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9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二章专题二 群文通练 五 欣赏一位作家风格-汪曾祺散文化小说(小说阅读)
2019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二 散文阅读含答案
![2019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二 散文阅读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1a591443323968001c9217.png)
专题二散文阅读高考专题复习·语文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5页散文之所以难读懂,就在于形散而神聚。
怎样将“散形”用“线索”串起,透过“散形”聚焦“主旨”,这是一个把握文章结构,理清行文思路的问题。
具体来说,应当具有三种意识。
一、散文阅读的三种意识(一)整体阅读意识整体阅读是散文阅读最基本的原则与方法,它可以使做题建立在宏观把握的基础上,增加做题的理性分析成分,从而提高解题的准确度。
文章的结构是作者为了表达中心意思对写作材料进行精心安排的结果,是行文思路的具体体现。
阅读一篇散文,首先必须大致了解散文结构,知道题目是什么,共几个段落,线索是什么,内容方向是什么。
(二)段落摘要意识段落摘要就是要摄取散文段落的精华和要点,以便更好地把握散文的结构层次和行文思路。
要针对散文的内容,进行认真思考,逐段分析散文的段意,再看哪些段落集中表达一个意思,划分小层,理清散文的各个段落之间的联系,找出文中的过渡段、过渡句以及上下照应的地方,把握重点段落的中心句、支撑句等内容。
(三)提取线索意识思路是作者思维的轨迹,如能找出贯穿全文的线索,就能很快地理清散文的思路。
一篇散文,不管是整篇文章,还是局部语段,往往有一条线索贯穿其中,正是由于这条线索,文章或段落之间才会井然有序。
常用的文章线索主要有:(1)以具体事物为线索;(2)以人物为线索;(3)以中心事件为线索;(4)以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5)以时间推移或空间变换为线索;(6)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
二、散文阅读的考查特点综合考查形式看,散文的考查呈现如下特点:(1)选材范围。
散文阅读的考查一般会选取中国现当代散文,尤其是那些紧扣时代脉搏,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渗透着鲜明民族情感和文化特色的散文作品。
(2)考查重点。
散文阅读的考查一般从以下几个角度命题:a、分析和概括作品内容;b、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c、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d、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e、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2019高考语文二轮:第二部分 专题二 散文 技法提分点21 含答案
![2019高考语文二轮:第二部分 专题二 散文 技法提分点21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e7f753eff00bed5b9f31dcd.png)
专题二 散 文【考情预览】技法提分点 21 把握思路,理清脉络,整体感知文章五步骤分析行文脉络读文支招依托线索读文结构是文章的骨架,线索是文章的脉络,二者是紧密联系的。
抓住散文中的线索,便能体察作者布局布篇的匠心。
线索的一般作用是:在结构上,贯穿全文,使文章浑然一体,结构严谨;在条理上,彰显行文脉络,使文章条理清晰,层次井然;在艺术效果上,凸显文章构思风格,体现文章的个性化形式之美。
1.明确中心句本文回顾了童年时代在贫穷滞后的家乡孩子们的自得其乐,然而这是在一种怀旧心态下挖掘出来的美好记忆。
读全文,发现作者对故乡农村采取了有分寸的有限度的暴露,用特写镜头对准形容枯槁的乡村少年,来揭露乡村“被轧去一切快乐的”农民的苦难。
文章第⑦段有这样的话:“本来还只是该嬉戏的孩童,已被残害去天真,被轧去一切快乐,逼着不得不负担起成年人的任务和忧愁。
”这句话既是对农村少年现状的剖析和概况,也是对失乐园深刻意蕴的理性总结。
据此可知这句话是文章的中心句。
2.理清线索根据文章结构、中心句,以及在文中出现的频率(文中“禾场”),本文除第①段和最后两段外,每段都围绕“禾场”来写。
“禾场”就是作者心目中、记忆里魂牵梦绕的“乐园”。
第1段虽然没有提及,但写乡下人的生活状况,目的是与下文孩子们在“乐园”嬉戏时的热闹形成对比,反衬了“乐园”的美好。
文章后两段的思考、忧虑,既有对过去美好乐园的追忆,也有对童真失去、快乐时光消逝的叹惋,更有对现实农村教育现状的隐忧,对儿童命运的关切。
仔细分析,如果它能将文章零散的材料串联成一个统一而紧密的整体,可以确定本文叙述线索是标题——失乐园。
典题文本(2018·江苏六市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失乐园师陀①乡下人一年到头娱乐的时候很少,至少在我们乡下是如此:端午不喝雄黄酒,仲秋不赏月,除却上坟照例烧化纸钱外,大抵与平日无异。
只有上元节,孩子们得到一只花纸糊的灯笼已喜出望外,间或有人肯破费买两筒小号“花子”放放,简直要动员全村上下了。
