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中心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标准浅析

合集下载

定位与重复定位精度检测微课解析

定位与重复定位精度检测微课解析
激光测量法;
使用设备:激光干涉仪
3)相关标准
国家标准:GB17421.2-2000数控轴线的定位精度与重复定 位精度的确定
视频(961)、动画(962)、图片(963)、文本(963)
4)学习资源
二、定位精度与重复定位精度检测方法
2.2 激光干涉仪的组成与连接 1)三脚架与云台 2)激光器 3)光学组镜 4)环境传感器
二、定位精度与重复定位精度检测方法
2.5.4检测程序的生成-选择数控系统
二、定位精度与重复定位精度检测方法
2.5.5自动采集数据
二、定位精度与重复定位精度检测方法
2.5.7数据分析
二、定位精度与重复定位精度检测方法
2.5.7选择中国国家标准

ISO 230-2 ISO230-1997 ANSI B5.54 ASME B89.1.12M NMTBA BS 3800 BS 4656 JIS B6330 GB 17421-2000 VDI 3441 VDI 2617 E60-099 等等
-
老版国际标准International 新版国际标准(2) 美国国家标准U.S.A. 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标准 美国机床协会标准 英国机床标准U.K. 英国三测机标准U.K. 日本国家标准Japan 中国国家标准China 德国机床标准Germany 德国三测机标准Germany 法国国家标准France
二、定位精度与重复定位精度检测方法
2.3 激光干涉仪的测量原理
静止分光 镜和反光镜 移动 反射镜
静止激光头
二、定位精度与重复定位精度检测方法
2.4 对光方法
水平光束调整
垂直光束调整
调至理想位置
详细的对光方法请观看视频资源961102激光干涉仪检测

加工中心精度参数

加工中心精度参数

加工中心精度参数
加工中心精度参数涉及到加工中心的各项性能指标,包括定位精度、重复定位精度、加工精度、表面质量等。

这些参数对于加工中心的加工质量和效率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定位精度是指加工中心在加工过程中能够准确地定位工件的能力,它通常用定位精度误差来表示。

重复定位精度是指加工中心在多次定位同一工件时,能够重复达到相同的定位精度。

加工精度是指加工中心在进行加工操作时,对工件进行加工后所达到的精度水平。

表面质量则是指被加工工件表面的光洁度、粗糙度等性能指标。

除此之外,加工中心的切削力、切削温度、轴向偏差等也是影响加工质量的重要参数。

这些参数一般通过加工实验或者模拟计算的方法进行测试和分析,以便对加工中心进行精度调整和优化,提高加工效率和质量。

- 1 -。

机床重复定位和定位精度测量方法

机床重复定位和定位精度测量方法

机床重复定位和定位精度测量方法机床的重复定位和定位精度是机床工作的重要指标,对于保证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机床重复定位和定位精度的测量方法进行介绍。

一、重复定位的定义和测量方法重复定位是指机床在一次加工后,重新回到同一位置的能力。

重复定位精度的测量是通过对机床在多次定位后的位置进行测量和比较来实现的。

1. 间接测量法:这种方法通常采用测量工件加工的尺寸来评估机床的重复定位精度。

具体操作是在加工两次相同尺寸的工件后,测量两次加工得到的工件尺寸差异,从而评估机床的重复定位精度。

2. 直接测量法:这种方法是通过在机床上安装测量仪器,直接测量机床在多次定位后的位置差异来评估重复定位精度。

常用的直接测量方法包括激光干涉仪、电容位移传感器等。

二、定位精度的定义和测量方法定位精度是指机床在进行定位时,实际位置与期望位置之间的差异。

定位精度的测量是通过对机床定位误差进行测量和分析来实现的。

1. 平面测量法:这种方法通常通过在机床工作台上放置一个平面测量仪器,如平板测量仪或角平台等,测量机床在不同位置的定位误差。

通过分析测量结果,可以评估机床的定位精度。

2. 激光干涉法:这种方法是利用激光干涉仪对机床进行定位误差的测量。

通过将激光干涉仪安装在机床上,测量机床在不同位置的激光干涉信号,从而得到机床的定位误差。

3. 角度测量法:对于旋转轴的定位精度,可以使用角度测量仪器,如角度尺或陀螺仪等,直接测量机床在不同位置下的角度误差。

三、提高重复定位和定位精度的方法1. 选择高精度的机床:在购买机床时,应选择具有较高重复定位和定位精度的机床,以满足工件的加工需求。

2. 定期维护和保养:定期对机床进行维护和保养,包括润滑、紧固等操作,以确保机床的正常运行和精度稳定。

3. 使用合适的夹具和工装:在加工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夹具和工装,以提高工件的定位精度和稳定性。

4. 加工过程监控:在加工过程中,可以使用在线测量系统对机床的定位精度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

