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汉语言对比研究(学生用)
《俄汉语言文化中时间观念的对比研究》范文
![《俄汉语言文化中时间观念的对比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897924a2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8b.png)
《俄汉语言文化中时间观念的对比研究》篇一一、引言时间观念在人类文化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不同文化对时间的理解、使用和体验有着独特的表达方式。
本文将就俄汉两种语言文化中时间观念的差异进行深入对比研究,以期为跨文化交流提供理论支持。
二、俄汉语言中时间表达的差异1. 词汇层面在俄语中,时间常被具体化、抽象化,并有着丰富的表达方式。
如“время жизни”(生命时光)、“часы” (钟表时间)等词汇体现了对时间的珍视与利用。
而汉语中,时间表达更为抽象,如“时光”、“岁月”等词汇,强调时间的流逝与人生价值。
2. 句法结构在句法结构上,俄语和汉语也存在差异。
俄语中,时间状语常位于句首或句尾,强调时间的先后顺序;而汉语则更注重时间的隐含意义,常将时间信息融入句子中。
三、俄汉文化中时间观念的差异1. 时间观念的价值观取向俄罗斯文化中,时间被视为宝贵的资源,人们重视时间的利用和效率。
而中国文化则更注重时间的自然流逝和人生价值,强调时间的积累与沉淀。
2. 时间观念与社会行为在俄罗斯社会中,人们往往遵循严格的时间规定,表现出较强的时间意识。
而在中国社会中,人们往往更注重人际关系与情感交流,时间观念相对较为宽松。
四、俄汉语言文化中时间观念的交融与共通尽管俄汉两种语言文化在时间观念上存在差异,但也存在着交融与共通之处。
例如,无论是俄罗斯还是中国,人们都认识到时间的宝贵和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此外,在全球化背景下,人们对于准时、效率等时间观念的认识也日益趋同。
五、结论通过对俄汉语言文化中时间观念的对比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两种文化在时间表达、价值观取向和社会行为等方面存在差异。
这些差异不仅反映了不同文化的特点,也为我们提供了跨文化交流的启示。
在跨文化交流中,我们需要尊重不同文化的时间观念,学会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灵活运用时间,以实现有效的沟通与合作。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俄汉语言文化中时间观念的共通之处,这有助于我们在全球化背景下更好地理解他人、包容差异、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
最新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论文题目
![最新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论文题目](https://img.taocdn.com/s3/m/cabea853eff9aef8941e06db.png)
第一部分1新疆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赴中亚汉语教学情况调查与分析———(汉语国际教育题目)2案例教学法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汉语言类课程中的应用———(汉语国际教育题目)3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现代汉语课程实践体系的构建———(汉语国际教育题目)4论汉语国际教育古代汉语课程师资素质培养———(汉语国际教育题目)5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古代汉语教学改革初探———(汉语国际教育题目)6.汉语儿化研究与对外汉语语音教学———(汉语国际教育题目)7.汉语变调研究与对外汉语语音教学———(汉语国际教育题目)8.构词法与对外汉语合成词教学———(汉语国际教育题目)9.汉语新兴词缀(“X族”等)的对外汉语教学———(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0.网络新词语的特点及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1丝绸之路经济带框架下新疆高校中亚汉语国际教育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2吉林省高等院校汉语国际教育现状研究———(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3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文学教学重点及改革———(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4“三型一化”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5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文化差异———(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5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情况调查研究———(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6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课堂控制性管理能力的培养———(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7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启示———(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8语伴模式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实践与思考———(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9浅谈汉语国际教育推广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汉语国际教育题目)20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男女比例对男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汉语国际教育题目)第二部分1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让汉语热透全球———(汉语国际教育题目)2试论汉语国际教育课堂中的认同感———(汉语国际教育题目)3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定位问题之我见———(汉语国际教育题目)4地方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人才建设探究———(汉语国际教育题目)5.汉语构式的对外汉语教学———(汉语国际教育题目)6.汉语话语标记的对外汉语教学———(汉语国际教育题目)7.手机短信的对外汉语教学与应用———(汉语国际教育题目)8.博客(微博)的对外汉语教学与应用———(汉语国际教育题目)9.象形字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地位及教学方法———(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0.汉字偏旁的表意与表音分析及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应用———(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1浅谈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文化教学———(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2关于编写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古代文学专用教材的几点思考———(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3翻转课堂在基础汉语国际教育中的作用机制———(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4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探讨———(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6.留学生汉语感叹句的偏误分析———(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7.留学生强调格式的习得研究———(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8.