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临床感染现状分析
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定植与感染研究进展

adus
eo
fan
t
i
b
i
o
t
i
c
sandd
r
ug
r
e
s
i
s
t
an
ts
t
r
a
i
ns
mu
t
a
t
i
on c
a
r
bapenemr
e
s
i
s
t
an
tEn
t
e
r
oba
c
t
e
r
i
a
c
e
a
e CRE ha
sma
r
ked
l
nc
r
e
a
s
edwo
r
l
dwi
de CRE
yi
ha
sbe
c
omeahuget
hr
e
a
tt
opub
和头孢菌素酶能够 与 孔 蛋 白 的 突 变 相 结 合, 细 菌 某 种 孔 蛋
过细胞膜进入菌体,从 而 导 致 细 菌 对 碳 青 霉 烯 类 抗 菌 药 物
耐药
;(
2) 产 生 碳 青 霉 烯 酶,指 能 水 解 碳 青 霉 烯 类 抗
[
20
22]
生素的酶,碳青霉烯 酶 属 于 β
-内 酰 胺 酶, 有 3 个 不 同 的 分
院时间长、清除困 难、 死 亡 率 较 高, 给 临 床 治 疗 带 来 极 大
2009 年一组 新 德 里 金 属 β
-内 酰 胺 酶 (New De
l
h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的分子生物学及其临床感染特征研究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的分子生物学及其临床感染特征研究细菌耐药性目前已成为全球性关注的问题,耐药细菌所致感染已构成新世纪抗感染治疗的新挑战,是当前人类健康和生命面临的主要威胁。
肠杆菌科细菌分布广,与人类关系密切。
在医院感染中,肠杆菌科细菌包括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等是引起医院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并以多重耐药菌株引起的感染为显著特点。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目前临床治疗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β-Lactamases, ESBLs)及AmpC酶等多重耐药菌株所引起感染的最有效的抗菌药。
但随着该类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及不合理使用,临床上已出现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菌株。
目前国内外关于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报道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①产生碳青霉烯酶,如IMP型和VIM型金属酶以及KPC (Klebsiella pneumoniae carbapenemase, KPC)型碳青霉烯酶等;②ESBL和/或AmpC酶过度表达同时合并外膜孔蛋白的丢失;③外排泵高表达的膜屏障机制;④药物靶位改变。
在上述几种耐药机制中,产碳青霉烯酶是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最主要的机制。
骆俊等人对2003年6月到2004年5月华山医院临床分离的耐亚胺培南的革兰阴性杆菌中的碳青霉烯酶进行了筛查,发现细菌产碳青霉烯酶是不动杆菌和弗劳地柠檬酸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等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原因之一。
沈继录等人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对199株革兰阴性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显示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杆菌对12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均高于碳青霉烯类敏感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率,而且产生多种碳青霉烯酶,如KPC、IMP、VIM和OXA型碳青霉烯酶等,并在弗劳地柠檬酸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有产酶克隆株的流行。
在巴西,肠杆菌科细菌中对碳青霉烯耐药已成为主要问题,特别是产KPC酶的耐药株已在多个地区报道。
儿童患者检出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文章编号:1001-8689(2020)12-1273-06儿童患者检出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分析张琴许健*宋培培(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检验科,成都 610091)摘要:目的了解儿童患者临床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 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实验室依据。
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儿科送检标本分离出的革兰阴性菌,采用VITEK 2 Compact 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及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
结果本研究分离出284株CRE,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 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CR-KPN)232株(81.7%),居第一位;其次为耐碳青霉烯类阴沟肠杆菌(carbapenem resistant Enterobacter cloacae,CR-ECL)23株(8.1%)、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carbapenem resistant Escherichia coli,CR-ECO)17株(6.0%)。
CRE主要来自ICU病房(包括NICU、PICU、SICU),总计217株(76.1%)。
痰标本检出CRE居第一位(209株,73.3%),其次为气管导管(31株,10.9%)。
CR-KPN检出患者的年龄以新生儿(<28d)及婴儿(≥28d~1岁)为主,分别为57.4%及48.8%。
亚胺培南MIC值分布≥16μg/mL的CR-KPN约为81.0%,CR-ECL约为21.7%,CR-ECO约为70.6%。
CR-KPN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复方磺胺甲噁唑敏感性高,敏感率均大于90%,氨曲南次之,敏感率为43.5%。
CR-ECL对阿米卡星敏感率为95.7%,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均无耐药株。
中国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的流行病学和防控策略

② 耐药菌控制不能采用这种方式,细菌耐药的发生是 多因素造成的,与临床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有关
徐英春. 中国执业药师. 2013;10(4):3-8.
