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研究生教育与培养模式的思考
浅析研究生培养方式存在问题及其对策
浅析研究生培养方式存在问题及其对策【摘要】研究生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群体,对于研究生培养方式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分析现有研究生培养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学术研究与实践能力薄弱、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不足、学科交叉能力缺失、导师指导与支持不足以及科研环境和资源匮乏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对策建议。
文章指出研究生培养方式的改革是必要的,为了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有必要加强对研究生的学术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的支持和指导。
未来研究方向可以在完善研究生培养方案、优化导师指导机制、提高科研资源配置等方面展开进一步研究,以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方式,问题,学术研究,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学科交叉能力,导师指导,科研环境,资源匮乏,改革,对策建议,未来展望。
1. 引言1.1 研究生培养方式问题的重要性研究生培养方式问题的重要性在于对于高等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的影响至关重要。
研究生是国家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培养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科技创新水平和经济发展。
当前研究生培养存在诸多问题,如学术研究与实践能力薄弱、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不足、学科交叉能力缺失、导师指导与支持不足以及科研环境和资源匮乏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研究生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更影响着整个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加强研究生培养方式的改革,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研究生的整体素质和能力,对于提升国家的科技创新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2 研究生培养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生培养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学术研究与实践能力薄弱、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不足、学科交叉能力缺失、导师指导与支持不足以及科研环境和资源匮乏。
学术研究与实践能力薄弱是因为现有的培养方式注重理论知识传授,而忽视了实际操作和实验实践的训练,导致研究生在实际科研工作中能力不足。
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不足是因为传统的培养方式往往讲究功利性成果,缺乏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研究生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数字化赋能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与思考
数字化赋能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与思考【最新版6篇】目录(篇1)一、引言二、数字化赋能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性1.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2.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3.推动研究生教育创新发展三、数字化赋能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的实践探索1.优化课程设置2.实施个性化培养方案3.推进产学研一体化4.加强实践教学四、数字化赋能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存在的问题1.数字化资源的不足2.教师队伍建设滞后3.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观念障碍五、建议和展望1.加大数字化资源投入2.提升教师队伍数字化素养3.鼓励创新与实践正文(篇1)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字化技术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对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数字化赋能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不仅可以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还能推动研究生教育创新发展。
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展开讨论,并结合实践探索,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和展望。
首先,数字化技术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可以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
通过数字化技术,可以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让研究生能够接触到更多的学术资源,拓宽知识视野。
同时,数字化技术还可以实现教学过程的个性化,让研究生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学习内容和进度,提高学习效率。
其次,数字化技术可以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
在数字化背景下,研究生培养可以更加注重能力培养,通过实践教学、产学研一体化等方式,让研究生在实践中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综合素质。
再次,数字化技术可以推动研究生教育创新发展。
通过实施个性化培养方案,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加强实践教学等措施,可以打破传统教育模式,培养出更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然而,在数字化赋能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的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如数字化资源的不足,教师队伍建设滞后,以及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观念障碍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加大数字化资源投入,提升教师队伍数字化素养,鼓励创新与实践,以推动研究生教育向更高质量、更具创新性的方向发展。
