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在社区残疾人心理康复中的运用

合集下载

分析在康复科患者护理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的效果研究

分析在康复科患者护理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的效果研究

分析在康复科患者护理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的效果研究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康复科患者护理管理也日益受到重视。

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采用PDCA循环管理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康复科患者的护理服务质量,提升护理工作效率,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率。

本文将从理论与实际的角度结合,分析在康复科患者护理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的效果,并提出一些建议。

PDCA循环管理是指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改进(Act)四个环节。

在康复科患者护理中,PDCA循环管理能够帮助护理人员不断地完善护理服务过程,提高康复效果。

在计划阶段,护理人员需要明确康复治疗的目标、方法和时间,以及护理计划的具体细节。

在执行阶段,护理人员需要按照计划进行患者护理工作,保证护理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在检查阶段,护理人员需要对护理工作进行评估和检查,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整改。

在改进阶段,护理人员需要参照检查结果,改进护理工作的方法和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在康复科患者护理中,护理人员可以根据PDCA循环管理的原则,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措施:1. 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计划。

护理人员应当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康复需求,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护理计划。

计划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心理需求和家庭支持等因素,确保护理计划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

2. 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

护理人员应当在执行护理工作时,严格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和标准操作程序进行,保证护理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对于发现的异常情况,应当及时上报并进行处理,确保护理过程的顺利进行。

3. 定期对护理工作进行评估和检查。

护理人员应当定期对护理工作进行评估和检查,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整改。

评估的内容可以包括患者的康复情况、护理服务的效果和护理人员的工作表现等。

4. 不断改进护理工作的方法和流程。

护理人员应当根据检查结果,不断改进护理工作的方法和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护理人员应当注重护理经验的总结和分享,不断完善护理工作的操作流程和技术要点。

PDCA循环管理措施在康复科门诊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PDCA循环管理措施在康复科门诊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PDCA循环管理措施在康复科门诊中的应用效果研究目的探究PDCA循环管理措施在康复科门诊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2月间在该院康复科门诊就诊的1 582例患者,根据管理方式的不同,将2016年3月—2017年2月间就诊的78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7年3月—2018年2月就诊的79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管理措施对患者进行管理,对照组采用传统管理方法对患者进行管理。

管理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管理期間记录的就诊预约用时、挂号时间、投诉次数等数据进行分析,对两组患者的就诊满意度进行比较。

结果对照组的就诊投诉率(3.32%)明显高于观察组(1.13%),观察组患者的就诊满意度(71.21%)显著高于对照组(60.15%),观察组患者的预约就诊用时,挂号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比较以上各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PDCA循环管理措施能够及时处理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降低患者的投诉率,提高患者的就诊满意度和康复科门诊的管理质量。

标签:门诊;康复科;PDCA循环管理;效果门诊作为医院开展工作的入口,其质量管理水平的高低能够直观地体现医院整体的管理水平。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去医院就诊的人数越来越多,传统的门诊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的门诊管理需求,因此急需一种新型的管理方法来提高康复科门诊的管理质量[1]。

PDCA循环管理法是一种新型的质量管理方法,其特点是能够持续不断地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并能对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地进行修改,因此从其提出开始就一直受到医院管理工作者的关注[2-3]。

为提高该院康复科门诊的管理水平,该次研究于2016年3月—2018年2月间该院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康复科门诊进行管理。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在该院康复科门诊就诊的1 582例患者,根据管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799例和对照组783例。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为该院康复科门诊就诊的患者;排除标准:排除精神疾病患者。

PDCA循环在康复科优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PDCA循环在康复科优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2016.11护理经验241PDCA 循环在康复科优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蒋苏皖 张 丽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 安徽省合肥市 230000【摘 要】目的:分析采用PDCA 循环管理模式在康复科优质护理管理中的实际应用效果。