2012年卫生部发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将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限 制使用与特殊使用三类进行分级管理。建议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选用应从严控制。
限制碳青霉烯类药物的使用可以降低碳青霉烯类药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 (CRPA)比率
Pakyz A .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2009;53(5):1983-6.
美罗培南,环丙沙 星,头孢他啶与铜绿 耐药上升显著相关
头孢曲松,环丙沙 星,与肠杆菌科耐药
上升显著相关
胡付品等.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2; 12(5):321-329.
舒普深不易诱导肠杆菌科细菌耐药
舒普深不易诱导肠 杆菌科细菌耐药
Ampc酶 不会诱导肠杆菌产生Ampc酶
ESBL
治疗产ESBL肠杆菌感染,对抗生素选择 性压力影响较小
Akova M. Clin Microbiol Infect 2008; 14 (Suppl 1): 185–188.
国外CRE发生率
6.0% 5.0% 4.0% 3.0% 2.0% 1.0% 0.0%
0.3% 大肠埃希菌
5.3% 克雷伯菌
超过半数耐药细菌为产 碳青霉烯酶的菌株
- 碳青霉烯耐药大肠埃希 菌(CREc)为55%
- 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 伯菌(CRKp)为72%
数据来源于2007-2009年的SENTRY细菌耐药监测,从美国30个中心、欧洲 10个中心和拉丁美洲43个中心收集了10,432株大肠埃希菌和5,516株克雷伯菌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研究现状

等, V I M 多见 于希腊 , O X A一 4 8多见 于北非 和土耳 其 , N D M
多见 于印 度 次 大陆 、 巴 尔干 地 区 。
2 . 2 膜孔蛋 白改变或缺失合并 A m p C酶或 E S B L s 酶 高表 达
当革 兰 阴性 菌携 带 A p mC酶 或 E S B L s 酶 同 时合 并 膜 孔 蛋 白改 变或 缺 失 时 , 可获 得 对 碳 青 霉 烯 类 药物 的 耐 药性 。膜 孔 蛋 白 允许 抗 生素 通 过 扩 散 方 式 穿过 细 胞 膜 而 进 入 细 菌 的 细
多个研 究 中均 见 报 道 j 。
沙 特 阿拉 伯 和 黎 巴 嫩 等 都 有 C R E 的 报 道 引起 我 们 高度 的 重视 。
已从 原来的散发 状况过渡成为 目前 国际流行 的耐药菌株 , 需
3 C R E 的实 验 室 检 测 方 法
碳青 霉烯酶 的检测 方法主要 包括表型 筛查 实验 、 碳 青霉 烯酶确认 实验 、 P C R及 D N A测序等 , 具体描述如 下。
3 . 1 耐 药 表 型 筛 查 试 验 3 . 1 . 1 K—B 法 操 作依据《 全 国 临 床 检 验 操 作 规 程 》第 3 版常规方法进行 , 按 照 美 国I 】 盏 床 实验 室标 准 化 研 究 所 ( C l i n i —
c a l a n d L a b o r a t o r y S t a n d a r d s I n s t i t u t e , C L S I ) 2 0 1 2年 最 新 的 药
难 题 。本 文 就 C R E 的研 究现 状 综 述 如 下 。
酶 包括 O X A一4 8 , 能水解青 霉素 、 碳青 霉烯 类抗生 素、 头孢 菌素 , 但 不能水解氨 曲南、 广谱的头孢 菌素 , 主要存在 于鲍曼 不动杆 菌、 奇异变形杆 菌、 铜 绿假 单胞 茵、 肺 炎克 雷伯 菌 、 大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杆菌的感染现状及治疗进展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杆菌的感染现状及治疗进展肺炎克雷伯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是一种机会致病菌,是导致社区获得性感染和院内感染的常见病原菌之一,呈全球性流行趋势。
碳青酶烯类抗生素往往是控制KP感染时最后选择的药物。
然而,近年来随着碳青酶烯类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耐碳青酶烯类肺炎克雷伯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CRKP)逐渐出现并广泛流行,重症监护病房(PICU)中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患儿及其他感染类型的患儿中多次检出CRKP。
CRKP感染控制难度大,病死率高,已成为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1]。
现就CRKP的感染现状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一、CRKP的感染现状及耐药机制1.CRKP感染现状:20世纪90年代随着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s, ESBLs)肠杆菌属广泛流行,碳青酶烯类抗生素成为控制肠杆菌属感染的最后药物,然而随着其被大量应用,耐碳青酶烯类肠杆菌属(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逐渐广泛流行[2]。
目前研究认为,抗生素的长期使用、患者病情危重、医用设备长期植入、院内感染防御措施不完善为CRE感染的高危因素[3]。
在儿童CRE感染因素分析中,使用免疫抑制剂、长期使用抗生素、住院时间延长为感染CRE的高危因素,其中抗生素长期使用与儿童CRE感染相关性最大[4,5,6,7]。
美国5%的医院及18%的保健机构均报道了CRE的感染[2],其中儿童感染占1%~5%[4]。
有数据显示,CRE感染致死率为50%,在儿童中也有文献报道致死率高达38%[8],据推测,在未来每6例外科手术患者中会有1例死于CRE感染[9],CRKP感染已对全球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欧洲CDC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9 300例CRE感染患者中,CRKP感染7900例,CRKP已成为CRE中最主要的致病菌[10]。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的防控

