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咬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蛇咬伤紧急处理方法
第一节蛇伤的处理及治疗
一、蛇伤的急救处理
蛇伤的急救处理是治疗毒蛇咬伤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
毒蛇咬伤后人们往往惊惶失措,不知怎么处理或掉以轻心,导致毒素漫延而造成严重后果。
毒蛇咬伤后,应采取各种措施,迅速排出毒素并防止毒液的吸收与扩散。
常用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一)阻止毒液吸收与扩散
1、被毒蛇咬伤后,不要惊慌失措,奔跑走动,尽可能延缓毒素扩散。
剧烈的活动,能使血液循环加快,增加人体对毒素的吸收,加速中毒。
2、结扎:伤者应立即坐下或卧下,自行或呼唤别人来帮助,迅速用可以找到的鞋带、裤带、衣布条、手帕、甚至藤条草精之类的东西绑扎伤口的近心端,如手指被咬伤可绑扎指根;手掌或前臂被咬伤可绑扎肘关节上;脚趾被咬伤可绑扎趾根部;足部或小腿被咬伤可绑扎膝关节下;大腿被咬伤可绑扎大腿根部。
绑扎的目的仅在于阻断毒液经静脉和淋巴回流入心,而不妨碍动脉血的供应,与止血的目的不同。
故绑扎无需过紧,它的松紧度掌握在能够使被绑扎的下部肢体动脉搏动稍微减弱为宜。
绑扎后每隔30分钟左右松解—次,
每次1—2分钟,以免影响血液循环造成组织坏死。
3、切开伤口,挤出毒液:结扎完毕后迅速用小刀或碎璃片等其他尖锐物以牙痕为中心作十字切开,深至皮下,然后用手从肢体的近心端向伤口方向及伤口周围反复挤压,促使毒液从切开的伤口排出体外,边挤压边用清水冲洗伤口,冲洗挤压排毒须持续20一30分钟。
如伤口内有毒牙残留,应首先迅速挑出。
也可用嘴吮吸伤口排毒,但吮吸者的口腔、嘴唇必须无破损、无龋齿,否则有中毒的危险。
吸出的毒液随即吐掉,吸后要用清水漱口。
4、针刺或拔火罐:但对于血循毒(如蝰蛇、铬铁头、竹叶青、五步蛇)蛇伤患者,不宜针刺或拔火罐,以免伤口流血不止。
如伤口周围肿胀过甚时,可在肿胀处下端每隔1~2寸处,用消毒钝头粗针平刺直入2公分;如手足部肿胀时,上肢者穿刺八邪穴(四个手指指缝之间),下肢者穿刺八风穴(四个足趾趾缝之间),以排除毒液,加速退肿。
针刺排毒。
注意:如遇五步蛇、蝰蛇咬伤或咬伤后继续流血者一般不宜切开伤口,以防止出血不止。
5、破坏蛇毒的生理活性: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破坏其毒性,如用燃烧的柴头、火炭烧灼被咬的伤口;用碱性的尿液、石灰水冲洗,有条件的用肥皂水清洗伤口;
(1)烧灼伤口破坏蛇毒被毒蛇咬伤后,先将伤口切开,反
复冲洗后,随即每次用火柴6-8枚,放于伤口处,反复烧灼2-3次。
其原理是当蛇毒遇到高热,即发生凝固而遭到破坏,使其失去毒性作用。
在野外被毒蛇咬伤或急救条件较困难的情况下,也可单独用火烧伤口进行急救。
(2)可用自来水、河水、井水、肥皂水、石灰水,最好能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或双氧水冲洗伤口周围的皮肤。
目的是将粘附在伤口周围的毒液破坏及冲洗掉,亦可用冷开水、盐水或清洁生水代替,从而达到减轻蛇毒中毒的目的。
有时在野外没有水源的紧急情况下也可用尿液冲洗。
(3)可就地取材采集一些草药外敷。