留学生否定格式的习得研究———(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9.留学生特殊句式的习得研究———(汉语国际教育题目)20.留学生趋向补语/程度补语的习得研究———(汉语国际教育题目)第三部分1论留学生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教学中文化经典课程教材的编写———(汉语国际教育题目)2论汉语国际教育课堂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汉语国际教育题目)3探析“体演文化”教学法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作用———(汉语国际教育题目)4浅谈汉语国际教育中的公共外交意识———(汉语国际教育题目)5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汉语国际教育题目)6从网络社交平台看未来汉语国际教育方向———(汉语国际教育题目)7面向汉语国际教育的“现代汉语语音学”教学改革刍议———(汉语国际教育题目)8面向汉语国际教育的“现代汉语语音学”教学改革刍议———(汉语国际教育题目)9汉语国际教育信息化教学的思考———(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0面向朝鲜半岛的汉语国际教育与中国文化传播研究———(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1财经类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研究———(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2文化因素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影响研究———(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3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文化类课程的教学探索———(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4游戏活动教学之于汉语国际教育的必要性与核心思考———(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5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潜分流教育模式研究———(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6关于应用型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特色化发展的思考———(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7论汉语国际教育教师的双文化意识和基本素质———(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8论汉语国际教育推广及发展中的问题———(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9关于从政府层面推动海南汉语国际教育发展的思考———(汉语国际教育题目)20论汉语国际教育诗歌教学的意义与策略———(汉语国际教育题目)第四部分1.留学生汉语否定标记的习得研究———(汉语国际教育题目)2.留学生汉语体标记的习得研究———(汉语国际教育题目)3.留学生汉语复句中关联词语使用偏误分析———(汉语国际教育题目)4.留学生汉语口语表达中的句子偏误分析———(汉语国际教育题目)5.基于HSK动态语料库的现代汉语双宾句习得研究———(汉语国际教育题目)6浅析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汉语语法教学课程的特点———(汉语国际教育题目)7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就业选择与模式研究———(汉语国际教育题目)8贯穿全程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践模式探究———(汉语国际教育题目)9汉语国际教育与公共外交———(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0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文化因素———(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1浅析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汉语语法教学课程的特点———(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2新建本科院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现代汉语》教学探微———(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3有关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汉语写作”教学的几点思考———(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4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古代汉语课教学探讨与实践———(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5汉语国际教育国别化教学设想之———(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6对日留学生汉语语音教学研究———(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7汉语国际教育中汉语固定格式例释———(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8汉语国际教育视域下商务汉语教学改革探讨———(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9培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题目)20提高对外汉语教学师资力量———(汉语国际教育题目)第五部分1探索应用于汉语国际教育的多媒体教学———(汉语国际教育题目)2汉语国际教育硕士选拔中的近义词辨析探究———(汉语国际教育题目)3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反———(汉语国际教育题目)4针对汉语国际教育课堂教学中文化教学的研究———(汉语国际教育题目)5汉语国际教育初级阶段汉字书写纠正案例分析——以泰国中学生为例———(汉语国际教育题目)6培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良好的教学语言能力———(汉语国际教育题目)7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人才培养现状调查分析———(汉语国际教育题目)8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人才培养现状调查分析———(汉语国际教育题目)9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学实习与国际汉语教师培养———(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0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古代汉语课的实践性教学法研究———(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1.留学生误读与汉字读音认知研究———(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2.留学生汉语学习中的焦虑个案调查———(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3.留学生汉语连字句的偏误分析———(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4.留学生汉语正反问的偏误分析———(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5.留学生汉语祈使句的偏误分析———(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6汉语国际教育课堂教学案例分析———(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7关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综合改革的几点思考———(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8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就业核心竞争力调查研究———(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9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实习实训问题及策略———(汉语国际教育题目)20从学位论文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汉语国际教育题目)第六部分1.