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的处置演示文稿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及处理ppt课件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及处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e000d05376baf1ffd4fad0f.png)
轻度: 局部红肿、红斑、皮疹、紫癜、
急性荨麻疹、咽喉红肿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
• 过敏反应:
重度: 血管神经性水肿
过敏性休克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过敏性休克
• 过敏性休克症状及诊断 :
(一)血压: 急剧下降至休克水平
Bp≦80/50mmHg
(二)意识状态:
开始: 恐惧感、心慌、烦躁不安、头晕或大声叫喊 继而: 意识朦胧,意识丧失,对光反射等减弱、丧失
局部反应:
接种部位出现红肿,有轻度肿胀和疼痛 热敷或理疗促进吸收
过敏性皮疹,有丘疹和荨麻疹 扑尔敏片 0.35mg/kg/d,分2或3次口服 静注10%葡萄糖酸钙 , 最大量小于10ml/次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处理
• 发热反应 :
①弱反应:体温<37.5℃ 应适当休息,多饮开水,注意保暖,反应即可消失。
②中等反应:体温37.5℃~38.5℃,发热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等胃肠 道反应 必要时口服对乙酰氨基酚等对症处理。
③强反应:体温>38.5℃,发热伴随有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等胃肠道反应
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或布洛芬 退热; 腹泻:思密达和小儿口服补液盐,分次口服。一般1.5~3d恢复正常; 合并感染:头孢克洛、阿莫西林、利巴韦林等治疗,必要时到医院诊治。
钟。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
主要经营:课件设计,文档制作,网络软件设计、 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等
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户满 意!
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 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疫苗接种的常见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PPT课件
![疫苗接种的常见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0abac49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ac.png)
01
基因工程疫苗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制造特定的蛋白质 或肽段,用于引发免疫反应。如乙肝
疫苗。
03
亚单位疫苗
只含有病毒或细菌的特定部分,而非整个微 生物,用于引发免疫反应。
05
02
减毒活疫苗
使用经过减毒处理的活病毒或细菌制成,进 入人体后会繁殖,刺激免疫系统。如麻疹、 腮腺炎和风疹疫苗。
04
合成肽疫苗
由合成多肽分子制成,模拟病毒或细 菌的表面结构,刺激免疫反应。
严重局部反应
如果宝宝出现严重的局部反应,如接种部位化脓、淋巴结肿大等,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 会给宝宝开抗生素或消炎药物进行治疗。在使用药物时,家长应严格按医嘱使用,避免自 行增减剂量或改变用药方式。
重度腹泻和呕吐
如果宝宝出现重度腹泻和呕吐症状,可能会导致脱水或电解质紊乱。家长应及时带宝宝就 医,遵医嘱进行补液和纠正电解质治疗。在治疗期间,家长应注意宝宝的饮食调整和护理 ,避免病情加重。
06
重组蛋白疫苗
使用基因工程方法制造病毒或细菌的特定部分 ,刺激免疫反应。
疫苗接种的重要性
01
02
03
预防传染病
疫苗可以预防许多严重的 传染病,如麻疹、风疹、 百日咳、流感等。
保护儿童健康
儿童时期的免疫系统相对 较弱,疫苗能提供额外的 保护。
社会效益
通过群体免疫,可以减少 疾病的传播,保护那些不 能接种疫苗的人。
透明度提升
政府和相关机构需要加强信息公开和 透明度,及时发布疫苗接种的相关信 息和数据,让公众更加了解疫苗接种 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部分宝宝接种疫苗后可能出 现轻度腹泻和呕吐症状。家 长应注意宝宝的饮食卫生, 避免过度喂养和过度刺激。 如果症状持续时间较长或加 重,应及时就医。
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的处置PPT讲稿
![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的处置PPT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43109fbe4431b90d6c85c7bf.png)
点:
• 1.一次接种免疫剂量小。 • 2.免疫力坚强而且较持久,产生免疫力快
(一般3-7天可产生一定免疫力),并可促进 机体细胞免疫反应。
• 3.可仿自然感染的途径接种,可产生全身
及局部抗体。
• 4.局部地区密集接种可消灭某些传染病。
•你认为使用减毒活疫
苗会出现什么安全性
的问题?
