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五经中庸的结构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庸》的作者
《中庸》,一直以来都认为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作品。 《史记·孔子世家》:“伋字子思,年六十二。尝困於宋。子思作《中庸》。” 郑玄《三礼目录》:“孔子之孙子思作之。” 郑樵《通志·礼经考》:“孔子之孙子思伋作《中庸》。” 朱熹《中庸章句序》:“《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也。” 宋以后有人提出异议,如清代翟灏《四书考异》。后人怀疑的理由主要是《中庸》
中有《孟子》里面的文字,甚至还夹杂着汉儒的文字,如“车同轨,书同文”之类 。 《中庸》是先秦古书,可能有后人的加工、改易。
《中庸》的结构
《中庸》在《礼记》里,原仅一篇,并未划分章节。 到后来,说法就趋于歧异,有一卷、二卷、二篇、三卷、五卷、十二卷、十三卷、 十七卷、四十七篇与四十九篇的不同。 一卷如梁武帝的《中庸讲疏》、二卷如戴颙的《礼记中庸传》(以上见《隋书•经籍 志》) 十三卷如陈尧道的《中庸说》(见《宋史•艺文志》) 李翱《复性书》所谓四十七篇与《孔丛子•居卫》篇所称四十九篇的两个说法,由于 无确证,无法令人采信。
《中庸》的内容
第二部分,自“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至末。 先承上“修道之谓教”,阐明修道之要领就在于“慎独”,以叩紧“不可须臾 离”之“道”。 接着承“率性之谓道”,就喜怒哀乐未发之“性”,说“中”,说“大本”; 就喜怒哀乐“发而中节”之“情”,说“和”,说“达道”,以间接表明“慎 独”的目的(修道的内在目标),就在于保持性情的“中和”(尽性)。 后承“天命之谓性”,指出“致中和”之目的(修道的外在目标),就是使 “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以确切地肯定人类“尽性”以“赞天地化育”的天 赋能力。 这样,自下而上由“慎独”而“尽性至命”,不但可以成己,而且也是足以成 物的。
《中庸》第一章: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 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 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首明道之本原出于天而不可易,其实体备于己而不可离,次言存养省察之要,终 言圣神功化之极。盖欲学者于此反求诸身而自得之,以去夫外诱之私,而充其本 然之善
《中庸》的名义
简言之,人如果能透过修学的努力,发挥“中”的性体之应用功能,以 待人接物,则必定能有效地从源头上来约束其喜怒哀乐之情,而达到“ 和”的境界。 这种以“中和”而贯天人为一的思想,可说是《中庸》一书的血脉所在 。 郑玄所谓:“庸,用也”,说的是“中庸”即“中之为用”。 程颐、朱熹说的“中”,都不是从本性讲,有些消极、被动的意思。 程颐说“庸”是“不易”、“天下之定理”,含混抽象,不知所云;朱 熹说的“庸,平常也”,没有真正体现“中庸”的深刻含义。
第三段,凡九章。 关于首章,朱子说:“盖以申明首章‘道不可离’之意也。” 其下八章,杂引孔子之言以明之。 又说:“篇内语‘诚’始详,而所谓‘诚’者,实此篇之枢纽也。”
《中庸》的结构
第四段,凡十三章。 朱子于第二十一章下说:“子思承上章夫子天道、人道之意而立言也。自此以下十二 章,皆子思之言,以反复推明此章之意。” 于第三十三章下说:“右第三十三章,子思因前章极致之言,反求其本,复自下学为 己谨独之事,推而言之,以驯致乎笃恭而天下平之盛,又赞其妙,至于无声无臭而后 已焉。” “盖举一篇之要,而约言之,其反复丁宁示人之意,至深切矣,学者其可不尽心乎! ”
《中庸》的内容,包罗虽极广泛,但作者却采用“整零整”的 篇章结构,很有系统地把它充分阐发出来。
朱熹: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 孟子。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放之则弥六合, 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
理解《中庸》一书,最关键的在第一章。
《中庸》的内容
这些不同都是加上疏解文字后所得的篇数、卷数,在原文上并没有长短多寡的差异 。
《中庸》的结构
为了疏解的方便,孔颖达大略地分为两卷(即《礼记正义》第52、53两卷)33节。 朱熹《中庸章句》,则依据内容组织,重新调整,析为三十三章,可综合为四大段 落: 第一段,仅一章。自“天命之谓性”至“万物有焉”止。 朱子说:右第一章,子思述所传之意以立言。
