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7单元第25课《《论语》十则》教学设计.doc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7单元第25课《《论语》十则》教学设计.doc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7单元第25课《《论语》十则》教学设计.doc

《论语》十则

河南新乡祁靓

[教学目标]:

1.有节奏地朗读课文,疏通文意,并当堂成诵。

2.学习并积累重点词语、格言、警句。

3.感受我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精髓。

[教学重点]:止确朗读课文并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及思想内涵。

[教学难点]:深层理解《论语》十则内蕴,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捉高成熟处事的思想修养。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在七年级上册第21课《<论语〉六则》中,我们学习了从《论语》中节选冇关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的六则论语。请大家一起听范读,轻声诵读。

《论语》是怎样一部书呢?哪位同学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二、作品简介

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书,共20篇,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有语录体(也叫格言体)、对话体、叔事体三种体式。它的语句人量化为成语(全文11750字,出成语147条)。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三、了解作者

孔子:

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I?邑(今山东Illi阜市)人。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冇弟了三千,贤弟子七I?二人。

孔子图片:

家乡图片:

弟子:

1.曾点字子皙,亦称曾皙,春秋时期鲁国武城人,曾参Z父。与颜回Z父颜路、孟子Z父孟孙激等并祀于曲阜孔庙后部的崇圣祠。鲁国大夫季武子死,曾点吊唁“倚其门而歌”,被称为鲁Z狂士。739年(唐开元二十七年)追封“宿伯”。1009年(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莱芜侯”。1530年(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贤曾氏”。曾点慕在其故里南武城。

2.曾参,字子舆,鲁国南武城(今山东费县西南)人,小孔子四十六岁,他的父亲曾点也是孔子的学也曾参是孔子晚年著名的弟子。曾子很注意白身修养,其以诚信为本,他曾经把孔子一件的学说概括“忠

恕”二字,反映了他注重“诚信”的特点。孔子的孙子子思是曾子的学生,孟子乂是子思的再传弟子,曾 参对传承孔子学说,做出了重要贡献。

3. 子贡:名端木赐,卫国人,小孔子三十一岁。子贡在孔门弟子中最为突出的特点是:一是巧言舌辩, 二是擅长理财。

孔子去世后,惟独子贡服丧六年,以表达白己对老师的思念之情。 四、整体感知

(一) 请同学们来听听配乐范读,在听的过程中请认真的参照范读,感受其诵读的节奏、语速、停顿, 并注意住字住词的读音。

(二) 字词检测

指名同学读一读下列词语:

(三) 疏通文意 学牛四人小组为单位诵读课文,并根据提示和课下注释及工具书疏通句意。

1、曾子曰:“吾LI 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习乎? ”

【注释】曾子:孔门弟子,姓曾名参字子舆。省:对口己的言行反省与检查。身:口己。谋:为解决别人 的难题出谋划策。忠:诚心诚意。交:交往。信:诚实。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从三方面省察口己:给別人谋事尽心尽力了吗?和朋友交往信实真诚了吗?知 识学问习用了吗? ”

2、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白省也。”

【注释】贤:指徳行优秀的人。齐:与贤人的徳行一致。

【译文】孔子说:“看见徳行优秀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优秀的人也要(对照着)检查口己。”

3、 子贡问口:“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Z 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注释】行:遵守,奉行,使Z 成为B 己的行为准则与依据。恕:用H 己的心來推想别人的心。

【译文】子贡问孔子:“人生修养的道理能不能用一句话来概括? ”孔子说:“就是恕道,只要是我白己 不喜欢的言行,便不要再施加给别人。”

4、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注释】弘毅:抱负远大,意志坚强。任:负担;道:路途。

【译文】曾子说:“读卩人不可以没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承担的责任重大,艰险的道路还很长。”

5、 子曰:“富与贵是人Z 所欲也,不以其道得Z,不处也。贫与贱是人Z 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 也。”

【注释】道:指孔子主张的仁道。处:据有,取。去:背离,抛弃。

【译文】孔子说:“富裕与做官是人们所追求的,不讲仁义去得到它,就不应该占有。贫穷与低贱是人们 所厌恶的,讲仁义Z 道反而受穷而卑微,也不应该抛弃它。”

6、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注释】问:请问,请教。

【译文】子贡请问怎样才能做一个君子。孔子说:“事事做在前,说在后,从而能带动其他人。”

7、子曰:“君子成人Z 美,不成人Z 恶。小人反是。”

【注释】美:好的。恶:坏的,不好的。

【译文】孔子说:“君子应该成就别人的美徳,不应该促成别人的恶行。小人与此相反。”

论语(ltm)

编纂(zuan) 曾参(zeng)

