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办高校未来发展的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民办高校未来发展的方向
(一)应用型发展定位的纵深发展
对于民办高校的发展,首先应该认识到自己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位置与定位,明确自己的
人才培养目标,要与公办高校、高职院校等进行区分。
要将办学定位聚焦在培养“专业技术应
用型”人才上,将办学思路与服务地域经济生活发展紧密衔接,提升毕业生的实践能力。
(二)适应企业需求,创新专业和课程设置
民办高校有着公办院校不具备的独特优势,就是办学机制的灵活和人才流动的便捷,这使
得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在专业和课程设置上具有较强的可塑性。
因此,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分析区域经济发展趋势、人才市场供需,建立专业动态调整的机制。
专业设置及课程建设应紧扣办学定位,聚焦培养“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以满足企业需求。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通过调整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课时的比例等形式,即减少教师授课的纯理论学习时间,增加讨论、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实操时间,来重点培养学生的各种实践能力,缩小理论与实践的差距,达到提
升学生其综合能力的教学目标。
在教师培育方面,民办高校可以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一方面邀请行业、企业高层次人才和业务骨干担任兼职教,参与校企合作课程的开发和建设。
一方面选派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锻炼,培养具有真正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指导学生实践的能力
的教师队伍。
(三)学习发达国家私立大学的经营模式
面对我国民办高校所面对的经营困境,发达国家的私立大学已形成了成熟的融资模式来
支撑学校的发展。
即以财政补助为主,多元化融资渠道并存,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
发达国家的经验为改善我国私立高等教育经营模式提供了重要启示。
1、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有利的法律保护制度。
美国和日本私立大学的快速发展与完善的法律和监管体系密不可分。
他们的法律
法规对私立大学的社会地位、教职员工的待遇等方面都进行了明确规定。
相比之下我国需要
尽快完善民办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从法律的高度承认民办高校的社会地位,保障民办教师的实
际利益。
2、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政府可以适当增加专项财政资助,引导民办高校积极提高办
学水平。
专项资金可通过专项奖学金、助学金以及提供助学贷款等方式,加大对民办高校学生的资助力度。
3、自主创收,拓展收入渠道。
民办高校的资金主要来自于学费,为保证民办高校
的健康发展,应积极拓展资金来源渠道,通过开展校企合作、产学研融合等方式集合校内和校外力量增加竞争力,吸引各方资金支持。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相比国外发达国家的民办教育发展来说起步晚,国家应该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上,进一步细化完善,来支撑民办教育的快速发展。
同时,民办教育机构也需要发挥自身办学灵活的优势,根据市场的人才需求,及时、合理调整办
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提升教育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唯有如此,民办高校才能在竞争激烈的高等教育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