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对杜氏盐藻生长的刺激效应研究

合集下载

一种通过超声波除藻的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通过超声波除藻的方法[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公布说明书[11]公开号CN 101182054A [43]公开日2008年5月21日[21]申请号200710009856.5[22]申请日2007.11.23[21]申请号200710009856.5[71]申请人福州大学地址350002福建省福州市工业路523号[72]发明人苑宝玲 舒天阁 吴宝日 [74]专利代理机构福州元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代理人蔡学俊[51]Int.CI.C02F 1/36 (2006.01)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2 页[54]发明名称一种通过超声波除藻的方法[57]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超声波除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利用超声波破坏藻类生长对数期时的关键生长组分而去除藻类,即向藻类释放频率为100KHz~1MHz,功率为0~200W的超声波,每次5~10分钟,每5天超声一次。

本发明操作方法简单,易于实现,没有二次污染,对于治理藻类水华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200710009856.5权 利 要 求 书第1/1页1.一种通过超声波除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利用超声波破坏藻类生长对数期时的关键生长组分而去除藻类,即向藻类释放频率为100KHz~1MHz,功率为0~200W的超声波,每次5~10分钟,每5天超声一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超声波除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超声波使用的更佳频率为500KHz,更佳功率为80W。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超声波除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藻类为处于对数生长期的藻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超声波除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藻类为蓝藻类。

200710009856.5说 明 书第1/4页一种通过超声波除藻的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水处理技术应用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利用超声波去除水中藻类的方法。

背景技术工农业废水和生活废水的任意排放使水体的富营养化日趋严重,造成藻类的大量繁殖,导致水质恶化、水域功能严重退化,破坏原有生态系统的生物链,食物网,致使生物多样性丧失。

杜氏盐藻甘油合成代谢调控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杜氏盐藻甘油合成代谢调控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杜氏盐藻甘油合成代谢调控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与意义杜氏盐藻作为一种常见的微藻,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其中,盐藻甘油合成途径是杜氏盐藻生长的关键代谢途径之一,对其进行代谢调控可以提高盐藻甘油的产量和质量,从而获得更好的应用效果。

因此,对杜氏盐藻甘油合成代谢调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1)通过文献调研和实验分析,深入了解杜氏盐藻甘油合成途径的代谢调控机制。

(2)建立盐藻甘油合成途径的代谢调控模型,从基因、信号通路等层面探讨其代谢调控机制。

(3)通过实验验证代谢调控模型,评估不同调控策略对盐藻甘油合成的影响。

2. 研究方法:(1)文献调研:针对杜氏盐藻甘油合成途径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进行全面、系统的文献综述。

(2)基因组学和表观遗传学方法:从基因、信号通路等层面探讨盐藻甘油合成途径的代谢调控机制。

(3)细胞生物学和生物化学方法:通过构建不同代谢调控策略的盐藻培养体系,分析不同代谢调控策略对盐藻甘油合成的影响,并评估其产量和质量。

三、预期研究结果(1)系统地深入了解盐藻甘油合成途径的代谢调控机制,为盐藻甘油的生产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2)建立盐藻甘油合成途径的代谢调控模型,为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分析框架。

(3)评估不同代谢调控策略对盐藻甘油合成的影响,为盐藻甘油的高效生产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四、研究进度安排第1-2个月:文献调研,整理杜氏盐藻甘油合成途径的代谢调控机制。

第3-4个月:基因组学和表观遗传学方法的实验分析,建立盐藻甘油合成途径的代谢调控模型。

第5-6个月:细胞生物学和生物化学方法的实验分析,评估不同代谢调控策略对盐藻甘油合成的影响。

第7-8个月:数据分析和整理,论文撰写和修改。

第9个月:论文答辩和论文修改。

五、预期研究经费预计研究经费为XX万元,主要用于实验材料的购买、实验设备的使用和研究者的劳务报酬等。

其中,实验材料的购买费用为XX万元,实验设备的使用费用为XX万元,研究者的劳务报酬为XX万元。

杜氏盐藻(Dunaliella salina)超微结构研究

杜氏盐藻(Dunaliella salina)超微结构研究

杜氏盐藻(Dunaliella salina)超微结构研究
张西玉;白林含;陈维琼
【期刊名称】《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0(015)003
【摘要】Dunaliella salina具有薄而不均匀的外被膜。

鞭毛为“9+2”结构。

眼点位于细胞质中。

内质网丰富。

线粒体形状多样。

叶绿体呈“杯形”。

首次在杜氏藻中发现两个大型造粉粒。

细胞核位于叶绿体凹窝中,核仁存在时期很短。

【总页数】3页(P54-56)
【作者】张西玉;白林含;陈维琼
【作者单位】乐山师范学院生物系,四川乐山614004;四川大学生命科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248
【相关文献】
1.杜氏藻Dunaliella peircei超微结构研究 [J], 刘广发
2.K+浓度对杜氏盐藻(Dunaliella salina)生长的影响 [J], 李晓梅;张来军;李猛
3.杜氏盐藻(Dunaliella salina)对重金属铜胁迫的生理响应 [J], 郭宏实;汲晨锋;凌娜;刘小瑞;曹秀明;郎朗;綦峥;崔迪;刘冰;宋冬雪
4.人canstatin基因转化新型生物反应器——杜氏盐藻(Dunaliella salina)的初步研究 [J], 冯书营;谷辉辉;刘红涛;薛乐勋
5.杜氏藻(Dunaliella salina)对营养盐水平异动的适应策略——细胞生化组成及微量金属吸附、吸收能力影响 [J], 江忠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盐生杜氏藻对盐度改变的生理响应

