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芯片在分枝杆菌菌种鉴定及结核耐药基因检测的诊断价值
基因芯片技术对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检测的临床应用
基因芯片技术对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检测的临床应用陈瑶;吴英松【期刊名称】《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年(卷),期】2017(009)002【摘要】目的评价基因芯片技术对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检测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结核科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涂片阳性的肺结核住院患者238例,取其痰标本,分别用基因芯片、传统的罗氏培养和药敏试验3种方法进行结核分枝杆菌的异烟肼耐药性检测和利福平耐药性检测;把罗氏培养和药敏试验的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价基因芯片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结果基因芯片技术检测涂片阳性患者痰标本异烟肼耐药的情况与金标准无显著差异(P>0.05);利福平耐药的情况与金标准相比也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基因芯片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对利福平和异烟肼的耐药情况,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临床实验室检测方法.【总页数】4页(P108-111)【作者】陈瑶;吴英松【作者单位】南方医科大学检验与生物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515;南方医科大学检验与生物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515【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和异烟肼耐药性临床应用评价 [J], 许榕青;李丹;林银霞;黄明翔;陈新朝2.基因芯片技术在检测痰涂阳肺结核患者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的应用效果 [J], 陈林;沈静;朱大冕;王晓英3.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对异烟肼耐药性的结果分析及临床价值 [J], 芮冬妹;朱珍;樊燕;王永忠4.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的临床价值 [J], 罗一钧5.基因芯片技术对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及异烟肼的耐药性检测研究 [J], 孙桂英; 赵刚; 沈燕; 徐密琴; 高胜利; 俞净; 钮志林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因芯片技术在分枝杆菌菌种鉴定和结核耐药性检测中的应用及评价
前景 。
关键词 : 基 因芯 片 ; 分枝杆菌 ; 结核 ; 检测 ; 符合率 ; 利福平 ; 异 烟肼 中 图分 类 号 : Q 7 8 9 文献标识码 : A
合 率为 8 9 . 5 ( 4 7 0 / 5 2 5 ) , Ka p p a 值为 0 . 7 1 , P >O . 0 5 ; 两种药物药 敏结果总符合 率为 9 2 . 0 ( 9 6 6 / l 0 5 0 ) 。结 论 基 因 芯 片 技术 能 够 准 确 地 筛 选 出 非 结 核 分 枝 杆 菌 ; 对 利 福 平 和 异 烟 肼 耐 药 性 检 测 与 培 养 法 有 很 好 的符 合 率 和 高 度 一 致
b e r c u l o s i s d r u g r e s i s t a n c e LI Xi a o f e i , LI ANG Gu i — l i a n g , PU Do n g , e t a 1 . ( 1 . De p a r t me n t o J Bi o me di c a l En g i
—
—
2 0 4
Ch i n J La b Di a g n, F e b r u a r y, 2 0 1 5, Vo l 1 9, No . 2
文章编号 : 1 0 0 7 —4 2 8 7 ( 2 0 1 5 ) 0 2 —0 2 0 4 0 4
基 因芯 片技 术 在 分 枝 杆 菌 菌 种 鉴 定 和 结 核 耐 药性 检测 中 的应 用 及 评 价
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的临床价值杨璟1王丽玲2胡荣2肖杰2阮小洁2宋家武2
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的临床价值杨璟1 王丽玲2 胡荣2 肖杰2 阮小洁2 宋家武2发布时间:2023-05-14T03:07:24.287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3年5期作者:杨璟1 王丽玲2 胡荣2 肖杰2 阮小洁2 宋家武2 [导读] 目的:对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检测过程当中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的效果以及价值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从2019年1月至2022年11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疑似患有结核病的患者当中随机无目的性地挑选200名参与到这一次实验研究当中。
结果:200名疑似患者当中阳性患者40名,占比20%,基因芯片检测结果显示结核病38例,非结核病2例,阳性几率为19%,耐药基因检测21例,利福平以及异烟肼基因突变3例,总突变几率为14.3%,其中,有2例为利福平以及异烟肼均耐药,双重基因突变几率为9.5%,另外1例只耐受利福平,利福平总突变几率为14.3%,异烟肼总突变几率为9.5%,耐多药几率为9.5%。
结论: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检测过程当中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具有明显的效果,能够有效减少诊断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所以可以进行大范围推广应用。
1.珠海市人民医院呼吸科2.广东省基因芯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珠海赛乐奇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珠海 519001摘要:目的:对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检测过程当中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的效果以及价值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从2019年1月至2022年11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疑似患有结核病的患者当中随机无目的性地挑选200名参与到这一次实验研究当中。
结果:200名疑似患者当中阳性患者40名,占比20%,基因芯片检测结果显示结核病38例,非结核病2例,阳性几率为19%,耐药基因检测21例,利福平以及异烟肼基因突变3例,总突变几率为14.3%,其中,有2例为利福平以及异烟肼均耐药,双重基因突变几率为9.5%,另外1例只耐受利福平,利福平总突变几率为14.3%,异烟肼总突变几率为9.5%,耐多药几率为9.5%。
基因芯片检测临床标本结核分枝杆菌
基因芯片检测临床标本结核分枝杆菌目的:评价基因芯片檢测技术在结核病诊断中的效果。
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4月至2013年6月符合标准的432例进行基因芯片耐药基因技术检测,同时进行传统比例法药物敏感试验,后者作为金标准,对两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评价。
结果: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结核菌异烟肼耐药性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8.13%和89.88%,与金标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结核菌利福平耐药性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57%和91.95%,与金标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结核菌同时耐异烟肼和利福平(耐多药)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0.11%和90.14%,与金标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基因芯片检测技术是一种快捷、简便、灵敏度高的方法,对于结核菌耐药性的检测具有很好的效果,但直接用于临床标本检测结核菌的耐药性不够理想。
标签:基因芯片;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曾一度得到控制,但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呈现“复燃”的趋势,随着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出现,耐多药菌株的产生,耐药结核病控制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为了进一步推进耐药结核病防治工作,医务工作者开展了大量基因芯片检测技术的研究,试图以基因芯片快速检测技术替代耗时的传统检测方法。
本研究以传统的比例法药物敏感试验为金标准,评估基因芯片技术检测临床各种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对异烟肼、利福平耐药性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了解基因芯片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价值,从而为耐多药结核病患者提供有效的抗结核治疗方案。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4月至2013年6月住院和门诊患者,收集患者留取的各种标本共计1350份,每份标本直接行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和罗氏培养,剔除了非结核分枝杆菌(NTM),对基因芯片技术检测阳性同时罗氏培养阳性的标本共计432份纳入进一步研究。
432份阳性标本直接行基因芯片技术耐药基因检测和比例法药物敏感试验,了解结核分枝杆菌对异烟肼和利福平的耐药情况。
DNA微阵列芯片技术检测培阳肺结核患者痰样本中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的价值