方法:从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患者中,选取康复科住院患者80例,将其随机生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观察组均采用PDCA 循环模式实施优质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结论:在康复科优质护理管理中,应用PDCA 循环管理模式,可使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得到有效提高,临床效果显示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康复科;优质护理管理;PDCA 循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患者越来越注重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医患关系也受到护理人员服务质量的直接影响。

康复科内收治的主要是具有肢体活动障碍的患者,如脊椎损伤、肢体伤残等,患者极易发生一些风险事件,如坠床、跌倒等[1]。

近年来,对康复科患者临床护理开始应用PDCA 循环管理模式于优质护理管理取得效果较好。

我院从收治的患者中,选取康复科住院患者80例,将其随机生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观察组均采用PDCA 循环模式实施优质护理管理,结果显示采用PDCA 循环模式实施优质护理管理取得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现将结果进行如下汇总。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从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患者中,选取康复科住院患者80例,将其随机生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观察组均采用PDCA 循环模式实施优质护理管理。

观察组:男19例,女21例;年龄22~76岁,平均(51.48±13.15)岁。

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24~79岁,平均(54.30±12.30)岁;所有患者则均进行了手术治疗或者药物治疗,转至康复科进行康复护理和治疗。

PDCA 循环在康复护理中的应用进展

PDCA 循环在康复护理中的应用进展

PDCA 循环在康复护理中的应用进展谢静茹;晏小华【期刊名称】《实用临床医学》【年(卷),期】2015(000)009【总页数】3页(P104-106)【关键词】PDCA 循环;康复护理;应用进展【作者】谢静茹;晏小华【作者单位】萍乡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江西萍乡 337000;萍乡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江西萍乡 33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5康复护理是一门新兴学科,其发展历史较短,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除了一般基础护理外,还包括应用专科护理技术,使患者的身心最大程度得到康复。

近年来,PDCA循环应用于护理的研究越来越多,对护理事业的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笔者通过文献检索,将近些年国内康复护理中PDCA循环的应用进行归纳总结,现综述如下。

PDCA循环又叫戴明环,质量环,是管理学中通用的一个模型,它是全面质量管理必须遵循的科学程序。

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也就是质量计划的制订和组织实施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就是按照PDCA循环,不停顿地周而复始地运转的工作循环理论。

PDCA循环是能使任何一项活动都有效进行的一种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尤其是在质量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P、D、C、A四个英文字母所代表的含义如下:P(Plan)——计划,包括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以及活动计划的制定;D(DO)——执行,执行就是具体的运作,实现计划中的内容;C(Check)——检查,就是要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分清哪些对了,哪些错了,明确效果,找出问题;A(Action)——行动(或处理),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将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予以标准化,或制定成作业指导书,便于以后工作时遵循。

目前PDCA循环已广泛应用于各行业的质量管理,在医院临床和护理质量管理方面效果同样显著[1]。

脑血管病是指在各种不同病因,特别是在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基础上突然发生的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头痛、头晕、意识障碍等全脑症状和偏瘫、失语等局灶症状的脑部血管疾病的总称。

《基于PDCA提升智力障碍学生身体机能和运动素质的个性化运动处方研究》

《基于PDCA提升智力障碍学生身体机能和运动素质的个性化运动处方研究》

《基于PDCA提升智力障碍学生身体机能和运动素质的个性化运动处方研究》一、引言随着社会对特殊教育群体的关注度日益提高,智力障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已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

其中,提升其身体机能和运动素质,不仅有助于改善其生活质量,还能促进其全面发展。

本研究基于PDCA(Plan-Do-Check-Action)循环原理,对智力障碍学生进行个性化运动处方的制定与实施,旨在通过科学、系统的运动训练,提升其身体机能和运动素质。

二、PDCA循环原理及研究方法PDCA循环原理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包括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和行动(Action)四个步骤。

本研究以PDCA为指导,对智力障碍学生的身体机能和运动素质进行个性化运动处方的制定与实施。

在计划阶段,首先对智力障碍学生的身体状况、运动能力、兴趣爱好等进行全面评估,然后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处方。

