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学科常用技术操作规范(1)

康复医学科常用技术操作规范(1)
康复医学科常用技术操作规范(1)

康复学科常用技术操作规程

贵德县人民医

运动疗法

适应症脑血管意外后、脑瘫、颅脑损伤等神经功能缺损的患者。

禁忌症无特别的禁忌证。如患者伴有高血压、心脏病、或严重身体衰弱,要予以监控,循序渐进。

无专门的特殊设备要求。

1

(1

①仰卧位,支撑患者上肢于前屈90°,让患者上抬肩带使手向上伸向天花板方向或让患者的手随治疗师的手在一定范围内向上活动;让患者用手触摸自己的前额、枕头等,并逐渐增加难度;让患者用手越过自己的头部,再伸直肘关节。此时注意不能让患者的前臂旋前,不允许肩关节外展,

②一旦患者能控制部分肩关节周围肌肉的活动,则可取坐位练习,用手向前、向上指物体并逐渐增大范围,直至上臂从侧位屈曲前伸和外展前伸。此时不能提高肩带以代偿肩外展或前屈;

(2

①床边坐位,帮助患者将上臂后伸,肘伸直,肩外旋,手平放于床上以承受身体上部的重量。此动作帮助防止肩关节屈曲肌群、内收肌群和屈指长肌群的挛缩。注意,完成此动作时,要确

②坐位或站立,帮助患者上肢外展90°,肘伸直,将手平置于墙上,通过其臂施以一些水平压力,防止手从墙上滑落。开始时,需要患者肘关节伸直,在这个姿势下,患者练习弯曲和伸直肘关节以改善对肘伸肌群的控制;当患者重新获得肩关节和肘关节控制后,让患者练习转动躯干和

(3

⑤训练对指活动,患者前臂旋后,练习拇指尖和其他手指尖相碰。

2

(1)训练吞咽:包括训练闭颌(让患者含空气在口腔内,治疗人员可帮助患者闭颌,先牙轻轻合上,再对称张开嘴,再合上,确保不要向后推患者的头部,牙齿咬合。)、闭唇(治疗人员用手指指出患者没有功能的唇的区域,训练患者闭唇。不鼓励患者撅嘴及吮下唇,这样会妨碍吞咽时的舌部动作。)、舌部运动(治疗人员用食指用力下压舌前1/3 并做水平指颤,震颤幅度要小,

时间不超过5s,然后帮助闭颌;之后用力下压舌引出抬高舌后1/3 以关闭口腔后部,以完成吞咽动

(2

(3)改善呼吸控制,患者坐于治疗桌前,躯干前倾,双上肢放在治疗桌面上,让患者深吸气后立即呼出,同时加压和震颤其下1/3 胸廊,呼气尽量长些,并与发声相结合。也可让患者试验

(4)将训练转移到日常生活中去。必要时,在患者进餐前训练其吞咽功能;在患者进行肢体

训练或其它活动时要监督其面部表情,保持闭嘴,改善其口面部的控制和外形等。上述口面部功能问题如能早期处理,一般会很快恢复。

3

脑血管意外后偏瘫转向健侧的困难为:①患侧屈髋屈膝、肩屈曲、肩带前伸困难;②不适

从侧卧坐起可能发生的代偿为:①旋转及前屈颈部或用健手拉依靠物以代偿侧屈颈和躯干;

从仰卧到床边坐起的动作包括:①转向侧卧位;②颈的旋转和屈曲;③髋和膝屈曲;④肩

从侧卧位坐起的动作包括:①颈和躯干侧屈;②外展下面的臂;③由健侧腿钩提患腿向床

训练步骤:①训练颈侧屈:治疗师帮助患者从枕头抬起头,再自行回到枕头上,做颈侧屈

肌群的离心性收缩;②帮助患者床边坐起:治疗师帮助患者坐起时,患者颈侧屈,治疗师一手放在

患者的肩上,另一手推患者的骨盆,并尽可能把患者的腿部移至床边;③帮助患者躺下:患者从坐位侧移体重到健侧前臂上,当患者提起双腿放在床上时,其颈部向相反方向侧屈,然后让自己低下

4

(1)让患者颈侧屈,同时治疗师一手放其肩下,另手推其骨盆,患者用健手作杠杆。帮患者躺下时,让患者将体重侧移于健侧臂上;提双腿放在床上时,让其向相反方向侧移头,然后侧卧

(2)训练移到日常生活中:只要病情允许,应尽快帮助患者恢复坐起动作,这对中枢神经

系统是良好刺激,可预防抑郁症,有助于增加口面部的控制功能、增加膀胱的控制功能、增加视觉输入及便于交流。坐起时要坚持上述正确方法,防止替代动作。坐起时用枕头支持其患臂。患者必

5

①患者坐位,双手放在大腿上,向一侧转动头部和躯干以使视线通过该侧肩膀上方向后,

②患者坐位,让患者向前伸展患侧上肢触摸某一物品,然后再练习向前下方地面及向两侧

②坐位,让患者用双手拾起地面上的一个小盒子,双手向前拿起桌上一件物品,再向后伸

④患者可以按照日程安排表进行练习。

6

(1)练习躯干在髋部前倾伴膝前移。患者坐位,双足平踏地面,双足间距不能过大,通过

(2)练习站起。让患者肩和膝前移,练习站立。治疗师可一手放在其患侧肩胛骨处,引导

肩尽量前移;另一手放在其患膝上,当膝前移时,沿着胫骨下压膝部,使患足充分着地,如果患者

很弱或体重过重,需要两人帮其站立,分别扶肩和扶膝,方法同上;此外,坐较高椅子练习站起和

(3

(4)增加难度。开始阶段可让患者双上肢向前放在桌子上来练习抬高臀部和前移肩部,可用较高椅子来练习。以后可利用接近日常生活的环境来训练患者。如从不同的物体表面,如:椅子、

(5)注意练习的连续性,即其他时间也要按治疗中学习的站立与坐下要点去做。要为患者安排平时的练习计划,包括目的、要求、次数等。

7

站立平衡的基

①双足分开5~10cm

(3

(4

①坐位,支持和伸展膝关节,练习等长收缩股四头肌,并尽可能坚持一定长的时间,然后

②坐位,治疗师用手托住患膝呈伸展位,然后将手移开,嘱患者不让患腿落到地上或让其慢慢下落。

(5

①患者站立位,双足分开10cm

②患者站立位,向一侧转头,同时躯干也向该侧后转,然后还原到中立位,以同样方法再

④患者站立位,患侧下肢负重,用健腿向前迈一步,然后还原到中立体,再向后退一步。患者靠墙站,双足跟间距约10cm,健手握住患手向前伸,嘱患者做重心前后移转的动作。重心后移

8

(1)站立期:①训练在整个站立期伸髋。卧位抬患侧臀部以引出伸肌活动;站位,髋正确对线,患者练习用健腿向前及向后迈步,并保持患侧伸髋;②训练站立相膝控制;取坐位,伸膝,治疗师从跟部向膝部加压,通过0° ~15°屈膝和伸膝练习肌四头肌离心和向心收缩及保持膝关节伸展练习等长收缩,以改善股四头肌对膝部控制;患肢负重,健腿向前,向后迈步同时将重心移至健腿,伸患膝。在负重不多的情况下练习小范围的膝屈伸控制。用健腿在8cm 高的台阶迈上、迈下。