总之,数字化技术为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带来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浅析研究生培养方式存在问题及其对策
浅析研究生培养方式存在问题及其对策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的加速和教育水平的提高,研究生教育已成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
在研究生培养方式中,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对策。
研究生培养方式中存在的一个问题是重视理论而忽视实践。
传统的研究生教育注重理论的培养,强调理论的研究和发表学术论文。
这种培养方式存在着脱离实际的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研究生常常面临实际问题,而他们却没有接受过相关实践经验的培养,导致他们无法很好地应对实际工作中的挑战。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对策。
加强研究生的实践培养。
可以通过组织实践课程、实习项目等形式来培养研究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以致用。
建立行业与学校的合作机制,让研究生能够参与实际项目的研发与实施,以获得实践经验。
鼓励研究生参与一些实际问题研究,以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究生培养方式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对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型研究生培养的偏重。
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方式通常将学术型研究生培养为理论研究者,而将专业型研究生培养为实践工作者。
这种培养方式存在一定局限性,无法满足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对高级人才的需求。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加强学术与实践的结合。
可以为学术型研究生提供实践类课程,让他们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也可以为专业型研究生提供学术类课程,使他们能够具备一定的理论研究能力。
建立多元化的培养模式。
可以根据行业需求和个人兴趣,为研究生提供多样化的培养路径,让他们能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进行深入研究。
注重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无论是学术型研究生还是专业型研究生,都应该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创新,解决实际问题。
研究生培养方式中存在的第三个问题是评价体系的单一性。
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方式主要以学术论文为评价标准,忽视了研究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对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对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高等教育教学模式也需要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
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和水平的重要途径。
在此,我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对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思考。
教学目标是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根本。
在研究生课程教学中,应该以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要目标。
对于不同专业领域,研究生的教学目标也有所不同。
但无论是哪个专业,都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实践操作。
还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跨学科知识能力,让他们能够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复杂化。
教学内容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生课程教学内容应该紧密结合行业需求和学科前沿,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和学科壁垒,注重学科交叉和学科融合。
还应该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注重课程的实践性和前沿性,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教学方法是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
传统的教学方法过于注重教师的主导地位,缺乏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不能满足学生的综合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研究生课程教学应该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课堂互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评价是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保障。
传统的教学评价主要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培养和创新水平的评价。
研究生课程教学评价应该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评价。
可以通过学术论文、项目报告、课程设计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术研究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避免趋向本科生教育化的思考
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避免趋向本科生教育化的思考随着我国研究生的扩招,研究生的培养机制在管理、教学、研究方面出现一些不配套的问题。
特别是教学模式还具有本科式的教学特点,硕士生教育在趋向本科生教育化。
本文阐述了几点改善我国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的思考。
[标签]硕士生教育培养模式本科生教育化我国恢复研究生学位教育30年来,研究生教育事业发展呈逐步上升态势,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为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作出了非同寻常的贡献。
随着硕士研究生逐年扩招,教育体制、教育方略、培养条件是否与之相适应,研究生教育的目的与研究生教育质量是否达标,这些都是需要评价的。
最重要的是,在研究生扩招、研究生教育大发展的同时,应防止研究生教育趋向大学本科化。
