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昆虫真菌病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昆虫病原真菌作为IPM系统的组分。在有害昆虫的综合治理(1PM)系统中, 昆虫病原真菌是一类十分重要的自然控制因子。
(4)微生物杀虫剂。以短期防治效果为目标适当的重复施用。
(5)大量的室内研究工作表明,真菌毒素在害虫的防治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除蚊霉(Culicinomyces sp.)等少数种外,大多数昆虫病原真菌是通过体
昆虫病理学
第八章 昆虫真菌学
第一节 昆虫病原真菌的分类位置 第二节 半知菌亚门的昆虫病原真菌 第三节 接合菌亚门的昆虫病原真菌 第四节 鞭毛菌亚门的昆虫病原真菌 第五节 子囊菌亚门的昆虫病原真菌
自然界中,真菌(Fungi)的构造虽简单,但因其有多种复杂的生活周期和繁 殖类型(即形态学上的多样性),故有高度分解和合成复杂物质的能力。不 论是寄生、腐生,它们对农业、食品、医药、轻工业等各方面的关系都十 分密切,意义重大。由于真菌代谢作用旺盛,适应能力强.所以分布范围 广,种类繁多。目前已描述的真菌约有1万个属、10万余种,现在每年仍 以约700个新种的数量递增着,据估计,全世界真菌有25—50万种。在我 国的真菌,估计约有8—10万种,至80年代初仅报道有700余种(余永年, 1982)。由此可知,真菌资源是极丰富的,有待我们去开发、利用。
家蚕白僵病
第一节 昆虫病原真菌的分类位置
真菌门(Eumycota)根据其生活史、子实体(fruiting body)及孢子的形态等,可分为5个亚门(Ainsworth 等,1973) ,即鞭毛菌亚门、接合菌亚门、子囊 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及半知菌亚门。而虫生真菌 则分属于上述各个亚门中。已知较常见的属于半 知菌亚门的有45属左右,用于鞭毛菌亚门的有11 个属,接合菌亚门的有12个属,子囊菌亚门的有 10个属,担子菌亚门的有3个属。其中有30多种
在上述9个阶段中,感染体的特性、孢子萌发的行为和侵染能力、虫菌体 在血淋巴中的增殖速度和数量,以及毒素形成的质和量与寄主快速发病和 死亡有较密切的关系。
我国早在1—2世纪的东汉时代,就认识昆虫(家蚕)白僵病,并有文字可查 考(邹树文,1981)。虫生真菌不仅可以用来防治害虫,我们的祖先早在 1578年以前就发现可利用冬虫草、僵蚕、蝉花等昆虫病原真菌入药(李时 珍,1590;曾省,1965)。近代的研究更进一步表明,这类昆虫病原真菌 含有抗菌、抗癌、抗辐射、钙离子拮抗和免疫调节等多种功能的生理活性 物质。
虫生真菌能人工生产来自百度文库虫剂。
第二节 半知菌亚门的昆虫病原真菌
在含有昆虫病原真菌的100多属中,约50%属于半知菌亚门。 其中不仅包括有当今世界各国应用防治害虫的大多数种,而 且涉及了应用于医药方面的虫草的无性型(分生孢子阶段)。
一 白僵菌(Beauveria)
根据野外调查越冬昆虫发现,因白僵菌致病而死的昆虫,占真 菌致病总数的21%(邓庄,1962)。白僵菌对温血动物无害, 容易培养,杀虫谱广.而且致病力强,可寄生15个目l49个科 的700多种昆虫及蜱螨类。按种类排列,被寄生的种科依次 是夜蛾、叶甲、瓢虫、天牛和尺蛾等(李增智,1988)。在生 产实践中,白僵菌是使用最多和最具成效的虫生真菌之一。
在野外调查越冬昆虫中发现,由真菌致病死亡的昆虫最多,约占全部致病 微生物的60%(邓庄,l962)。已知寄生于昆虫、蜘蛛、螨和线虫的真菌数 量达800多种。据不完全统什,我国现发现记载的昆虫病原真菌已涉及43 属的150余种(李增智,1987)。在昆虫病理学的历史中,昆虫病原真菌是 最早被提出用于生物防治的。但因其对寄主的侵染与疾病的传播与环境条 件(特别是湿度)的关系较大而影响治虫效果,一度曾使人们失去应用虫生 真菌治虫的信心。近20年来,随着昆虫病理学研究取得新进展,人们越 来越重视昆虫病原真菌生理学和生态学方面的研究,使得应用虫生真菌治 虫的效果显著提高。