保证迈健腿时患髋始终伸展;患腿踏台阶上,用健腿前移重心并迈上台阶,再迈回,然后过渡到迈过台阶。③训练骨盆水平侧移:取站立位,髋在踝前,练习将重心从一脚移至另一脚。治疗师用手控制其移动范围在2.5cm 左右;练习侧行;先将重心移到健腿,再迈患腿,然后健腿合拢,再迈下

(2)摆动期:①练习摆动初期屈膝:俯卧位,治疗师屈曲患者膝关节,并使之<90°,通

过小范围屈伸活动来练习屈肌群的离心和向心收缩;维持膝关节在不同范围并计算时间,使在各个

角度都得到良好控制,要求患者不能屈髋。取站立位,治疗师帮患者微屈膝,让其练习离心和向心

收缩控制。但不要屈膝太多,以免绷紧股直肌而引起屈髋;用患腿向前迈步,治疗师帮助控制最初的屈膝。前迈时确保伸髋;向后退时,治疗师指导屈膝及足背屈;②训练足跟着地时伸膝和足背屈,

(3)行走练习:患者先用健腿迈步,然后训练用患腿迈步。如患腿迈步有困难,治疗师可

用自己的腿来指导患者的腿前移。可给予一定口令,让患者有节奏地行走。同时要观察分析患者的

(4)增加难度:让患者到有人群和物体移动的公共环境进行练习。如跨过不同高度的物

体;

行走时同时做其他活动,如和别人说话,拿着东西等;改变行走速度;在繁忙的走廊中行走;出入

(5)为患者制定家庭训练计划;使用平行杠、三足杖等要适当,因其只能暂时解决患者的平衡,但破坏了平衡控制的正确反馈。使用夹板或短腿矫形器也会妨碍足的背屈及跖屈。

注意事项

1.使患者及家属了解运动再学习的概念和主要方法,以获得患者的积

2

3

4.治疗师应了解应用运动再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增加肌力,而是为了增加运动的控制能力。

5.要注重训练与日常生活功能相联系的特殊作业,要模仿真正的生活条件,训练要按正确

6

7

8.训练要循序渐进,制定的目标符合要患者的现状,训练过程中应多给以患者鼓励,不要

9.训练的运动强度要适当,以防患者产生疲劳。

关节活动度训练

适应症

1 .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患者不能主动活动,如昏迷、完全卧床等;为避免关节挛缩、肌肉萎缩、骨质疏松和心肺功能降低等并发症需进行被动训练;主动关节活动导致明显疼痛的患者也需进

2但因各种原因所致的关节粘连或肌张力增高而使关节活动受限,可进行主动训练;肌力较弱(低于3级)

3.特殊情况:身体的某一部分处于制动阶段,为保持其相邻关节的功能,可进行被动训练和主动训练,防治相邻关节的挛缩和肌肉萎缩,并为新的活动做准备。

禁忌症

各种原因所致关节不稳、骨折未愈合又未作内固定、骨关节肿瘤、全身情况极差、病情不

稳定等。

器械训练包括被动运动训练器、体操棍、指梯、手指活动训练器、头顶滑轮系统、滑板和悬吊装置等。

1

(1

(2)患者处于舒适体位,同时确保患者处于正常的身体列线;必要时除去影响活动的衣服、

(3

(4

(5)对过度活动的关节、近期骨折的部位或麻痹的肢体等结构完整性较差的部位予以支持。

(6

(7)关节活动度训练可在:①解剖平面(额面、矢状面、冠状面);②肌肉可拉长的范围;③组合模式(数个平面运动的合并)

(8)在进行训练中和完成后,应注意观察患者总体状况,注意生命体征、活动部分的皮温

2.被动训练:适用于肌力在3 级以下患者。患者完全不用力,全靠外力来完成运动或动作。外力主要来自康复治疗师、患者健肢或各种康复训练器械。被动训练的目的是增强瘫痪肢体本体感觉、刺激屈伸反射、放松痉挛肌肉、促发主动运动;同时牵张挛缩或粘连的肌腱和韧带,维持或恢

(1

②按病情确定运动顺序。由近端到远端(如肩到肘,髋到膝)的顺序有利于瘫痪肌的恢复,由远端到近端(如手到肘,足到膝)

⑥用于增大关节活动范围的被动运动可出现酸痛或轻微的疼痛,但可耐受;不应引起肌肉

⑨每一动作重复10~30次,2~3次/d

3在外力的辅助下,患者主动收缩肌肉来完成的运动或动作。助力可由治疗师、患者健肢、

器械、引力或水的浮力提供。这种运动常是由被动运动向主动运动过渡的形式。其目的是逐步增强

①由治疗师或患者健侧肢体通过徒手或通过棍棒、绳索和滑轮等装置帮助患肢主动运动,

②训练时,助力可提供平滑的运动;助力常加于运动的开始和终末,并随病情好转逐渐减

(1

③训练中应以患者主动用力为主,并作最大努力;任何时间均只给予完成动作的最小助力,以

⑤每一动作重复10~30次,2~3次/d

4

适用于肌力在3 级的患者,主要通过患者主动用力收缩完成的训练。既不需要助力,也不

(1

①根据患者情况选择进行单关节或多关节、单方向或多方向的运动;根据病情选择体位,

②在康复医师或治疗师指导下由患者自行完成所需的关节活动;必要时,治疗师的手可置

③主动运动时动作宜平稳缓慢,尽可能达到最大幅度,用力到引起轻度疼痛为最大限度。

⑤每一动作重复10~30 次,2~3 次/d

5 通过将挛缩关节的近端肢体固定,对其远端肢体进行重力牵引,以扩大关节活动范围的一种关节活动度训练方法。适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关节及关节周围组织挛缩或粘连所致的关节活动度

(1

①根据患者关节障碍的

③在关节的远端肢体施加牵引力量,并使牵引力作用点准确落在被牵拉组织的张力最大点

④牵引力量应稳定而柔和,患者的局部肌肉有一定紧张或轻度疼痛,但不引起反射性肌痉

⑤牵引时间10~20min ⑥不同关节、不同方向的牵

引可依次进行,2~3 次/d

6.连续被动运动(CPM 是利用专用器械使关节进行持续较长时间的缓慢被动运动的一种训练方法。训练前可根据患者情况预先设定关节活动范围、运动速度、及持续被动运动时间等指标,使关节在一定活动范围

(1)适应证:四肢骨折,特别是关节内或干骺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韧带重建术后;创伤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切除术后,化脓性关节炎引流术后;关

(2

(3)仪器设备:对不同关节进行连续被动运动训练,可选用各关节专用的连续被动运动训练器械。训练器械是由活动关节的托架和控制运动的机械组成,包括针对下肢、上肢、甚至手指等