减毒活疫苗问题
• 疫苗接种异常反应
少见的、严重的反应
疫苗
反应
BCG
b型流感 嗜血杆菌
乙肝疫苗
麻疹 /MMR
OPV
化脓性淋巴结炎 BCG 骨炎 播散性BCG感染
未知症状
过敏反应 格林-巴利综合征 热性惊厥发作 血小板减少 过敏反应
疫苗相关麻痹型脊灰病例
发病开始 时间间隔
2~6 个月 1~12 个月 1~12 个月
1/20万~1/5万
血小板减少症
普遍
普遍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极少
+
c.自然疾病发生率高于接种后的发生率但不了解比例
d.沿未证明麻疹疫苗引起SSPE的病例
相对的危险性 疾病/疫苗 3~16 5~15 1.0~25 17.6~1 000
5~20 ?
正数c
MV-AEFI报告范围
• 过敏性休克、不伴休克的过敏反应(荨麻疹、斑丘 疹、喉头水肿等)、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晕厥、癔
当评估因果关系时也需要考虑这些成分!
接种途径
• 通过最低的风险得到免疫应答
• 活疫苗最好皮下/皮内注射
降低血管神经损伤的危险度 但仍然具有免疫原性
一般反应
疫苗
局部反应
(疼痛, 肿胀, 发红)
卡介苗
90%~95%
新冠疫苗接种不良反应处理(新冠肺炎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培训课件)
![新冠疫苗接种不良反应处理(新冠肺炎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7022963fd0a79563d1e729f.png)
抢救治疗
严重过敏反应或休克均需立即抢救
肾上腺素 0.3-0.5mg 肌注 (首要措施)
– 首选肌内注射,部位为大腿中部外侧 – 5-15分钟后效果不理想可重复给药 – 已发生或即将发生心跳和/或呼吸骤停,应静脉注射
主要药理作用
– 激动1、1受体,升高血压 – 激动2受体,缓解支气管痉挛 – 抑制过敏介质释放,改善呼吸困难
消化道症状
– 皮肤病变在肠道粘膜的表现 – 腹痛,腹泻,呕吐,严重者可出现血性腹泻
中枢神经系统
– 恐惧、烦躁、晕厥,乃至昏迷、抽搐
血液系统
– 血液浓缩,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过敏性休克的诊断
诊断
– 主要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及体症作出诊断 – 凡接受疫苗注射后立即发生的严重全身反应,
即应考虑本病可能
适时转诊至市级定点医院
接种前准备
接种疫苗前,应检查
– 检查包装是否完好 – 批号、生产日期和失效日期 – 确保产品外观正常,无变色、无降解等问题 – 注射用具包装完好、无污染
疫苗接种对象状况
– 是否空腹 – 是否有不适 – 是否处于紧张焦虑状态等…
免疫接种后不良事件
Adverse Event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
罕见不良反应
疫苗所致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反应(发生率极低!)