㊀2021,37(2)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Z o o n o s e sD O I :10.3969/j.i s s n .1002-2694.2021.00.004 实验研究D N A 微阵列芯片技术检测培阳肺结核患者痰样本中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的价值王㊀悦,孙㊀颖,孙炳奇国家科技重大专项(N o .2018Z X 10103001G004G002)资助通讯作者:孙炳奇,E m a i l :18102487376@163.c o m ;O R C I D :0000G0002G8947G9403作者单位: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沈阳㊀110044摘㊀要:目的㊀评价D N A 微阵列芯片法(以下称芯片法)检测培养阳性患者痰样本的利福平和异烟肼相关耐药基因的效能.方法㊀收集并检测389例疑似肺结核患者痰样,以B A C T E C MG I T960液体药敏(以下称MG I T960药敏)为参考标准,评价芯片法检测样本利福平(R I F )㊁异烟肼(I N H )耐药性和M D R GT B 的灵敏度㊁特异度及一致性.应用线性探针耐药技术(G e n o T y p eM T B D R p l u sV E R2,0)对不一致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㊀将334例(334/389)MG I T960培阳结果对应的痰处理液进行芯片法耐药检测,其中2例为非结核分枝杆菌,9例为阴性.与参考标准对比,芯片法对利福平耐药检测的灵敏度为92.4%,特异度为97.7%,K a p p a 值为0.90;异烟肼为82.6%,特异度为99.2%,K a p p a 值为0.86.在M D R GT B 的病人中,芯片法与MG I T960药敏法有较好的一致性;且在初治患者中K a p p a 值为0.95,灵敏度为95 5%,明显优于复治患者.结论㊀线性探针耐药技术对22份不一致结果进行分析,认为检测限及耐药机制的差异㊁异质性耐药和多重感染等原因是导致基因型和表型或是两种分子法结果不一致的主要原因.应用芯片法检测培阳患者痰样本的利福平和异烟肼的相关耐药基因,与MG I T960药敏法相比较具有较好的灵敏度㊁特异度和一致性,可快速检测出患者耐药情况和M D R GT B 患者,为临床患者尤其是初治患者提供了快速有效的化疗参考方案.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D N A 微阵列芯片法;M D R GT B ;耐药中图分类号:R 378.91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 ㊀㊀㊀文章编号:1002-2694(2021)02-0109-06E v a l u a t i o no f t h e p e r f o r m a n c e o fD N A m i c r o a r r a y s i nd e t e c t i n gM T Bd r u g r e s i s t a n c e i n s p u t u ms a m p l e s f r o m p a t i e n t sw i t h c u l t u r e Gpo s i t i v e p u l m o n a r yt u b e r c u l o s i s WA N G Y u e ,S U N Y i n g ,S U NB i n g Gqi (S h e n y a n g 10t hP e o p l e sH o s p i t a l ,S h e n y a n g 110044,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T o e v a l u a t e t h e e f f i c i e n c y o f aD N A m i c r o a r r a y c h i p a s s a y i nd e t e c t i n g r i f a m p i c i na n d i s o n i a z i dd r u g re s i s t a n c e g e n e s i n s p u t u ms a m p l e sf r o m p a t i e n t sw i t h t u b e r c u l o s i s c u l t u r e s ,w e c o l l e c t e d a n d d e t e c t e d s p u t u ms a m p l e s f r o m389p a t i e n t s w i t hs u s p e c t e d p u l m o n a r y t u b e r c u l o s i s .T h e s e n s i t i v i t y ,s p e c i f i c i t y a n d c o n s i s t e n c y o f t h e c h i p m e t h o d i nd e t e c t i ng d r u g re s i s t Ga n c e t oR I Fa n d I N H ,a n dM D R GT Bw e r e e v a l u a t e d ,w i t h t h eMG I T960t e s t a s t h e r ef e r e n c e s t a n d a r d .I f t h e r e s u l t sw e r e i n Gc o n s i s t e n tw i t h t h o s e o f t h e r e f e r e n c e s t a n d a r d ,t h eG e n o T y p eM T B D R p l u s t e c h n i q u e f r o mt h eWHO w a s u s e d f o r v e r i f i c a t i o n .D r ug r e s i s t a n c ew a s d e t e c t e dw i th t h e c hi p m e t h o d i n334s p u t u ms a m p l e sw i t h p o s i t i v e r e s u l t sd e t e c t e db y l i q u i dc u l t u r e ,i n Gc l u d i n g t w oN TM p o s i t i v e c a s e sa n dn i n en e g a t i v ec a s e s .C o m p a r e dw i t ht h o s eo f t h e r e f e r e n c es t a n d a r d ,t h ec h i p m e t h o d s s e n s i t i v i t y ,s p e c i f i c i t y a n d K a p pa v a l u ew e r e92.4%,97.7%a n d0.90,r e s p e c t i v e l y ,i nt h er i f a m p i c i nr e s i s t a n c et e s t ,a n d 82 6%,99.2%a n d0.86,r e s p e c t i v e l y ,i n t h e i s o n i a z i d r e s i s t a n c e t e s t .I n p a t i e n t sw i t h M D R GT B ,t h e r e s u l t sw e r e c o n s i s t e n t w i t h t h o s e o f t h e l i q u i dd r u g s e n s i t i v i t y t e s t .I n t h e n e wc a s e s ,t h e K a p pa v a l u ew a s 0.95,a n d t h e s e n s i t i v i t y w a s 95.5%,v a l Gu e s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b e t t e r t h a n t h o s e o f t h e p r e v i o u s l y t r e a t e dc a s e s .I n ad d i t i o n ,22i n c o n s i s te n t r e s u l t sw e r e a n a l y z e dw i t hG e n o GT y p eM T B D R p l u s v e r 2.0,i t i s c o n s i d e r e d t h a t t h e d e t e c t i o n l i m i t a n dd r u g r e s i s t a n c em e c h a n i s m ,h e t e r o g e n e o u s d r u g re s i s t Ga n c e a n d m u l t i pl e i n f e c t i o n a r e t h e m a i n r e a s o n s f o r t h e i n c o n s i s t e n t r e s u l t so f g e n o t y p ea n d p h e n o t y p eo rt w o m o l e c u l a r m e t h o d s .T h e c h i p m e t h o d f o r t h e d e t e c t i o no f r i f a m pi c i n a n d i s o Gn i a z i d r e s i s t a n c e g e n e s i n s p u t u ms a m p l e s o f p a t i e n t sw i t h p o s i t i v e c u l t u r e sh a s g o o d s e n s i t i v i t y ,s p e c i f i c i t y a n dc o n s i s t e n c y,a n dc a n 901q u i c k l y d e t e c t r e s i s t a n c e a n d M D RGT B.T h i sm e t h o d p r o v i d e s a r a p i da n de f f e c t i v e c h e m o t h e r a p y r e f e r e n c e s c h e m e f o r c l i n i c a l p a t i e n t s,p a r t i c u l a r l y n e wc a s e s.K e y w o r d s:M y c o b a c t e r i u mt u b e r c u l o s i s;D N A m i c r o a r r a y c h i p m e t h o d;M D RGT B;d r u g r e s i s t a n c eS u p p o r t e db y t h eN a t i o n a l S c i e n c e 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M a j o rP r o j e c t(N o.2018Z X10103001G004G002)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a u t h o r:S u nB i n gGq i,E m a i l:18102487376@163.c o m㊀㊀结核病(T B)位居全球单一致死性传染病的首位(排在H I V/A I D S之前),每年约有50万利福平耐药病例,其中78%为耐多药结核病(M D RGT B).我国是全球耐药结核病负担最大的3个国家之一.异烟肼(I N H)和利福平(R I F)的广泛使用及菌体基因突变加剧了耐药性的发生[1G3].实际工作中,由于传统的药敏试验方法费时㊁繁琐,无法满足快速临床诊断的要求[4G5].目前,许多快捷高效的分子技术已成功应用于MT B检测,包括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R TGP C R)㊁线性探针耐药检测分析(L P A s)和寡核苷酸或D N A微阵列等.D N A微阵列技术(基因芯片耐药基因检测技术)是指在r p o B㊁i n h A和k a t G基因的特定位置结合特异性核苷酸,检测痰标本中MT B对于利福平和异烟肼的耐药情况.