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与货币制度..
金融学课件 第二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4、纸币
是国家强制发行流通的货币符号。它的产生是由于铸币流通时具有可
能性(不关心铸币本身价值)、现实性(不能排除不足值铸币,仍作足值铸
币流通);加上政府强制性。产生过程是:足值铸币-→不足铸币-→纸币。 可能性
1 足值铸币 (1克)
自 然
现实性
1 不足值铸币 (0.9克)—公差
强 制
强制性
1 纸币 (0 克)
货币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货币的性质、货币的运行规律、职能
作用等问题,人们却未必都能了解。
▲英国一位国会议员曾经说过:“受恋爱愚弄的人,甚至还
没有因钻研货币本质而受愚弄的人多。”
▲西方一位经济学家也曾说过:在一万个人中,只有一个人
懂得货币问题。
货币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距今已有5 000
年左右的历史。但在货币的起源问题上,却众
至下节
三、马克思科学地解开货币之“谜”
马克思运用两种方法阐述货币的起源 说明货币本身也是一种商品, 1. 抽象的逻辑分析法:
而且这种商品是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形式,解决了“商 品怎样、为什么、通过什么成为货币”的问题。
● 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 商品交换必须有两个原则
用来交换的两种 商品必须具有相同 的价值。
▲马克思的货币理论认为,货币并非人们主观臆想
或协商的产物,更不是皇帝钦定的,或上帝赐予的, 或圣人先哲发明的。货币根源于商品本身,它是商品 内在矛盾(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 它是商品交换发展的结晶。
▲货币是在由商品交换发展所决定的价值形式的发
展中产生的。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即简单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 和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其中,货币只不过是一种高 级的价值表现形式而已。这就是货币随着商品生产和 商品交换的发展由萌芽到形成的全部历史过程。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是统一的。后来,价格单位与自然单位逐渐分离 了。 货币单位更重要的是确定币值 。 货币购买力:指价格的倒数。 货币购买力是对所有商品而言的,所以它不是某 一种商品的价格的倒数,而是所有商品价格的倒 数。
➢ 凡是在商品与劳务交易和债务清偿中,可作为 交易媒介与支付工具、被普遍接受的手段就是 货币。
第三节 货币层次的划分
(三)马克思的货币定义
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 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这个定义包括以下含义: (1)货币是商品。 (2)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3)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4)货币体现一定的生产关系。
第四节 货币制度
(二)金银复本位制 含义:以金银为币材、金币和银币都是本位币
的币制。 特点:①都具有无限法偿的能力②金银两种货
币都可以银币可自由铸造,自由熔化,自由兑 换;③两种货币都可以自由输出入 类型:①平行本位制(按实际比价流通);② 双本位制(按法定比价流通);③跛行本位制 (按法定比价流通,但只有金币可以自由铸造, 而银币不得自由铸造)。
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和形态
(四)信用货币
指以信用为保证,通过信用程序发行的、充当 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形态。
信用货币实质是信用工具,其本身并无内在价 值。
特征
➢ 1、完全脱离了与贵金属的联系,不代表任何贵金属, 也不会兑换成贵金属。
➢ 2、主要形态是纸制货币——纸币。其具体形式有: 现金货币和存款货币。
讨论:哪些商品可充当货币? 讨论:钱、货币、通货、现金是一回事
吗?银行卡是货币吗?
第二节 货币的职能
第一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一章引言一、现实经济生活中的货币问题1古老的货币问题2信用和利息问题3金融机构体系4证券市场5通货膨胀和货币政策6外汇和汇率二、货币的作用•五大货币收支体系•以个人或家庭为中心的货币收支•以企业等经营单位为中心的货币收支•以机关、团体为中心的货币收支•以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中心的货币收支•对外的货币收支•★货币流通(名词解释):不断离开出发点连续不断、永不静止的运动过程称为货币流通。
学习货币银行学的内容和意义我们这门课叫《货币银行学》,也可以叫《金融学》,研究的就是金融问题,不管你是什么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会和金融有接触,因为现代经济本来就是商品和货币的结合。
当然学习具体知识并不是最主要的,关键是要学习一种思路,一种分析问题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得来是靠理解具体知识的基础上体会出来的。
这门课的内容从大的的方面可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为货币问题,一部分为融资问题,这都是围绕金融这一概念展开的。
金融,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资金的融通,或货币资金的流动。
第二章先介绍货币的起源,从第三章到第八章介绍有关融资的一系列问题,第九章开始又在宏观层面上介绍货币问题,这是又很强政策含义的一部分,宏观货币政策的失误有可能使很大部分的劳动成果化为乌有,造成社会财富的极大浪费,这也是这门课的难点所在。
★(判断)经济生活中处处有货币。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教学目的:明确货币的概念及围绕货币的一些概念性问题。
教学内容:货币的起源和形态,货币的定义,货币职能,货币制度。
教学重点:马克思的货币起源理论;货币的定义;货币的四大职能;货币制度的内容。
第一节货币的起源货币起源的不同说法:有人认为货币是发明或协议的产物,是人人同意的结果,人类祖先为了交易的方便协议使用货币。
有人说是圣贤规定的,如中国的传说中,伏羲收集天下的铜铸成货币,黄帝把金铸成货币等。
马克思的货币起源说:货币是在商品交换发展的漫长历史过程中自发产生的,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货币和货币制度范文
货币和货币制度范文货币是一种用于交换价值的工具,是商品和服务交易的媒介。
货币制度则是指货币的发行、流通和管理体系。
货币和货币制度的运行对经济体系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将分别从货币的本质、货币的功能、货币制度的类型以及货币制度的优化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货币作为一种交换媒介,具有统一等价和流通性的特点。
按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观点,货币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关系的产物,是商品交换的结果。
在商品经济中,人们将自己的劳动产品以货币的形式出售,从而实现价值的交换。
货币具有无形的价值,它不仅能够衡量不同商品和服务的价值,而且可以方便地进行交换,解决了商品交换中的双重巧合问题。
其次,货币具有三个基本功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价值储藏。
作为价值尺度,货币可以衡量不同商品和服务的价值,使经济参与者能够进行价值比较和计量。
作为流通手段,货币方便了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提高了经济效率。
作为价值储藏,货币可以用于存储财富,满足人们对未来需求的需要。
货币制度则是为了保证货币的正常发行、流通和管理而建立的体系。
根据货币的不同性质和功能,货币制度可分为金本位制度、信用货币制度和混合货币制度三种类型。
金本位制度是以金属(如黄金)作为货币发行和流通的基础,货币的价值与金属的价值相对应。
这种制度下,货币供应受限制,货币政策主要依赖于金属的挖掘和储备。
金本位制度在历史上曾经盛行,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货币的稳定性和信用度。
信用货币制度则是以信用为基础的货币体系,货币的价值由信用和法律规定来决定。
这种制度下,货币的供给量相对较大,并且货币的发行权被一国中央银行所掌控。
此外,信用货币制度还涉及到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通过适度调控货币供给量来维护经济稳定和推动经济增长。
混合货币制度则是以上两种制度的结合,货币供应既依赖于金属的挖掘和储备,又依赖于信用货币的发行和管理。
这种制度的实行涉及到政府、金融机构和市场的相互合作,形成相对稳定的货币发行和管理体系。
最后,货币制度的优化在于提高货币的稳定性、灵活性和适应性。
金融学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ppt课件
马克思的货币理论认为,货币并非人们主观臆想或币协商
的产物,更不是皇帝钦定的,或上帝赐予的,起或源圣的人论先证 哲发明的。货币根源于商品本身,它是商品内是在基矛于盾对商 (交使换用发价展值的与结价 晶值。的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品析它交的是换。商的而品分商 货币是在由商品交换发展所决定的价值形式的品发交展换中的产一 生价币形的值表式。形现而商式形已品、式。价扩,这值 大 其 就形的中是式价,货的值货币发形币随展式只着经、不商历一过品了般是生四价一产个值种和阶形高商段式级品,和的交个是即价价换基:简值值的值本具单的表发。前有的货现展提价
15
2024/2/2
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与职能
五、货币的发展与类型
(一)按货币的形态划分,即按作为货币的币材不同划分
➢ 实物货币,指在金属货币出现以前,曾经充当过交易 媒介的那些特殊商品。
➢ 金属货币,指以金属为币材的货币。
➢ 纸币,是以纸张为币材,印成一定形状、标明一定面 额的货币,它是国家强制发行的、作为法定的流通手 段的货币符号。
货币不仅与社会现实经济生活息息相关,而且货 币量与其他宏观经济变量高度相关。人类社会的 实践经验教训表明,货币量的变化对一个国家的
宏观经济目标的影响重大。
5
2024/2/2
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与职能
二、货币的起源 货币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距今已有5 000年左
右的历史。但在货币的起源问题上,却众说纷 纭,存在争议,由此产生了种种不同的货币起 源学说。
面的转移时,就执行着支付手段的职能。
➢ 世界货币——指货币越出国内流通领域,在世界市场上
13
发挥一般等价物的作用,它是价值表现和实现的国2际024化/2/2。
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与职能
