水体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影响城市环境质量、居民生活品质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
黑臭水体不仅影响了城市的生态环境,还对城市的水资源安全、水生态平衡和城市形象造成了严重影响。
因此,对城市黑臭水体进行治理,不仅是环境保护的迫切需求,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本文将深入分析当前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的技术和措施,为解决城市水环境问题提供理论支持和操作指导。
二、城市黑臭水体的成因及危害城市黑臭水体主要是由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污水等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放到水体中,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有机物污染严重,进而引发水体发黑发臭。
此外,城市雨水管网混接、合流制排水系统问题、水体流动性差等因素也加剧了黑臭现象。
这些黑臭水体不仅破坏了水生态平衡,还对城市居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
三、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技术1. 物理修复技术:包括清淤疏浚、引水冲刷等手段,通过机械或物理方法清除底泥中的污染物,恢复水体的流动性。
2. 生物修复技术:利用微生物、植物等生物资源,通过生物降解、生物吸附等过程,降低水体中的污染物浓度。
3. 生态修复技术:通过构建人工湿地、恢复岸线植被等方式,恢复水体的自净能力和生态功能。
4. 化学修复技术:利用化学药剂或材料,通过氧化还原、沉淀等化学反应,降低水体中的污染物浓度。
四、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措施1. 政策法规:制定和执行严格的水环境保护法规,加强对工业、生活污水的排放管理,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的排放。
2. 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和处理水平,确保污水经过有效处理后排放。
3. 雨水管网改造:对城市雨水管网进行改造,实现雨污分流,减少合流制排水系统对水体的污染。
4. 公众参与: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鼓励公众参与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五、综合治理策略针对城市黑臭水体问题,应采取综合治理策略。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525eaf3a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07.png)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一、背景介绍。
城市黑臭水体是指受到各种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污染,导致水体产生恶臭和黑色变化的现象。
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城市的环境质量,也对居民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对城市黑臭水体的整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二、整治目标。
1. 消除水体恶臭现象,改善水质;2. 提高城市水环境的整体质量;3. 保障居民的生活用水安全;4. 提升城市形象,吸引更多的人才和投资。
三、整治措施。
1. 水体治理,通过加强水体污染源的监管,减少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排放,采取生物修复、人工湿地建设等措施,改善水体水质。
2. 污水处理,加强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管理,确保污水得到有效处理,不再直接排放到水体中。
3. 河道整治,对城市内的河道进行整治,清理河道垃圾和淤泥,恢复河道的自净能力,改善水体环境。
4. 绿色生态建设,通过绿道、湿地公园等绿色生态建设,增加城市绿色覆盖率,提升水体周边的生态环境。
四、整治工作流程。
1. 确定整治范围,根据城市黑臭水体的分布情况,确定整治范围和重点治理区域。
2. 制定整治方案,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整治方案,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分工和工作进度。
3. 落实责任单位,明确相关部门和责任单位,落实整治工作的具体责任,确保工作的推进和落实。
4. 实施整治措施,按照整治方案,有序推进水体治理、污水处理、河道整治和绿色生态建设等工作。
5. 强化监督检查,建立健全的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对整治工作的监督和检查,确保整治效果的实现。
五、整治效果评估。
1. 水质监测,建立水质监测体系,对整治后的水体进行定期监测,评估水质改善情况。
2. 居民满意度调查,开展居民满意度调查,了解居民对整治效果的评价和意见建议。
3. 生态环境评估,对整治后的水体周边生态环境进行评估,了解整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六、经验总结。
1. 加强政府领导,形成合力;2. 加大投入,确保资金保障;3. 强化监管,严格执法;4. 科学规划,精准施策;5. 宣传教育,引导公众参与。
住建部发布《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附全文)