在执行阶段,按照运动处方进行训练,并密切关注学生的身体反应和运动表现。

在检查阶段,对训练效果进行评估,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在行动阶段,根据检查结果调整运动处方,继续进入下一个PDCA循环。

三、个性化运动处方的制定与实施1. 计划阶段根据智力障碍学生的身体状况、运动能力、兴趣爱好等特点,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处方。

处方包括运动项目、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等,确保训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同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2. 执行阶段按照制定的运动处方进行训练。

在训练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身体反应和运动表现,及时调整训练强度和方式。

同时,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互动,激发其参与运动的积极性。

3. 检查阶段对训练效果进行评估。

通过观察学生的身体状况、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变化,分析训练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结合家长的反馈,对训练过程进行全面反思。

4. 行动阶段根据检查结果,对运动处方进行调整。

如果训练效果不佳,分析原因并调整训练计划;如果训练效果良好,继续保持并寻找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分析在康复科患者护理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的效果研究

分析在康复科患者护理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的效果研究

分析在康复科患者护理管理中应用PDCA 循环管理的效果研究作者:戴丽君来源:《中国卫生产业》2019年第12期[摘要] 目的探究PDCA循环管理应用在康复科患者护理管理中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8月该院康复科收治的患者108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4例患者。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给予PDCA循环管理,对比两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及护理质量情况。

结果实验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5.56%显著少于对照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人员的心理护理、疼痛护理、用药护理及肢体功能护理等护理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PDCA循环管理应用康复科患者护理管理中能有效地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加快患者康复。

[关键词] 康复科;PDCA循环管理;风险事件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医疗技术也在不断的改革和创新,人们对自身的健康和保健意识也不断增强,不仅希望得到最佳的治疗,同时还希望得到全面、有效的优质护理,来提高预后的治疗效果。

康复科为医院的重要组成科室,使患者在预后的康复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以往常规的护理管理并不完善,且在康复科大部分患者活动受到限制,产生不良的心理反应,极易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造成护患纠纷,不仅影响患者的康复,而且影响医院整体的护理质量,阻碍医院护理的发展。

因此,将PDCA循环管理应用在康复科患者的护理管理中,其能够针对护理中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从而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

该次选取康复科收治的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PDCA循环管理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现将具体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该院康复科收治的患者108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4例患者。

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25例,女29例;年龄为18~68岁,平均年龄(51.52±4.41)岁;实验组男性患者28例,女26例;年龄为19~70岁,平均年龄(54.62±4.92)岁。

康复患者健康教育pdca康复患者健康教育pdca

康复患者健康教育pdca康复患者健康教育pdca

• ⑤指导患者掌握与脑卒中相关的危险因素知识。
• 脑卒中的发病与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糖尿病、吸烟、酗酒等有关,以 耐心、诚恳的态度向患者讲解嗜烟、酒是引起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应改变不 良的生活习惯。发挥家属的积极作用,帮助患 者戒除烟、酒。有高血压、高 血脂、心脏病病史者进食应低脂、低盐、低胆固醇、适量碳水化合物、高维 生素、高纤维,少量多餐,保持大便通畅。高血压病患者应保持血压稳定, 坚持正确服用降压药物,定期测量血压。合并糖尿病者,应给予有关知识教 育,指导患者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 3 评价方法
• 112例患者在健康教育前和接受健康教育4周 后进行相关知识、相关技 能调查及进行日常生活自 理能力(ADL)的评定。ADL采用 Bart hel指数进 行评分。评价内容:自理能力(进食、洗澡、修饰、穿 衣、 大小便控制、如厕;转移;床椅转移)、运动(平地 行走45m、上下楼 梯)。每个项目分2~4级评分,最 高15分,最低0分,总分100分。 >80分为优, 61~80分为良,40~60分为中,<40分为差。
• ②痉挛期康复知 识指导。
•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早期肢体功能锻炼对康 复的重要性,有步骤地、循序渐进地进 行床上、床边、下床活动。指导患者健肢主动运动或用健肢协助 患肢被动活动, 鼓励患者练习翻身及上下、左右移动 身体,在他人协助下练习起坐。让患者下肢 自由伸 屈,立膝、扭动骨盆,做“拱桥样”动作,下肢抬起离开 床面,开始坚持 数秒钟,逐渐增加时间。坐地耐力训 练,一般使用活动靠背床进行训练。床头角 度可从 30°开始,每天增加5~10°,到80°止。每天起坐时间 从5min增 加到30min,直到60min,逐日增加坐起 次数和坐起时间,到有一定耐 力改为不用靠架独立 坐起。也可由床上过渡到床边椅子上或轮椅上独立 坐起。患 者能独立站稳后让患者重心移向患腿,训 练患腿的持重能力。在患者独立站稳平 衡、患腿持重达一半以上并可向前迈步时,才能开始步行训练。在训练时医护人 员应立于患者患侧。