不同国别留学生的对外汉语语音教学原则与方法———(汉语国际教育题目)2.汉语声母特点与对外汉语语音教学———(汉语国际教育题目)3.汉语韵母特点与对外汉语语音教学———(汉语国际教育题目)4.汉语调值和调型与对外汉语声调教学———(汉语国际教育题目)5.汉语轻声研究与对外汉语语音教学———(汉语国际教育题目)6.基于HSK动态语料库的现代汉语离合词习得研究———(汉语国际教育题目)7.汉语委婉语的习得过程及其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汉语国际教育题目)8.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作文中母语负迁移现象研究———(汉语国际教育题目)9.留学生的母语文化背景对汉语学习的影响研究———(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0.对外汉语写作中的学习策略研究———(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1.汉语色彩词的文化内涵及其对外汉语教学———(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2.汉语生肖动物词语的对外汉语教学———(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3.汉语成语/惯用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义识别与教学方法———(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4.汉外词汇对比教学研究———(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5.汉外文化对比教学研究———(汉语国际教育题目)第七部分1.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动词教学———(汉语国际教育题目)2.汉语动态助词与对外汉语教学———(汉语国际教育题目)3.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序教学———(汉语国际教育题目)4.汉语实词/虚词重叠的对外汉语教学方法———(汉语国际教育题目)5浅谈汉语国际教育汉字教学———(汉语国际教育题目)6山西省所属院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培养模式调查分析———(汉语国际教育题目)7关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施双语教学的思考———(汉语国际教育题目)8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实践能力调查研究———(汉语国际教育题目)9汉语国际教育的几个关键问题———(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0汉语国际教育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1.字母词的使用规范及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2.对外汉语基本词汇的教学技巧与方法———(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3.汉语同义词/反义词辨析和对外汉语同义词教学———(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4.从汉语同素逆序词语谈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5.基于语料库的汉外对应词/同形词教学研究———(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6.汉语词语的古今异义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7.汉语词语的词义演变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8.汉语褒贬词语的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技巧与方法———(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9.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近义虚词辨析———(汉语国际教育题目)20.量词的分类与对外汉语量词教学———(汉语国际教育题目)第八部分1.精读课教学的结构划分与教学方法研究———(汉语国际教育题目)2.词汇教学展示技巧与方法研究———(汉语国际教育题目)3.词汇释义教学技巧的多途径研究———(汉语国际教育题目)4.对外汉语初级口语课的教学原则和方法———(汉语国际教育题目)5.零起点对外汉语教学中辅助语言的运用———(汉语国际教育题目)6.游戏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目的与作用———(汉语国际教育题目)7.互动教学模式在对外汉语课堂的贯彻与实施研究———(汉语国际教育题目)8.情境教学模式在对外汉语课堂的贯彻与实施研究———(汉语国际教育题目)9.对外汉语单项技能课课程设置研究———(汉语国际教育题目)第九部分1.对外汉语教材中的英文注释研究———(汉语国际教育题目)2.对外汉语教材的生词注释研究———(汉语国际教育题目)3.对外汉语教材生词表编写体例的考察与分析———(汉语国际教育题目)4.单一汉语教材的专题研究———(汉语国际教育题目)5.同类汉语教材的比较研究———(汉语国际教育题目)6.试析汉语教材中易于诱发偏误的因素———(汉语国际教育题目)7.基于因材施教理念的对外汉语教材选择探讨———(汉语国际教育题目)8.对外汉语教材练习编排的研究与分析———(汉语国际教育题目)9.从汉语口语测试的调查看口语教学策略———(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0对外汉语综合课课程设置研究———(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1.对外汉语选修课课程设置研究———(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2.对外汉语留学生汉语言文学专业与预备班的课程设置对比研究———(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3.对外汉语留学生速成班与短期班的课程设置对比研究———(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4.关于初级阶段综合课的语法教学研究与构想———(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5.关于初级阶段汉语口语课的改革设想———(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6.中高级阶段汉语精读课的教学方法———(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7.对外汉语教师课堂用语的使用技巧———(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8.浅谈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提问的导答技巧———(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9.HSK对汉语教学的作用研究———(汉语国际教育题目)20.对外汉语教材词汇与HSK词汇对比研究———(汉语国际教育题目)最新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论文题目第十部分1.留学生的“洋腔洋调”和对外汉语语音教学———(汉语国际教育题目)2.留学生汉字书写偏误分析———(汉语国际教育题目)3.留学生汉语学习中的副词偏误分析———(汉语国际教育题目)4留学生汉语学习中的量词偏误分析———(汉语国际教育题目)5.留学生汉语能愿动词使用偏误分析———(汉语国际教育题目)6.留学生汉语不及物动词使用偏误分析———(汉语国际教育题目)7.留学生方位词偏误分析与习得研究———(汉语国际教育题目)8.留学生汉语介词“在”的使用偏误分析———(汉语国际教育题目)9.留学生汉语同义词的使用偏误分析———(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0.留学生汉语类固定短语的使用偏误分析———(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1.留学生汉语近义虚词的学习偏误分析———(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2.留学生汉语比较句的偏误分析———(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1 / 11。
