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现状及应对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建筑节能的现状及应对措施摘要:现如今建筑节能已成为国家重大的战略问题。随着建筑业的飞速发展,如何有效地开展建筑节能工作,已成为建筑业的一项重要任务。文章就从建筑节能入手,阐述了建筑节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我国建筑节能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针对现状提出一些应对措施,以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建筑节能;公共建筑;节能管理

建筑节能指在建筑材料生产、建筑施工和建筑物使用过程中,满足同等需要或达到相同目的的条件下,尽可能降低能耗。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在建筑修建和使用过程中合理使用和有效利用能源,减少建筑中能源的散失,从积极意义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成为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建筑节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舒适的建筑热环境日益成为人们生活的需要,而建筑节能正好可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其次,建筑节能的范围包括墙体及屋面楼面材料、保温材料、门窗、采暖制冷系统和照明设备的节能,在保证民用建筑使用功能和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其使用过程中能源消耗,使得建筑节能成为发展建筑业的需要;第三,建筑节能可以降低资源消耗,缓解能源紧张的局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但我国的建筑节能起步较晚,其能源利用效率比发达国家落后很多。所以,我国建筑节能工作势在必行,是

当前建筑业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我国建筑节能的现状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气候差异非常大。如长江中下游包括四川省中部与东部大部分人口密集地区多为夏热冬冷地区,室内热环境极差,复杂的地域气候条件对节能条例、设计规范的制定提出了较高要求。大量的既有建筑持续不断地消耗着有限的能源,并且向大气中排放着二氧化碳等污染物,增加温室气体浓度,导致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人类生活环境加剧恶化,也对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提出迫切要求。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对室内热环境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年来,四川省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认真实施《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等法律法规,坚决贯彻国家节能减排方针政策,建筑节能工作成效明显。在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也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思想认识不够到位

由于部分地区行政管理部门对建筑节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给全面推广建筑节能工作带来很大的阻力和困难。突出表现在:一些建设单位和部门对建筑节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着力点不够全面。一部分房地产开发商存在“重装饰、轻节能,重景观、轻功能”的意识,不愿意为建筑节能措施增加投入。部分进入施工现场的墙体、屋面材料、保温材料、门窗、采暖制冷系统和照明设备缺乏监管,不符合施工图设计文件要求。

(二)协调机制不够健全

建筑节能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涵盖规划设计、现场监理、施工验收、房屋销售和使用维护等各个环节,各部门协同推进建筑节能工作的力度不够。

(三)公共建筑节能管理尚未根本改善

一些机关办公建筑及公共建筑高耗能的问题日益突出,以四川省东部部分区县为例,其公共建筑耗电量占全区县城镇总耗电量的10-20%,每平方米年耗电量是普通居民住宅的5-10倍。

(四)激励优惠政策不够,市场服务体系需要完善

各部门对建筑节能的支持力度还需加大。实践中部分节能技术、材料不成熟,操作中施工技术滞后,缺乏科学验证,难以满足企业施工和社会监督的要求。如四川省东部部分区县其节能服务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

三、建筑节能的应对措施

(一)强化认识,不断提高全社会建筑节能的意识和认知程度当前,资源消耗过大和资源紧缺是我们必须正视的客观事实,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加强建筑节能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建议加快建立建筑节能工作协调机制,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参与到建筑节能工作中来。还要将建筑节能任务分解落实,并进行阶段性的检查考核。设计单位应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执行建筑节能标准,民用建筑工程设计要按功能要求合理组合空间造型,充分考虑规划朝向、建筑体形、围护结构对建筑节能的影响,推广成熟、可靠、先

进、适用的节能技术和设备,并按照设计文件和建筑节能的有关标准进行验收。通过宣传教育,让市场各方主体按各自的义务实施、推动建筑节能。

(二)进一步强化政府投资项目及公共建筑节能管理

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带头示范,逐步建立起节能运行监管体系。一要争取建立建筑能耗监测平台,实现建筑能耗数据远程传输,对机关办公建筑、商业建筑等公共建筑能耗使用进行动态监控;二要运用新技术、新设备对传统的光源、冷热源进行改造,以提高能源使用效益;三要向社会公示,要严格按照《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和《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的规定,对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进行测评和标识。

(三)制定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计划

各级政府应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地理气候条件等实际情况,对本行政区域内既有建筑的建设年代、结构形式、用能系统、能源消耗指标、寿命周期等组织调查统计和分析,有计划、分步骤地对不符合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既有建筑的围护结构、供热系统、采暖制冷系统、照明设备和热水供应设施等实施节能改造。

(四)严格把关,继续加大对建筑节能全过程的监管和执法力度

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建筑节能相关的法律法规,进一步落实行政执法程序,加大执法力度。探索建立建筑节能

专项检查制度,进一步强化建筑节能措施在方案及施工图审核、施工监督、节能验收等环节落实的操作性和针对性,确保达到节能设计规范和施工标准要求。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认真落实建筑节能责任制,对项目立项、规划、设计、施工、监理、竣工验收和备案等环节实施全过程监管。

(五)加大投入,积极培育建筑节能市场服务体系

建议各级人民政府在初步设立建筑节能专项引导资金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投入。充分运用金融、税收等激励手段,调动建设单位、施工企业和开发商等各方责任主体实施建筑节能的积极性。同时,各级政府应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建筑节能,制定建筑节能服务市场发展规划,吸引多元投资,培育市场主体,逐渐形成完善的建筑节能市场体系。促进建筑节能由政府主导向市场机制推动转变。

(六)典型推动,进一步完善建筑节能技术研发和推广

鼓励民用建筑节能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推广应用节能型的建筑结构、材料、设备和相应的施工工艺、技术,重点发展新型节能墙体和屋面保温、隔热技术与材料;节能门窗及保温隔热和密闭技术;节能空调技术与产品;建筑照明、厨卫设施的节能技术与产品;太阳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及设备;采暖、空调系统温度调控技术与装置;建筑节能能耗检测评估技术等新技术和新产品。建立一批采用新型节能技术、材料和设备、可再生能源利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示范工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