盐生杜氏藻对盐度改变的生理响应

盐生杜氏藻对盐度改变的生理响应吴春;段舜山【期刊名称】《生态科学》【年(卷),期】2006(25)2【摘要】以盐生杜氏藻为实验材料,采用f/2培养基,设置了8个盐度(15、20、25、30、50、70、90、110)处理,分盐度改变前(A)和盐度改变后(B)两个实验阶段,研究了盐生杜氏藻在不同盐度处理下的生长情况,测定了藻液的OD值、叶绿素a、β-胡萝卜素、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A阶段,几个较低盐度(15、20、25和30)处理生长状况较好,其中又以盐度20的处理最好;余下的处理,盐度越高,其生长所受的影响越大.B阶段,盐生杜氏藻的生长进入平台期后,50、70、90、110几个盐度较高处理的细胞密度、叶绿素a、β-胡萝卜素含量均显著超过了作为对照的盐度20的处理.且B阶段末期,先前盐度15的处理蛋白质、糖的积累量,与A阶段末期相比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增加,而其余盐度处理组的蛋白质、糖含量则分别产生了不同程度的下降.【总页数】5页(P135-138,142)【作者】吴春;段舜山【作者单位】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所,广州,510632;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所,广州,5106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9.2【相关文献】1.不同盐度下水华束丝藻对CO2浓度倍增的生理响应 [J], 康丽娟;刘永梅;李敦海;刘永定2.苦草对盐度胁迫的生理生态响应及其应用 [J], 王在易3.盐度对滨海湿地盐地碱蓬生理指标和反射光谱的响应分析 [J], 卢霞;林雅丽;赵倩;顾杨;吴亚楠;王晓静4.半红树植物玉蕊对淹水-盐度胁迫的生长及生理响应 [J], 梁芳;檀小辉;邓旭;吴玉霜;吴敏;杨香春;李金玲5.盐度、光强和温度对盐生杜氏藻生长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 [J], 秦瑞阳;李永富;刘建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几种理化因素对杜氏盐藻的生理学效应的开题报告

几种理化因素对杜氏盐藻的生理学效应的开题报告

几种理化因素对杜氏盐藻的生理学效应的开题报告
杜氏盐藻是一种盐生真核藻类,在盐水环境中广泛分布。

该藻类受到多种理化因素的
影响,从而产生不同的生理学效应,这些因素包括盐度、温度、光照等。

本文将重点
探讨几种理化因素对杜氏盐藻的生理学效应。

1. 盐度
盐度是影响杜氏盐藻生长和代谢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过高或过低的盐度都会对其产生
不良影响。

低盐环境会使杜氏盐藻生长速率变慢、生产色素的能力下降。

高盐环境中,杜氏盐藻细胞内的盐浓度过高,容易导致细胞失去水分,从而影响其代谢能力。

因此,适宜的盐度对杜氏盐藻的生理学效应至关重要。

2. 温度
温度对杜氏盐藻的生长和代谢也具有显著影响。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对其造成不利
影响。

低温条件下,杜氏盐藻生长速率减慢,比较容易受到营养物质的限制。

高温环
境中,杜氏盐藻产生过多的活性氧,导致其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酶的活性下降、蛋
白质的氧化失活,从而降低细胞的代谢能力。

3. 光照
光照是杜氏盐藻的生长和代谢所必需的能量来源。

但是,过强或过弱的光照都会对其
生理学效应产生不利影响。

强光照条件下会导致杜氏盐藻产生过多的氧化物,影响其生长和代谢能力。

弱光照条件下,杜氏盐藻的光合作用能力变弱,导致细胞活性下降,生长速率减慢。

总之,盐度、温度和光照等理化因素对杜氏盐藻的生理学效应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更
好地了解这些影响,需要进一步研究这些因素的作用机制,发展出更有效的控制方法,提高其利用价值。

杜氏盐藻信号传导机制研究

杜氏盐藻信号传导机制研究

杜氏盐藻信号传导机制研究盐藻是一种生存于极端环境下的无细胞壁的单细胞真核绿藻,开发和利用盐藻的耐盐基因资源对于提高农作物的抗盐能力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概述了盐藻细胞信号传导和耐受盐胁迫的机制。

标签:盐藻信号传导盐藻又名杜氏藻,是一种单细胞真核藻类,属于绿藻纲团藻目,杜氏藻科,杜氏藻属。

盐藻没有细胞壁,原生质外仅有一层糖蛋白组成的外膜。

细胞中的主要细胞器是一个大的杯状叶绿体,体积约占细胞的一半。

细胞前方有两根等长的鞭毛,可以游动。

细胞核位于细胞内的前部,具有双层核膜,核内是典型的核仁。

此外,还具有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液泡等细胞器。

盐藻可行无性和有性繁殖,无性繁殖时细胞纵裂为二,类似于原核细胞;有效繁殖为同配方式。

盐藻还具有生长快,世代短、培养时不易被其它生物污染的特点。

因此,盐藻已日益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人们希望通过对盐藻的研究,了解并获得盐藻与耐受胁迫相关的特异基因,得到各种宝贵的抗逆基因资源,用于通过转基因手段提高高等植物对逆境的耐受能力。

杜氏盐藻是杜氏藻中的一种,它能够在大约0.05 mol/L到饱和(5.5 mol/L 左右)NaCl浓度的广泛盐度范围内生长。

甘油是杜氏盐藻在不同的盐度环境中生存的重要渗透物质,甘油的合成牵涉到两种特殊的酶,NAD~+为辅酶的3-磷酸甘油脱氢酶(G3PDH)和3-磷酸甘油磷酸酶(G3PP),而相反的途径甘油的异化牵涉到NADPH为辅酶的二羟基丙酮还原酶(DHAR)和一种二羟基丙酮激酶(DHAK)。