一、研究生教育的现状1.全国研究生教育状况近十年来,我国研究生大幅度扩招,目前在校研究生总数有120多万,相当于我国恢复高考之初在校本科生的数量。
这个数字标志着研究生教育的大发展,同时也产生了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给研究生教育带来了根本性的影响。
2.吉林省研究生教育状况截止2008年,吉林省研究生在校生规模为4.29万人,其中部委院校2.7万人,省属院校1.4万人,科研机构为1600多人,比上年度增长11%。
从近几年研究生招生规模来看,每年全省扩招约为4~5%。
2006年招生数为1.39万人,2007年为1.44万人,2008年为1.5万人。
仅从2008年情况看,部委院校招生数为0.95万人,省属院校为0.5万人,科研机构为550余人。
全省扩招规模为4.2%,省属院校扩招规模为9.2%,高于部委院校。
3.吉林省高校教师学位结构状况以2007~2008年的情况为例:2007年全省在校大学生为51万余人,专任教师为3.16万余人,师生比为16.11%。
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为3300余人,占学校教师的10.5%;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为1.16万余人,占高校教师的36.6%。
2008年全省在校生为54.7万人,专任教师为3.25万余人,师生比为16.81%。
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与培养机制浅谈
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与培养机制浅谈1. 引言1.1 研究生教育管理意义研究生教育管理意义: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工作对于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推动学术研究和科学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生教育管理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研究生教育管理是保障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
通过严格管理,能够确保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为研究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科研平台。
研究生教育管理是培养高水平人才的有效途径。
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能够引导研究生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培养他们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研究生教育管理是推动学术研究和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要支撑。
通过规范管理,能够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动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持续发展。
研究生教育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加强管理,不断完善管理机制,才能更好地发挥研究生教育的作用,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推动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
1.2 研究生教育培养机制重要性研究生教育培养机制是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关键环节,对于培养高素质、高水平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培养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可以促进研究生全面发展,提高其学术能力和科研水平。
科学合理的培养机制能够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学科发展和科研成果转化。
通过规范的培养机制,可以有效提高研究生的学习效率和科研成果产出,为其未来的学术和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研究生教育培养机制的重要性还体现在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传承学术传统与培育新人、强化学术规范与加强学术责任等方面。
培养机制的严谨性和灵活性,可以有效引导研究生积极参与学术活动,提升其学术素养和独立思考能力。
培养机制的建设也是高校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可以推动研究生教育朝着更加科学、规范和人性化的方向发展,为高等教育事业的长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字数:239】2. 正文2.1 目前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存在问题1.资源分配不均衡:一些学校在研究生教育方面投入不足,导致研究生培养条件与质量不高。
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思路探讨
() 1 德国。德国除少数 大学实本 科、 硕士 、 士三 级学位 制度 。 博 多数
确 了需要 解 决 的 关键 问题 。
【 关键词l硕士研究生
人才培养
培养模式
研究生招生规模 的不断扩大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 的必然 , 但是这种 教 课程设置的侧重点也不 明晰 , 程教学 和导 师组 成基本没 有差 异, 课 学位论 育规模的扩大是以研究生教育培养出有足够 含金量的高质量 、 高层 次的人 文过分重视学术 性, 在具体要求和内容上也没有 明确 两者的差异。在这样 才为前提的 , 如果仅仅着眼于规模和数量 , 有培 养质量作保证 , 没 那最终 的 没有原则性差异 的培养模式下 , 导致的结果是专业学位教育过于 “ 学术化 ”
结果是造成国家教育资源的 巨大浪费。 因此 , 面对社会 经济的发展和需 求 的现象。
的变化 , 研究生培 养模式也需要与时俱 进加以变革。
一
尽 管有些大学对研究生教育存在 的问题已经开始觉悟 , 进行 了一些 也
、
我 国 研 究 生培 养 现 状 及 存 在 的 问 题
改革 , 但总体 上看 , 改革其实只是研 究型、 学术 型人才培养 的“ 简化版 ” 应 ,
研 究 生 培 养 模 式 存 在 的 问 题 与 改 革 思 路 探 讨
◆王 萍
(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 摘要】通过对我 国研 究生培 养现状的分析 , 发现存在培养 目标 单一、 养质 量不 高、 培 课程设置和 培养模式 雷同、 士研 究生培养处境尴 硕
关于对研究生培养教育的现状分析及相关思考
关于对研究生培养教育的现状分析及相关思考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高层次人才、推动学科发展和科研创新的重要使命。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高端人才需求的日益增长,研究生教育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对当前研究生培养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思考和建议。