《中庸》的名义
东汉郑玄《三礼目录》:“名曰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 ” 北宋程颐:“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 南宋朱熹《中庸章句》:“中者,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之名。庸,平常也 。”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就性而言为中,就情而言为和;就体而言为中,就用而言为和;就静而言为 中,就动而言为和。
首明道之本原出于天而不可易,其实体备于己而不可离。 次言存养省察之要。 终言圣神功化之极。 盖欲学者于此反求诸身而自得之,以去夫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扬氏所谓一 篇之体要是也。其下十章,盖子思引夫子之言,以终此章之义。
《中庸》的结构
第二段,凡十章。 朱子说:“此下十章,皆论‘中庸’,以释首章之义。 并引游氏曰:“以性情言之,则曰中和,以德行言之,则曰中庸。” 又说:“盖此篇大旨,以知、仁、勇三达德为入道之门,故于篇首即以大舜、颜渊、 子路之事以明之。舜,知也;颜渊,仁也;子路,勇也。三者废其一,则无以造道而 成德矣。”
《中庸》的思想
方法论意义: 天命率性 择善固执: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 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君子时中
人生境界: “诚”和“明”:自诚明。一是属“知”的,即知性(认知潜能),乃“明”的 泉源;一是属“仁”的,即仁性(成德潜能),是“诚”的动力。 中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谢谢!
单承彬教授 文学博士 博士生导师 山东省“教学名师” 历任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主任、主任,文学院副院长、
院长,国学院执行院长,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 山东省古典文学学会副会长 山东省本科教学中文学科指导委员会委员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委和鉴定专家 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国际儒联宣传出版委员会委员 国学经典教育联盟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中庸》的内容
第一部分,自篇首至“修道之谓教”止。这三句话一气相承,乃《中庸》一书之纲 领所在。 首句点明人性与天道的关系,用“性”字把天道无息之“诚”下贯为人类天赋“至 诚”(包括“诚”与“明”)的隔阂冲破。 次句点明人道与人性的关系,用“道”字把人类(圣人)天赋之“诚”通往天赋之 “明”(自诚明)的过道打通,而与人类人为之“诚”与“明”套成一环。 末句点明教化与人道的关系,用“教”字把人类(学者)人为之“明”迈向人为之 “诚”(自明诚)的大门敲开,而与人类天赋之“诚”与“明”融为一体。 这样由上而下地逐层递叙,既为人类天赋之“诚”、“明”寻得了源头,也为人为 之“诚”、“明”找到了归宿。
朱熹《书中庸后》:《中庸》一篇三十三章。其首章,子思推本先圣所传之意以立言,盖 一篇之体要。而其下十章,则引先圣之所尝言者以明之也。至十二章,又子思之言,而其 下八章,复以先圣之言明之也。十一章至于卒章,则又皆子思之言,反复推说,互相发明 ,以尽所传之意者。某尝伏读其书,妄以己意分其章句如此。
wenku.baidu.com中庸》的内容
《中庸》的思想
夫尧、舜、禹,天下之大圣也。以天下相传,天下之大事也。以天下之大圣,行天下之大事, 而其授受之际,丁宁告戒,不过如此。 自是以来,圣圣相承:若成汤、文、武之为君,皋陶、伊、傅、周、召之为臣,既皆以此而接 夫道统之传,若吾夫子,则虽不得其位,而所以继往圣、开来学,其功反有贤于尧舜者。 然当是时,见而知之者,惟颜氏、曾氏之传得其宗。及曾氏之再传,而复得夫子之孙子思,则 去圣远而异端起矣。 子思惧夫愈久而愈失其真也,于是推本尧舜以来相传之意,质以平日所闻父师之言,更互演绎 ,作为此书,以诏后之学者。盖其忧之也深,故其言之也切;其虑之也远,故其说之也详。 其曰“天命率性”,则道心之谓也;其曰“择善固执”,则精一之谓也;其曰“君子时中”, 则执中之谓也。 世之相后,千有余年,而其言之不异,如合符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