Ca是细胞内普遍存在的第二信使,在由细胞表面的环境刺激而引起的渗透信号的传导过程中起作用。

盐藻能耐受外界盐浓度的剧烈变化,具有很强的耐盐性,可在含0.05-5.5 mol/L NaCl的培养液中生存,是迄今发现的最耐盐的真核生物。

同时,盐藻对光照(70-1900 μmol quanta.m-2.s-1)、环境pH、温度、营养等变化造成的胁迫也有很好的耐受性。

超声波辅助提取杜氏盐藻油脂工艺研究

超声波辅助提取杜氏盐藻油脂工艺研究
单 细胞 的浮游植 物 , 于绿 藻 门 、 藻纲 、 属 绿 团藻 目、 多
毛藻科 、 氏 藻 属 , 杜 氏 藻 属 中最 具 代 表 性 的 藻 杜 是 种 J 。盐 藻脂 肪含 量较 高 , 含 ∞ 一 富 3和 ∞一6多不 饱和 脂肪 酸 , 仅 可作 为 植 物 油 的替 代 品 , 不 还可 作 为
H T一30 氮 、 、 气 发 生 器 : 京 汇 龙 公 司 ; G 0E 氢 空 北 K 50 V型数控 超 声 波 清洗 器 : 山超声 仪 器 有 Q一 0 D 昆
限公 司 ; Z W —D 型恒 温 水 浴 锅 : 北 黄 骅 市 航 天 DK 河
广 泛分 布于 海 洋 和 盐 湖 等盐 度 较 高 地 区 的 绿 藻 , 为
符。
关键词
盐藻
超 声波辅 助提 取
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得 率
文章编 号 :0 3— 14(0 1 l 0 7 0 10 0 7 2 1 ) 0— 0 5— 5
中图分 类号 : S 1 T2 9
文献标 识 号 : A
杜 氏盐 藻 ( u ail aia 俗 称 盐 藻 , 一 种 D n ll sl ) ea n 是
12 主要 试剂 和仪 器 .
1. L mi, 样量 1I , 流 比 5 :, 化室 温度 19m / n进 L 分 L 01汽
2 5 o 检 测器 温度 2 0℃ 。 2 C, 5
3 脂肪 酸 甲酯标 品 (0mgm ) 美 国 R s k 7种 3 / L : et e 公司 ; 三氟化 硼 乙醚溶 液 、 酮 、 丙 乙醚均 为分 析纯 。 2 1C气 相 色 谱 仪 : 津 仪 器 苏 州 有 限 公 司 ; 04 岛

