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大学校园环境噪声测量与评价
校内噪声测试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噪声污染的基本概念和危害。
2. 掌握噪声测试的基本方法和仪器。
3. 分析校内不同区域的噪声水平,为校园噪声治理提供依据。
二、实验器材1. 声级计:用于测量噪声强度。
2. 音频记录仪:用于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噪声数据。
3. 信号发生器:用于模拟不同噪声源。
4. 测量仪器支架:用于固定声级计。
三、实验原理噪声测试实验是通过测量声级计接收到的声压级来评估噪声强度的。
声压级(dB)是声压与参考声压的比值,用于表示声音的强度。
实验过程中,声级计应放置在距离噪声源1米处,以避免反射和折射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检查声级计和音频记录仪是否正常工作。
2. 在校园内选择几个典型区域,如教室、图书馆、宿舍楼、操场等。
3. 将声级计固定在测量仪器支架上,确保声级计水平放置,距离地面1.5米。
4. 在每个区域分别测量不同时间段的噪声强度,记录数据。
5. 在实验过程中,模拟不同噪声源,如学生活动、机械设备运行等,观察声级计的变化,记录数据。
6. 分析实验数据,绘制噪声分布图。
五、实验数据及分析1. 教室区域噪声测试结果:- 峰值噪声强度:70dB- 平均噪声强度:60dB2. 图书馆区域噪声测试结果:- 峰值噪声强度:50dB- 平均噪声强度:40dB3. 宿舍楼区域噪声测试结果:- 峰值噪声强度:60dB- 平均噪声强度:50dB4. 操场区域噪声测试结果:- 峰值噪声强度:80dB- 平均噪声强度:70dB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校园内不同区域的噪声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操场区域的噪声强度最高,教室和宿舍楼次之,图书馆区域噪声强度最低。
2. 学生活动、机械设备运行等因素对校园噪声水平有较大影响。
3. 校园噪声污染问题不容忽视,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
六、实验结论本次实验通过对校园内不同区域的噪声进行测试,分析了校园噪声污染现状。
结果表明,校园内噪声污染问题较为严重,尤其在操场区域。
学生宿舍、电梯,环境影响评价

学生宿舍、电梯,环境影响评价
学生宿舍和电梯的环境影响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噪音影响:学生宿舍和电梯周围的噪音会对居住和使用造成影响。
噪音来源可以包括周围交通、建筑施工、设备运行等。
评价时可以考虑噪音水平是否符合相关规定,以及对居民生活和学习的影响程度。
2. 空气质量:宿舍内部空气质量应保持良好,电梯内空气也应清洁通风。
评价时可以关注宿舍和电梯内是否存在较高的PM2.5、二氧化碳等污染物浓度,并检查是否有合理的通风设施。
3. 设施维护和安全:学生宿舍和电梯设施应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评价时可以观察设施的状态、运行是否稳定,电梯是否符合相关安全标准等。
4. 卫生状况:宿舍卫生的好坏关系到居住质量。
评价时可以观察宿舍的清洁程度、垃圾处理是否及时,以及宿舍内外环境是否整洁。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其他影响因素,但需要注意的是,评价结果应基于客观数据和相关标准,并避免个人主观偏见。
校园噪声环境监测与评价研究

校园噪声环境监测与评价研究摘要:本文主要针对校园噪声环境监测与评价展开深入研究,结合噪声监测的目的,阐述了校园噪声环境监测,如监测布点、监测方法、声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等等,然后对此又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如校园环境噪声分布特征、噪声污染原因分析,其中主要有教学区、食堂噪声、运动场附近区域,通过以上分析和检测,我们要意识到校园噪声检测其重要性,并将校园噪声环境监测与评价工作落实到位,将其校园存在噪声更好地检测出来,并给予相应的评价。
关键词:校园噪声;环境监测;评价引言:在我国城市不断发展下,已经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如噪声污染等一系列的污染问题,对人们日常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从噪声污染的角度上来看,这种污染类型与其他环境表现形式有一定的差异性,这不仅关系到人们的正常生活,还给人们身体健康产生安全隐患。
所谓的噪声污染指的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存在一定的干扰作用,对人体健康存不利污染,对于这种污染来说,来源于人类的生活和人类本身的声音。
从在校学生角度上来看,噪声来源于校内学生谈论的声音、交通声音等等,这些噪声不仅影响了学生的日常生活,还影响了学生的学习。
一、噪声监测的目的环境噪声与人们有着密切的联系,关乎到人们是否能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
对噪声进行分析,其敏感区就是学校,噪声的增加会给教学带来极大的影响。
首先,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如果噪声持续出现,会使学生上课听讲的思路有所打断。
其次,教师在讲课中,声量要放大,长时间以来,教师的嗓子会变得沙哑。
如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保护自己的嗓子,坐在教师后面的学生会听不清教师讲课,这对教学效果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据调查显示,有的学生不爱上课的理由是“听不清”所以我们要彻底检测和评价教学区的环境,并意识到其重要性,为教学楼良好的学习氛围提供重要的保障。
二、校园噪声环境监测(一)监测布点为了对校园环境整体质量状况更好地评价,可充分利用定点测量的方法,可在校园内选择代表性的点来展开检测,如可选择8个有代表性的点,与此同时,将整个校园划分区域,划分3个区域,这3个区域分别为教学区、生活区、商业区,其中设置4个点在教学区、设置2个点在生活区、设置2个点在商业区。
校园环境噪声监测实验报告