![住建部发布《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附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5a739897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c4.png)
住建部发布《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附全文)住房城乡建设部环境保护部发布关于印发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的通知,详情如下: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环保厅,直辖市规委、建委、市政管委、水务局、环保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环保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要求,加快城市黑臭水体整治,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环境保护部、水利部、农业部组织制定了《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
经商水利部、农业部,现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抓紧部署实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各省级住房城乡建设(水务)、环境保护部门要会同水利、农业等部门抓紧指导督促本地区全面开展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排查工作,指导各城市编制黑臭水体整治计划(包括黑臭水体名称、责任人及整治达标期限等),制定具体整治方案,并抓紧组织实施。
地级及以上城市要在2015年底前向社会公布本地区黑臭水体整治计划,并接受公众监督。
各省级住房城乡建设(水务)部门要汇总本地区各城市黑臭水体整治计划,于2015年11月底前通过“全国城镇污水处理管理信息系统”(网址:/)上报住房城乡建设部。
二、强化城市黑臭水体整治考核与监管自2016年起,各省级住房城乡建设(水务)部门要会同环境保护等部门在每季度第一个月15日前将本地区上季度黑臭水体整治情况通过“全国城镇污水处理管理信息系统”上报住房城乡建设部,同时抄送环境保护部、水利部、农业部。
住房城乡建设部将会同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建立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监管平台,定期发布有关信息,接受公众举报;共同开展黑臭水体整治监督检查,并向社会公布监督检查结果,对整治不力、未按期完成整治目标要求的,责令限期整改,并约谈相关责任人。
联系人:城市建设司徐慧纬曹燕进电话:************,58933821邮箱:******************附件: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2015年8月28日《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全文前言城市黑臭水体不仅给群众带来了极差的感官体验,也是直接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水环境问题,国务院颁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 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到2030 年,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的控制性目标。
上海市水务局关于印发《上海市中小河道综合整治与长效管理导则》(试行)的通知
![上海市水务局关于印发《上海市中小河道综合整治与长效管理导则》(试行)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8e2a0b94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d2.png)
上海市水务局关于印发《上海市中小河道综合整治与长效管理导则》(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水务局•【公布日期】2017.05.02•【字号】沪水务〔2017〕517号•【施行日期】2017.05.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综合规定正文上海市水务局关于印发《上海市中小河道综合整治与长效管理导则》(试行)的通知沪水务〔2017〕517号各有关单位:经2017年4月21日局长办公会议审议,《上海市中小河道综合整治与长效管理导则》(试行)批准为上海市水务局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统一编号为SSH/Z 10008-2017,自2017年5月2日起施行。
特此通知。
上海市水务局2017年5月2日1总则1.0.1为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推进《上海市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落实《关于本市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实施方案》和《关于加快本市城乡中小河道综合整治的工作方案》,推动本市城乡中小河道建设管理标准化,制定本导则。
1.0.2本导则适用于除长江以外全市中小河道的综合整治与长效管理。
1.0.3全市中小河道综合整治与长效管理,应以满足河道功能要求为前提,遵循入河污染物总量控制、河湖水面积只增不减、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的原则。