数控机床的精度与重复定位精度检测方法

数控机床的精度与重复定位精度检测方法

数控机床的精度与重复定位精度检测方法数控机床是现代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设备之一,它的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对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数控机床的精度以及重复定位精度的检测方法。

一、数控机床的精度数控机床的精度是指其加工零件的尺寸和形状与设计要求的偏差程度。

数控机床的精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机床本身的结构和性能、刀具的质量、工件的材料等。

为了确保数控机床的精度,需要进行精度检测。

二、数控机床精度检测方法1. 几何误差检测几何误差是指数控机床在加工过程中由于机械结构和运动控制系统等方面的因素引起的误差。

常见的几何误差包括直线度误差、平行度误差、垂直度误差等。

几何误差可以通过使用激光干涉仪、三坐标测量仪等设备进行检测。

2. 重复定位精度检测重复定位精度是指数控机床在多次运动后,回到同一位置的精度。

重复定位精度的检测可以通过在机床上固定一个测量工具,然后多次运动并记录每次运动后测量工具的位置,最后计算其偏差值来进行。

3. 理论精度与实际精度对比理论精度是指数控机床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所规定的精度要求,而实际精度是指机床在使用过程中的实际精度水平。

通过对理论精度与实际精度进行对比,可以评估机床的性能和加工质量。

4. 环境因素对精度的影响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等也会对数控机床的精度产生影响。

因此,在进行精度检测时,需要对环境因素进行控制,并进行相应的修正。

5. 精度检测的标准与要求精度检测需要根据不同的机床类型和加工要求制定相应的标准和要求。

这些标准和要求可以包括尺寸偏差、形状偏差、位置偏差等内容,以确保机床的加工质量和性能。

总结:数控机床的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对于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至关重要。

通过几何误差检测、重复定位精度检测、理论精度与实际精度对比以及环境因素的控制,可以评估和提高数控机床的精度。

精度检测的标准和要求也是确保机床性能和加工质量的重要保证。

在实际生产中,我们应该重视数控机床的精度检测,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矿产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CNC机床加工中的加工精度与重复性

CNC机床加工中的加工精度与重复性

CNC机床加工中的加工精度与重复性CNC机床是一种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机械装备,广泛应用于各个工业领域中的零部件加工和生产制造过程中。

在CNC加工中,加工精度和重复性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对于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CNC机床加工中加工精度与重复性的问题,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及解决方法。

一、加工精度的概念和重要性加工精度指在给定的加工条件下,机床实际加工零件与预期加工零件尺寸之间的偏差。

加工精度的好坏直接决定了零件的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位置精度等。

在工业生产中,零部件的加工精度无论是对于装配与使用还是对于产品质量和性能的影响都是不可忽视的。

因此,精确控制加工精度是CNC机床加工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二、加工精度的影响因素1. 机床本身的精度:机床的机械结构、传动装置以及控制系统等因素都会对加工精度产生影响。

例如,机床的导轨精度、刚性、主轴精度等都会直接影响到加工精度的稳定性和精确性。

2. 刀具的选择和磨制:合适的刀具选择和正确的刀具磨制是保证加工精度的重要因素。

刀具的性能和质量直接影响到零件表面的光洁度和尺寸精度。

3. 工艺参数的设定:在CNC机床加工中,包括进给速度、主轴转速、切削进给量等工艺参数的设定会对加工精度产生重要影响。

合理的工艺参数设置可以减小误差和提高加工精度。

三、重复性的概念和要求重复性是指在一定加工条件下进行连续多次加工时,加工零件的尺寸精度能否保持在一定范围内的能力。

在大批量生产中,重复性是保证产品一致性和稳定性的关键因素。

重复性的要求在不同行业和不同产品之间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对于CNC加工来说,重复性的要求通常较高。

四、解决加工精度与重复性问题的方法1. 选用高精度的机床设备:选择机床时,要考虑机床的精度等级、刚性和稳定性等因素,并确保其适应加工产品的要求。

2. 保证刀具的质量和准确度:定期检查和维护刀具,保持其锋利度和精度,以确保切削能力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加工中心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标准浅析