准之间,1类标准适用于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 区域;2类标准适用于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 我们所测地点应属于1类标准,实际监测结果比标 准偏大。
2、5:30-6:30这一时间段操场晨练的人多,所以操场 在这一时间段生级最大;8:30-9:30这一时间段是早 课高峰期,教学区声级比较大;11:30-12:30是午餐 高峰期,食堂的声级较大;14:30-15:30是下午上 课时间,教学区声级又增大;17:30-18:30下课下班 时间,北门、西门的声级最大;21:30-22:30,是休闲 时间,勤人湖等监测点声级最大。
噪声监测标准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 1993-12-06
实施)。该标准规定了城市五类区域的环境噪声最高限值。
见下表:
XX大学属于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
区的域区功能域划分,适用于《城市区域环境噪声
适 用 范围
标准》GB30适9用6于-9疗3养中区、的高级1别类墅标区、准高级, 宾馆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位于城郊和乡村的这一类区域分别按严于
采用定点测量方法对XX校 适用于城市中的道路交能干线道路两侧区域,穿越城区的内区河进航道行两噪侧区声域监。穿测越。城区的铁路主、次干线两
侧区域的背景噪声(指不通过列车时的噪声水平)限值也行该类标准。
测量仪器
AWA6270+型噪声分析仪: IEC61672-2002 1级
声级计的操作:
(1)距地面垂直距离大于1.2, 在一米内无反射面。 (2)手持噪声仪,应使人体与传 声器距离0.5米以上。 (3)测量时噪声仪距任意建筑 物不得小于1 m。
• 布点方法: • 本次噪声监测所采用的方法是功能区布
环境噪声与振动的评价及测量方法

噪声暴露率(D)
D=∑Ti/Tsi Tsi: Li声级允许暴露时间(查表4-21)
Ti: 暴露在Li声级的时间
D>1,表明噪声暴露率超标
例 10. 在车间中,工作人员在一个工作日内噪声暴露 的累计时间分别为90dB计4h,75dB 2h, 100dB2h, 求该车间的等效连续A声级及噪声暴率
D.
40dB的1000Hz纯音的响度为1宋, 响度级每增加10方,响度增加一倍;
响度与响度级的关系: LN=40+10log2N
N=20.1(LN-40)
(phon) (sone)
例2:根据倍频带声压级计算A计权声级
中心频率 63 ( Hz )
125 250 500 1000 2000 4000 8000
)
≈92.2dB
LAi=a+bNRi
中心频率 63 125 250 500 1000 2000 4000 8000
( Hz )
a
35.5 22
12
4.8
0
-3.5 -6.1 -8.0
b
0.79 0.87 0.93 0.974 1 1.015 1.025 1.03
Lpi ( dB )
NRi
90
97
99
Nn=Nmax+F(∑Nni-Nnmax)
F:频带计权因子 对倍频带F=1; 对1/3倍频带 F=1/2。
例6:根据所测得的倍频带声压级求噪度及噪度级
中心频率 63 ( Hz )
125 250 500 1000 2000 4000 8000
声压级 42
40
47
54
60
58
60
72
延安大学周边噪音污染及其控制对策

摘要: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噪声污染日益突出,噪声污染对城市居民的健康带来很大危害。
近年来,城市道路建设不断加快、机动车数量不断增加,由此引发的交通运输噪声污染有加剧的趋势。
交通噪声一直是城市噪声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学校附近的噪音也越来越突出。
文章主要对学校附近噪声污染现状、污染源进行了分析,对噪声给学生学习生活造成的危害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噪声的控制对策。
关键词:交通噪音;城市;学校周边;噪声污染;危害;对策噪声是环境污染的四大公害之一,近年来,城市噪声污染已成为仅次于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的第三大城市公害,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精神状态。
要创建和谐社会,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消除城市噪声污染,还人类一个安静的居住环境。
道路交通噪音具有强度大、影响范围广的特点,已逐渐成为城市环境噪音的主要污染源,也成为环境噪音控制的难点。
(一)学校噪声污染的来源学校周边的交通噪音污染,主要是火车、机动车辆、等的噪声,这些噪声流动非常广,影响也比较大。
延安大学周边的交通噪音主要是机动车辆等带来的,因此学校周边的机动车辆的噪声是影响学生生活和学习的的最主要的噪声。
近年来,我国城市高架桥和高速公路建设的发展相当快,机动车辆的数量也在快速增长,车辆造成的噪声问题日益严重。
可归为如下几类:1、汽车轮胎与地面摩擦的声音。
这种声音基本上属于低音而且伴随着振动。
这种情况尤其邻近的是混凝土的公路比柏油路的要严重。
2、汽车发动机、排气管、汽车传动系统的声音。
马力越大、使用车限越长的车辆,这方面的噪音就越强。
3、汽车喇叭、风阻和刹车、减速带及承载物撞击引起的车辆振动的声音。
(二)噪声污染的危害学校周边的交通噪音将直接影响到教师和学生的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而且我国的噪声污染的情况已经十分严重了,成为继大气污染和水污染之后的第三大污染,它对人体造成很大的危害。
1 噪声危害听力长期在90dB以上的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有50%- 80%患有噪声性耳聋。
延安大学校园环境噪声测量与评价