如葎草,半边莲,半枝莲,鱼腥草,七叶一枝花,穿心莲、朱砂根、鹅不食草、垂盆草、鸭跖草、虎杖、黄药子,龙葵、八角莲、九头狮子草、万年青、东风菜、白花蛇舌草、两面针、鬼针草、仙人掌、仙鹤草等等,都是治疗蛇伤很好的中草药。
具体在后面章节作介绍。
二、蛇伤的西医治疗
被毒蛇咬伤后,应立即采取措施并就近住院治疗,清创排毒、抗蛇毒血清使用、破伤风抗毒素(TAT)使用、抢救休克、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抗感染、中医药应用以及全身支持对症治疗等综合救治,才能使重危型蛇伤病人得以抢救成功。
(一)局部的封闭阻断治疗
1.局部注射结晶胰蛋白酶(或糜蛋白酶)用注射结晶胰蛋白酶2000-4000单位,加0.25%一0.5%普鲁卡因10-60毫升,作伤口局部浸润注射,还可在伤口上方或肿胀上做环状封闭,必要时可以重复注射。
注射结晶胰蛋白酶是一种强而有力的蛋白水解酶。
它能迅速破坏蛇毒的主要毒性成分毒性蛋白质,而使蛇毒失去毒性。
早期用来治疗各种毒蛇咬伤,可获得较高的疗效。
2.局部注射高锰酸钾液被毒蛇咬伤后,先用0.25%一0.5%普鲁卡因20-40毫升作局部封闭,然后用0.5%高锰酸钾液5-10毫升作伤口局部注射。
当蛇毒遇到高锰酸钾时,即发生氧化作用而被破坏。
早期用来治疗各种毒蛇咬伤,可收到较好的效果。
但必须指出,高锰酸钾对组织有强烈的损害作用,注射后可引起剧烈疼痛,不宜多用。
同时要注意高锰酸钾不能与普鲁卡因混合使用,因混合后高锰酸钾已起了反应,如再用注射,它就失去了破坏蛇毒的作用了。
3.依地酸二钠注射液:2%依地酸二钠注射液25ml加入1%普鲁卡因25ml作局部浸润注射和环状封闭。
4.直流电震治疗蛇咬伤本疗法是美国伊利诺斯首创治疗蛇咬伤的一种特殊方法,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这种方法用来治疗蝎子蜇伤也有一定疗效。
本疗法是用20-25KV<1mA的直流电通过一个绝缘探头电击蛇咬伤局部
l一2秒,最接近受伤局部的肢体作为电流接地。
(二)对症治疗
1.解毒—抗蛇毒血清的应用
抗蛇毒血清是中和蛇毒的特效解毒剂,疗效显著、确切。
因蛇毒的吸收是早期快、后期慢,因此,早期足量应用,效果更好。
抗蛇毒血清有单价和多价两种,前者只对同类毒蛇咬伤有效,效价高,后者含多种抗蛇毒血清,对其中任何一种毒蛇咬伤均有效果,但效价逊于前者。
国产抗蛇毒血清主要有:抗金环蛇毒血清、抗银环蛇毒血清、抗蝰蛇毒血清、抗眼镜蛇毒血清、抗蝮蛇毒血清、抗五步蛇毒血清等,溶于5%葡萄糖盐水500ml静滴,1~2h滴完,严重者可在12h内重复1次;儿童剂量同成人,甚至可超过成人量的50%,以中和相对高浓度的蛇毒素。
抗蛇毒血清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用前应做过敏试验;应注意,即使皮试阴性,给药后仍然可有过敏反应出现,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此时应立即注射肾上腺素1mg,每10~15min重复1次,并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抗过敏。
(2).一般一次注射剂量的抗蛇毒血清能中和一条蛇的排毒量,若被两条毒蛇咬伤,就应给于双剂量的抗蛇毒血清。
(3).如能确定毒蛇的种类,则应尽早使用特效的单价抗蛇毒血清;如不能确定毒蛇种类,则应使用当地数种毒蛇的多
价血清。
(4).蝮蛇、五步蛇抗蛇毒血清对同科蛇种蛇毒成分有交叉中和反应,可用于竹叶青、烙铁头蛇咬伤。
2.排泄毒素缓解毒性:肾上腺皮质激素、葡萄糖液、ATP、辅酶A、维生素C、胰岛素静滴可减轻毒性反应。