本研究以MG I T960药敏试验为参考标准,验证芯片法对M D RGT B的检测能力.对于芯片法与液体药敏检测不一致的结果,采用WHO推荐的线性探针耐药检测法进行复核,以期客观的探讨芯片法对培阳结核病患者的耐药性的检测能力.1㊀材料与方法1.1㊀材㊀料1.1.1㊀研究对象㊀收集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2019年7至12月间,389名疑似肺结核患者的合格痰样,排除标准为治疗超过两周的患者.年龄分布为2~90岁,男性入组280人(72.0%),女性入组109人(28.0%).本课题已通过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1.1.2㊀主要仪器及试剂㊀晶芯ʻR微阵列芯片扫描仪L u x S c a n T M10KGB,E x t r a c t o r36核酸快速提取仪, H y b S e t基因微阵列芯片杂交盒,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检测试剂盒,北京博奥晶典生物集团有限公司; MG I T960全自动结核分枝杆菌快速培养法仪及配套试剂,美国B D公司;全自动核酸印记微生物检测系统(G TGB l o t48)及配套试剂,法国生物梅里埃.1.2㊀主要方法及工作流程㊀见图1.1.2.1㊀痰标本前处理㊀流程按照«结核病诊断实验室检验规程»[6]规定进行,培养法后剩余痰处理液留作芯片法检测及备用.1.2.2㊀培养法㊀按照B A C T E C MG I T960系统操作说明书进行操作.仪器报阳后对培养物进行抗酸染色镜检确认,镜下抗酸杆菌扭曲缠绕呈红色绳索状,而其他细菌和细胞呈蓝色.确认为抗酸杆菌后进行M P B64抗原检测,阳性者进入培养法药敏试验(培养管中的药物终浓度为利福平1.0μg/m L,异烟肼0.1μg/m L).1.2.3㊀芯片法㊀对于培养阳性标本,取出留存的痰处理液,进行芯片法耐药检测.检测耐药位点包括利福平耐药相关基因r p o B基因检测6个位点,即531位T C GңT T G㊁531位T C GңT G G㊁526位C A CңG A C㊁526位C A CңT A C㊁526位C A CңC T C㊁526位C A CңC G C㊁511位C T GңC C G㊁513位C A AңC C A㊁513位C A AңA A A㊁516位G A C ңG T C㊁516位G A CңT A C㊁516位G A CңG G C及533位C T GңC C G等13种突变型,对于异烟肼耐药相关基因k a t G基因及i n h A基因启动子各检测1个位点,分别为k a t G基因315位A G CңA C C和A G CңA A C2个突变型,i n h A基因启动子G15位C ңT突变型.按照北京博奥生物集团有限公司的试剂盒说明书进行D N A提取,P C R扩增,芯片杂交及结果判读过程,对于 无法判定 的结果及时进行复检,以确定是否有可用的耐药结果.1.2.4㊀线性探针耐药检测法㊀原理基于P C R扩增产物通过反向杂交技术与预先固化在试纸条上的特异性探针杂交,通过条带显色情况判定耐药性.检测耐药基因为r p o B是利福平耐药㊁k a t G是异烟肼高水平耐药和i n h A是异烟肼低水平耐药,在杂交带上3个基因的野生型和突变型均可以体现.标本处理按照法国生物梅里埃有限公司的试剂盒说明书进行,包括D N A提取㊁扩增㊁杂交㊁制备流程.判读标准为野生条带(利福平8个野生探针,异烟肼k a t G和i n h A野生探针分别为1个和2个)均显色且突变条带无显色时为敏感,野生条带有缺失或突变条带显色为耐药.011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21,37(2)图1㊀主要方法及工作流程图F i g.1㊀M a i nm e t h o d s a n dw o r k f l o w1.2.5㊀统计学处理㊀所有检测结果㊁患者基本信息采用S P S 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MG I T 960药敏试验结果为参考标准,计算芯片法耐药检测的灵敏度㊁特异度㊁一致性㊁阳性预测值(P P V)㊁阴性预测值(N P V)和K a p p a值以及2种方法对于检测M D RGT B结果的比对,并对结果不一致者进行统计说明.相关公式解释:灵敏度=真阳性例数/(真阳性例数+假阴性例数)ˑ100%;特异度=真阴性例数/ (真阴性例数+假阳性例数)ˑ100%;阳性预测值=真阳性例数/(真阳性例数+假阳性例数)ˑ100%;阴性预测值=真阴性例数/(真阴性例数+假阴性例数)ˑ100%;一致性=(真阳性例数+真阴性例数)/ (真阳性例数+假阳性例数+真阴性例数+假阴性例数)ˑ100%;K a p p a值ȡ0.75两者一致性较好;0.4ɤK a p p a<0.75两者一致性一般;K a p p a<0.4两者一致性较差.2㊀结㊀果2.1㊀培养法结果㊀对389例疑似肺结核患者的痰样本进行培养,334例为培养阳性,其中40~60岁年龄段的患者的阳性率最高90.2%(157例);男性患者阳性检出率88.6%(248例)高于女性78 9%(86例);初治患者阳性检出率86.9%(232例)高于复治患者为83.6%(102例),见表1.2.2㊀药敏结果㊀334例培阳标本中,2例为M P B64抗原检测阴性,所以有332例进行了MG I T960药表1㊀389例患者特征和培养法对抗酸杆菌阳性的检出情况T a b.1㊀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 d p o s i t i v e d e t e c t i o n r a t e so fA F B i n389p a t i e n t s特征MT B培养阳性(n=334)n(%)总计(n=389)n(%)年龄分组㊀0~2010(76.9)13(3.34)㊀21~4070(83.3)84(21.6)㊀41~60157(90.2)174(44.7)㊀ȡ6197(82.2)118(30.3)性别㊀男248(88.6)280(72.0)㊀女86(78.9)109(28.0)治疗史㊀初治232(86.9)267(68.6)㊀复治102(83.6)122(31.4)敏试验;同时挑出培阳患者的痰处理液,用芯片法检出共323例有药敏结果,此外检出非结核分枝杆菌2例,这与M P B64的阴性检测结果相符,另有9例无结果(未检出MT B),这可能是分子法检出限的劣势所致.与参考标准对比,芯片法检测R I F和I N H 的K a p p a值均大于0.75,显示了较好的一致性;芯片法除了异烟肼的灵敏度稍低(82 6%)外,其他方面的参数均较好,见表2.这个结论和大多数文献报道的基本一致.1112期王㊀悦,等:D N A微阵列芯片技术检测培阳肺结核患者痰样本中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的价值表2㊀芯片法检测利福平和异烟肼耐药与培养法药敏结果的比较T a b.2㊀C o m p a r i s i o no f c h i p a s s a y d e t e c t i o n r e s u l t s f o rR I Fa n d I N Hd r u g r e s i s t a n c ew i t h c u l t u r e a s s a y s芯片常规药敏试验耐药敏感合计灵敏度/%特异度/%一致性/%P P V/%N P V/%K a p p a利福平㊀耐药61667㊀敏感525125692.497.796.691.098.10.90㊀合计66257323异烟肼㊀耐药71273㊀敏感1523525082.699.294.797.294.00.86㊀合计862373232.3㊀芯片法检测M D RGT B的能力评价㊀根据治疗史的不同,我们将患者分为初治和复治.与参考标准对比,芯片法检测M D RGT B的灵敏度㊁特异度㊁一致性和K a p p a值见表3.在M D RGT B的病人中,应用芯片法检测的K a p p a值可以达到0.86,与液体法药敏试验有较好的一致性;并且在初治患者中K a p p a值为0.95,灵敏度为95.5%,明显优于复治患者,这对于更早的指导临床参考用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表3㊀芯片法对不同治疗史样本患者M D RGT B结果的判定T a b.3㊀C h i p a s s a y d e t e r m i n a t i o no fM D RGT B i n p a t i e n t sw i t hd i f f e r e n t t r e a t m e n t h i s t o r i e s芯片常规药敏试验M D R n o nGM D R合计灵敏度/%特异度/%一致性/%P P V/%N P V/%K a p p a初治㊀M D R21122㊀N o nGM D R120220395.599.599.195.599.50.95㊀合计22203225复治㊀M D R26329㊀N o nGM D R7626978.895.489.889.789.90.76㊀合计336598所有病例㊀M D RGT B47451㊀N o nGM D R826427285.598.596.392.297.10.86㊀合计552683232.4㊀不一致的耐药结果㊀本研究中 不一致 的含义为芯片法对利福平和异烟肼相关耐药基因检测结果与MG I T960药敏结果不符.总体上看,利福平耐药结果不符者有11例(表4),其中线性探针法有7例与MG I T960药敏法一致,4例与芯片法一致;在异烟肼耐药结果的17例(表5)不一致中,线性探针法有9例与参考标准一致,有8例与芯片法一致.211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21,37(2)表4㊀3种检测方法对利福平耐药不一致结果的对比分析T a b .4㊀C o m p a r i s o no f d i s c o r d a n t r e s u l t s f o r d r u gr e s i s t a n c e t oR I Fb y 3me t h o d s 芯片法MG I T960药敏试验线性探针法利福平耐药利福平敏感利福平耐药利福平敏感利福平耐药利福平敏感分类S R R A S R R A S R R A SR R A SRRA R S SB R S S B R S R B R S R B R S R B RS RB ㊀㊀注:评价A 为芯片法敏感,MG I T960药敏试验法耐药;评价B 为芯片法耐药,MG I T960药敏试验敏感.表5㊀3种检测方法对异烟肼耐药不一致结果的对比分析T a b .5㊀C o m p a r i s o no f d i s c o r d a n t r e s u l t s f o r d r u gr e s i s t a n c e t o I N Ht h r o u gh3m e t h o d s 芯片法MG I T960药敏试验线性探针法异烟肼耐药异烟肼敏感异烟肼耐药异烟肼敏感异烟肼耐药异烟肼敏感分类S R R A S R R A S R R A S R R A S R R A S R R A S R RA S R S A S R S A S R S A S R S A S R S A SR S A SRS A R S S B R S S B RSRB ㊀㊀注:评价A 为芯片法敏感,MG I T960药敏试验法耐药;评价B 为芯片法耐药,MG I T960药敏试验敏感.3㊀讨㊀论本研究显示,芯片法比培养法药敏试验更快速并且具有较好的准确性[7],与参考标准比较,对MT B 耐药检测及M D R GT B 检测的灵敏度㊁特异度㊁符合率㊁P P V ㊁N P V 和K a p pa 值与相关报道的结果相似,即芯片法灵敏度中等,但是特异度较高[8G10].分类A 中,有5例利福平和14例异烟肼耐药结果为芯片法敏感而MG I T960药敏法耐药.其原因可能是分子法的检测限一般在20%左右,而表型法的检测限可达到1%[11];分子法检测的耐药突变位点有限,不能覆盖所有耐药突变的位点;除了位点突变还存在其他耐药机制,如外排泵[12G13],这也是分子检测不能及的.上述情况也可能是导致芯片法在检测9例培阳痰液时出现未检出MT B 的原因.在A 分类中,线性探针共有12例与MG I T960药敏法一致,可能是由于耐药检测范围大于芯片法所致,如芯片法仅检测了r po B 基因核心突变区的6个位点的13种突变类型,而线性探针技术则通过8条分子探针覆盖了r po B 基因核心突变区的全部27个氨基酸的81个碱基[14];线性探针含有k a t G 315(A G CңA C A )㊁i n h A G16(TңG )㊁i n h A G8(TңC )和i n h A G8(TңA )突变类型,而芯片只在k a t G 和i n h A 基因启动子各测一个位点[15G16].