加工中心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标准浅析

双向定位精度 、 单向定位精度 、 轴线的反向差值 、 平均 精度表示值 定位精度 反向差值 、 双向定位系统偏差 、 单向定位系统偏差 、 轴 线的平均双向位置偏差范围
Ps 、 平均反向误 差 Umean 、 定 位 不 可
靠 性 P 、 定 位 误 差 Pa 、 平 均 离 散 度
P离 和规定移动距离之差, 用在基准长 测量值的确定 度内的最大值 :
JIS B 6201 — 1987 JIS B 6201 — 1990JIS B 6201 — 1993 ( 现行 )
( 2 ) JIS B 6330 — 1980 被 JIS
6192 — 1999
《机 床试 验编 码 定 位
数字控制轴精度和重复性的测定》 和
JIS B 6336-4 — 2000
起点
从零点移动一段距离达接近全程端 点的某个基准位置
从零点移动一段距离达接近全程端点的某个基准点
运动 方向 运动 次数
正 、 反两方向
正 、 反两方向 同序号 2
一次往返
五次往返
目标位置的间 隔
约 50mm ( 在 行 程 ≤1000mm 内 ) ; 约 100mm ( 在行程 >1000mm 内 )
《万 能 自 动 数
B 6201 — 1987 替代
(3 ) JIS B 6336 — 1979 ……
控机床的试验条件 第 4 部分 线性和 旋转轴定位的重复性和精确性 》, 其内 容完全等同于国际标准 。 二、 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国 际标准 (ISO ) 随着 全 球 化 经 济 发 展 的 需 要 , 全 世 界有 140 个国 家加 入 了 国 际 标 准 化 组 织 ( ISO), 具 有 权 威 性 。 国 际 标 准 化组织在机床精度的检测方法和不同规 格的允差值方面于 1998 年颁布了 ISO

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

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

定位精度、重复定位精度的概念以及国家相关标准许多人经常听到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的说法但却对它们的概念以及检测方法很模糊本文将阐明其概念并就给出国家标准GB/T 17421.2-2000等同于国际ISO230-21997---数控轴线的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的确定。

GB/T 17421.2-2000 数控轴线的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的确定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通过直接测量机床的单独轴线来检验和评定数控机床的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的方法。

这种方法对直线运动和回转运动同样适用。

本标准适用机床的型式检验验收检验比较检验定期检验也可用于机床的补偿调整检验。

本标准不适用于需同时检验几个轴线的机床。

2. 定义和符号本标准采用以下定义和符号 2.1. 轴线行程在数字控制下运动部件沿轴线移动的最大直线行程或绕轴线回转的最大行程。

2.2. 测量行程用于采集数据的部分轴线行程。

选择测量行程时应保证可以双向趋近第一个和最后一个目标位置。

2.3. 目标位置i 1 至m 运动部件编程要达到的位置。

下标i表示沿轴线或绕轴线选择的目标位置中的特定位置。

2.4. 实际位置Piji 1 至mj 1 至n 运行部件第j次向第i个目标位置趋近时实际测得的到达位置。

2.5. 位置偏差Xij 运动部件到达的实际位置减去目标位置之差。

Xij Pij Pi 2.6. 单向以相同的方向沿轴线或绕轴线趋近目标位置的一系列测量。

符号↑表示从正方向趋近所得的参数符号↓表示从负方向趋近所得的参数。

2.7. 双向从两个方向沿线轴线或绕轴线趋近某目标位置的一系列测量所测得的参数。

2.8. 扩展不确定度定量地确定一个测量结果的区间该区间期望包含大部分的数值分布。

2.9. 覆盖因子为获得扩展不确定度而用标准不确定度倍率的一个数值因子。

2.10. 某一位置的单向平均位置偏差由n次单向趋近某一位置Pi所得的位置偏差的算术平均值。

2.11. 某一位置的双向平均位置偏差从两个方向趋近某一位置Pi所得的单向平均位置偏差 2.12. 某一位置的反向差值Bi 从两个方向趋近某一位置时两单向平均位置偏差之差。

加工中心精度参数

加工中心精度参数

加工中心精度参数
加工中心精度参数包括加工精度、重复定位精度、切削精度、表面粗糙度等方面,这些参数直接影响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

加工精度是指机床在加工时的工件尺寸精度,重复定位精度是指机床在多次加工同一工件时,定位精度的重现性,切削精度是指工件的表面精度和精度保持时间,表面粗糙度是指工件表面的光洁度和粗糙程度,这些精度参数的优劣取决于机床的结构、动力学性能、控制系统和精密度量系统等因素。

因此,在购买加工中心时,应根据自己的加工需求选择合适的机床,并对机床的精度参数进行详细的了解和评估。

- 1 -。

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的概念

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的概念

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的概念《关于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你真的懂吗?》嘿!同学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听起来有点复杂的东西——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这俩词儿,你们是不是觉得特别陌生,好像是从外太空来的神秘概念?哈哈,其实呀,没那么可怕!想象一下,咱们在玩打靶的游戏。