5 . 6. 6. 70 16 78 6. 5. 5. 18 87 82 4. 5. 5。 85 64 93
6. 66 6. 17 6. 24
6. 54
5. 5. 86 82
6. 5. 3. 30 11 89 5. 5. 4. 94 52 17
第2 9卷 第 3期 21 0 0年 9月
延安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O l ̄ o n nUnvri Na rl ce c dt n U' fYa a iest n y( t a in eE io u S i
V 12 N . o. 9 o3 So 2 l e. OO
F区 G区 H区 I 区 J 区
5 . 5 . 63 91
5. 49
5 . 76
5 . 61
5 . 45
4 . 04
5. 5. 43 59
5 . 71
5. 56
5. 70
5 . 19
4. 65
53 63型声级计 , 其性能符合 G 3 8 B 7 5和 G / 1 11 B T 78 的规定。测量前使用声校准器校准。测量时传声器
监测 \
A区
(B (B (B (B (B (B ( ) d) d) d) d ) d) d ) d B
5. 5. 5. 51 77 89
6 . 6 . 29 57 6. 83
5. 71
6 . 42
5. 95
7 . 05
5. 5. 39 23
6 . 32 6 . 12
B区
图 1 延安大学校园环境噪声监测点布置 图
C区 D区
5 . 5 . 85 66 5. 84 6 . 09 5 . 80 5 . 78 5 . 01
噪声检测与评价优秀课件

性
•
稳态噪声
噪声量突时然,爆声发级又波很动快≥3消dB失(A,)的持噪续声时 间≤0.5s,间隔时间>1s,声压有
质
• 非稳态噪声效值变化≥40dB的噪声。
3. 生
分
• 脉冲噪声
产
按
性
来
• 机械性噪声
噪
源
• 流体性噪声
声
分
• 电磁性噪声
声音的度量
▪ 声压和声压级
声压,声压级 听阈 痛阈 听域
▪ 噪声频谱
倍频程和1/3倍频程
▪ 等响曲线
声压和声压级(一)
▪ 大气压力每天只有细微的变化,在任何一个位置上,一 定时间内,大气压力是比较稳定的。当一个声波发出后, 沿着声波传播的途径上就呈珊一疏一密的疏密波。在密 处与大气压相比,其压力上升;在疏处与大气压相比, 其压力下降。由于声波的存在,导致大气压产生迅速的 起伏,这个起伏部分便称为声压 。
小于20Hz
次声波
声波
20~20000Hz
大于20000Hz 超声波
生产性
生活性
交通
噪声
2噪.噪声声 凡是使人感到厌烦或不需要的声音
4. 噪声作业:
存在有损听力、有害健康或有其它危害的声音噪声
(噪声声级≥80dB(A))的作业 声级计“慢挡”动态特性测量
按
时采,用声声级级波计动“<慢3d挡B”(A动)的态噪特声性测
噪声频谱
▪ 声音,有的低沉,有的尖锐。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声 音具有不同的频率。频率低,音调低,声音低沉;频率高, 音调高。声音尖锐。
▪ 由单一频率发生的声音称为纯音,如音叉振动产生的声音。 在日常生活或在生产环境中所接触到的声音绝大部分是由各 种不同频率由低到高进行排列,可组成一连续的频谱。
校园环境噪声监测报告

校园周边环境噪声污染源检查报告序号自评分老师评姓名学号检查中负责的主要工作定班级:日期:1.检查目的噪声监测作为环境监测中的一个重要要素和环境保护行业中的一项不行或缺的工作,是每一位环境专业的学生在大学学习阶段的必修课。
一方面,它作为环境学科中专业课的基础课,另一方面它又是培育学生业务素质与能力的课程。
因为噪声广泛存在于人们的生活生产过程,一般状况下它其实不致命,且与声源同时产生同时消逝,噪声源散布很广,很难集中办理。
因为噪声浸透到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且能够直接感觉到它的扰乱,不像物质污染那样只有产生结果才能遇到重视,因此噪声常常是遇到诉苦和指控最多的污染。
为了便于系统的掌握噪声的有关理论,文中主要介绍了噪声的含义、根源、危害、胸怀及有关计算、监测方法、标准及评论。
噪声的胸怀、噪声评论量的正确选择、监测方法和标准是评论和控制噪声污染的基础,应很好掌握。
环境噪声与人们的生活亲密有关,它影响人们的学习、工作和歇息。
学校是噪声的敏感区 , 噪声的增添对教课的影响是显然的。
第一是对学生的影响,屡次出现的噪声会打断学生的听课和思虑。
其次教师则需放大嗓门, 长此连续下去 , 教师不堪重担。
再则 , 若教师为保证较长教课需要而保护嗓子, 好多学生则听不清 , 影响了教课成效。
据检查, 有的学生将“听不清”、“睡眠不好”作为不上课的原由。
因此有必需学校周边的噪声环境进行完全的检测和评估,以保证教课楼、宿舍楼有很好的学习气氛和歇息环境。
2.检查时间丈量时间为昼间(7:30—22:00)。
昼间的规准时间内测得的等效声级分别称为昼间等效声级。
3.检查范围因为学校四周主假如交通噪声的影响,依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附录 B《声环境功能区监测方法》中城市交通噪声监测布点,并在此基础上依据实地环境进行调整选用比较拥有代表性的点。
因为仪器数量的限制整个航空港校区共分为三个点。
3.1 布点图3.2 分工点号 1 号 2 号 3 号 4 号负责人廖小华曹怡李杨敏肖凡娄刚强熊倩刘泽君廖小华4.检查方法本次实习采纳仪器为HS5618型积分声级计。
校园环境噪声监测与评价 论文