– 头痛、眩晕、抽搐、瘫痪、脑病、Guillain-Barre综合征、急性横 贯性脊髓炎、颅部神经病变等
– 接种百白破疫苗后急性神经系统病变的发生率为1/14万 – 注射乙型脑炎疫苗后急性散播性脑脊髓炎的发生率低于1/100万
严重过敏反应
机体在接触过敏原后突发的、严重的、可危及生命的全身性过敏反应, 诊断不及时、救治不当可导致严重后果
预防接种的异常反应及其处理幻灯片
![预防接种的异常反应及其处理幻灯片](https://img.taocdn.com/s3/m/234dd2ca915f804d2a16c177.png)
指在预防接种过程中或接种后发生的可能 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 且疑心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反响。
〔05年预防接种工作标准第五章第一节〕
AEFI聚集性:是指同一时间、同一接 种地点、接种同品种和/或同批号疫苗 发生2例及以上一样或类似的反响
预防接种是全世界控制传染病发生和 流行的最经济、最成功和有效的公共卫 生措施之一。
我国实施方案免疫后,所针对传染病 下降了99%。全国减少麻疹、百日咳、 白喉、脊髓灰质炎、结核、破伤风6种疾 病发病人数3亿人次, 减少相关死亡400 万人。
但无一种疫苗是绝对平安、绝对有效的。
随着疫苗接种率的提高,疫苗可预防传 染病的发病率明显下降,同时疫苗品种 和接种人数的增多,预防接种异常反响 的发生明显上升,随着发病率的下降, 预防接种异常反响问题日益显现出来。
一个预防接种异常反响事件和一种暴露〔接种疫苗〕 的评价需要答复3个问题:①它是否能够产生?②是否 由它产生?③将来的情况?
通常依靠流行病学群体研究的方法来推断结论,并须 考虑以下6个问题:①联系的强度;②偏倚分析;③生 物学剂量梯度和剂量-反响关系;④有无显著的统计学 意义;⑤不同和屡次研究结果的一致性;⑥生物学的 合理性与一致性。除上述6个问题外,还应考虑预防接 种异常反响发生的时间性、普遍性、特异性和分布的 一致性等。
疫苗质量问题包括疫苗毒株、纯度、 生产工艺、附加物、外源性因子、出厂 前检定等不符合国家规定的疫苗生产标 准或标准.
3. 接种事故:
由于在预防接种实施过程中违反预防 接种工作标准、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 导原那么、接种方案,造成受种者机体 组织器官、功能损害
疫苗运输或储存不当 接种对象或禁忌证错误 接种部位或途径错误 接种剂量过多或重复接种 使用过期疫苗或注射器 错误使用疫苗或稀释液 接种前疫苗未检查或摇匀 不平安注射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报告及处理PPT培训课件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报告及处理PPT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f96e86a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a8.png)
告知义务
向受种者或其监护人告知疫苗接种的种类、作用、禁忌、可能出 现的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
健康状况评估
对受种者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了解是否存在接种禁忌症,如发热、 急性疾病等。
过敏史询问
询问受种者及其家庭成员的过敏史,避免因过敏反应导致的不良后 果。
接种后的观察与护理
1 2
留观观察
在接种现场留观30分钟,观察受种者是否出现异 常反应,如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及时处理。
及时报告
一旦发现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应 立即向相关部门报告,以便及时
展开调查和处理。
记录详细信息
对不良反应的症状、发生时间和 处理过程进行详细记录,为后续
的调查和分析提供依据。
特殊处理原则
针对不同症状进行处理
针对不同的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症状, 如发热、皮疹、呼吸急促等,采取相 应的处理措施,如物理降温、抗过敏 治疗等。
严重不良反应的处理
对于严重的不良反应,如过敏性休克 、心脏疾病等,应立即进行急救处理 ,并及时转诊至医疗机构。
处理过程中的沟通与协作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在处理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时,应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了解情况,安抚情绪, 共同协作解决问题。
协作调查
与相关部门和专家进行协作,共同开展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调查,分析原因并 提出改进措施。
04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
疫苗选择与使用
疫苗种类选择
根据疾病流行情况、疫苗接种方案和个体情况, 选择适合的疫苗种类。
疫苗使用方法
严格按照疫苗说明书和接种程序进行疫苗接种, 确保接种剂量和途径正确。
疫苗保存与运输
确保疫苗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保存和运输, 以保证疫苗的有效性。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应急处置预案例文(三篇)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应急处置预案例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504d46ad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50.png)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应急处置预案例文____年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应急处置预案随着疫苗接种工作的不断推进,疫苗接种异常反应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为了保障接种人群的健康和安全,____年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应急处置预案制定完成。