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名词货币制度是指一国由法律所确定的关于货币发行和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无限法偿法定偿付能力无限;即在有限范围内;不管使用时间;数量和地点;货币都按照规定的面额流通;任何人不得拒绝知识点一.货币的产生与发展1.价值形式的演变:简单扩大一般货币天然是金银;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等贵金属上货币价值形式2.货币形式的发展:实物货币金融货币信用货币二.货币的本质与职能1.货币的本质本质定义: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客观存在职能定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2.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货币体现商品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功能;是货币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特点:十足的货币;观念上的货币;独占性和排他性;通过价格标准来完成流通手段: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促进商品交换的功能;是货币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特点:现实的货币;不足值货币因此可以用价值符号代替;具有一定的货币危机性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被当做价值的独立形态或社会的财富的一般形式保存起来的功能..特点:现实的货币;十足的货币..特殊的作用: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贮藏手段可以自发地调节货币流通量;并以此调节屋价;原因在于:金属货币有充足的实际价值当流通中货币量过多而导致屋价上升时人们出于对货币的信心收藏货币等待物价回落;而金属货币“窖藏”的贮藏方式可以使流通中货币实实在在的减少从而使物价回落..支付手段: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形态进行单反方面转移时的功能两种类型与货币交换直接相连的:赊销赊购;预付货款与商品交换财政收支工资费用收支捐赠赔款特点:现实的货币;不足值的货币;货币危急性最大三.货币制度1.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币材的确定:确定本位币的铸造材料货币单位的确定:货币单位名称和货币单位价值量本位币及辅币和铸造及偿付能力的确定:主币辅币银行券发行及兑换的规定:发行保证黄金准备的规定:建立黄金储备在当前信用货币制度中; 货币单位的规定和本位币辅币的铸造偿付的规定比重要外;其他内容基本上弱化甚至消失了..2.货币制度的演变银本位制:最早的货币制度退出金贵银贱;币财短缺金银复合本位制:金银两种货币金属同时流通平行本位制:金银币的兑换比例完全按照各自的价值量由市场供求决定双本位制:金银币的兑换比例由国家规定劣币驱逐良币跛行本位制:金银币比例货国家规定但银币限制铸造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格雷欣法则一个经济体中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货币形式时;如果其中一种或几种货币币值下跌;则人们在使用货币时会尽量先使用这种货币;而将币值稳定的硬通货保存起来从而使劣币充斥市场;引起持续的币值下跌;物价上涨;导致流通混乱劣币名义价值 > 实际价值良币名义价值 < 实际价值3.金本位制:黄金被视为主币材料的货币制度金币本为制主要内容及特点其一以黄金为主币材料;流通金铸币;无限法偿其二具有三大自由自由铸造或融化使货币贮藏职能充分发挥作用;从而调节货币量;调节屋价自由输入输出银行按面额自由兑换金币其三金币本位制具有自发调节货币流通量;物价国际收支能力体现作用:自发调节货币流通量当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过多时;物价上涨;币价下跌;金币名义价值低于实际价值;人们会将金币融化成黄金出售;导致流通中货币数量减少;物价下跌;币值上涨;恢复平衡..反之也一样金块本位制:流通银行券;在限额内可兑换;不再流通金铸币金汇兑本位制:本币为不直接兑换黄金的银行券;与某一外币挂钩;外币与黄金挂钩4.信用货币制度:以不兑现的纸币作为本位币不可兑换黄金没有含金量的规定第二章信用与信用工具名词:消费信用:是工商企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商品或货币的形式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信用信用工具:资金供应者和资金需求者之间进行资金融通时所颁发的各种具有法律效力的凭证也称金融工具知识点一.信用的产生与发展1.信用的含义:借贷行为;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的单方面让渡2.信用的构成要素信用关系信用行为的主题;即当事者双方信用标的被交易的对象;即可以是货币形式;也可以是商品形式信用载体即信用工具是裁明债券债务关系的合法凭证信用条件期限和利率3.信用的特征暂时性偿还性收益性风险性4.信用的产生与发展高利贷信用:高利贷资本的运动形式特点:利率特别高;非生产性;保守性作用: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和商品货币关系的发生促进作用破坏和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消极作用资本主义信用借贷资本的运动借贷资本的特点所有权资本作为商品的资本具有特殊运动形式:两重支付;两重归流二.信用形式1.商业信用: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交换直接相联系的信用是现代信用制度的基础表现形式:赊销赊购和预付货款地位:润滑整个生产流通;满足商业资本循环———不可替代特点: 主体是生产或经营商品的企业;客体是商品资本;再生产周期的各个阶段上;商业信用的运动与产生资产的动态一致局限性和缺点:规模和数量有一定限制;范围上的限制;方向上的限制;期限上的限制2.银行信用:银行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向社会和个人提供的信用;包括吸收资本和运用资本两个方面特点:体现银行与企业个人之间的信用关系银行信用的载体是处于货币形态的资金在产业资本循环周转的各个阶段上;银行信用的动态与产业资本的动态是不一致的银行信用具有创造信用的功能地位:可以克服商业信用的局限性银行信用本身具有规模大;成本低;风险小的优势不仅可以提供信用;还可以创造信用总结:银行信用由于具有上述特点及优势;所以在信用领域居于领导地位;但并不意味着它可以代替商业信用;商业信用是银行信用产生的基础;银行信用的许多业务都是在商业信用的基础上进行的3.国家信用:以国家政府为主体的借贷行为;包括以债务人的身份取得信用和以债权人的身份提供信用的两个方面..1国家信用的形式现代社会国家信用主要指国家的负债内债:发行公债;发行国库卷;向央行借款或透支外债:发行国际债券;政府借款2国家信用的作用调剂财政收支不平衡弥补财政赤字筹集生产建设资金和有计划的组合闲置资源调节货币流通;促进社会供求平衡3国家信用与银行信用的关系联系:具有相同的资金来源;在总量一定的条件下;此消彼长区别:信用形式和主体关系不同:银行信用是简介信用;国家信用是直接信用.. 经营目标不同银行信用以盈利为目的国家信用不以盈利为目的..利息负担不同银行信用:借款人承担国家信用:由纳税人承担4消费信用两种类型按性质不同一种类似于商业信用:由工商企业以赊销或分期付款的形式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劳务另一种属于银行信用:银行向消费者个人发放贷款银行向提供提供商品的工商企业发放贷款消费信用的形式1.分期付款:多用于购买耐用消费品2.信用卡:由发卡机构和零售商联合起来;对消费者提供一种延期付款的消费信用3.消费贷款买方信贷:银行直接对消费品的购买者发放贷款卖方信贷:以分期付款单作抵押;由银行直接对销售者发放的贷款三.信用工具金融工具分类以发行者性质为标准直接信用工具:国家债券股票商业要据间接信用工具:银行本票大额可转让存单以可接受程度为标准无限可接受信用工具:银行券活期存款有限可接受信用工具:商业要据股票债券以偿还期为标准:短期长期和不定期信用工具银行券纸币特征:偿还性流动性风险性收差性第三章利息与利息率名词名义利率:也称货币利率;是以货币为标准计算出来的利率;通常是借贷契约和有价证券上载明的利息率..它是投资者根据贷款契约应该受到的利息率或债务人应该支付的利率知识点一、利息一利息的本质:是利润的一部分二利息的计算计算1.计算方法单利法:S=P1+rn S本利和 P本金 r利息率 n借贷期限复利法:S=P1+rn次方二、利息率利率的定义及表现形式1.新率: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额与贷出资本额本金的比率2.表现形式:年利率年息5厘百分之5月利率月息3厘千分之3日利率日息1厘万分之1利率的种类1.名义利率包含物价变动因素通货膨胀在内的新率实际利率名义利率剔除物价变动因素;以实物为标准计算2.短期利率融资期限在一年以内长期利率融资期限在一年以上;一般高于短期利率3.固定利率利率在整个借款期间内固定不变适用于短期借款浮动利率利率随市场利率的波动而定期调整变化中长期4.官定利率由政府金融管理部门或中央银行确定的利率导向作用市场利率金融市场上资金供求双方自由竞争所形成的利率利率的决定1.马克思 0<利率<平均利润率利率变化的影响因素经济因素经济周期通货膨胀税收政治因素货币财政汇率政策制度因素利率管制第四章外汇与外汇率名词外汇静态:广义泛指一切用外围货币表示的资产狭义以外币表示的可用于国际之间结算的支付手段知识点:一.外汇的含义和特征特征:1.以外币表示的资产2.被各国普遍接受可以用于国际支付3.具有可兑换性二.汇率的标价方法1.直接标价法:以本国货币来表示外国货币的价格我国:USB1=CNY6.702.间接标价法:以外国货币表示本国美国英国美国:USB1=CNY6.70第五章金融市场名词:金融市场:是指实现货币资金借贷;办理各种票据和有价证券买卖的领域有广义狭义之分通常指狭义即限定在以有价证券为金融工具的交易活动知识点:金融市场的功能1.金融市场能够迅速有效的引导资金合理流动提高资金配置效率2.金融市场为金融管理部门进行金融间接调节提供了条件3.金融市场的发展可以促进金融工具的创新4.金融市场帮助实现风险分散和风险转移5.具有定价功能;金融市场价格的波动和变化是经济活动的晴雨表6.金融市场可以降低交易的信息成本金融市场的分类选择;判断第六章:金融中介机构名词金融中介是指从事金融活动以及为金融活动提供相关服务的各类金融机政策性银行由政府投资设立的以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为目的不以盈利为目的金融机构知识点一.金融中介体系的构成管理性金融机构: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金融管理监管职能的机构:中央银行经营性金融机构:以经营工商业存放款证券交易与发行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商业银行政策性:专门配合宏观经济调控根据政策调整金融活动政策性银行第七章商业银行商业银行的基本职能:1.信用中介职能:基本通过负债业务动员集中社会闲置资金再通过资产业务贷到各个经济部门;充当贷出者和借入者之间的中介人2.支付中介职能:传统以活期存款为基础;接受客户委托办理业务3.信用创造:特有 4 调节经济 5 金融服务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一般原则遵循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1.安全性要求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必须保持足够的清偿能力避免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2.流动性要求银行能够随时应付客户存提;满足必要的贷款需求2.