UV-B辐射对2种海洋微藻生长和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

UV-B辐射对2种海洋微藻生长和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

UV-B辐射对2种海洋微藻生长和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俞泓伶;陈彬彬;谢志浩【摘要】通过实验生态学和生物化学的方法,研究了UV-B辐射对杜氏盐藻、小角毛藻的生长、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 UV-B辐射对小角毛藻的生长起促进作用,高剂量UV-B辐射对盐藻的生长具有一定抑制作用.(2)2种微藻叶绿素含量均低于对照组,UV-B辐射使盐藻叶绿素含量先下降后升高,而小角毛藻则随辐射剂量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3)2种微藻可溶性蛋白含量均低于对照组,且随辐射剂量的增加而下降;2种微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较对照组呈现出升高的趋势.【期刊名称】《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年(卷),期】2011(024)003【总页数】5页(P15-19)【关键词】UV-B辐射;杜氏盐藻;小角毛藻;生长;生理生化特征【作者】俞泓伶;陈彬彬;谢志浩【作者单位】宁波大学教育部应用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宁波315211;宁波大学教育部应用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宁波315211;宁波大学教育部应用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宁波3152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9.2臭氧层的衰减导致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辐射强度增强, 紫外线 B (UV-B)虽然仅占到达地球表面电磁光谱的很少一部分, 但是有研究表明北海海水表面紫外线辐射率的10%能够穿透到 6m深的水层, 而在北冰洋的清澈水域, 10%的表面辐射率可到达30m的水层. 海洋生物受UV-B辐射的潜在危害性在不断增加, 而在整个海洋食物网中, 海洋微藻是海洋生态系统的主要初级生产者, 是海洋食物链的基础, 在海洋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也是UV-B辐射增强最直接的响应者. UV-B辐射对海洋微藻的影响已有不少报道[1-2], 有研究认为 UV-B辐射能够破坏微藻的光合系统, 抑制藻细胞的生长, 最终导致海洋初级产生力减少[3], 而不同种类的微藻对辐射的敏感性存在较大差异[4], 长期暴露于辐射中能够使耐受力强的藻种大量繁殖, 敏感藻种减少, 使海洋微藻的种群结构和数量发生变化, 从而影响其他海洋生物及整个海洋生态系统.海洋微藻生长速度快、繁殖周期短、取材方便、种类繁多、易于培养和操作, 目前有关饵料单胞藻对 UV-B辐射的敏感性研究的报道较少. 杜氏盐藻(Dunaliella salina)是广泛分布于海洋、盐湖等盐度较高区域的常见绿藻, 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多糖以及蛋白质等, 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小角毛藻(Chaetoceros minutissimus)是我国海域重要的海洋浮游硅藻代表种类之一. 笔者以杜氏盐藻、小角毛藻为实验对象, 探讨了其对UV-B辐射的敏感性差异, 为建立UV-B辐射增强的海洋生物监测技术提供依据.实验藻种杜氏盐藻和小角毛藻由中国海洋大学微藻培养中心提供. 培养液采用f/2营养盐配方,光照强度为3000lx, 光暗周期12h:12h, 培养温度(20±1)℃, 培养至指数生长期待用.采用的紫外线B灯管用乙酸纤维素薄膜(上海生化试剂公司生产, 厚度为0.12mm)包被, 以除去低于 280nm的短波辐射. 整个体系在正式实验前需连续照射72h, 以减小薄膜过滤作用的不稳定性.所用薄膜每隔 1周更换 1次, 以防止薄膜的老化.实验时, 将藻液倒入直径为15cm培养皿中进行紫外照射, 辐射强度为1.25µW·cm-2, 通过调节辐射时间来改变辐射剂量. 为了防止光修复作用, UV-B处理后, 藻液需先在黑暗中恢复12h, 然后再光照12h. 在预实验的基础上, 设定30s(U1)、60s(U2)、90s (U3) 3个辐射处理组, 对照组为无UV-B辐射组, 每组各设3个平行样.每天摇动3~5次, 以防止藻类在培养期间沉积.血球计数板计数.取 30mL 的藻液, 6000r·min-1离心 10min, 弃上清液, 加入95%的乙醇至8mL,再将其放置在4℃的冰箱中冷藏 14~24h后取出, 离心取上清液,分别在波长为665nm、649nm处测定叶绿素a、叶绿素b的吸光值. 叶绿素a和叶绿素b浓度的计算方法如下:式中: Ca为叶绿素a浓度(mg·L-1), Cb为叶绿素b浓度(mg·L-1), Ca+b为叶绿素浓度(mg·L-1), P 为叶绿素的含量(mg·L-1), L为提取液体积(mL).取 30mL 藻液, 6000r·min-1离心 10min, 弃上清液, 取藻泥于研钵中, 加入生理盐水和石英砂冰浴研磨, 再离心 10~15min, 取上清液装入管中测定其生化指标. 每3d制备一次样品. 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按照Bradford方法[6]进行, 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活力的测定采用氮蓝四唑(NBT)光化学反应法[7].数据用Origin 11.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和计算.不同剂量处理组间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UV-B辐射对2种微藻的生长存在一定的影响(图1). 从图1可以看出, 高剂量处理组(U2、U3)对盐藻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其细胞密度均低于对照组; 而低剂量处理组(U1)藻细胞密度均略高于对照组. 小角毛藻第 13d后辐射处理组藻细胞密度均高于对照组.UV-B辐射对2种微藻叶绿素含量的影响见图2. 辐射处理组盐藻叶绿素含量均呈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 以第 6d相对较高, 叶绿素含量均低于对照组, 但差异并不显著(P>0.05). 辐射处理组小角毛藻叶绿素含量均低于对照组, 与对照组显著差异(P<0.05), 且随辐射剂量的增加总体呈下降趋势.UV-B 辐射对 2种微藻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见图3. 第3d辐射处理组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第6d和第9d逐渐下降, 且辐射剂量越大, 可溶性蛋白含量越低, 呈现出一定的剂量效应. 各时间段辐射处理组可溶性蛋白含量均低于对照组, 但差异不显著(P>0.05).UV-B辐射对2种微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的影响见图4. 盐藻辐射处理组SOD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但其随时间和剂量的变化规律并不明显. 除第3d时U1处理组较对照组低外, 小角毛藻辐射处理组 SOD活力均高于对照组, 且呈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 各辐射剂量对 SOD活力的影响并不显著.UV-B辐射对海洋微藻生长的影响已有相关报道[8-9]. 本实验结果表明, 低剂量UV-B辐射对盐藻的生长起促进作用, UV-B辐射对小角毛藻的生长表现为先抑制后促进, 类似的现象也有报道[10-13],Stebbing[14]和高尚德等[15]在研究有机锡对海洋微藻的毒性效应时发现了有机锡对海洋微藻生长的促进作用; 唐学玺等[10-11]的研究表明多种有机磷农药在较低浓度时都可引起海洋微藻生长的加快;这说明胁迫因子在低浓度或低剂量下对海洋微藻生长的促进作用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毒物在低浓度下出现的促生长现象是其在无毒情况下的刺激反应, Stebbing把这一现象称作“毒物的兴奋(刺激)效应”[14]. 另外, 有研究表明, 较高剂量的 UV-B辐射会降低编码蛋白质尤其是叶绿体中参与光合作用的关键蛋白质的 mRNA含量, 从而影响植物生长. 后期, 由于藻细胞对 UV-B辐射逐渐适应,辐射反而能刺激藻细胞的生长.叶绿素是藻类细胞中最基本的光合色素, 是植物形态建成和产量形成的基础.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 辐射处理组叶绿素含量呈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特征, 这可能是因为在胁迫情况下, 藻细胞表现出一定的抗逆性, 促进了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合成; 而随着UV-B辐射时间的延长和辐射剂量的增加, 最终破坏了叶绿体质膜和叶绿体分子, 抑制RUBP羧化酶活性, 从而抑制Hill反应, 破坏PSⅡ,使叶绿素含量下降[16].蛋白质的最大吸收波长正好处在 UV-B 辐射波长范围内, 因此蛋白质会受到 UV-B 辐射的影响[17]. UV-B辐射会抑制蛋白质的合成, 使植物蛋白含量减少[9]. 但也有研究表明, UV-B辐射促进蛋白质合成, 引起植物蛋白质含量的增加[18]. 蛋白质代谢研究结果的不一致主要原因有2种: (1) UV-B辐射对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与物种性质有关[19]; (2)在UV-B辐射下蛋白质含量的变化与植物生长发育阶段有关[17]. UV-B辐射还会降低编码蛋白质尤其是叶绿体中参与光合作用的关键蛋白质的mRNA含量, 从而影响植物体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光合作用的进行[20], 这也可能导致实验中辐射处理组可溶性蛋白含量的降低.藻类细胞中存在消除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的抗氧化系统—–抗氧化酶类和抗氧化剂, 它们在增强植物的抗逆性中具有不同的作用. SOD 对机体的氧化与抗氧化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清除ROS, 保护细胞免受伤害. 辐射处理组盐藻及小角毛藻的 SOD活力均出现了明显的升高, 说明藻类抗氧化系统受到UVB辐射刺激时, SOD等抗氧化酶类的活性会明显上升, 以清除产生的过量ROS, 减轻藻体所受到的伤害.近年来有研究提出[14], 某些UV-B吸收化合物如MAAs (Mycosporine Amino Acid), 黄酮醇及多胺类化合物在保护水生生物免受 UV-B辐射伤害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也有一些研究发现生物体内抗氧化系统, 如抗氧化酶系统成分 SOD、POD、Gpx和非酶系统成分如抗坏血酸、β胡萝卜素、GSH等在保护细胞免受 UV-B辐射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有关 UV-B辐射对微藻具体的作用机制目前还不清楚, 究竟哪种途径最终导致微藻对UV-B辐射的敏感性差异还需进一步研究. 同时, 由于实验室试验的局限性和海洋生态系统的复杂性, 准确估算UV-B辐射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相关文献】[1]Hader D P, Worrest R C, Kumar H D, et al. Effects of increased solar ultraviolet radiation on aquatic ecosystems[J].Ambio, 1995, 24:174-180.[2]Keller A A, Hargraver P, Jeon H, et al. Effects of ultraviolet-B enhancement on marine trophic levels in a stratified coastal system EJ3[J]. Marine Biology, 1997,130(2):277-287. [3]Lesser M P. Elevated temperature and ultraviolet radiation cause oxidative stress and inhibit photosynthesis symbiotic dinoflagellates[J]. Limnology and Oceanography, 1996, 41(2):271-283.[4]Karentz D, Cleaver J E, et al. Cell survival characteristics and molecular responses of Antarctic phytoplankton to ultraviolet-b radiation[J]. Phycol, 1991, 27:326-334.[5]朱颖, 王丽丽, 柴芸彬, 等. 茉莉酸甲酯对杜氏盐藻β-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J]. 宁波大学学报: 理工版, 2010,23 (1):13-17.[6]Bradford M M. A rapid and sensitive method for the quantification of microgram quantities of protein utilizing the principle of protein-dye binding[J]. Anal Biochem,1976, 72:248-254.[7]Beauchamp C, Fridovich I. Superoxide dismutase:Improved assays and an assay applicable to acrylamide gels[J]. Anal Biochem, 1971, 44:276-287.[8]刘泳, 王悠, 唐学玺, 等. UV-B辐射对两种海洋微藻生长的影响[J]. 海洋水产研究, 2000,21(2):22-26.[9]王悠, 杨震, 唐学玺, 等. 7种海洋微藻对UV-B辐射的敏感性差异分析[J]. 环境科学学报, 2002, 22(2):225-230.[10]唐学玺, 李永祺. 久效磷对叉鞭金藻和三角褐指藻光合色素的影响[J]. 海洋通报, 1997, 16:31-35.[11]唐学玺, 徐家英, 李永祺. 久效磷对四种海洋微藻的毒性效应[J]. 海洋环境科学, 1998, 17:1-5.[12]蔡恒江, 唐学玺, 张培玉, 等. 3种赤潮微藻对UV-B辐射处理的敏感性[J]. 海洋科学, 2005,29(3):30-32.[13]徐达, 唐学玺, 张培玉. UV-B辐射对2种海洋微藻的生理效应[J].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 2003,33(2):240-244.[14]Stebbing A R D. Homesis the stimulation of growth by low levels of inhibitors[J]. Sci To l Environ, 1982, 22:213-234.[15]高尚德, 吴以平, 赵心玉. 有机锡对海洋微藻的生理效应[J]. 海洋与湖沼, 1994, 25:259-265.[16]蔡恒江, 唐学玺, 张培玉, 等. UV-B辐射对青岛大扁藻生长及其某些生理特性的影响[J]. 海洋科学进展, 2005,23(4):460-465.[17]冯国宁, 安黎哲, 冯虎元, 等. 增强 UV-B辐射对菜豆蛋白质代谢的影响[J]. 植物学报, 1999,41(8):833-836.[18]Nedunchezhian N. Induction of heat short-like proteins in Vigna sinensis seeding growing under UV-B enhanced radiation[J]. Physiol Plant, 1992, 85:503-506.[19]Vu C V, Allen L H, Garrard L A. Effects of supplemental UV-B radiation on primary photosynthetic carboxylating enzymes and soluble proteins in leaves of C3 and C4[J].Crop Plant, 1982, 55:11-16.[20]Jordan B R, He J, Chow W S, et al. Changes in mRNA levels and polypetide subunits of ribulose-1, 5-biophosphate carboxylase in response to supplementary ultraviolet-B radiation[J]. Plant Cell Environment, 1992,15:91-98.。