16
14
Imipenem
13.5
Meropenem
12
10.8
10
8.88.9 9.39.4 8.9
10
8
6
4
2.72.9
2 0.40.6 0.70.3 0.60.4 1.21.3 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CHINET Data
7
在欧洲个别国家碳青霉烯类非敏感肺炎克雷伯菌发生率高达60%
17 (1.5)
112 (14.9)
53 (7.0)
461 (11.6)
89 (2.4)
Akova M, Unpublished data
OUTLINE
CRE感染的上升趋势 CRE感染的临床危害性 CRE感染的危险因素 CRE感染的感控措施
12
2013美国CDC报告中,为什么CRE被列为紧急危险? 住院患者中, CRE感染增加,治疗困难,甚至无药可用 住院患者CRE血流感染,死亡率近50%
KPC-Kp感染的意大利研究
5个试验中心
罗马、博洛尼亚、热那亚、都灵和乌迪内
截止到2013年12月,对661例患者进行了分析
院内死亡率为44%
14天死亡率为34% BSI为39%,其他感染为24%
Tumbarello M. ECCMID 10-13 May 2014, Barcelona
CRE在美国发生率: 肺炎克雷伯菌 11% 大肠埃希菌 2%
老年患者出现CRE肺部感染的预后差
某一老年病区的历史对照
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发生率较高,死亡率不 高
近年来出现CRE感染,死亡率高
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肠杆菌科细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肠杆菌科细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肠杆菌科细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检验科收检的10000份标本,共分离培养出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肠杆菌科细菌(CRE)65株,均使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鉴定及药敏试验,分析CRE的科室分布、标本来源、病原菌分布、药物耐药性等。
结果:科室分布中,神经外科21株(32.31%)、血液科8株(12.31%)、重症医学科7株(10.77%)、烧伤整复科6株(9.23%)、骨科6株(9.23%)、泌尿外科4株(6.15%)、神经内科3株(4.62%)、呼吸内科2株(3.08%)、普外科2株(3.08%)、消化内科2株(3.08%)、其他科室4株(6.15%);标本分布中,痰液23株(35.38%)、尿液16株(24.62%)、血液15株(23.08%)、分泌物9株(13.85%)、其他2株(3.08%);病原菌分布,肺炎克雷伯菌36株(55.38%)、大肠埃希菌21株(32.31%)、阴沟肠杆菌5株(7.69%)、其他3株(4.62%);药敏结果,头孢曲松、头孢噻肟、亚胺培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65株(100%),头孢唑林、头孢呋辛的耐药64株(98.46%),氨曲南的耐药63株(96.92%),其他依次为左氧氟沙星、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多西环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头孢他啶、头孢美唑。
结论:CRE以神经外科最为高发,标本来源以痰液、尿液及血液多见,对大多数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及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都耐药,临床应加强对CRE的筛查,合理应用抗生素。
【关键词】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肠杆菌科细菌(CRE);分布特点;耐药性【中图分类号】R9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20-0083-02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肠杆菌科细菌(CRE)感染属于临床难治性感染之一,也是导致高死亡率的原因。
中国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的流行病学和防控策略

国际合作和信息共享的重要性
加强国际合作
面对全球性的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 细菌威胁,各国之间需要加强合作,共 同研究和应对。通过分享经验、技术和 资源,有助于加速研发进度,提高防控 效果。
VS
信息共享的意义
在国际合作中,信息共享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建立全球性的信息共享平台,实时交 流和更新研究成果、疫情动态和防控策略 ,可以更好地指导各国开展防控工作,共 同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
中国碳青霉烯类耐药肠 杆菌科细菌的流行病学 和防控策略
汇报人: 日期:
目 录
• 引言 •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的流行病学特征 •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的影响和后果 • 防控策略和措施 • 未来展望和研究方向 • 结论和建议
引言
01
背景介绍
耐药性问题严重
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成为全球公共 卫生危机。
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 全球性的耐药菌威胁。
探索新型抗生素和其他替代治疗手段 ,应对耐药菌带来的挑战。
重视耐药菌防控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建立持久、稳定的防控机制和研究体 系。
THANKS.