2019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部分专题二 群文通练 四 认识一位作家-沈从文(小说阅读)
![2019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部分专题二 群文通练 四 认识一位作家-沈从文(小说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a0849b4827d3240c8547ef1a.png)
群文通练四认识一位作家——沈从文(小说阅读)微导语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字崇文,湖南凤凰人,中国现代作家。
沈从文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来客沈从文一天下午,我为《读者月刊》写一篇创作回忆录,觉得记忆中充满了各种河水。
生平在各个地方所见到的各种河流,似乎正一一从心上流过。
刚写到第二行,一个服装潇洒的白脸少年绅士,从那黑黑窄窄的楼梯走上来,一见我就问:“我找甲先生。
他在家不在家?”那种语言神气,显然他不会以为面前的我正是他所要找的人。
我当时为尊重客人的感觉起见,只好装点愚呆,请客人在房中坐坐。
“尊驾有什么事,是不是要紧的事?”大约先前这人还只疑心我是仆人,现在算已明白我是仆人了,大咧咧地说:“我刚从北京来,不久就要到外洋去留学。
我也是一个作家,久仰你先生的大名,特意前来拜访!”来客游目四瞩,各事弄清楚后,俨然大事业已办妥,不必主人相请,就大模大样选定一个靠窗边的椅子坐下。
喝着我为他倒上的那一杯清茶,见我畏畏缩缩地站在屋角,似乎安慰我不要怕“大人物”,就向我攀谈起来。
“你先生是作家,怎么不跟他学写小说?”“先生说,写小说是河水告他的。
”“怎么,河水告他的!什么河水井水?他同你说笑话!他一定跟姓贺姓何的读过书,你不懂!”“他说的是河水。
”那绅士见我那么说话,大约见我样子猥猥琐琐,且有点儿戆,发生了兴味,便带玩笑似的向我探听这房中主人的一切。
然后就问我,“先生是不是当真在霞飞路买了一幢房子?××报上说的,那幢房子值七千!”这客人看看我只知道傻笑,眉毛皱皱,走到写字桌边去,似乎想看看主人桌上的情形。
这一来真使我又急又窘,可我又想不出什么方法拦阻他。
他把我那篇文章看到了。
那上面我写的是:我的教育全是水上得来的,我的智慧中有水汽,我的性格仿佛一道小小河流……大概看了两三遍吧,这个绅士才向在他身边显得有点窘迫的我说:“你的先生说河水告他一切,说得真古怪。
哪有这事情?”我因为不明白用仆人身份如何来答复,故仍然只向他笑了一下。
2019年高考全国二卷语文[2]
![2019年高考全国二卷语文[2]](https://img.taocdn.com/s3/m/bf98a7e8581b6bd97e19ea51.png)
2019年高考全国二卷语文(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年高考全国二卷语文(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年高考全国二卷语文(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语文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
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
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到他接触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美而无所偏失。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
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及“三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
就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物情态,都能随物赋形,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竹”;写丑拙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哀悲响;写洗兵马之欢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证明。
2019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组合练-含解析-05
![2019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组合练-含解析-05](https://img.taocdn.com/s3/m/44cd1dbd0b1c59eef9c7b4ba.png)
2019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组合练-含解析-05D授陕西汉中知府,历河南粮道..,陕西、四川、江苏按察使。
在川、陕严治刀匪、啯匪,屡擒其魁置之法。
星沅未第..时,客陶澍幕中,为掌章奏。
又历官江南,习于盐、漕、河诸利弊。
时度支告匮,廷臣主南漕改征折色①,于北省采买。
星沅谓折多征收不易,折少采买不敷。
谷贱银贵,民间展转亏折。
且州县藉端浮勒,胥吏高下其手,防之皆难。