超声共振技术在水库藻类抑制中的应用初探

超声共振技术在水库藻类抑制中的应用初探

图 3 监测期间平均藻类浓度以及表层水温随时间变化
3. 1. 2 水库藻类水平空间的分布 图 4 为围栏外 7 个采样点 8—10 月的平均总藻浓度与
蓝藻浓度。
图 4 监测期间各采样点的总藻、蓝藻平均浓度
图 2 水库监测点布置
3 结果与讨论 3. 1 水库藻类分布 3. 1. 1 水库藻类时间分布
图 3 为深圳 X 水库 8—10 月的平均藻类浓度以及表层 水温随时间的变化。从图中可以看出,8、9、10 月份总藻平均 浓度分别为 42. 9、43. 6、32. 0 ug / L。8 月和 9 月较为接近,10 月份下降 了 25% 左 右。蓝 藻 平 均 浓 度 分 别 为 21. 3、18. 5、 15. 4 ug / L,总体上呈逐月下降趋势。蓝藻占总藻比例较大, 分别为 49. 7% 、42. 4% 、48. 1% 。随着时间推移,藻类浓度逐 渐下降。这主要是因为藻类的生长与温度有很大的关系,持 续的高温更容 易 引 起 藻 类 的 疯 长[10]。 监 测 期 间,库 区 表 层 水温在 8、9 月份相近,10 月有明显下降。当水库表层水温从 29. 5℃ 下降到 26. 5℃ ,总藻浓度从 42. 9 μg / L 下降到了 32. 0 μg / L。
1'号点浓度/( ug·L - 1) 33. 8 27. 4
藻类去除率 / % 23. 36 23. 68
1. 0
27. 8
蓝藻
2. 5
17. 5
18. 6
33. 09
15. 0
14. 29
参考文献: [1] 彭海清,谭章荣,高乃云,等 . 给水处理中藻类的去除[J]. 中国
给水排水,2002,18( 2) : 29 - 31. [2] Lee T. J. ,Nakano K. ,Matsumara M. Ultrasonic irradiation for blue

赤潮治理方法综述

赤潮治理方法综述

赤潮治理方法综述韩锡锡;李琴;曹婧;于文涛;鞠莲【摘要】文章综述目前赤潮治理的主要方法,其中物理法重点介绍机械搅动法、超声波法、吸附法和气浮法,化学法重点介绍无机药剂法、有机药剂法和胶体絮凝沉淀法,生物法主要介绍引入赤潮藻类生物天敌、微生物技术和化感技术,分析各自优势和不足,采用微生物技术和化感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和发展前景.【期刊名称】《海洋开发与管理》【年(卷),期】2018(035)004【总页数】5页(P76-80)【关键词】赤潮;海洋环境;防灾减灾;微生物技术;化感技术【作者】韩锡锡;李琴;曹婧;于文涛;鞠莲【作者单位】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青岛 266033;山东省海洋生态环境与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青岛 266033;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青岛 266033;山东省海洋生态环境与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青岛 266033;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青岛 266033;山东省海洋生态环境与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青岛 266033;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青岛 266033;山东省海洋生态环境与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青岛 266033;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青岛 266033;山东省海洋生态环境与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青岛 2660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44.3+49;P76;G353.110 引言赤潮是全球性的海洋生态灾害,不仅破坏海洋生态系统,而且直接或间接危害海洋环境、海洋生物和人类健康,对海洋渔业和滨海旅游业等构成严重威胁。

日本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对濑户内海和东京湾等赤潮多发区开展有针对性的监测和治理工作,卓有成效;美国于1993年确立“赤潮国家计划”,在赤潮多发海域开展监测预测和发生机理研究工作;国际海洋研究委员会(SCOR)和联合国政府间海委会(IOC)于1998年共同发起“全球有害赤潮的生态学和海洋学研究计划”,得到众多国家和国际团体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加拿大以及欧、亚一些国家也相继制定国家赤潮防治和研究计划。