运用PDCA循环管理降低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跌倒与坠床发生率价值分析

运用PDCA循环管理降低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跌倒与坠床发生率价值分析

运用PDCA循环管理降低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跌倒与坠床发生率价值分析背景老年精神障碍患者是指65岁及以上的人群中因为身体或心理原因,出现社交功能退化、智力衰退、自我认知缺陷等多种精神障碍的患者。

在家庭和养老院等环境下,由于自我保护意识降低和行动能力减退,老年精神障碍患者更易发生跌倒和坠床等事故。

跌倒和坠床是老年人最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容易导致骨折、内脏破裂等严重后果,并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长期照料提出了挑战。

因此,降低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跌倒和坠床发生率,对于促进老年人身体和心理健康、提升养老院照护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分析如何降低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跌倒和坠床发生率呢?这需要采用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手段。

PDCA循环管理法在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PDCA循环管理法是一种管理质量、推进改进的常用方法,PDCA即Plan-Do-Check-Act即计划、执行、检查、作为。

PDCA循环的核心思想是在管理过程中不断优化,实现从不断调整的计划到稳定有效的经验的转化。

在降低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跌倒和坠床方面,PDCA循环可以用于不断提高养老院和家庭的安全性和设施设备的科技含量,切实保障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具体来说,PDCA循环在降低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跌倒和坠床中的应用过程如下:Plan充分了解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的疾病特点和对跌倒和坠床发生的影响因素,从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发生跌倒和坠床事故的因素与养老院设施环境现状和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整理,提出预防跌倒和坠床发生的措施与目标。

Do实施预防跌倒和坠床的实施方案,并对方案进行持续的监测致力于预防和消除事故,提高老年生活质量。

Check对于实施方案的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如有发现不足之处及时进行调整。

Act根据实施方案的监测结果,结合患者家属和患者本人的反馈,及时调整方案并进行改进。

结论在降低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跌倒和坠床方面,PDCA循环管理法可以有效地推动管理实践。

通过不断地优化措施,PDCA循环可以帮助养老院和家庭提高设施设备的安全性和科技含量,更好地保护和照顾老年精神障碍患者。

应用PDCA提高瘫痪病人康复有效率

应用PDCA提高瘫痪病人康复有效率
How(怎样做)
我科目前康复病人有效率只在60%左右,不利于科室的长期发展。
2015.9——2016.10
康复医学科
康复科全体医务人员。一个上级医生,一个管床医生,一个治疗 师和一个护士为一个治疗单位,由科主任协调管理所有治疗小组 。 病人在院期间,以治疗师进行现代康复为主,患者自我锻炼及家 属指导为辅的模式开展康复工作。工作重点一方面在于提高患者 积极性和家属认识,另一方面在于提高治疗师的责任心与业务水 平。
D-do
• 一、基础措施 • 科主任根据实际情况确定2016年一月到四月份住院
瘫痪病人的康复有效率提高至80%。 • 执行责任追究制,执行“三罚四教育一宣传”。
1、医生每天查房不少于一次,对于没有及时发现或者处 理病人情况的医生扣除当月奖金200元。
2、治疗师每天完成本小组病人的康复训练,不得有任何 理由推诿,无故不做治疗一次扣除当月奖金100元。
应用PDCA提高瘫痪病人康复有效率
恩施州民族医院康复科
孟德敏
背景
2015.9—2015.12康复病人有效率(平均数)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病人总数
40 38 42 38
瘫痪病人数 其他科室康 实际康复训 康复训练有
复病人
练人数
效率
18
0
18
70%
24
0
24
62%
24
0
24
60%
22
0
22
63%
P-plan
医疗纠纷隐患增加
康 复
科 室