迭疏论列,折色之议遂寝。
三十年,宣宗崩,赴京谒梓宫,复以母老陈请归养。
会广西匪乱方炽,起林则徐督师,卒于途,命星沅代为钦差大臣。
是年十二月,抵广西,驻柳州。
时左右江匪氛蔓延,诸贼尤以桂平金田洪秀全为最悍。
巡抚郑祖琛、提督闵正凤皆以贻误黜去,周天爵、向荣继为巡抚、提督。
二人者并有重名,负意气,议辄相左,星沅调和之,仍不协,军事多牵掣。
咸丰元年春,向荣进剿,贼由大黄江、牛排岭窜新墟、紫荆山。
星沅檄总兵秦定三、李能臣率滇、黔兵追蹑,贼复窜武宣。
荣、天爵各进击,贼踞东乡,两军攻之不克。
星沅以事权不一,奏请特简总统将军督剿,诏斥其推诿。
寻命大学士...赛尚阿率总兵达洪阿、都统巴清德赴湖南防堵,将以代之。
赛尚阿至湖南遂授钦差大臣赴广西督师命星沅回湖南治防四月星沅力疾赴武宣前敌督战至则已惫甚数日卒于军。
遗疏言:“贼不能平,不忠;养不能终,不孝。
殁后敛以常服,用彰臣咎。
”文宗览而哀之,依总督例赐恤,赐金治丧,存问其母,子二人命俟服阕..引见,谥文恭。
子桓,官至江西布政使。
(选自《清史稿·列传一百八十》,有删改):旧时谓所征田粮折价征银钞布帛或其他物产。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赛尚阿至湖南/遂授钦差大臣赴广西/督师命星沅回湖南治防/四月/星沅力疾赴武宣前敌督战至则已/惫甚数日/卒于军B.赛尚阿至湖南/遂授钦差大臣/赴广西督师/命星沅回湖南治防/四月/星沅力疾赴武宣前敌督战/至则已惫甚/数日卒于军C.赛尚阿至湖南/遂授钦差大臣赴广西/督师命星沅回湖南治防/四月/星沅力疾赴武宣前敌督战/至则已惫甚/数日卒于军D.赛尚阿至湖南/遂授钦差大臣/赴广西督师/命星沅回湖南治防/四月/星沅力疾赴武宣前敌督战至则已/惫甚数日/卒于军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粮道”,指军队运送军粮等补给的通路,在古代战争中,凡属高明的将帅,都十分重视粮食供应对取得作战胜利的重要作用问题。
(浙江专用)2019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精准提分练 第二章 创新题型精练 专题二 群文通练 一 了
![(浙江专用)2019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精准提分练 第二章 创新题型精练 专题二 群文通练 一 了](https://img.taocdn.com/s3/m/0a419b26336c1eb91a375d93.png)
专题二群文通练练前寄语“群文阅读”是最新修订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一种新理念,它直接指向了新高中语文教材的编写,肯定会影响以后的高中语文教学。
目前的高三复习训练,尤其是二轮复习训练,完全可以把这一理念引进来,形成一种“群文阅读训练观”,即围绕一个主题形成一组同属一个内容主题和训练主题的群文阅读,既达到了训练考点考题的目的,又在内容主题上有所积累,能提高思想认识且对读写都有益处,这样,我们就实现了复习训练效益的立体化、综合化和最大化。
群文通练一了解一种技术——大数据(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微导语想必大家都听说过“大数据”这个词语,可究竟什么是大数据?大数据在今天的信息社会有怎样的作用?它又如何影响和改变我们的生活?下面四篇文章,会为你解开疑团。
一、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材料一:2017年3月,由中南民族大学教授王兆鹏与搜韵网站共同打造的《唐宋文学编年系地信息平台》正式上线,仅两天,网络点击量就达220万次。
登录平台,点击诗人名字,即可看见他一生行迹的文字版和路线图,点击路线图中的任一个地点,能看到他在这里的生活轨迹,留下的作品,该平台利用大数据打造了一张“文化版”中国地图。
这之前,文学研究几乎没有利用过大数据,该地图第一次打通了历史的时空隔阂,将唐宋诗人请出了“格子间”。
这并非王兆鹏第一次将大数据和文学连接在一起。
上世纪90年代,他就利用大数据给唐诗宋词排名次,结果遭到一片骂声,但王兆鹏却还是选择相信数据,他觉得在将来的文史研究中,作品的好坏评价“必须要有数据作支撑”。
该地图还引起了海外研究者的关注,哈佛大学相关项目组也发来邮件,希望合作共享数据。
(摘编自翁佳妍《用一张地图,将唐宋诗人请出“格子间”》) 材料二:我们生活在一个任何人都无法摆脱数据的大数据时代。
数据越多,人们做出的分析就越多;人们分析得越多,制造的烟幕弹也就越多。
因此不能单看数据的表象,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课后习题 文学性阅读群文通练 高频主题5 文化反思
![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课后习题 文学性阅读群文通练 高频主题5 文化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71c4bc99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1c.png)
高频主题5 文化反思一、(山东潍坊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北京雨燕以及行者李敬泽北京雨燕,是唯一以北京命名的野生鸟类。
它在民间有一个诨号,叫“无脚鸟”,它的四趾全部朝前,只适合抓住高处的树枝或梁木,所以有脚等于无脚,落到地上既不能走也不能飞,被风雨或伤病打落在地,那就是死亡。