(4

①开始训练的时间:可在术后即刻进行,即便手术部位敷料较厚时,也应在术后3d 内开

始。

综合性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基本标准

综合性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 (参照国家对康复医学科的基本规定编写) 一、科室设置、面积和床位 (一)科室设置: 1、独立设置门诊和病区。 2、设置物理治疗室、作业治疗室、言语治疗室、传统康复治疗室等,并具 备相应的临床康复评定功能。 3、支具室(有条件要具备)。 (二)康复科面积: 康复医学科门诊和治疗室用房面积要有500-1000平方米。 (三)康复科床位: 病床数一般应为医院总编制床位的2.5-3%,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床间距不少于1.2米。 二、人员配置: 1、康复医师:康复医师和康复科病床数的比例是0.25:1,其中至少有一名 以上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 2、康复师:康复师和康复科病床数的比例是0.5:1; 3、护士:护士和康复科病床数的比例是0.3:1; 三、康复科常用设备 (一)功能评定与检测设备 1、科室必须要配备关节活动评定、平衡功能评定、语言言语评定、作业评 定设备; 2、科室或医院要具备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检查设备; 3、有条件可以配备运动心肺功能及代谢功能评定设备。 (二)康复治疗专业设备 1. 运动治疗:一般配备训练用垫、肋木、姿势矫正镜、平衡杠、楔形板、 轮椅、训练用棍、砂袋和哑铃、墙拉力器、划船器、手指训练器、股四头肌训练器、肩及前臂旋转训练器、滑轮吊环、助力平行木、电动起立床、治疗床及悬挂装置、PT凳、移位机、功率车、踏步器、助行器、骨关节训练器、训练用阶梯、训练用球、平衡训练设备、运动控制能力训练设备、功能性电刺激设备、生物反馈训练设备、减重步行训练架及专用运动平板、儿童运动训练器材等。 2. 物理因子治疗:低频电疗设备、中频电疗设备、高频电疗设备、直流电 疗设备、光疗设备、超声波治疗设备、磁治疗设备、传导热治疗设备、冷疗设备、功能性牵引治疗设备等。 3. 作业治疗:日常生活活动作业设备、作业游戏设备、木工作业设备、粘 木或橡皮泥作业设备、编制作业设备、手眼协调作业训练设备、模拟职业作业设备等。 4. 言语治疗:配备录音机(MP4等)、言语治疗设备、吞咽治疗设备、言语 治疗用具(实物、图片、卡片、记录本),非言语交流用计算机(智能化电脑控制系统)或交流板、可单幅播放的数码录像机等。 5. 传统康复治疗:至少配备针灸、推拿、火罐等。

康复医学科康复流程和操作规范

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 来院患者康复治疗的相关规定和流程 为有效提升康复医疗服务水平,真正体现文登整骨医院的“大康复”理念,根据卫生部《康复医学科建设和管理指南》和《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的指示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政府引导、市场驱动,中医为体、弘扬特色,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的基本原则,以全面康复理念为指导,以“提高生活质量、重返社会”为目的,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以发展中医特色康复服务,拓展中医特色康复服务能力;从功能评定、中医特色治疗、临床治疗、现代技术治疗等技术为着手点,将多专业诊疗康复技术融合,为病、伤、残患者提供“一站式”康复诊疗服务,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文登整骨医院来院患者康复流程、管理规定和技术规范,以促进患者以最快、好、省的康复方式满足临床和患者的需求的康复需求。 一、康复医学科组成: 1、康复治疗大厅 2、康复病房 3、深入各科室的康复治疗师参与的病区康复 4、康复门诊、治未病预防保健 5、康复辅助器具安装室。 二、康复治疗分组 1、中医药治疗组(中药饮片、中药烫洗、熏蒸等) 2、理疗组(声、光、电、磁、冷、热和力等物理因子对患者进行治 疗的方法等) 3、中医特色治疗组(针刺治疗、灸疗法、拔罐疗法、推拿疗法、导 引技术、五行音乐等)

4、康复技术治疗组[作业治疗组(OT)、物理治疗组(PT)、大型器 械组(机器人、减重、等速等各种仪器设备)、语言治疗组、吞咽认知训练组、心理治疗组] 6、治未病康复工程组(如假肢、矫形器、自助器等辅助器具) 具体康复流程如下: 患者的康复治疗是由一个团队(Team组)来完成,是将多专业诊疗康复技术融合,为病、伤、残患者提供“一站式”康复诊疗服务,包括临床医师、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中医师、物理治疗师(PT)、作业治疗师(OT)、针炙师、推拿师、护师、营养师、心理治疗师、言语治疗师等。 组长:根据患者科室不同,团队(Team)组长为科室医疗组长以上人员。 成员:团队的所有成员。 骨伤住院患者康复流程 患者入院后,由主管医师检诊患者,进行全面细致的临床以及专科检查,根据患者的病情,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所有的骨伤科病人和健康者进行康复干预,辩证使用中草药,下达治疗医嘱和康复会诊医嘱,康复医师在24小时内检诊患者并与主管医师沟通、协商,进行康复评定,确定近、远期康复目标,制定康复处方和治疗计划,并出具相关文书或医嘱、治疗单。科室主任或副主任对评定治疗内容进行补充,并结合患者进行教学,体现新经验、新进展、新观点。对患者及亲属进行详细告知康复训练的预期结果和可能出现的相关情况,签订康复治疗同意书。康复团队的成员分头实施康复治疗方案,并对完成情况进行记录登记。 经过治疗康复后,进行阶段性评估和制定下一步的治疗康复方案,继续分头实施。 在治疗康复中,要针对不同疾病和患者发病时间的长短,采取个性化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康复医学科管理制度

康复医学科管理制度 一、总则 1、严格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和各项操作规程,执行医院休、请假、奖金发放等制度,工作时间不准擅自离岗、吸烟、打闹、喧哗。 2、对伤残病人,行动困难或卧床患者,应坚持床边会诊及治疗,急病人之所急,帮病人所需,以极大的爱心,最大限度的帮助他们恢复身心健康。 3、坚持周会制度,贯彻医院工作方针。科室工作,每月有总结、有计划。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拒收红包,不开大处方,不期瞒病人。加强科室各室间的协作。同志间的团结,以大局为重,不搞小团体。 4、坚持专业学习制度,每周组织业务交流,专人主讲,提出新问题,总结新方法,制定新的操作方案,以患者为本,不断提高科室医技人员业务水平。 5、加强安全生产意识,消除火、电隐患,各治疗室明确责任人,出现意外事故,按医院奖惩条例追究当事人和责任人的责任。 二、康复医学科工作制度 (一)运动治疗室工作制度 1、凡需运动治疗患者,由康复医师填写治疗申请单。 2、运动治疗室的工作人员根据患者疾病的特点和患者的具体情况,制订合适的运动治疗方案。 3、对患者的功能状况进行定期评估,并做好详细记录,以确定患者的问题,拟定治疗目标修正及治疗方案。