结论和建议
06
主要结论回顾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在中国的传播呈现上升趋势,对公共健康构成了严重 威胁。
耐药基因的传播和医院内的交叉感染是耐药菌传播的主要途径。
现有的防控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耐药菌的传播,但仍存在诸多挑战和不足。
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
01
02
03
04
加强医院内的感染控制措施, 包括严格执行手卫生、加强医
社区传播
耐药菌也可通过食物、水源等环境因素在社区中 传播,尤其在一些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实践

摘要: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 CRE)的治疗一直是临床较为棘手的问题,本文探讨了一例耐碳青霉烯类大肠杆菌感染的腹腔感染患者的治疗问题。
其间,临床药师能从循证医学的依据以及药代动力学原理出发,在药物的选择,给药剂量的确定以及给药方式的优化方面,给予临床较好的建议,被临床采纳并运用于该例患者的治疗,并取得良好的疗效,体现了药师能够运用最新的循证医学以及药学知识来配合临床进行诊疗,发挥自己的作用。
关键词: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抗感染治疗,临床药师,抗菌药物的延时输注A Therapeutic Practice in a Patient withCarbapenem-Resistant Escherichia coli Infection [Abstract]The treatment of 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 has been a difficult problem for doctors for a long time. Now a case of Carbapenem resistant Escherichia coli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abdominal infection is discussed here. In this case, the clinical pharmacist gives suggestions including antibiotic drug selection,drug dosage and the route of administration from the view of evidence-based medicine as well as the basis of the principle of pharmacokinetics. And the suggestions were adopted,and achieved good effect on the patient. This illustrates that the pharmacist is able to use evidence-based medical knowledge and pharmaceutical knowledge to Participate in clinical therapy.[Key words]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 anti-infective therapy, clinical pharmacists, prolonged-infusion antibiotic regimens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 CRE)是一组肠道杆菌,此类细菌之所以被称为“超级细菌”,是因为它对于很多新的抗生素都有耐药性,感染者死亡率非常高[1]。
2021儿童肝移植术后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感染临床特点分析(全文)

2021儿童肝移植术后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感染临床特点分析(全文)自20世纪80年代面世以来,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被认为是抵御革兰阴性菌的最后一道防线,然而,近10年来,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 CRE)感染,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健康威胁。
CRE是指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多利培南中任何一种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或者证实产碳青霉烯酶的肠杆菌科细菌。
在器官移植术后免疫力低下人群中,CRE作为较凶险的感染病原体之一,严重威胁着移植物及受者的存活率。
本研究通过对2017至2018年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286例儿童肝移植受者进行CRE感染的调查,分析儿童肝移植术后CRE感染的临床特点,并对CRE感染的防治进行相关探讨。
对象和方法一、对象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回顾性收集2017年8月1日至2018年8月1日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接受肝移植术的儿童患者共计286例,病例资料含随访情况。
CRE感染的诊断标准:患儿痰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血液、腹水、胆汁、伤口分泌物等任一标本培养结果为CRE,且存在肺炎、败血症、腹膜炎、胆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相应的临床症状,并伴有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的升高认定为存在CRE感染。