北京雨燕的神奇在于它日复一日毫不停歇地飞,它在飞翔中睡觉,在飞翔中捕食飞虫,在飞翔中俯冲下去,掠取大河或大湖中溅起的水滴。
北京雨燕的一年中,除了雌鸟必须孵育雏鸟的两三个月,它们一直在天上,一直在飞。
如果用一种鸟来比喻我理想中的作家,那么它就是北京雨燕。
在北京,你沿着中轴线走过去,那些宏伟的建筑都在召唤着我们,引领我们的目光向上升起。
安定门、正阳门、天安门、午门、神武门、钟鼓楼,城楼拔地而起,把你的目光、你的心领向天空。
北京雨燕把你的目光拉得更远。
一个雨燕式的作家,他就是将天空、飞翔、远方、广阔无垠的世界认定为他的根性和天命。
他心怀天下,抗拒着、承担着来自大地之心的引力,不让大地把他拘禁在此时此地、此身此心。
我又想起另一个飞行家,就是齐天大圣孙悟空。
小时候读《西游记》,我总有一个大的疑惑:孙悟空那么能飞,一个筋斗飞过去,把经书拎回来交给师父不就得了吗?第九十八回,作者才作出了回答,飞在天上、走“云路”能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人之为人的问题是,他必须走“本路”,他无法直接抵达终极,人是在向死而去的一天一天里,在“本路”、在地上的路获得他活着的意义。
所以,“云路”上取的经不是真经,在大地上用双脚一步一步走过去,在人世的苦、人生的难中走过去,这才算得了真经。
孙悟空,这伟大的行者,他的本性是飞,他也终于学会了落地,学会了在地上一步一步走,走过万里长路而成佛。
于是,我心里马上就有了一个像行者那样的作家,他就是杜甫。
年轻时的杜甫是凤凰,心高万仞,壮志凌云。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那时是开元二十四年(736),杜甫二十四岁,壮游山东、河北,“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遥望泰山,他的目光随飞鸟而上,他的心凌绝顶而小天下。
2024届高考二轮复习语文试题(新高考新教材) 文学性阅读群文通练 含答案
![2024届高考二轮复习语文试题(新高考新教材) 文学性阅读群文通练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3d6b9a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8f.png)
2024届高考二轮复习语文试题(新高考新教材)文学性阅读群文通练高频主题1时代镜像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织补人聂鑫森当下的城里人,还有穿打补丁衣服的吗?没有!人们生活普遍富足,衣食无忧,衣服稍旧、款式稍过时,就会毫不犹豫地扔了。
但也有舍不得扔的,比如高档的毛料西装、手工刺绣的旗袍,还有具有某种纪念意义的上了年岁的衫、裙、裤、褂,或被烟头烧了个洞,或不小心被锐物剐出裂痕,或出现几个虫眼,这就得去找织补人修破如新或修旧如旧。
织补人不需要开店设铺,只需摆一个小摊,或在百货商场的大门旁,或在人来人往的街道、广场边。
在旧时代,这个行当叫“缝穷”,干此营生的是穷人家的中老年妇女,为那些没有家眷的老少光棍儿缝补破衣烂裤,也就是打补丁,赚一点儿可怜钱。
而现在的织补人,小洞细眼,是用与原衣物同色同型号的线织上去,不留任何痕迹;破损处大的,要用同色同型号的布料,剪出适当的面块嵌入,然后再在接缝处合经合纬地织补,一如原物。
在株洲百货商场大门内侧的右边,就有这么一位织补人甄法嘉。
他不是女性而是男人,他不是中老年人而是个未成家的小伙子!小平头,瘦高个,眉淡目俊,十指细长柔软。
他是服饰中专技校的毕业生,完全可以到大型服装生产企业去任职,却偏偏选择当自由的织补人。
他的父母是乡下的裁缝,甄法嘉自小就喜欢穿针引线。
父亲问他:“你怎么喜欢当织补人?”他说:“学校有这门课,我学得也很用心。
”父亲又问:“碰到老同学你不难堪吗?”他一笑:“凭手艺吃饭,不丢人!”甄法嘉的行头很简单,一条小板凳,一个手提工具包(里面放着针、线、布块、木绷子),一个可折叠的纸板广告牌。
广告牌上端写着“织补人甄法嘉”,两边各写一句话,右边是“织补小漏洞”,左边是“不留大遗憾”;中间是根据布料纹理所定的价目表,每织补一处,平纹三十元,斜纹四十元,反纹五十五元,特殊布料和工艺的另议,并承诺凡他经手织补的地方,一年内保证不破。
一眨眼,他当织补人三年了。
他不仅手艺好,而且待人有礼貌,收费公道,生意一直不错。
高考语文江苏专版二轮复习文档:第二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专题五 含答案
![高考语文江苏专版二轮复习文档:第二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专题五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df1fb7bed5b9f3f80f1c79.png)
常常感到不知如何下手。
这种题型的核心考点是在散文结构,问题的解决必须要不断提高对散文结构的分析能力。
一、读懂思路,答准整体思路结构题1.识文遵路,把握结构(1)关注标题,聚焦核心内容。
对于一篇散文而言,我们最先看到的是标题,然而在平时的复习中或在考场上,不少考生不太关注标题,甚至视而不见。
其实,标题是散文的窗户,透过标题可以把握其核心内容。
如20xx年高考全国卷Ⅱ《窗子以外》一文,标题就告诉我们作者要写的是“窗子”以外的人、事、景。
(2)确定文体,了解大体思路。
不同的散文文体,思路不尽相同。
如写景散文多以游踪为线索,循时间、空间顺序展开;状物、说理散文大都是由实及虚;写人散文多以人物交往为线索,采用或纵或横的顺序。
(3)圈点勾画,寻找思路标志。
在行文中,作者总会用一些能够体现其写作思路的词句,抓住这些标志,可以迅速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