药物的排毒主要是通过氧化还原等作用和排泄利尿的方法;
3.各脏器衰竭的预防及治疗:参考有关书集
4.对病症支持对症治疗:1.出现急性溶血和血红蛋白尿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碳酸氢钠、皮质激素治疗,防治急性肾功能衰竭。
2.采取措施,积极抢救休克、呼吸衰竭、心脏骤停、肾功能衰竭,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5.注意事项:1.禁用吗啡、巴比妥类、氯丙嗪、苯海拉明等中枢抑制药和箭毒。
2.血循毒类毒蛇咬伤,禁用肾上腺素、双香豆素等药物。
6.预后:毒蛇咬伤的预后取决于以下几种情况:1.金环蛇、银环蛇、眼镜王蛇、眼镜蛇、五步蛇、蝰蛇、海蛇、蝮蛇等毒蛇咬伤死亡率较高。
2.毒蛇在饥饿、冬眠初醒、反抗或生殖期,毒性较重。
3.伤口离中枢神经近,毒液直接进入血液,中毒重。
4.发病急,则病情重。
5.治疗情况,有特效药,治疗及时、足量,预后好。
三、蛇伤的中医治疗
中医中药是我国的瑰宝,我们的祖先通过几千年的实践,在
治疗蛇伤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民间的验方偏方疗效显著。
下面结合本人的经验将介绍比较有效的中药方剂谨供人家参考。
(一)中医辨证诊治诊断要点:
1.中医对蛇伤四诊歌诀包括问诊、望诊、闻诊和切诊。
(1)问诊(歌诀):蛇伤宜问何蛇伤,时间部位与地点;咬住时间长或短,经何处理那不安。
(2)望诊(歌诀):毒蛇咬伤莫惊慌,医生辨证注意望;神色伤情宜细看,轻重缓急心里装。
(3)闻诊(歌诀):闻诊注意听声音,火毒痛剧定哼哼(呻吟);风毒人心难言语,早期难辨要当心。
(4)切诊(歌诀):切诊辅助探伤情,乱危数重缓脉轻;洪火细数知阴损,肢瘫腹病并不轻。
2.常见毒蛇咬伤的诊断要点中医在临床实践中根据临床表现,把蛇伤分为三类:即风毒类、火毒类、风火毒类。
(1);风毒类(神经毒):银环蛇、金环蛇、海蛇等。
风者,善行数变。
形容此类毒蛇咬伤后,变化多。
《内经,病机十九条》"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风掉眩,皆属于肝",风属肝,肝主筋开窍于目,故神经毒伤人,有头昏、项背强直、眼睑下垂、视物模糊、复视、抽搐等症状,皆是风毒的表现。
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眼镜蛇科及海蛇科的神经毒中毒引起呼吸麻痹的原因是蛇毒有箭毒样作用的缘故。
(2)火毒类(血循毒):竹叶青、烙铁头,五步蛇,蝰蛇等。
被这类毒蛇咬伤,局部红、肿、痛明显,或有发热,伤口出血不止,瘀斑等。
严重者可出现昏迷、抽搐。
《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说:"诸热瞀瘛,诸逆冲上,诸躁狂越,诸病肘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
又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现代医学认为,血循毒中含有心脏毒、细胞毒、溶血毒(有人认为这三者是同一物质)出血毒及抗凝因子等。
(3)风火毒类(混合型):即上述两类毒都具备,如眼镜蛇、眼镜王蛇和蝮蛇。
3.蛇伤分类及诊断歌诀其分类要点和诊断歌诀是:
(1)蛇伤分类歌诀:
三类蛇伤要分清,辨证注意抓特征,