最新 论汉语对日语语言文化的影响及其对比意义-精品
![最新 论汉语对日语语言文化的影响及其对比意义-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5dbf2c78e518964bcf847c97.png)
论汉语对日语语言文化的影响及其对比意义日本的发展深受汉文化的影响,那么,汉语对日语的影响及其对比意义是什么?由于历史原因,日本文化的发展和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对两国文化进行对比后不难发现,日本文化发展的基础是中国文化。
日本文化在引进汉文化之后才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在对文化进行研究的时候,语言文化具有很强的代表性,随着历史的发展,两国的交流不断深入,日本文化在吸取汉文化的语言精华的基础上逐步完善了日本文化,特别是日语体系,在近代史中,随着欧美文化的快速发展,日本文化在吸取欧美文化的特点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完善了日语文化,进而形成了独特的日本文化。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汉文化在日本文化的发展历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汉语的积极引进使得日语丰富起来,日本文化由于其特殊的发展历史,具有很强的融合色彩。
从目前能够了解得到史料记载中可以看出,日本在引进汉语之前并没有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文化,在五世纪的时候才在金石文中发现汉字,进而被上层社会使用,以此为基础,日本才逐渐发展了属于自己的文化。
1 汉语对日语发音的影响日本语言文化的产生受汉语的发音影响深远,汉语言在发音方面随着历史的发展,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发音,同样日本在我国的各个朝代对汉语的发音都进行了引入和学习。
进而形成了独特的日语发音,但是从总体上看,在日本的汉字读音一般都是分为两种发音形式,汉语文化中,对日本语言发音产生的影响最为深远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吴国地区发音以及唐朝时期的汉语言发音,所以,日本语言中汉字的发音往往是一字二音。
随着历史的发展,目前汉语言文化对日本语言文化的影响还是比较大,但是吴音在日本语言发音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少,总体的汉音发音在不断增加。
在日语中汉字的发音方面,由于我国历史的不断发展,我国本身在汉语言发音方面随着历史朝代的不同就有着比较大的变化,同样汉语言文化的不断变化对日本语言的发音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具体的日语中汉字的发音通常情况下有两种形式,一种就是直接按照汉语中的发音,另外一种就是在汉语发音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变化,进而形成特殊的发音方式。
日语、英语、汉语多种语言比较研究
![日语、英语、汉语多种语言比较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30e775af01dc281e53af0e6.png)
日语、英语、汉语多种语言比较研究【摘要】各种语言都有其自身的特点。
在日语教学中,利用语言比较研究,把汉语、英语的语言规律与日语进行比较研究,把语言教学推向更高层次。
【关键词】汉语英语比较研究日语教学【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151-02多种语言比较研究,即日语和汉语,日语、英语和汉语的比较研究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
为了深入研究各种语言的特点,通过比较,探索语言的内部规律,从而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应用于实际教学当中,将语言工作推向更高层次,更好地解决那些尚未解决的问题。
在教学活动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
一、语法教学中多种语言的“比较研究”1.讲日语的助词和助动词可以确定句子成分时,可以先讲:汉语是靠词序来确定句子成分的。
例如:“谁读书?”“我读书。
”这两句话“谁”和“我”位于句首,都是主语。
“读”是谓语,紧跟在主语之后。
“书”是“读”的对象,它是宾语,位于谓语之后。
英语也是这样,如:who reads a book。
语序和汉语相同,句子成分也一样只是主语为单数第三人称的时侯,要在谓语动词的词尾加一个“s”。
日语和上述两种语言都不一样,它既不靠词序,又不靠“格”的变化,而是靠助动词或助词来确定句子成分。
日语把上面两句だれが本をよむか。
私が本をよむ。
格助词“が”接在代词“私”的后面,作谓语动词“よむ”的连用修饰语,也有人把它叫作宾语。
2.日语句子里经常略去主语或主题讲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也可以与英语进行比较。
英语句子里的主语和谓语,一般说来在句子中是不可少的成分,有人把它叫主要成分。
说话、造句时都不能把其中的任何一个略去,否则就无法表达了。
日语则不然,例如:私は本をよむ。
(我读书。
)彼は本をよむ。
(他读书。
)不论主语是单数第一人称,还是单数第三人称,谓语全都用“よむ”。
日语的谓语动词并不随着人称去变化。
亦即,在语法结构上,日语的主语和谓语之间并没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对外汉语初级汉字教材对比研究
![对外汉语初级汉字教材对比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a3a0c29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18.png)
对外汉语初级汉字教材对比研究对外汉语初级汉字教材对比研究引言:对外汉语教学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热门话题,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崛起和汉语的全球影响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对学习汉语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作为汉字是汉语的核心特征之一,汉字教学变得愈发重要。
对外汉语初级汉字教材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对几种常见的对外汉语初级汉字教材进行对比研究。
一、《HSK标准教程》《HSK标准教程》是一套由北京语言大学主编的教材,是专门针对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的教材。
该教材注重实用性,侧重训练学习者的字音和字形记忆,适合那些希望通过汉语考试提高语言水平或是准备参加HSK考试的学习者。
教材以字词为主线,通过语境来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记忆汉字。
每个汉字都附有详细的解释、例句和练习题目,以便巩固学习效果。
二、《新实用汉语课本》《新实用汉语课本》是由北京语言文化大学等编制的一套全新的汉语教材。
该教材强调汉字的使用频率和实际场景,注重学习者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教材以生活情景为基础,通过丰富的图片和例句来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记忆汉字。
与《HSK标准教程》相比,该教材更加注重交际功能,并注重培养学习者的听说能力。
每个课文中的汉字都附有详细的笔画顺序和写法讲解,以帮助学习者正确书写汉字。
三、《汉语言课本》《汉语言课本》是一套由北京大学等编制的对外汉语教材,教材分为上下两册。
该教材结合了传统与现代教学方法,既注重基本知识的教授,又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来吸引学习者的兴趣。
教材的词汇选择注重知识的层次,每个汉字都有详细的解释和例句来帮助学习者理解字义和用法。
教材还特别注重培养学习者的文化素养,通过让学习者了解汉字的来源和发展历程,以加深对汉字的认识和理解。
四、对比分析从教材内容来看,《HSK标准教程》重点在于汉字的文字形状和字音的记忆,适合那些强调考试技巧和准备HSK考试的学习者。
而《新实用汉语课本》则更注重日常实用的汉字运用能力,适合那些希望快速掌握汉字并能够灵活运用汉语的学习者。
中日色彩文化对比研究——以“红”、“白”为例
![中日色彩文化对比研究——以“红”、“白”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6a9ccc00700abb68a882fb9e.png)
中日色彩文化对比研究——以“红”、“白”为例作者:黄晓君来源:《中外企业家·下半月》 2013年第5期黄晓君(重庆文理学院,重庆402160)摘要:中日两国对颜色的看法相似之处颇多,然而由于历史文化不同,两个民族思想观念里的颜色词也就表现出不同的意义和特征,呈现不同的民族性。