重要词语有:顺序词、时间词、指代词、类别词、过渡词及反复出现的同义或近义的词语。
重要句子有:领起句、过渡句、呼应句、反复句等。
(4)抓住线索,理清全文思路。
思路是作者思维的轨迹,如能找出贯串全文的线索,就能很快理清文章的思路。
散文的线索类型主要有:具体事物线、人物线、中心事件线、思想感情变化线、时间推移或空间变化线、作者的所见所闻线等。
2.精准答题:分析特点,答出作用这种题型一般是要求回答结构、构思或材料安排上有什么特点,这种特点带来哪些作用、效果。
答题关键就是:分析特点,答出作用。
(1)线索特点及好处。
如何找出线索呢?先判定一下它属于哪种散文,如写景散文通常以游踪为线索,状物散文多以某物为线索,写人散文多以人物交往为线索。
再找标志,线索在文中都有标志,它在文中反复出现。
有时要注意双线(明线与暗线)。
使用线索的好处主要有:①组织材料,贯串全文;②结构清晰,情节集中,揭示主题;③使行文富于变化。
(2)思路特点。
主要有先总后分、先抑(扬)后扬(抑)、前后对比、先实后虚、逐层深入等。
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课后习题 文学性阅读群文通练 高频主题2 至情至性
![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课后习题 文学性阅读群文通练 高频主题2 至情至性](https://img.taocdn.com/s3/m/1ab9424c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b8.png)
高频主题2 至情至性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寻酒记肖曙光运送桂花醇酒的骡马“高脚队”,在汉中北边的秦岭山麓,竟然被歹人劫了货。
那可是从湘西南都梁城运来的整整一百坛桂花醇酒啊,汉中桂花醇酒庄的邵掌柜,急得嘴角起了泡,他慌里慌张禀告老爷。
原以为老爷会震怒,没想到老爷慢慢喝了口茶,说了句“你去查查吧”。
邵掌柜抹了把汗,马不停蹄地带着小厮一头扎进了秦岭。
汉中素有“鱼米之乡”“天府之国”的美誉,老爷看中了这个地方,设了酒庄,把当年皇上封赐的“桂花醇酒”远销到这里。
这种用桂花酿制的酒,绵甜清香,纯洁透亮,很快在汉中赢得了很好的口碑。
老爷一向很器重他,眼下出了这么大的事,邵掌柜哪能不着急?在秦岭山麓寻了半个月,没发现一丝线索。
苍苍莽莽、连绵起伏的大山,不要说一百坛酒,就是一千坛、一万坛酒,消失在大山里,也是泥牛入海难寻踪迹。
这天,邵掌柜在山里转得人困马乏,饥肠辘辘。
看见前面有一处低矮的茅草屋,屋顶上升起袅袅炊烟,心里顿时一振,便与小厮策马前去。
屋内是位满头银发的老妇人。
老妇人见了邵掌柜,憔悴的脸上露出了笑容:“这山沟沟里,还能遇见贵客,快请进。
”老妇人揭开冒着热气的锅,锅里正煮着红薯汤。
她盛了两碗递给他们。
邵掌柜心里一阵感动,这一年,汉中蝗虫肆虐,颗粒无收,哀鸿遍野,在这偏僻的地方能有一碗红薯汤喝,已经是很难得的了。
喝了红薯汤,刚才还无精打采的小厮,顿时有了精神,他咂巴着嘴说:“掌柜的,要能喝上一碗酒,解解乏该多好。
”邵掌柜苦笑着摇摇头,这小厮到底年轻,光惦记着喝酒,还不知道那些酒能不能找得到呢。
“哦,你说酒啊。
”老妇人听了小厮的话,好像想起什么来。
她颤巍巍地走向床边,在床底下摸索了一阵,抱出一个坛子:“你不说,我真忘了,这里有一坛酒。
”邵掌柜和小厮一见到那个坛子,顿时愣住了,这是一个造型古朴的陶瓷坛子,坛子上镶嵌着一个大大的隶书“桂”字,坛口蒙着一块杏黄色的布。
“桂花醇酒!”两人差点儿失声叫出来。
2019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分册二第二板块古诗文阅读练习(含解析)
![2019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分册二第二板块古诗文阅读练习(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15860f476eeaeaad1f330c9.png)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一、(2018·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9分)鲁芝字世英,扶风郿人也。
世有名德,为西州豪族。
父为郭汜所害,芝襁褓流离,年十七,乃移居雍,耽思坟籍..。
郡举上计吏,州辟别驾。
魏车骑将军郭淮为雍州刺史,深敬重之。
举孝廉,除郎中。
后拜骑都尉、参军事、行安南太守,迁尚书郎。
曹真出督关右,又参大司马军事。
真薨,宣帝代焉,乃引芝参骠骑军事,转天水太守。
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削,寇盗充斥,芝倾心镇卫,更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
迁广平太守。
天水夷夏慕德,老幼赴阙..献书,乞留芝。
魏明帝许焉。
曹爽辅政,引为司马。
芝屡有谠言嘉谋,爽弗能纳。
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犯门斩关,驰出赴爽,劝爽曰:“公居伊周之位,一旦以罪见黜,虽欲牵黄犬,复可得乎!若挟天子保许昌,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孰敢不从!舍此而去,欲就东市,岂不痛哉!”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诞平,迁大尚书,掌刑理。
