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防爆安全技术 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其反应发生的因素:温度、释放的能量、热量、 加热时间
它是表达可燃气体、蒸气、粉尘的爆炸危险性的重 要参数。如氢气的最小点火能为0.02mJ。正庚烷为 0.7mJ
(2)着火延滞期(诱导期)
——指可燃性物质和助燃气体的混合物在高温下从 开始暴露到起火的时间。
混合气着火前自动加热的时间称为诱导期,在燃烧 过程中又称为着火延滞期或着火落后期。单位用ms 标识。
——复杂物质,受热后受限分解为气态 或液态产物,其蒸气进行氧化分解燃烧; 如塑料等;
有的可燃固体,不能分解为气态物质, 在燃烧时呈炙热状态,没有火焰,如焦炭 等
5、闪燃、阴燃、爆燃、自燃的概念
(1)闪燃
——可燃液体挥发的蒸气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 度遇明火发生一闪即逝的燃烧,或者将可燃固体加 热到一定温度后,遇明火会发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现 象。
(3)自燃点
——在规定条件下,可燃物质发生自燃 的最低温度。如:黄磷30℃,煤320 ℃。
液体和固体可燃物受热分解并析出来的可燃 气体挥发物越多,其自燃点越低。固体可燃 物粉碎得越细,其自燃点越低。
自燃点越低,发生火灾的危险性越大。
7、引燃能、着火延滞期、引燃源
(1)引燃能(最小点火能)
——指释放能够触发初始燃烧化学反应的能量。
防火防爆技术
第一节 防火防爆基础知识
一、燃烧基本概念
1.燃烧的定义 定义: 燃烧是可燃物
与助燃物相互作用, 同时伴有发光、放 热效应的激烈的化 学反应。
思考: (1)铁与稀硝酸反应,是不是燃烧? (2)电灯在照明时是否是燃烧? (3)氢气在氯气中反应,是不是燃烧?
燃烧特征的是什么?
(1)生成新的物质; (2)发光; (3)放热
物质混合接触自燃。如强氧化剂与强还原剂混合,产 生具有分解爆炸特性或强氧化性的不稳定物,都能爆 炸。
6、闪点、燃点、自燃点的定义
(1) 闪点
——在规定的条件下,加热试样,当试样达到某温度 时,试样的蒸汽和周围空气的混合气,一旦与火焰接 触,即发生闪燃现象,发生闪燃时试样的最低温度, 称为闪点 闪点越低,发生火灾和爆炸的危险性越大。 按照《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 可燃液体的分类如下: ➢ 甲类液体:闪点<28℃的液体(液化烃除外) ➢ 乙类液体:28℃≤闪点< 60℃的液体 ➢ 丙类液体:闪点≥ 60℃的液体。
爆燃由于发生在瞬间,加上火焰传播速 度非常快,达每秒数百米至数千米,火 焰的球状向四方传播,在百分之几至十 分之几秒内燃烬,这就等于燃料同时被 点燃,烟气容积突然增大,这样造成的 烟气阻力也非常大,因而来不及泄出而 发生爆炸。
(4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自燃
——可燃物质在没有火焰等火源的 作用下,因受热或自身发热并蓄热 所产生的自行燃烧现象。
闪燃往往是持续燃烧的先兆。 由于可燃液体在闪点温度下,蒸发速度还不太快,
蒸发出来的气体仅能维持一刹那的燃烧,而来不及 补充新的蒸气以维持稳定的燃烧,因而一下就灭了。
(2)阴燃 ——没有火焰和可见光的缓慢燃烧。
很多固体物质,如纸张、锯末、纤维织物、纤维 素板、胶乳橡胶以及某些多孔热固性塑料等,都 有可能发生阴燃,特别是当它们堆积起来的时候。 阴燃通常产生烟和温度上升等现象,能分解出可 燃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换成有焰燃烧。
2.火灾的定义
定义: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 造成的灾害。
指失去控制蔓延成灾的燃烧现象。或指超出有 效范围的燃烧。通常造成人员和财产的损失。 人员和财产损失较轻时,有时也称火警或未遂 火灾事故。
3. 燃烧发生的必要条件
燃烧的三要素(必要条件):
可燃物、助燃物、点火源
构成火三角:
三个基本条件同时具备, 并且相互作用(即构成燃烧系统), 才能发生。
(2)燃点
——将物质在空气中加热时,开始并继续燃烧的 最低温度叫做燃点(着火点)。
燃点对可燃固体和闪点较高的液体具有重要意 义,在控制燃烧时,需将可燃物的温度降至其 燃点以下。如:纸130℃,木材295℃等。
在不同大气压下燃点也会有所变化,一般气 压越低,燃点越高,如柴油机。柴油机正是 通过将空气压缩,降低柴油的燃点,达到燃 烧的目的。
从安全角度考虑,希望作为引燃源的金属表面温度 在某可燃气体的诱导期内能降低到其能量小于最小 点火能,使存在于环境内的某可燃气体混合物不能 着火。
(3)引燃源
主要的引燃源有:焊接、敲击、喷砂、切割和类似 的操作;危险区域内吸烟、使用火柴、打火机等; 铁器摩擦、撞击等摩擦热,电气设备火化,静电火 花,雷击,聚光或光电效应;热射线能,高温表面、 绝热压缩、高压气体压缩分解、自燃、自燃性硫化 铁等。
根据热源的不同,分为自热自燃和 受热自燃两种。
根据发生的机理,自燃大致可以分成以下七种类型 氧化发热自燃。如褐煤、黄磷等; 分解放热自燃。如硝化棉、硝化甘油等; 聚合放热自燃。如乙酸乙烯酯、丙烯腈等; 吸附放热自燃。如活性炭粉、木粉等 发酵放热自燃。如稻草、树叶、锯末等。 活性物质遇水自燃。如碱金属、保险粉等。
气边混合边燃烧。
可燃气体燃烧所需的热量只用于本身 的氧化分解,在火源作用下被加热到 着火点(燃点)就能氧化分解燃烧, 是最容易燃烧的。
液态可燃物: ——通常为先蒸发为可燃蒸气,可燃蒸 气再与氧化剂发生燃烧。
可燃液体首先蒸发成蒸气,其蒸气进行 氧化分解后达到自燃点而燃烧。
固态可燃物:
——简单固体物质,受热后首先熔化, 蒸发成蒸气进行燃烧,没有分解过程。如 硫、磷等;
点火源
在火灾防治中,阻断火三角的任何一个要素就 可以灭火。
4、燃烧过程、形成
可燃物质的聚集状态不同,其受热后所发 生的燃烧过程也不同。除了结构简单的可 燃气外,大多数可燃物质的燃烧并非物质 本身在燃烧,而是物质受热分解出的气体 或液体蒸汽在气相中的燃烧。
气态可燃物: ——通常为扩散燃烧,即可燃物与氧
阴燃发生的条件: (1) 内部条件:可燃物必须是受热分解后能产生 刚性结构的多孔碳的固体物质。 (2) 外部条件:有一个适合供热强度的热源。
( 3)爆燃
——伴随爆炸的燃烧波。以亚音速传播。
爆燃产生的三个必要条件(即爆燃三要素) (1)有燃料和助燃空气的积存; (2)是燃料和空气混合物达到了爆燃的浓度; (3)有足够的点火能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