风毒之类疼痛少,麻痹症状常发生。
火毒之类肿痛甚,出血现象最分明,
两类症状都具备,风火毒类可断定。
(2)诊断要点歌诀:
风毒类(神经毒):
风毒之类有金环,此类蛇伤注意观,
局部皮肤荔枝样,其它症状似银环。
黑白相间是银环,早期无事后期难,
伤口并无红肿痛,睑垂气短四肢痪。
海蛇尾巴扁又细,生活都在海水中,
一旦受伤肌肉痛,小便颜色似茶浓。
火毒类(血循毒)毒蛇咬伤歌诀:
火毒之类烙铁头,棕斑(或)茶花三角头。
伤口紫黑痛似烧,全身不适血也流。
竹叶青蛇一身青,扁头焦尾红眼睛,
局部红肿痛明显,全身症状相对轻。
五步蛇叫尖吻蝮,头大颈细翘咀巴,
身上方斑旁三角,全身出血考虑它。
蝰蛇特点吻圆宽,身有三行金钱斑,
血尿休克出现早,全身出血止血难。
风火毒类(混合毒)毒蛇咬伤歌诀:
眼镜蛇伤肿痛重,恶心呕吐视朦胧,
水泡血泡常出现,伤口麻黑并小瞳。
眼镜王蛇最凶险,体粗身长颈膨大。
伤后急危少溃烂,延误治疗易死亡。
蝮蛇体粗尾较短,身上披有金钱斑,
伤后肿痛兼复视,诊断治疗并不难。
3.中医的辨证施治中医根据毒蛇的类型不同,进行如下的辨证施治:
(1)风毒(神经毒)证:宜活血祛风解毒,药用川芎、当归、红花、白芷、细辛、吴茱萸、威灵仙、桂枝、七星剑、两面针、了刁竹等。
(2)火毒(血循毒)证:宜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用黄芩、黄连、银花、大黄、穿心莲、田基黄、半边莲、白花蛇舌草、生地、丹皮等。
(3)风火毒(混合毒)证:治宜活血祛风、清热解毒;凉血止血,药用七叶一枝花、两面针、半边莲、一枝黄花、土细辛、穿心莲、了刁竹等。
(二)内服药基本方:赤芍、丹皮、野菊花、云苓、麦冬、白芷、二枝莲、蛇舌草、毛根、早休、前仁、夏枯草、生大黄、二蓟。
内服一日一剂,重症加服。
加减:上肢咬伤:天仙藤、青木香
下肢咬伤:牛膝
心慌:重用麦冬、远志
水肿:重用前仁、
疼痛:重用乳没、头晕、嗜睡、精神恍惚:用蜈蚣、僵蚕、全蝎等
流血不止:用地芋碳、侧柏碳、毛根等
大便不通:重用大黄、毛硝
中成药:有南通蛇药、上海蛇药、广东蛇药、广西蛇药、湛江蛇药等
神经毒蛇咬伤:安宫牛黄是必不可少的,一次一粒,重症加服。
注意:毒蛇咬伤不论年龄大小,用药量都是一样的,因为进
入体内的毒素一样多,有人认为小儿的用药量要小,这是错误的。
(三)外敷药
新伤用:半边莲,半枝莲,鬼针草,律草,鱼腥草,天仙藤,八棱麻,七叶一枝花等等捣料外敷衍。
流血不止用旱莲草、三七粉、云南白药等外敷衍。
后期用:八角莲,半边莲,半枝莲。
化裁:溃疡初期,脓出较多,腐肉未去者,加大黄,黄柏。
溃疡后期,脓毒已尽,创口难敛者,加五倍子,当归。
每日2剂,水煎洗敷患处。
在外敷衍的应用中,适量加入仙人掌、芝麻根作为保湿透皮剂效果很好。
第二节常用的中草药
我国民间的蛇伤治疗有着很优久的历史,很多最常见的草药处处皆是,所以我们要熟悉认识这些草药,对野外蛇伤的救治非常重要。
下面就常见的草药作简单的介绍。
一、葎草:
俗称:拉拉秧。
植物形态:金缕梅亚纲荨麻目桑科一年或多年生缠绕草本,长达数米。
叶对生,掌状五裂,边缘有锯齿,叶柄长5~20厘米。
茎和叶柄布满倒生的短刺。
秋季开花,雌雄异株。
复花果近球形。
全草入药。
性味归经:微苦,性平。
性寒、味甘苦。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内服常用量30~60克,外用适量。
治蛇伤时,外用可将鲜草捣烂,敷于伤口周围,或配扛板归、鱼腥草等量煎汤熏洗患处;内服可单味水煎或捣汁服,也可配入其它中草药同用,如本品30克配七叶一枝花10克,半边莲