CRE定植的诊断标准:如患儿直肠拭子分离鉴定结果为CRE,无论有无痰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血液、腹水、胆汁、伤口分泌物培养的阳性结果,均认定为存在CRE定植。
本研究符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伦理委员会标准(批准文号2019N097KY),患儿监护人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二、方法1.术前感染的治疗如患儿术前存在肺炎、腹膜炎、胆管炎、败血症等感染,应针对不同部位的感染进行相应的治疗,除了针对不同病原体的药物治疗之外,对肺炎患儿进行化痰、雾化、体位引流促进排痰;对腹膜炎患儿的感染性腹水进行穿刺引流;对胆管炎患儿进行保肝、利胆、通便等治疗;对败血症患儿要积极寻找感染灶,考虑导管来源的感染要及早去除可疑导管。
某院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主动筛查结果及分析

某院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主动筛查结果及分析细菌耐药现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大挑战,其中迅速增加的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是目前临床需要重点关注的耐药菌。
CRE是指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之一:1.对美罗培南、多利培南、亚胺培南或厄他培南任何一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如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多利培南的最低抑菌浓度≥4mg/L,或对厄他培南≥2mg/L,其中天然对亚胺培南非敏感的细菌(摩根菌、变形杆菌属、普罗威登菌属),则需要参考其他的碳青霉烯类药物的MIC值;2.证实产碳青霉烯酶的肠杆菌科细菌。由于CRE菌株还携带有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的基因,所以其对抗菌药物呈广泛耐药甚至全耐药的特征,这使得临床的抗感染治疗或将面临无药可用的困境。
主动筛查可尽早发现CRE肠道定植,提前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CRE感染率和病死率,本研究计划回顾性分析某专科医院试点开展的CRE主动筛查项目的筛查结果及进行CRE主动筛查患者的病历,并对CRE筛查阳性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分析,以此对CRE主动筛查的开展和医院感染防治提供依据。1 材料与方法选择2021年8月至2021年11月某肿瘤医院重症医学科、血液科、神经外科进行CRE主动筛查的患者。
纳入开立CRE主动筛查医嘱并采集肛拭子标本,进行检验并有详细完整的报告。
通过医院his系统收集患者基本信息、CRE筛查的结果、标本采集方式、筛查的频次、感染的危险因素、耐药机制、药物治疗等进行回顾性分析。2 结果2.1检出率2021年8月至2021年11月共检测97人,阳性13人。其中男57例,女40例,年龄18-80(53.67±1.29)岁。
2.2 菌种分布13株CRE中大肠埃希菌8株、费氏柠檬酸杆菌3株、肺炎克雷伯菌1株、产气肠杆菌1株。2.3 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检出的13株CRE中,12株CRE对粘菌素、替加环素均敏感,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为16.67%,对米诺环素的耐药率为33.33%,对多西环素和头孢他啶/阿维巴坦的耐药率均为58.33%,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均≥75.00%。2.4 CRE的药物治疗13例主动筛查出CRE的患者中,2例根据临床表现诊断为CRE感染,并根据药敏结果使用敏感药物治疗,见表1。表1 CRE感染情况与治疗药物选择感染菌株例数治疗药物选择大肠埃希菌(厄他培南耐药)1美罗培南(s)1g q8h(mic为1ug/ml)+万古霉素1g q12h产气肠杆菌(厄他培南,美罗培南耐药)1亚胺培南西司他丁(s)2g(mic为1ug/ml)q12h+磷霉素4g q8h3 讨论本研究中血液科筛查阳性率最高,与指南[1]指出血液科因患者存在原发性的免疫缺陷及接受的化疗、放疗等治疗所致的免疫功能缺陷,CRE感染的发生率和病死率较其他科室更高的结果相符合。但重症医学科的送检人数最多阳性率仅为6.1%,分析原因可能与该院重症医学科患者多为手术后和恶性肿瘤终末期患者为主所致。在本研究中仅使用过多种抗菌药物、入住ICU、患有患有血液肿瘤等免疫力低下的疾病和CRE定植这4种危险因素与患者主动筛查结果阳性有关,而其余4种指南认为可能导致CRE感染的危险因素与本研究主动筛查结果阳性无关。出现差异的原因可能是本研究选择的是肿瘤专科医院的患者,有9位患良性肿瘤,其余88例均是恶性肿瘤患者,这和研究[2]中统计的某肿瘤专科医院中恶性肿瘤患者占总体的73.35%相符,说明肿瘤专科医院中多数患者都具有恶性肿瘤严重基础疾病,同时因所患癌症种类不同,所需的检查和治疗也不同,导致侵入性检查治疗并不是每一位患者都需要进行的,目前而言肿瘤患者的常规治疗会导致肿瘤专科医院的患者大多都存在近期进行过手术治疗和既往住院或长期住院的危险因素,所以在肿瘤专科医院中存在因肿瘤患者的特殊性导致与目前诊治指南在感染CRE危险因素方面的差异。所以在肿瘤专科医院开展CRE主动筛查时,应该选择存在使用过多种抗菌药物、入住ICU、患有血液肿瘤免疫力低下和CRE定植这4种危险因素的患者开展主动筛查。本研究中所筛查出的CRE均对粘菌素和替加环素敏感,这与诊疗指南里所述的体外药敏实验中敏感度高的抗菌药物相符合,但是本研究中头孢他啶/阿维巴坦敏感率只有33.33%与指南不相符,根据检验科提供资料该院CRE主要耐药基因型为KPC-2和NDM-1,而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对于产NDM的CRE无效,所以建议该院不将头孢他啶/阿维巴坦作为经验性治疗CRE的药物。虽然指南[3]并不推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常规使用在CRE感染患者中,但是本研究中两位CRE感染患者并不是所有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都耐药,均选择了最低抑菌浓度值为1ug/ml的敏感抗菌药物,避免了高级别抗菌药物的滥用。