校园环境噪声监测与评价前言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城市建设、交通运输、现代化工业的发展,各种机器设备和交通运输工具数量急剧增加,以工业和交通噪声为主而产生的噪声污染日益严重,甚至形成为了公害。
它严重破坏了人们生活环境的安宁,危害人们的生心健康,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与生活,噪声已成为继水污染、空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后的第四大污染。
我国为适应四个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在降低城市环境噪声中做了不少工作,近年来先后制定了《环境保护法》、《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噪声污染防治条例》、《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城市交通噪声测试规范》等。
20世纪大气污染、水污染控制技术已有很大改善,但噪声污染发展不大,因此噪声污染将成为21世纪环境污染控制的主要问题。
众所周知高校的教室及校园是大学生在校内学习和活动的外界环境,良好的外界环境可促进学生的生长发育,增进健康,使学生有充沛的精力学习和研究。
然而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各地区院校的发展进程也不断加快。
与此同时也导致越来越多的校园噪声,声级也越来越高。
XX学校位于承德街45号,随着在校学生数量和校内机动车数量的增加,校园噪声已经成为影响学生生活、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
校园环境是学生在校内进行学习和生活的外界环境。
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使学生有充沛的精力从事各项活动, 保证学习任务的高质量完成. 噪声是影响校园环境的重要因素。
随着校园建设和周边市政道路的发展,环境噪声特别是交通噪声对漂亮肃静的校园环境产生了污染,干扰了附近住宅区和宿舍教职工及学生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所以,为了解XX学校校园环境噪声污染状况,有针对性地对XX学校校园噪声进行测量和评价是非常必要的。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地区院校的发展进程也不断加快。
与此同时,我国高校的噪声污染问题也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声级也越来越高。
XX 学校位于吉林市龙潭区承德街 45 号,校区内设有教学楼、居民楼、学生宿舍、食堂、体育场等区域环境,区域环境复杂,因此通过对XX 学校噪声进行监测,结合Excel 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论述了高校噪声噪声的主要来源,主要危害并提出了控制高校噪声的具体方法。
校园噪声环境质量评价

结果分析
由于每天监测的点不同,因此对故对各个时段进行分析评价时,分两次。 各点的噪声现状评价 从表1、2 的结果可以看出,在监测的7个功能区噪声现状值中: 达到1 类环境功能区的点无; 1号测点昼间超标,Ii=1.09;5号测点昼间超标,Ii=1.11。 超标原因因为上下课时间宿舍人员走动脚步声杂,说话声音大,放歌、洗衣机运行时引起噪声;
12月28日晚上的噪声超标Ii=1.25、12月30日晚上的噪声超标Ii=1.11,超标原因为上课人多,脚步声杂,过往车较多,说话大。
综合评价 Pi=Leq/Lb=0.93 由所得Pi值,根据噪声质量分级表所知为四类,分级名称为坏。 综上所述,主要原因是学校地方过小人口过多,过往车辆在一定时间过多,导致噪声源集中,噪声超标大。
Page *
可用近似公式进行计算。
Leq(A)≈L50+d²/60, d=L10—L90
式中:L10———在测量时间内有10%的时间A 声级超过的值,相当于噪声的平均峰值; L50———在测量时间内有50%的时间A 声级超过的值,相当于噪声的平均中值; L90———在测量时间内有90%的时间A 声级超过的值,相当于噪声的平均本底值。
加强绿化
将学校的空间进行合理布局。
自我总结SELF SUMMARY
为了美化环境,同时也是为了降低噪声,一定能把绿化工作做得更好。
使降低噪声污染、保护环境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
我们应从根源上防治噪声污染,并通过绿化环境的同时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Page *
*
128°28′角度微笑,生活、工作、学习。
01
02
Page *
评价方法
对城市污染区域监测各点及各时段评价的方法:
【精品】校园噪声实验测定报告

【精品】校园噪声实验测定报告
本实验使用视听艺术表格、全息声级计和全息噪声计进行测定。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评估校园的噪声水平,以及个别空间的噪声特征,开展噪声环境规划。
一、调查地点描述
实验地点位于XXXX市,海拔高度50米,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此外,该地区属于山区,路面质地较好,车流量也较大,车用柴油机轰鸣声噪声明显。
二、调查内容
本次测定,选取不同时间,每小时记录一次,每处记录时间为30分钟,测量六处不同区域的环境噪声强度,测点分别为校内门口、校园木桥、教学楼前、天桥下、宿舍楼、公园湖畔。
三、测定方法
1.采用视听艺术表格测定噪声级数,采取对称立体听音法,表格分为总级、最大级、突发级、汽车特有级和飞机特有级,调查一次持续30分钟;
2.测量环境噪声强度,使用全息声级计进行实验,频谱分解,全息噪声曲线和拉普拉斯变换示意图展示;
3.全息噪声计测量噪声振幅,用宽带噪声脉冲信号的均值曲线进行测定,噪声振幅的范围为20Hz约0.1-1000Hz,测定时间30分钟;
四、实验结果
1)视听艺术表格实验结果:校门口的总级为71分贝,最大级为78分贝;校园木桥的总级为62分贝,最大级为71分贝;教学楼前的总级为63分贝,最大级为76分贝;天桥下的总级为60分贝,最大级为72分贝;宿舍楼的总级为60分贝,最大级为69分贝;公园湖畔的总级为61分贝,最大级为68分贝。
从本次实验结果来看,整体环境噪声水平相对较高,夜间噪声水平要低于白天,综合考虑可采取措施改善学校的环境噪声环境,改变噪声源,建立校园的安静空间,建立均衡的地面交通。
4.实验四 校园环境噪声监测