一、研究生培养教育的现状分析1. 培养模式落后于实际需求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主要以硕士、博士学位授予为主要目标,注重学术研究和科研能力的培养。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加速,对高端、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现有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落后于实际需求,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
2. 竞争压力加大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研究生教育的竞争压力也呈现出逐渐增大的趋势。
许多研究生在考研、毕业后就业等方面面临着巨大的竞争,这也导致了许多问题的存在,如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下降、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
3. 学术导师制度存在缺陷学术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当前学术导师制度存在的一些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一方面,一些导师在指导研究生时不够尽职尽责,导致学生在学术研究和生活上遇到困难时得不到及时的帮助和支持;由于学术成果评价机制的不完善,导师们往往更注重自己的学术研究成果,而忽视了对研究生的培养。
二、相关思考与建议1. 探索多元化的培养模式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的培养模式也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和改革。
在研究生培养教育中,应该探索多元化的培养模式,加强对专业技能、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2. 加强学术导师队伍建设学术导师是研究生培养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应该加强对导师队伍的建设和管理。
一方面,应该建立健全的导师考核评价机制,对导师的教学水平、科研成果、学生培养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激励优秀的导师,同时对不良导师进行约束和惩罚。
加大对导师的培训力度,提高导师的教学和指导水平,引导导师更多地回归到教育教学的初心上来。
关于新时期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几点思考
【 何莲珍.自 l 1 ] 主学 习 其 力的培养 U. 及 1 外语教 学与研 究,
2 0 ,4 :8— 8. 0 3 ( )2 7 2 9 【1 Ma e , Mi al A n lC a t er i t t is 2o’ l yJ c e & n aUh h mo. a n Sr e e l . h L n g ag
【 高教研究 】
关于新 时期提高研究生培 养质量 的几点思考
( 四川农业大学 何 桦, 王继文 动物遗传育种研究所 , 四川 雅安 651 ) 2 04
摘要 : 近年来 ,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张 , 研究生培养质量 已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 如何进一步推进研 究生培养体制改革 , 如何提 高研 究生教 育质量 , 快高层 次创新人 才培养 , 加 是研 究生教 育 中亟待研 究和解决的 问 题 。本文就 当前研 究生培养过程 中出现 的各种 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 结合学校 和学院研 究生培养方式 , 探讨新 时期
如 何 进 一 步提 高 和加 强研 究 生 教 育 工作 。
关键词 : 究生教育 ; 研 培养质量; 对策
中图分类号 : 4 G63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6 4 9 2 (02 1— 0 8 0 17 — 3 42 1 )0 05 — 3
我 国 目前 正处 于研 究生 教育 的快速发展 时期 , 研
究生培养工作也进入 了新的阶段 ,随着研究 生招生规 模 的逐渐扩 大 , 研究培 养模式 的 日趋 多样化 ,研究生教育质 量问题便 日益显
现 。就 目前来看 , 当前研究生教育主要存 在以下几个方
浅析研究生培养方式存在问题及其对策
浅析研究生培养方式存在问题及其对策【摘要】研究生培养方式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理论与实践脱节、培养模式单一、师生互动不足以及缺乏创新意识培养。
针对这些问题,应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推行多元化培养模式、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机制,并注重培养创新意识。
改革研究生培养方式的必要性在于提高培养质量,促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对接。
未来发展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使其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创新人才。
通过这些措施和方向,可以有效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适应时代要求,推动学术繁荣和科技进步。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方式、问题、对策、改革、发展、理论与实践、模式、师生互动、创新意识、重要性、现状、未来、改革必要性。
1. 引言1.1 研究生培养方式问题的重要性研究生培养方式问题的重要性在于其直接影响到研究生的学习效果和个人发展。
研究生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其培养方式的问题不仅关乎研究生个体的成长,更关乎整个社会的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当前,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研究生需要具备更加全面和专业的知识和能力,而传统的培养方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这种需求。
研究生培养方式问题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其影响到科研创新和学术发展。
如果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仅仅停留在书本知识的传授和传统研究方法的应用上,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就很难在科研领域中取得突破性的成就。
而研究生培养方式的问题往往导致了研究生们在科研创新和学术领域的水平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影响了整个学术和科研领域的发展。
1.2 研究生培养方式的现状研究生培养方式的现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目前,我国研究生培养方式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研究生培养中的理论与实践存在脱节现象。
在教育过程中,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研究生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难以胜任。
当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单一,缺乏个性化和差异化的培养路径。
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反思与对策