你瞄准了靶心,啪的一枪打出去,这一枪打中了某个位置,这个位置和靶心的差距,就有点像定位精度。

如果你的这一枪打得特别准,离靶心很近很近,那就说明定位精度高;要是差得老远,那定位精度就不咋样啦!那重复定位精度又是什么呢?还是打靶的例子。

你打了一枪,然后再打一枪,这第二枪和第一枪位置的接近程度,就是重复定位精度。

要是第二枪和第一枪几乎在同一个地方,那重复定位精度就高;要是两枪的位置差得十万八千里,那重复定位精度就低得可怜啦!咱们再想想,假如你是个机器人,要去拿一个苹果。

你第一次伸手去拿,拿到了某个位置,这就好比是第一次的定位。

然后你再伸手去拿一次,第二次拿到的位置和第一次很接近,这就说明重复定位精度好。

要是第二次拿的位置和第一次差很多,哎呀,那可就糟糕啦,就像考试没考好一样让人郁闷!你可能会问啦,这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在生活中有啥用呢?这用处可大了去了!比如说工厂里生产零件,机器得精准地在材料上加工,如果定位精度不好,那零件可就做坏啦!还有,3D 打印的时候,如果重复定位精度不行,打印出来的东西可能就奇奇怪怪的,根本没法用!咱们再来假设一下,要是医生做手术的机器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不好,那岂不是要出大问题?本来要切个小肿瘤,结果切错地方了,这多可怕呀!所以说呀,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虽然听起来很专业很复杂,但其实和咱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它们就像是两个小卫士,保证着各种机器能准确无误地工作,给我们带来便利和安全。

总之,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可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概念,而是实实在在影响着我们生活的重要因素。

同学们,你们说是不是呀?。

定位精度与重复定位精度的概念

定位精度与重复定位精度的概念

现今许多工业机器人能够运动到求教的目标点.示教点是操作臂运动实际达到点的点,然后关节位置传感器读取关节角并存储.当命令机器人返回这个空间点,每个关节都移动到已存储的关节角的位置.在这个简单的"示教和再现"的操作臂中,不存在逆运动学问题,因为没有在笛卡儿坐标系里指定目标点.当制造商确定操作臂返回示教点的精度时,就是在确定操作臂的重复精度.一个目标的位姿一般是通过笛卡儿坐标系确定的,计算逆运动学问题就是为了求出关节角.对于可将目标位置描述为笛卡儿坐标的系统,它可以将操作臂移动到工作空间一个从未示教过的点,这些点或者以前从未达到过,我们将这些点称之为计算点.对于许多操作臂作业来说这种能力是必须的.比如用计算机视觉系统确定机器人必须抓持的某一部分,那么机器人必须能够移动到视觉传感器指定的笛卡儿坐标.到达这个计算点的精度就被称作为操作臂的定位精度.操作臂的定位精度受到重复精度的影响.显然,定位精度受到机器人运动学方程中参数精度的影响.D-H参数中的误差将会引起逆运动学方程中关节角的计算误差.因此,尽管绝大多数工业机器人的重复精度非常好,但是操作臂之间的定位精度通常相当差,并用变化相当大.标定技术能够通过对操作臂运动学参数的估计软提高操作臂的定位精度.这些讲的都很抽象,不是那么容易理解。

通俗点讲,定位精度指全行程的精度概念重复精度只是几个点测量检测。

定位精度指的是你的设备停止时实际到达的位置和你要求到达的位置误差。

比如你要求一个轴走100 mm 结果实际上它走了100.01多出来的0.01 就是定位精度。

重复定位指的是同一个位置两次定位过去产生的误差。

比如你要求一个轴走100 mm 结果第一次实际上他走了100.01 重复一次同样的动作他走了99.99 这之间的误差0.02就是重复定位精度。

通常情况重复定位精度比定位精度要高的多。

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名词解释

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名词解释

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名词解释嘿,朋友!咱们今天来聊聊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这两个听起来有点专业,但其实不难理解的名词。

你想想啊,定位精度就好比你投篮的时候,想要把球准确地投进那个小小的篮筐。

每一次投篮,你都希望能精准地命中那个目标点,这就是定位精度。

它指的是实际位置和目标位置之间的偏差有多小。

比如说,你设定了一个目标点是在操场的某个角落,而实际到达的位置和这个目标点的差距越小,定位精度就越高。

那重复定位精度呢?这就好比你是个神枪手,每次开枪都要打在同一个点上。

你第一次开枪打在靶子的中心,第二次开枪还能打在差不多同一个位置,第三次、第四次……每次都能差不多在那个位置附近,这就是重复定位精度高。

咱们在生活中其实也经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

就比如说你去裁缝店改衣服,师傅每次给你裁剪的尺寸都和你要求的几乎一样,这就是裁剪尺寸的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都很高。

再比如你去糕点店买蛋糕,老板每次给你切的大小都差不多,这也是一种高重复定位精度的表现呀。

要是定位精度不高会怎么样?那就好像你出门导航,结果给你导错了地方,偏差老大了,是不是很让人头疼?要是重复定位精度不高呢,就好比你家的打印机,每次打印同一个文件,出来的位置都不太一样,这多闹心啊!所以说,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在很多领域都非常重要。

