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身、灵魂、宿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朱山坡的小说集《灵魂课》充分表现出了他与众不同的艺术特质。肉身的沉重、灵魂的飘渺、宿命的注定是其小说留给读者的鲜明印象。超拔奇崛的构思,朴素深刻的叙述,情节设计的独到无不彰显出作家鲜明的文化关怀意识。肉身、灵魂、宿命等抽象的文化追问在《灵魂课》中妥当的被阐释,大有令读者刻骨铭心且无限深思的效果。在小说创作遭遇讲故事的牢笼而私人经验又无比匮乏的当下,如此具有影响力的文学创作者值得关注和肯定。

关键词:朱山坡;肉身;灵魂;宿命;文化关怀

"朱山坡"既是广西作家协会副主席、北流市(现居南宁市)青年作家龙琨的笔名,也是一个很小的地理名词--龙琨故乡的本名。对于家乡的人来说,他们只知道有"龙琨"这个人,有"朱山坡"这个传统而古老的小村庄,却不知道有个作家也叫"朱山坡"。对中国当代文坛而言,很多人都知道朱山坡是诗人、小说家,与林白一样起初都喜欢诗歌创作,还知道他是首届"郁达夫小说奖"的获得者,是《文学报》推出的"2005年文坛新面孔",但鲜有人知龙琨是谁。连作家本人也曾说过,"只要别人轻轻地叫一声朱山坡,我首先想到的是故乡,然后才是自己。朱山坡现在与我浑然一体了,她就像老无所依的母亲,比我的影子还要亲密,我到了哪里,就把她带到哪里,让她与我风雨同路,相濡以沫。"

心有所安,情才能有所寄,小说才能写得淡泊明志。偏僻的故乡是朱山坡小说创作的精神宝库,把故乡带在身边,一直是他的心愿。

"龙琨"是一个把身体和灵魂都交给故乡的朴实之人,这种纯粹的创作精神,使其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人蜕变为桂粤边境第一位闯入全国文坛,并迅速占领一席之地的作家--"朱山坡"。对他而言,这是一个大大的转折和惊喜。尤其是2007年以后,朱山坡的小说创作不断迈上新台阶。《陪夜的女人》《灵魂课》《鸟失踪》《山东马》《一个朋友叫李克》等一系列中短篇小说在国内各大文学期刊上频频刊出,部分作品还被译介到俄、美、英、日、越等多个国家。从一个穷困小山村的农民到享誉广西的八桂学者、文坛"新力量",这种蜕变对一个70后的草根作家来说多少有点难以置信。看着自己的小说在各大文学期刊上不断刊出,朱山坡惊喜不已。

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要想跻身人才辈出的当代文坛并取得不容忽视的地位绝非易事。如果一个文坛新面孔不具备独特的写作技巧和与众不同的艺术构思,没有独特的观察视角和深切的文化关怀,是不可能短短几年内就在全国小说界开疆辟土,更别说受到资深读者、同行前辈和著名评论家的关注与青睐了。因此,朱山坡能有今日的文学成就和地位定有其独到之处。

陕西出版传媒集团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新力量》丛书之《灵魂课--朱山坡作品》为读者打开了一个全景式了解朱山坡小说创作个性和独特艺术魅力的窗口。该书集结了近年来作者的大部分篇目,其中,包括《骑手的最后一站》《鸟失踪》《小五的车站》《两个棺材匠》《躺在表妹身边的男人》《山东马》等,备受文坛推崇和读者喜爱的两篇公认佳作《灵魂课》《陪夜的女人》也收录其中,并毋庸置疑地成为压轴之作。

一、沉重的肉身:独特的哲学关怀

肉身的沉重、灵魂的飘渺、宿命的注定,成为朱山坡作品留给读者的鲜明印象。同时,这也是他从事小说创作最基本的出发点和对人类最深切的文化关怀。如果他的小说没有这种独特的品格和崇高的追求,张燕玲女士恐怕就不会称其为"广西文坛的黑马",更不可能得到谢有顺、胡平、王德威、黄发有、毕光明等诸多著名评论家的赏识与赞誉。批评家的青睐应来自于小说创作的文化价值和读者接受的灵魂震撼,而朱山坡恰恰做到了这一点。正如王安忆评价的那样,朱山坡的"小说虽然略显单薄,但透露出看人世特别的眼光......趋向于形成自己的写作世界。"这样的写作不仅能够打动批评家,还能打动每一个文学接受者。而《灵魂

课》和《陪夜的女人》则完全可以让读者走进这样一个耐人寻味的世界,去感受朱山坡作为一个文学创作者所独有的哲学关怀。

就沉重的肉身而言,朱山坡的创作不落窠臼,以迥异于日常书写的超然态度,别具匠心地塑造了一个勤劳能干、智慧勇敢、言而有信且有情有义的底层女子,因为肉身曾经的不洁而遭人质疑和奚落。这个女人十分爱丈夫和孩子,却因为生活所迫不得不接受命运的无情和人们的嘲笑,尽职尽责地做陪夜工作。小说中,当老人终于在对另一个与她一样"能说会道,见过大世面"且有着相似经历的女人的无限追忆中死去时,出于一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认同感,女人把该做的、不该做的都做到了仁至义尽,并为了村里的人们不再受干扰,在晨雾朦胧中冒着肉身被河水吞噬的危险逃离了那个她为之带来安宁和希望的村庄。即使那些无限自责和无比羞愧的妇人们要真诚地给她介绍另一份陪夜工作来表达自己的歉意时,她毅然决然为了自尊而选择彻底离开。哪怕是肉身的毁灭也不能改变陪夜女对尊严的捍卫,因为灵魂受辱才是最大的痛苦,这就是小说《陪夜的女人》孕育的哲学关怀。

哲学是关于智慧的学问,是精深思想的汇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