4、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了解患者的情况和反应,并向患者交待注意事项和自我观察的方法,取得患者的合作。 5、管理好运动治疗室的普通装备及功能训练器械,经常维修、保养、确保治疗安全。 6、运动治疗室工作人员要不断吸取国内外先进的治疗技术和方法,以提高我们的治疗水平。保持治疗室清洁,不得在治疗室内吸烟、喧哗。 (二)理疗室工作制度 1、凡需理疗患者,由康复医师检查并填写治疗申请单,确定理疗种类与疗程。 2、理疗室技术人员应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治疗前交待注意事项,治疗中细心观察,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治疗后认真记录。 3、疗程结束后,应及时作出小结,填好治疗卡并妥善保管,供临床观察总结疗效。需继续治疗时应与医生联系、确定,因故中断治疗应及时通知医生。 4、进行高频治疗时,应除去病员身上的金属物(如手表等),注意地面与病员的隔离。病员和操作者,在进行治疗时,切勿与砖墙、水管或潮湿地板接触。超短波治疗前必须检查导线接触是否良好、极板有无裂纹、破损,否则不能使用。大型超声波禁用单极法,治疗中病员不得触摸机器。下班时,所有理疗器械一律切断电源。 5、爱护理疗仪器,使用前检查,使用后擦拭,定期维修。要避免震动损坏电子管。理疗机器每次治疗后应有数分钟的休息。 6、医师应经常到治疗室观察治疗过程,并与理疗室技术人员经常研究理疗方案及方法,不断改进理疗方法,探索理疗机器的新用途,发掘理疗新的应用范围。

康复医学科管理规范卫生部修订版

本管理规范就是对综合医院设置康复医学科并开展康复医学诊疗工作的基本要求,适用于中华人民共与国境内的所有综合性医院。 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管理规范(修订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的设置,加强康复医学诊疗服务,更好地发挥综合医院对社区康复的转诊、培训与技术指导作用,进一步完善卫生事业的康复医学服务功能,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康复医学诊疗需求,根据《中华人民共与国残疾人保障法》与《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管理规范。 第二条 本管理规范就是对综合医院设置康复医学科并开展康复医学诊疗工作的基本要求,适用于中华人民共与国境内的所有综合性医院。 第二章性质、功能与布局 第三条 康复医学科就是卫生部规定的12个临床一级学科之一,就是综合性医院必备临床科室,它就是在康复医学理论指导下,应用康复评估与物理治疗、作业治疗、传统康复治疗、语言治疗、心理治疗、康复工程等康复医学的诊断与治疗技术与相关临床科室密切协作,着重为病伤急性期、亚急性期、恢复早期的有关躯体、内脏器官、脑高级功能与心里功能障碍的患者,提供全面与系统的康复医学专业诊疗服务,并所在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人员提供康复医学技术咨询、培训,为所在区域功能残障患者提供康复医学治疗技术指导的科室。 康复医学科主要业务范畴包括:神经伤病康复(脑损伤、脊髓损伤、外周神经损伤、退行性神经疾病等)、骨与关节伤病康复(骨关节炎、颈肩腰腿痛、骨折后、骨关节手术后、软组织损伤、运动损伤、先天畸形等)、内脏疾病康复(冠心病、高血压、心衰、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等)、老年康复(帕金森病、骨质疏松症、老年性痴呆等)、儿童疾病康复(脑瘫、智力发育迟滞、孤独症等)、疼痛处理等。 第四条 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应设置本管理规范规定的康复医学科,并开展正规的康复 医学诊疗工作。 第五条

全科医师培训细则

P18 全科医学科医师培训细则 全科医学又称家庭医学,是一个面向社区与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容于一体的综合性临床二级专业学科; 其围涵盖了各种年龄、性别、各个器官系统的各类健康问题 . 疾病。经过该专业培训出来的全科医师主要工作在社区,为社区居民提供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个体健康的维护与促进为方向的长期负责式照顾,并将个体与群体健康照顾融为一体。全科医学专科医师培训时间为3 年。 一、培训目标 通过全科医学专科医师教育,培训具有高尚职业道德和良好专业素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能独立开展工作,以人为中心、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与社区居民提供综合性、协调性、连续性的基本医疗保健服务的合格全科医生,并成为社区卫生服务的骨干。 二、培训方法 培训容分3 个部分,即全科医学相关理论学习、临床科室轮转、社区实习。全科医学相关理论学习,时间为3 个月,采取集中授课和自学的方式进行。 临床科室轮转时间为26 个月。在轮转期间,学员参加“临床培训基地”中的主要临床三级科室和相关科室的医疗工作,进行临床基本技能训练,同时学习相关专业理论知识。相关管理工作依照临床实习管理制度要求执行。 此外,在医院轮转期间,每周安排不少于半天的集中学习,以讲座、教学研讨会与案例讨论等方式,学习全科医学相关问题与相关学科新进展知识。同时每月安排1 天到社区基地参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和安排的教学活动。 社区培训基地实习时间为7 个月。要求学员在社区培训基地工作,并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全科医疗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社区培训基地安排经过师资培训合格的医师,实行一对一带教。

康复科建设标准8383

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第一条?为指导和规范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和管理,提高综合医院康复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康复医疗服务需求,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护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是对综合医院设置康复医学科和开展康复医疗服务的基本要求。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应当按照本指南进行建设和管理。 第三条?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是在康复医学理论指导下,应用功能评定和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康复、传统康复治疗、康复工程等康复医学诊断和治疗技术,为患者提供全面、系统的康复医学专业诊疗服务的临床科室。 第四条?二级以上(含二级,下同)综合医院应当按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独立设置科室开展康复医疗服务,科室名称统一为康复医学科。鼓励有条件的综合医院开展心理康复咨询工作。 第五条?综合医院应当具备与其功能和任务相适应的诊疗场所、专业人员、设备设施以及相应的工作制度,以保障康复医疗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六条?综合医院应当根据医院级别和功能提供康复医疗服务,以疾病、损伤的急性期临床康复为重点,与其他临床科室建立密切协作的团队工作模式,选派康复医师和治疗师深入其他临床科室,提供

早期、专业的康复医疗服务,提高患者整体治疗效果,为患者转入专业康复机构或回归社区、家庭作好准备。 第七条?综合医院应当与专业康复机构或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双向转诊关系,实现分层级医疗,分阶段康复,使患者在疾病的各个阶段均能得到适宜的康复医疗服务,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 第八条?综合医院应当采取适宜技术开展以下康复诊疗活动: 一、疾病诊断与康复评定:包括伤病诊断,肢体运动功能评定、活动和参与能力评定、生存质量评定、运动及步态分析、平衡测试、作业分析评定、言语及吞咽功能评定、心肺功能评定、心理测验、认知感知觉评定、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检查等。 二、临床治疗:针对功能障碍以及其他临床问题,由康复医师实施的医疗技术和药物治疗等。 三、康复治疗:在康复医师组织下,由康复治疗师、康复护士、康复工程等专业人员实施的康复专业技术服务。包括: (一)物理治疗(含运动治疗和物理因子治疗); (二)作业治疗; (三)言语吞咽治疗; (四)认知治疗; (五)传统康复治疗; (六)康复工程; (七)心理治疗。 第九条?综合医院应当鼓励运用中医药技术和方法开展康复服务。