该预案的目的是建立健全的应急处置机制,对接种异常反应进行有效的应对和处理,确保接种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应急处置响应流程发生接种异常反应时,各级疾控机构、医疗机构和相关单位应按照以下流程进行应急处置:1. 接种点立即实施应急处置措施,确保接种人员的安全。
同时,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及时报告上级部门。
2. 当地疾控机构立即派出应急处置专家组成员前往现场,对接种异常反应进行现场处置和调查。
3. 医疗机构根据接种异常反应的轻重缓急,对接种人员进行及时救治。
4. 相关部门根据情况进行信息发布和公众引导,避免造成不良影响。
5. 疫苗生产单位协助相关部门对疫苗进行排查和检测,确保疫苗质量安全。
二、应急处置措施针对不同类型的接种异常反应,应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1. 轻微过敏反应:对于轻微过敏反应,接种人员可在接种点休息片刻后观察。
如果症状无明显恶化,可放行接种人员。
2. 严重过敏反应:对于严重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接种并立即就医。
医疗机构应及时给予抢救治疗,必要时转院救治。
3. 发热反应:对于发热反应,可给予退热药物或物理降温处理。
严重发热反应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4. 其他异常反应: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处理,确保接种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三、应急处置工作的评估与改进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各相关单位应进行全面评估和总结,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完善应急处置措施。
同时,建立健全的应急处置档案,为今后的疫苗接种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____年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应急处置预案的制定,将为疫苗接种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各级疾控机构、医疗机构和相关单位应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应急处置工作,保障接种人群的健康和安全。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应急处置预案例文(二)一、背景介绍预防接种是重要的公共卫生措施,能够有效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与传播。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应急处置预案例文(5篇)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应急处置预案例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ff9a1e0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c7.png)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应急处置预案例文一、背景阐述预防接种作为公共卫生领域的关键措施,其目的在于有效预防与控制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
然而,在实际接种过程中,偶发异常反应的情况不容忽视。
鉴于此,为确保接种安全及高效应对接种异常反应,特此制定本预案。
二、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一般性防控举措1. 接种前综合评估:在接种工作开始前,需对接种者实施全面的体格检查,详尽了解其过敏史、慢性疾病史等关键信息,并依据接种者的具体情况,科学选择适宜的疫苗品种。
2. 接种流程优化:明确界定接种点及接种人员的职责范围,确保疫苗储存与使用的规范性,严格按照既定接种程序实施接种操作。
3. 医务人员技能提升:通过系统化的培训与教育,强化医务人员对接种异常反应的识别与处理能力,以期在异常反应发生时能够迅速、准确地作出应对。
三、接种异常反应的分类管理依据异常反应的严重程度,将其划分为以下三个等级:1. 一级异常反应:主要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等轻微症状,通常无需特殊处理即可自行缓解。
2. 二级异常反应:涉及发热、过敏反应等中度症状,需采取一定的医疗措施进行干预。
3. 三级异常反应:包括过敏休克、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需立即启动紧急救治程序,以挽救患者生命。
四、接种异常反应的应急响应策略1. 一级异常反应应对措施:局部红肿、疼痛:轻度症状可采用冰敷等物理方法缓解;重度红肿则需遵医嘱使用药物治疗。
轻微发热:给予物理降温,并建议接种者充分休息。
2. 二级异常反应应对措施:发热:使用退热药物,并鼓励接种者增加饮水量,保证充足休息。
过敏反应:立即停止接种,密切观察接种者症状变化,必要时给予抗过敏药物治疗。
3. 三级异常反应应对措施:过敏休克:立即停止接种,将患者置于平卧位,解开紧身衣物,迅速呼叫急救人员,并给予肾上腺素等抢救药物。