冠者(guan) 三省(xi ng) 韶(shdo) 弘毅(hongyi) 喟然(kui) 其恕乎(shti)

浴乎沂(yi)

谋而不忠(mou)

风乎舞零(yu)

8、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Z。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注释】而:如果。求:指通过修养仁徳而获得官职。执鞭之士:古代手拿皮鞭在市场守门的人,这里指干下贱差事的人或指低微的官职。

【译文】孔子说:“如果富有是可求得的话,就是干下贱的差事我也干。如果求不到,我还是干我所喜欢的事吧。”

9、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匕I: “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注释】韶:指《韶乐》,是我国远古时代非常高雅的乐1川,春秋时期韶乐在齐国十分盛行。图:料到。为:作,指创作。

【译文】孔子在齐地听了《韶乐》,三个月吃肉都吃不出肉味,感叹道:“没有想到音乐的演奏竟能达到如此高的境界。”

10、(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零,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注释】点:孔子的学生,姓曾名点,曾参的父亲。莫春:算春,农历三月。春服:春天穿的单衣。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成年礼——冠礼,“冠者”指成年男子,“童子”就是儿童。浴:洗澡。乎:在。沂:沂河。风:吹风。舞零:舞零台,鲁国当吋的祭坛。咏:歌唱。-U:赞赏。

【译文】曾点说:“到了暮春三月,春天的衣服已经做好了,穿上,约上五六个年轻人,再加上几个小孩子一起在沂河里游游泳,在舞零台上吹吹风,然后唱着歌回家。”孔子叹了一口气说:“我赞赏曾点说的啊。”

五、课堂小结

学生再读课文,思考《论语》十则主要讲了什么道理?具有什么特点?

【明确】《论语》十则是儒家的修身Z言,讲的是做人的道理。

特点:语言简练,富有哲理。人生道理,耐人寻味。语录体文,言简意深。

六、家庭作业

1?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

(一)检杳学生背诵课文

(二)交流上堂课作业

【通假字】莫春者莫通“暮”,暮春。

【一词多义】与1、吾与点也。赞赏2、与吾父居者。和

道1、任重而道远。道路2、不以其道得Z。仁道

去1、不以其道得Z,不去也。背离,抛弃2、蓬山此去无多路。距离

士1、士不可以不弘毅。指读书人2、虽执鞭之士。小官

成1、春服既成。做好2、成人Z美。成全

恶1、贫与贱是人Z所恶也。厌恶2、不成人Z恶。坏的,不好的事

行1、终身行Z者。遵守,奉行2、先行其言。实行

而1、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表承接2、富而可求也。表假设

为1、为人谋而不忠。替,给2、吾亦为,做3、不图为乐为,作,指创作【词类活用】传不习乎动词作名词,传授的知识

见贤思齐焉形容词作名词,指徳行优秀的人、贤人。

成人Z美形容词作名词,好的,好事。

不成人Z恶形容词作名词,坏的,不好的事。

风乎舞霉名词作动词,吹风。

吾日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每天。

【古今异义】不去也古:背离、抛弃。今:到某i地方。

虽执鞭Z 士古:即使。今:虽然。

吾与点也古:赞赏。今:和。

【句式积累】倒装句欲乎沂。即“乎沂欲”,状语后直

风乎舞零。即“乎舞零风”,状语后置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五六”“六七”定语后置

判断句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见不贤而内H省也。

省略句小人反是“是”前面省略介词“于”。勿施于人“于”前面省略宾语

二、研读课文,理解耍点

1.学牛H主诵读,思考课文主要涉及了哪儿个方面的人牛道理?试分别加以概括。

明确:(第一则——第三则)告诉我们做人的道徳修养,要多省”,讲恕道;(第四则——第八则)告诉我们人要有追求,有抱负,对富贵取Z有道,要重实践,能成人Z美;(第九则一一第十则)告诉我们人要有艺术修养,要亲近白然,锻炼身体。

2.曾子认为每天应从哪三个方面进行口省?

明确: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孔子认为作为终身遵守的准则是什么?

明确:恕

4.孔子对富为贵的态度是什么?

明确:以其道得z

5.孔子认为应该如何得到官?你赞成孔子的观点吗?

明确:通过修养仁徳而得到,观点有道理,有正确的一?而,但不全面。

三、精读课文拓展延伸

1.快速诵读,找出本文中出现的成语,并说出其意思。

见贤思齐:见到徳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成语示例:则为他和曲填诃,移宫换羽,使老夫见贤思齐,回嗔作喜。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白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C

任重道远:担子很重,路很远。比喻责任重人,要经历长期的奋斗。成语示例:人民教师肩负着培养祖国建设接班人的重担,任重道远。

成人Z美:成全别人的好事。成语示例:帮助別人实现愿望敝人向来最赞成一切牺牲,也最乐于成人之美。

三月不知肉味: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记了其它事情。也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成语示例:孔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韩娥善唱余音竟能绕梁三日,咅乐的力量实在是令人无法想彖的。

2.“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怎样看待这样的处世Z道?