果 不 佳
量 下

患者满意度下降
P-plan
患者因素
疾病因素

(康复科)PDCA循环管理提高患者治疗康复率

(康复科)PDCA循环管理提高患者治疗康复率
PDCA循环管理
提高患者康复治疗率 康复科
●目录 ●一、P(plan)计划 ●二、D(do)实施 ●三、C(check)检查 ●四、A(action)处理
一、P(plan)计划
● 1、现状分析: ● 随着康复科医疗质量的提高,医疗服务范围的扩大以及病种数目的提升,康复科的病床使用率已
经达到100%以上,如此庞大的病号数量也造就了康复科治疗数量的提升。 ● 为促进医疗事业进一步发展进步,更好地提高医务人员积极性以及病号康复治疗效率,逐步建立
一、P(plan)计划
● 1、现状分析 ● 我院康复科自3月-5月物理治疗未完成总数数据如下:
物理治疗未做情况
3月 4月 5月
● 2、原因分析
治疗师因素
1、治疗师未能合理利 用时间进行治疗仪器的
合理安排。 2、治疗师未有自己主 见,解释不到位,听从
了患者安排。 3、治疗师未能与医生 及时沟通,将患者治疗 情况未进行及时反馈。
●谢谢
● 统计2021年3月-6月康复科患者康复治疗未完成数据:
传统治疗
三、C(check)检查物Βιβλιοθήκη 治疗3月 4月 5月 6月
3月 4月 5月 6月
四、A(action)处理
●上述数据显示:虽然未做治疗情况已经下降,但还没完成设定目 标,引起未做原因较复杂,如客观存在因素,一小部分治疗未完 成率无法避免,尽管问题较多,但是经过科室讨论,仍然决定进 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努力克服困难,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和治疗 完成率。
● 2、对患者的疑惑及时讲解,医生在开治疗单时要将所要进行的各种理疗仪器的功能讲与患者听, 有问题可与治疗师协商。
● 3、医生要尽量和护理人员联系,尽量打针理疗两不误,特殊情况特殊处理。 ● 4、治疗师不要盲目听信患者意见,在采纳意见时分析其拒做理由是否恰当。 ● 5、科主任多与病号交流,患者易听取科室主任意见。 ● 6、每周或半个月讨论一次当月治疗完成情况,医生、治疗师、护理人员有情况均及时反应,科室

PDCA管理循环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现状

PDCA管理循环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现状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o1.19 No.1738投稿邮箱:zuixinyixue@·综述·PDCA 管理循环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姚涛1*(通讯作者),李昌柳1,黄东挺2,黄大海1,董奎1,李琎涛1(1.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 物理治疗科,广西 南宁 530021;2.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 科研部,广西 南宁 530021)0 引言康复治疗是当前新兴的学科之一,其发展时间较短,是需要给病、残、伤病人在康复中主要的治疗手段,也可以跟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临床现有技术治疗互相配合进行,是作为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PDCA 管理循环是以P (计划)、D (执行)、C (检查)、A (处理)四个方面进行循环式管理,采用PDCA 管理循环予以康复治疗为中心,能够有效提升康复治疗效果为目的,观察其应用效果较为显著[1]。