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反思与对策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
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注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问题日益凸显。
本文将就当前我国研究生培养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反思,并提出对策,以期能够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
一、研究生培养质量存在的问题1. 招生质量不高。
当前,研究生招生数量不断增加,但招生质量并没有相应提高,导致学生整体素质不高,对研究生教育质量产生了不良影响。
2. 教育模式陈旧。
目前国内研究生教育采用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为主,与国际先进教育模式相比,存在巨大差距。
这种教学模式在实践中效果不佳,难以满足现代高等教育的需求。
3. 师生互动不足。
在国内研究生教育中,师生互动少,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导致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影响了研究生的整体素质。
4. 培养目标不清。
当前,研究生教育没有设定明确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向和培养模式没有得到很好的理论支撑和实践验证,从而导致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引导,无法很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对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没有很好的清晰认识。
二、研究生教育的对策1. 提高招生质量。
要加强对研究生招生的管控,选择有潜力、有创新能力、具有较高承受能力的优秀学生,从源头上提高研究生素质。
2. 推行现代教育模式。
学校应引入国际先进教育模式,推行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增强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3. 加强师生互动。
学校应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鼓励教师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多种形式的教学交流和师生互动。
教师和学生应加强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信任关系。
4. 明确培养目标。
学校应制定明确的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并将其纳入课程体系和考核标准中。
研究生教育应该注重专业技术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培养。
5. 加强实践环节。
研究生教育应尽量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工程项目和科研实践中去,提升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毕业后的求职和科研工作做好准备,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临床医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临床医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与思考1. 引言1.1 当前临床医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面临的问题当前临床医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面临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研究生的学习效果和未来发展。
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存在不合理的情况,有些课程内容与实际临床工作脱离较远,缺乏实用性和针对性;实践与理论教学存在脱节现象,学生缺乏实际操作技能和临床经验,不能很好地适应未来的临床工作;导师资源匮乏也是一个突出问题,导师队伍的带徒能力和指导质量参差不齐,无法满足研究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缺乏实践环节和项目实践机会,学生无法在实际临床环境中锻炼自己的能力和提升自己的实战经验;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创新,传统的培养模式无法适应当今医学领域的发展要求,需要更多的创新和改革来提升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这些问题亟待解决,才能更好地培养出符合医学领域需求的高水平临床医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
2. 正文2.1 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是临床医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
当前的课程设置往往过于理论化,缺乏实用性和针对性,无法有效地满足学生在临床实践中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部分课程内容过时、与实际临床工作脱节,导致学生学习后难以将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一些专业课程设置缺乏灵活性,不能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和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有些课程内容重复,有些又过于零散,给学生的学习和工作带来困扰。
需要对专业课程进行深入分析和改革,确保课程内容能够贴近临床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解决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的问题,学校应该加强与医院或临床实践基地的合作,充分借鉴临床实践经验,根据实际需求调整和优化课程设置。
可以引入跨学科合作,将不同专业的知识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对专业课程的重新设计和调整,可以更好地培养出适应临床工作需要的专业医学人才。
2.2 实践与理论教学脱节实践与理论教学脱节是当前临床医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对高等学校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的思考
从 根 本 上规 定 了人 才 特 征并 集 中体 现 了教育 思 想
和教 育 观念 ” 以此 为蓝 本 , 们 可 以将 研究 生 培 。 我
收 稿 日期 :0 0 0 — 2 21—30
作者简 介: 李宏娟 , , 女 辽宁朝 阳人 , 辽宁 大学成人教 育学院院长。 宁大学 学 报( 学社 会 科学版 ) 哲
Junlo i nn nvri ( hl o h n oi c ne ) o ra f La i U i sy P i s y ad S c lS i cs o g e t op a e
Vo138 No . .3 Ma 2 0 v. 01
李 楠 楠 , , 宁 沈 阳人 , 宁 大学 研 究 生 学 院 科 员 , 究 实 习 员。 研 究 方 向 : 女 辽 辽 研 高等 教 育 。