杜氏盐藻无菌化处理及其对生长的影响

杜氏盐藻无菌化处理及其对生长的影响

现盐藻藻株的无菌化处理,且对藻株生长的影响不显著(P>0.05);带菌盐藻与无菌盐藻在延滞期和指数生长
期细胞密度差异不显著,稳定期后无菌藻可以保持较长一段时间的稳定生长,但带菌盐藻细胞密度下降,易
下沉老化。
关键词:杜氏盐藻;无菌化;抗生素;比生长率;细胞密度
中图分类号 Q94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11-0017-5
Axenation of Dunaliella salina and the Effects of Axenic Cultivation on the Growth of the Strain
Wang Lingling1,2 et al.
(1Weihai Ocean Vocational College,Rongchen264300,China;2Weihai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Micro⁃ algae Germplasm Resources,Rongchen 264300,China)
基金项目:山东省高校科学计划项目(J16LE61);威海市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项目(2016GGX025-2);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资金项目:海洋 工程技术服务中心。
Abstract:Sensitivity test,antibiotic sterilization and comparison of non-axenic strain and axenic strain growth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susceptibility of hybrid bacteria in Dunaliella salina to different antibiotics,the effect of differ⁃ ent antibiotics on the growth of Dunaliella salina strains,the axenation of Dunaliella salina by antibiotics,and the changes in growth curve of non-axenic strains and axenic strain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xenation of Dunaliella salina strains could be achieved by successive use of 200 μg·mL-1 ampicillin,50 μg·mL-1 cefuroxime and 400 μg· mL-1gentamicin,and its effect on the growth of Dunaliella salina strains was not significan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利用超声波抑制藻类生长的方法[发明专利]

利用超声波抑制藻类生长的方法[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11]公开号CN 1422951A[43]公开日2003年6月11日[21]申请号03100009.6[21]申请号03100009.6[22]申请日2003.01.03[71]申请人清华大学地址100084北京市100084-82信箱[72]发明人吴庆余 汤娇雯 徐瀚 郝宏伟 陈以方吴敏生 [51]Int.CI 7C12N 13/00C12N 1/12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5 页[54]发明名称利用超声波抑制藻类生长的方法[57]摘要利用超声波抑制藻类生长的方法,属于利用超声波进行环境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利用超声波抑制藻类生长的环境治理技术领域。

其特征在于,它是向水中的藻类释放频率为1.5~2.0MHz,强度为0.5~0.6w/cm 2的超声波。

本发明操作方法简单,易于实现,没有二次污染,对于治理水华等生态问题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在其它环境和生物工程领域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03100009.6权 利 要 求 书第1/1页 1.利用超声波抑制藻类生长的方法,含有向水中的藻类释放超声波的步骤,其特征在于,它是向水中的藻类释放频率为1.5~2.0MHz,强度为0.5~0.6w/cm2的超声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超声波抑制藻类生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水中的藻类释放频率为1.7MHz,强度为0.5~0.6w/cm2的超声波。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利用超声波抑制藻类生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释放超声波为每次5分钟,四天释放一次。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利用超声波抑制藻类生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中的藻类是处于停滞期的蓝藻。

03100009.6说 明 书第1/4页利用超声波抑制藻类生长的方法技术领域:利用超声波抑制藻类生长的方法属于利用超声波进行环境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利用超声波抑制藻类生长的环境治理技术领域。

超声辐射对海水小球藻的生物效应

超声辐射对海水小球藻的生物效应

超声辐射对海水小球藻的生物效应张元标;李文权;王清池;陈清花【期刊名称】《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01(040)003【摘要】In this study, a three-factor and four-level orthogonal experiment was designed to study the biologic effect of ultrasonic radiation on Marine Chlorella. The experiment results revealed that under the ultrasonic radiation conditions of the low power and short time, the growth rates of Marine Chlorella and the percentage of TUFA and individual major fatty acid were enhanced obviously, the result of variance analysis reveal that under the optimum ultrasonic radiation conditions the growth ratek×100(h-1) of Marine Chlorella could be 4.65~5.67(h-1), a factor of 1.86~2.26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led. The percentage of TUFA of Marine Chlorella could be 69.5%~74.3%, 7.7%~12.5% more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led.%设计了一个超声频率、超声功率和辐射时间三因素四水平的正交实验,研究超声辐射对海水小球藻的生物效应.实验结果表明,在适宜超声频率条件下,采用低功率、短时间超声辐照可以提高海水小球藻生长速率和脂肪酸不饱和度及主要不饱和脂肪酸的百分含量.方差分析表明,在正交实验所确定的最佳超声条件下,其生长速率常数k×100(h-1)可达4.65~5.67 h-1,为对照组的1.86~2.26倍;其脂肪酸不饱和度可达69.5%~74.3%,与对照组相比可提高7.7%~12.5%.【总页数】5页(P653-657)【作者】张元标;李文权;王清池;陈清花【作者单位】厦门大学海洋学系,厦门大学亚热带海洋研究所,;厦门大学海洋学系,厦门大学亚热带海洋研究所,;厦门大学海洋学系,厦门大学亚热带海洋研究所,;厦门大学海洋学系,厦门大学亚热带海洋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681【相关文献】1.不同盐度下敌敌畏对海水小球藻的毒性效应 [J], 齐安翔;蔡明刚;黄天春;刘四光;王杉霖2.海水小球藻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基因(Chpepc2)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J], 黄希文;施定基;贾晓会;田琪琳;贾睿;何培民3.臭氧处理海水对小球藻的生理效应 [J], 王成刚;汤晓华;郑波;马生生4.不同盐度下敌敌畏对海水小球藻的毒性效应 [J], 齐安翔;蔡明刚;黄天春;刘四光;王杉霖5.镧系元素对海水小球藻的毒性效应 [J], 苏丹;台培东;李培军;可欣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型生物反应器杜氏盐藻研究进展

新型生物反应器杜氏盐藻研究进展

新型生物反应器 杜氏盐藻研究进展*柴玉荣1**王天云1,2薛乐勋1(1郑州大学细胞生物研究室 郑州 450052 2新乡医学院细胞生物学教研室 新乡 453003)摘要 转基因植物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外源物质已成为基因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而杜氏盐藻(Dunaliella salina )作为新型生物反应器生产外源蛋白具有独特的优点,就盐藻这一生物反应器的特点、存在问题和开发应用前景等的最近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关键词 杜氏盐藻 生物反应器 基因工程收稿日期:2003 09 28 修回日期:2003 12 2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270031)和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资助项目(2002AA628050)**电子信箱:yrchai@目前,随着分子生物学理论水平的提高和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动、植物的遗传操作能力也大为增强,其中用绿色植物作宿主生产外源物质日益受瞩目,尤其是利用植物做生物反应器生产药用蛋白、抗体、口服疫苗等,由于其安全和廉价,越来越受人们关注。