但是我们是对不一致的样本进行线性探针的检测,所以不能以与参考标准一致结果数量多而断定线性探针法的检测结果更接近于参考标准;其次芯片法的自动判读更大程度的避免的人工判读的误差的产生;此外芯片法的封闭式杂交流程更大程度的避免了非特异片段的干扰和交叉污染的产生,降低了假阳性的出现.分类B 中,有6例利福平和3例异烟肼耐药结果为芯片法耐药而MG I T960药敏法敏感,这可能的原因是与体外培养可能导致耐药菌亚群比例下降,低于其检测灵敏度有关[17].也有可能与MG I T 360药敏法的利福平终浓度设置过高有关.总之,实验室污染㊁多重感染㊁菌株的低水平耐药㊁耐药和敏感菌落亚群比例不同或异质性耐药存在都可能导致基因型和表型或是两种分子法结果的不一致,异质性耐药被认为是造成表型与基因型耐药结果不符的重要原因[18].目前,二代测序技术㊁分子克隆与数字P C R 技术在临床和科研方面也广泛应用,本研究中的结果不一致者(包括疑似异质性耐药)可以通过上述技术在未来的研究中进行进一步的验证.3112期王㊀悦,等:D N A 微阵列芯片技术检测培阳肺结核患者痰样本中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的价值4㊀结㊀论中国是耐药高负担国家,有效控制和降低M D RGT B总体负担迫在眉睫,而WHO推荐的耐药诊断产品多为进口,存在价格昂贵和战略安全的风险.近年来在我国传染病重大专项的支持下,国内的耐药结核病诊断技术研发取得了显著进展,本研究对国产耐药检测产品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相关资料的支持.虽然无法取代表型药敏技术,但是芯片法其快速㊁准确的特点,仍适用于结核病耐药初筛, M D R结核病患者可以通过适当的二线药物快速治疗,取得更好的疗效,考虑到成本㊁技术专利等问题,国产芯片产品更便于基层临床医院的推广.利益冲突:无引用本文格式:王悦,孙颖,孙炳奇.D N A微阵列芯片技术检测培阳肺结核患者痰样本中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的价值[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21,37(2):109G114.D O I:10.3969/j.i s s n.1002G2694.2021.00.004参考文献:[1]U n i s s aA N,S u b b i a nS,H a n n aL E,e t a l.O v e r v i e wo nm e c h aGn i s m s o f i s o n i a z i d a c t i o n a n d r e s i s t a n c e i n M y c o b a c t e r i u mt u b e rGc u l o s i s[J].I n f e c tG e n e tE v o l,2016,45:474G492.D O I:10.1016/j.m e e g i d.2016.09.004[2]C a m p b e l l E A,K o r z h e v aN,M u s t a e vA,e t a l.S t r u c t u r a lm e c h aGn i s mf o rr i f a m p i c i ni n h i b i t i o no fb a c t e r i a lr n a p o l y m e r a s e[J].C e l l,2001,104:901G912.D O I:10.1016/s0092G8674(01)00286G0[3]B l a n c h a r d J S.M o l e c u l a rm e c h a n i s m s o f d r u g r e s i s t a n c e i n M y c oGb a c t e r i u mt u b e r c u l o s i s[J].A n n u R e vB i o c h e m,1996,65:215G239.D O I:10.1146/a n n u r e v.b i.65.070196.001243[4]E s p a s aM,S a l v a d oM,V i c e n t eE,e t a l.E v a l u a t i o n o f t h e V e r s aGT R E Ks y s t e m c o m p a r e dt ot h eb a c t e c M G I T960s y s t e m f o r f i r s tGl i n e d r u g s u s c e p t i b i l i t y t e s t i n g o f M y c o b a c t e r i u mt u b e r c u l oGs i s[J].JC l i n M i c r o b i o l,2012,50(2):488G491.D O I:10.1128/ J C M.06432G11[5]K i mS J.D r u gGs u s c e p t i b i l i t y t e s t i n g i n t u b e r c u l o s i s:m e t h o d s a n d r e l i a b i l i t y o f r e s u l t s[J].E u r R e s p i rJ,2005,25(3):564G569.D O I:10.1183/09031936.05.00111304[6]赵艳林,逄宇.结核病实验室检验规程[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7]M a r k e l o v M L,S h i p u l i n G A,P o k r o v s k i iV I.B i o c h i p t e c h n o l oGg i e sGn e w p r o s p e c t s i n d i a g n o s i s o f h u m a n d i s e a s e s[J].T e rA r k h,2008,80(4):79G85.D O I:10.1080/02813430802542508[8]G u oY,Z h o uY,W a n g C,e t a l.R a p i d a c c u r a t e d e t e r m i n a t i o no f m u l t i d r u g r e s i s t a n c ei n M.T u b e r c u l o s i s i s o l a t e s a n d s p u t u m u s i n g a b i o c h i p s y s t e m[J].I n t JT u b e r cL u n g D i s,2009,13(7):914G920.D O I:10.1258/i j s a.2009.009146[9]Z h uL,L i uQ,M a r t i n e zL,e t a l.D i a g n o s t i c v a l u e o fG e n eC h i p f o r d e t e c t i o n o f r e s i s t a n t M y c o b a c t e r i u mt u b e r c u l o s i s i n p a t i e n t sGw i t hd i f f e r i n g t r e a t m e n t h i s t o r i e s[J].JC l i n M i c r o b i o l,2015,53(1):131G135.D O I:10.1128/j c m.02283G14[10]T a n g P,W a n g X,S h e nX,e t a l.U s eo fD N A m i c r o a r r a y c h i p s f o r t h e r a p i d d e t e c t i o n o f M y c o b a c t e r i u mt u b e r c u l o s i s r e s i s t a n c e t o r i f a m p i c i na n d i s o n i a z i d[J].E x p T h e rM e d,2017,13:2332G8.D O I:10.3892/e t m.2017.4250[11]A l m e i d aD aS i l v aP E,P a l o m i n o J C.M o l e c u l a r b a s i s a n dm e c h aGn i s m s o f d r u g r e s i s t a n c e i n M y c o b a c t e r i u mt u b e r c u l o s i s:c l a s s iGc a l a n dn e wd r u g s[J].J A n t i m i c r o bC h e m o t h e r,2011,66:1417G1430.[12]M a r u r i F,S t e r l i n g T R,K a i g aAW,e t a l.As y s t e m a t i c r e v i e wo f g y r a s em u t a t i o na s s o c i a t e dw i t h f l u o r o q u i n o l o n eGr e s i s t a n t M yGc o b a c t e r i u mt u b e r c u l o s i s a nd a p r o p o se d g y r a s e n u m b e r i n g s y sGt e m[J].J A n t i m i c r o bC h e n o t h e r,2012,67:819G831.[13]d aS i l v aP E,V o nG r o l lA,M a r t i n A,e t a l.E f f l u xa sa m e c h aGn i s mf o rd r u g r e s i s t a n c ei n M y c o b a c t e r i u mt u b e r c u l o s i s[J].F E M S I mm u n o lM e d M i c r o b i o l,2011,63:1G9.[14]刘元,周俊,崔晓利,等.基因芯片与线性探针技术检测涂阳肺结核患者痰标本MT B耐药性的价值[J].中国防痨杂志,2019,41(7):738G742.D O I:10.3969/j.i s s n.1000G6621.2019.07.007[15]A b a n d aN N,D j i e u g o u e J Y,L i mE,e t a l.D i a g n o s t i c a c c u r a c y a n d u s e f u l n e s so ft h e G e n o t y p e M T B D R p l u sa s s a y i nd i a g n o s i n g m u l t i d r u gGr e s i s t a n t t u b e r c u l o s i s i nC a m e r o o nac r o s sGs e c t i o n a l s t u d y[J].B M CI n f e c tD i s,2017,17(1):379.[16]魏淑贞,林淑芳,林建,等.G e n o T y p e M T B D R p l u s快速检测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临床分离株效果评价[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5,31(8):728G732.D O I:10.3969/j.i s s n.1002G2694.2015.08.009[17]M a r t i nA,H e r r a n zM,R u i zS e r r a n o M J,e t a l.T h e c l o n a l c o mGp o s i t i o no f M y c o b a c t e r i u m t u b e r c u l o s i s i n c l i n i c a ls p e c i m e n s c o u l db em o d i f i e db y c u l t u r e[J].T u b e r c u l o s i s(E d i n b),2010,90(3):201G207.[18]高旭,李静,柳清云,等.异质性耐药对结核分枝杆菌表型和基因型耐药检测结果的影响[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4,37(4):260G265.收稿日期:2020G04G20㊀编辑:王晓欢411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21,37(2)。