呼吸困难:迅速停止接种,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给予辅助呼吸支持,并立即联系急救人员。
五、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宣传教育的强化1. 面向接种者提供详尽的接种信息,涵盖接种目的、效果、潜在副作用及异常反应等内容。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处理演示精品PPT课件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处理演示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e6bbbfc51e79b8968022687.png)
局部反应
重者 可出现血管性水肿,首先是局部红 肿,并逐渐扩大,皮肤发亮、发绀、烦躁不安, 呼吸困难呈吠鸣音等,
一旦发生此种情况应立即给予激素 类药物(肾上腺素、地塞米松),抗过敏治疗 并转送上级医院抢救。
全身性反应
接种疫苗后数小时或几天内会出现 全身性反应,多为发热、头痛、恶心、腹泻等 症状,
酚,
抗原的定义及特性
抗原
凡是能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 反应,并能与之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称之。
有两种特性:
免疫原性 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及致敏淋巴细胞
免疫反应性 与已形成的抗体及致敏淋巴细胞
发生
特异性结合
抗体的定义及特性
抗体 是由抗原刺激免疫系统后,产生能与
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主要是免疫球蛋白
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
局部或全身反应是机体对刺激或感染 的反应,这都是正常现象。
异常反应又称预防接种的合并症,仅 在少数人或个别人中发生。反应往往比较严重, 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引起不良后果。
局部反应
多见 轻者 多为接种疫苗24h后,在注射部位出现 红、肿、热、痛现象,对反应部位用毛巾热敷, 每天热敷10~15次,连续5~7天可自愈
其特性: 只能与相应的抗原结构发生结合
变态反应
又称超敏感反应,它是指已致敏的机体 再次与相应的特异性抗原接触所产生的一种异 常或病理性的应答,反应的结果常造成组织损 伤或病变。
分四型 I型变态反应在临床上最常见,又称速发型
抗原致过敏反应产生临床症状速度:
以静脉注射和呼吸道吸入最快, 肌肉注射次之,皮下注射更次之, 口服则须抗原完整地通过肠壁才能引起。
过敏性休克最常见的诱因
药物 英国 50%死于过敏性休克的患者因药物 诱发,平均死亡时间为用药后5分钟 美国 每年600人死于抗生素过敏性休克、 500人死于放射造影剂诱发的过敏性休克。 我国 目前无药物过敏性休克发生率数据, 近年中药注射制剂诱发的过敏性休克明显增加
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后严重不良反应救治课件
![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后严重不良反应救治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f6da15ba0116c175e0e4888.png)
• 注意:肠道症状不常见,而且不会单独发生! 呕吐时要注意防止窒息
5、中枢神经系统表现: 先出现烦躁不安、神志淡漠、嗜睡、晕厥,随着脑缺氧和脑水肿的加重
出现昏迷、抽搐
徐铁,急救医学,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过敏性休克临床表现
致命性结局原因: 循环性休克 心跳骤停(还有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引起的心源性休克 上呼吸道梗阻(喉水肿) 严重哮喘发作伴支气管收缩
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 救治——过敏性休克救治
急诊科主任医师 2021年
预防接种最担心的是什么
美国政府已批准使用药厂辉瑞(Pfizer)与生物科技公司BioNTech合力 研发的新冠疫苗,并开始接种计划,美国媒体12月16日报道,阿拉斯加 州(Alaska)一名医护人员在接种辉瑞疫苗后出现严重过敏反应
徐铁,急救医学,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过敏性休克的抢救
2、体位: 立即使病人平卧头侧位,下肢抬高
3、肾上腺素——过敏性休克的首选特效药物! 首选药物,早期应用是关键,唯一可以减少住院及死亡的药物 每支肾上腺素制剂为1ml,含肾上腺素1mg 给药途径:皮下、肌肉、静脉注射
徐铁,急救医学,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该名中年的女医护人员12月15日在阿拉斯加州一间医院接种疫苗,约 10分钟后出现严重过敏反应,症状包括脸色变红及呼吸急促
预防接种后过敏性休克发生率约为1/百万,但往往是致命的
过敏性休克概述 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 过敏性休克的抢救 小结
Contents
目录
1 过敏性休克概述
过敏性休克概述
过敏性休克定义: 外界某些抗原性物质进入已致敏的机体后,通过免疫机制在短时间内发生 的一种强烈的多个脏器累及症群,属I型超敏反应(速发型)
医院疫苗接种不良反应处置预案范文
![医院疫苗接种不良反应处置预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2c670d9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2b.png)