本文将从色彩角度出发,以“红”、“白”为例,探究两种颜色词后的语义特征和民族特性,研究中日色彩文化的差异与内涵。
关键词:色彩词;文化差异;民族性;红;白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随着时代的发展,汉语和日语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色彩词也渐渐变得丰富起来。
本文试以中日色彩词“红”与“白”为对象,对比研究中日色彩文化差异。
一、“红”在中日两国文化中的词汇及意义分析红色在中国是最具代表性、象征性的颜色,象征吉祥、热情与幸福。
但在日本,红色多样性特征。
从一个角度,红色拥有在中国文化里一样的吉祥意义;从另一个角度,有说“红即不净”,是人们所忌讳的一种色调。
(一)中国“红”红色是最具特色的“中国色”,是中华民族精神世界的一种象征。
从古至今,红色在中国都占据了其他颜色无法比拟的地位。
红色也是中国文化所崇尚的基本色,体现着中华民族的追求和向往,象征着富贵、吉祥、喜庆。
此外,红的意义也相当广泛,有象征兴旺发达的“红红火火”,“红运当头”;受欢迎的“一炮走红”。
当然红色也富有政治色彩,有“红色政权”,有“红军”,少先队员的“红领巾”。
(二)日本“红”1.有关红色的词语日语中描述红色的词有「赤」、「紅」。
然而在表示红色时,较“红”的用法,“赤”的用法多。
如“赤面”、“赤星”“赤十字”“赤旗”“赤信号”等。
在日语中「紅」多用来表示自然美、人性美,如,紅は園生に植えても隠れなし(才美必外漏)。
2.有关红色的意义“红”用来祭祀,日本学者表示古代族长的坟墓中的红色颜料也就是当时使用红色来祭祀的一种文化。
“红”象征权威,在日本,红色代表了朝廷的权威。
《俄汉语言文化中时间观念的对比研究》范文
![《俄汉语言文化中时间观念的对比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aabf8b3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17.png)
《俄汉语言文化中时间观念的对比研究》篇一一、引言时间观念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个国家和民族中有着不同的体现。
本文旨在对比研究俄汉两种语言文化中时间观念的差异,以期为跨文化交流和语言学习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俄汉语言中时间表达方式的差异1. 俄语时间表达俄语中,时间的表达方式较为复杂,具有较高的系统性。
在俄语中,时间的表达通常与动词时态紧密结合,通过不同的动词形式来体现时间的流逝。
此外,俄语中还有大量的时间副词和介词短语,用于精确地描述时间关系。
2. 汉语时间表达相比之下,汉语中的时间表达方式较为灵活。
汉语主要依靠词汇和语境来传达时间信息,动词时态的变化不如俄语那样明显。
此外,汉语中还经常使用“昨天”、“今天”、“明天”等词汇来指代具体的时间点或时间段。
三、俄汉语言文化中时间观念的差异1. 时间观念的重视程度在俄罗斯文化中,时间观念受到高度重视。
俄罗斯人通常认为时间是非常宝贵的资源,需要珍惜和有效利用。
而在中国文化中,虽然也强调时间的价值,但相比之下,更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关系维护。
2. 时间安排的灵活性俄罗斯人在安排时间时,通常具有较高的计划性和条理性。
他们会严格按照计划行事,遵守约定时间。
而中国人则更注重灵活性,在安排时间时留有一定的余地,以应对突发情况。
3. 时间观念的社交意义在俄罗斯社会中,守时被视为一种基本的社交礼仪。
不守时会被认为是不尊重他人时间的表现。
而在中国社会中,虽然也强调守时的重要性,但更多的时候,人们更注重的是人际关系和情感交流。
四、俄汉语言文化中时间观念的相互影响尽管俄汉两种语言文化中的时间观念存在差异,但在全球化背景下,相互影响和融合的趋势日益明显。
一方面,俄罗斯的时间观念对中国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中国人更加重视时间的利用和效率。
另一方面,中国的文化传统和时间观念也影响了俄罗斯人,使他们在安排时间和处理事务时更加注重灵活性和人情味。
五、结论本文对俄汉两种语言文化中时间观念的差异进行了对比研究。
谈汉日语言比较研究的几个阶段
![谈汉日语言比较研究的几个阶段](https://img.taocdn.com/s3/m/fa000c7baf1ffc4ffe47ac4d.png)
中图分类号 :H3 6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 0 9 5 — 4 9 4 8( 2 0 1 4)0 3 — 0 0 5 8 — 0 6
一
、
引 言
学习 》、 《 科技 日语 》等。②外语类刊物 。③高校学报 及相关论文集等,在此特作说明。
论文 文集 著作 研讨会 ( 次) 学术组织 学位论 文
萌 动期 4 O O O 0 0
字 、词 汇 、语 法 、修 辞等 多个 方面 ,其历 程 是不平 衡 的 , 有 停顿 、有反 复 ,更 有 发展 。然 而 ,至今 没 有人 对 该方 面 研 究 的情 况进 行 全 面 的归纳 和 整理 。正是 基 于此 点考
9 9 期 上 发表 的文 章 《 从 日本译 音研 究 入声 韵尾 的变 化 》 , 其 后几 十年 时 间里 成果 鲜 见 。直 到二 十世 纪 七 十年 代 , 才 有一 些 研究 者 开 始涉 足汉 日语 言 比较方 面 的研 究 ,陆
可分别称为:萌动期 、发展期 、稳定期。其大致情况如
其后丹麦年首次使用语音对应关系来比较不同语言中的词源形式德国的格里木在1822年出版的德语语法里阐述了德语与其它印欧语言之间的语音对应关系德国的另一个学者葆朴在比较语法中宣称他发现了比较语法的原理20世纪初布拉格学派的代表人年发表了关于英语与捷克语对比分析的文章1941年美国的沃尔夫在语言与逻辑一文中第一次使用了contrastive?linguistics对比语言学这个名称等等国内的研究国内比较语言学研究起步也不算晚且发展比较快
总第 6期
谈汉 日语言 比较研 究的几个 阶段
秦 礼 君
汉语礼貌用语的研究现状及其分类
![汉语礼貌用语的研究现状及其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41eb69fd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d5.png)
汉语礼貌用语的研究现状及其分类曾小燕【摘要】文章统计了近三十五年以来的汉语礼貌用语的研究成果.据统计可知,关于汉语礼貌用语的术语使用多样且尚未达成一致,以及对汉语礼貌用语的意义和用法缺乏分门别类的归纳和概括等.针对这两个问题,文章主要探讨了汉语礼貌用语的术语和敬辞、谦辞、表敬礼貌用语的分类.【期刊名称】《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5(034)003【总页数】6页(P81-86)【关键词】汉语礼貌用语;研究现状;分类【作者】曾小燕【作者单位】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福建厦门3611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5本文使用礼貌用语、敬语、敬辞和谦辞等作为关键词,统计近三十五年以来,中国知网上关于汉语礼貌用语或敬语的研究成果。
主要使用的数据库有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①;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②;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③。
由于学者们使用的术语各有不同,为了更为全面地反映汉语礼貌用语的研究现状。
因此,本文使用了多个关键词进行统计。
学者们使用术语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倾向:第一,汉语礼貌用语的本体研究。
多数学者使用术语“礼貌用语”,而较少的学者使用术语“敬语”,也有极少数的学者会研究“敬辞/敬词”或“谦辞/谦词”等。
第二,汉外对比研究。
汉与英、汉与俄等语言对比研究时多选择使用术语“礼貌用语”。
而汉与日、汉与韩等语言对比研究时多选择使用术语“敬语”。
关于汉语礼貌用语的研究尚未引起学术界的重视,现有的研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如下两个方面:第一,汉语礼貌用语的术语选用混乱;第二,对汉语礼貌用语的意义和用法缺乏分门别类的归纳和概括。
笔者针对这两个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礼貌用语是人们在言语交际活动中根据交际对象的层次以及与自己的关系,使用适当的表敬方式,向对方表示敬意使交际能够顺利进行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
中国古代社会使用礼貌用语的意识很强,古代汉语中有严谨的礼貌用语系统,但是现代社会由于受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变化的影响,礼貌用语使用意识和现代汉语礼貌用语系统也随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对比语言学研究的中国路径