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位点对耐药结核的早期诊断价值
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位点对耐药结核的早期诊断价值吴国兰;陈晓红;陈力舟;李学玲;黄明翔【期刊名称】《中国医刊》【年(卷),期】2018(53)7【摘要】目的探讨基因芯片技术在耐药结核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对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于本院住院的菌阴复治结核病患者的肺泡灌洗液及痰液标本各60份进行检测,对结核分枝杆菌阳性标本进行耐药性分析,以传统培养加药敏方法为金标准,比较符合率.结果共42份标本分离出结核分枝杆菌(包括灌洗液27份,痰液15份),2份标本(均为灌洗液)分离出非结核分枝杆菌.对42份标本进一步行rpoB、KatG、inhA基因突变检测发现,12例异烟肼、利福平均敏感者rpoB、KatG、inhA基因型均为野生型;17例耐利福平者均检测到rpoB基因突变;26例异烟肼耐药者中有22例检测到KatG基因突变,4例检测到inhA基因突变.以传统培养加药敏结果为标准,基因芯片法检测异烟肼与利福平耐药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9%、85.7%与94.4%、95.8%;基因芯片法检测异烟肼、利福平耐药性的符合率分别为90.5%、95.2%.结论基因芯片技术可直接进行耐药性分析及分枝杆菌菌属鉴定,与传统药敏试验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且适用于不同标本,简捷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总页数】3页(P812-814)【作者】吴国兰;陈晓红;陈力舟;李学玲;黄明翔【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肺科医院呼吸科,福建福州 350008;福建省福州肺科医院呼吸科,福建福州 350008;福建省福州肺科医院呼吸科,福建福州 350008;福建省福州肺科医院呼吸科,福建福州 350008;福建省福州肺科医院检验科,福建福州350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相关文献】1.痰耐药结核分枝杆菌embB基因的快速检测及乙胺丁醇耐药机制研究 [J], 杨松;张耀亭2.痰中耐药结核分枝杆菌katG基因的快速检测及异烟肼耐药机制研究 [J], 杨松;张耀亭;钟敏;王易伟3.痰耐药结核分枝杆菌rpoB基因的快速检测及利福平耐药机制研究 [J], 杨松;钟敏;张耀亭;王易伟4.2种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突变检测方法诊断利福平耐药结核病的评估研究 [J], 薛建昌;梁冰锋;吴海峰;郑浩;孙志平;任哲5.2种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突变检测方法诊断利福平耐药结核病的评估研究 [J], 薛建昌;梁冰锋;吴海峰;郑浩;孙志平;任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因芯片在分枝杆菌菌种鉴定及结核耐药基因检测的诊断价值
【 摘 要】 目的 探 讨 基 因 芯 片检 测 系统在 分枝 杆 茵 菌 种 鉴 定 及 耐 药 基 因检 测 中的 - 】 盏 床 应 用 价 值 。方 法 应 用
发生 C — G突变, 1例 为 r o p B基 因 5 3 1 位点发 生 C —T突变 , 还 有 1例 为 异 烟 肼 耐 药相 关基 因 , i n h A 基 因启 动 子 一 1 5
位点发生 C — T突变; 没 有 检 测 到 多 重耐 药株 。结 论 基 因 芯 片 技 术 适 用 于 不 同 标 本 类 型 的 分 枝 杆 菌 菌 种 鉴 定 及
检 验 医 学 与 临床 2 0 1 4年 6月 第 1 1 卷第1 2期 I a b Me d C l i n , J u n e 2 0 1 4 , Vo 1 . 1 1 , N o . 1 2
・
・ 1 59 5 ・
论 著 ・
基 因芯 片 在 分 枝 杆 菌 菌 种 鉴 定 及 结核 耐 药 基 因 检 测 的诊 断 价 值
Di a g n o s t i c v a l u e o f g e n e c h i p i n 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 o f my c o b a c t e r i u m a n d d e t e c t i o n o f d r u g - r e s i s t a n t g e n e s
耐 药基 因检 测 , 操 作 简便 快 速 , 灵敏度 高, 特异性好 。
【 关键 词】 基 因芯 片 ; 分枝 杆 菌 ; 鉴 定; 耐 药
分析基因芯片法检测耐多药结核分离株的临床意义
分析基因芯片法检测耐多药结核分离株的临床意义发表时间:2017-04-19T14:00:55.853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第4期作者:程峰[导读] 分析基因芯片法检测耐多药结核分离株的临床意义。
黑龙江省绥化市人民医院黑龙江绥化 152062摘要:目的:分析基因芯片法检测耐多药结核分离株的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检测方法从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北京胸科医院、广州市胸科医院的临床菌株库中的敏感组和耐药组,随机抽取耐药株利福平400株,异烟肼363株.耐多342株,利福平/异烟胼双敏感180株。
用基因芯片法检测基因的511、513、516、526、531、533位点、katG的315位点以及inhA的-15位点的耐药突变。
计算出基因中的芯片法的特异度、敏感度以及符合率。
还要对核酸扩增产物进行测序,通过验证基因芯片对核酸序列检测的准确性。
结果:在利福平基因芯片检测中,突变频率最高的位点是531,突变率为63.4%。
在katG/inhA突变菌株中,基因芯片检测为ktG 315单突变的为76.3%。
与测序结果基本一致,有4例菌株中不相符。
结论:基因芯片法能够检测结核临床分离株利福平和异烟肼的耐药性.可以在临床诊断中应用。
关键词:结核抗药性细菌基因芯片检测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detection of multi drug resistant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by cDNA microarray Cheng Feng(Suihua People's Hospital,Heilongjiang,Suihua,152062)【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detection of multi drug resistant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by gene chip method. Methods:using stratified sampling method to detect sensitive group and resistant group from Tongji University affiliated Shanghai Shanghai Pulmonary Hospital,Beijing Thoracic Hospital,Guangzhou chest hospital clinical strains in the library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rom 400 strains of isoniazid rifampicin resistant strains,363 strains of resistant strains. 342,Lee Fu Ping / isonicotinic double sensitive strain 180. Gene chip method was used to detect 511,513,516,526,533,,katG,and -15 sites of inhA gene. The specificity,sensitivity and coincidence rate of the microarray method were calculated.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products were also sequenced to verify the accuracy of nucleic acid sequence detection. Results:in the RFP gene chip detection,mutation is the highest frequency of 531,the mutation rate was 63.4%. In the katG / inhA mutant strains,the gene chip was detected as ktG 315 single mutation of 76.3%. The results were consistent with the sequencing results,and there were no match for 4 strains. Conclusion:the detection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resistance in clinical isolates of rifampicin and isoniazid to gene chip can be applied in clinical diagnosis.[Key words] tuberculosis;resistant;bacteria;gene chip detection结核病是能够威胁公共安全的传染病之一。
基因芯片技术在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检测及菌种鉴定中的应用