医院疫苗接种不良反应处置预案范文英文回答:Vaccine adverse reactions are an important consideration in healthcare settings, and it is crucial to have a well-defined plan in place to address such situations. The hospital's vaccine adverse reaction management plan should encompass various aspects, including identification, assessment, and appropriate intervention.Firstly, it is essential to establish a robust system for identifying adverse reactions following vaccination. This can be achieved through close monitoring of patients after receiving the vaccine and encouraging them to report any symptoms or discomfort they may experience. Additionally, healthcare providers should be trained to recognize common adverse reactions and promptly report them to the designated authority.Once an adverse reaction is identified, a thoroughassessment should be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severity and potential causes. This may involve a detailed medical history review, physical examination, and in some cases, laboratory investigations. The goal is to differentiate between mild, moderate, and severe reactions and identify any underlying conditions that may have contributed to the adverse event.Based on the assessment findings, appropriate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can be implemented. For mild reactions, symptomatic treatment and close monitoring may be sufficient. This could include providing pain relievers, antipyretics, or topical creams to alleviate discomfort. It is crucial to educate patients about the expected duration of symptoms and when to seek further medical attention if necessary.In cases of moderate to severe adverse reactions, more intensive interventions may be required. This could involve referral to specialized medical personnel, such asallergists or immunologists, for further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In some instances, hospitalization may benecessary to ensure close monitoring and timely intervention.Furthermore, it is essential to have a clear communication plan in place to inform patients, their families, and the public about the hospital's approach to managing adverse reactions. This can help alleviate concerns, provide reassurance, and promote transparency. Communication channels may include informational brochures, online resources, and direct dialogue with healthcare providers.In conclusion, a well-designed vaccine adverse reaction management plan is crucial for hospitals to effectively address and manage 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vaccination. By implementing a systematic approach to identification, assessment, and intervention, healthcare providers can ensure the safety and well-being of their patients. Clear communication with patients and the public is also vital to promote trust and understanding.中文回答: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是医疗机构必须重视的问题,因此制定一份完善的处置预案是至关重要的。