武帝践阼..,转镇东将军,进爵为侯。
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
芝以年及悬车,告老逊位..,章表十余上,于是征为光禄大夫,位特进,给吏卒,门施行马。
羊祜为车骑将军,乃以位让芝,曰:“光禄大夫鲁芝洁身寡欲,和而不同,服事华发,以礼终始,未蒙此选,臣更越之,何以塞天下之望!”上不从。
其为人所重如是。
泰始九年卒,年八十四。
帝为举哀,谥曰贞,赐茔田百亩。
(节选自《晋书·鲁芝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B .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C .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D .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解析:选C 首先,通读选文,了解大意。
2019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准提分练第二章创新题型精练专题二群文通练四探寻文化遗迹-名人遗址(散文阅读)
![2019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准提分练第二章创新题型精练专题二群文通练四探寻文化遗迹-名人遗址(散文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44cd4cb1998fcc22bdd10d4f.png)
群文通练四探寻文化遗迹——名人遗址(散文阅读)微导语“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历史名人已逝,但其故居等遗迹尚在,供后人参观、凭吊、抒发思古之幽情。
于是,产生了很多以历史文化名人为写作对象的历史文化散文。
徜徉在字里行间,品味遗迹的诉说,超越时空与他们对话,也是一种持有审美意味的阅读历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十年一拜徐兆寿①在那大墓前,许多人都围着看,都在用手机或相机拍照。
我只是静静地看着它。
在它的背后,是苍茫之静、苍茫之远。
在我这边,是世俗之虚热与实冷。
它使我想起在我们北方,无论多么伟大的坟茔之上,都是荒草几根,乱石兀立。
它显示了亘古的蛮荒是生命的底色。
②但这座坟茔躺在清风之中,毫无贵气,也毫无腐气。
两千多年来,始终如一。
我没有感到那是一座坟墓。
我觉得面前坐着一位可亲的老人。
③我站了好几分钟,周围的人像流水一样,但竟没有一个人上前参拜。
原来墓前写着一番话,要前来参拜者以鲜花敬献。
没有香炉,所以也不用上香。
我猜,很多人都会不知所措。
到哪里去弄那一束花呢?在来之前谁知道会有那样的要求呢?我突然想起梁漱溟曾嘲笑一位西方人的故事来。
那位西方人嘲笑中国人的上坟方式,竟然要献果实、食物,还有阴间流行的钞票,便问他,你们的祖先能吃能用能拿到那些东西吗?梁漱溟反问道,你们的先人能闻到鲜花的味道吗?④其实,世间对待先人的方式各有不同,但目的都是一样,为何总觉得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现在,鲜花竟成了拜见这位先者的最重要的方式。
我突然间觉得这方式多么令人生畏。
这方式不是我们中国人普遍的行为。
⑤鲜花,把所有人与那位先者隔离开了。
⑥人群中,唯有我在犹豫之后决然跪在了那大墓面前,显得那样突兀,那样不文明。
我从两千公里之外特意赶来,就是为参拜这位老人。
然而,当我跪拜的时候,竟是另外一番体验:我突然觉得自己的拜姿是那样潦草,惨不忍睹,完全不是一位知识分子的文明行为。
我也在内心中嘲笑自己没有中国士大夫的那种优美的姿态。
(部编本人教版)最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二章专题二 群文通练 五 欣赏一位作家风格-汪曾祺散文化小说(小说
![(部编本人教版)最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二章专题二 群文通练 五 欣赏一位作家风格-汪曾祺散文化小说(小说](https://img.taocdn.com/s3/m/ec0bec4a01f69e3143329442.png)
群文通练五欣赏一位作家风格——汪曾祺散文化小说(小说阅读)微导语汪曾祺以短篇小说和散文闻名于当代文坛,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他是散文化小说的代表人物。
其小说的主要风格:以回忆为主;结构上情节因素弱,插入成分多,风俗描写多;语言简洁干净,不重修饰,文白相间,节制而富有弹性;着重表现和谐、乐观的色调和善良、美好、健康的人性。
他的小说,有一种悠然、散漫、自由的味道。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职业汪曾祺文林街一年四季,从早到晚,有各种吆喝叫卖的声音,大人小孩都听得很熟了。
“有旧衣烂衫找来卖!”我一辈子也没有听见过这么脆的嗓子,就像一个牙口极好的人咬着一个脆萝卜似的。
这是一个中年的女人,她的声音很高,拉得很长,一口气。
“有人买贵州遵义板桥的化风丹?……”我好像只看见这人走来走去,吆喝着,没有见有人买过他的化风丹。
这位贵州老乡,你想必是板桥的人了,你为什么总在昆明呆着呢?你有时也回老家看看么?黄昏以后,直至夜深,就有一个极其低沉苍老的声音,很悲凉地喊着:“壁虱药!虼蚤药!”壁虱即臭虫。
他这时候出来吆卖是有道理的。