1.0.4全市中小河道综合整治与长效管理,除应按本导则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及本市现行有关标准、规范和政策的规定。
2中小河道综合整治2.1整治目标2.1.1 2017年底实现全市中小河道基本消除黑臭,水域面积只增不减,水质有效提升,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公众满意度显著提高。
2.1.2 2020年基本消除丧失使用功能的(劣V类)水体,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升到78%,河湖水面率达到10.1%。
2.1.3沿河污水排放口截污率应达到100%,工业企业废水达标率应达到100%,市政管网雨污混接点调查覆盖率应达到100%,并制订雨污混接点年度改造计划,逐年完成改造。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技术导则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技术导则](https://img.taocdn.com/s3/m/2c697bb5ad02de80d5d8400d.png)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技术导则ICS 13.020 CCS Z 05 DB2101/T 沈阳市地方标准DB2101/T XXXX—2020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技术导则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the treatment of black and odorous water bodies in urban area (送审稿)2020-XX-XX 发布2020-XX-XX 实施沈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2101/T XXXX—2020 I 目次前言 ................................................................................ II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技术导则............................................................. 1 1 总则............................................................................... 1 2 术语和定义......................................................................... 1 3 前期调查........................................................................... 2 3.1 资料收集....................................................................... 2 3.2 单元划分....................................................................... 2 3.3 现场调查 ....................................................................... 2 4 污染分析与问题诊断................................................................. 2 4.1 污染贡献分析................................................................... 3 4.2 问题诊断....................................................................... 3 4.3 治理目标确定 ................................................................... 3 5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技术............................................................... 4 5.1 点源污染治理................................................................... 4 5.2 面源污染治理................................................................... 4 5.3 内源污染治理................................................................... 5 5.4 活水保质....................................................................... 6 5.5 季节性污染治理................................................................. 7 5.6 生态修复 ....................................................................... 7 6 黑臭水体整治长效机制建设 ........................................................... 8 7 智慧水务在黑臭水体整治中的应用..................................................... 9 附录 A 常用规范名录 .................................................................. 10 附:条文说明 (11)DB2101/T XXXX—2020 II 前言本导则按照GB/T 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合流制截流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合流制截流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b5affffbd64783e08122bca.png)
