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哲学生活第一单元测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art 1
常见观点剖析: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形存则神存,行谢则神灭;万物皆备于我;我思故我在;我们的知觉是我们的唯一对象;万物的基础是原是物质,是基本元素;气者,理之依也;理气本一体,理先气在后;理性为自然界立法;万物是我们的表象;绝对观念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收拾精神,自作主宰;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1.下面漫画《听话的哲学》启示我们要辩证地分析问题,要知道什么话该听,什么话不该听。

这说明( )
什么话都听的人是笨蛋,什么话都不听的人是混蛋;知道什么话该听什么话不该听的人
才是聪明人!
A.哲学与人类社会同时产生 B.哲学是本来就存在的
C.哲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D.哲学思想一直存在于我们的社会中
2.哈佛大学的校训是:“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以真理为友。

”短短的一句话里却包含两个哲学家的名字。

由此可见( )
①科学家取得的成就都是学习哲学的结果②与哲学为友是科学探索的智慧明灯
③科学是推动哲学发展的基础④哲学对科学具有指导作用
A.①② B.②④ C.③④D.②③
3.《建筑的七盏明灯》是英国哥特式建筑潮流的最主要代表人物拉斯金在30岁时完成的理论专著。

该书所阐述的建筑七大原则为:奉献、真理、权力、美、生命、记忆和顺从。

这也是建筑哲学的七大原则。

“七大”原则抓住建筑本质性的灵魂,颇多发人深省之处。

正如作者所说:“如果这些法则得到如实表达,不仅能防范各种错误的发生,而且能成为各种成功的源泉。

”这一论断的合理之处在于( )
A.建筑哲学源于人们在建筑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B.建筑哲学具有方法论的功能
C.真正的建筑哲学能够防范人类各种错误的发生
D.如实表达建筑本质性灵魂的哲学是我们获得成功的源泉
4.有学者运用统计方法对近代以来的哲学和科学发展进行分析,发现近代哲学中心转移和科学活动中心转移都依次为: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美国。

二者变化的趋势具有一致性,并且在时间上哲学中心较科学中心的转移超前50~60年。

这表明( )
①哲学繁荣是科学发展的坚实基础②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③哲学是对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④哲学的发展往往是科学兴盛的先导
A.②④ B.①③ C.③④ D.①②
5.庄子指出:“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涂,樊然淆乱,吾恶能知其辩!”这一观点是( )
A.意识决定物质的主观唯心主义 B.思维与存在无同一性的不可知论
C.物质决定意识的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D.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可知论
6.有一个小煤窑经常发生安全事故,该企业主不是采取措施加强安全保卫力度,而是率领全体矿工到寺庙拜佛,祈求神灵的保佑。

下列说法蕴含的哲学道理与该企业主的做法相同的是( )
A.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B.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C.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D.夫至尊莫过于天,天之变莫过于日蚀
7.新华网最近刊文称,“人生必须放下四样东西”。

其中,具有主观唯心主义色彩的观点是( )
①放下压力:累不累取决于心态②放下懒惰:奋斗改变命运③放下狭隘:心宽,天地自然宽④放下烦恼:快乐其实很简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D.③④8.列宁曾经指出:“聪明的唯心论比愚蠢的唯物论更接近于聪明的唯物论。

聪明的唯心论即辩证的,愚蠢的唯物论即绝对的,不发展的。

”对这一论断理解正确的有( )
①旧唯物主义具有局限性,唯心主义对认识世界更具推动作用②谬误中渗透着真理的成分,唯心主义思想蕴含着辩证法精髓③聪明的唯心论坚持了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④聪明的唯物论必须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A.①③ B.①② C.②④D.③④
9.真正的哲学家都是其所处时代的智者,他们抓住时代的问题,站在他们那个时代的高度来观察问题;真正有影响的哲学体系都直接或间接地、或多或少地解决了它那个时代所提出的问题。

这表明( )
A.哲学是启迪人类智慧的一门具体科学 B.真正的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真正的哲学把握了时代发展的脉搏 D.哲学都是一定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10.当前的世界金融危机使“世界重新燃起了对马克思的关注”,马克思故居开始成为旅游热点,《资本论》在德国一度成为畅销书,莱比锡大学重新树立马克思雕像……危机使许多人意识到“马克思还活着”。

“马克思还活着”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
A.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是发展的科学 B.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C.具有科学性与完整性的特点 D.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永恒的真理
1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根本原因在于( )
A.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B.坚持科学的实践观,其全部理论都来源于实践并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
C.批判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D.以改造世界为目的,是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
12.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哲学的区别是( )
①旧哲学是唯心论和形而上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②旧哲学不是真正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真正的哲学③旧哲学只是说明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革命地改造世界④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①② B.③④ C.①③D.②④
13.将冰凉的手伸进一盆温水感觉到水热,将温热的手伸进去又感觉到水凉,于是有人认为“物是感觉的集合”。

这种观点是( )
A.机械唯物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 C.客观唯心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14.改革开放30年来,解放思想孕育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创造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如果为此而举办“我国改革开放30年成就展”,你认为最符合展览要求的哲学主题是( ) A.主观决定客观,实践产生理论B.量变决定质变,变化推动发展C.思想引领实践,创新促进发展D.系统决定要素,部分影响整体15.老子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牗,见天道。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这句话包含
A.形而上学思想B.唯物主义思想C.辩证法思想D.唯心主义思想
16.列宁把唯心主义哲学称作“一朵不结果实的花”,是因为( )
①唯心主义不包含任何合理的思想②唯心主义扩大意识的作用,使其脱离了物
质③以唯心主义为指导,不能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④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7.2016年10月,强台风连续登陆并影响华南地区,共造成5个省550.4万人次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759千公顷,绝收55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01亿元。

面对自然灾害带来的严重损失,人们议论纷纷:第一种人认为,一切都是天意,天命不可违;第二种人认为,天灾已成定局,过一天算一天吧;第三种人认为,天灾不可避免,但事在人为,我们应该把损失降到最低。

(1)试判断上述三种人分别属于什么哲学派别,其基本观点各是什么?
(2)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18.材料一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它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

材料二14—15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反映新兴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反封建反神权的思想文化运动,它孕育了一大批思想先锋和文化巨匠,促进了欧洲文化的空前繁荣,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哲学与时代关系的理解,并说明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