白天大家都忙着,不到快挨咬,或已经挨咬的时候,想不起买壁虱药、虼蚤药。
在这些耳熟的叫卖声中,还有一种,是:“椒盐饼子西洋糕!”卖椒盐饼子西洋糕的是一个孩子。
他斜挎着一个腰圆形的扁浅木盆,从早到晚,穿街过巷,吆喝着。
这孩子也就是十一二岁,如果上学,该是小学五六年级。
但是他没有上过学。
我从侧面约略知道这孩子的身世。
非常简单,他是个孤儿,父亲死得早,母亲给人家洗衣服。
他还有个外婆,在大西门外摆一个茶摊卖茶,卖葵花子。
他长大了,得自己挣饭吃。
母亲托人求了糕点铺的杨老板,他就做了糕点铺的小伙计。
晚上发面,天一亮就起来烧火,帮师傅蒸糕、打饼,白天挎着木盆去卖。
这孩子是个小大人。
他非常尽职,毫不贪玩。
遇有唱花灯的、耍猴的、耍木脑壳戏的,他从不挤进人群去看,只是找一个有荫凉、引人注意的地方站着,高声吆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群文通练五欣赏一位作家风格——汪曾祺散文化小说(小说阅读)微导语汪曾祺以短篇小说和散文闻名于当代文坛,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他是散文化小说的代表人物。
其小说的主要风格:以回忆为主;结构上情节因素弱,插入成分多,风俗描写多;语言简洁干净,不重修饰,文白相间,节制而富有弹性;着重表现和谐、乐观的色调和善良、美好、健康的人性。
他的小说,有一种悠然、散漫、自由的味道。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职业汪曾祺文林街一年四季,从早到晚,有各种吆喝叫卖的声音,大人小孩都听得很熟了。
“有旧衣烂衫找来卖!”我一辈子也没有听见过这么脆的嗓子,就像一个牙口极好的人咬着一个脆萝卜似的。
这是一个中年的女人,她的声音很高,拉得很长,一口气。
“有人买贵州遵义板桥的化风丹?……”我好像只看见这人走来走去,吆喝着,没有见有人买过他的化风丹。
这位贵州老乡,你想必是板桥的人了,你为什么总在昆明呆着呢?你有时也回老家看看么?黄昏以后,直至夜深,就有一个极其低沉苍老的声音,很悲凉地喊着:“壁虱药!虼蚤药!”壁虱即臭虫。
他这时候出来吆卖是有道理的。
白天大家都忙着,不到快挨咬,或已经挨咬的时候,想不起买壁虱药、虼蚤药。
在这些耳熟的叫卖声中,还有一种,是:“椒盐饼子西洋糕!”卖椒盐饼子西洋糕的是一个孩子。
他斜挎着一个腰圆形的扁浅木盆,从早到晚,穿街过巷,吆喝着。
这孩子也就是十一二岁,如果上学,该是小学五六年级。
但是他没有上过学。
我从侧面约略知道这孩子的身世。
非常简单,他是个孤儿,父亲死得早,母亲给人家洗衣服。
他还有个外婆,在大西门外摆一个茶摊卖茶,卖葵花子。
他长大了,得自己挣饭吃。
母亲托人求了糕点铺的杨老板,他就做了糕点铺的小伙计。
晚上发面,天一亮就起来烧火,帮师傅蒸糕、打饼,白天挎着木盆去卖。
这孩子是个小大人。
他非常尽职,毫不贪玩。
遇有唱花灯的、耍猴的、耍木脑壳戏的,他从不挤进人群去看,只是找一个有荫凉、引人注意的地方站着,高声吆喝。
每天下午,在华山西路、逼死坡前要过龙云将军的马。
他每天都是这时经过逼死坡,他很爱看这些马。
黑马、青马、枣红马。
有一匹白马,真是一条龙,高腿狭面,长腰秀颈,雪白雪白。
他站在路边看不厌,但是他没有忘记吆喝:“椒盐饼子西洋糕!”饼子和糕卖给谁呢?卖给这些马吗?他吆喝得很好听,有腔有调。
放了学的孩子,也觉得他吆喝得好听,爱学他。
但是他们把字眼改了,变成了:捏着鼻子吹洋号!昆明人读“饼”字不走鼻音,“饼子”和“鼻子”很相近。
他在前面吆喝,孩子们在他身后模仿:“捏着鼻子吹洋号!”这又不含什么恶意,他并不发急生气,爱学就学吧。
这些上学的孩子比卖糕饼的孩子要小两三岁,他们大都吃过他的椒盐饼子西洋糕。
他们长大了,还会想起这个“捏着鼻子吹洋号”,俨然这就是卖糕饼的小大人的名字。
这一天,上午十一点钟光景,我在一条巷子里看见他在前面走。
这是一条很长的、僻静的巷子。
穿过这条巷子,便是城墙,往左一拐,不远就是大西门了。
我知道今天是他外婆的生日,他是上外婆家吃饭去的。
他跟杨老板请了几个小时的假,把卖剩的糕饼交回到柜上,才去。
虽然只是背影,但看得出他新剃了头,换了一身干净衣裳。
我第一次看到这孩子没有挎着浅盆,散着手走着,觉得很新鲜。
他高高兴兴,大摇大摆地走着。
忽然回过头来看看。
他看到巷子里没有人,忽然大声地、清清楚楚地吆喝了一声:“捏着鼻子吹洋号!……”(有删改)1.在写主人公的叫卖声之前,作者先写了其他几种叫卖声,请分析这样设计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丰富故事的背景,映衬卖糕饼孩子的叫卖声。
②扩大主题内涵,表达底层民众生活的辛苦。
2.“饼子和糕卖给谁呢?卖给这些马吗?”请说说小说中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用诙谐的笔调写出卖糕饼的小孩子心猿意马的工作情态。
②用不可能的结果表达对卖糕饼的小孩生活状态的深切同情。
3.小说的结尾有什么特点?试作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用模仿的叫卖声结尾,难得的轻松一刻反衬小孩职业的辛苦;②生动刻画出小孩卸去职业束缚后的率性天真,表达孩子对自由的向往;③再次重复上文的叫卖声,使得文章结构富有节奏感。
4.作者在《〈职业〉自赏》里写道:“一般都认为《受戒》《大淖记事》是我的代表作,似乎已有定论,但我的回答出乎意外:《职业》。
”试探究作者认可这篇小说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从小说题材看,体现了作者对市井生活的一贯关注。
②从表达的情感看,体现了作者对底层百姓生活情态的理解和同情。
③从创作立场看,对人性的细微体察和体贴,表现了作者的人道关怀。