![对比语言学研究的中国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75f1e21f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7b.png)
对比语言学研究的中国路径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跨文化交际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在这一背景下,对比语言学作为一种新兴的研究领域,旨在通过对不同语言和文化的比较研究,揭示语言的本质、规律和特点,为跨文化交际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对比语言学在中国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为我国的语言学研究和跨文化交际实践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对比语言学研究有助于丰富和发展中国语言学的理论体系,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语言学界在汉语和其他少数民族语言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在对比语言学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
通过开展对比语言学研究,可以借鉴和吸收国际上先进的理论和方法,推动中国语言学理论体系的创新和发展。
对比语言学研究有助于提高我国外语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外语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对比语言学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语言和文化的特点,为外语教学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从而提高我国外语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对比语言学研究有助于促进我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在语言和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通过对比语言学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语言和文化特点,为我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对比语言学研究还有助于加强我国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提升我国的软实力。
对比语言学研究在中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随着我国对外交往的不断深入,对比语言学研究将在我国的语言学研究和跨文化交际实践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 语言学研究的国际发展概况理论研究的深化:随着对语言本质认识的不断深入,语言学研究的理论体系也在不断完善。
从早期的心理语言学、功能语言学到现代的结构主义、转换生成语法等理论流派,都为语言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
方法论的创新:为了更好地解决语言学问题,学者们在研究方法上进行了大量的创新。
计算机辅助的语言学研究、跨文化交际研究、社会语言学等新兴领域的出现,都为语言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日中同形语についての比较研究
![日中同形语についての比较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8c2e217227916888486d72f.png)
日中同形語についての比較研究王方2014年11月一、問題提出日中同形語の存在は、中日両国人民の交流において、有利な条件を創造するとは言える。
中国語が分からなくても、中国の新聞が読めるという例が挙げられる。
しかし、日中同形語は常に同義ではない。
これこそが、中日両国人民の立ち入った交流に支障をきたすことがある。
こういうエピソードがある。
中国のある訪日代表団は日本の工場を見学した。
「油断一秒、怪我一生」というスローガンを見た。
「油が切れるとはいえ、自分を一生責める必要があるもんか」と団員は迷っていたという。
「油断」を「油が切れる」「怪我」を「自分を責める」と勘違ってしまったからである。
従って、日中同形語は常に同義ではないという心構えを持って、同形異義語の誤用を回避する効率的な方法であると指摘したい。
二、先行研究同形語についての研究は、中国と日本はほぼ同じ時期から始まったようである。
中日両言語の対照研究は、特に同形語の本格的な研究は八十年代、大勢の中国留学生が日本へ留学してからはじめたことである。
代表的な研究は以下のようである。
中国の方では、鲁宝元の『日汉语言对比研究与对日汉语教学』、潘钧の『中日同形词词义差异原因鉴析』(日语学习与研究)、宋春菊の『从词义的角度论汉日同字词的异同』、徐冰と洪杰の『日文“同形词”的误用问题』、何培忠と冯建新の『中日同形词浅说』と翟东娜の『浅析汉日同形词的褒贬色彩和社会文化因素』などである。
この方々は様々な角度から中日同形語に研究した。
日本の側では、中日同形語について、系統的に述べたのは大河内康憲、香坂順一、荒木清秀などがある。
その著作としてあげられるのは香坂順一(1977)の『日中両国の同形語について』と大河内康憲(1992)の『日本語と中国語の同形語』である。
三、用例収集同形異義語の形成は以下の四種類がある:第一に、本来の語彙の派生語は新しい意味を増加した;第二に、漢字を借りてくるとき、日本語は漢字の本来の意味をすべて使っていない;第三に、最初は借りてくる漢字の本来の意味と同じであるが、だんだん両国で意味の変化が起こる;第四に、日本は漢字の中で自分の国家の文化と習慣に合わない部分を取り除いて、その他に一部の意味も変わった。
粤语与普通话对比研究
![粤语与普通话对比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bf94735e45c3b3566ec8b13.png)
粤语与普通话对比研究摘要:粤语是一种生命力极强的反映岭南风土民情的语言,较多地保存了上古时期的语言特色,和普通话在音韵、词类上都存在许多差异。
在声母和韵母上以及声韵配合和调值上都存在差异。
粤语和普通话在词的先后次序和组成位置上也存在差异关键词:粤语;普通话;音韵;词汇;差异Abstract:Cantonese is an extremely strong vitality reflect south of the Five Ridges customs language, more preserved the ancient period language features, and Mandarin in phonology, there are a lot of differences in parts of speech. The consonants and vowels and syllables and if there are differences. Cantonese and Mandarin in word order and position also exist differencesKey words: Cantonese Mandarin phonology;;; vocabulary; difference一、绪论(一)选题意义由于中国地域广阔,历史文化悠久。
地方风俗都截然不同。
地方方言也是这种地域文化的代表。
广东由于地域和历史的原因,方言保存了较为完善的地域特色,但由于近年来人口和文化的融合导致此地区内外交流频繁,为了便于交流,语言文化上与外部的差异逐步缩小,粤方言有消失的趋势。
广东地区的方言在很大程度上与普通话存在较多差异,但是却又有一些特点令人疑惑,但长久以来不为学界关注。
尽管有的文章提出过这些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因此,研究粤语,了解并掌握粤语的发音特点和发音难易点,研究和普通话的区别,有助于粤语的历史资料留存,有助于普通话的学习和推广。
语言学本科论文题目
![语言学本科论文题目](https://img.taocdn.com/s3/m/f3c9392f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d5.png)