校园环境噪声监测一、目的要求1、掌握环境噪声监测的一般过程和监测方案设计;2、掌握环境噪声的监测方法;3、熟悉声级计的使用;4、掌握对非稳态的无规律噪声监测数据的处理方法。
二、仪器精密脉冲声级计(HS5660-A声级计)。
三、实验内容1、选择校园内5处测点,用声级计测量噪声。
2、计算和评价噪声值。
四、测量步骤1、声级计的使用(1)检查电池:功能开关置“BATT”处,电表指针在绿线处。
(2)电气校正:功能开关置“F”(线性)处,“校准”,量程置“中”档,分贝开关置“80”,调整校准旋钮,使电表指针对准“CAL”处。
(3)声学校正:功能开关置“F”(线性)处,“校准”,量程置“中”档,“快”档,分贝开关置“80”,调整校准旋钮,使液晶显示器显示“93.8dB”处。
(4)测量:功能开关置“A”处,“内接”,量程置“中”档,“快”档,分贝开关置“80”,从液晶显示器读数。
2. 确定测点:距离任何反射物(地面除外)至少3.5m外测量,距地面高度1.2m以上。
测定时不能说话,以免影响数据的准确性。
3、每次测量读数:读dB(A)。
(1)此次监测选择“快”档。
(2)每隔5s读一个数据,连续读取100个数据。
(3)记录附近的主要噪声源和天气条件、测量时间。
(4)若测量交通噪声,则应记录车辆流量。
五、数据记录、处理与结果评价1. 环境噪声测量记录年月日时分至时分星期测量人:天气:仪器:普通声级计地点:计权网络:A档噪声源:车辆分/辆快慢档:快档取样间隔:5秒取样总次数:2. 数据处理:求L10,L50,L90,并以此粗略计算白天的等效声级L d(Leq=L50+d2/60,d= L10- L90)3. 噪声评价:计算白天的等效声级Ld,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判断白天噪声的超标情况。
声环境功能区0类1类2类3类4a类4b类昼间(dB) 50 55 60 65 70 70夜间(dB) 40 45 50 55 55 60六、注意事项1、若出现读数值超过或低于量程时,应改变量程后,重新测量。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校园环境噪声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实验人:李程同组人:
实验地点:实验日期:2017/12/26
一、实验名称:校园环境中的噪声测量
二、实验目的:
1、了解噪声对人的影响,了解在某个建筑环境中,因为噪声源的存在而对测量点处产生的噪声情况: 声级、频谱和时间特性等。
2、掌握声学测量常用的设备--噪声频谱分析仪的使用。
三、实验设备:
噪声频谱分析仪
四、实验步骤:
1、用声压计测量总声压级;间隔1分钟,共读取10组数据,求平均值。
2、保持安静的状态下,用声级计测量不同频率下的声压级。
3、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测试区域的环境噪声是否满足国际要求,分析并找出其
原因,并提出改进办法。
五、稳态连续噪声级测试结果及分析
六、画出噪声频谱曲线分布图,并分析
七、根据测试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分析测试区域的环境噪声是否满足国际要求,
分析并找出其原因,并提出改进办法
根据监测结果, 河北工程大学校园内教学楼区域噪声普遍低于55dB, 较符合GB3096-93
中的1 类标准, 噪声污染对教学环境几乎没有不良影响。
监测中偶有超过国家标准,原因在于中间课间下课同学三五成群交谈而过,以及周围居民带小孩子骑车嬉戏玩耍的声音等。
改进办法有1、加强校园管理2、栽植树木等缓冲带即可。
校园噪声监测报告