盈利性在可能情况下尽可能利益最大化;这是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主要动力和最终目标第八章中央银行名词中央银行是处在金融体系的核心位置的金融机构;是为大家实现整个经济的一个目标代表国家进行金融调控与金融管理的特殊机构准中央银行制度:是指国家设立类似中央银行的金融管理机构执行部分中央银行的职能;并授权若干商业银行也执行部分中央银行职能知识点:中央银行建立的必要性:统一证券发行的需要全国票据清算商业银行最后贷款人金融企业监督管理中央银行的职能:1.发行的银行: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权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集中统一全国的货币发行;并通过发行货币而来控制信用;调节货币流通2.银行的银行:集中存款准备金;办理银行间的清算;最后贷款人3.政府的银行:经理国库向政府融通资金;代理政府金融事务代表政府管理国内外金融活动第九章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名词:原始存款:商业银行吸收到的能增加准备金的存款存款准备金: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知识点:商业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条件商业银行创造;不是一家银行能单独完成的;作为整体的银行体系才能够进行多倍存款扩张1.具有创造信用流通工具的能力2.银行机构多转账制度发达3银行账户的活期存款不全部用于现金提取 4.商业银行存款的准备是部分准备制而非完全准备制第十章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名词货币需求:社会公众人物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其拥有的财富的一种需要货币失衡:是指在货币流通过程中;货币供给偏离需求;从而使二者不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知识点:影响基础货币的因素外汇政府债券和财政借贷对基础货币的影响贴现及放款对基础货币的影响货币乘数的决定因素: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之间在数量上的系数关系;及货币其决定因素主要有:法定存款准备率包括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的法定准备率;假设其他因素不变如果提高法定存款准备率;则同样额度的存款需要更多的准备金;由此储备不足意味着银行必须收缩贷款使存款或货币供给减少超额准备率是指商业银行保有超额准备金对活期存款的比率;在银行的准备金总额不变的情况下银行增加持有金意味着法定准备金额减少..定期存款的比率是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对活期存款的比率;表明银行的存款负债结构..通货比率:公共持有货币对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比率..第十一章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 1.强制储蓄效应 2.收入再分配效应 3.资金结构调整效应通货膨胀的治理紧缩性货币政策 1中央银行提高存款准备率使商行法定准备金增加贷款能力缩减2提高利率增加居民储存减少消费需求3公开市场业务4中央银行规定基础货币的指标5道义上的劝告紧缩性财政政策1消减政府预算;限制公共事业投资2降低政府转移支付水平;减少社会福利费用3增加税收4发行公债货币改革废除旧币发行新币;并制定保证新币币值稳定的措施收入紧缩政策为了降低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幅度而采取的强制性措施供应政策减税减少政府对企业活动的限制消减政府福利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1存款准备金政策2再贴现政策3公共市场业务。
货币和货币制度
❖ 作用:可降低流通中旳货币必要量,增进商品经 济旳发展。
❖ 但经济危机————信用危机。 债务链,三角债。
26
(五)世界货币
指在世界市场上作为一般等价物旳货币职能:
❖ (1)价值尺度: ❖ (2)购置手段,购置外国商品; ❖ (3)支付手段,用以偿付国际债务、支付利息和其
❖ 1)更易携带保管, ❖ 2)印刷成本低于铸造, ❖ 3)可防止自然磨损和人为破坏。
❖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纸币旳国家。 ❖ 公元11世纪,北宋旳交子是经典旳纸币,
它是由国家印制、强制行使旳不兑现旳 货币符号。 ❖ 其后元、明、清发行旳宝钞,也属于经 典旳纸币。
12
四、不兑现信用货币
❖ 狭义指银行信用货币,即银行券和银行支票。 ❖ 广义指充当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旳多种信用凭证,
第一章
货币 与
货币制度
1
❖货币 money
❖ 什么是货币? ❖ 现金=现钞+硬币。 ❖ 货币不但仅是现金。 ❖ 可开支票旳存款
(支票存款),信 用卡账户余额等也 可是货币。
2
第一节货币旳本质一、
货币旳起源
中国古代货 币起源说
西方货币 起源说
马克思 货币起源说
➢先王制币说(货币是先王为处理民间互换困 难而发明出来旳)
❖ 元世祖中统元年(1260)始发中统 元宝交钞,后又发至元通行宝钞, 此前者使用较久。至元三年 (1266),所铸银锭镌有“元宝” 二字,元称银锭为元宝,有元朝 之宝涵义。
❖ 金属货币会磨损减重+加上人为 实施旳铸币变质政策+以及伴随 商品互换规模不断扩大
❖ 金属货币尤其是贵金属货币流通 量旳增长已远远不能满足生产、 贸易、金融等交易量巨大增长旳 需要,于是金属货币逐渐被纸币 或信用货币所取代。
现代金融基础:货币与货币制度
2023现代金融基础:货币与货币制度CATALOGUE 目录•货币的起源与发展•货币制度的基本要素与类型•现代货币创造与扩张机制•货币政策的实施与效果•货币与经济的关系•现代金融创新与监管01货币的起源与发展早期的实物货币,如珍珠、贝壳等,具有便携、易于分割和估价等优点。
天然贝类实物货币的进一步发展,谷物、布匹等商品作为货币使用,但易损耗、携带不便。
谷物、布匹等实物货币阶段铜、银、金等金属货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金属货币逐渐取代实物货币,不同金属的货币价值不同。
铸币金属货币的进一步发展,出现国家铸造的铸币,如古希腊的斯泰特、罗马的阿斯等。
金属货币阶段银行券、支票等随着信用制度和银行的发展,银行券、支票等信用货币逐渐出现,其价值由发行机构的信用保证。
电子货币现代电子支付系统的发展,如信用卡、借记卡、电子钱包等,实现了无纸化交易和高效率支付。
信用货币阶段02货币制度的基本要素与类型1货币制度的基本要素23货币作为价值的尺度,需要有一个统一的计量单位以方便交易和核算。
货币的计量单位货币需要在一定的地域和群体中流通,以实现其交换媒介的功能。
货币的流通范围货币需要由一个权威机构来发行,并在流通中保持适当的数量和流动性。
货币的发行与流通03调节机制当货币供应量超过需求量时,黄金价格会上涨,反之则下跌,自动调节货币供应量。
金本位制01货币与黄金挂钩金本位制是指将货币与黄金直接挂钩,规定每单位货币的含金量。
02汇率稳定由于黄金的储量和开采量有限,金本位制下的汇率相对稳定,有利于国际贸易和投资。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在二战后建立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以美元为中心美元作为主要的国际货币,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则与美元挂钩。
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的汇率制度安排不同,包括固定汇率、盯住汇率和自由浮动汇率等。
汇率制度安排布雷顿森林体系浮动汇率制是指汇率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政府不干预。
浮动汇率制与固定汇率制浮动汇率制固定汇率制是指汇率由政府或国际组织规定,并采取措施维持其稳定性。
金融学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金融学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一、货币的发展阶段商品货币阶段纯实物形态、金属货币形态信用货币阶段纸币、存款货币、电子货币二、总结1.货币是商品交换过程中为了克服内部矛盾而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普遍等价物。
2.货币的发展经历了商品货币和信用货币的阶段。
主要有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币、存款货币、电子货币等形式。
3.信用货币主要包括商业票据、银行票据和存款货币,主要以银行票据、汇票和支票的形式存在。
第二节货币的本质和范围一、货币的本质货币商品论有实际价值认为货币是一种具有内在价值的实际商品货币名目论没有实际价值认为货币是由国家或人赋予其执行某种经济职能的名目符号(1)货币的本质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固定为具有一般等价性的特殊商品。
(二)本质特征:1、货币成为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表现材料2、是它具有与其他一切商品直接相交换的能力二、货币的范围——以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作为标准,一般包括现金、存款货币和一般的信用工具西方学者在长期研究中,一直主张把“流动性”原则作为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
现金和活期存款是直接的购买和支付手段,可以随时形成现实的购买力,具有最强的货币性或流动性。
第三节货币的职能一、计价单位——表现和衡量商品或劳务价值量大小实现方式:通过赋予交易对象以价格形态作为计价单位的货币特点:①拥有或代表价值②有货币单位③观念上的货币【价标】二、交易媒介——在商品流通中充当交换的媒介①现实的货币(需要拿出去)②货币符号③稳定的购买力④普遍接受三、支付手段——作为价值的独立形态进行单方面转移商品性支付:延期支付、预付货款等非商品性支付:工资、租金、借贷等①现实货币转账手段②用于商品流通③还用于其他经济行为四、价值储藏①社会财富的代表②高安全性③高流动性④稳定的价值第四节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一、类型根据货币的不同特性——金属货币制度、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根据货币制度作用的范围不同:国家货币制度、国际货币制度、区域性货币制度二、构成要素1、规定货币制度的材料2、规定货币单位——名称、值3、规定货币的种类——主币(元)、辅币(角分)【主币——一国的基本通货和法定价格标准】4、规定货币的支付能力——法定支付偿还能力5、规定货币铸造发行流通程序——金属货币的铸造【自由铸造、限制铸造】、纸币的发行【分散发行、集中发行】6、规定货币发行准备制度——以某种金属或资产作为发行准备【在金属货币流通情况下,发行纸币以黄金或其它的金属货币作为准备】【不兑现的纸币发行准备制度,以一个国家全社会的有效商品作为前提】7、规定货币对外关系•货币制度最初是从国家统一铸造货币开始的。
《货币与货币制度》习题及答案
《货币与货币制度》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货币的职能?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正确答案:D.支付手段。
2、在现代经济中,货币通常被定义为一种金融资产,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货币?A.现金B.存款C.股票D.债券正确答案:C.股票。
3、以下哪个国家拥有最多的黄金储备?A.美国B.中国C.德国D.俄罗斯正确答案:A.美国。