语言学本科论文题目一个良好的选题是语言学论文成功的一半,那汉语言的题目有哪些呢?为此下面店铺将为你推荐语言学本科论文题目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到你!语言学本科论文题目(一)1. 浅谈英汉句子结构差异2. 诗意的美和喜剧性幽默3. 英汉禁忌语、委婉语的对比研究4. 英汉数字习语的对比研究5. 词义演变的原因与方式6. 名词化的语篇功能7. 诺曼时期法语对英语词汇的影响8. 浅谈英语虚拟语气及其语用功能9. 隐喻与一词多义的关系10. 英汉被动句对比研究11. 英汉宾语类型差异的认知原因12. 英汉动词非谓语用法比较研究13. 英汉否定问句的答句对比研究语言学本科论文题目(二)1. 中英恭维语对比研究2. 委婉语的礼貌原则研究及策略3. 汉英“山丘”对比研究4. 英汉颜色词跨域对比分析—以RED和红为例5. 英语道歉方式的策略及研究6. 英语拒绝言语行为研究7. 英语委婉语的寒暄功能8. 英语请求言语的策略研究9. 英语课堂教师提问的策略研究10. 会话得体:会话者的立场语境运用研究11. 英语课堂学生提问的策略研究12. 英语课堂的焦虑现象及策略研究13. 从礼貌原则看短信语言14. 从合作原则看课堂师生互动15. 浅析中英言语行为中的礼貌原则16. 中英政治新闻报道中的模糊语言研究17. 言语错误分析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18. 英汉颜色词的引申义的文化差别19. 外语学习中应该重视中介语的作用20. 浅谈英汉句子结构差异语言学本科论文题目(三)1. 副词EVER的句法环境和语义特征2. 论文化差异与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3. 学习者的动机因素对外语学习的影响4. 浅谈词汇搭配错误分析及其应对策略5. 浅析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6. 礼貌原则在商务英语写作中的应用7. 中英文性别歧视习语的对比研究8. 称谓语使用中的性别差异9. 从认知角度看隐喻在经济语篇中的应用10. 论中英文化对隐喻的影响11. 英汉合成词构词对比研究12. 英汉名词短语修饰模式比较13. 英汉拟声词异同探讨14. 英汉人称代词运用对比研究15. 英语复合词的语义分析及其类型16. 英语委婉语的使用原则与策略17. 语境对词义的制约作用。
日汉量词的对比探析
![日汉量词的对比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b662ab360912a2161479290b.png)
词 作 修 饰 成 分 。 : 0 问 题 0 解 方 忙 如
c 二 枯 90 方 法 南 9主 寸。 ( 道 题 土、 【这 词 和 量 词 之 间 可 以 插 人 形 容 词 , 修 饰 成 做 间”、 “一大 宗 买 卖 ”、 两 大 包 衣 服 ” “一小 “ 、
关 于汉语 量词 的分 类有很 多著 作 , 本 的 解 法 , 两 种 ) 是 , 语 中 , 当 多的 数 有 但 汉 相 汉 语 实词 》 两书 中 的 分 类 。 部 著 作 中主 分 。 如 : 两 种 恰 当 的 方 法 ”、 一 丁 点 儿 时 前 例 “ “ 词、 复合 量 词 。 者 中把 量 词 分 为 单 纯 量词 块 盐 碱 地 ” “ 小 簇 匪 徒 等 。 分 量 词 还 后 、一 部 可以直接 跟在 形容 词的 后 面 , 接组 合 。 直 如 : 串香 蕉 、 床 黄 金 、 栋 别 墅 、 篇 故 大 满 整 短 事 、 片油 菜 地 等 。 大 2. 与指 示代词搭 配 3 日语 量 词 不 能 与 指 示 代 词 结 合 在 一起 构成 修 饰 关 系 。 语 里 有 “ 个 ” “ 个 ” 汉 这 、那 等
C i e e q a t f e s The o a a i e a p i n e f a a s a d Ch n s q a i i r p a s a i o t nt o e n e c i g. i e s y h n s n n iir . c mp r t v p la c o J p ne e n i e e u ntf e s l y n mp r a r l i t a h n Th s s a
表 1 。
位 的词 。 词 常和 数词联 在 一起 使用 , 量 所 以 , 示 数 量 是 量 词 的 基 本 特 征 。 一 般 可 表 它 分 为名 量词 和 动 量词 。 日语 量 词 是 助 数 词 , 属于名词的 一种 , 示 事物的名称 、 指 、 表 所
汉语日源外来词研究综述
![汉语日源外来词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cfabeca208a1284ac85043e4.png)
65汉语言文字研究一、汉语日源外来词研究成果综述近年来,汉语日源外来词的研究越来越引起学界的注意,关于“汉语日源外来词”的学术成果日渐增多。
我们通过“中国知网”检索了近十年来的学术成果,发现以学术论文为主,共72篇左右,具体情况见表1。
表1:近十年来汉语日源外来词论文数量情况2007 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篇4篇3篇7篇8篇12篇9篇6篇8篇11篇由上表可见,2010年以后,似乎迎来了日源外来词研究的高潮。
2007年之前,在知网上未能检索到的相关论文。
2017年只有一两篇文章。
虽然在21世纪初,汉语日源外来词的研究迎来了春天,实际上研究成果的整体数量还是偏少。
高质量科研成果的数量也不乐观,在以上六七十篇文章中,绝大部分在反复说同样的事情。
当然,经过多年的研究,汉语日源外来词的研究仍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如:《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高名凯、麦永乾、刘正埮);《从构词法上辨别不了的日语借词》(王立达);《现代汉语中能有这么多日语借词》(张应德),《再论现代汉语外来词》(曹炜);王雯《改革开放以来日源外来词研究》,谢静怡《日源外来词新词语言特征》,王晓《从语言接触的角度分析当代汉语中的日语借词》。
关于日源外来词的研究成果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某个词是否为日源外来词,如“退婴、写真、控、环境”。
2.日源外来词与文化。
3.日源外来词回流。
4.日源外来词使用情况。
5.日源外来词语言特征。
6.现代汉语中的日源外来词。
7.日源外来词与汉语的关系。
8.日源外来词教学。
传统词汇学视觉下的日源外来词研究包括日源外来词构词法、造词法、借入方式等。
汉语日源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晚清传教士文献的汉语外来词研究”[16BYY142]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蒋淞宇,男,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教师。
汉语日源外来词研究综述蒋淞宇(重庆工商大学 派斯学院,重庆 401521)摘 要:汉语日源外来词的研究长期以来备受关注,关于日源外来词研究的论文和专著近几年越来越多。
韩汉语言句子成分对比研究
![韩汉语言句子成分对比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74323f1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b1.png)
知识文库 第17期248韩汉语言句子成分对比研究金昌吉南北朝鲜与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在古代,朝鲜学习了我国很多的文化礼仪和传统习俗。
朝鲜在语言句子的组成也与汉语有着密切的练习。
在韩语中有很多汉字的成分,但句子的构成和解读却有很大差异。
本文通过对韩汉语句子中主谓宾、定状补各个成分进行对比,找出韩汉语在句子成分上的异同点,旨在帮助国人在韩语学习上找到技巧,提升学习效率。
1 主语成分对比分析在韩语的句子构成中有包括主语中的名词和代词,这与汉语中主语的成分大同小异。
但韩语中的主语习惯性把施事性的词语作为主语用于动词之前,而汉语则会作为宾语放在动词的后面;在汉语中,数量结构的词语不可以直接当作主语,但在韩语中可以充当动词谓语的主语成分;韩语中对主语使用的条件不严格,很多情况下谓词性成分也可以直接当作主语使用,举个例子:“用筷子吃饭是中华民族传统习俗”,在这句话中,谓词性的成分就成为了整个句子的主语,而如果在韩语中使用整个句式,就必须要加上转化词。
2 谓语成分对比分析谓语是句子中核心的组成部分,无论在汉语或是韩语中,谓语都可以用来表示时间范畴。
在汉语中,中国人习惯用具体的词汇来表现时间的范畴,例如“现在、未来、过去”等等;在韩语中,一般是通过谓语动词来表现时间的变化。
在汉语和韩语的谓语使用中有很多相通之处,时间的时制包括绝对时制和相对时制。
在汉语中通过使用“了、着”等词语来表示相对的过去时,而韩语中一般使用定语词汇对过去的事情进行描述。
而在绝对过去的表达中,汉语中习惯用特殊的“过去、从前”等词汇,而韩语中要使用特殊的时间性质的词汇或辅助的动词来表示绝对的过去时。
例如在汉语中习惯性地说:“他现在学习比以往好了很多”和“他之前喜欢穿红色的衣服,现在不喜欢了”。
这种通过词语来表达将来时的用法在汉语中极为常见;但韩语中对表达时间的句子构成则不同于汉语,在韩语中句子的结尾一般使用时制词来表达绝对将来时。
汉语在礼貌用语的使用方面通常以词汇的手法来完成,以“你”和“您”来区分长辈和晚辈的称呼,以表达不同的感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讲日汉语长句・复句的比较与分析不管是在汉语还是在日语中,都有很多长句、复句、难句,对这些长句、复句的正确分析和把握,是我们正确读解文章、把握文章主旨的关键。
汉语中长句复句的分析在《现代汉语》这门课程中有详尽的阐述,在本节当中就不再一一赘述,本节的主要内容就是日语长句复句的分析。
很多学生在对文章进行解读时,看到长句、复句、难句就发怵发蒙,不知从何下手,然后很多时候这些长句难句就是篇章的主旨句,即作者在行文时所设置的“文眼”。
很多考生在遇到这些长句难句时一般都是胡乱瞎猜一通甚至放弃,有的学生一知半解、扛着半截就跑,有的考生对长句难句的解读还停留在“词汇+想象力”这一原始方式上,还有一部分学生大概知道这些长句难句所传达的信息和作者观点,但是要使长句难句中所隐含的信息和观点具体化也比较困难。
正是因为对这些长句难句的忽略、跳过、放弃以及理解上的偏差导致了对整篇文章理解的偏差甚或错误。