康复医学科管理规范 卫生部修订版

本管理规范是对综合医院设置康复医学科并开展康复医学诊疗工作的基本要求,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所有综合性医院。 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管理规范(修订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的设置,加强康复医学诊疗服务,更好地发挥综合医院对社区康复的转诊、培训和技术指导作用,进一步完善卫生事业的康复医学服务功能,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康复医学诊疗需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管理规范。 第二条 本管理规范是对综合医院设置康复医学科并开展康复医学诊疗工作的基本要求,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所有综合性医院。 第二章性质、功能与布局 第三条 康复医学科是卫生部规定的12个临床一级学科之一,是综合性医院必备临床科室,它是在康复医学理论指导下,应用康复评估和物理治疗、作业治疗、传统康复治疗、语言治疗、心理治疗、康复工程等康复医学的诊断和治疗技术与相关临床科室密切协作,着重为病伤急性期、亚急性期、恢复早期的有关躯体、内脏器官、脑高级功

能和心里功能障碍的患者,提供全面和系统的康复医学专业诊疗服务,并所在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人员提供康复医学技术咨询、培训,为所在区域功能残障患者提供康复医学治疗技术指导的科室。 康复医学科主要业务范畴包括:神经伤病康复(脑损伤、脊髓损伤、外周神经损伤、退行性神经疾病等)、骨与关节伤病康复(骨关节炎、颈肩腰腿痛、骨折后、骨关节手术后、软组织损伤、运动损伤、先天畸形等)、内脏疾病康复(冠心病、高血压、心衰、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等)、老年康复(帕金森病、骨质疏松症、老年性痴呆等)、儿童疾病康复(脑瘫、智力发育迟滞、孤独症等)、疼痛处理等。 第四条 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应设置本管理规范规定的康复医学科,并开展正规的康复医学诊疗工作。 第五条 一级综合医院应设置康复医学治疗部门,在当地政府及其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和指导下,协同当地有关部门,动员、组织群众,大力开展残疾的一级预防工作,对于已经存在功能障碍的患者做好三级预防;同时在上级综合性医院的指导下,配备不少于2名有执业资格的康复治疗师,积极开展社区康复治疗工作,组织、指导所在社区的基层卫生人员,在基层有关医疗机构和功能障碍患者住所开展康复医学治疗、咨询服务,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康复医学诊疗服务工作为基础的,以大中型综合性医院和康复医院为转诊、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的,覆盖广泛、功能完善、结构合理、

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

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试行) 三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 一、科室、面积和床位 (一)科室:独立设置门诊和病区。至少设置具备临床康复评定功能的物理治疗室、作业治疗室、言语治疗室、传统康复治疗室、康复工程室等。 (二)康复医学科门诊和治疗室总使用面积不少于1000平方米。 (三)床位:根据需求和当地康复医疗服务网络设定床位,应为医院总床位数的2%-5%,每床使用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床间距不少于1.2米。 以收治神经科、骨科疾病患者为主或向康复医院转型的三级综合医院,其康复医学科床位数不受上述规定限制。 二、人员 (一)每床至少配备0.25名医师,其中至少有2名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1名具备中医类别执业资格的执业医师。 (二)每床至少配备0.5名康复治疗师。 (三)每康复医学科病床至少配备0.3名护士。 三、设备 (一)功能评定与实验检测设备。

至少独立配备运动心肺功能评定设备、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检查设备、肌力和关节活动评定设备、平衡功能评定设备、认知语言评定设备、作业评定设备等。 (二)康复治疗专业设备。 1.运动治疗:至少配备训练用垫、肋木、姿势矫正镜、平行杠、楔形板、轮椅、训练用棍、砂袋和哑铃、墙拉力器、划船器、手指训练器、肌力训练设备、肩及前臂旋转训练器、滑轮吊环、电动起立床、治疗床及悬挂装置、功率车、踏步器、助行器、连续性关节被动训练器(CPM)、训练用阶梯、训练用球、平衡训练设备、运动控制能力训练设备、功能性电刺激设备、生物反馈训练设备、减重步行训练架及专用运动平板、儿童运动训练器材等。 2.物理因子治疗:至少配备直流电疗设备、低频电疗设备、中频电疗设备、高频电疗设备、光疗设备、超声波治疗设备、磁治疗设备、传导热治疗设备、冷疗设备、牵引治疗设备、气压循环治疗设备等。 3.作业治疗:至少配备日常生活活动作业设备、手功能作业训练设备、模拟职业作业设备等。 4.言语、吞咽、认知治疗:至少配备言语治疗设备、吞咽治疗设备、认知训练设备、非言语交流治疗设备等。

康复医学科细则

康复医学科细则 卫生部专科医师培养与准入制度研究课题专科医师培养标准细则---康复科康复医学科细则 康复医学科是使用各种康复治疗手段~促使各种原因导致身心功能障碍的伤病患者和残疾者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功能得到恢复~提高生活质量的临床专科。它针对的不是疾病本身~而是疾病后身体功能、个体活动功能和社会参与功能的改善。康复医学科包括:神经康复专科,骨关节康复专科,心肺康复专科,慢性疼痛康复专科等亚专业~还包括儿童康复、老年康复等亚专业。康复医学专科医师培养阶段为3年~通过培养并考试合格者方可进入康复医学亚专业的培养。 一、培养目标 通过3年的基础培养~使被培养者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使受训者掌握本学科常见的伤病和/或残疾的功能评定、康复治疗方法~掌握相关学科的临床诊疗基础知识~能独立从事本专科临床康复的诊治工作~初步了解本专科临床科学研究和教学的方法~并学会康复医疗组的管理方式。 二、培养方法 第1年在相关临床科室轮转~重点了解并熟悉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骨科和内科临床诊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相关临床轮科培养的时间安排 轮转科室名称时间 3个月神经内科 1个月神经外科 4个月骨科,包括脊髓损伤, 1个月心内科

1个月呼吸内科 1个月内分泌科,重点糖尿病, 1个月风湿病科 12 个月总计 注:上述轮转时间和顺序,各培养基地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但不能缺项相关临床轮转培养1年结束~经执业医师考试合格后进入康复医学科专科培养~科教司第 1 页 2006年版 卫生部专科医师培养与准入制度研究课题专科医师培养标准细则---康复科时间为2年。重点培养专业为康复治疗学、临床住院康复,包括神经康复、骨科康复、内儿科康复等,及康复医学科门诊,包括疼痛、肌电生物反馈等,。 康复医学科专科培养的时间安排 分类时间 3个月物理治疗 3个月作业和言语治疗 6个月神经康复 6个月骨科康复 3个月内儿科康复 3个月康复门诊 24个月总计 三、培养内容与要求 ,一,第1年~在相关临床科室,12个月,。 1(神经内、外科,4个月, 掌握:脑和脊髓损伤神经科常见病的定位、定性诊断临床治疗要点,神经科物理检查,基本掌握神经科常见病,,、,,,读片、肌电图分析。

康复科建设标准资料

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第一条为指导和规范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和管理,提高综合医院康复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康复医疗服务需求,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护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是对综合医院设置康复医学科和开展康 复医疗服务的基本要求。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应当按照本指南进行建设和管理。 第三条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是在康复医学理论指导下,应用功能评定和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康复、传统康复治疗、康复工程等康复医学诊断和治疗技术,为患者提供全面、系统的康复医学专业诊疗服务的临床科室。 第四条二级以上(含二级,下同)综合医院应当按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独立设置科室开展康复医疗服务,科室名称统一为康复医学科。鼓励有条件的综合医院开展心理康复咨询工作。 第五条综合医院应当具备与其功能和任务相适应的诊 疗场所、专业人员、设备设施以及相应的工作制度,以保障康复医疗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六条综合医院应当根据医院级别和功能提供康复医 疗服务,以疾病、损伤的急性期临床康复为重点,与其他临