15克,麦冬10克,蜈蚣3条,全蝎3只,水煎服,治腹蛇咬伤。
二、半边莲
植物形态:为桔梗科植物,多年生草本,有白色乳汁。
茎平卧,在节上生根,分枝直立,高6~15厘米,无毛。
叶无柄或近无柄,狭披针形或条形,长8~25毫米,宽2~5毫米,顶端急尖,边全缘或有波状小齿,无毛。
花通常1朵生分枝上部叶腋,花梗长1.2~1.8厘米,无小苞片;花萼无毛,裂片5,狭三角形,长3~6毫米;花冠粉红色,近一唇形,长约12毫米,裂片5,无毛;雄蕊5,长约8毫米,花丝上部、花药合生,下面2花药顶端有髯毛;子房下位,2室。
生态特征与分布:生水田边、沟边或潮湿草地。
在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各省区广布;越南至印度,朝鲜,日本也有。
全草入药其味辛。
性味归经:微苦,性平。
功用主治: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疳积,风湿痛的功效。
黄疸,水肿,膨胀,泄泻,痢疾,蛇伤,疔疮、肿毒,湿疹,癣疾,跌打扭伤肿痛。
60-100克捣烂局部外敷
三、半枝莲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半枝莲。
又名牙刷草、狭叶韩信草、溪边黄羊、四方马兰、并头草、望江清。
植物形态:为直立草本,高10~30厘米或更高;根状茎短,生许多须根;茎方柱状,分枝或不分枝,嫩部疏被微柔毛。
叶对生,具短柄或近无柄;叶片纸质,通常为披针形,长1.3~3.2厘米,宽0.5~1厘米或过之,顶端短尖或稍钝,基部近截平或微心形,间有阔楔尖,边缘有疏而钝的牙齿,下面常染紫色,两面沿疏生的叶脉上被柔毛。
花春末夏初开放,紫蓝色,于茎枝上部腋生或组成偏侧的总状花序,花叶自下而上渐缩小,最上部的呈苞片状,长2~4.5毫米;萼长约2毫米,被缘毛,上唇裂片背部的盾片长约1毫米;花冠长9~13毫米,被柔毛,冠管基部囊状,冠檐上唇盔状,长1.5毫米,下唇中裂片阔大,长2.5毫米;前雄蕊较长,仅1药室发育,后雄蕊2药室均发育。
小坚果扁球形,径约1毫米,生疣状凸点,藏于增大的宿萼内。
花期5~10月,果期6~11月。
果实扁球形,浅棕色。
生态特征与分布:生于田边、路旁。
主产河北、山西、
陕西、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四川、贵州、福建、广东、云南、台湾。
性味归经:微苦,凉。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散瘀,抗癌。
用于各种癌症,肝炎,胃溃疡出血,肝硬化腹水,肺脓肿,乳腺炎,毒蛇咬伤,疮疖。
常用量15~30克;外用鲜品适量,捣烂敷患处。
四、七叶一枝花
又名重楼、金线重楼、灯台七、铁灯台、蚤休、草河车、白河车、枝花头、海螺七、螺丝七。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茎单一,直立。
叶7-11枚(常7-9)轮生茎顶,叶片椭圆形至广披针形。
夏季由叶间抽出花茎,顶开一花,花被淡黄绿色,内列呈丝状,外列呈叶状。
用根茎繁殖,野生山坡林下或栽培
生态特征与分布:我国长江流域和以南各地都有分布。
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茎入药,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功效。
由于疗效佳,在浙江上山区流传药谚有“七叶一枝花,无名肿毒一把抓”。