基因芯片技术在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检测及菌种鉴定中的应用石国民;喻容;彭雪峰;石燕;聂英;齐志强;陈拥军;向延根;刘忠泉【期刊名称】《中国防痨杂志》【年(卷),期】2015(037)001【摘要】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基因型以及分枝杆菌菌种基因型,探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和基因型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菌种分型基因芯片技术和间隔区寡核苷酸分型(spacer oligonucleotide typing,Spoligotyping)技术对长沙市中心医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临床标本分离菌株137株进行菌种鉴定.对鉴定为结核分枝杆菌的菌株应用绝对浓度法进行利福平和异烟肼药物敏感性检测.并进一步对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利福平耐药、异烟肼耐药、敏感株)应用耐药基因芯片技术对rpoB、katG、inhA基因的野生型位点及各突变位点进行检测.即rpoB基因中1个或多个位点的碱基突变为利福平耐药,katG、inhA基因任何基因中的1个或多个位点的碱基突变为异烟肼耐药.Spoligotyping法和基因芯片法菌种鉴定比较应用Kappa检验,绝对浓度法和基因芯片法药物敏感性比较采用x2检验和Kappa检验,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与绝对浓度法比较,对利福平敏感和异烟肼敏感的菌株45株,耐药基因芯片法检测鉴定为敏感株、即野生型的rpoB基因42株,符合率为93.3%(42/45)(不符合的1株为511T-C突变,1株为531C-T突变,1株为516A-T突变);katG基因45株,符合率为100.0% (45/45);inhA基因43株,符合率为95.6%(43/45)(不符合的2株为inhA-15C-T突变).(2)与绝对浓度法比较,对利福平轻度耐药的耐药菌株18株,耐药基因芯片检测鉴定为rpoB基因突变型的16株,符合率为88.9%(16/18),且与531、516、526、511位点突变相关.对利福平高度耐药的耐药菌株19株,耐药基因芯片检测全部鉴定为rpoB基因突变型,符合率为100.0%(19/19),且与531、516、526、511位点突变相关.(3)与绝对浓度法比较,对异烟肼轻度耐药的耐药菌株13株,耐药基因芯片检测鉴定为katG基因突变型的12株,符合率为92.3%(12/13),与315G-C和315G-A位点突变相关.inhA基因突变型0株.对异烟肼高度耐药的耐药菌株9株,耐药基因芯片检测鉴定为katG基因全部为突变型,符合率为100.0%(9/9),与315G-C和315G-A位点突变相关.inhA基因突变型0株.(4)与Spoligotyping法比较,137株临床分离株中104株分离株基因芯片法检测鉴定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33株基因芯片法检测出7株鸟分枝杆菌、15株胞内分枝杆菌、1株偶然分枝杆菌、10株龟或脓肿分枝杆菌,与Spoligotyping 法比较,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一致性为100.0%(104/104),鸟分枝杆菌一致性为77.8%(7/9),胞内分枝杆菌一致性为93.8%(15/16),偶然分枝杆菌一致性为0.0%(0/0),龟或脓肿分枝杆菌一致性为100.0%(8/8).经Kappa检验,Kappa=0.95,U=30.6,P<0.05.结论耐药基因芯片检测法与绝对浓度法有高度的一致性,且利福平耐药与rpoB基因的531、516、526、511位点突变相关.异烟肼耐药与katG基因的315位点突变相关,没有发现inhA相关的耐药位点突变.基因芯片方法可快速、准确地检测临床分离株的菌种基因型和耐药性.【总页数】8页(P66-73)【作者】石国民;喻容;彭雪峰;石燕;聂英;齐志强;陈拥军;向延根;刘忠泉【作者单位】410004 长沙市中心医院检验科;410004 长沙市中心医院检验科;410004 长沙市中心医院检验科;410004 长沙市中心医院检验科;410004 长沙市中心医院检验科;410004 长沙市中心医院检验科;410004 长沙市中心医院检验科;410004 长沙市中心医院检验科;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耐药结核病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基因芯片技术对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检测的临床应用 [J], 陈瑶;吴英松2.基因芯片技术在分枝杆菌菌种鉴定和结核耐药性检测中的应用及评价 [J], 李晓非;梁桂亮;普冬;杨冬梅;赵旻3.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和异烟肼耐药性临床应用评价 [J], 许榕青;李丹;林银霞;黄明翔;陈新朝4.基因芯片技术及其在结核分枝杆菌菌种鉴定及耐药性检测方面的研究进展 [J], 张俊仙;吴雪琼5.基因芯片技术在分枝杆菌菌种鉴定和耐药性分析中的应用 [J], 李丹;杜德兵;吴文燕;王德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因芯片技术在检测痰涂阳肺结核患者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的应用效果
基因芯片技术在检测痰涂阳肺结核患者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的应用效果陈林;沈静;朱大冕;王晓英【期刊名称】《检验医学与临床》【年(卷),期】2017(014)009【摘要】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performance of genechip in rapid detecting multi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 (MDR-TB).Methods The sputum samples collected from 1 030 smear positive TB patients detected in five districts of Chongqing were analyzed by genechip for detecting INH-and RFP-resistance.Simultaneously,the sputum samples were cultured with Lwenstein-Jensen culture medium followed by conventional drug susceptibility testing (DST) for detecting INH-and RFP-resistance.The conventional DST results by proportion method were served as the gold standard to evaluate the detection capability of genechip.Results Finally 958 patients with the results of genechip and DST were analyzed.The coincidence rate,sensitivity,specificity,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of genechip for INH drug resistance were94.1%,80.2%,95.9%,71.8% and 97.4%,pared with conventional DST,the difference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And Kappa value was 0.724.The coincidencerate,sensitivity,specificity,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of genechip for INH drug resistance were 96.3%,86.4%,97.5%,80.9%and 98.3%,pared with conventional DST,the difference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And Kappa value was0.815.Additionally,coincidence rate,sensitivity,specificity,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of NH-and RFP-resistance were96.9%,78.3%,98.3%,78.3% and 98.3%,and Kappa value waspared with conventional DST,the difference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Conclusion Genechip can be used for early and rapid screening and diagnosis for MDR-TB,which could cover the shortage of conventional DST,but genechip is strict with testing environment and needs strict training for the operators.%目的探讨基因芯片技术在结核病耐多药快速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重庆市五个区县1 030例涂阳肺结核患者的痰标本,同时进行罗氏培养和基因芯片检测异烟肼、利福平耐药性,培养后的菌株用比例法药敏试验检测异烟肼、利福平的耐药性.以比例法药敏试验为判断标准,对基因芯片的检测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对同时有两种耐药性检测结果的958例患者进行了统计学分析,基因芯片对异烟肼检测结果和比例法药敏试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率94.1%,灵敏度80.2%,特异度95.9%,阳性预测值71.8%,阴性预测值97.4%,Kappa值为0.724.基因芯片对利福平检测结果和比例法药敏试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率96.3%,灵敏度86.4%,特异度97.5%,阳性预测值80.9%,阴性预测值98.3%,Kappa值为0.815.此外,基因芯片对异烟肼和利福平耐药结核病检测结果和比例法药敏试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率96.9%,灵敏度78.3%,特异度98.3%,阳性预测值78.3%,阴性预测值98.3%,Kappa 值为0.766.结论基因芯片技术可用于耐多药结核病早期快速筛查和诊断,以弥补传统药敏试验的不足,但该方法对检测环境要求较高,需对操作人员严格培训.【总页数】4页(P1220-1223)【作者】陈林;沈静;朱大冕;王晓英【作者单位】重庆市结核病防治所参比实验室 400050;重庆市结核病防治所参比实验室 400050;重庆市结核病防治所参比实验室 400050;重庆市结核病防治所参比实验室 4000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A【相关文献】1.基因芯片技术对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检测的临床应用 [J], 陈瑶;吴英松2.PCR探针熔解曲线法在对肺结核患者进行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检测中的应用效果 [J], 常凤霞3.基因芯片与线性探针技术检测涂阳肺结核患者痰标本MTB耐药性的价值 [J], 刘元;周俊;崔晓利;雷佳媛;党丽云4.基因芯片技术对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及异烟肼的耐药性检测研究 [J], 孙桂英; 赵刚; 沈燕; 徐密琴; 高胜利; 俞净; 钮志林5.DNA微阵列芯片技术检测培阳肺结核患者痰样本中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的价值[J], 王悦;孙颖;孙炳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的临床价值
【 中图分 类号】R 3 7 8 . 9 1 1
【 文献标 识码】 A
t i v e l y a n a l y z e d a n d t h e j i n g x i n b i o c h i p t e c h n o l o y g o f My c o b a c t e r i u m t u b e r c u l o s s i w a s p e r f o r me d f o r t h e d e t e c t i o n .