床科室建立密切协作的团队工作模式,选派康复医师和治疗师深入其他临床科室,提供早期、专业的康复医疗服务,提高患者整体治疗效果,为患者转入专业康复机构或回归社区、家庭作好准备。 第七条综合医院应当与专业康复机构或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双向转诊关系,实现分层级医疗,分阶段康复,使患者在疾病的各个阶段均能得到适宜的康复医疗服务,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 第八条综合医院应当采取适宜技术开展以下康复诊疗活动: 一、疾病诊断与康复评定:包括伤病诊断,肢体运动功能评定、活动和参与能力评定、生存质量评定、运动及步态分析、平衡测试、作业分析评定、言语及吞咽功能评定、心肺功能评定、心理测验、认知感知觉评定、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检查等。 二、临床治疗:针对功能障碍以及其他临床问题,由康复医师实施的医疗技术和药物治疗等。 三、康复治疗:在康复医师组织下,由康复治疗师、康复护士、康复工程等专业人员实施的康复专业技术服务。包括: (一)物理治疗(含运动治疗和物理因子治疗); (二)作业治疗;

(完整word版)康复科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图

康复科管理 标准化质量管理 一标准化管理的含义 (一)质量是一切工作成败之关键,要想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标准化管理是必要条件之一,是指制定管理标准,贯彻执行标准以及在执行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修订和完善标准的整个过程,使管理有据可依,实现管理上的程序化统一,以期获取做好的效果。 (二)八项质量管理原则 1 以病患为关注焦点 2 领导作用 3 全员参与 4 过程方法 5 管理的系统方法 6 持续改进的意识 7 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8 供方互利的关系 以上八项原则为实施标准提供了普遍适用的原则 (三)康复医学管理是医院管理的一个新的领域,在临床实践中逐步学习和完善相应的管理方法。 二管理是学科充分发挥正常功能的保障 1 康复医学科要想正常发挥其功能作用,良好的管理是先决条件,其中康复医学科的日常治疗活动,人员的素质培养和提高,及各相关人员科内的日常行为规范都要在科室理念指导下,以科室各项制度为保障在人性化管理指导下积极向上、精益求精、认真负责、不断前进。 我们的科室理念是“积极、认真、主动、和气、厚德载物”“一丝不苟”“大医精诚” 2 康复医学科应紧密合作形成一定的组织形式,医护就是组织中的要素,各要素 之间有机的相互作用,才能产生整体的工作效果,实现科室的整体功能。

三康复管理作用表现在实现整体目标上 1 康复治疗是有目标的,只有通过有效的管理才能有效实现组织整体的治疗目 标。 2 有效的管理能使组织整体更快更好的实现目标,它发挥的作用远远大于整体中 各个部分所起到的作用,起到扩大整体功能的作用。 3 有效的管理,能使有关的组织要素、各个环节、各项管理制度和措施、各项政 策法规及各种治疗方法最佳的有机结合,进行最有效的组合。通过合理的组合,产生新的功能,可以充分发挥这些要素的最大潜能,使之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4 康复医学科的制度建设是否完善是康复管理是否正规化的体现, 5 《JCI标准》按照医院重要职能将内容分为“以患者为中心的标准”和“医疗机构管理的标准”两个部分。它的基本理念是质量管理和持续质量改进,强调患者的安全。 管理制度建设 一建立康复医学科的相关服务流程 (一)建立康复病人的收治标准化入院程序 1 医院应有完善的康复筛查制度,以确认哪些人群需要康复治疗,要有相应标准,明确规定哪些患者可以优先应用康复医学科的服务,康复科应向患者提供康复医学信息的流程,提供的康复信息,包括康复治疗的初步计划、康复预期效果、康复治疗患者所必须缴纳的治疗费用等情况。 2 康复治疗流程:

康复医学科培训细则 (1)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 康复医学科培训细则 康复医学是临床学科,专注于诊断、评估和处理各个年龄段人群身体和(或)认知方面的残损、残疾和功能受限. 康复医学具有独立的理论基础、功能评定方法和治疗技能,综合应用各种康复诊疗手段来加速人体伤病后的恢复进程、预防或减轻其后遗功能障碍程度,以及提高患者具有生理功能的生命质量. 康复医学的特点是不仅针对疾病本身,更注重伤病后身体功能、个体活动功能和社会参与功能障碍的改善. 一、培训目标 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本学科常见的伤病和残疾的功能评定、康复治疗方法,掌握相关专科的临床诊疗常规,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熟悉康复医疗团队的合作工作模式. 培训结束时,住院医师能够具有独 立从事康复医学科临床日常工作的能力,同时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 二、培训方法 住院医师在康复医学科和其他相关临床学科的临床实践中,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学习规范的临床工作流程,学习基本的操作技能,完成规定的病种和基本技能操作数量,填写?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登记手册?;参与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 第1年,在相关临床科室轮转,总计12个月. 熟悉相关临床学科的诊疗基本 原则和方法(表1) . 表1相关临床科室轮转时间安排表 业包括内分泌、风湿免疫、老年科等 第2~3年,在康复医学科本专业临床实践,重点为神经康复、骨关节康复、内科康复、儿童康复、康复治疗及康复门诊等(表2),总计21个月. 住院医师在轮转

过程中跟随指导教师每周查房不少于5次,出专科门诊及会诊每周1~2次,分管病人6~14人. 表2康复医学科培训时间安排表 三、培训内容与要求 (一)第1年,相关临床科室轮转 1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共3个月) 掌握:神经系统体格检查方法,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定位、定性诊断和临床治疗要点. 熟悉:神经系统常见疾病 CT、MRI读片,神经系统疾病常用药物;神经疾患合并症和并发症的防治,神经内、外科ICU常见处理. 具体病种和例数要求见表3. 表3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轮转期间要求参与诊治的病种及例数 掌握:骨关节肌肉系统常规体格检查方法,各部位的骨折、软组织损伤、骨关节炎、关节置换术、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质疏松症等的临床诊断与治疗原则. 具体病种和例数要求见表4. 表4骨科轮训期间要求参与诊治的病种及例数

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管理规范(修订稿)