医院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临床特征和耐药分析

Analysisfortheclinicalcharacteristicsofthebacteriaresistanttocarbapenemsenterobacteriaceae CHENXuemin,LI Yuxue.DepartmentofClinicalLaboratory,ShijiazhuangPeople’sHospital,Hebei,Shijiazhuang050000,China
株数 65 32 23 15 12 9 156
构成比(%) 41.7 20.5 14.7 9.6 7.7 5.8 100
2.3 CRE科室分布 重症监护病房(ICU)是 CRE检
出率最高的科室,构成比高达 48.7%(76/156),其次
分别 为:神 经 外 科 占 比 19.9% (31/156),呼 吸 内 科
156),其 次 分 别 为 尿 液 20.5% (32/156),分 泌 物
14.7%(23/156),血液 9.6%(15/156),腹腔积液 7.7%
(12/156),其他类型标本 5.8%(9/156)。见表 2。
表 2 156株 CRE标本来源构成比
标本类型 痰液 尿液 分泌物 血液 腹腔积液 其他 合计
12.9%(20/156),康复医学科 7% (11/156),肿 瘤 科
5.1%(8/156),血液科 4.5%(7/156),其他科室 1.9%
(3/156)。见表 3。
表 3 156CRE科室分布
科室 重症监护病房 神经外科 呼吸内科 康复医学科 肿瘤科 血液科 其他科 7 3 156
肠杆菌科细菌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现状

contents
目录
• 肠杆菌科细菌概述 • 碳青霉烯类药物介绍 • 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
现状 • 肠杆菌科细菌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性的
影响 • 应对肠杆菌科细菌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
性的策略与措施
01
肠杆菌科细菌概述
肠杆菌科细菌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肠杆菌科细菌是一类常见的肠道病原 菌,属于革兰氏阴性杆菌。
碳青霉烯类药物的作用机制
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碳青霉烯类药物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导致细菌细胞壁缺损,水分由外环境不断 渗入高渗的菌体内,致细菌膨胀、变形死亡。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破坏细菌细胞膜的完整性
碳青霉烯类药物能够破坏细菌细胞膜的完整性,导致细胞膜失去正常的生理功能,引起 细菌死亡。
碳青霉烯类药物的抗菌谱
对肠杆菌科细菌具有抗菌 活性
加强耐药性监测与预警
建立全国性的肠杆菌科细菌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监测网络,定期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及时发现和预 警耐药性趋势。
强化医疗机构、实验室和公共卫生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作,确保耐药性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提高医务人员对耐药性的认识和警惕性,加强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检测能力,确保及时发现和报告耐药 菌株。
针对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性,抗生素使用指 南需要不断更新,以指导临床医生合理用药 。
抗生素管理政策调整
政府和医疗机构需要加强抗生素管理,制定更为严 格的抗生素使用规定,以遏制耐药性的发展。
患者自我保护意识提高
公众需要增强对抗生素合理使用的认识,提 高自我保护意识,避免不合理的抗生素使用 。
05
应对肠杆菌科细菌碳青 霉烯类药物耐药性的策 略与措施
急诊科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现状与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健医发〔2020〕21 号) ▲通讯作者
22
CHINA MEDICINE AND PHARMACY Vol.11 No.12 June 2021
2021年6月第11卷第12期
·论 著·
[Key words] Emergency department; 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 resistance; Risk factor analysis
采用 WHONET 5.6 软件对细菌耐药数据进行 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 [n(%)] 表示;采用 χ2 检 验和多元 Logistic 回归模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 进行分析,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RE的临床分布及药敏结果