二、多项选择题1、以下哪些物品可以作为货币?A.黄金B.美元C.人民币D.欧元E.以上都可以正确答案:E.以上都可以。
在现代经济中,黄金、美元、人民币和欧元都可以作为货币。
然而,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货币制度,因此某些国家可能不将某些物品作为货币。
2、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货币供应?A.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B.商业银行的信贷政策C.经济中的通货膨胀压力D.以上都会影响货币供应。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和商业银行的信贷政策都会影响货币供应,而经济中的通货膨胀压力也会对货币供应产生影响。
因此,所有选项都正确。
正确答案:D.以上都会影响货币供应。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和商业银行的信贷政策都会影响货币供应,而经济中的通货膨胀压力也会对货币供应产生影响。
因此,所有选项都正确。
货币与货币制度引言货币和货币制度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也是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货币作为一种交换媒介和价值储藏工具,在商品生产和分配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货币制度则是国家或地区为了规范货币的发行、流通和回笼等环节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则和政策。
本文旨在探讨货币与货币制度的相关问题,分析其基本概念、历史演变、现状和问题,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货币的定义和职能货币是一种交换媒介和价值储藏工具,充当着商品和劳务交换的媒介,同时也是价值储藏和计价单位。
货币的职能包括:1、交换媒介: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可以用于购买商品和劳务,进行不同形式的交换。
2、价值储藏:货币可以作为财富的象征,积累起来用于未来的消费或投资。
货币与货币制度
货币与货币制度货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一种用于交换的经济物品,是一种广泛被接受、通用的价值媒介。
货币的产生与货币制度的建立则是为了解决商品交换中的困难和不便,促进经济活动的发展。
货币的功能主要有三个:价值尺度、储藏手段和流通工具。
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可以衡量不同商品之间的价值对比;作为储藏手段,可以将购买力保值存储起来;作为流通工具,可以方便地进行商品交换。
货币的这三个功能共同构成了货币交易的基础。
货币制度是指国家或社会对货币的发行、使用、管理等方面的规定和制度,包括货币的发行机构、货币的种类、货币的兑换比例等。
货币制度是经济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经济的正常运行和稳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在货币制度中,货币的发行机构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一般来说,货币的发行权由国家机构独享,以确保货币的合法性和稳定性。
发行货币的机构负责制定货币政策,决定货币的供应量、价值稳定等。
货币政策的正确实施可以促进经济稳定,调节经济波动。
另外,货币的种类也是货币制度中的重要内容。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货币种类各不相同,包括纸币、硬币、电子货币等。
货币种类的选择和管理需要根据当地经济状况和发展需要进行合理规划。
货币制度还包括货币的兑换比例及相关规定。
在不同国家之间进行货币兑换时,需要确定相应的兑换比例,以方便贸易和跨境结算。
同时,还需要制定货币流通的相关规定,包括货币的合法使用范围、货币的使用限制等。
在现代社会,货币制度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货币制度可以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为市场经济的运行提供支持。
然而,货币制度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如通货膨胀、货币贬值、金融危机等。
因此,需要通过适当的货币政策和制度改革来解决这些问题,以确保货币制度的正常运行。
总之,货币是人类社会经济交换的基础,货币制度是保障货币正常运行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货币和货币制度的发展始终贯穿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对于实现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金融学知识点总结之货币与货币制度
金融学知识点总结之货币与货币制度金融学知识点总结之货币与货币制度货币是现代经济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在商品交换中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货币的重要性也促使人们建立了各种各样的货币制度,以应对复杂的经济现实和需求。
本篇文档将会讨论货币和货币制度的相关知识点。
一、货币的定义及特征货币是指一种被广泛接受作为交换物品的标准或通用物品。
其主要特征如下:1. 作为交换媒介:货币可以被用作交换的媒介,以方便商品之间的交换。
2. 价值尺度:货币可以被用作衡量其他商品地位的尺度,以便比较其之间的价值。
3. 贮藏手段:货币可以被用作贮藏价值的手段,以满足人们未来的需求。
4. 支付手段:货币可以被用作支付商品的手段,以减少交换所需的时间和交换成本。
二、货币的类型根据不同的货币支持方式和形式,我们可以将货币分成以下几类:1. 货币本位制这种货币制度是指货币的价值和某种物品(如金属)是一致的。
也就是说,每一单位货币的价值都可以被按比例转化为该物品的价值。
2. 纸币货币制这种货币制度是指使用纸币作为交换媒介和价值计量单位的货币制度。
纸币货币制为货币提供了更多的灵活性和便利性。
3. 信用货币制这种货币制度是以信用为基础,以市场信任为前提,完全建立在银行与商业银行之间的借贷关系上。
信用货币制基于一定的信任和信用,允许银行在没有任何法定货币支持或金融准备金的情况下发行货币。
4. 数字货币制数字货币制是指使用数字货币(虚拟货币)作为交换媒介和价值计量单位的货币制度。
数字货币不仅具有货币的特征,同时也具有信息技术的特征。
数字货币和其他货币不同,其交换过程是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的,且领取零钱和存款等业务不需要进行线下操作。
三、货币价值的基础货币的价值主要基于以下几点:1. 发行机构的信誉和认可度:货币的价值受到发行机构的信誉和认可度的影响。
例如,美元的价值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国政府的信誉和处理债务的方式。
2. 供需关系:货币的价值也取决于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关系。
货币与货币制度例题含答案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一、单项选择题1、货币的本质特征是充当CA、普通商品B、特殊商品C、一般等价物D、特殊等价物2、价值形式发展的最终结果是AA、货币价值形式B、纸币C、扩大的价值形式D、一般价值形式3、货币的产生是C.A、由金银的天然属性决定的B、国家发明创造的C、商品交换过程中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产物D、人们相互协商的结果4、货币在D时执行价值贮藏职能A、支付水电费B、购买商品C、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D、准备用于明年的购买5、货币在A时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A、商品买卖B、缴纳税款C、支付工资D、表现商品价值6、货币在D时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A、商品买卖B、缴纳税款C、支付工资D、表现商品价值7、某公司以延期付款方式销售给甲一批商品,则甲到期偿还欠款,货币执行A的职能.A、支付手段B、流通手段C、购买手段D、贮藏手段8、商品的价格是DA、商品与货币价值的比率B、同商品价值成反比C、同货币价值成正比D、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9、贝币是我国历史上的CA、信用货币B、纸币C、实物货币D、金属货币10、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货币形态是AA、实物货币B、信用货币C、金属货币D、电子货币11、在一国货币制度中,C是不具有无限法偿能力的货币.A、主币B、本位币C、辅币D、都不是12、货币单位规定有含金量,但国内流通银行券,无铸币流通,无金块可供兑换,银行券可兑换外币汇票是C.A 、金块本位制B 、金币本位制C 、金汇兑本位制D 、银行券制13、目前世界各国实行的是D.A 、银本位制B 、金本位制C 、金银复本位制D 、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14、金银复本位制中,金银两种货币比价均按其市场价值决定的货币制度是 A.A、平行本位制B、双本位制C、跛行本位制D、单本位制15、金币本位制的特点是B.A、货币单位规定有含金量,但不铸造、不流通金币B、金币可以自由铸造和熔化C 、纸币仍是金单位D、金银铸币同时流通16、劣币驱逐良币规律中所谓的劣币是指A.A、名义价值高于实际价值的货币B、名义价值低于实际价值的货币C、没有名义价值的货币D、没有实际价值的货币17、与本位币相比,辅币不具有如下特点 C .A、有限法偿货币B、不足值货币C、国家垄断铸造D、币材多为贱金属18、金银复本位制的不稳定性源于DA、金银的稀缺B、生产力的迅猛提高C、货币发行管理混乱D、金银同为本位币19、如果金银的法定比价是1:13,而市场比价是1:15,这时充斥市场的将是AA、银币B、金币C、金币和银币D、都不是20、格雷欣法则起作用于BA、平行本位制B、双本位制C、跛形本位制D、单本位制21、金银复本位制包括三种货币制度,其中,金银两种货币均各按其所含金属的实际价值任意流通的货币制度是AA、平行本位制B、双本位制C、跛行本位制D、平行本位制和双本位制22、货币流通具有自动调节机制的货币制度是AA、信用货币适度B、金币本位制C、金块本位制D、金汇兑本位制23、格雷欣法则是A法则.A、劣币驱逐良币B、良币驱逐劣币C、劣币良币并存D、纸币铸币同时流通24、在金本位制的几种形态中,B是最典型的金本位制.A 、金块本位制B 、金币本位制C 、金汇兑本位制 D、复本位制25、在A下,黄金只是在有限的范围内才允许兑换.A 、金块本位制B 、金币本位制C 、金汇兑本位制 D、复本位制二、多项选择题1、金银双本位制的具体形式包括 ABCA平行本位制 B、复本位制 C、跛行本位 D、金本位制2、金币本位制的特点是ABCDA、以黄金为币材B、金币可以自由铸造与熔化C、价值符号可以自由兑现金币D、黄金可以自由输出与输入3、充当货币的商品应具备的特征包括ACDA、价值较高B、不易分割C、易于保存D、便于携带4、货币发挥相应职能时,必须是现实货币的是BCD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贮藏手段5、货币最基本的职能包括AB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贮藏手段6、银行券发行制度实行比例准备制的国家包括BCA、英国B、美国C、德国D、法国7、商品的双重属性在于商品具有 ACA、使用价值B、交换价值C、价值D、价格8、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包括 ABCDA、货材的确定B、货币单位的确定C、币种的确定;D、发行准备;9、银本位制的特点包括A、自由铸造B、自由熔化C、自由输出入D、自由兑换三、判断题1、最早的货币形式是金属铸币.X2、金币本位制是最典型的金本位制.V3、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是既相互统一又相互矛盾的.V4、一种商品与另一种产品的量的关系,成为交换价值.V5、价格是商品使用价值的货币表现.X6、简单的价值形式是一种商品的价值偶尔的用另一种商品的价值来表现的价值形式.V7、货币价值形式和一般价值形式有着本质的区别,货币价值形式只表明一般等价物固定在一种商品即货币上.X8、人民币制度是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V9、“格雷欣法则”,是指实际价值高于名义价值的通货最终充斥市场.X四、名词解释1.价值尺度 2.流通手段 3.贮藏手段 4.支付手段 5.世界货币 6.金本位制 7.货币制度 8.银本位制 9.金银复本位制10.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11.金属准备制度五、简答题1.货币的职能主要有哪些2.货币制度主要包括哪些内容3.金币本位制具哪些特点。