最新版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管理规范(修订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的设置,更好地发挥综合医院的康复医疗服务功能以及对社区康复医疗的转诊、培训和技术指导作用,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康复医学诊疗需求,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 第二条 本《规范》是对综合医院设置康复医学科并开展康复医学诊疗工作的基本要求,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所有综合医院。 第二章性质、功能与布局 第三条 康复医学科是卫生部规定的12个临床一级学科之一,是综合医院必备临床科室。它是在康复医学理论指导下,应用康复评定和物理治疗、作业治疗、传统康复治疗、语言治疗、心理治疗、康复工程等康复医学的诊断和治疗技术,与相关临床科室密切协作,着重为病伤急性期、亚急性期、恢复期的有关躯体、内脏器官、脑高级功能和心理功能障碍的患者以及重症、复杂和疑难的残疾患者,提供全面和系统的康复医学专业诊疗服务,并作为区域性康复医学资源中心为所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提供康复医学技术咨询、培训,为所在区域功能残障患者提供康复治疗技术指导的科室。 康复医学科的服务宗旨是预防和改善各种疾病、损伤、畸形等导致影响患者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功能障碍。主要业务范畴包括:神经损伤及疾患康复(脑血管病、脑损伤、脊髓损伤、、外周神经损伤、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等)、骨与关节伤病康复(骨关节伤病围手术期、骨性关节炎、脊柱伤病、骨折后、截肢、软组织损伤、运动损伤、先天畸形等)、内脏疾病康复(冠心病、高血压、心功能不全、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等)、老年康复(帕金森病、骨质疏松症、老年性痴呆等)、儿童疾病康复(脑性瘫痪、智力发育迟滞、孤独症等)、疼痛处理等。 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应设置本《规范》规定的康复医学科,并开展《规范》要求的康复医学诊疗工作。 第四条 一级综合医院应设置康复医学治疗部门,在当地政府及其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和上一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的指导下,协同当地有关部门,动员、组织群众,大力开展残疾的一级预防工作,对于已经存在功能障碍的患者做好三级预防;同时在上级综合医院的指导下,配备不少于2名有执业资格的康复专业人员,积

-二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

二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 一、科室、面积和床位 (一)科室:独立设置门诊和病房。至少设置具备临床, 康复评定功能的物理治疗室、作业治疗室、言 语治疗室、传统康复治疗室、康复工程室等。 (二)康复医学科门诊和治疗室总使用面积不少于500 平方米。 (三)床位:至少为医院床位数的2.5% ,但不得少于 10 张床,每床使用面积不少于6 平方米, 床间距不少于1.2 米。 二、人员 (一)每床至少配备0.25 名医师,其中至少有1 名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1 名具备中 医类,别执业资格的执业医师。 (二)每床至少配备0.5 名康复治疗师。 三)每床至少配备0.3 名护士 三、设备(一)功能评定与实验检测设备。

至少独立配备肌力和关节活动度评定设备、平衡功能 评定设备、语言评定设备、作业评定设备等配备肌 电图与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检查设备。 (二)康复治疗专业设备。 1.运动治疗:至少配备训练用垫、肋木、姿势矫正镜、 平行杠、楔形板、轮椅、训练用棍、砂袋 和哑铃、墙拉力器、肌力训练设备、前臂 旋转训练器、滑轮吊环、电动起立床、功 率车,治疗床(含网架)、连续性关节被 动训练器(CPM、训练用阶梯、训练用 球、踏步器、助行器、平衡训练设备、运动控 制能力训练设备、功能性电刺激设备、儿童运 动训练器材等。 2.物理因子治疗:至少配备直流电治疗设备、低频电治疗设 备、中频电治疗设备、高频电治疗设备、 光疗设备、超声波治疗设备、传导热治疗 设备、牵引治疗设备等。 3.作业治疗:至少配备日常生活活动作业设备、手功能 作业训练设备、模拟职业作业设备等。

4.言语、吞咽、认知治疗:至少配备言语治疗设备、吞 咽治疗设备、认知训练设备、 非言语交流治疗设备等。 5?传统康复治疗:至少配备针灸、推拿、中药熏(洗)蒸等中医康复设备。 6.康复工程:至少配备临床常用矫形器、辅助具制作设备。 (三)急救设备。 至少配备简易呼吸器、供氧设备、抢救车。 (四)信息化设备。 至少配备1台能够上网的电脑。 四、规章制度 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明确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规定 或认可的康复医学科诊疗规范和标准操作规程、感染管 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等。

康复科工作制度

康复科工作制度 (一)严格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和各项操作规程,执行医院休、请假、奖金发放等制度,工作时间不准擅自离岗、吸烟、打闹、喧哗。(二)对伤残病人,行动或卧床患者,应坚持床边会诊及治疗,急病人之所急,帮病人所需,以极大的爱心,最大限度的帮助他们恢复身心健康。 (三)坚持周会制度,贯彻医院工作方针。科室工作,每月有总结、有计划。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拒收红包,不开大处方,不期瞒病人。加强科室各室间的协作。同志间的团结,以大局为重,不搞小团体。(四)坚持专业学习制度,每日组织业务交流,专人主讲,提出新问题,总结新方法,制定新的操作方案,以患者为本,不断提高科室医技人员业务水平。 (五)加强安全生产意识,消除火、电隐患,各治疗室明确责任人,出现意外事故,按医院奖惩条例追究当事人和责任人的责任。

运动治疗室工作制度 1、凡需运动治疗患者,由康复科医生和康复治疗师填写治疗申请单。 2、运动治疗室的工作人员根据患者疾病的特点和患者的具体情况,制订合适的运动治疗方案。 3、对患者的功能状况进行定期评估,并做好详细记录,以确定患者的问题,拟定治疗目标修正及治疗方案。 4、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了解患者的情况和反应,并向患者交待注意事项和自我观察的方法,取得患者的合作。 5、治疗室工作人员管理好运动治疗室的普通装备及功能训练器械,经常维修、保养、确保治疗安全。 6、运动治疗室工作人员要不断吸取国内外先进的治疗技术和方法,以提高我们的治疗水平。 7、保持治疗室清洁,不得在治疗室内吸烟、喧哗

理疗室工作制度 1、凡需理疗患者,由接诊医生填写治疗申请单,经医生检查后,确定理疗种类与疗程。 2、理疗室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治疗前交待注意事项,治疗中细心观察,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治疗后认真记录。 3、疗程结束后,应及时作出小结,填好治疗卡并妥善保管,供临床观察总结疗效。需继续治疗时应与医生联系、确定,因故中断治疗应及时通知医生。 4、进行高频治疗时,应除去病员身上的金属物(如手表等),注意地面与病员的隔离。病员和操作者,在进行治疗时,切勿与砖墙、水管或潮湿地板接触。超高频治疗器械前必须检查导线接触是否良好、极板有无裂纹、破损,否则不能使用。大型超声波禁用单极法,治疗中病员不得触摸机器。下班时,所有理疗器械一律切断电源。 5、爱护理疗仪器,使用前检查,使用后擦拭,定期维修。要避免震动损坏电子管或紫外线灯管。理疗机器每次治疗后应有数分钟的休息。 6、康复医师应经常到治疗室观察治疗过程,并与理疗室工作人员经常研究理疗方案及方法,不断改进理疗方法,探索理疗机器的新用途,发掘理疗新的应用范围。 7、理疗工作人员要坚持自觉及重点进修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定期重点分析总结本科前本五位病种的临床疗效,定期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提高理疗效果。

康复医学科管理制度 (制度、规范、岗位职责)

XX医院 令狐采学 康复医学科工作制度(拟) XX医院 二〇一五年十二月 目录 一、医师管理规范3 (一)医师医疗质量管理条例3 1、接诊制度3 2、医疗安全制度3 3.交班制度3 4、修订医嘱制度4 5、病情反馈制度4 6、参与治疗制度4 7、康复教育制度4 8、医疗组长排班制4 9、医师质量保证基本程序4 (二)医师行风规范管理条例5 二、康复科专业设备统一管理制度6 (一)康复科专业设备的配置及使用6