民间多用于治疗无名肿毒和毒蛇咬伤。
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一书中,也收集了民谚:“七叶一枝花,深山是我家,痈疽如遇我,一似手拈拿。
”由此可知它的疗效。
叶一枝花治蛇伤还有一个传说:很久以前,有一对夫妇生了7个儿子和1个女儿。
有一条蟒蛇常到村里来吞食人畜,闹
得全村惶恐不安。
兄弟7人因先后和这条蟒蛇搏斗而葬身于蟒蛇腹中。
小妹为给7个哥哥报仇,练好武艺,身穿用绣花针编织的花裙,在与蟒蛇搏斗时,也被蟒蛇吞入腹中。
可是,绣花针刺破了蟒蛇的内脏,蟒蛇因此毙命。
老夫妇日夜啼哭,呼唤死去的孩子。
孩子们听到老父老母的呼唤,7个儿子变成7片叶子,托着妹妹变成的一朵小花,破土出现在父母面前。
这对老夫妇,用7个儿子和1个女儿变成的七叶一枝花,医治被毒蛇咬伤的人们。
治蛇伤时:外用将根茎用醋磨汁,涂擦肿胀处,或用酒精浸出液外搽;内服用单味研末,每次3克,每日2~3次。
亦可配合其它中草药外用和内服,如七叶一枝花、八角莲、金果榄、半边莲各6克,青木香、徐长卿、紫花地丁各10克,黄瓜根12克。
鲜品捣烂外敷局部,若为干品则研末酒调外敷患处。
可治各种毒蛇咬伤。
又如七叶一枝花、黄瓜根、徐长卿、蒲公英各15克,枳壳、炒栀子、半边莲、八角莲各10克,连翘12克,野菊花、紫花地丁各18克,水煎服,可治蛇伤而致的血液中毒者。
五、天仙藤
别名都淋藤、三百两银、兜铃苗、马兜铃藤、青木香藤、长痧藤、香藤、臭拉秧子、痒辣菜。
植物形态:多年生缠绕或匍匐草本,有香气。
根圆柱形,外皮黄褐色。
茎扭曲,有棱。
叶互生,三角状心形至阔卵状心
形,先端短锐尖或钝,基部心形,基出脉5~7条,下面略带灰白色。
花3~10朵,簇生于叶腋;花梗细长;花被紫色,斜喇叭状,基部膨大呈球状;雄蕊贴生于肉质花柱上;子房下位,花柱6,愈合成柱体,柱头短。
蒴果倒广卵形或椭圆状倒卵形,下垂,熟时裂成6瓣。
种子扁平,有翅。
花期7~8月,果期9月。
生态特征与分布:生于路旁、沟边阴湿处及山坡丛林中。
主产浙江、湖北、江苏、陕西、江西、河南。
性味归经:味苦。
功用主治:行气活血,利水消肿。
用于脘腹刺痛、关节痹痛、妊娠水肿。
治疗蛇伤用鲜品30-60克捣烂外敷局部,干品配伍,用于消肿,活血,止痛。
六、鱼腥草
别名:臭菜、侧耳根、臭根草、臭灵丹。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5~50cm,有腥臭气。
茎下部伏地,生根,上部直立。
叶互生,心形或阔卵形,长3~8cm,宽4~6cm,先端渐尖,全缘,有细腺点,脉上稍被柔毛,下面紫红色;叶柄长3~5cm;托叶条形,下半部与叶柄合生成鞘状。
穗状花序生于茎顶,与叶对生,基部有白色花瓣状苞片4枚;花小,无花被,有1线状小苞;雄蕊3,花丝下部与子房合生;心皮3,下部合生。
蒴果卵圆形,顶端开裂。
花期5~8月,果期7~10月。
生态特征与分布:生于山地、沟边、塘边、田梗或林下湿地。
主产于江苏、浙江、江西、安徽、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广西。
性味归经:性微寒,味苦。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清痈排脓,利尿通淋。
用于肺痈吐脓、痰热喘咳、热痢、热淋、痈肿疮毒。
七、三叶鬼针草
别名鬼针草、鬼包针。
植物形态:一年生草本,高25~100cm。
茎直立,四棱形,疏生柔毛或无毛。