当前学术研究中针对康复治疗采用PDCA 管理循环模式的相关应用成果较少,本研究主要针对现阶段临床康复相关学术研究予以综述。

1 PDCA 管理循环概述PDCA 管理循环模式最初在企业质量管理中较为多见,它是把我们的工作和想法相结合转变为更加具体化、标准化、条理化、科学化、程序化的管理循环模式。

PDCA 管理循环模式可分4个组成部分包括了P (计划)、D (执行)、C (检查)、A (处理)。

但实际治疗中是更具体的运用了: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计划(P )→按照计划予以执行(D )→对执行效果加以检查(C )→找出不足进行优化(A ),几个方面进行的反复循环的管理模式[2]。

近年来PDCA 管理循环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范围也日益广泛。

在康复治疗过程中,可以根据病人与康复治疗的实际情况出发,合理性的运用PDCA 管理循环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其康复治疗效果,该种方式不仅是合乎逻辑的,同时也具有极强的科学性、时效性与适应性[3]。

PDCA循环在社区残疾人心理康复中的运用

PDCA循环在社区残疾人心理康复中的运用

PDCA循环在社区残疾人心理康复中的运用摘要】目的:评价社区残疾人心理康复过程中运用PDCA循环法的效果。

方法:以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的残疾人105例作为此次调查的重点对象,均采用PDCA 循环法对其开展心理康复管理,对照管理前、后残疾人的心理健康状况。

结果:经PDCA循环心理康复管理后,105例残疾人的心理健康状况SCL-90总评分显著优于管理前(P<0.05)。

结论:PDCA循环管理理念能提升残疾人心理康复工作的效果,帮助残疾人减轻诸多方面的负面情绪,进而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残疾人心理康复;PDCA循环;运用【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8-0351-01社区卫生服务作为一种现代医疗保健的全新服务模式,将残疾人群体当作社区服务的弱势人群及重点对象。

采取合理、科学的心理康复措施有利于辅助残疾人克服身心障碍、逐步恢复机体功能,并以乐观、积极的心态融入社会生活中。

为探求PDCA循环法使用于社区残疾人心理康复中的实际效果,特意选出本院社区管理的残疾人105例作为此次调查的重点对象,现汇报具体内容见下。

1.对象、方法1.1 对象选出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的残疾人105例作为此次调查的重点对象,以上残疾人均持有残疾证,且属于年龄大于18岁的肢体残疾人士,符合研究条件、自愿参与调查;排除患重症躯体疾病、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无法正常与人交流等情况的残疾人;包含71例男性,34例女性;年龄介于19~82岁,平均(57.3±14.28)岁;以上残疾人在基线指标上没有较大差异性(P>0.05),可进行研究。

1.2 方法本社区参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1]的相关内容,采用PDCA循环法对残疾人予以心理康复管理,干预时间为2017年1月—2017年12月,之后再开展下一轮循环管理。

实施方法:(1)为残疾人创设优良的医疗服务环境,每个季度向其发放有关残疾人心理保健的知识宣传资料,引导残疾人正确认知自我情感,积极接纳自身肢体残疾的情况。

分析在康复科患者护理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的效果研究

分析在康复科患者护理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的效果研究

分析在康复科患者护理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的效果研究摘要:PDCA(Plan-Do-Check-Act)循环管理是一种管理方法,通过不断的循环,不断改进流程和提高效率。

在康复科患者护理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可以帮助护士们更好地护理患者,并提高护理质量。

本研究通过对应用PDCA循环管理的康复科患者护理管理进行分析,探讨了其效果。

一、引言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康复科患者的数量日益增加。

康复科患者需要长期的康复护理,护理工作繁重,需要高度的专业性和细致的护理。

目前康复科患者护理管理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工作流程不够完善、信息传递不畅等。

为了提高康复科患者的护理质量,本研究决定运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以期改善康复科患者护理管理中的种种问题。

