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长江隧道疏散通道专题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长江隧道咨询项目
南京长江隧道疏散通道专题研究
北京交通大学隧道及地下工程试验研究中心
2005年9月26日
目录
第一章概述
1.1 南京过江隧道概况及背景 (3)
1.2 南京过江通道隧道段地质及水文特点 (6)
1.3 专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10)
1.4 专题主要研究内容 (11)
第二章国内外江(海)底隧道疏散通道设置方式及主要案例
2.1 国内外江(海)底隧道疏散通道设置方式 (13)
2.2 国内外江(海)底隧道疏散通道设置的主要案例 (13)
2.3 国内外江(海)底隧道疏散通道设置方式的优缺点分析 (34)
第三章横通道作为南京长江隧道疏散通道的分析
3.1横通道主要施工方法及施工风险分析 (36)
3.2主隧道——横通道应力变形分析 (44)
第四章东京湾海底公路隧道疏散通道(纵向)案例分析研究
4.1 工程概况 (53)
4.2 日本公路隧道紧急系统标准 (54)
4.3 东京湾海底公路隧道通风系统 (57)
4.4 东京湾海底公路隧道安全设施 (58)
4.5 东京湾海底公路隧道的疏散设施 (63)
4.6 其它 (65)
第五章南京过江隧道疏散通道的设置
5.1南京过江隧道疏散通道可能选用的设置方式 (68)
5.2南京过江隧道疏散通道设置的方案比选 (69)
5.3 结论与建议 (69)
附件1 关于消防系统与工程技术问题与日本早稻田大学小泉淳教授等专家的会谈纪要 (71)
第一章概述
1.1 南京过江隧道概况及背景
长江南京段上游过江通道是《南京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一条重要的城市过江快速通道。江南接主城滨江大道和纬七路(即应天西路),通过纬七路再接城西干道和城东干道;江北接江北滨江大道和浦珠路,将江南江北的快速交通网络连为一体,形成横跨长江的一条东西向城市快速通道。该通道的建设可促进城市跨江快速交通网架的构建、实现南北交通的顺畅联系、加速江南江北的一体化发展,有利于改善南京市江北新市区与老城区及中心区、河西新城区的交通联系,促进实现一城三区的均衡发展;同时还有利于带动沿江地区的发展,促进江心州的开发利用,解决城市过江交通严重饱和,机动车发展迅猛,过江瓶颈制约江北发展等问题。过江通道总体规划见图1.1。
长江南京段上游过江通道主要包括左汊隧道工程、右汊桥梁工程、接线道路、立交以及附属工程等。其中隧道工程有以下五种横断面形式:圆形隧道横断面、矩形隧道横断面、引道光过渡段横断面以及引道敞开段横断面。各段在左右线隧道的长度分布如表1.1及表1.2所示。
南京长江隧道设计为双管盾构隧道,隧道江北起点为进口里程为K3+380m,梅子洲隧道出口里程为K6+854.053,隧道总长度3474.053m,其中盾构段自K3+600至K6+532.756,盾构长度为2932.756m,选用两台泥水加压盾构同向掘进。
圆形隧道段基本位于隧道中部的水底,是主要的隧道断面形式。圆形隧道断面经过双管单层、双管双层和四管单层三种断面方案的比选,最终选定双管单层
方案,其横断面见图1.2。盾构隧道内径13.30m,外径14.50m,衬砌厚度0.60m。
隧道覆土厚度最大30m,最小5.5m(始发段)。江中段按最小覆土厚度不小于1倍盾构直径控制,局部不足1倍洞径,江中最小覆土厚度10.2m。为满足梅子洲接线道路290m的最小变坡长度要求,隧道内线路最大纵坡4.5%、最小坡度0.6%,最大坡长1130m,最小坡长850m;隧道段共设3个竖曲线,最小竖曲线半径R=7500m。
图1.1 南京过江通道总体规划图
图1.2 双管单层隧道横断面图
表1.1 左线隧道分段长度表
名称分段里程长度(m)江北敞开段LK3+180~LK3+320 140
江北光过渡段LK3+320~LK3+380 60 江北明挖暗埋段LK3+380~LK3+576 196 江北工作井LK3+576~LK3+600 24
圆形隧道段LK3+600~LK6+535 2935
江南工作井LK6+535~LK6+557 22 江南明挖暗埋段LK6+557~LK6+856 299
江南光过渡段LK6+856~LK6+916 60
江南敞开段LK6+916~LK7+002 86
隧道长度(洞口至洞口)3476 隧道建筑长度(含引道段长度)3822
表1.2 右线隧道分段长度表
名称分段里程长度(m)江北敞开段RK3+180~RK3+320 140
江北光过渡段RK3+320~RK3+380 60
江北明挖暗埋段RK3+380~RK3+575.2 196
1.2 南京过江通道隧道段地质及水文特点
隧道穿越场地为长江冲积平原区,主要为堤外滩地、堤内高漫滩、堤内低漫滩,长江水域及江心洲。拟建隧道除了横穿长江两侧大堤外,未见穿越主要道路,穿越区均为农田及堤防。隧道穿越重点水利设施为南京长江大堤,为高级别堤防,堤防近水侧采用干砌块石护坡和浆砌块石护脚,岸坡及堤防稳定。
1.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隧道主要穿越第四系和白垩系地层,隧道场地通过部位不存在断裂或破碎带。
上部第四系地层主要有:长江段水下地层上部由第四系全新统新近沉积松散粉细砂组成。中部由第四系中密~密实粉细砂组成,下部为上更新统密实状砾砂、圆砾等组成;第四系地层下伏基岩为白垩系钙质泥岩夹钙质细砂岩。
拟建长江隧道的盾构段的主要岩土参数见下表1.3、1.4。
表1.3 隧道岩土层承载力、侧壁摩阻力、垂直基床系数
表1.4 盾构段岩石参数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