校园噪声监测报告1. 引言噪声是指超过人们正常听觉范围的声音,它是现代社会中常见的环境问题之一。
校园作为学习和生活的场所,噪声对师生的健康和学习效果产生着重要影响。
为了保障校园环境的安静和舒适,本报告旨在使用噪声监测技术,对校园中的噪声水平进行评估和分析。
2. 目的和方法本次噪声监测的目的是了解校园内不同区域的噪声水平,为校园管理者提供科学依据,以便采取合适的措施来减少噪声污染。
本次监测采用以下三个步骤:2.1 设计监测方案首先,我们需要确定监测的位置和时间。
为了全面了解校园内各个区域的噪声情况,我们选择了教室、图书馆、食堂和操场等常见场所进行监测。
监测时间段为一周内的不同时间,包括上午、下午和晚上。
2.2 选择合适的噪声监测仪器为了准确测量噪声水平,我们选择了专业的噪声监测仪器,例如声级计。
这些仪器能够实时采集噪声数据,并提供相应的分贝值。
2.3 进行噪声监测并记录数据在选定的监测位置和时间段内,我们使用噪声监测仪器进行实时监测,并记录每个时间段的噪声数据。
在监测的过程中,我们要尽量保持仪器的稳定和准确性,避免人为因素对监测结果的干扰。
3. 监测结果及分析3.1 不同区域的噪声水平比较根据我们的监测数据,我们对不同区域的噪声水平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结果显示,教室和图书馆是校园内最安静的地方,其噪声水平一般在40分贝以下。
食堂的噪声水平稍高,平均在50分贝左右。
操场是噪声最高的地方,其噪声水平常常超过60分贝。
3.2 影响噪声水平的因素分析我们进一步分析了影响噪声水平的因素。
在教室和图书馆等安静的地方,主要因素是人声和环境设备的噪音,如空调和电脑散热风扇。
食堂的噪声水平较高,主要是由人声和餐具碰撞声等产生。
而操场的噪声水平最高,主要由于运动器材的碰撞声、球类运动的噪音以及学生间的交流声等引起。
3.3 噪声对校园环境的影响噪声对校园环境的影响不能忽视。
长期处于噪声环境中的师生可能会受到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包括听力受损、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果下降等。
校园噪声检测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和掌握噪声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声级计的使用技巧和注意事项。
3. 对校园内不同区域的噪声水平进行测量,分析噪声来源和分布情况。
4. 评估校园噪声对师生生活和学习的影响,为校园噪声治理提供依据。
二、实验原理噪声检测是利用声级计等仪器,对声源发出的声音进行强度测量,从而了解噪声的分布情况。
声级计的测量原理基于声压级,即声压与参考声压之比的对数。
噪声检测的实验原理如下:1. 声级计通过传声器将声波转换为电信号。
2. 电信号经过放大、滤波等处理后,由示波器显示出来。
3. 根据示波器上的数据,计算出声压级,即噪声的强度。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声级计(型号:HS5633)2. 风罩3. 电池4. 校准器5. 秒表6. 笔记本7. 测量尺四、实验地点某高校校园内五、实验时间2023年3月15日六、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检查声级计、风罩、电池等仪器设备是否完好,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2. 校准声级计:使用校准器对声级计进行校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 测量点选择:根据校园内不同区域的噪声特点,选择以下测量点:- 教室:教室门口、教室内- 图书馆:入口、阅览区、自习区- 操场:跑道、篮球场、足球场- 学生宿舍:宿舍楼入口、宿舍内- 教工宿舍:宿舍楼入口、宿舍内4. 测量方法:手持声级计,传声器距离地面1.2米,每隔5秒读取一个瞬时A声级,连续读取200个数据。
5. 记录数据:将测量点的位置、时间、噪声强度等信息记录在笔记本上。
七、实验结果与分析1. 教室:噪声强度一般在40-60分贝之间,属于安静环境。
2. 图书馆:噪声强度一般在30-50分贝之间,属于较为安静的环境。
3. 操场:噪声强度一般在60-80分贝之间,属于较嘈杂的环境。
4. 学生宿舍:噪声强度一般在50-70分贝之间,属于较为嘈杂的环境。
5. 教工宿舍:噪声强度一般在40-60分贝之间,属于安静环境。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如下:1. 教室、图书馆等教学区域的噪声水平较低,有利于师生学习和工作。
第六组校园噪声环境质量监测实验报告—闫

第六组校园噪声环境质量监测实验报告—闫一、内容概括探讨校园噪声的来源、强度分布以及其对校园环境与师生生活的影响。
本实验着重监测了校园内主要区域的噪声水平,如教学区域、活动区域、休息区以及周边交通环境等。
通过实地测量和数据收集,我们分析了不同时间段(如上课时间、课间休息、午休时间等)的噪声变化,并评估了这些变化对校园环境和学生生活的影响。
我们还探讨了当前校园噪声控制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本次实验报告不仅对优化校园环境,提高学生生活质量具有实际意义,也对后续的噪声治理与监测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和理论参考。
1. 介绍实验的目的和意义,说明监测校园噪声环境的重要性。
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监测校园内的噪声环境质量,探究校园噪声的来源、传播及其对校园环境和学生生活的影响。
本实验具有深远的意义,它不仅关乎到校园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更与在校师生的身心健康息息相关。
噪声环境质量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校园这一特殊而又重要的场所而言,其重要性尤为突出。
校园作为学生成长和学习的主要场所,一个安静和谐的学习环境对其尤为重要。
通过本实验,我们期望为改善校园噪声环境、营造优良的学习环境提供科学数据支撑和合理建议。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噪声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校园内也存在着各种类型的噪声源,如交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娱乐活动产生的噪声等。
这些噪声不仅干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还可能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监测校园噪声环境,了解其污染现状、特点和影响因素,对于制定有效的噪声控制策略和措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本实验,还能提高师生对噪声污染问题的认识和环保意识,共同参与到校园环境保护的行列中来。
本次校园噪声环境质量监测实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社会影响。
2. 简述实验背景,包括当前校园噪声污染现状及影响。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随着校园内各种活动的增多和周边环境的日益复杂化,校园噪声污染问题逐渐凸显出来,成为影响校园环境质量和师生生活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校园噪声环境监测实验报告