病例 的临床资料 , 采用 晶芯结核 分枝杆菌生物芯 片技术进行检测 。 结果 本组 6 8 5例临床 疑似病例 中 , 阳性 1 3 5例 , 阳性率 为 1 9 . 7 %, 基 因芯片检测 结果 显示 结核 1 3 1例 , 非结 核 4例 , 阳性率 为 1 9 . 1 %。耐药基 因检 测 6 8例 , 利福平 和异 烟肼基 因突变 1 2例 , 总 突变 率 为 1 7 . 6 %, 其中 1 1例为 利福平 和异 烟肼 均耐药 , 双重 基 因突 变率 为 1 6 . 2 %, 另 1例 只耐利 福平 。利 福平总 突变 率为 1 7 . 6 %, 异 烟肼 总突 变率为 1 6 . 2 %, 耐多 药率 为 1 6 . 2 %。 结论 晶芯 结 核分 枝
o f My c o b a c t e r i u m t u b e r c u l o s i s
L U O Y i - j u n
T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e F i t f h P e o p l e S Ho s p i t a l o f Ga n z h o u C i t y i n J i a n g x i P r o v i n c e , Ga n z h o u 3 41 0 0 0 , Ch i n a
基因芯片技术对耐药结核分支杆菌的诊断价值
基因芯片技术对耐药结核分支杆菌的诊断价值邓凯;苏海涛;江国峰;李同霞【期刊名称】《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1【摘要】目的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对耐药结核分支杆菌进行检测,为今后制定结核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4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痰涂片抗酸杆菌检测呈阳性的肺结核病人193例,其中初治病人138例,复治病人55例。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对193例病人标本异烟肼、利福平耐药基因进行检测。
结果193例肺结核病人总体耐药率为19.17%(37/193),耐多药率为7.77%(15/193)。
复治病人耐药率显著高于初治病人(χ^2=25.460,P〈0.01);男性病人耐药率显著高于女性病人(χ^2=6.457,P〈0.05)。
复治组4个年龄段耐药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8.814,P〈0.05)。
户籍与非户籍病人耐药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基因芯片技术可为耐药结核病快速诊断提供依据,复治病人为主要耐药人群。
【总页数】3页(P9-11)【关键词】结核,肺;结核,抗多种药物性;芯片分析技术【作者】邓凯;苏海涛;江国峰;李同霞【作者单位】青岛市胸科医院结核科;青岛市胸科医院检验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21【相关文献】1.基因芯片技术在结核分支杆菌耐药突变基因检测中的应用 [J], 单万水;吴驰;陈心春;刘厚明;詹能勇;杨燕;韩红星;余卫业;周伯平2.基因芯片在分枝杆菌菌种鉴定及结核耐药基因检测的诊断价值 [J], 赵连爽;代娣;陈昕;云科;王倩3.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位点对耐药结核的早期诊断价值 [J], 吴国兰;陈晓红;陈力舟;李学玲;黄明翔4.基因芯片技术在鉴定分枝杆菌属及早期诊断耐药结核中的价值分析 [J], 吴国兰;陈晓红;翁丽珍;林剑东;连秀华5.基因芯片法在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快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J], 杨映晖;伍定辉;苏伟明;董春萍;姚向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因芯片在分枝杆菌菌种鉴定及结核耐药基因检测的诊断价值
基因芯片在分枝杆菌菌种鉴定及结核耐药基因检测的诊断价值【摘要】目的:研究基因芯片检测应用在分枝杆菌菌种的鉴定以及结核耐药基因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我院采集的158例痰涂片检测为阳性的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资料,将采集的患者痰液标本进行基因芯片检测鉴定以及使用全自动分枝杆菌检测系统(BD BACTEC MGIT 960,以下简称“MGIT-960”)培养,并实施耐药性检测分析。
对比不同方法的一致性。
结果:RFP检测中,124例患者样本内通过基因芯片法与培养法结果相同均为115例:以MGIT-960培养为参考,基因芯片法准确定为92.7%、灵敏度为79.3%、特异性为96.8%、Kappa为0.790;INH的检测中,124例患者样本内通过基因芯片法与培养法结果相同均为98例,基因芯片法准确定为88.3%、灵敏度为78.1%、特异性为92.4%、Kappa为0.712。
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
结论:利用基因芯片检测能够精准地鉴定出菌种类型以及耐药基因检测,且与MGIT-960培养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基因芯片;分枝杆菌;菌种鉴定;耐药基因;肺结核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我院采集的158例痰涂片检测为阳性的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资料,其中男性患者99例、女性患者59例,患者年龄为16~70岁,平均年龄(46.58±11.24)岁。
研究中患者均符合《肺结核诊断》(WS288-2017)中肺结核临床诊断标准,并排除其他重大疾病;经过病理检测后确诊为肺结核。
1.2 仪器及试剂基因芯片检测平台及分枝杆菌配套试剂生产厂家为北京博奥生物有限公司,其中包含DNA提取液、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试剂、RNA杂交缓冲液等;MGIT-960培养设备以及试剂生产厂家为美国碧迪公司1.3 方法使用基因芯片检测16种分枝杆菌,结核耐药基因检测为利福平(RFP)耐药性基因rpo上的6个点位(见表1)以及异烟肼(INH)耐药性基因KatG与inhA 启动子的各1个位点(见表2)。
基因芯片技术及其在结核分枝杆菌检测中的应用
基因芯片技术及其在结核分枝杆菌检测中的应用荣爱红;赵蓬波;侯晓杰【期刊名称】《中国实验诊断学》【年(卷),期】2012(016)012【总页数】3页(P2347-2349)【作者】荣爱红;赵蓬波;侯晓杰【作者单位】吉林省人民医院,吉林,长春130021;吉林省人民医院,吉林,长春130021;吉林省人民医院,吉林,长春130021【正文语种】中文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肺脏。
在某些经济欠发达地区,许多结核病患者因为得不到全程,合理的救治而产生结核耐药,这使得控制结核病的发生发展成为世界性问题。
目前,临床实验室采用的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方法主要有抗酸染色法和细菌培养法。
抗酸染色法简便、实用、快捷,但非结核性分枝杆菌亦可出现阳性结果;细菌培养作为结核病诊断的金标准,虽优于抗酸染色法,但时间比较长,影响早期用药;荧光染色和PCR是可供选择的检测方法,却可能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而依赖于基因芯片的PCR杂交法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是比较准确的检测方法[1]。
1 基因芯片基因芯片(gene chip)技术是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HGP)的进展而发展起来的,它是21世纪以来影响最深远的重大科技进展之一,是物理学、微电子学与分子生物学综合交叉形成的高新技术。
1.1 基因芯片的概念基因是指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位于细胞的染色体上。
我们将大量的基因片段按一定的顺序固定在特定的载体上,即为基因芯片。
在一块约1cm2大小的芯片上,可固定数千甚至上万的基因片段,由此形成一个密集的基因方阵,方便对多个基因进行同步检测[2]。
1.2 基因芯片的优点基因芯片作为一种先进的、大规模、高通量的检测技术,正逐步成为疾病诊断的尖端技术之一[3],其优点主要表现在:一,灵敏性和准确性;二,快捷简便性;三,同步性。
在医学领域,医生针对多种相似病原菌进行鉴别诊断时,若能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则短时间内就能知道病人是哪种微生物感染,这对指导临床合理,及时,准确的用药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的临床价值
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的临床价值目的探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的临床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685例结核病临床疑似病例的临床资料,采用晶芯结核分枝杆菌生物芯片技术进行检测。
结果本组685例临床疑似病例中,阳性135例,阳性率为19.7%,基因芯片检测结果显示结核131例,非结核4例,阳性率为19.1%。
耐药基因检测68例,利福平和异烟肼基因突变12例,总突变率为17.6%,其中11例为利福平和异烟肼均耐药,双重基因突变率为16.2%,另1例只耐利福平。
利福平总突变率为17.6%,异烟肼总突变率为16.2%,耐多药率为16.2%。
结论晶芯结核分枝杆菌生物芯片技术用于临床诊断结核病及其耐药性,能够缩短诊断时间,提高临床时效性,值得推广应用。
标签:结核分枝杆菌;基因芯片;结核病诊断国内每年有将近13万人因结核病死亡[1],且有将近12万新发耐多药结核病患者,未来数年内可能出现耐药菌为主的流行态势[2]。
目前,结核病诊断的标准方法主要包括分枝杆菌分离培养、抗酸菌痰涂片镜检、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等,但是其普遍存在特异性差、灵敏度低或需时长的缺点[3],本院引进国内最新的结核诊断技术——晶芯结核分枝杆菌生物芯片诊断系统,是近年发展起来的进行大规模遗传多态性检测的新方法[4],其应用于临床诊断结核病,提高了时效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院2013年3月1日~2013年9月30日接受诊治的结核病临床疑似病例共685例,其中男性363例,女性322例;年龄9~76岁,平均(34.51±2.28)岁;其中临床诊断结核病病例681例,包括185例痰结核菌培养阴性肺结核,157例痰结核菌培养阳性肺结核,193例结核性脑膜炎,95例结核性胸膜炎,51例骨结核。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4例。
1.2 试剂与仪器Extractor 36核酸提取仪、BioMixerⅡ芯片杂交仪、Slider Washer芯片洗干仪、LuxScan 10 K-B芯片扫描仪、晶芯分枝杆菌菌种鉴定试剂盒、晶芯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检测试剂盒,均购自博奥生物有限公司。
基因芯片技术对结核分枝杆菌非痰标本检出和耐药性检测的临床应用