2018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共检出病原菌总 数 875 株,革兰阴性杆菌占 73.50%(643 株 /875 株), 革兰阴性肠杆菌科细菌占 39.70%(348 株 /875 株)。 CRE 检出占革兰阴性肠杆菌科细菌的 18.10% (63 株 /348 株)。 2.1.1 标本来源分布 临床分离的 CRE 标本主要 来 自 于 血 液 标 本(46.00%)和 痰 标 本(41.30%),尿 液及引流液、分泌物中分离出少量耐药菌,见表 2。
组别
观察组 对照组 t/χ2 值 P值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n
平均年龄(x ± s,岁)
63
73.37±10.71
285
72.96±13.25
0.228
0.820
性别(n)
男
女
25
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感染诊治与防控

CRE医院感染防控
• 主动监测并及时隔离 • 实验室尽早报告 • 加强接触隔离措施落实 • 严格的手卫生 • 加强环境清洁消毒 • 去定植 • 规范的抗菌药物应用
演示完毕,感谢聆听。
• 烧伤感染可根据患者前期抗感染效果、是否有CRE定植 等高危因素,尽早给予抗耐药菌感染治疗。
CRE医院感染防控
• CRE是医院获得性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其传播方式主 要为接触传播,故基本的防控措施还是手卫生和接触 隔离。
• 感染防控措施的制定要依据CRE在该地区或医疗机构 的检出水平高低,同时需与抗菌药物临床管理相结合 共同阻止CRE在院内播散。
•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疗程常需要3~4周甚至更长的时间。 在积极抗感染的同时需尽早拔除脑室内或者腰大池置管 。
CRE各系统感染诊断和治疗
• 血流感染
• CRE引起血流感染主要是医院获得,常为重症感染,具 有较高的病死率。
• 治疗宜选用血浓度较高的药物,包括多黏菌素、头孢他 啶/阿维巴坦、氨基糖苷类及磷霉素等,其中头孢他啶/ 阿维巴坦在疗效与安全性上有优势。
• 体外药敏结果显示,CRE通常只对替加环素、多黏菌 素和新型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如头孢他啶/阿维 巴坦等敏感性高。
• 对绝大部分β-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碳青霉烯类均高度 耐药,对喹诺酮类也高度耐药,对氨基糖苷类耐药性 不一。
CRE感染的联合用药
• 对CRE有较好抗菌活性的药物单药使用时各自存在局 限性:
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感染 诊治与防控
概述
• 细菌耐药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大挑战,多 重耐药(MDR)、广泛耐药(XDR)、甚至全耐药( PDR)细菌的出现和流行给人类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 。
• 诸多耐药菌中,最重要的是碳青霉烯耐药的革兰阴性 杆菌,尤其是近年迅速增加的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 细菌(CRE)。
院内肠杆菌科细菌感染及其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性的研究

2 1 菌株 分布 情 况 在 6 0例标 本 中共 分离 肠 杆 . 0
菌科 菌株 3 9 , 离率 为 6 . 。其 中大肠 埃 希 6株 分 15
菌 1 6株 , 2 . O ; 炎 克 雷 伯 菌 9 0 占 6 O 肺 2株 , 占
1 . ; 7 5 奇异 变形 菌 6 3株 , 7 5 ; 占 .O 阴沟 肠 杆 菌 4 5株 , 7 5 ; 气 肠 杆 菌 3 占 .0 产 5株 , 5 8 ; 占 . 3 褪 色沙 雷菌 株 2 8株 , 4 6 。 占 .7 2 2 对 厄他培 南 的药 敏 性 肠 杆 菌 科 细 菌对 厄 他 . 培南 的药 敏性 见表 1 。大肠埃 希 菌 (0 株 ) 奇 异变 16 、 形 菌 (3株 ) 肺炎 克 雷伯菌 ( 2株 ) 阴沟肠 杆 菌 (5 6 、 9 、 4 株 ) 产 气 肠 杆 菌 ( 5株 ) 褪 色 沙 雷 菌 ( 8株 ) 、 3 和 2 对
2( .1 ) 7 4
菌液按 照标 准 的 K— B法涂抹 于 MH 琼脂 上 , 抑菌 圈
边应 细菌 生 长 , 用 游 标 卡 尺 测 量 抑 菌 圈 的 直 径 。 采 在室 温 下 按 照 M1 0S 9 置 1 n 表 面 干 后 0一1 [放 4 5 mi , 将贴 于琼脂 平板 上 。3 ℃下 1 ~ 1 , 他 培 南 5 6h 8h 厄 1mm 参考 的精 密度 评 价 标 准 : 药 为 抑 菌 圈 的直 耐 径少 于 1 4mm; 中介 为抑 菌 圈 直径 1 ~ 1 5 8mm; 敏 感 为抑菌 圈直径 大 于 1 9mm。
感 率分 别 为 9 . 3 、 0 4 、 8 2 、 8 5 %、 6 2 9 . 8 7 . 6 8 . 7
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分析

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分析【摘要】目的:分析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支持。
方法:选择本地医院临床分离并鉴定的200株肠杆菌科细菌为观察对象,采用纸片扩散法(L-B法)做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药敏性试验,比较肠杆菌科细菌对不同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差异。