在机械加工里,要是机床的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不行,那加工出来的零件可能就不合格,这得造成多大的损失啊!在自动化生产线中,如果机器人的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不靠谱,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能有保证吗?总之,定位精度决定了你能不能一次就准确到达目标位置,而重复定位精度决定了你能不能每次都稳定地到达差不多的位置。

这两个名词虽然听起来有点复杂,但理解了之后,是不是觉得其实也没那么难?它们对于保证各种工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那可真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呢!。

加工中心精度等级划分

加工中心精度等级划分

加工中心精度等级划分
加工中心的精度等级通常根据其加工精度、重复定位精度和加
工表面粗糙度等指标来进行划分。

一般来说,精度等级可以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

高精度加工中心的加工精度通常在数微米以内,重复定位精度
可以达到几微米,加工表面的粗糙度可以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


种高精度的加工中心通常用于对加工精度要求非常高的零部件加工,比如航空航天领域的零部件加工。

中等精度的加工中心的加工精度一般在几十微米以内,重复定
位精度在十几微米左右,加工表面的粗糙度也在一定的范围内。


种加工中心适用于一般机械加工领域,可以满足大多数零部件的加
工需求。

低精度的加工中心则加工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相对较低,加工
表面的粗糙度也比较大,适用于一些对精度要求不高的零部件加工,比如一些农机、工程机械等领域。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加工中心厂家和型号可能对精度等级的
划分标准略有不同,但一般来说,以上所述的精度等级划分是比较普遍的。

在选择加工中心时,需要根据实际加工需求和零部件要求来确定所需的精度等级,以确保加工效果和质量。

数控机床整机性能检测与调试6.2.1什么是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6.2.1 什么是定位精度和重?

数控机床整机性能检测与调试6.2.1什么是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6.2.1 什么是定位精度和重?
重复定位精度是指在相同的操作方法和条件下,多次完 成规定操作后得到结果的பைடு நூலகம்致程度。
6.2.1 什么是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
数控机床进给传动装置一般是由电机通过联 轴器带动滚珠丝杆旋转,由滚珠丝杆螺母机构将 回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
1. 滚珠丝杆螺母机构的结构
进给电机
滚珠丝杠 螺母
2. 进给传动误差 螺距误差:丝杆导程的实际值与理论值的偏差。
例如 PⅢ 级 滚 珠 丝 杆 副的 螺 距 公 差为 0.012mm/300mm。
反向间隙:即丝杆和螺母无相对转动时丝杆和 螺母之间的最大窜动。为了保证丝杆和螺母之 间的灵活运动,必须有一定的反向间隙。
位置精度就是指机床刀具趋近目标位置的能力,是通过 对测量值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处理后得出来的结果。一般 由定位精度、重复定位精度及反向间隙三部分组成。
定位精度是指数控机床工作台等移动部件实际运动位置 与指令位置的一致程度,其不一致的差量即为定位精度。

重复定位和定位精度区别

重复定位和定位精度区别

重复定位、定位精度含义
●定位精度指的是你的数控设备停止时实际到达的位置和你要求到
达的位置误差。

比如你要求一个轴走 100 mm 结果实际上它走了100.01 多出来的 0.01 就是定位精度。

●重复定位指的是同一个位置两次定位过去产生的误差。

比如你要
求一个轴走 100 mm 结果第一次实际上他走了 100.01 重复一次同样的动作他走了99.99 这之间的误差 0.02 就是重复定位精度。

●通常情况重复定位精度比定位精度要高的多。

●定位精度:数控设备各移动轴在确定的终点所能达到的实际位置精
度,其误差称为定位精度。

定位误差包括伺服系统、检测系统、进给系统等的误差,还包括移动部件导轨的几何误差,它将直接影响零件加工的精度。

●重复定位:在数控机床上,反复运行同一程序代码,所得到的位置精
度的一致程序,重复定位精度受伺服系统特性,进给传动环节的间隙与刚性以及摩擦特性等因素的影响,一般情况下,重复定位精度是呈正态分布的偶然性误差,它影响一批零件加工的一致性,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精度指标。

加工中心精度参数设置

加工中心精度参数设置

加工中心精度参数设置加工中心是一种高精度的数控机床,其精度参数设置对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有着重要影响。