溢流时截流管的实际截流量计算 雨天时截流管内的水流为满流压力流工况,可根据伯努力方程按短管自由出流计算截流管的实际截流量:
4.1 传统截流井
传统截流井
目前我国使用的绝大多数截流井还是《合流制系统污水截流井设计规程》(CECS 91:97)中提到的三种 传统类型截流井:槽式截流井、堰式截流井、槽堰结合式截流井。
➢ 为保障城市安全,在低影响开发设施的建设区域,城市雨水管渠和泵站的设计重现期、径流系数等设 计参数仍然应当按照《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2016年版)中的相关标准执行(《海绵城
市建设技研术究指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2014)。由于海绵城市建设使用的材料或设施 具有一定入的使用周期,所以新建管网规模不应该减小,即不考虑海绵城市建设的影响。
CONTENTS
目录
01 背景综述 02 影响截留量和溢流量的因素 03 发生溢流时截流井实际截流量问题 04 针对截留量和溢流量控制的新措施 05 模拟技术在截流井方面的应用 06 总结和展望
背景综述
➢
国务院颁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5〕17号)指出,到2020年, 地级及以上城
居住小区雨污合流制居多、混接情况普遍。闽东大广场、名仕苑、金甸名苑等小区虽然在 小 区内实现了雨污分流,但在接入市政排水管时雨污混接情况普遍。
山东淄博
老城区混接现状严重,其中有相邻两个不同排水体制系统的混接、分流制市政管网的混接
(2014) 等 诸多情况
重庆
重庆老城区内排水管网混乱,从住宅立管排入检查井、 雨水口连接管接入检查井以及底层服
Infowrok CS典型应用:水质模拟、简单管道演算、全动态管道演算、降雨径流模型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中排水口治理技术研究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中排水口治理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5f0a87f1a37f111f0855b66.png)
分流制排水口是现阶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排水设施,从此类设施的基本应用情况而言,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①污水直排。此类排水口是将污水直接排放到水体当中的装置。因为以往城市居民以及其它类型污染源较少,所以此类排水口的应用可以降低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但是随着城市化建设的逐渐加快,无论是工业废水还是生活废水的排放都在增加,此种排水口的应用将会让污水直接进入到水体当中,从而造成污染。
1排水口分类
排水口是指向自然水体进行污水、生活用水、雨水等排放的引导装置。当排水管道存在质量问题以及管理问题时就会发生污水排放过量问题,这也是城市河道水体黑臭的根本原因。除此之外,如果排水口的设置不规范,还会造成河水倒灌等问题,此种情况下,污水污染浓度下降,降低了污水处理效率与质量,同时增加了处理负荷。
④雨污混接截流溢流排水口。此类建设改造与雨污混接雨水直排改造较为相似,需要结合当地污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并且在改造完成之后,需要建设截污调蓄池等辅助设施,并且应该防止河水倒灌问题的发生。
2.2合流制排水口治理
合流制排水口治理与分流制排水口治理一样,都需要从污染形成角度进行综合分析,才能降低城市河道水体污染,具体方法为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另一方面,需要进行截流溢流排水口的治理改造。在此类改造活动当中,首先应该进行截流干管的改造,然后进行排水口的改造,当现有截流设备截流倍数无法满足实际治理需求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提升截流倍数,以此保证干旱天气的水体溢流问题。
2.3其他排水口治理
除了以上两种排水口之外,随着城市化建设的速度增加,城市化建设不平衡,实际生活中应用到的排水口还有很多其它种类,对于这些排水口的治理也是保证城市河道治理质量的基本手段,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内容:①对于城市建设过程中近期所保证的居民住房排水口,在沿岸无管道敷设用地的情况下可以应用沿河挂管的方式进行处理建设。除此之外还可以应用小型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达到污水排放治理的目的。需要注意,收集管道的建设应该采用河道底部敷设的方法进行,所以必须做好河水防渗以及倒灌措施。以上两种方法可以很好的完成污水治理,但是沿河挂管的应用,需要合理考虑管道坡度问题[3]。②各类设施排水口建设,应该从日常管理以及基础管理角度入手,例如应该加强设备运维次数与质量,增加备用设备和电源数量等。尤其要注意设备保养,以此降低因为设备安全事故而造成污水排放量增大问题发生的概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排水口、管道及检查井治理技术指南(试行)住房城乡建设部2016年8月前言国务院印发实施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到2017年底,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到2020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的目标。