结果:在本次分离鉴定的200株肠杆菌科细菌中,大肠埃希菌占比最高,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
药物的耐药性评估结果显示,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度最高、对厄他培南的敏感度次之,对美罗培南的敏感度最低,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
结论:现阶段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问题依然存在,但该药物依然能够取得满意效果,因此未来应高度重视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化,做好预防,这对于提升治疗效果的意义重大。
关键词: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性;亚胺培南;厄他培南;美罗培南前言:目前医院感染已经成为患者治疗干预阶段不容忽视的问题,而根据相关学者的调查发现,肠杆菌科细菌是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在此类患者治疗期间,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因为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好、通透性强等优点,成为诸多医师的首选。
但不容忽视的是,随着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应用量的增加,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逐渐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康复进程,不容忽视[1]。
因此为更深入地了解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本文以本地医院分离鉴定的200株样本为观察对象,资料如下。
1.资料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本地医院分离鉴定的200株肠杆菌科细菌样本为研究对象,入选时间范围为2022年2月-2023年6月,菌株来源于患者送检的尿液、痰液以及脓液、灌洗液等,同时排除了同一标本中检出的重复菌株。
1.2方法本次试验中所使用的仪器设备为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德国西门子公司,设备型号SCAN4);使用GNS-448药敏卡,其中包含美罗培南与亚胺培南两种药物;厄他培南纸片采购自英国Oxoid公司。
某医院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分析

某医院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分析梁慧娜【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年(卷),期】2024(40)3【摘要】目的:分析河池市人民医院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的分布及耐药情况。
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河池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7例CRE感染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感染者临床资料,采集标本分离培养,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分析CRE分布及耐药情况。
结果:CRE感染者主要来自手足外科(15.46%)和泌尿外科(14.43%)。
CRE标本主要为尿液标本(38.14%),其次为呼吸道标本(27.84%)。
CRE以肺炎克雷伯杆菌(34.02%)为主,其次为大肠埃希菌(30.93%)与阴沟肠杆菌(12.37%)。
肺炎克雷伯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最高,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呋辛、阿米卡星耐药率最高,阴沟肠杆菌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氨曲南、复方新诺明耐药率最高。
结论:河池市人民医院CRE在创伤骨科、手足外科、小儿外科及泌尿外科等科室中感染率较高,主要集中在泌尿生殖道及呼吸道,细菌类型以肺炎克雷伯杆菌为主,严重多重耐药。
临床需重视CRE感染者,做好病原菌鉴定和病原菌培养工作,给予最佳药物治疗。
【总页数】3页(P10-12)【作者】梁慧娜【作者单位】河池市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5【相关文献】1.重庆市某三甲医院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特征及耐药基因的流行情况2.2016~2020年某医院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3.2016-2020年某三甲医院呼吸重症监护室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检出、分布及耐药情况分析4.158例住院患者标本中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的分析5.非呼吸道标本中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的分布、耐药性和碳青霉烯酶型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