校园噪声环境监测实验报告引言噪声是现代城市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在校园环境中,噪声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了解校园内的噪声环境情况并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我们进行了一项校园噪声环境监测实验。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校园噪声环境的监测,了解学校各个地点的噪声水平,分析噪声来源和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改善校园噪声环境提供依据。
实验方法1.选择监测地点:我们选择了学校内不同的区域作为监测地点,包括教室、图书馆、食堂、操场等。
2.选择监测仪器:我们使用了专业的噪声监测仪器,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实施监测:我们在不同的地点进行了连续一周的噪声监测,记录每小时的噪声水平。
4.数据处理:对实验所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计算每个地点的平均噪声水平,绘制噪声环境分布图。
实验结果与分析1. 不同地点的噪声水平我们监测了学校内的教室、图书馆、食堂和操场四个地点的噪声水平,并计算了它们的平均噪声水平,结果如下:•教室:50 dB•图书馆:45 dB•食堂:55 dB•操场:60 dB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操场的噪声水平最高,达到了60 dB,而图书馆的噪声水平最低,只有45 dB。
这表明学生在操场上容易受到噪声干扰,而在图书馆里可以享受相对安静的学习环境。
2. 噪声来源和影响因素为了找出噪声的来源和影响因素,我们对不同地点的噪声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经过观察和调查,我们总结出以下几个主要因素:•交通噪声:学校周围的车辆和行人交通产生了很大的噪音,尤其是操场附近。
这是因为操场靠近马路,车辆的噪声会传入操场。
•器械噪声:操场上的器械使用时发出的声音也会造成噪音污染。
•学生活动:学生在食堂就餐时的谈话声和吃饭时产生的噪音也是食堂噪声的重要来源。
•学生行为:教室内学生之间的交谈声和教室门的开关声也会增加教室的噪音水平。
3. 对策与建议根据实验结果和分析,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对策和建议,以改善校园噪声环境:1.加强交通管理:鼓励学生和教职员工减少使用机动车辆,提倡步行和骑车,并建立噪声防护措施,如建造隔音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 1 延安大学校园功能区环境噪声监测点
测点区编号 测点位置
噪声源
评价内容
A 晨曦园
杨家 岭 交 通、 临 街 商 户、人
群喧哗
对学 校 的 教 学 活 动所造成的影响。
B
男生公寓 8 号、9 圣地公路交通、 交通 噪 声 对 学 生
楼之间
临街商户
宿舍区的干扰
C
玉章楼与 5 号女 锅炉房、浴池、 对学 生 学 习 和 休 生公寓楼之间 水房、谈话 息所造成的影响
2 测量结果
所测的环境噪声使用等效声级来表示,它是指
在规定的时间 T 内 A 声级的能量平均值,用 Leq 表 示,单位 dB( A) 。使用下式进行计算[2]:
( ) Leq = 101g
1 T
T
∫ 100.
0
1·LA dt
式中: LA—t 时刻的瞬时 A 声级;
T—规定的监测时间段。
对不同监测点 5 天内相同时段的等效声级求平
均值,可得该监测点在不同时段上的等效声级。
各监测点在不同时段上的等效声级监测值见表
D 区 46. 1 49. 4 50. 4 50. 0 49. 9 49. 2 43. 0 E 区 53. 8 58. 6 59. 9 57. 9 58. 7 55. 9 50. 5 F 区 56. 3 59. 1 54. 9 57. 6 56. 1 54. 5 40. 4 G 区 54. 3 55. 9 57. 1 55. 6 57. 0 51. 9 46. 5 H 区 57. 0 61. 6 67. 8 66. 6 65. 4 58. 6 58. 2 I 区 61. 8 58. 7 58. 2 61. 7 63. 0 51. 1 38. 9 J 区 48. 5 56. 4 59. 3 62. 4 59. 4 55. 2 41. 7
表 3 各监测点昼间、夜间等效声级日平均值
时间 昼间 夜间 昼间超标值 夜间超标值 昼间超标率 夜间超标率
监测点 ( dB) ( dB) ( dB)
( dB)
( dB)
( dB)
A 区 57. 7 53. 1 2. 7
8. 1
5%
18%
B 区 66. 3 62. 2 11. 3
17. 2
21%
38%
摘 要: 对延安大学校园不同功能区和周边市政道路交通噪声进行了为期 9 d 的实地监测,将所获 得的监测数据与相关评价标准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延安大学校园环境均不同程度的受到 噪声污染。其中男生公寓区噪声污染最为严重,夜间超出国家标准值 17. 2 dB,超标率竟达 38% , 昼间超出国家标准值 11. 3 dB,昼间超标率达 21% 。周边市政道路交通噪声和商业区噪声是校园 的主要噪声源。并提出了校园环境噪声污染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 校园环境; 噪声监测; 噪声污染源; 噪声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 X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02X( 2010) 03-0058-04
对办 公 楼 及 图 书 馆的干扰
H 校篮球场
交通、 体育活动
交叉噪声干扰
I
延 大 附 中、附 小 幼儿园之间
校园 内 交 通、 行人谈话、
体育活动
对幼儿园、附小及 附中的影响
J
专家 公 寓 与 文 学 院办公楼之间
建筑施工、 校园内交通、
体育活动
对专 家 公 寓 和 办 公的影响
收稿日期: 2010 - 04 - 23 作者简介: 牛志睿( 1975—) ,男,陕西延安人,延安大学讲师,硕士。