货币与货币制度
货币与货币制度一.什么是货币?货币有哪些种类?货币的职能是什么?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根据货币产生发展的过程,可将货币分为四类:、实物货币、代用货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
(1)实物货币。
是指作为非货币用途的价值和作为货币用途的价值相等的实物商品。
能充当实物货币的商品具有以下特征:①普通接受性;②价值稳定;②价值均值可分性;④轻便和易携带性。
很显然,一般金属都具备这些特征,因此,在实物货币的类型中,金属货币最具代表性。
(2)代用货币。
一般是指纸制的凭以换取实物的金属货币或金属条块,其本身价值就是所替代货币的价值。
代用货币较实物货币的优越性主要有:①印刷纸币的成本较之铸造金属要低;②避免了金属货币在流通中的磨损,甚至有意的磨削,可以节约贵金属货币;②克服了运送货币的成本与风险。
当然代用货币也有一些缺点,比如易损坏、易伪造等。
(3)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由于世界性的经济危机,许多国家被迫脱离金本位和银本位,所发行的纸币不再能兑换金属货币,信用货币应运而生。
信用货币作为一般的交换媒介需要有两个条件:一是人们对此货币的信心;二是货币发行的立法保障。
二者缺一不可。
目前信用货币又可分为以下几种形态:①辅币。
其功能是担任小额或零星交易中的媒介手段,多以贱金属制造。
②现金或纸币。
主要功能也是担任人们日常生活用品的购买手段,一般为具有流通手段的纸币,其发行权为政府或者金融机构专有。
②银行存款。
又称债务货币,存款人可借助支票或其他支付指示,将本人的存款交付他人,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
(4)电子货币。
电子货币通常是指利用电脑或贮值卡所进行的金融活动。
持有这种贮值卡就像持有现金一样,每次消费可以.从卡片的存款金额中扣除。
电子货币在方便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如何防范电子货币被资,如何对个人资信情况进行保密等。
因此,电子货币的全面应用尚需一段科技进步和其他保障措施完善的过程。
货币在现代经济中一般具有四项功能,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储藏手段。
货币与货币制度
货币与货币制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货币是无处不在的。
从购买一杯咖啡到购置房产,从支付水电费到进行国际贸易,货币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而货币制度,则是规范和管理货币的一系列规则和安排,它对于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要理解货币,首先得知道它的本质。
简单来说,货币就是一种被普遍接受的、用于交换和支付的工具。
在早期,人们可能会以物易物,比如用一只羊换一袋米。
但这种交换方式存在很多不便,比如很难衡量物品的价值是否相等,交易也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于是,货币应运而生。
货币的形式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
最初的货币可能是贝壳、金属等具有一定价值和稀缺性的物品。
随着时间的推移,金属货币,尤其是金银,成为了主要的货币形式。
金银的优点在于它们的价值相对稳定,而且容易分割和携带。
但金银也有缺点,比如数量有限,难以满足经济增长带来的货币需求。
后来,纸币出现了。
纸币本身没有内在价值,它的价值是由政府的信用背书和法律规定赋予的。
相比金属货币,纸币更便于印刷和发行,可以根据经济的需要进行调节。
但这也带来了新的问题,比如通货膨胀,如果纸币发行过多,超过了经济实际所需,就会导致物价上涨,货币贬值。
除了纸币,现在还有电子货币,比如我们常用的银行卡、支付宝、微信支付等。
电子货币的出现进一步提高了交易的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
货币制度则是为了确保货币的正常流通和经济的稳定运行而建立的一套规则。
其中,货币本位制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本位制决定了货币的价值基础。
比如金本位制,就是以黄金作为货币的价值标准,货币可以自由兑换成黄金。
这种制度下,货币的价值相对稳定,但由于黄金的数量有限,限制了货币的供应量,可能会导致经济的紧缩。
而信用货币制度,也就是我们现在所普遍采用的制度,货币的发行不再依赖于黄金等贵金属,而是基于政府的信用和经济的需要。
政府通过中央银行来控制货币的供应量,以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控制通货膨胀和促进就业等目标。
货币制度还包括货币的发行和流通机制。
货币与货币制度
货币与货币制度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第一节货币的起源与发展一、货币的起源1、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2、货币的产生经历了以下四个形式发展货币是商品价值形式发展的结果.所谓价值形式,是指用一种商品的价值来表示另一种商品的价值,就是价值表现形式,简称价值形式.一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1只绵羊=2把石斧二扩大的价值形式1只绵羊= 2把石斧50斤米20尺布黄金在扩大的价值形式中,绵羊的价值真正表现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但商品价值未能获得共同的、统一的表现形式.三一般价值形式在这个阶段,出现了一般等价物.所谓一般等价物,就是指从大量的商品中分离出来,成为表现其他各种商品价值的材料.这种一般等价物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是不一样的.在欧洲,最早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是绵羊.一般价值形式表现为:2把石斧=50斤米= 1只绵羊20尺布=0.5克黄金=虽然从等式来看,一般价值形式与扩大的价值形式相比,只是等式两边的移位,其实这是一个质的变化.它使物物直接交换变成了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间接交换.一般等价物实际上是货币的雏形,它离货币只有一步之遥了.四货币形式一般等价物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期是不同的.例如,在欧洲,最早的一般等价物是绵羊,在我国,最早的一般等价物是贝壳.许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本身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缺点:难以分割、价值不统一、不便于携带、难以保存等.人们要选择一种价值含量高、价值统一、便于分割、便于携带、便于保存的商品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在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后,人们终于找到了这种最适宜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贵金属.贵金属有四个自然属性:一是具有同一性,贵金属质地均匀,重量相等;二是具有可分性:贵金属可以根据需要加以分割二不丧失价值;三是具有便利性,贵金属体积小,价值高,便于携带;四是具有永恒性,贵金属不变质,适宜保存,作为财富储藏.当人们选择贵金属作为一般等价物时,一般等价物就相对稳定了,货币也就产生了.二、货币的形态的发展货币作为一种人们能够普遍接受的支付工具,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从总体趋势上看,货币形态的演进经历了从实物货币到金属货币,再从金属货币到信用货币的阶段.一、实物货币实物货币又称为商品货币.他是货币形态发展最原始的形式.实物货币有两个共同特点:1、具有货币和商品的双重性质.2、是足值货币,即作为商品用途的价值与其作为货币用途的价值相等.在人类经济史上,很多种商品,都曾在不同时期内扮演过货币的角色.在我国古代,贝壳、蚌珠、皮革、猎器、布帛、农具、牲畜等都充当过交易媒介.二、金属货币充当货币的金属主要是金、银、铜,铁作为货币的情况较少,因为其价值较低,用于交易比较笨重,而且易锈蚀,不便保存.马克思说过:“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虽然金属货币有很多优点,但是它的流通仍然有很多问题:1、日常磨损十分严重,造成巨大浪费.2、不法之徒对铸币的刮削现象无法避免.3、大量货币的携带和运送仍十分麻烦.4、金银等贵金属全世界产量有限,且在各国之间分布不平衡,古常发生币材恐慌现象.因此人们在使用金属货币的时候,便开始了寻找其代用品的过程.这种代用品的通常形式便是纸币.纸币作为金属货币的代用品后,货币制度便进入了纸币和金属货币并行流通的时期.这一时期可分为前后两个不同的阶段.即纸币可兑换阶段和纸币不可兑换阶段.纸币可兑换阶段又是代用货币阶段,纸币不兑换阶段又是信用货币阶段.三、信用货币20世纪30年代,由于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相继爆发,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因为没有能力兑换金属货币,就成为不兑换的纸币了.因为其发行、流通均以信用作保证,故又称为信用货币.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的主要形式是现金和存款.信用货币的特征:1、信用货币是一种价值符号,不具有十足的内在价值.2、信用货币是债务货币.现金是中央银行的负债,存款是商业银行对公众的负债.3、信用货币具有强制性.三、货币的定义1、一般等价物2、社会计算的工具和“选票”3、货币金属说4、货币名目说5、其他的几种观点第二节货币的职能一、货币职能的一般表述货币的职能是货币本身所固有的功能,它是在商品经济的发展中逐渐形成的.马克思按照货币职能产生、形成的历史顺序,先后阐述了货币的五个职能.一价值尺度职能1、含义:价值尺度是货币衡量和表现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因为货币本身是商品,他与其他所有商品一样都是人类劳动的结晶,具有相同的质即价值,因此,它可以作为衡量、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2、特点:(1)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是观念上的货币,不一定要现实的货币.