城市水体黑臭成因复杂、影响因素多、整治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为确保各地如期完成国务院确定的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目标,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制定了《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提出了“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的技术路线,将“控源截污”作为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的根本措施。
“黑臭在水里,根源在岸上,关键在排口,核心在管网”。
然而,当前不少城市由于各类排水口、排水管道与检查井的建设和维护不当,导致大量地下水等外来水会通过排水口、管道和检查井的各种结构性缺陷进入埋设在地下水位以下的排水管道中,加之雨污混接和污水直排,削弱了“控源截污”措施应有的作用,成为制约黑臭水体整治工作的瓶颈;同时,也造成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偏低,导致城市排水系统应有的排水和治污功能不能充分发挥。
埋设在地下水位以上的排水管道,因其缺陷还会导致污水外渗,这也是造成管道周边地下水及土壤污染、道路路面塌陷的原因之一。
因此,亟需通过排水口改造、排水管道建设和完善、排水管道及检查井各类缺陷修复、雨污混接改造、排水设施管理强化等一整套措施,实现消除旱天污水直排、削减雨天溢流,提升污水处理效益、减少污水外渗,降低系统运行水位、恢复截流倍数等多重目标。
为进一步指导各地科学实施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抓住核心和关键问题,明确近期工作重点,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编制了《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排水口、管道及检查井治理技术指南》(试行)。
主要内容包括:1总则;2排水口调查与治理;3排水管道及检查井检测与评估;4排水管道及检查井修复与治理;5截污调蓄与就地处理;6排水管道、检查井及排水口维护管理等,共6章。
本指南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负责管理,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负责解释。
为便于使用者理解本指南,同步配套编制了《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排水口、管道及检查井治理技术指南(试行)释义》。
请各单位在使用过程中,总结实践经验,提出意见和建议。
本指南主编单位: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本指南参编单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管理办公室同济大学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排水管理处上海誉帆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管丽环境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武汉圣禹排水系统有限公司汩鸿(上海)环保工程设备有限公司上海凡清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北京派普维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绿恒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排水集团装备产业有限公司主要编制人员:唐建国张杰王家卓高学珑孙跃平朱军陆松柳刘凡清庄敏捷李田李习洪卫东徐慧纬陈玮高伟叶茂周超陈灿宋小伟杨后军魏锋李浩吴思全江建权吴坚慧郁片红王诗烽周传庭陈嫣谢胜胡龙李通贾超尹磊朱珑珑纪莎莎潘赛蔡晙雯周佚芳范锦张崭华高琼主要审查专家:张杰张悦杨向平张辰李艺曹燕进何伶俊牛璋彬许光明张剑赵冬泉王增义谢小青目录1 总则 (1)1.1 编制目的 (1)1.2 适用范围 (1)1.3 基本原则 (1)1.4 治理目标 (1)1.5 技术路线 (2)2 排水口调查与治理 (4)2.1 排水口分类 (4)2.1.1 分流制排水口 (4)2.1.2 合流制排水口 (5)2.1.3 其它排水口 (5)2.2 排水口调查 (5)2.2.1 前期调查 (5)2.2.2 现场调查 (6)2.2.3 成果编制 (8)2.3 排水口治理 (8)2.3.1 治理对策 (8)2.3.2 治理新技术 (9)3 排水管道及检查井检测与评估 (11)3.1 检测与评估目的 (11)3.2 检测范围与方法 (11)3.3 检测技术路线 (11)3.4 排水管道缺陷检测 (11)3.4.1 检测目的 (11)3.4.2 主要检测技术 (12)3.5 检查井缺陷检测 (12)3.5.1 检测目的 (12)3.5.2 主要检测技术 (12)3.6 排水管道与检查井缺陷评估 (13)3.6.1 管道与检查井结构性状况评估 (13)3.6.2 管道及检查井功能性状况评估 (13)3.7 混接调查与评估 (13)3.7.1 调查目的 (14)3.7.2 调查方法 (14)3.7.3 调查的主要内容 (14)3.7.4 混接状况评估 (14)3.8 地下水等外来水入渗调查 (15)3.8.1 调查目的 (15)3.8.2 排水区域地下水入渗量调查 (15)3.8.3 排水管段地下水入渗量调查 (16)3.9 污水外渗调查 (16)3.9.1 调查目的 (16)3.9.2 调查方法 (17)4 排水管道及检查井修复与治理 (18)4.1 排水管道及检查井修复与治理的原则 (18)4.2 排水管道与检查井修复 (18)4.2.1 结构性缺陷修复 (19)4.2.2 功能性缺陷治理 (19)4.3 排水管道及检查井修复技术 (19)4.3.1 