(二)康复科专业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维修6 (三)突发故障处理6 三、康复科业务学习计划8 (一)培训目的8 (二)培训对象8 (三)培训方式8 (四)附件:业务培训学习课程表9 四、康复医学科各级人员职责及管理制度10 (一)康复医学科主任职责10 (二)康复医学科主治医师职责10 (三)康复医学科医师职责11 (四)康复医学科主管技师职责11 (五)康复医学科技师职责12 (六)康复医学科各级人员工作制度12五、康复医学科工作室管理制度13 (一)运动治疗室工作制度13 (二)理疗室工作制度13 (三)针灸室工作制度14 (四)推拿室工作制度14 六、康复医学科安全管理制度16 七、康复治疗计划制定制度18 附《康复治疗计划单》19 八、定期康复治疗与训练效果评定标准与程序20

(一)定期康复治疗标准与程序20 (二)康复治疗无效中止康复程序21 九、康复科医疗文书书写要求23 附、康复科医疗文书书写质控标准24 一、医师管理规范 (一)医师医疗质量管理条例 1、接诊制度 门诊医师负责接待门诊患者、确定治疗方案、开处方和治疗单,并介绍患者到相关治疗室治疗。各亚专业医师负责接待本亚专业住院患者。征询治疗师意见,确定治疗方案(包括康复护理目标、方案)、开医嘱、送交治疗单和安排患者到相关治疗室治疗并请治疗室在医嘱单上签字。安排患者每日治疗时间,并告之注意事项;亚专业住院医师不在病房是由值班医生负责。 2、医疗安全制度 医师必须向患者说明病情、诊疗计划及社保报销情况,签署自费协议书、授权委托书、特殊治疗知情同意书(骨干节伤病患者知情同意书、瘫痪患者知情同意书等);对瘫痪、骨折、骨质疏松、老年、儿童等感觉运动障碍患者必须在病历中强调专人陪护,以防跌倒、骨折、再卒中等意外事故发生。各亚专业医师每周一至五随上级医师对本组新入院、疗效差(由

康复医学科医师培养标准

康复医学科医师培养标准康复医学科细则 康复医学科是使用各种康复治疗手段,促使各种原因导致身心功能障碍的伤病患者和残疾者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功能得到恢复,提高生活质量的临床专科。它针对的不是疾病本身,而是疾病后身体功能、个体活动功能和社会参与功能的改善。康复医学科包括:神经康复专科;骨关节康复专科;心肺康复专科;慢性疼痛康复专科等亚专业,还包括儿童康复、老年康复等亚专业。康复医学专科医师培养阶段为3年,通过培养并考试合格者方可进入康复医学亚专业的培养。 一、培养目标 通过3年的基础培养,使被培养者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使受训者掌握本学科常见的伤病和/或残疾的功能评定、康复治疗方法,掌握 相关学科的临床诊疗基础知识,能独立从事本专科临床康复的诊治工作,初步了解本专科临床科学研究和教学的方法,并学会康复医疗组的管理方式。 二、培养方法 第1年在相关临床科室轮转,重点了解并熟悉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骨科和内科临床诊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相关临床轮科培养的时间安排 轮转科室名称时间 神经内科 3个月 神经外科 1个月 骨科(包括脊髓损伤) 4个月 心内科 1个月 呼吸内科 1个月 内分泌科(重点糖尿病) 1个月 风湿病科 1个月 总计 12 个月 注:上述轮转时间和顺序,各培养基地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但不能缺项 相关临床轮转培养1年结束,经执业医师考试合格后进入康复医学科专科培养,时间为2年。重点培养专业为康复治疗学、临床住院康复(包括神经康复、骨科康复、内儿科康复等)及康复医学科门诊(包括疼痛、肌电生物反馈等)。 康复医学科专科培养的时间安排 分类时间 物理治疗 3个月 作业和言语治疗 3个月 神经康复 6个月 骨科康复 6个月 内儿科康复 3个月

康复中心建设基本标准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康复中心是为残疾人提供医疗、教育、职业、社会等康复服务的综合性康复机构。承担着康复评定、康复治疗、康复训练、康复教育、康复工程、康复人才培养、社区康复指导、康复信息咨询、康复宣传、康复研究和残疾预防等职能。 第二条、为促进残疾人康复事业的健康发展,加强和规范康复中心建设,制定本标准。 第三条、本标准适用于全国省、市、县残联所属各级康复中心建设。本标准为最低标准,有条件的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建设标准。 第二章选址与规划布局 第四条、康复中心建设要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根据残疾人的康复需求,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促进覆盖城乡残疾人的康复服务体系建设。 第五条、康复中心选址根据康复服务的特殊性,选择交通便利、环境安静、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好的位置,并尽可能充分利用城市基础设施和医疗卫生资源,充分考虑残疾人康复、特别是残疾儿童康复对环境的要求,兼顾未来发展。 第三章规模与功能 第六条、各级康复中心建设规模与服务功能。 一级康复中心建筑面积不少于1500平方米,康复床位不少于15张。一级康复中心直接面向县、区残疾人提供康复训练与服务,配合同级残联培训社区康复人员和残疾人及亲友,宣传普及康复和残疾预防知识。 二级康复中心建筑面积不少于4000平方米,康复床位不少于40张,门诊部应设置医疗观察床位。二级康复中心面向多个县、区提供综合性的康复服务,承担一定的康复技术培训任务,协助有关部门,指导辖区基层康复机构业务建设。 三级康复中心建筑面积不少于10000平方米,康复床位不少于100张。三级康复中心提供全面的、连续的康复服务,并在综合性康复服务基础上,提供较高水平的专科服务,承担康复教学任务,开展康复技术研究,对下级康复机构进行指导。 第四章业务部门设置 第七条各级康复中心业务部门设置 一级康复中心

康复医学科管理制度(制度、规范、岗位职责)

XX XX XX

目录 一、医师管理规范 (3) (一)医师医疗质量管理条例3 1接诊制度 (3) 2、医疗安全制度 (3) 3、交班制度 3 4、修订医嘱制度 (4) 5、病情反馈制度 (4) 6、参与治疗制度 (4) 7、康复教育制度 (4) 8、医疗组长排班制 (4) 9、医师质量保证基本程序 (4) (二)医师行风规范管理条例5 二、康复科专业设备统一管理制度 (6) (一)康复科专业设备的配置及使用6 (二)康复科专业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维修6 (三)突发故障处理6 三、康复科业务学习计划 (8) (一)..................................................................... 培训目的8 (二)..................................................................... 培训对象8 (三)..................................................................... 培训方式8 (四)..................................................... 附件:业务培训学习课程表9 四、康复医学科各级人员职责及管理制度 (10) (一)康复医学科主任职责10 (二)康复医学科主治医师职责10 (三)..................................................... 康复医学科医师职责11 (四)康复医学科主管技师职责12 (五)康复医学科技师职责12 (六)康复医学科各级人员工作制度12 五、康复医学科工作室管理制度 (14) (一)运动治疗室工作制度14 (二)理疗室工作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