词汇是构成句子的砖块,而句子却是构成篇章的铁墙,如果对这一道道的铁墙都不得其门而入,那谈何对整个篇章的理解?笔者在长年的教学过程中发现长句复句难句已经成了众多学生无法逾越的一个瓶颈了,长句难句的攻克成了教和学都迫在眉睫的大事了。
对此,笔者利用多年的教学经验对此进行了详细的归纳总结,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长句难句解读方法,向学生介绍了如何去分析句子成分与结构。
只有对句子结构分析到位了,才能顺理成章地捋出这句话的逻辑含义,只有这样才会对整个篇章的理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长句复句三分法(一)逆向剖析法逆向分析法即谓语倒掘法,即从本质上摒弃国人在学习国语、英语等时那种传统的“主—谓—宾”的复句分析惯势,把从长句难句的句末作为切入点,在句末挖掘出整个复句的真正谓语。
日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粘着语系),日语的句子结构特征就是谓语一般都在句末,并且谓语是一个句子的重头戏,日语句子可以什么成分都不重要甚者可以没有,但是绝对不能没有谓语,所以我们在分析复句时第一步就要逆向到句末去挖掘出句子的谓语成分,再顺势捋出主、宾及定、壮、补成分。
有些句子可能只有主谓结构,既没有宾语也没有其他的定、壮、补成分,甚至连主语都没有(主语省略现象在日语里非常普遍),仅仅就是一个谓语句。
最不可或缺的就是句末的压轴成分——谓语。
我们经常会听说日语的同声传译非常难,那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句子的重头戏——谓语——是在整句话的末尾才出现,所以很多译员在同传时前面百分之八九十的内容都译得很出彩,有些译员的口译在“信达雅”三要素上来说都堪称完美,但等发言者最后吐出谓语时才发现自己可能全译反译错了。
从这一事例中可以看出谓语成分在日语句子结构里起到了多么重要的作用。
例文分析1:主君に対する「義理」は、主君が家来を侮辱するまでの間は最高度の忠実を要求するが、一旦侮辱を受けたのちは謀叛を起こしても一向さしつかえがなかった。
谓语:一向さしつかえがなかった此谓语里存在一个惯用法:「一向~ない」,即“完全不……”全盘否定之意。
「さしつかえ」意指“障碍、妨碍”,故谓语的字面意思是“完全没有障碍”,就句子所要阐述的逻辑含义来看,可以对之稍作抽象整理,把其理解为“任意、随意”之意。
这么一来,句意自然浮出水面:例文分析2:外国人に日本語の上手い人が多いと言うことに驚くのは、私達がどんなに英語などを学んでもなかなか上手に使いこなさないというのが、裏にあるからではないだろうか。
谓语:「~というのが、裏にある」此谓语的字面意思:“…位于…里”,我们稍作意译处理就可得知其谓语意为:“存在这样的一个背景原因”,接着再抽象理解一下就更为简约明了:“就在于…”。
「~というのが、裏にある」后面的成分「ではないだろうか」就是「である」或「だ」之意,表示判断,是谓语的补助成分,也可以称之为“补助谓语”。
这么一整理关键部分自然迎刃而解,句意水到渠成开始浮出水面:例文分析3:おのおのの世界の掟はその「世界」の中で条件が変化するに従って、いちじるしく異なった行動が当然なすべき行いとして要求されるように定められている。
谓语:定められている谓语的动词原形是:定める,这地方使用的是被动语态,“被规定下来”即“成为了条规”之意。
主语:おのおのの世界の掟句子的主要字面逻辑为:每个部分(世界)的规矩都被规定(成文)了。
接着再把其他句子成分补全上去,句意自然豁然开朗了:(二)主干分析法主干分析法就是按照句子的六大组成要素──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之组合特征来分析句子的主干逻辑结构的一种惯用方法。
传统的主干分析法是以“主—谓—宾”这一传统顺序为基础的,而笔者所介绍的主干分析法是以谓语的“逆向分析法”为基础的主干分析,更为确切的说应该称之为:以“谓—(宾主・主宾)—定—壮・补”为分析顺序的“逆向主干分析法”。
例文分析1:警棒をくるくる複雑に、上手にふり回しながら、一軒一軒戸締りを調べ、平和な通りにときどき警戒のめを走らせている、頑丈な体つきの少し威張った歩きぶりの警官は、治安の守護者の鏡だった。
(『二十年後』オー▪ヘンリー)句子主干结构:「警官は~鏡だった」即:“…的警官就是…的一面镜子”谓语:鏡主语:警官定语:「警官」前的所有部分均为定语成分很多考生一看到这样的长句就犯迷糊,不知从何下手。
根据“逆向主干分析法”,我们首先找出谓语和主语、得出句子主干结构,再运用下面所介绍的“定语分析法”,难题自然顺手而解。
定语:警棒をくるくる複雑に、上手にふり回しながら、一軒一軒戸締りを調べ、平和な通りにときどき警戒のめを走らせている、頑丈な体つきの少し威張った歩きぶり。
对于这类非常长的定语,我们一般采取两步分析法:其一近距分析(頑丈な体つき、威張った歩きぶり),其二远距分析(警棒をくるくる複雑に、上手にふり回しながら、一軒一軒戸締りを調べ⋯⋯)。
再把近距定语前置、远距定语后置,就可知道其具体逻辑意思为:例文分析2:「社会が合理的になって、というより、理屈っぽくなってきて、温かい人付き合いが少しずつすたってきている。
」句子主干结构:「~より、~が~」(与⋯相比的话⋯更为⋯)谓语:すたってきている主语:人付き合い补语:社会が合理的になって、というより、理屈っぽくなってきて关键词汇:合理的、理屈っぽく从字面意思我们可以理解为“一个挑剔的爱掰理的社会和一个传统的合乎逻辑的社会相比的话,过去那种充满温情的人际交往就变得过时了。
”再仔细整理一下我们可以意译精简为:例文分析3:五つの卵を縦に並べて藁で結びつけただけの簡素な藁苞には、卵の丸い美しい形、成長を内に秘めた力強い形をそのまま生かしながら、卵の危うさ壊やすさを補う確かな技術がなにげなく添えられていた。
句子主干结构:~には~を生かしながら、~が~添えられる这一复句可分为两个并列句,「ながら」是其分界点。
这一复句的难点在于「ながら」前面的分句:五つの卵を縦に並べて藁で結びつけただけの簡素な藁苞には、卵の丸い美しい形、成長を内に秘めた力強い形をそのまま生かす。
这一分句的主干结构为:~には、~を生かす(把……活用于……中去)。
从分句的主题逻辑来看,可知其意为“把鸡蛋的圆形美和生命张力都自然而然地装入了稻草包”。
其中「成長を内に秘めた力強い形」的「内に」指的就是稻草包,很多读者可能对这地方的「成長」一词没法理解,如果我们稍稍动下脑筋就会知道小鸡是用鸡蛋孵出来的,鸡蛋当然是有生命力的,并且是不断成长着的“活物”,所以稻草包把这一充满了生命力的“活物”纳入了自己的怀抱这一说法就相当自然了。
对句子再精简浓缩一下,就会发现这是一个语言运用能力非常高明、象征隐喻极强的句子:(三)定语提取法日语里长句复句分析的两大难点就是谓语和定语成分的分析了,谓语一般较短,大多由动词(最多三四个动词)构成,另外也可由名词、形容词、形容动词以及数词、代名词构成。
但定语成分就不一样了,在日语文章里,有时候定语非常长,很多时候定语本身就是一个长句难句,所以对定语成分的分析处理也是复句分析的一出重头戏。
所谓的定语提取法,就是把过长的定语成分提出来,作为一个分句单独分析处理的方法。
对提出来后的定语句一般采用前面所介绍的主干分析法对之进行整合捋顺。
例文分析1:語順の自由と略こそ、日本伝統的短歌、俳句、川柳などわずか31文字や17文字の短詩の中に、溢れんばかりの情感を込めることの出来る由縁である。
定语成分:「日本伝統的短歌、俳句、川柳などわずか31文字や17文字の短詩の中に、溢れんばかりの情感を込めることの出来る」即「由縁である」前的所有部分均为定语成分句子结构:「~こそ(~に込める)~由縁である」即“…正是可以将…融入到…中去的原因”日本伝統的短歌、俳句、川柳などわずか31文字や17文字の短詩の中に、溢れんばかりの情感を込めることの出来る这个定语本身就是一个长句,故我们采取再分方式:定语句的主干结构:「~に~を~できる」即“可以将…融入到…中去”(可以将满溢的感情融入到某些日本传统文学中去)定语句的对象语为:「日本伝統的短歌、俳句、川柳などわずか31文字や17文字の短詩の中に」,即:这些传统文学包括:仅有31字的短歌、俳句、川柳以及17字的短诗。
这么一来句子意思就水到渠成了:例文分析2:しょっちゅう時計を気にしながら、悠久の時間とはほど遠い細分化されて切り刻まれた時間に追い立てられるように毎日を過ごしてきた自分をつかの間ではあるが解放感にひたらせるという意味では、「正月」は実に合理的な「装置」かもしれない。
定语成分:「しょっちゅう時計を気にしながら、悠久の時間とはほど遠い細分化されて切り刻まれた時間に追い立てられるように毎日を過ごしてきた」。
即「自分」前面的所有部分都是用来修饰和限制「自分」这一宾语的。
像这种非常长的本身就是一个复句的定语句,我们就把其提出来单独分析:定语句主干结构:~ながら、~を過ごす定语句主干逻辑:平时总是一边看表、一边度日定语句的补语:「悠久の時間とはほど遠い細分化されて切り刻まれた時間に追い立てられるように」。
这个补语中有有一个很长的定语句:「悠久の時間とはほど遠い細分化されて切り刻まれた」,即「時間」前面那一长串内容都是用来修饰「時間」一词的。
这么一分析后补语意思自然一目了然:───好像是被那些与长年累月的悠长时间相比相差甚远的被一点点细分化了的时间追赶着支配着一样……定语句的分析到此尘埃落定。
接着我们看宾语「自分」,我们在进行日—中对译的很多时候比较惯常的一个做法就是把日语句里的宾语作为汉语句里的主语,就本题而言,我们可以把「自分」抽取为主语成分来整合处理。
即“我们总是一边……一边度日”,这么一来,整个句子的逻辑含义自然水到渠成:例文分析3:やむをえず、ぼくは「テレビ・カメラのレンズが怖くって、逃げ腰になってしまうんです」などと、夜のトイレを恐れる駄々っ子さながらの、言い訳にもならないセリフでお茶を濁し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