植物生物反应器!目前已被国家列为863计划重点项目。

成功的转基因植物如烟草(刘玉乐,1993)、马铃薯(Arakawa 等,1998)、番茄[1]等已用来产生乙型肝炎病毒(HB V)的疫苗、预防腹泻和呼吸道疾病的疫苗,并且在动物实验中免疫效应明显。

现在一种新型生物反应器 盐藻(Dunaliella salina ),用来生产药用蛋白或口服疫苗,具有独特的优点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即就盐藻最近的研究状况做一综述。

1 简 介杜氏盐藻是一种单细胞真核藻类,属于绿藻纲(Chlorophyceae )团藻目(Volvocales ),杜氏藻科(Dunaliellaceae),杜氏藻属(Dunaliella )。

盐藻没有细胞壁,原生质外仅有一层糖蛋白和神经氨酸组成的外膜,具有一个杯状、大型的叶绿体,体积约占细胞的一半。

细胞前方有2根等长的鞭毛,可以游动。

超声波强化提取杜氏盐藻中β-胡萝卜素工艺的研究

超声波强化提取杜氏盐藻中β-胡萝卜素工艺的研究

超声波强化提取杜氏盐藻中β-胡萝卜素工艺的研究周鸣谦;刘云鹤;陈宏柱【摘要】对超声波强化提取杜氏盐藻中β-胡萝卜素的工艺进行了研究,以β-胡萝卜素的得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确定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超声波强化时间和液料比4个因素共同影响下,从杜氏盐藻中提取β-胡萝卜素的最优工艺条件,即液料比6∶1 (mL∶g),超声波强化时间70 s,提取温度20℃,提取时间为9 min.在上述提取条件下,β-胡萝卜素的得率可达到4.418%.【期刊名称】《食品研究与开发》【年(卷),期】2012(033)012【总页数】4页(P54-57)【关键词】杜氏盐藻;β-胡萝卜素;超声波;提取【作者】周鸣谦;刘云鹤;陈宏柱【作者单位】淮海工学院海洋学院,江苏连云港222005【正文语种】中文β-胡萝卜素能降低生物体内因自由基诱发的过氧化作用,具有延缓衰老和防止癌变的功能;同时它还是VA的前体,可用做化妆品助剂、食品和饲料添加剂等。

杜氏盐藻(Dunaliella salina)具有较强的β-胡萝卜素合成能力,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其β-胡萝卜素积累量最高可达藻体干重的14%[1],是较具开发潜力的β-胡萝卜素天然资源。

β-胡萝卜素的提取以溶剂法为主,用超声波、微波和超临界流体等手段辅助提取以提高得率[2-7]。

本文主要对超声波强化提取杜氏盐藻中β-胡萝卜素的方法进行研究,为杜氏盐藻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试剂与仪器1.1.1 材料杜氏盐藻粉:购于山东富施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经超临界二氧化碳脱脂处理。

1.1.2 试剂丙酮、甲醇、石油醚(沸程60℃~90℃)、氯仿,以上试剂均为分析纯;β-胡萝卜素标准品,纯度≥90%。

1.1.3 仪器SK8210LHC超声波仪:国华电器有限公司;UV745N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式中:X为β-胡萝卜素的得率,%;C为在标准曲线上查得的β-胡萝卜素的含量,(μg/mL);V1为层析时点样体积,mL;V2为从浓缩液中取出0.1 mL后定容的体积,mL;m 为样品质量,g。

静态荧光光谱法研究杜氏盐藻的生长规律

静态荧光光谱法研究杜氏盐藻的生长规律

静态荧光光谱法研究杜氏盐藻的生长规律
张敏;彭长德;侯玉娟;冯琳
【期刊名称】《激光生物学报》
【年(卷),期】2010(019)004
【摘要】测量了杜氏盐藻不同生长期的静态荧光光谱,得出了杜氏盐藻生长规律曲线.通过与传统的分光光度计法和血球计数板法研究盐藻生长规律的比较发现,该方法反映的是活盐藻细胞浓度的变化情况,更能反映盐藻实际生长规律;不仅操作简便,灵敏度高,而且可以实现远距离非接触测量.
【总页数】5页(P530-534)
【作者】张敏;彭长德;侯玉娟;冯琳
【作者单位】徐州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江苏,徐州,221116;徐州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江苏,徐州,221116;徐州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江苏,徐州,221116;徐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433.4
【相关文献】
1.不同Cd2+浓度与硝酸盐浓度、磷酸盐浓度交互作用对杜氏盐藻生长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J], 王帅;梁英
2.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杜氏盐藻突变株中硝酸盐还原酶基因的表达 [J], 贾岩龙;尹雅玲;邱乐乐;薛乐勋
3.静态荧光光谱法研究稀土对杜氏盐藻生长的影响 [J], 张敏;彭长德;侯玉娟;刘敏;
施建
4.重金属胁迫对杜氏盐藻生长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J], 王帅;梁英;冯力霞;田传远
5.用荧光光谱研究杜氏盐藻生长 [J], 侯玉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超声波除藻的机制以及安全性研究进展

超声波除藻的机制以及安全性研究进展
4 0 0 0 4 5 ) (重庆大学三峡库 区生态环境教 育部 重点 实验室 ,重庆
摘 要 :超 声波空化氧化是 一种新 兴的 除藻技 术。较之 其他 的除 藻工 艺,超 声波有 着 无可 比拟 的优 势 ,越 来越 受到重 视 。本 文就超 声波除藻技 术研 究 中的热点问题—— 超声波除藻的机制 以及超 声波除藻的 水质 安全性 的最新研 究进展 进
第3 3卷第 1期
2 0 1 4年 2月




Vo 1 . 3 3. NO . 1
S I CHUAN E NVI R0NMEN T
F e b r u a i T 2 0 1 4




超声 波 除 藻 的机 制 以及 安全 性 研 究 进 展
陈龙 甫,姚娟娟 ,张 智 ,张咏 雪 ,张梦然
Ab s t r a c t : Ul t r a s o n i c c a v i t a t i o n o x i d a t i o n i s a n e w t e c h n i q u e f o r a l g a e r e mo v a l wi t h i n c o mp a r a b l e a d v a n t a g e s .T h i s p a p e r
能 力强 的特 点 能有效 的克 服这 一 问题 。再 次 ,超声
1 超 声波 空化氧化机理
水体在 一定 频 率的超 声波 辐射作 用 下会 产生 大 量空 化泡 。在 超 声 波 正 压 相 和 负 压 相 的交 替 作 用
下 ,空化 泡在 数微 秒 甚 至 纳秒 内经 历 绝 热 的振 荡 、 生长 、压缩 和 破灭 整个 过程 ,从 而在水 溶液 中产 生 局部 的高温 高 压 微 环 境 ( 温度 可 达 5 0 0 0 K,压 力