l8 5
辽 宁大学 学报 ( 哲学社 会科 学版 )
上 的差 别 。
2 1 正 00
业学 位研究 生 制度 开始 实 行 ,并在 今后 逐 步增 加 专业学 位推 免生 的数 量 和 比例 。由此 可见 , 研究 生 分类 培养模 式 的逐 步确 立 已经 成为 我 国研究 生 教
养 模 式 的 内涵 阐释 为 :在 一定 的教 育理 念 的 指 导 下 ,为 实现 研 究 生培 养 目标 而采取 的培 养 过程 的 某 种标 准样 式 和运 作 方式 。从 宏观 角度 理解 , 研究
生 培养 模式 仅 仅 包括 两 个 核心 要 素 , : 养 目标 即 培 和培 养 过程 ,二 者 的关 系 是培 养 目标 决 定 培养 过
一
、
研 究生培养 分 类模 式 的现状
业 学 位总体 招 生数 的 7 . 目前我 国参 与专业 学 1 %。 6
研究生创新教育的思考和建议-2019年精选文档
研究生创新教育的思考和建议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处于基础性、先导性地位,担负着为知识经济的发展提供创新人才的重任。
研究生教育肩负着为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重任,是增加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力量,其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和扩大。
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研究生教育更是以其智力资源和科研优势成为社会生活的中心。
其发展直接关系到综合国力的提升与国际竞争力的增强。
因此研究生创新教育是高等教育不可推卸的职责。
、研究生教育的现状自从1999 年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就进入了跨越式的发展阶段,2000 年---2004 年,在校研究生总人数分别为30.12万,39.32 万,50.10 万65.10 万,81.99 万。
增长率都在25% 以上,到2005年突破了100 万人。
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研究生规模。
然而,在研究生数量扩大的同时其质量并未同比提升,甚至出现了“质量滑坡”现象。
尤其在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呈现严重不足,表现为大多数研究生缺乏创新能力、个人主见和创新意识,遇到问题不能很好的做出理性,准确而全面地判断,并创造性的加以解决。
我国研究生创新教育存在教育思想观念滞后、培养模式僵化、师资队伍质量不高、毕业论文及答辩把关不严等诸多问题。
要通过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学术环境,进行管理机制的创新,来推进研究生创新教育。
出现如此结果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研究生教育体制不完善。
培养过程越来越简单和培养的年限在缩短,加之研究生教育规模超长发展,使得研究生教育资源日益紧张,对研究生的教育投入相对不足。
(二)定位不准确,培养方向不明确。
从国家层面到各个高校对研究生的培养缺乏科学合理的定位,研究生培养和本科生培养究竟有什么区别?我们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研究生?是仅仅会写几篇论文的研究生还是考试会拿高分的研究生?研究生培养方向定位是一个战略问题,关系到整个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问题,关系到国家高级人才的储备问题,关系到国家的竞争力问题, 是研究生教育的头等大事。
研究生教育中的学科交叉培养模式
研究生教育中的学科交叉培养模式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学科交叉培养模式在研究生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学科交叉培养模式指的是将不同学科的知识与方法相结合,给予研究生跨学科训练和综合素质提升的机会。
本文将从学科交叉培养模式的背景、现状及其对研究生培养的意义进行探讨。
一、学科交叉培养模式的背景学科交叉培养模式的兴起源于对传统学科划分的质疑。
传统的学科划分往往导致专业性过强,研究过程中缺乏多学科的合作与交流,难以应对复杂的科学问题和现实挑战。
学科交叉培养模式的出现,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通过融合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研究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复杂问题,提高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学科交叉培养模式的现状学科交叉培养模式在研究生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许多国内外高校纷纷设立交叉学科研究中心,开展跨学科的教育和研究活动。
例如,美国的斯坦福大学成立了“人工智能与生物学交叉研究中心”,旨在推动人工智能和生物学的交叉研究。
中国的清华大学也积极倡导学科交叉培养,设立了“交叉信息研究院”,专注于信息科学与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这些实践表明,学科交叉培养模式已经成为研究生教育的趋势和发展方向。
三、学科交叉培养模式对研究生培养的意义学科交叉培养模式对研究生培养具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
首先,学科交叉培养模式有助于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
传统的学科划分限制了研究生对其他学科的了解和接触,而学科交叉培养模式提供了跨学科交流和学习的机会,有助于研究生跳出学科壁垒,更全面地认识世界。
其次,学科交叉培养模式有助于促进创新和科研能力的提升。
各学科之间的融合与融通,为研究生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多种角度和思路,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潜力。
研究生在交叉学科的培养过程中,将接触到更多科研前沿和热点问题,培养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此外,学科交叉培养模式还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现实社会中,对综合素质较高的研究生需求日益增加,而那些具有多学科背景和跨学科能力的研究生更容易适应社会需求,获得就业机会。
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的思考
5 3
二 、 分 认 识 开 展 全 日制 专 业 学 位 研 究 生 教 充
育 的 重 要 性
我 国专业 学位 教育 发展 的 实践证 明 , 专业 学位 教 育适 合 我 国 国情 和教 育实 际 , 已成 为学 位与 研究
人, 但从业 人 员学 历结 构 明显偏低 和 知识 能力结 构
一
、
我 国政 府 大 力 推 进 专 业 研 究 生培 养
加 强应 用 型人 才 培 养是 加 快 我 国经 济发 展 方
型 、 能 型人 才培 养 规 模 , 快 发 展 专 业 学 位 研 究 技 加
生 教 育 。 ”
专 业学 位 研 究 生 教育 同时 列 入 国家 中长 期 人
式 转 变和 产业 结构 调 整 的迫切 需要 。近年来 , 国家
20 0 9年教 育 部 下 发 《 于 做 好 全 日制 硕 士 专 关 业 学位 研究 生 培养 工 作 的若干 意见 》( 研 [ 0 9 教 20 ]
收 稿 日期 : 0 11 - 8 2 1 —02
第 1期
吴 仁 群 : 专 业 学 位 研 究 生 教 育 培 养 模 式 的 思 考 对
国务 院 学位委 员 会 主 任 委员 刘 延 东 同志 分 别 对 专
业学 位研 究生 教 育 的改革 与发 展提 出了 明确 要 求 ,