局部非开挖修复技术 (19)4.3.2 整体非开挖修复技术 (20)4.3.3 检查井修复技术 (20)4.3.4 开挖修复技术 (21)4.4 雨污混接的分流治理 (21)5 截污调蓄与就地处理 (22)5.1 截污调蓄 (22)5.1.1 调蓄目的 (22)5.1.2 调蓄设施设置原则 (22)5.1.3 调蓄池容积确定 (22)5.1.4 调蓄池冲洗方式 (22)5.1.5 调蓄设施运行维护 (22)5.2 就地处理 (23)5.2.1 就地处理的目的 (23)5.2.2 就地处理设施的设置原则 (23)5.2.3 就地处理技术 (23)6 排水口、管道及检查井维护管理 (26)6.1 维护管理的目的 (26)6.2 维护管理工作要求 (26)6.2.1 计划编制 (26)6.2.2 维护管理指标 (27)6.2.3 台账管理 (27)6.2.4 经费保障 (27)6.3 维护管理的方法 (27)6.3.1 维护前准备工作 (27)6.3.2 排水口维护 (27)6.3.3 排水管道疏通维护 (27)6.3.3 检查井、雨水口维护 (28)6.3.4 管道淤泥处理处置 (28)6.4 质量检查与考核 (28)主要术语 (29)引用标准名录 (31)附录A 排水口前期调查记录表 (32)附录B 排水口现状调查成果表 (32)附录C 结构性缺陷修复指数计算 (33)附录D 功能性缺陷维护指数计算 (35)附录E 雨污混接程度计算 (36)1 总则1.1 编制目的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按照《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的要求,指导各地准确把握当前整治城市黑臭水体的核心和关键问题,科学有效实施“控源截污”等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相关措施,特编制本技术指南。
1.2 适用范围本技术指南适用于城市建成区内黑臭水体整治工作。
主要指导和规范“控源截污”措施涉及的城市市政各类排水口、排水管道及检查井治理等工作。
1.3 基本原则控源为本,截污优先。
以控制污染物进入水体为根本出发点,加大污水收集力度,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强化混接污水截流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将污水输送至污水处理厂进行达标处理。
科学诊断,重在修复。
在科学调查和诊断现有排水系统的基础上,合理制定排水口、管道及检查井治理方案,优先将工作重点放在排水口治理,消除污水直排,最大限度杜绝排水口“常流水”及倒灌。
建管并重,强化维护。
在加大排水设施建设力度的同时,强化排水口、排水管道、检查井的运行维护,严格控制排水管道、泵站的运行水位,提升运行效率;鼓励通过招投标择优选择专业单位实施检测、修复和维护,探索按效付费的模式。
综合施治,协同推进。
在做好控源截污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排水管道进入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促使排水系统质量提升,消除外来水入渗、污水外渗和雨污混接;加强与海绵城市建设结合,从源头管控雨水径流,有效减少溢流污染;因地制宜推进水系生态修复,有效提升水体自净能力。
1.4 治理目标消除旱天污水直排,削减雨天溢流。
旱天,确保各类排水口无污水排放;雨天,有效降低排水口溢流。
各地应结合当地雨型、雨量、受纳水体情况和“海绵城市”建设,具体制定溢流控制标准,原则上治理后的溢流频次应降低50%以上。
提升污水处理效益,减少污水外渗。
排水管道敷设在地下水水位以下的地区,城市污水处理厂旱天进水化学需氧量(COD Cr)浓度不低于260mg/L,或在现有水质浓度基础上每年提高20%;排水管道敷设在地下水水位以上的地区,污水处理厂年均进水COD Cr不应低于350mg/L。
有效降低污水外渗量,减轻对地下水和土壤污染的影响。
降低系统运行水位,恢复截流倍数。
污水管道运行水位不高于设计充满度,最大充满度不超过0.9。
雨水、合流制提升泵站运行水位原则上不高于进水管管顶。
无截流干管的合流制系统应增加截流干管,其截流倍数应满足《室外排水设计规范》要求;有截流系统的合流制,恢复原设计的截流倍数。
雨水管道不得作为合流管道或者污水管道使用。
1.5 技术路线黑臭水体整治中排水口、管道及检查井治理的技术路线如图1-1所示:3图1-1 黑臭水体整治——排水口、管道及检查井治理技术路线图2 排水口调查与治理排水口是指向自然水体(江、河、湖、海等)排放或溢流污水、雨水、合流污水的排水设施。
排水管道(包括渠、涵)系统不完善,或存在缺陷和维护管理问题时,就会在排水口产生污水直排或者溢流污染,这是引起水体黑臭的主要原因。
同时,排水口设置不合理,还会造成水体水倒灌进入截流管或污水管道中,不但降低了污水处理厂进厂污水浓度,也增加了污水处理厂进水水量负荷。
排水口治理是“控源截污”一系列措施中的重要环节,应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别排水口存在的具体问题,因地制宜采取封堵、截流、防倒灌等综合治理措施,对排水口实施改造。
排水口现场调查作业与治理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镇排水管道维护安全技术规程》(CJJ6)、《城镇排水排水管道与泵站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CJJ68)等有关规定。
现场使用的检测设备,其安全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GB3836)的有关规定。
从事排水口调查与治理的单位应具备相应资质,调查与治理人员应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2.1 排水口分类2.1.1 分流制排水口1.分流制污水直排排水口分流制排水体制中,向水体直接排放污水的排水口,直接导致水体污染。
2.分流制雨水直排排水口分流制排水体制中,向水体直接排放雨水的排水口,因在降雨初期排放的雨水水质较差,会给水体带来一定程度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