2024年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应急处置预案范文(2篇)
![2024年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应急处置预案范文(2篇)](https://img.taocdn.com/s3/m/f84e48ab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b6.png)
2024年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应急处置预案范文一、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疫苗接种工作的推进,疫苗接种已成为预防和控制疾病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然而,疫苗接种过程中偶尔会出现异常反应,这不仅对接种者本身的健康造成潜在威胁,也对疫苗接种工作的顺利进行构成挑战。
因此,制定一份全面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应急处置预案,对于保障接种者的健康,提高接种工作的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与原则目标:建立完善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应急处置预案,旨在提高接种工作的安全性和效率,保障接种者的健康。
原则:1. 安全第一:接种过程中应注重安全性,确保接种者的身体健康。
2. 高效顺畅:建立科学合理的工作流程,提高接种工作的效率和顺畅度。
3. 公开透明:及时公布疫苗接种相关信息,向接种者提供充分的知情权。
4. 综合协作:各相关部门要密切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疫苗接种工作。
三、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应急处置预案1. 人员准备(1)接种者:接种者应在接种前进行全面的健康评估和咨询,以确定适合接种的人群。
(2)接种医生和医护人员:接种医生和医护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处理接种过程中的异常反应。
2. 接种前的准备工作(1)疫苗存储和运输:确保疫苗的存储和运输符合规范,保证疫苗的质量和安全性。
(2)疫苗接种地点的准备:接种地点应具备必备的设施和消防安全措施,并保持清洁和卫生。
(3)组织接种者健康评估:接种前对接种者进行健康评估,包括了解接种者的过敏史和慢性疾病史等信息。
3. 接种过程中的应急处置(1)建立常规监测机制:在接种过程中建立常规的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异常反应。
(2)不良事件的处理:对于出现不良事件的接种者,应立即停止接种,并按照预先规定的处理流程进行处理。
主要原则是:立即给予急救并采取适当的对症处理措施,将病情稳定后报告相关部门,并转诊到专业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3)数据统计和分析:对接种过程中发生的异常反应进行统计和分析,及时调整接种工作中的环节和策略,提高疫苗接种的安全性和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 点:
• 1.一次接种免疫剂量小。 • 2.免疫力坚强而且较持久,产生免疫力快
(一般3-7天可产生一定免疫力),并可促 进机体细胞免疫反应。 • 3.可仿自然感染的途径接种,可产生全身 及局部抗体。 • 4.局部地区密集接种可消灭某些传染病。
过敏, 不适 和 全身症状
-
1%~6% 5% 出疹
<1%** ~25%
接近 55%
一般反应处理
• 局部反应
– 冷敷接种部位
• 发热 >38°C
– 物理降温 – 扑热息痛,布洛芬(T >38.5°C)
• 过敏、不适和全身症状
– 对症处理,可以使用抗过敏药物,如开瑞 坦、仙特明等。
• AEFI
• 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
•你认为使用减毒活疫 苗会出现什么安全性
的问题?
减毒活疫苗问题
• 致病 • 毒株返祖 • 对免疫缺陷者危害 • 其它病毒污染 • 对胎儿的危害
疫苗的组分
• 悬浮剂 例如: 水、 盐 • 防腐剂 例如: 硫柳汞(邻乙汞硫基苯酸钠) • 稳定剂 例如: 山梨醇和水解明胶-MMR
其它可以存在的物质 • 培养基中的残渣 小牛血清 • 抗生素例如
呼吸窘迫 • 可包括搔痒、潮红、全身性皮疹、血管性水肿、
癫痫发作、呕吐、腹部痛性痉挛和尿失禁 • 在有过敏体质的个体中发生(接种含微量鸡胚细胞、 小
牛血清的麻疹等)
过敏性皮疹和水肿
—引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杨永弘
血管性水肿
过敏反应 (ANAPHYLAXIS )
• 发展中国家报告较少
– 因为过敏反应较少发生吗? – 因为报告较少?
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的处置演示 文稿
优选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的处置 ppt
免疫接种的目标
• 初次接种者的免疫应答
• 产生B 细胞和 T细胞免疫
• 加强对病原体的免疫应答
• 将副反应降到最低
• 预防和降低感染性疾病的严重程度
• 保证疫苗质量
(Ref. Vaccine Overview)
好疫苗应具备的条件
5%~15%
乙肝疫 苗 成人: 15%; 儿童: 5%
发热 >38oC
-
2%~10%
-
麻疹/MMR
脊髓灰 质炎 (OPV)
破伤风
~10%
-
~10%*
5%~15% <1% ~10%
白百破DTP (百日咳)
接近 50%
接近 50%
* 局部反应率可能随着剂量增加而增加, 接近 50%~85% ** 症状包括腹泻、头痛、 和 / 或 肌肉疼痛
• 过敏反应很少见 (预防接种后发生率为1/百万) • 晕厥很常见 • 未经培训的人员会误诊晕厥/头晕为过敏反应,
反之亦然 • 晕厥时给予肾上腺素是危险的
及时有效的处理对于挽救生命至关重要!