④从艺术形式看,体现了作者对小说散文化、民族化的追求。
(写出三点即可)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异禀汪曾祺①王二是这条街的人看着他发达起来的。
②他家在后街濒河的高坡上,四面不挨人家。
房子很旧了,碎砖墙,草顶泥地,倒是不仄逼,也很干净,夏天很凉快。
这家总是那么安静,从外面听不出什么声音。
后街的人家总是吵吵闹闹的。
他们家起得很早。
天不亮王二就起来备料,然后就烧煮。
他媳妇梳好头就推磨磨豆腐。
后来王二喂了一头小毛驴,她就不用围着磨盘转了。
省出时间,好做针线。
③每天下午,在人家淘晚饭米的时候,王二就在保全堂药店廊檐下,摆他的熏烧摊子。
“熏烧”就是卤味,除回卤豆腐干之外,主要是牛肉、蒲包肉和猪头肉。
到了上灯以后,王二的生意就到了高潮。
只见他拿了刀不停地切,一面还忙着收钱,很少有歇一歇的时候。
一直忙到九点多钟,他媳妇给他送饭来了,他才用热水擦一把脸,吃晚饭。
吃完晚饭,总还有一些零星的生意,他不忙收摊子,就端了一杯热茶,坐到保全堂店堂里的椅子上,听人聊天,一面瞟着他的摊子,见有人走来,就起身切一盘,包两包。
他的主顾都是熟人,谁什么时候来,买什么,他心里都是有数的。
④这一条街上的店铺、摆摊的,近几年,景况都不大好。
只有王二的生意却越做越兴旺。
后来经人说合,出了租钱,他就把他的摊子搬到隔壁源昌烟店去了。
源昌烟店是个老名号,专卖旱烟,但渐渐败落了。
王二来了,就占了半边店堂,他所卖的东西的品种也增加了。
春天,卖一种叫做“鵽”的野味;卖鹌鹑;入冬以后,就卖五香兔肉。
⑤王二的发达,是从他的生活也看得出来的。
第一,他可以自由地去听书。
王二最爱听书。
以前去听书都要经过考虑。
一是花钱,二是费时间,更主要的是考虑这与他的身份不大相称:一个卖熏烧的,常常听书,怕人议论。
近年来,他觉得可以了,想听就去。
下午的书一点开书,不到四点钟就“明日请早”了,这耽误不了他的生意。
第二,过年推牌九。
王二平常绝不赌钱,只有过年赌五天。
过年赌钱不犯禁。
下注时,王二把五吊钱稳稳地推出去,心不跳,手不抖。
推牌九这玩意,财越大,气越粗,王二输的时候竟不多。
⑥王二把他的买卖乔迁到隔壁源昌去了,但是每天九点后他还是端了一杯茶到保全堂药店来。
药店里的“先生”里分为几等,最低等的叫“同事”。
“同事”每年都有被辞退的可能。
像陶先生,就有三次差点被辞退。
他咳嗽痰喘,人也不精明。
没有辞退,是因为店伙纷纷说情,加上他也越来越勤勉谨慎了。
“先生”以下,是学生意的,叫做“相公”。
保全堂现有的“相公”姓陈。
陈相公嘴唇厚厚的,说话呜噜呜噜地说不清楚。
他老是挨打。
挨打的原因大都是做错了事:纸裁歪了,灯罩擦破了。
这孩子也好像不大聪明,记性不好,做事迟钝。
有时,他会想一会家,想想他的守寡的母亲,想想他家房门背后的贴了多年的麒麟送子的年画。
⑦王二每天到保全堂来,是因为这里热闹。
总有几个常客,其中有一个叫张汉的。
这张汉有七十岁了,年轻时走过很多地方,见多识广。
有一天,张汉谈起人生有命。
说凡是成大事业、兴旺发达的,都有异相,或有特殊的禀赋。
汉高祖刘邦,股有七十二黑子——就是屁股上有七十二颗黑痣,谁有过?樊哙能把一个整猪腿生吃下去;燕人张翼德,睡着了也睁着眼睛。
就是市井之人,凡有走了一步好运的,也莫不有与众不同之处。
大家听了,不禁暗暗点头。
⑧张汉猛吸了几口旱烟,忽然话锋一转,向王二道:“即以王二而论,他这些年飞黄腾达,财源茂盛,也必有其异禀。
”王二不解何为“异禀”。
“就是与众不同,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你说说,你说说!”大家也都怂恿王二:“说说!说说!”⑨王二虽然发了一点财,却随时不忘自己的身份,从不僭越自大,在大家敦促之下,只有很诚恳地欠一欠身说:“我呀,有那么一点:大小解分清。
”他怕大家不懂,又解释道:“我解手时,总是先解小手,后解大手。
”张汉一听,拍了一下手,说:“就是说,不是屎尿一起来,难得!”⑩说着,已经过了十点半了,大家起身道别。
管事卢先生向柜台里一看,陈相公不见了,就大声喊:“陈相公!”喊了几声,没人应声。
⑪原来陈相公在厕所里。
这是陶先生发现的。
他一头走进厕所,发现陈相公已经蹲在那里。
本来,这时候都不是他们俩解大手的时候。
(有删改)5.王二“发达起来”,有哪些原因?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勤快,肯吃苦;(2)家庭和睦,妻子贤惠能干;(3)用心经营,灵活变通;(4)低调朴实,为人诚恳,人缘好;(5)自守自持,做事有原则。
6.文章第⑤段写王二听书和推牌九,这对表现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通过行为的变化,体现王二的发达;(2)展现了王二忙中偷闲、张弛有度的生活状态,使人物形象更为丰富饱满。
7.张汉在文章后半部分出现,作者这样安排有何用意?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引出“异禀”这个话题,照应题目;(2)推动情节发展,使前文看似散淡的材料得以整合提升;(3)展现了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使文章的意蕴更加丰富。
8.“本来,这时候都不是他们俩解大手的时候。
”分析文章最后一句话的意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表现了陶先生、陈相公想有所作为、期待发达的心理;(2)表现了王二发达对周围人产生的影响,折射出底层小人物的无知与盲从;(3)蕴含了作者对追求美好生活、有缺点的小人物的理解和善意的嘲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