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书教材地图汇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书
教材地图汇总1.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教材P3)
时间史前时期
考查点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遗址的地理位置及相关信息
元谋人遗
址(1)时间、地点: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位于长江流域的云南省元谋县。
(2)地位: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3)生活特征:已经能够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
北京人遗
址(1)时间、地点: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其遗址位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黄河流域)。
(2)发现:发现于1921年。
(3)体貌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4)生产、生活特征:使用打制石器,过着群体生活,会用火,会长时间保存火种。
(5)地位: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山顶洞人遗址(1)时间、地点:距今约3万年,其遗址位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
(2)发现:1930年,由裴文中主持发掘。
(3)体貌特征:具有现代人类的特征。
(4)生产、生活特征:山顶洞人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已经懂得人工取火;有了爱美意识
2.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主要遗址图(教材P9)
时期原始农耕时代
考查点半坡遗址、河姆渡遗址的位置及相关知识重要地点余姚、西安
河姆渡遗址(1)时间、地点:河姆渡人,距今约7000年,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浙江余姚。
(2)生产、生活:①房屋:干栏式建筑,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②水井: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木结构水井。③工具:使用磨制石器,骨耜最为典型。④食物:种植水稻,饲养家畜。⑤制作陶器、玉器和乐器骨哨。⑥掌握雕刻技术,有中国最早的象牙雕刻,使用天然漆
半坡遗址(1)时间、地点:半坡人,距今约6000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的西安半坡村一带。
(2)生产、生活:①房屋:半地穴式圆形房屋。②工具:使用磨制石器,还制造骨器、角器等。③食物:种植粟,饲养猪、狗等家畜。④制作陶器,最具特色的是彩陶。⑤乐器:陶埙。⑥会从事简单的纺织、制衣
3.周初分封诸侯国分布图(教材P23)
时期西周时期
反映内容西周的分封制
判断依据(1)西周都城镐京(今西安)、东都洛邑。
(2)分封的诸侯国:晋、燕、齐、鲁、宋、吴等分封目的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分封对象宗亲和功臣等
作用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
4.春秋争霸形势图(教材P31)
时期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反映事件春秋争霸
判断依据(1)从周都城洛邑,可知是东周。
(2)晋国存在(战国时期被瓜分),可知是春秋时期。
(3)诸侯国及国都,诸侯国进军路线
重要地点(1)城濮:城濮之战,晋国打败楚国,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
(2)长江中下游:吴国、越国北上进军路线
著名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长江下游的吴国和越国影响有利于局部地区的统一,促进了民族交融;但也给社会带来种种
灾难和动荡
5.战国形势图(教材P34)
时期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反映
事件
战国时期兼并战争
判断依据(1)周都城在洛阳。
(2)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3)韩、赵、魏出现(晋国消失)。
(4)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等发生在战国时期。
(5)匈奴:从战国时期开始活跃在中国的西北和北方地区的少数民族
考查角度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重要战役地点的识别
结果兼并战争越来越激烈,各诸侯国的势力此消彼长;秦国逐渐成为实力最
强大的诸侯国
6.秦朝形势图(教材P45)
时期秦朝反映内容秦朝统一
判断依据(1)秦朝都城:咸阳。
(2)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
(3)灵渠。
(4)北方匈奴。
(5)桂林郡、象郡等(秦朝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6)秦朝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
地位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7.秦末农民起义形势图(教材P52)
时期秦朝末年反映事件秦末农民起义
判断依据(1)秦朝都城咸阳。
(2)图例:陈胜吴广起义地点、进军方向。
(3)重要地点:大泽乡(起义)、陈(张楚政权)、巨鹿(之战)
考查点大泽乡起义地点、巨鹿之战的位置
相关史实(1)大泽乡起义:公元前209年,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2)后续斗争:项羽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歼灭秦军主力;刘邦在公元前207年攻入咸阳,灭亡秦朝
8.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教材P68)
时期西汉(汉武帝时期) 历史事件张骞出使西域
判断依据(1)图例: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2)匈奴、大月氏。
(3)路线:长安——陇西——玉门关——大宛——大月氏——阳关——长安。
(4)时间:西汉
目的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意义
一方面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民族的友好往来,密切了汉朝与西域的联系;另一方面,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
的交流
9.丝绸之路线路图(教材P69)
开通时期西汉
反映事件丝绸之路
形成条件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张骞出使西域;汉朝打败匈奴等
判断依据(1)朝代:西汉。
(2)图中路线:长安——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欧洲大秦。
(3)途经匈奴、乌孙、大月氏等少数民族地区
考查点识别图片反映的事件(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起点及路线、作用等内容
意义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10.官渡之战形势图(教材P80)
时期东汉末年
历史事件200年,官渡之战判断依据(1)交战双方:由图例可知:曹军——袁军。
(2)重要地点:官渡、乌巢
结果曹操战胜袁绍
意义为以后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11.赤壁之战形势图(教材P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