国内自50年代起,就应用白僵菌防治甘薯象鼻虫、大豆食心虫等取得良 好效果。南方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北方用于防治玉米螟,在大面积上取 得显著效果,至80年代末,我国用白僵菌防治40余种害虫已获得成功(徐 庆丰,1988)。此外,相继开展应用绿僵菌防治金龟子幼虫及青杨天牛等 几种林木害虫),应用多毛菌防治柑桔锈螨,分离、应用莱氏野村菌防治 夜蛾科幼虫,应用虫霉防治蚜虫(张效良,1983)等,都做了不少工作,取 得较显著的成果。
壁侵入昆虫体腔的,从其入侵寄主、引起死亡和直至在寄主上重新形成 孢子,大致可分为9个阶段(Robertz & Huber,1981)。
(1)各类孢子或菌丝附着于昆虫体表。 (2)孢子萌发。一般孢子萌发需要高的湿度(>90%);在有露水或孢子所在 微环境较适宜时,即使天气干燥它们也能萌发。 (3)穿透体壁。 (4)以酵母状菌丝段(虫菌体)在血淋巴中生长,以出芽方式增殖。 (5)形成毒素,通常在寄主死亡前菌丝大量增殖的种不形成毒素;而那些大量 感染寄主之后引起快速死亡的种则产生毒素。 (6)寄主死亡。 (7)菌丝生长侵入全身各器官。这种充满菌丝体使寄主昆虫变僵硬的症状就是 俗称的硬化病(muscardine)或僵病。此阶段有的病原真菌可使寄主着色。僵硬 变干的僵虫或虫蛹可保护昆虫病原真菌渡过干燥或寒冷等不良环境条件。一 旦条件适宜它们就继续发育产孢形成再浸染。 (8)在湿润条件下菌丝体穿出体壁,尤其在节间膜较易看到。 (9)在寄主体重新形成孢子。
应用虫生真菌防治害虫有多种途径 :
(1)引入定殖。这种途径是一种昆虫地方性病(enzootic)的人工建立。它可 通 过土著病原的再扩散或引入外来病原在无病虫群中定居而实现。成功的典
型例子是将一种雕蚀菌(Coelomomyces sp.)引入定殖于一蚊子种群中
(Burges等,1971)。
(2)流行性病(epizootics)的建立、诱发及调整。从实质上看,这种途径是地方 性疾病的强化;是适时利用人工培养的病原物扩散、诱发、克服自然流行 性疾病的时滞(time1ag)现象,调整流行高峰出现的时间和强度。在生产实 践中,改善环境条件及利用害虫本身的习性也是诱发流行病的有效措施。
(4)微生物杀虫剂。以短期防治效果为目标适当的重复施用。
(5)大量的室内研究工作表明,真菌毒素在害虫的防治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除蚊霉(Culicinomyces sp.)等少数种外,大多数昆虫病原真菌是通过体
昆虫病理学
第八章 昆虫真菌学
第一节 昆虫病原真菌的分类位置 第二节 半知菌亚门的昆虫病原真菌 第三节 接合菌亚门的昆虫病原真菌 第四节 鞭毛菌亚门的昆虫病原真菌 第五节 子囊菌亚门的昆虫病原真菌
自然界中,真菌(Fungi)的构造虽简单,但因其有多种复杂的生活周期和繁 殖类型(即形态学上的多样性),故有高度分解和合成复杂物质的能力。不 论是寄生、腐生,它们对农业、食品、医药、轻工业等各方面的关系都十 分密切,意义重大。由于真菌代谢作用旺盛,适应能力强.所以分布范围 广,种类繁多。目前已描述的真菌约有1万个属、10万余种,现在每年仍 以约700个新种的数量递增着,据估计,全世界真菌有25—50万种。在我 国的真菌,估计约有8—10万种,至80年代初仅报道有700余种(余永年, 1982)。由此可知,真菌资源是极丰富的,有待我们去开发、利用。
家蚕白僵病
第一节 昆虫病原真菌的分类位置
真菌门(Eumycota)根据其生活史、子实体(fruiting body)及孢子的形态等,可分为5个亚门(Ainsworth 等,1973) ,即鞭毛菌亚门、接合菌亚门、子囊 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及半知菌亚门。而虫生真菌 则分属于上述各个亚门中。已知较常见的属于半 知菌亚门的有45属左右,用于鞭毛菌亚门的有11 个属,接合菌亚门的有12个属,子囊菌亚门的有 10个属,担子菌亚门的有3个属。其中有30多种
在上述9个阶段中,感染体的特性、孢子萌发的行为和侵染能力、虫菌体 在血淋巴中的增殖速度和数量,以及毒素形成的质和量与寄主快速发病和 死亡有较密切的关系。