PDCA循环管理是一种不断循环、不断改进的管理方法,通过不断的Plan-Do-Check-Act循环,不断优化流程和提高效率。

在康复科患者护理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可以帮助护士们更好地组织工作、管理患者信息、提高护理质量。

我们在康复科的护理管理中进行了PDCA循环管理的尝试。

我们对当前护理管理流程进行了分析和评估,制定了护理管理改进的计划。

然后,我们实施了改进计划,如优化工作流程、建立信息互通系统等。

接着,我们对改进效果进行了检查,通过数据分析和实地考察,检查了改进措施的效果。

根据检查结果,我们对改进措施进行了调整和改进,使其更加适合实际情况。

经过一段时间的应用和实践,我们发现在康复科患者护理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康复科患者护理管理的工作流程更加合理、高效了。

通过PDCA循环管理,我们不断地优化工作流程,减少了工作中的不必要环节,并提高了工作效率。

康复科患者的信息传递更加及时、准确了。

在PDCA循环管理的指导下,我们建立了一个信息互通系统,可以及时传递有关患者的信息,使得每一位护士都能够了解到患者的情况,提高了护理质量。

康复科患者的满意度得到了提高。

PDCA循环在康复科优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PDCA循环在康复科优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PDCA循环在康复科优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目的分析PDCA循环模式在康复科优质护理管理中的效果。

方法调查分析该院接受康复治疗的常规管理及PDCA循环模式管理患者各124例,分为对照组及PDCA组,对比两组患者的风险发生率和满意度。

结果PDCA循环管理模式明显降低患者风险发生率(P<0.01),提高患者满意度(P<0.01)。

结论PDCA循环模式在康复科优质护理管理中值得广泛地推广及应用。

标签:PDCA循环;风险发生率;满意度[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PDCA circulation in the excellent nursing management in the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Methods 248 cases of patients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124 cases in each,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routine management,while the PDCA group adopted the PDCA circulation management model,and the incidence rate of risks and satisfactory degre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PDCA circulation management could obviously reduce the incidence rate of risks(P<0.01)and improve the satisfactory degree of patients(P<0.01). Conclusion The PDCA circulation model is worth wide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in the excellent nursing management in the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Key words] PDCA circulation;Incidence rate of risks;Satisfactory degree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提高生活质量有着迫切的需求,尤其是在医疗方面,提高患者的术后护理质量已不仅仅只停留在治疗阶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变得至关重要。

PDCA循环管理在康复科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

PDCA循环管理在康复科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

PDCA循环管理在康复科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摘要:目的:分析研究PDCA循环管理在康复科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9月至2021年1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康复科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00例。

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管理方法,对于实验组患者采用PDCA循环管理的方法,在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及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

结果:在本次实验中,实验组患者护理非常满意度和护理总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结论:PDCA循环管理在康复科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可以实现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有效控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总满意度,具有较为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可以在临床上进行相应的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PDCA循环管理;康复科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应用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21年9月至2021年1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康复科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00例。

对照组100例患者中,男性52例,女性48例,年龄18岁至62岁,患者平均年龄39.43±1.76岁。

实验组100例患者中,男性54例,女性46例,年龄19岁至63岁,患者平均年龄39.65±1.88岁。

在开始实验前,对两组患者进行性别、年龄和其他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不具有统计学差异。

1.2方法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管理方法,采用多种方法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管理,注重患者的细节管理和控制。

对于实验组患者采用PDCA循环管理的方法,(1)计划阶段,从环境、患者、管理和护理人员四个方面入手,对以往康复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的总结。