在进行加工中心精度参数设置时,需要考虑到机床本身的精度限制、加工零件的要求以及加工刀具的性能等因素。

下面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加工中心精度参数设置的相关内容。

一、机床精度参数设置:1.轴向精度设置:轴向精度是加工中心重要的运动精度之一,涉及到机床的定位精度和运动平稳性。

在进行轴向精度设置时,需要根据加工零件的精度要求和机床本身的技术水平进行综合考虑,一般可以根据机床生产厂家的指导手册进行设置。

2.重复定位精度设置:重复定位精度是指机床在多次重复定位时,定位精度的稳定程度。

在进行重复定位精度设置时,需要根据加工零件的要求和机床的实际性能进行调整,以确保机床在多次定位时的稳定性。

3.进给速度设置:进给速度是影响加工中心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的重要参数之一。

在设置进给速度时,需要根据加工零件的材料、切削情况和刀具的性能等因素进行调整,以确保加工过程中的切削质量和加工效率。

4.主轴转速设置:主轴转速是影响加工中心切削性能和表面质量的关键参数。

在设置主轴转速时,需要根据加工零件的材料、切削情况和刀具的性能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以确保合理的主轴转速能够达到最佳的加工效果。

二、加工零件精度参数设置:1.加工尺寸精度设置:在进行加工中心精度参数设置时,需要根据加工零件的尺寸精度要求进行调整,以确保加工后的零件尺寸能够达到设计要求。

2.表面粗糙度设置:表面粗糙度是影响加工零件质量和外观的重要指标。

在进行加工中心精度参数设置时,需要根据加工零件的要求和加工刀具的性能进行综合考虑,以确保加工出的零件表面粗糙度在允许范围内。

三、刀具精度参数设置:1.刀具磨损补偿设置:刀具磨损是影响加工质量和切削效率的重要因素。

在进行加工中心精度参数设置时,需要对刀具的磨损情况进行监测和补偿,以确保刀具的切削性能和寿命。

2.刀具偏置设置:刀具偏置是指在加工过程中对刀具位置进行微调,以达到更好的切削效果和加工精度。

定位精度、重复定位精度的概念以及国家相关标准

定位精度、重复定位精度的概念以及国家相关标准

定位精度、重复定位精度的概念以及国家相关标准许多人经常听到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的说法,但却对它们的概念以及检测方法很模糊,本文将阐明其概念并就给出国家标准GB/T 17421.2-2000(等同于国际ISO230-2:1997)---数控轴线的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的确定。

GB/T 17421.2-2000数控轴线的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的确定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通过直接测量机床的单独轴线来检验和评定数控机床的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的方法。

这种方法对直线运动和回转运动同样适用。

本标准适用机床的型式检验,验收检验,比较检验,定期检验,也可用于机床的补偿调整检验。

本标准不适用于需同时检验几个轴线的机床。

2. 定义和符号本标准采用以下定义和符号:2.1. 轴线行程在数字控制下运动部件沿轴线移动的最大直线行程或绕轴线回转的最大行程。

2.2. 测量行程用于采集数据的部分轴线行程。

选择测量行程时应保证可以双向趋近第一个和最后一个目标位置。

2.3. 目标位置 (i = 1 至m)运动部件编程要达到的位置。

下标i表示沿轴线或绕轴线选择的目标位置中的特定位置。

2.4. 实际位置Pij(i = 1 至mj = 1 至n)运行部件第j次向第i个目标位置趋近时实际测得的到达位置。

2.5. 位置偏差Xij运动部件到达的实际位置减去目标位置之差。

Xij =Pij -Pi2.6. 单向以相同的方向沿轴线或绕轴线趋近目标位置的一系列测量。

符号↑表示从正方向趋近所得的参数;符号↓表示从负方向趋近所得的参数。

2.7. 双向从两个方向沿线轴线或绕轴线趋近某目标位置的一系列测量所测得的参数。

2.8. 扩展不确定度定量地确定一个测量结果的区间,该区间期望包含大部分的数值分布。

2.9. 覆盖因子为获得扩展不确定度而用标准不确定度倍率的一个数值因子。

2.10. 某一位置的单向平均位置偏差由n次单向趋近某一位置Pi所得的位置偏差的算术平均值。

卧式加工中心标准

卧式加工中心标准

卧式加工中心标准
卧式加工中心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位置精度:卧式加工中心在加工过程中工作台或主轴的位置精度,一般按国家标准GB/T10233-2014规定进行检测。

