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的解决及其意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农”问题的解决及其意义
作者:陈丽
来源:《今日财富》2017年第32期
“三农”问题,简明地说就是农业不发达、农村贫困和农村落后的问题,其实质就是城乡发展不同步,发展不协调的问题。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农业、农村在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改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首先,解决“三农”问题有利于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农业大国。

农民占我国人口的大多数,农村分布范围较广、农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三农”问题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核心问题和关键领域。

特别是我们已进入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解决好“三农”问题是迫切之需。

“农民到处都是人口、生产和政治力量的非常重要因素,如果没有他们的积极参加,任何社会的变革和发展都是不可能的。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改革,要想更好更快地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进程,必须要推进“三农”问题的解决。

“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要问题是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

”全面依法治国,是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法制保障,而农村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重点所在,农民法律意识缺乏,农村法治建设进程缓慢,深刻影响着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实现全面依法治国不能忽视对“三农”问题的解决。

全面从严治党,严肃党内作风纪律,“苍蝇老虎一起拍”,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我国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也是“三农”中农村问题的重要部分,关切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其次,解决“三农”问题是解决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和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基本要求。

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

而“三农”问题其实质是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问题,这是制约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主要制约因素。

同时,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它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指明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问题,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城乡差距逐渐扩大。

城乡差距扩大,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对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是极其不利的,更越发偏离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

而要解决城乡差距扩大的问题,根本上在于解决好“三农”问题,推进城乡同步发展。

因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也必须首先要解决好“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三农”问题的解决是解决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和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基本要求。

再次,解决“三农”问题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提出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内涵的中国梦。

中国梦展现了中国的宏伟愿景,顺应了人民的利益呼声,表达了群众的热切期盼,它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而中国梦实现必须
要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力量。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它不仅是国家革命、建设的根本问题,它的解决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和迫切需要。

“三农”问题的解决,必须坚持不断努力。

首先,创新驱动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

依靠创新驱动发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生态农业,发展和利用农业科技,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提高农业竞争力;推动新型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和构建新型农产品供求信息平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扩大农产品的营销市场,实现农产品“走出去”,进而推进农业经济发展的步伐。

其次,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

农民贫困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农民知识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素质较低,农民是农业生产活动的主体,这必然影响着农业的发展和进步。

解决农民贫困问题,需要发挥国家社会扶持和农民自救相结合的合力作用。

一方面,国家在实施扶贫政策时,应该注意落到实处和精准;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农民应注重自身的素质能力的培养及意识,以便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然而,农民素质能力的提高还有赖于政府社会的支持,提供相应的素质能力培训机制,完善保障体制,留住农村优秀人才,控制住农村人才的流失,培育新型农民,才能根本地解决好农民的贫困问题。

最后,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城镇化进程。

其一,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财政支出,促进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等事业的发展,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和水平;其二,加强农村社会治理,改革不合理的制度,严肃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工作作风,提高农村领导班子的领导水平和能力,完善农村基层监督制度,促进农村民主法治建设,构建新型和谐农村;其三,制定相关控制乡村环境污染和加强生态保护条例,构建美丽乡村,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实现城乡同步协调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