(2)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本身须具有价值.3、派生职能:货币在发挥价值尺度职能时,又产生了两个派生职能:一是价格,二是价格标准.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价格的倒数是货币购买力,又称货币价值,一般指货币对于一切物品与劳务的购买力.价格标准是指每一货币单位所内含的、用于测定一切商品价值的含金量.如过去中国的“两”,现在的“元”、“角”、“分”.二流通手段职能1、含义:是指货币在商品流通过程中起媒介作用时所发挥的职能.G——M——G2、特点:(1)必须是现实的货币.(2)不一定是足值的货币,因为在这里货币仅仅是交换手段,而不是交换的目的,其本身有无十足价值并不重要.3、作用: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解决了物物直接交换的局限性的矛盾,克服了交易双方在需求上不一致、在空间上不一致以及在时间上不一致的矛盾,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4、货币流通规律:由于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把商品交换分为卖和买两个独立的行为,这就孕育了商品买卖可能脱节的矛盾.当买入大于卖出,必然使一部分商品积压,严重时造成过剩危机.当买入小于卖出,又会加大物价上升的压力,容易引起通货膨胀.产生这两种结果的原因是复杂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货币的数量不能适应商品流通的需要.这种现象的发生,向人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货币流通量应当怎样确定这就需要我们研究货币流通规律.货币流通规律即货币流通必须适应商品流通的规律.这一规律可以用公式来反映: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必需的货币量 =商品价格商品流通量/单位货币流通速度=商品价格总额/单位货币流通速度从这一公式中我们可以看出,商品流通是第一性的,货币流通是第二性的,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货币流通数量必须适应商品流通的规律.三储藏手段1、含义:商品生产者在出售商品取得货币后,如不随即购买,不把货币当作流通手段,而是把它当作财富来保存或当作价值来积累时,货币便执行储藏手段的职能.2、特点:必须是足值的、实在的、或在比较长的时间内稳定地代表一定的价值量.由此看来,货币能否作为价值的储藏,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在储藏期内不损失其价值;二是在需要购买时能顺利地购买到所需商品.3、在调节货币流通中的作用:当流通规模扩大时,储藏的货币会进入流通;当货币需要量减少时,货币又会退出流通,进入储藏.这一自发地调节货币流通量的作用只有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才能形成.4、纸币的储藏手段职能:现代经济中的信用货币是价值符号,本身没有内在的价值,也不能兑换金银,因此,它不具有典型意义上的储藏手段职能.在纸币币值稳定的前提下,货币所有者无论是手持沉淀货币,还是把它存入银行变成存款,都发挥了积累和储蓄手段的作用.四支付手段职能1、含义:当货币作为价值运动的独立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时,就执行着支付手段的职能.2、表现:如商品赊销、预付货款、清偿债务、银行信贷、财政收支、工薪租金、消费信用、缴纳税赋等.他们都是商品让渡与货币让渡相分离.3、特点:1货币让渡与商品让渡在时间上相分离.2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且可用价值符号来代替.4、支付手段与流通手段的关系:1联系:发挥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与发挥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一样,都是处于流通过程中的现实货币.所谓流通中的货币就是二者的总体.2区别:A、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与等价的商品同时处于交换过程的两极上;而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与等价的商品不在同时出现在交换过程的两极上,而是作为价值的独立形态,单方面发生转移.B、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它是商品交换的媒介物;而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它不是商品交换的媒介物,而只是补充交换的一个独立环节.C、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是反映交换双方之间的买卖关系;而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不但反映了交换双方之间的买卖关系,而且也反映了他们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即信用关系.D、在货币作为流通手段职能时,商品生产者只有在出售商品得到货币后,才能购买原材料继续进行生产,其活动余地受到极大限制;而货币的支付手段可使他利用赊购的方式先得到原材料进行生产,待自己的商品出售后再支付欠款.显然,货币的支付手段克服了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时要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局限性,推动了商品流通的进一步发展.五世界货币职能1、含义:当货币超出国界,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职能时就发挥世界货币的职能.2、特点:必须有十足价值,并且是自然形状,即金块或银块形状.3、作用:(1)在国际贸易上作为一般购买手段.(2)在国际收支上执行一般支付手段职能.(3)作为国际间财富的一般转移.会不会影响一国国内的货币量流入国和流出国4、纸币:纸币不能充当世界货币.现在的美元是国际支付手段和结算手段,称不上世界货币.二、信用货币条件下货币职能变化与发展三、西方货币银行学货币职能的表述1、交易媒介2、计算单位3、价值储藏第三节货币制度一、货币制度的建立前资本主义社会的货币流通具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铸造权分散,造成流通领域混乱.二是铸币的材料以贱金属为主.三是铸币的质量不断下降,重量减轻,成色下降.这种铸造权分散、铸币不断贬值的现象使当时的货币流通变得很不稳定,这种不稳定的货币流通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到了资本主义社会,新兴的资产阶级便着手建立统一的、稳定的货币制度.取得政权的资产阶级为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对货币制度提出了三个要求:首先,要求有统一的货币制度.其次,要求有稳定的货币流通.第三,要求货币流通具有较大的弹性.二、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货币制度又称“币制”或“货币本位制”,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结构及其组织形式.为了有效地发挥货币的作用,就需要对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进行规范.在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以后,资产阶级政府通过立法将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确定下来,这就产生了货币制度.货币制度一般而言,构成要素有五个:一规定货币材料币材就是指规定一种货币用什么材料制成.他是货币制度最基本的内容.货币制度规定以何种金属铸造本位货币,就称之为什么本位币制度.如金本位制、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等.货币材料虽然是由国家规定的,但国家不能随心所欲地任意指定某种金属为货币材料,它是由客观经济发展的进程所决定的.在资本主义初期,商品经济还不发达,商品交易规模也不大,用白银作为货币材料已能满足流通的需要.而当商品经济发展了,商品交易规模扩大了以后,白银因其价值含量较低并且价值不够稳定而不再能适应流通需要了,此时黄金开始进入流通,成为本位币材料.到20世纪初,由于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商品交易的规模已远远超过了黄金存量规模,如果再坚持用黄金作为货币材料,必然会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所以黄金不再流通,取而代之的是纸币制度.一般地说,发达国家的货币金属多为黄金,落后国家则为白银.二规定货币单位1、货币名称:目前世界上的货币名称有100多种,其中用元、镑、法郎作为货币名称的较多.据统计,用“元”作为货币名称的国家有52个,如人民币元、美元、日元等;用“镑”作货币单位的国家有12个,入英镑、苏丹镑等;“用法郎”作货币单位的国家有32个,如法国法郎、瑞士法郎、马里法郎等.2、货币单位及其划分:在确定货币名称的同时,还要确定货币单位,也就是价格标准.例如英国的本位币单位为“镑”,镑以下为“便士”、“先令”等,我国人民币的单位为“元”,元以下有“角”、“分”等.三规定各种通货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1、本位币和辅币本位币也称主币,是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本位币实际价值与名义价值一致,为足值货币.在当代纸币本位制度下,纸币已经成为独立的本位币,由该国货币制度所确定,是流通中的价值符号.辅币是本位币以下的小额货币,主要供小额零星交易和找零之用.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辅币以贱金属铸造,其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为不足值货币.法律规定,辅币可按固定比例与本位币自由兑换.2、本位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1本位币可以在国家集中铸造的前提下自由铸造.这种自由铸造是指公民有权把货币金属送到国家造币厂铸成本位币,不受数量限制.造币厂代铸货币,不收或只收少量的铸造费.2规定本位币有磨损公差.为了保证本位币的名义价值和实际价值一致,防止磨损过大而实际价值减少的货币充斥流通领域,国家规定当本位币流通一段时间以后允许磨损的最大限度,超过这一限度,公民可以持币去向政府换取新的铸币.例如,英国在1870年规定1镑金币的标准重量是格令,磨损后的铸币重量不得低于格令.3、辅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1规定辅币限制铸造,即公民不能自由地请求政府代铸辅币,辅币的铸造权完全由政府控制.这样作可以保证辅币铸造收入归国家所有,也可以保证辅币与本位币的固定比例不被破坏.2规定辅币可以与本位币自由兑换.四准备金制度这一制度就是国家规定把贵金属集中到国库和中央银行.在纸币制度下,其主要作用是作为世界货币的准备金.三、货币制度的演变在货币制度发展史上曾存在四种不同的货币制度,依次为银单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单本位制包括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纸币制度.一银单本位制银单本位制是以白银为货币金属,以银币为本位币的一种货币制度.他是历史上最早出现、实施时间最长的一种货币制度.