2. 重复定位精度:卧式加工中心在多次进行相同加工任务时,工件重新装夹后与上一次加工位置的偏差,主要涉及到卧式加工中心的伺服系统。

3. 加工精度:在规定的工艺条件下,卧式加工中心在加工工件时所能达到的精度标准,包括圆度、直线度、平行度等。

4. 稳定性:卧式加工中心在长时间连续工作过程中,其精度是否能够保持在标准范围内,主要涉及到机床的刚性、温度变化等因素。

此外,卧式加工中心的横向尺寸和纵向尺寸也有一定的标准。

一般来说,国际标准规定卧式加工中心横向尺寸不小于1000mm,纵向尺寸不小于800mm。

大型卧式加工中心的横向尺寸则可达到3000mm以上,纵向尺寸则可达到2000mm以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向重复定位精度 、 单向重复定位精度 、 轴线的反向差 精度表示值 重复定位精度 值 、 平均反向差值 、 双向定位系统偏差 、 单向定位系统 偏差 、 轴线的平均双向位置偏差范围
Ps 、 平均反向误 差 Umean 、 定 位 不 可
靠 性 P 、 定 位 误 差 Pa 、 平 均 离 散 度
Psmean
R=4Si
再根据有关公式算出相应的精度表示值
R ( 双向 ): 0.012 ( 行程 ≤500 ) 0.015 ( 行程 >500-800 ) 0.018 ( 行程 >800-1250 )
允差值 (mm )
±0.01
0.020 ( 行程 >1250-2000 ) R ( 单向 ): 0.006 ( 行程 ≤500 ) 0.008 ( 行程 >500-800 ) 0.010 ( 行程 >800-1250 ) 0.013 ( 行程 >1250-2000 )
1987 替代 , 该标准代号也被废除 。
( 3 ) JIS B 6336 — 1979 ~1986 《 加工中心的试验方法及检查 》 中也将 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的检测方法 包含其中 。 ( 4 ) 目前 日本 在 精 度 检 测 和 不 同 规格的允差值的规定上分别采用 JIS B
1 、 日本 JIS 标准的演变过程
VDI 标 准 。 下 面 就 加 工 中 心 国 外 标 准
的相关情况进行详细阐述 。 一、 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日 本标准 (JIS ) 日本 工业 标 准 是 由 日 本 机 床 工 业 协 会 ( JMTBA ) 及 日 本 标 准 协 会 (JSA ) 共同起 草 , 日 本工 业标 准审 查 会审议, 通商产业大臣签署的标准。 本人收集到得标准化资料显示: 在
床试验方法通则》 的版本中也将定位 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的检测方法包含 其 中 , 直 至 1987 年 被 JIS B 6201 —
1981 年 和 1983 年 , 原 我 国 一 机 部 机
床研究所先后出版了日本工业标准 《机 床试 验方 法及 检查 》 及增 补 版 (中 文 版 )。 1983 年后的日本标准已无中文版 的标准出版 , 通过对日本新 、 老标准演 变和变化情况的收集 , 现归纳如下 :
双向定位精度 、 单向定位精度 、 轴线的反向差值 、 平均 精度表示值 定位精度 反向差值 、 双向定位系统偏差 、 单向定位系统偏差 、 轴 线的平均双向位置偏差范围
Ps 、 平均反向误 差 Umean 、 定 位 不 可
靠 性 P 、 定 位 误 差 Pa 、 平 均 离 散 度
Psmean
测量从基准位置起的实际移动距离 和规定移动距离之差, 用在基准长 测量值的确定 度内的最大值 :
质量与检测
加工中心定位精度和 重复定位精度标准浅 析
■ 南通科技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摘 要 俞晖 文章对目前加工中心机床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所执行的国内 、 外检测方法及标准的情况进行 加工中心 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 检测方法及标准 了对比分析 。 关键词 定位 精度 和 重 复 定 位 精 度 在 加 工 中心产品检验检测过程中具有十分重 要的意义。 我国对加工中心精度检测 方法和规定允差值等方面实行的是推 荐性要求, 并不要求所有的厂家都统 一按国家颁布的该类标准强制执行。 目前国内市场上的加工中心所执行的 标准不统一, 主要有国家标准、 国际 标 准 、 日 本 JIS B 6330 标 准 、 德 国
起点
从零点移动一段距离达接近全程端 点的某个基准位置
从零点移动一段距离达接近全程端点的某个基准点
运动 方向 运动 次数
正 、 反两方向
正 、 反两方向 同序号 2
一次往返
五次往返
目标位置的间 隔
约 50mm ( 在 行 程 ≤1000mm 内 ) ; 约 100mm ( 在行程 >1000mm 内 )
按 Pi= (i-1 ) P+r 确定 , 保证全长上至少要 有 五 个 目 标 位 置 ( 行 程 ≤2000mm ); 行程 >1000mm 时 P 取 250mm
机械工业标准化与质量 11 · 2009 / 8 45
质量与检测
表 2 (续 ) 序号
1
2
3
最 大 反 向 误 差 Umax 、 最 大 离 散 宽 度
国际 ISO 标准 中一 次性 选择 五个 以上的点连续往返五次, 读出实际移 动距离和规定移动距离之差值后便可 通过相关公式, 计算出九个与定位精 度和重复定位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 度有关的数值: 双向定位精度、 单向 定位精度、 双向重复定位精度、 单向 重复定位精度、 轴线的反向差值、 平 均反向差值、 双向定位系统偏差、 单 向定位系统偏差、 轴线的平均双向位 置偏差范围 ; 德国 VDI 3441 标准使用 相同的方法进行检测后按照另一组相 关公式, 计算出六个与定位精度和重 复定位精度有关的数值: 最大反向误 差 Umax 、 最 大 离 散 宽 度 Ps 、 均 反 向 误差 Umean 、 定位 不可 靠 性 P 、 定 位 误 差 Pa 、 平 均 离 散 度 Psmean ; 日 本
A ( 双向 ): 0.022 ( 行程 ≤500 ) 0.025 ( 行程 >500-800 )
允差值
0.025/300 0.05 ( 全长 ≤1000mm ) 0.08 ( 全长 >1000mm )
0.032 ( 行程 >800-1250 ) 0.042 ( 行程 >1250-2000 ) A ( 单向 ): 0.016 ( 行程 ≤500 ) 0.020 ( 行程 >500-800 ) 0.025 ( 行程 >800-1250 ) 0.030 ( 行程 >1250-2000 )
标 准 存 在 差 异 。 总 的 来 说 , VDI 3441 的精度计算值大部分比国家和国际标 准要大 ( 反映精度要求高 ), 这主要是 由于 VDI 3441 考虑的定位离散度要比
度大, 从而导致虽然测量方法一样, 但最终的计算数值结果偏大 。 现将 处 于 有 效 期 内 的 四 种 定 位 精 度和重复精度的版本及各相关情况列 表1987 替代
(3 ) JIS B 6336 — 1979 ……
控机床的试验条件 第 4 部分 线性和 旋转轴定位的重复性和精确性 》, 其内 容完全等同于国际标准 。 二、 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国 际标准 (ISO ) 随着 全 球 化 经 济 发 展 的 需 要 , 全 世 界有 140 个国 家加 入 了 国 际 标 准 化 组 织 ( ISO), 具 有 权 威 性 。 国 际 标 准 化组织在机床精度的检测方法和不同规 格的允差值方面于 1998 年颁布了 ISO
mm
表3
序号
重复定位精度
2
现行 JIS 标准
1
3
国内外标准
原 JIS 标准
国内标准 国际标准
德国标准
标准号
JIS B 6330 、 JIS B 6201 等 1999 年
前的老版本
JIS B 6192 — 1999 、 JIS B 6336-4∶2000 GB/T 17421.2 — 2000 、 JB/T 8771.4 — 1998 ISO 230-2∶1997 、 ISO 10791-4.2
ISO 230-2∶1998 所考虑的扩展不确定
表1 标准 内容
四种有效版本对比表
国 别
标 准 代 号