明确:言Z有理即可,比如:这样的处世Z道町取,因为人本来就不应该把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强加丁?人。比如:这样的处世之道不可取,现代社会除了恕道、宽容外,应该还何法治,法律是强制性并且高于一切的。

3.如何贯彻“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这一?处1比原则?联系实际说说。

明确:如同学交往中不能意气用事,对朋友的过错不能视而不见,要勇于批评改正等

4.于丹的《〈论语〉心得》在社会上着实火了一把。有人说:“于丹大白话的解读是对传统文化的亵渎与毁灭。”你同意这中看法么?为什么?

明确:言之有理即可,例如:长久以来的国学以与世隔绝的方式一贯地清高着,于丹的成功在于她把人们认为高深的国学用很牛动通俗的方式表达出來,这种表达止百姓觉得“有理”,有理便可走遍天下。

四、课堂练习

1 .按要求用课文原句填空。

(1 )子在齐闻《韶》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不图为乐Z至于斯也。”

(2 )孔子讲的对人要宽容的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曾子白省的三个方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o

2 .翻译下列句子。

(1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3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3.比较阅读下边两篇文章。

甲文:《论语》十则(略)

乙文:《中庸章句》节选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

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跆,事前定则不闲,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架能架措也;有非问,问之弟知帶措也;有弗思,思Z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Z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Z弗笃弗措也;人一能Z己百Z,人十能Z己千Z。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1 )解释加点的字词

①传不习乎

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白省也

③不以其道得Z,不处也

④不图为乐Z至於斯也

⑤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⑥博学之,审问之,慎思Z,明辨之,笃行之

(2 )孔子认为君子应先行而后言,可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却提前宣传包装、炒作、作秀,浜至只言不行, 对此,你有何看法?请貝?体谈谈。

(3)孔子注重艺术修养,提倡锻炼、亲近自然。而处在青春年少的同学们却成天“三点一线”,不是ABC, 就是XYZ,少孔子所提倡的几乎背道而驰,对此,你想对父母、老师说些什么吗?课外(乙)文阅读连线:(在探究中优化你的学法)(4 )选出《中庸》(节选)对于“知”所列出的途径()

①博学②审问③慎思④明辨⑤笃行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5 )孔子说“知耻近乎勇”,请结合口己的生活实际,举例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6 )《中庸章句》小不乏言简意丰的警句、佳句,请从选文小找出两句,并加以赏析。

明确:。

1.(1)三月不知肉味(2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 . (1 )孔子说:“看见徳行优秀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优秀的人也要(对照着)检查口己。”

(2 )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没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承担的责任重大,艰险的道路还很长。” (3 )孔子说:“君子应该成就别人的美徳,不应该促成别人的恶行。小人与此相反。”

3. ( 1 )

①老师传授的知识

②与贤人的徳行一致

③这里指孔子主张的仁道

④料想

⑤事先有了准备,预先

⑥坚定

(2 )孔子强调“先行”是没有错的,人应该把行为端方和勇于实践放在第一位。对现实中的

“炒作”、“作秀”等浮躁心态应予以摒弃,反对言行不一或只言不行。

(3 )此题是开放题,言之成理即可,答案不求统一。

(4 ) D

(5 )此题是开放题,言Z成理即可,答案不求统一。

(6 )略

六、家庭作业

1、背诵默写《论语》十则

要求:①正确。不能有一个读错、写错的字。默写时不能有一个写错的标点。②背得流利, 不能磕磕绊绊。③光背过还不行,还要理解、会用。(组织背诵、裁写比赛:个人赛、小组赛、男女生赛、接力赛……)

2、搜集整理《论语》其他篇章中出现的成语、格言、警句2—3个,要求注明出处、含义, 并制作资料卡在班上交流展览

七、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又学习了十则论语,加上初一学的六则,我们初中共学习了16则论语,有的关于学习态度,有的关于学习方法,有的关于个人修养,还有的关于理想抱负。现代社会一方而经济飞速发展,另一方面传统美徳亟待发扬。现代著名新儒学人师、美国哈佛人学杜维明教授在岳麓书院演讲时曾预言,公元2050年左右,屮华文化将全面复兴,就让我们拭目以待传统美徳的蔚然成风吧!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