强调 要推 动学 位设 置 和授权 审 核制 度 改革 , 把专 业 学位 放在 与学 术 学位 同等 重要 的位 置 , 增加 专业 学 位类 型 , 究新 的授 予 单 位 准 入 机 制 , 快 专 业 学 研 加
中 图 分 类 号 : 6 G4 文 章 编 号 :1 0 —6 6 2 1 ) 1 0 20 0 482 (0 2 O - 5 - 0 4 文 献 标 识 码 :A
浅析研究生培养方式存在问题及其对策
浅析研究生培养方式存在问题及其对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崛起,人才已经成为影响国家发展的核心力量。
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培养方式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然而,现实中研究生培养存在着种种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探讨并提出合理的对策,以推动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长远发展。
研究生培养方式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培养方式单一现在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大多都是以导师辅导为主,以研究为主要任务,因而很难给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机会。
研究生在学术研究之外,也需要进行一些课程学习、学科交流、社会实践等,从而拓宽自己的视野和发展空间。
二、任务过于繁重现在的研究生面临的任务越来越繁重,导致他们很难有时间和精力去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和能力。
这甚至会导致研究生的身心双重负担,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发展。
三、评价体系不完善现有的研究生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评价标准和手段也没有统一。
这导致学生和导师之间的双向交流缺乏有效的支撑,如何评价研究生的学术能力和创新能力也不统一。
四、创新思维不足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应该从创新能力的培养入手。
然而,现实中的培养模式却很难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到位。
创新能力的培养还需要加强跨学科交流,拓宽知识面,实践能力,灌输开放的心态等一系列因素的配合。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高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和水平?为了保证研究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应该合理规划他们的学习任务,避免过于繁重的学习任务。
学生的学业压力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是培养其成才的必然过程,但必须兼顾身心发展的现实需求,通过减轻部分学业负担,提高学习质量,消除对研究生身心健康的隐患。
一个科学、全面、公正的评价体系对于研究生的培养至关重要。
评价体系可以包括教学质量评价、科研成果质量评价、社会实践质量评价等。
同时,也应该建立一个科学的评价标准和方法,以便为学生和导师之间的双向交流提供参考。
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是培养其成才的重要目标之一。
为了培养这样高水平的创新人才,我们应该加强研究生创新思维的培训,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创新课程与实践项目,教授创新的方法和技能,同时,还应该建立完善激励机制,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和技能。
对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对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高层次人才、推动科学研究与学术交流、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研究生教育也需要不断改革和创新,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需求。
对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将有助于提高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促进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实现。
在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中,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关注研究生培养目标的转变。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也需要与时俱进。
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以学术研究为主,忽视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在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使研究生培养目标更加符合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的需要。
二、关注研究生课程设置的优化。
研究生课程设置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将直接影响到研究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在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中,应当注重对研究生课程设置的优化,更新课程内容,拓宽教学领域,强化实践环节,提高研究生学习的实效性和适应性。
三、关注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
导师是研究生教育中最核心的力量,导师的素质和能力将直接影响到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在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中,应当注重对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建设,提高导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加强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促进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关注研究生课程教学的国际化发展。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国际化教育已成为各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在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中,应当注重促进研究生课程教学的国际化发展,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拓宽研究生的国际视野,提高研究生的国际竞争力,推动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