基因芯片技术对结核分枝杆菌非痰标本检出和耐药性检测的临床应用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基因芯片技术对结核分枝杆菌非痰标本检出和耐药性检测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选择我院结核科288例涂片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采集样本分别进行基因芯片检测和罗氏培养,分别标本检出情况和耐药情况。
结果:共计检出分枝杆菌240株,检出率为83.33%,其中,MTB复合群176株,NTM64株,NTM中鸟分枝杆菌居多,占73.4%(47/64)。
初治涂片阳性155例,复治涂片阳性85例。
对初治涂片阳性标本进行耐药性检测,异烟肼耐药24例,与金标准相比,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芯片技术的灵敏度为86.67%,特异度为92.14%;kappa值为0.81,为高度一致性。
利福平耐药32例,与金标准相比,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芯片技术的灵敏度为90.48%,特异度为91.44%;kappa值为0.85,为高度一致性。
结论:基因芯片技术能够迅速、准确的判断结核分枝杆菌对异烟肼、利福平的耐药情况,指导临床用药,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基因芯片技术;结核分枝杆菌;非痰标本;耐药性结核病作为一种慢性传染病,在世界范围内严重威胁着公共健康,至今该病都是全球十大死因之一。
在中国,每年约有13万人死于结核病[1]。
由于治疗的不规范性,耐药的结核分枝杆菌不断增加,有可能会成为将来结核病的主导态势,给治疗增加难度。
目前,临床上用于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方式有多种,但大部分所需要的检测时间较长,不利于早期诊断[2]。
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基因芯片技术开始应用于结核分枝杆菌的检测。
本文将对基因芯片技术在结核分枝杆菌非痰标本检出和耐药性检测中的临床应用进行探讨分析,旨在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资料选择我院结核科2018年5月-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108例涂片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68例,女性40例,年龄23-81岁,平均年龄(48.32±6.7)岁。
利用基因芯片检测结核分支杆菌及其利福平耐药性的分析
利用基因芯片检测结核分支杆菌及其利福平耐药性的分析目的:讨论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应用在结核分支杆菌中的临床效果以及利福平耐药性。
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3年6月收治治疗的500例结核病患者,通过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对结核病患者的结核杆菌以及利福平耐药性实施检测。
结果:对于结核患者来说,通过基因芯片技术对其结核分支杆菌进行检测的阳性率为80.0%,而细胞培养组与痰涂片组的阳性率分别为36.0%与40.0%,其基因芯片组的阳性率明显的高于细胞培养组与痰涂片组。
结论:应用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对结核病患者的结核杆菌以及利福平耐药性实施检测具备着显著的临床效果,在临床中值得被广泛的推广使用。
标签:基因芯片;检测;结核分支杆菌;利福平;耐药性结核病是通过呼吸道进行传播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其具有着病例发现率低、高感染率、高耐药率、高患病率、低递减率以及高死亡率等特征,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等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影响,已经逐渐的变成重要的社会问题与公共卫生问题[1]。
因为人口流动的变化、艾滋病病毒和结核菌的双重感染以及耐药结核病的持续蔓延等,导致结核病的病情出现恶化,从而导致结核病的防治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难题[2]。
因为基因芯片具备着高度自动化、快速高效、大规模、高通量、高灵敏度以及高度并行性等优势,因此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研究主要讨论分析了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应用在结核分支杆菌中的临床效果以及利福平耐药性,其具备着显著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3年6月收治治疗的500例结核病患者,其中男性患者为280例,其年龄为22~72岁,平均为(45.2±4.5)岁;女性患者为220例,其年龄为21~75岁,平均为(44.9±3.6)岁;全部患者在年龄以及疾病症状等方面进行对比都不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具备可比性。
对全部患者的晨痰标本进行采集,根据全国结核病检验标准实施药敏试验、分支杆菌培养、痰涂片以及菌种鉴定等操作。
基因芯片法在肺结核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基因芯片法在肺结核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陈蕾【期刊名称】《临床肺科杂志》【年(卷),期】2017(022)010【摘要】目的探讨基因芯片技术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集641例肺结核患者的痰及纤支镜冲洗液标本,同时进行抗酸染色法、MGIT液体培养法+微孔板比例法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及基因芯片法检测,分析不同方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Mtb)及其异烟肼、利福平耐药性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kappa值.不同方法之间Mtb及耐异烟肼、耐利福平、耐多药阳性检出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基因芯片法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kappa值均较高.基因芯片法Mtb阳性检出率54.91%高于涂片法27.61%,与液体培养法60.0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因芯片法和药敏试验检测Mtb耐异烟肼、耐利福平、耐多药阳性检出率,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基因芯片法在检测Mtb及其耐药性方面与传统液体培养法和药敏试验相比,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检测时间短,一致性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总页数】5页(P1879-1883)【作者】陈蕾【作者单位】610000 四川成都,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净居寺院区)【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多层螺旋CT在肺结核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J], 梁海川;2.多层螺旋CT在肺结核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J], 梁海川3.XpertMtb/RIF与CPA检查法在肺结核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J], 孔庆飞;刘建民;班立芳;王彦淇;可春梅4.基因芯片技术在耐药肺结核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J], 王艳红;于凤翥;许广慧5.结核菌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联合基因芯片检测在肺结核诊断中的效能 [J], 夏雪松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张桂仙;高丽;谢祺;张米;李正伦;姚之莹【摘要】目的探讨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对分枝杆菌菌种鉴定和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云南省传染病专科医院2012年9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患者阳性培养标本及抗酸染色阳性标本378例,用基因芯片检测系统分别进行分枝杆菌菌种鉴定、结核分枝杆菌的利福平和异烟肼耐药性检测.结果 378例标本鉴定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282株,检出率为74.6%(282/378);非结核分枝杆菌58株,检出率为15.3%(58/378),其中鸟分枝杆菌居多,占72.4%(42/58).检测标本数最多的是痰液(61.7%),阳性培养物次之(25.4%).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检测结果显示,18株单耐利福平、12株单耐异烟肼、35株耐多药.利福平以rpoB531位点突变频率较高,为49.1%;526位点次之,为20.7%.异烟肼以KatG315(G→C)位点突变频率较高,达89.4%.结论基因芯片检测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对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进行鉴定;能够对结核分枝杆菌进行利福平和异烟肼的耐药检测,并能用于多种类型标本检测,是结核病、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诊治值得推广的检测方法.【期刊名称】《海南医学》【年(卷),期】2019(030)002【总页数】4页(P193-196)【关键词】基因芯片技术;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检测;利福平;临床应用价值【作者】张桂仙;高丽;谢祺;张米;李正伦;姚之莹【作者单位】云南省传染病专科医院,云南昆明 650301;云南省传染病专科医院,云南昆明 650301;云南省传染病专科医院,云南昆明 650301;云南省传染病专科医院,云南昆明 650301;云南省传染病专科医院,云南昆明 650301;云南省传染病专科医院,云南昆明 6503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2结核病是全世界范围内严重威胁公共健康的传染病,该病仍然是全球十大死因之一,结核作为一种慢性传染病,在我国每年因结核病死亡的患者多达13万[1-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