从患者入院开始,对医院的布局合理性进行分析,结合不同区域的划分,卫生间、走廊等公共区域防滑设计情况进行研究。

对于不同的患者,自身的风险因素和防范情况进行研究,结合依从性分析,得出患者因素的具体情况。

利用PDCA循环管理保障康复治疗时间

利用PDCA循环管理保障康复治疗时间

利用PDCA循环保障康复治疗时间2012年11月30日,在我院的院周会上报告了康复科出院患者反馈情况。

反馈内容提到“康复科康复项目全,但治疗时间却不能保证”,在全院造成不良影响。

为此,科主任及时召开了有关如何保障康复治疗时间的质控会,分析原因、制定措施,力求杜绝治疗时间不足的事情再次发生。

一、原因分析通过自查和内省发现导致治疗时间不够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1、个别治疗师责任心不强,没有集体观念;2、个别治疗师治疗技术不过关,没有按规定执行;3、治疗师长监管不力;4、有时医师和治疗师的沟通不够,医嘱治疗项目不够明确,导致治疗部位减少,治疗时间缩短。

5、部分患者配合度不够,不能顺利完成康复治疗项目,降低了治疗师信心和责任心;6、已达预期康复治疗目标,治疗师给予维持治疗,治疗时间有所缩短;二、改进措施针对存在的原因制定以下改进措施:1、对待患者要有五心:责任心、爱心、耐心、关心、细心;2、要有过硬的康复治疗技术;3、加强对治疗师的管理,由科主任督导,治疗师长监督,并定期对治疗师进行岗位和业务培训,以增强其责任心和自信心;4、加强康复医师和治疗师的沟通,明确治疗部位和数量,防止因治疗部位或数量减少导致的治疗时间缩短。

三、执行情况在科主任亲自督导下,加强了对治疗师的管理,提高了治疗师的责任心;通过外请专家的不定期培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治疗师的技术。

同时,加强了医师和治疗师的对康复治疗的沟通,也进一步加强了医患沟通。

四、效果评价通过改进措施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康复治疗时间,但是,随着康复科的不断发展,治疗时间不能保障的问题仍然还会出现,因此,保障康复治疗时间要与时具进,将改进进行到底。

五、持续改进加强医患沟通,让患者明确康复治疗目标,发挥患者及家属的监督作用:制定康复治疗时间表,写明治疗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患者签字确认治疗时间;进一步加强科主任的督导作用,防止治疗师出现责任心松懈;加大对疑难病的讨论,增强治疗师的自信心;每月一次满意度调查,经调查核实,对不合格的医生、治疗师进行批评教育,并扣除全月绩效考核奖金的一半.。

分析在康复科患者护理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的效果

分析在康复科患者护理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的效果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6 V o1.16 No.86244投稿邮箱:sjzxyx88@0 引言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人们医疗保健意识也有所增强,患者不仅期望获得良好的治疗结局,还希望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1]。

本院康复科始建于2003年,自建立之日起,一直坚持以现代康复技术为核心,以传统康复手段为特色的服务理念,不断扩展业务范围,所开展的业务涵盖脑中风康复、颅脑损伤康复、认知康复、职业康复等。

作为本院的重要科室之一,本科为了使患者获得最为理想的康复效果,使其在康复治疗的过程中享受到最安全、最优质的护理服务,充分发挥护理的作用,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给患者带来的影响,一直在对护理管理、护理服务进行完善。

2012年起还在护理管理中应用了PDCA 循环管理,在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提高患者满意度上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现具体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科自2012年起在康复科护理管理中应用了PDCA 循环管理,将2011年1月-2011年12月本科收治的压疮评分≤14分的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包括男42例,女38例,年龄45岁-65岁,68例脑中风患者,12例脊髓损伤患者。

将2012年1月-2012年12月本科收治的压疮评分≤14分的患者90例作为实验组,其中包括男49例,女41例,年龄45岁-66岁,72例脑中风患者,18例脊髓损伤患者。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能够进行对比。

1.2 方法(1)计划:通过调查发现,脑卒中、脊髓损伤患者在本科极容易发生压疮,故将压疮这一护理问题作为持续质量改进的目标。

根据经验积累和问卷调查发现,压疮发生的原因为:护士未意识到压疮给患者带来的危险性,不注重对压疮高风险患者进行巡视,不注重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压疮防范的健康宣教,未及时给予患者压疮防范护理。

矿产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