在这种货币制度下,白银可以流通,黄金不是货币金属,不进入流通.优点:银单本位制适应了当时商品经济不很发达的社会需要.但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交易规模不断扩大,这时,银单本位制的缺点便显露出来了.缺点:1、白银价值不稳定.由于白银储藏量相对丰富,白银的开采技术提高较快,使得白银的产量较多,导致白银价值不断下降.而作为一种货币金属,只有当其价值能保持相对稳定,才适合于作货币材料,才能保证货币价值的稳定性.2、白银价值相对较低,为商品交易带来许多不便.商品经济的发展需要价值含量更高、更稳定、携带更方便的货币.到20世纪初,除了中国、印度、墨西哥等少数国家仍实现银单本位制外,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已放弃了这种货币制度.二金银复本位制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在商品交易中,对金银两种贵金属的需求都增加了,白银主要用于小额交易,黄金则用于大宗交易,这样就形成了白银与黄金都作为主币流通的局面,客观上产生了建立金银复本位制的要求.16——18世纪,欧洲国家纷纷建立金银复本位制度.1、含义:在金银复本位制下,法律规定金、银两种贵金属都是铸造本位币的材料,可以自由输出、输入,金币和银币可同时流通,都可以自由铸造,都具有无限清偿能力.2、形态:1平行本位制平行本位制即金币和银币是按照他们所含的金银实际价值进行流通的.这种货币制度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在金银复本位制下,商品具有金币和银币表示的双重价格,金银市场比价波动必然引起商品双重价格比例波动,给商品交易带来很多麻烦.2双本位制为了克服平行本位制的问题和困难,国家便以法律规定金币和银币之间的固定比价,即金币和银币是按法定比价进行流通和交换的.例如,法国曾规定1金法郎=银法郎.这样作虽然可以避免双本位制带来的弊病,但这种做法又违背了价值规律.当金银的法定比价与市场比价不一致时,就产生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由于这一现象是由16世纪英国财政大臣托马斯.格雷欣发现并提出的,所有又将这样现象称为“格雷欣法则”.“格雷欣法则”即“劣币驱逐良币”规律,是指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当一个国家同时流通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比价不变的货币时,实际价值高的货币也称良币必然被人熔化、收藏或输出而退出流通,而实际价值低的货币也称劣币反而充斥市场.例如:当国家规定1金币=15银币的法定比价,而市场价为1金币=16银币15金币=240银币按市场价240银币=16金币按法定价16金币-15金币=1金币人们会将多得的金币收藏、熔化或输出国外.如此循环往复,必然使流通中的金币越来越少,银币则充斥市场.这一规律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在同一时期内只能流通一种货币.如果同时使用两种货币,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就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3跛行本位制为了解决“劣币驱逐良币”现象,资本主义国家又采用跛行本位制,即金、银币都是本位币,但国家规定金币能自由铸造,而银币不能自由铸造,并规定银币不具有无限清偿能力,金币和银币按法定比价交换.这种货币制度中的银币实际上已成了辅币.这种跛行本位制是金银复本位制向金单本位制的过渡形式.三金单本位制由于金银复本位制是一种不稳定的货币制度,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了阻碍作用,甚至导致货币制度事实上的倒退,为了保证货币制度的稳定性,更好地发挥货币制度对商品经济的促进作用,英国率先实现金单本位制度.19世纪的英国经济力量强大,1816年英国颁布法令,宣布实现金单本位制.1900年,美国也宣布黄金为唯一的本位币金属.至此,资本主义国家差不多都实现了金单本位制.中国、印度等国仍实现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取消了.金单本位制可以分为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三种形式.1、金币本位制1金币本位制的特征:第一,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而其他金属货币包括银币则限制铸造.第二,金币可以自由流通,价值符号辅币和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为金币.第三,黄金在各国之间可以自由地输出,输入.2利弊分析:利:由于金币本位制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货币制度,所以在实行金币本位制的100多年时间里,资本主义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弊:到了20世纪,由于商品经济规模日益扩大,而黄金存量有限,各国拥有的黄金也不均衡,大多数国家因黄金短缺而使价值符号无法兑现,这样,实行金本位的黄金基础被削弱了.为了维持金本位的黄金准备要求,许多国家限制黄金输出,并开始发行无法兑现的货币符号,从而使金币本位制度难以维持下去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许多国家放弃了金币本位制,战后只有美国恢复了金币本位制,其他国家则开始实行没有金币流通的变相的金本位制度.2、金块本位制1、含义:金块本位制又称生金本位制,是没有金币流通的金本位制度.2特点:第一,废除了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流通的规定.第二,银行券代替金币流通.第三,规定了银行券的含金量,银行券可以兑换金块,但这种兑换的起点都很高.例如,法国1928年规定用银行券兑换黄金的起点是21500法郎.这么高的兑换起点,等于剥夺了绝大多数人兑换的权利.3意义:节省了黄金使用量,暂时缓解了黄金短缺与商品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3、金汇兑本位制1含义:金汇兑本位制又称为虚金本位制.在这种货币制度下,规定银行券不能直接兑换为黄金,银行券只能与外汇兑换,然后用外汇在外国兑换黄金.2实质:实质上是一种附庸的货币制度,在对外贸易和财政金融上必然受到与其相联系的国家的控制,一般为殖民地所采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意大利、中国、波兰等实行这种制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召开的国际货币会议上确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实际上是一种全球范围的金汇兑本位制.这一体系规定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与黄金挂钩,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制度.直到1973年,由于美国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金汇兑本位制才正式停止.为了能进一步摆脱黄金对商品经济的束缚,各国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以后实行了不兑现的纸币制度.。
金融学课件:货币与货币制度
货币与货币制度
确定的金银复本位制称为“平行本位制”;其比价由政府规定的金银复本位制称为 “复本位制”。导致“平行本位制”到“双本位制”的原因是金银市场的涨落,使得它们 的比价不断波动。因为这种波动,从国内来说,必然使交易双方的某一方受害;从国际来 说,必然使黄金、白银对流从而影响币值的稳定。金银复本位制中的“复本位制”在历史 上存在了相当长一段时期,它是资本主义发展初期(18—19世纪)最典型的货币制度,因为实 行“复本位制”与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后来,世界上白银供应激增,国际市场银 价渐落,使得实行“复本位制”的国家银币充斥,金币减少。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不得不 规定:金币可以自由铸造,银币不能自由铸造,将银币的铸造权完全收归政府以保持银币 与金币的比价稳定。人们把这种金银复本位制称为“跛行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有以下 优点:① 以金银作币材,币材充足,能满足流通的需要;② 在复本位制下,金银比价由政 府规定,能够反过来影响金银市场的价格,有利于金银币值的稳定;③ 便于交易,人们可 以根据交易额的大小,选择不同的货币支付。但是,金银复本位制的缺陷是会产生“劣币 驱逐良币”的现象,实行“跛行本位制”,是为了限制这种现象而采取的措施。
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二节 货币的职能
货币与货币制度
中国的经济学家通常将货币的功能描述为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价值贮藏 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
一、价值尺度 货币具有普遍的接受性,意味着所有的商品劳务都必须经由货币来表现其价值,使其 具有价格。商品劳务能否流通要看其有没有价格。没有价格的商品劳务是不能流通的。商 品劳务的价格就是商品劳务内在价值的货币表现,即值多少钱。“值多少钱”就是货币在 发挥价值尺度职能。 价值尺度,就是价值标准,或者价格单位。发挥这一功能只要具有一定量观念上的货 币就行了。在金本位时期,这一标准通常用“盎司”或“两”等重量标准来表示,即一件 商品 = x盎司或x两黄金。在信用货币流通的条件下,商品劳务的价格通常用“元”、“美 元”等来表示。“元”、“美元”就是价格标准。 确定标准的意义在于比较,有了比较才便于流通和交换。因此,货币作为价格尺度, 解决了商品劳务之间进行价值比较的难题。价值尺度是衡量一种物品是不是货币的最重要 的标志。 二、流通手段 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流通手段职能,降低了买卖的难度,缩短了交易的时间,节省了 交易成本,从而提高了交换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货币与货币制度•货币•货币制度•国际货币制度一、货币:起源、形态、职能、本质(一)货币的起源1.古代货币起源学说–亚里士多德“中介货物”观–中国古代《管子》“先王定币”和司马迁“交换过程”起源观2.马克思货币起源学说–历史线索–逻辑线索(二)货币形态1.货币形态的观察角度•货币材料:贝、金银铜铁(称量货币)、纸币•存在形式:有形货币与无形货币•价值准备:商品货币与信用货币2.货币形态的演变(历史唯物主义角度)•一般等价物转化为货币形态:实物货币占主导•公元前1500年左右,实物货币向金属货币转化•20世纪30年代后,金属货币向信用货币转化货币形态的演变3.与货币形态有关的概念•币材:充当货币的材料或物品,不具有完全排他性,商品交换对币材四个基本要求•铸币:由国家的印记证明其重量和成色,有一定形状的金属货币,经历从足值到不足值的过程•银行券:由银行发行的信用工具,经历了由兑现到不兑现,分散发行到集中发行的过程•纸币:流通中的纸质货币符号,通常由政府发行•存款通货:可以签发支票进行转账结算和提取现金的活期存款•电子货币:存在银行电子计算机系统内,可利用银行卡随时提取现金和进行支付结算的存款货币4.纸币与银行券的区别–产生的职能基础不同:纸币——流通手段职能;银行券——支付手段–发行方式不同:纸币是国家依靠政治权力发行的,银行券是由银行通过信用渠道发行的–兑现程度不同:纸币不能兑现,而银行券可以随时兑换成金属货币5.货币形态的发展–依托计算机与互联网的发展–出现无纸化趋势,银行卡–交易过程观念化(三)货币的职能1.赋予交易对象以价格形态:价值尺度–货币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职能–货币单位–价格的倒数是货币购买力–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可以是观念或想象的货币。
