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主观题解题方法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主观符合客观。针对我国能源紧缺,同时水能资源十 分丰富,但开发利用比率低的实际,制定了优先发展 水电的能源发展重要方针就体现了这一点。
②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承认自然界的 客观性是有意识处理人与自然关的前提。重视水能开 发必须要与保护生态环境和建设相结合,实现生态效 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新建的水电工程项 目都必须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法》,向环保部门提交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这些都体现了对自然界客观性的 尊重。
(2)材料是如何体现这些哲学原理的?
(1)上述材料体现的哲理有:事 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事 物运动的规律是客观的,违背规 律会受到规律的惩罚;人们能够 认识和利用规律,能够根据事物 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 立新的具体联系;意识能够反作 用于客观事物。
(2)材料中:由于乱砍滥伐使生态环境出现恶化的 趋势,后来,由于实施生态农业发展战略使环境 逐步好转,经济得以快速发展。说明事物是普遍 联系的和变化发展的。
•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把发展循环经 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看做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 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传统经济是一种 “资源——产品——废弃物”单向流动的线性 经济。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 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 “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复循环流 程,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 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 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5)分析说明循环经济所倡导的经济发展模 式是如何体现联系观点的。(12分)
③认识和利用规律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发展 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办基础。水能的开发 是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开发水能必须要与保 护生态环境和建设相结合,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 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又体现了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 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题型二: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 (唯物论、辩证法、人生观、认识论) 原理或××观点?(如矛盾的观点、 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的?上述 材料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是如何体 现的?
①联系具有普通性、客观性。循环经济是“资源、产品、再生资 源”相互联系的有机统一整体,它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② 联系具有多样性。“资源——产品— —再生资源”的反复循环体现了原因和结果在 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循环经济的流程还 体现出当各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 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就会大于各个部分功能 之和。
云南省制定发展战略的思路主要体现 了哪些哲学道理?(9分)
(1)在制定发展战略时,着 眼于省情,体现了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的态度。(5分)
(2)在分析省情时,既看 到优势,也看到劣势Biblioteka Baidu体现了一 分为二的精神。(4分)
(2005年高考江苏卷)2004年10月,联合国水电与 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的《水电 与可持续发展北京宣言》强调,支持各国特别是发展中 国家对水电的可持续开发,同时要高度重视水电开发对 社会、环境及生态等方面的负面影响。
题型一:材料体现哲学原理(或限制性原理: 如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人生观)。 问法一: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什么)哲学原理? 问法二:运用所学哲学知识(或限制性原理)对上 述材料进行分析。
(1)此类哲学主观题应是较为简单的题型,解 答时一要仔细阅读材料,二要审题分,一个原理及 分析往往占3—5分。一般不会超过三个原理,如果 能体现三个以上原理,要注意选择最恰当、最能体 现题意的。
(2)答题思路:①简单点出原理及方法论名称, ②然后说明材料中哪一点(或哪句话)体现了这一 原理。
(2002年高考题)云南省地处边陲,气 候温暖湿润,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 该省经过分析认为,本省具有资源、气候、 区位三大优势,也有基础产业薄弱、经济 结构单一、国民文化素质较低三大劣势。 根据这种状况,该省制定了自己的发展战 略,即建立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 和中国面向东南亚的国际大通道。
• 例题:某地过去由于对生态环境重视不 够,滥砍滥伐现象严重,从80年代后期, 生态环境开始恶化。该地干部群众在反 思和学习后,作出了实施生态农业的发 展战略。经过最近十多年大规模地植树 造林,一个有利于农村经济和整个区域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体系逐步 形成。
(1)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我国能源紧缺,同时水能资源十分丰富,但开发 利用还不到25%。优先发展水电是我国能源发展的重要 方针。近年来,我国总结了建国以来水电开发的经验教 训,要求水电王程项目的选择和建设,都要与生态环境 的保护和建设相协调,真正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 社会效益的统一。新建的水电工程项目都必须依据《环 境影响评价法》,向环保部门提交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经法律规定的审批部门审查通过后,方可立项。 从唯物论和认识论的角度,分析上述材料蕴含的哲理。
由于人们对保护生态环境重视不够,滥砍滥伐导致 生态环境恶化。说明规律具有客观性,违背规律 就要受到惩罚。
人们在反思和学习之后,大规模地植树种草,使生 态农业体系逐步形成。说明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 规律,能够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 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人们做出实施生态农业的发展战略,进行植树种草, 使生态农业基本形成。体现了意识对客观事物具 有反作用。
③循环经济表明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 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以实现经济效益、 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 题型三:材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上述材料给我 们哪些哲学启示?
这类题目的设问一般是“上述材料给我们哪些启 示?”或“从哲学角度说明这件事对你有什么启 发?”等。主要是考查从提供的材料中悟出哲学 道理。提供的材料有可能是正面的正确的做法, 也有可能是反面的错误的做法导致不良的后果的。 但哲学启示应该是正面的,往往是某个原理的方 法论,而不是原理本身。也就是结合材料说明应 该怎样做。此类题目一般不必展开分析。 答题思路:原理+方法论+应该怎么做 答题时格式:原理+材料说明的道理或者是原理+ 应该怎么办,不必展开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