我国早在1—2世纪的东汉时代,就认识昆虫(家蚕)白僵病,并有文字可查 考(邹树文,1981)。虫生真菌不仅可以用来防治害虫,我们的祖先早在 1578年以前就发现可利用冬虫草、僵蚕、蝉花等昆虫病原真菌入药(李时 珍,1590;曾省,1965)。近代的研究更进一步表明,这类昆虫病原真菌 含有抗菌、抗癌、抗辐射、钙离子拮抗和免疫调节等多种功能的生理活性 物质。
虫生真菌能人工生产来自百度文库虫剂。
第二节 半知菌亚门的昆虫病原真菌
在含有昆虫病原真菌的100多属中,约50%属于半知菌亚门。 其中不仅包括有当今世界各国应用防治害虫的大多数种,而 且涉及了应用于医药方面的虫草的无性型(分生孢子阶段)。
一 白僵菌(Beauveria)
根据野外调查越冬昆虫发现,因白僵菌致病而死的昆虫,占真 菌致病总数的21%(邓庄,1962)。白僵菌对温血动物无害, 容易培养,杀虫谱广.而且致病力强,可寄生15个目l49个科 的700多种昆虫及蜱螨类。按种类排列,被寄生的种科依次 是夜蛾、叶甲、瓢虫、天牛和尺蛾等(李增智,1988)。在生 产实践中,白僵菌是使用最多和最具成效的虫生真菌之一。
在野外调查越冬昆虫中发现,由真菌致病死亡的昆虫最多,约占全部致病 微生物的60%(邓庄,l962)。已知寄生于昆虫、蜘蛛、螨和线虫的真菌数 量达800多种。据不完全统什,我国现发现记载的昆虫病原真菌已涉及43 属的150余种(李增智,1987)。在昆虫病理学的历史中,昆虫病原真菌是 最早被提出用于生物防治的。但因其对寄主的侵染与疾病的传播与环境条 件(特别是湿度)的关系较大而影响治虫效果,一度曾使人们失去应用虫生 真菌治虫的信心。近20年来,随着昆虫病理学研究取得新进展,人们越 来越重视昆虫病原真菌生理学和生态学方面的研究,使得应用虫生真菌治 虫的效果显著提高。
国内自50年代起,就应用白僵菌防治甘薯象鼻虫、大豆食心虫等取得良 好效果。南方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北方用于防治玉米螟,在大面积上取 得显著效果,至80年代末,我国用白僵菌防治40余种害虫已获得成功(徐 庆丰,1988)。此外,相继开展应用绿僵菌防治金龟子幼虫及青杨天牛等 几种林木害虫),应用多毛菌防治柑桔锈螨,分离、应用莱氏野村菌防治 夜蛾科幼虫,应用虫霉防治蚜虫(张效良,1983)等,都做了不少工作,取 得较显著的成果。
壁侵入昆虫体腔的,从其入侵寄主、引起死亡和直至在寄主上重新形成 孢子,大致可分为9个阶段(Robertz & Huber,1981)。
(1)各类孢子或菌丝附着于昆虫体表。 (2)孢子萌发。一般孢子萌发需要高的湿度(>90%);在有露水或孢子所在 微环境较适宜时,即使天气干燥它们也能萌发。 (3)穿透体壁。 (4)以酵母状菌丝段(虫菌体)在血淋巴中生长,以出芽方式增殖。 (5)形成毒素,通常在寄主死亡前菌丝大量增殖的种不形成毒素;而那些大量 感染寄主之后引起快速死亡的种则产生毒素。 (6)寄主死亡。 (7)菌丝生长侵入全身各器官。这种充满菌丝体使寄主昆虫变僵硬的症状就是 俗称的硬化病(muscardine)或僵病。此阶段有的病原真菌可使寄主着色。僵硬 变干的僵虫或虫蛹可保护昆虫病原真菌渡过干燥或寒冷等不良环境条件。一 旦条件适宜它们就继续发育产孢形成再浸染。 (8)在湿润条件下菌丝体穿出体壁,尤其在节间膜较易看到。 (9)在寄主体重新形成孢子。
应用虫生真菌防治害虫有多种途径 :
(1)引入定殖。这种途径是一种昆虫地方性病(enzootic)的人工建立。它可 通 过土著病原的再扩散或引入外来病原在无病虫群中定居而实现。成功的典
型例子是将一种雕蚀菌(Coelomomyces sp.)引入定殖于一蚊子种群中
(Burges等,1971)。
(2)流行性病(epizootics)的建立、诱发及调整。从实质上看,这种途径是地方 性疾病的强化;是适时利用人工培养的病原物扩散、诱发、克服自然流行 性疾病的时滞(time1ag)现象,调整流行高峰出现的时间和强度。在生产实 践中,改善环境条件及利用害虫本身的习性也是诱发流行病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