矿产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年来 ,赤 潮 、水 华在 我 国水 域地 区发 生 的范
围越来 越大 , 率越 来越 高 , 续 时间也 越来 越长 ; 频 持 与此 同时 ,赤 潮 、水华 生 物种类 也 不断 增 多 ,给 海 洋 环境 、海洋 渔业 乃至 人类 的健 康造 成 了 巨大 的危 害 J超声 波控 藻技 术 是近 年来 发展 起来 的一 种新 。
响,为超声波控藻的生态风险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 1 材 料 与 方 法 11 实验 藻种 及培 养 . 杜 氏盐 藻 ( nl l aia)来 自暨南 大学 水 Du ai lsl ea n 生 生物 研究 所藻 种 室 , 用 f 采 / 2培养 基 , 盐度 为 3 , 0 培 养温 度 为 ( 4士 )℃ ,光 照强度 为 p oo s 10 2 1 h tn 0  ̄ o ・ -.~ 光 暗 比为 1L : 2 t lm 2S m 2 1D,p 为 65 70 H .~ .。 培养 时 , 10mL藻 液转 入 2 0mL三 角瓶 中 ,置 将 5 5 于 C 2 5 L H 型人 工气 候培 养 箱 中培养 。 C 7T 2 12 超 声 波处理 装 置 . 本 实 验 采 用 天津 奥 特 赛 恩 斯 仪 器 有 限公 司 生 产 的 UH一5B型超 声波 细胞 均 质仪 作 为超声 装置 , 90 输 出功 率为 9 0W , 5 频率 为 2 Hz 实验 时 , 2 0 2k 。 将 5 mL处 于对数 生 长期 的杜 氏盐 藻加 入 到 5 0mL的烧 0 杯 中 ,用 超 生均 质仪 进行 处理 ,处 理 完后倒 回 5 0 0
处 理次 数
1 6次
每 次处 理时 间( 总处 理 时间 6 4s 4s )

超 声 波 的总作 用 时间设 为 6 和 18S 4S 2 ,分 1 6 次 、8 、4次 、2次 、1 进行 处 理 ,所 有 的处理 次 次 均在 4d内完 成 ,每 次处 理 的问 隔 时间相 等 ( 实验 设 计 如表 1 ,后 面数 据说 明按 处 理次 数从 多 到少 的
生态环境学报 2 1, 94: 7 —7 0 0 1 ()7 17 5
ht: w.ec. m t ・ww j si o p/ / e t
E— i: dtr , ec.o male i ( i si m o &e c
超 声 波对 杜 氏盐 藻 生 长 的刺 激 效 应 研 究
肖群 ,段舜 山
E wad 18 - 2 0 年 发 表 的关 于 Homei d r对 8 0 3 8 r s s效 应
的 1 0余 篇 文献 记 载 的 近 5 0 个 剂 量一 反 应 关 系 0 4 0 6 进 行 统 计 后 发 现 : 物 理 和 化 学 因 子 均 能 引 发 Hr s omei 应 ,关 于 化 学 因子 引 发Homei 应 s效 r s s效 的研 究 占7% ,但 是 关 于 物 理 因 子 作 用 引 起 hr 1 o. mei s s现象 的研究 ,目前 所见 文献 极少 【。 o J
表 1 实验方 案设 计
Ta E p rme t l e in o t i t d b1 x e i n a sg f h ssu y d
用 频 次 对 微 藻 生 长 影 响 的研 究 , 目前 未 见 文 献 报 道 。本试 验设 计 了6 和 1 8s 4s 2 N个 时 间强 度处 理 ,
暨 南大 学水 生生 物研 究 中心, / 省高 校水 体 富营养 化 与赤潮 防 治重 点实 验 室 ,广东 广 州 5 03 广东 162
摘要 :以杜氏盐藻 ( u ai l sl a)为实验材料 ,用 超声 波细胞均质仪作为超声装置对杜 氏盐藻进行 处理 ,分别设 6 D n l l ai ea n 4S 和 18s两个时间强度处理 ,各时间强度均分 1 、8 、4次 、2次和 1 2 6次 次 次五种间隔 ,以无超声波作用 为对 照。超声波 作 用解除后 ,将各处理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培养 7d ,测定生长过程 的吸光值 、叶绿素 a 含量 、最大光能转化效率 、实 际光 能 转化效和光合 电子传递效率等指标 。结果表 明 ,在 6 和 1 8 两个总 时间强度处理 下 ,超声波短 时间多次处理有利 于杜氏 4S 2 S
Hr s omei s效应 是 指 生 物受 到胁 迫 后 产 生 的适 应性 反应 ,以双 向剂 量 反应 为特 征 ,通 常 表现 为高
剂量 时抑 制生 物 的生长 ,低剂 量 时却促 进 生物 生长 的现象¨ ] om s 。。H r ei s效应 向传统 的阈值模型 、线 性非 阈值 模型 提 出 了挑 战 ,对 生态 风 险评估 具有 重 大 意 义 因 而 引起 了 国 内外 研 究 者 的兴 趣 [ 1 4 。 - 5
盐藻 的生长 ,使其吸光值 、叶绿素 a含量 、最大光能转化效率 、实际光能转化效率 以及光合 电子传递效率等 指标 均 比对照有
所提高。
关键词 :超声波刺激效应 ;杜 氏盐藻 ;补偿生长
中图分类号 :X13 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7 —9 6( 00)0 -7 1 5 6 45 0 2 1 40 7 — 0

mL的三角 瓶 中 。 13 实验 设计 .

型技术 ,具有操作简便 ,在处理 中不引入其他 的化 学 物质 、反 应条 件温 和 、反应 速 度快 等优 点 l J l , ¨
因而受 到 了众 多 学者 的关 注 ,相 应 的 ,超 声 波对微 藻 生理 的影 响也受 到 了广 泛关 注 【 J l 。由于超 声波 作用 是 瞬 间的 ,为 了提 高控 藻效 果 ,有人 建议 每 隔 个 时间段施 加 一次作 用 。然 而 , 于 超声 波作 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