2.交易媒介或流通手段–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交换的媒介–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必须是现实的货币–给出价格和媒介交易构成货币的核心3.支付手段–结束流通过程的货币发挥支付手段职能–作为价值的独立运动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必须是现实的货币4.积累和贮藏价值–货币被人们当作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贮藏金银是典型形态–银行存款储蓄,直接储存纸币1.职能视角的界定–货币是在交换中被普遍接受的东西–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的统一是货币2.一般等价物–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专门充当其他商品统一价值表现的特殊商品:贵金属–市场经济中的一般等价形态:纸币3.货币与流动性–流动性是相对商品或金融资产交易的概念–流动性在交易过程中专指货币4.社会计算工具与社会选票–社会需要就是社会计算,货币是工具–消费者用货币购买商品决定了社会生产,相当于用货币投票二、货币制度(一)货币制度构成1.货币制度指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结构和组织形式,包括:–币材的确定–货币单位的确定:货币单位名称和单位“值”–流通中货币种类的确定:主币与辅币–对不同种类货币铸造发行的管理–对不同种类货币的支付能力的规定2.与货币制度有关的概念•本位币,也称主币,是一国的基本通货,一般作为该国法定的价格标准。
最小规格是1个货币单位•辅币,本位币以下的小面额货币,是本位币的等分面值,辅币一般为不足值的货币,依靠法定比例强制流通•无限法偿,法律保护取得这种能力的货币,指无论支付数额有多大,无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对方都不能拒绝接受。
•有限法偿,指在一次支付中,若超过规定的数额,收款人有权拒受,但在法定限额内不能拒受。
•格雷欣法则,即劣币驱逐良币规律,指在金银复本位制度下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价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市场价格偏高的货币(良币)就会被市场价格偏低的货币(劣币)所排斥,良币退出流通被贮藏,而劣币充斥市场•货币替代,信用货币制度下,本外币之间出现币值不稳定时,趋软的货币就会被抛售,趋硬的货币被抢购、收藏(二)货币制度的发展演变1.人民币是中国大陆的法定货币–主币单位为元,辅币单位为角和分,都具有无限法偿能力–1948年12月1日发行人民币–1955年3月1日发行新人民币–目前,人民币主币7种券别,辅币6种券别2.人民币是信用货币–人民币不规定含金量,是不兑现信用货币–人民币以现金和存款货币形式存在3.中国人民银行管理人民币的发行–通过货币发行基金和商业银行业务库的管理来实现三、国际货币制度(体系)(一)布雷顿森林体系1、1944年7月,达成《IMF协定》2、双挂钩的固定汇率体系3、1973年崩溃(二)浮动汇率体系(牙买加体系)1、浮动汇率合法化,黄金非货币化2、货币局制度:钉住锚货币;发行准备3、美元化:本币被美元取代1.欧洲货币制度—欧元的产生–1957年〈〈罗马条约〉〉,1969年12月提出建立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计划–1979年3月欧洲货币体系EMS开始运作–1993年11月《欧洲联盟条约》生效–1994年成立欧洲货币局,1995年12月确定统一货币为欧元–1998年欧洲中央银行成立–1999年1月欧元正式启动–2002年1月欧元现钞正式流通,同年7月原有货币停止流通2.欧元–欧元纸币500、200、100、50、20、10、5;硬币2欧元、1欧元、50欧分、20欧分、10欧分、5欧分、2欧分、1欧分–欧元区国家:12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奥地利、爱尔兰、芬兰、西班牙、葡萄牙、希腊本章思考题1.谈谈你对货币本质的理解。
2.简述货币形态的演化过程。
3.简述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内容.4.评述美元化的利弊.5.简述欧元对货币制度发展的意义.第2讲信用•信用范畴及其产生与发展•信用活动的基础•信用的形式一、信用范畴及其产生与发展•经济学意义上的信用:借贷信用是一种以偿还和支付利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2.信用产生的逻辑线索:1.实物借贷–以实物为对象(本金、利息)的借贷活动–在自然经济社会中占有主导地位2.货币借贷–以货币为对象(本金、利息)的借贷活动–商品经济是货币借贷存在的基础3.市场经济与信用秩序–市场经济的基础:诚信–信用秩序的维系:征信体系2.高利贷的经济基础–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主要信用形式,存在基础是小生产占主导地位的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不发达,货币获得比较困难,而贷款的需求相对比较大。
货币供不应求,贷者便可以索取高额利息3.反对高利贷的斗争–高利贷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破坏了原有的生产方式,但它又不创造新的生产方式–促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积累了大量的货币财富,可能使高利贷资本向产业资本转移–高利贷使广大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使雇佣工人的队伍形成–高利贷丧失垄断地位,资本主义信用制度建立(二)部门资金余缺调剂:信用需求1.信用关系中的主体及其资金状况–居民个人(住户),可支配收入减去消费与投资。
多为资金盈余,是货币资金的主要供应者–企业,内部余缺调剂,更多依靠金融中介调剂,多为资金短缺,是货币资金的主要需求者–政府,中央、地方各级财政收支赤字需要通过信用方式弥补,一般是货币资金的需求者–国际收支,本国与他国的货币收支,盈余提供对外融资,赤字需要从国外借入资金弥补–金融机构,自身的经营收入和日常经营支出对比可能是盈余也可能是赤字2.资金流量分析–分析基础:Y=C+I+X-M;Y-C-I-X+M=0–国有企业在国外归入政府部门,在我国归入非金融企业部门(工商企业)–资金流量分析不考虑部门内部的资金调剂我国资金净流量状况三、信用的形式(一)现代信用的形式1.商业信用–工商企业之间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包括商品买卖行为和借贷行为。
借贷行为以买卖行为为基础,是企业之间的直接信用–商业票据和票据流通。
商业票据包括本票和汇票。
票据流通转让是在企业与金融机构、或有经常往来相互了解信任的企业之间进行。
采取背书转让和贴现形式–商业信用的作用:润滑生产与流通,加速资本周转–商业信用的局限性:金额、方向和期限的限制2.银行信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银行信用的特点:金融机构作为信用媒介,是一种间接信用;借贷对象是处于货币形态的资金–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的关系:在商业信用广泛发展的基础上产生了银行信用,银行信用的出现又使商业信用进一步得到完善3.国家信用–国家作为债权人或债务人的信用,主要是债务人–国家信用的形式:内债和外债4.消费信用–消费信用是指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直接用于生活消费的信用–消费信用的形式:赊销、分期付款、消费信贷5.国际信用–商业性借贷:通过借贷契约形成的国际信用关系–国外直接投资:股权投资,直接新建企业(二)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1.概念–直接融资是指公司企业等经济主体在金融市场上通过发行股票、债券方式,从资金所有者那里直接融通货币资金–间接融资是指货币资金需求者通过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的方式融通资金,而不与资金所有者发生直接联系2.直接融资的优点和局限性优点:–资金供求双方联系紧密,有利于资金的快速合理配置和提高使用效益–由于没有中间环节,筹资成本较低,投资收益较高–资金供求双方形成投资关系,加强了投资者对资金使用的关注和筹资者的压力–有利于筹集具有稳定性的、可以长期使用的投资资金局限性:–资金供求双方在数量、期限、收益率等方面受的限制比间接融资多–直接融资的便利程度及其融资工具的流动性均受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的制约–对资金供给者来说,直接融资的风险比间接融资大得多,需要直接承担投资风险3.间接融资的优点与局限性优点:–灵活便利:期限、数额、利率–安全性高:资金所有者安全性高–规模经济:借款数额与资产规模有关(三)股份公司1.股份公司的形式: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2.股份公司与信用:•股份公司存在的基础:信用关系的普遍发展•信用关系的原则:有限责任,从而使股票成为广泛的投资对象3.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股份公司实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经理阶层的形成思考题1.简述商业信用的作用与局限性。
2.简述直接融资的优点与局限性。
第3讲利息与利率•利息•利率及其期限结构•利率的决定•利率的作用一、利息(一)利息的来源与实质1.利息的概念–借贷关系中借入方支付给贷出方的报酬–随着信用关系发展而产生的经济范畴,构成信用关系的基础–西方经济学:投资人让渡资本使用权而索要的补偿(机会成本+风险)2.不同生产关系下利息的来源与实质•高利贷利息来源于小生产者、农奴、奴隶劳动创造的价值;体现着高利贷者同奴隶主或封建地主共同对劳动者的剥削关系•资本主义的利息是剩余价值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来源于工人的剩余劳动;体现着借贷资本家与职能资本家共同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也体现了他们之间瓜分剩余价值的比例关系•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利息来源于国民收入或社会纯收入;实质是国民收入根据国家和社会利益进行再分配的一种形式(二)利息与收益的一般形态1.利息被人们看作是收益的一般形态–人们通常都利用利率来衡量收益(Yield)–用利息来表示收益,利息转化为收益的一般形态2.利息转化为收益一般形态的原因–在借贷关系中利息是所有权的果实观念普遍化–利息与利润的区别在于利息是事先确定的量,而不管经营状况如何–利息经济范畴具有悠久历史,货币可以提供利息早已成为传统看法3.收益资本化–任何有收益的事物,都可以通过收益与利率的对比计算出相当于多大的资本金–资本化是商品经济中的规律,只要利息成为收益的一般形态,这个规律就起作用(三)利息计算1.单利法:I=P?r?n2.复利法:I=P[(1+r)n-1]–单利I=100×5%×3=15–复利I=100×(1+5%)3-100=二、利率及其期限结构(一)利率1.利率是一定时期内利息额与贷出资本额的比率2.利率表示方法: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厘,年1%、月%,日%(二)利率种类1.基准利率(无风险利率)和差别利率–基准利率是对其他利率波动起决定作用的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