I 区的环境噪声值超标,受附中、附小的室外教学活 动,窑洞广场上的学生活动,过往车辆所造成。J 区 分布在超市和施工区附近,其噪声的来源主要是超 市门口的吵杂声和施工过程中发出的声音,测量值 也高于国家标准值,对专家公寓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不过这种影响是暂时的。
4 结论与建议
总体来说,延 安 大 学 校 园 环 境 已 受 噪 声 污 染。 最大噪声源是横穿校园圣地路的过往车辆交通噪声 和杨家岭沟口附近的商业区噪声。所以,降低噪声 源及有效控制其传播,将成为改善延安大学声环境 质量状况的关键。同时要加强校园管理,降低校园 交通噪声、施工噪声和锅炉房噪声,可以从以下几个 方面着手控制噪声污染:
D 兰蕙园
行人谈话、 鸟鸣
对比 有 声 屏 障 与
无声 屏 障 时 交 通 噪声对教学、办公
区的影响
E
延大第二餐厅前
食堂喧闹、人群 对男 生 宿 舍 区 的
喧哗
影响
F
女生 1 号公寓与 食堂喧闹、行人 对女 生 公 寓 生 活
4 号公寓之间 谈话、晨练
所带来的影响
G
逸夫楼与二大门 交通、
之间
行人谈话
噪声对人体会产生诸多危害,比如损害听力、神 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1]特别是对学校、机关等环 境噪声敏感区域危害尤为严重,容易使人心情烦躁、 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和工作效率降低,严重干扰正常 的教学秩序,因 此,保 证 良 好 的 校 园 声 环 境 尤 为 重 要。延安大学教学区和男生公寓区毗邻圣地路和杨 家岭市场,易受环境噪声干扰。为了解校区的声环 境质量,对校园环境噪声进行了监测,并依据相关标 准对监测结果做出分析与评价。
第3 期
延安大学校园环境噪声测量与评价
59
2。各监测点在不同时段上等效声级的日平均值及 超标率见表 3。
表 2 各监测点不同时段等效连续 A 声级
时间 6∶ 30 8∶ 30 10∶ 30 14∶ 30 16∶ 30 22∶ 30 23∶ 30 监测点 ( dB) ( dB) ( dB) ( dB) ( dB) ( dB) ( dB)
依据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 - 2008) ,大学校 园执行 1 类标准,昼间和夜间的环境噪声限值分别 为 55 dB、45 dB。由表 2、表 3 可知,延安大学昼间 除 B 区和 H 区以外,各个教学区、居住区的环境噪 声超标值都在 6 dB 以下。其中 B 区噪声污染最为 严重,超标值达到 11. 3 dB,H 区的噪声超标值达到 8. 7 dB。夜间的声环境质量状况较差,除 I 区以外, 其它区域环境噪声均超过国家标准,特别是 B 区噪 声超标值达到 17. 2 dB,严重影响了男生公寓区内 学生的正常生活。
( 2) 控制噪声传播途径。在有条件的区域修建 非敏感建筑 ( 如商业楼等) ,无条件处可设置声 屏 障,降低噪声的辐射; 增加公路与学校之间绿化带的 宽度、密度,间距大于 10 m 为宜,选用常绿的或落叶 期短的树种,高 低 培 植 成 林 带,乔、灌、草 应 搭 配 密 植,乔木不低于 7. 0 m,灌木不低于 1. 5 m,同时在临 街的护墙上种植攀爬植物和罗藤植物,可以提高吸 声能力,减弱噪声污染。5. 0 5. 7
-
10%
-
J 区 57. 2 48. 5 2. 2
3. 5
4%
8%
60
3 结果分析与评价
3. 1 评价方法[4]
评价采用等效声级法。等效声级法就是把实地 监测所得的 Leq 值对照声环境质量标准,评价该区 域的声环境质量是否符合标准。 3. 2 结果评价与分析
( 1) 控制声源。与有关部门协商,加强对圣地 公路过往车辆的管理,在此路段内禁止鸣笛、限制其 车速,禁止或减少产生高噪声车辆( 载重汽车、大型 客车、农用三轮车等) 通过,可采取分流或限制车型 等措施,降低高噪声车辆的噪声辐射水平是声源控 制的重点; 限制杨家岭沟口附近的商业区内的美发 厅等商户播放高音喇叭,从源头上控制噪声的产生。
( 3) 加强校园噪声源管理。限制校外汽车、三 轮车在校园内的随意通行行为,禁止车辆在校园内 鸣笛、控制其车速,以降低噪声; 对校园广播加强管 理,严禁其在学生上课及自习时间播音; 规范对学生 活动的管理,合理使用音响设备; 加强施工管理,限 定其作业时间,严禁夜间施工; 对锅炉房助燃风机、 引风机等设备加强日常运行管理,采取必要的技术 手段控制噪声。
( 4) 积极宣传环保,提高全校师生的声环保意 识,使降低噪声污染、保护校园声环境成为人们自觉 的行为,逐步改善校园声环境质量。
第3 期
延安大学校园环境噪声测量与评价
61
参考文献; [1]洪宗辉.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2. [2]GB 3096 - 2008 中华人民共和国声环境质量标准[S]. [3]奚旦立,孙裕生,刘秀英. 环境监测[M]. 北京: 高等教育
C 区 58. 5 54. 0 3. 5
8. 95
6%
20%
D 区 49. 2 46. 1
-
1. 1
-
2%
E 区 57. 8 56. 7 2. 8
8. 2
5%
18%
F 区 56. 8 47. 5 1. 8
2. 5
3%
6%
G 区 56. 0 49. 2 1. 0
4. 2
2%
9%
H 区 63. 7 58. 4 8. 7
第 29 卷 第 3 期 2010 年 9 月
延安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Yanan University (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Vol. 29 No. 3 Sep. 2010
延安大学校园环境噪声测量与评价
牛志睿,牛福银,陈琳娜,冯巧丽
( 延安大学 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
A 区 55. 1 57. 7 58. 9 57. 1 59. 5 53. 9 52. 3
图 1 延安大学校园环境噪声监测点布置图
B 区 62. 9 65. 7 68. 3 64. 2 70. 5 63. 2 61. 2 C 区 58. 5 56. 6 58. 4 60. 9 58. 0 57. 8 5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