晕厥与过敏性休克的鉴别
晕厥
过敏性休克
发病原因 血管迷走神经性反应
苍白,出汗,冰冷,湿粘 皮肤
抗原-抗体免疫反应 潮红,发痒,皮疹,眼面浮肿
• 适当的免疫应答 • 长时间的保护作用 • 安全性和有效性同等重要 • 稳定 • 价廉
减毒活疫苗
• 活的有机体 -- 类似自然感染,不引起相关疾病
• 病毒的毒力大大降低 • 在体外培养 • 选择在靶器官复制最少的毒株
-- 保证伤害最小化
减毒活疫苗
• 对野毒株和其它感染性病原需进行毒力试 验 、神经毒性试验
24小时内 症等
5天内
• 发热 (腋温≥38.6℃)、血管性水肿、全身化脓性 感染(毒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接种部位发 生的红肿(直径>2.5cm)、局部化脓性感染(局 部脓肿、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蜂窝织炎)等
• 麻疹样或猩红热样皮疹、过敏性紫癜、局部过敏坏 死反应(Arthus反应)、热性惊厥、癫痫、多发性
• 疫苗接种异常反应
少见的、严重的反应
疫苗
BCG
b型流感 嗜血杆菌
乙肝疫苗 麻疹 /MMR
OPV
反应
化脓性淋巴结炎 BCG 骨炎 播散性BCG感染 未知症状
过敏反应 格林-巴利综合征 热性惊厥发作 血小板减少 过敏反应
疫苗相关麻痹型脊灰病例
对于第1次服用、成人及免疫抑制人 群危险度高
发病开始 时间间隔
15天内 神经炎、脑病等
2020年11月30日2时49分
CCDC-NIP-AEFI
18
报告范围
2020年11月30日2时49分
CCDC-NIP-AEFI
19
与疫苗相关的 严重副反应
过敏反应 (ANAPHYLAXIS )
• 属于Ⅰ型变态反应 • 循环衰竭 • 支气管痉挛 (+/-) /喉痉挛 /喉头水肿 /
临床 各系 统表
现
呼吸 心血管 胃肠道
正常至深呼吸 心动过缓,一过性低血压 恶心,呕吐
因气道阻塞而发生有声的呼吸 心动过速,低血压 腹部痛性痉挛
麻疹疫苗的异常反应
抗原 异常反应
估计与接种有联
系的发生比例
发热39.4
1/16~1/6
麻
皮疹
1/100~1/5
疹
发热抽风
1/2 500~1/100
脑炎/脑病
1/100万~1/1.76万
(其它神经疾患)
SSPE
1/100万d
血小板减少症
普遍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极少
c.自然疾病发生率高于接种后的发生率但不了解比例
d.沿未证明麻疹疫苗引起SSPE的病例
自然疾病发生 反应的比例 1/2~1 1
1/200~1/100 1/1 000
1/20万~1/5万 普遍 +
相对的危险性 疾病/疫苗
3~16 5~15 1.0~25 17.6~1 000
5~20 ? 正数c
MV-AEFI报告范围
• 过敏性休克、不伴休克的过敏反应(荨麻疹、斑丘 疹、喉头水肿等)、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晕厥、癔
庆大霉素:上海生研所、兰州生研所、天坛生物 卡那霉素:武汉生研所.
当评估因果关系时也需要考虑这些成分!
接种途径
• 通过最低的风险得到免疫应答 • 活疫苗最好皮下/皮内注射
降低血管神经损伤的危险度 但仍然具有免疫原性
一般反应
疫苗
局部反应
(疼痛, 肿胀, 发红)
卡介苗
90%~95%
b型流感 嗜血杆菌
2~6 个月 1~12 个月 1~12 个月
0~1 小时 1~6 个星期 5~12 天 15~35 天 0~1 小时
4~30 天
每百万剂量的发病率
100~1000 1~700 2
1-2 5 333 33 1~50 0.76~1.3 (第1次时) 0.17 (再次接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