中下部叶对生,叶片3~7深化裂至羽状复叶,很少下部为单叶,小叶片质薄,卵形或卵状椭圆形,有锯齿或分裂,下部叶有长叶柄,向上逐渐变短;上部叶互生,3裂或不裂,线状披针形。
头状花序开花时直径约为8mm,有长梗;总苞片7~8,匙形,边缘有细软毛;外层托片狭长圆形,内层托片狭披针形;舌状花白色或黄色,4~7朵或有时无,部分不育;管状花黄褐色,长约4.5mm,5裂。
生态特征与分布:生于路边、荒野。
分布于华北、华东、中南、西南。
性味归经:性平,味苦。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止泻。
用于肠炎腹泻、阑尾炎、感冒咽痛、肝炎、蛇虫咬伤。
八、花蛇舌草
别名蛇舌草、二叶、竹叶菜、蛇利草。
植物形态:叶对生,近无柄,常皱缩、破碎或脱落,完整叶展平后叶片线形,长1~2厘米或过之;托叶长0.1厘米左右。
花或蒴果常单生叶腋,花白色,蒴果小,扁球形。
气微,味微苦。
以叶多、色灰绿者为佳。
生态特征与分布:生于田边、园地和旷野。
分布于我国亚热带地区。
亚洲热带地区均有分布。
性味归经:微苦、微甘,凉。
归心、肝、脾经。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消炎止痛,利尿消肿。
用于肺热喘咳,扁桃腺炎,咽喉炎,阑尾炎,痢疾,盆腔炎,肝炎,肠炎,小便赤痛,痈肿疔疮,现代多用于治疗各种癌症。
外用治毒蛇咬伤。
常用量30~60克。
久、八角莲
别名八角连、金魁莲、旱八角、叶下花、一把伞、马眼莲、独叶一枝花、八角、八角、独脚莲、独角莲、八角金盘、山荷叶。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有粗壮的根状茎;茎直立,高10-20厘米,无毛。
茎生叶常为2,盾状,轮廓长圆形或近圆形,长16-22厘米,宽12-19厘米,无毛,8-9浅裂,裂片宽三角状卵形,边缘有针刺状细齿;叶柄长10-15厘米,无毛。
花5-8,簇生于2茎叶叶柄的交叉处,下垂,花梗2-3厘米;
花两性,萼片6,卵形或椭圆状长圆形;花瓣6,紫红色,长圆形;雄蕊6,雌蕊1。
浆果长圆形,绿色。
花期4-6月,果期7-9月。
生态特征与分布:生于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下阴湿处、水旁、山沟石缝中,喜阴湿,忌强光、干旱。
本种分布于中亚热带至南亚热带广大地区,喜温暖潮湿的气候,常生长于山坡林下或沟谷溪流边。
我国的安徽省金寨黟县,浙江龙泉,福建崇安,建宁;江西婺源;湖北利川;湖南宜章;广西龙州;云南富宁;贵州雷山;四川巫山;陕西镇坪;河南商城都有分布。
也可人工种植。
园林种植可作为观叶植物盆植于室内。
性味归经:苦辛,平,有毒。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化痰散结,祛瘀消肿。
治痈肿,疔疮,瘰疬,喉蛾,跌打损伤,蛇咬伤。
本种由于其药用价值,特别在治毒蛇咬伤、抑制肿瘤方面具有奇特的疗效,又加之其奇特叶形的观赏价值,深为广大群众的重视和喜爱。
识者每见必挖,野生资源遭严重破坏。
为此列入国家三级保护植物,以利合理开发利用本资源。
十、虎杖
别名斑根紫金龙、活血龙、阴阳莲、酸汤杆、花斑竹。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
茎直立,中空,表面散生红色或紫红色斑点,节稍膨大。
叶互生,阔卵形或卵状椭圆形,先端短尖;托叶鞘短。
花单性异株,圆锥花序腋生;花被白色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