备 注
国际标准
ISO 230-2∶1998
机床 检 验 通 则 定位精度的确定 机床试验编码 机床 检 验 通 则 定位精度的确定
第 2 部分: 数控轴线的定位精度和重复
日本标准 精度检测方法 中国标准
四、 各精度标准在测量方法上的 比较分析
次 , 在 1/2 最大差值前加 ± 作为该机床 的重复定位精度 。
2
执行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
( 均等同于国际标准 ) 提供的检测 、 确 定方法作为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 检验标准的有: 四川长征、 北京机床
1
选取检测点的方法 数值
2
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的
床运行试验和刚性试验一般要求》 中 已不包含上述检测方法 。 ( 2 ) JIS B 6330 《数 字 控 制 机
230-2∶1998 《机床检验通则 第 2 部分 :
数控轴线的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的 确定 》 及 ISO 10791-4∶1998 《加工中 心检验条件 第 4 部分 : 线性和回转轴 线 的定 位 精 度 和 重 复 定 位 精 度 检 验 》, 世界各国纷纷效仿 , 其中中国和日本也 先后于 1998 年和 2000 年相 继颁 布了 等同 于 ISO 的 精度 检测 和允 差 范 围 的 最新标准 , 同时将原有的老版本取消 。 三、 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德 国标准 (VDI ) 六十 年 代 初 , 由 西 德 工 程 师 协 会 和西德质量协会共同负责起草了
JIS B 6336 — 1986 JIS B 6336
(1-9 ) -4 — 2000 (4 ) JIS B 6192 — 1999 ( 首版 )
2 、 标准内容的变化
( 1 ) JIS B 6201 — 1976 ~1990 版 本 《机 床 试 验 方 法 通 则 》 中 将 定 位 精 度和重复定位精度的检测方法包含其 中 , 现 行 的 JIS B 6201 — 1993 《机
中国标准
JB/T 8771.4 — 1998
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检验
表2 序号
定位精度
1
2
现行 JIS 标准
3
国内外标准
原 JIS 标准
国内标准 国际标准
德国标准
标准号
JIS B 6330 、 JIS B 6201 等 1999 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