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不良反应的认识误区分析和应对策略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物不良反应的认识误区分析和应对策略

概述药物不良反应认识误区,如中药不良反应比西药少、处方药不良反应比非处方药少、正规大厂的药品不会有不良反应、不良反应较重的药品都应停用等;在此基础上提出正确认识药物不良反应类别,正确认识药物不良反应的程度,正确辨别药物不良反应的方法,正确处理药物不良反应的措施。

标签:药物;不良反应;分析;策略

药物不良反应(ADR)是指药物在诊断、治疗过程中或预防疾病、调节人体机能过程中,在规范用量常规用法情况下,出现的对人体有害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的统称。本文主要概述药物不良反应认识误区,并提出应对策略。

1药物不良反应的认识误区

1.1认识误区一中药不良反应比西药少,大部分中药材是天然绿色的,大部分中成药是由天然绿色的中药材制作,然而,天然绿色有下列问题,药材是不是真正的天然绿色,是自然形成,还是人工种植;药材原产地;药材运输、保管、加工过程,温度控制,组方是否合理,中药材的萃取技术,提纯问题是极为关键的问题,这往往是中药制剂注射液不良反应的根本原因。因此,中药不良反应比西药少属于认识误区。

1.2认识误区二非处方药不良反应比处方药少,一般来说,非处方药多数是口服外用,使用方便,主要针对小伤小病,经过长时期临床证明和应用,确实其不良反应较少,严重程度较低。但是由于个体差异问题、特异质反应问题,有些非处方药不良反应也是很严重的,个别的甚至导致死亡,不容小视。同时,也不能因为有些非处方药不良反应程度较轻就产生麻痹思想。因此,非处方药不良反应比处方药少也属于认识误区。

1.3认识误区三正规大厂的药品不会有不良反应,人们普遍的认识是正规大厂的药品不会有不良反应,假冒伪劣的药物才会引起不良反应,其实不然,正规大厂程序多、控制节点多,那个環节出现问题都易产生不良反应。另一点,正规大厂生产的新药或新品种,涉及动物试验问题、临床试验问题,一方面动物实验和人体临床试验毕竟不同,因为动物和人体病理生理机制不同另一方面客观存在临床试验时间短、试验案例数少、试验范围较小的问题。因此,正规大厂的药品不会有不良反应也不能一概而论。

1.4认识误区四不良反应较重的药品都应停用,几乎所有的药品都有一个疗效和不良反应比的问题,我们希望疗效越高越好,不良反应越小越好。但是对于危及生命、对于必须使用有无更好更安全的药品替代,还是要在医生的管控下使用的,比如化疗药物的骨髓抑制问题,对于癌症患者不化疗不行,化疗的骨髓抑制可随时间和药物治疗而恢复;比如治疗痛风的痛,使用秋水仙碱是必须的,但其上吐下泻的副作用随着停用秋水仙碱而消失,所以说,不良反应较重的药品都

应停用,也是有偏差的。

2药物不良反应的应对策略

药物不良反应的应对策略主要包括:正确认识药物不良反应类别、正确认识药物不良反应的程度、正确辨别药物不良反应的方法、正确处理药物不良反应的措施等方面。

2.1正确认识药物不良反应类别药物不良反应类别一般是指A型、B型、C 型药物不良反应[1]。A型是由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所致,具有剂量依赖性、可预测性,包括毒副作用、继发反应、后遗效应、首过效应等,A型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病死率低,危险性小,个体差异大;B型是由药物变性降解产生有害物质所致,或特异质反应(如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失),B型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病死率高,危险性大,个体差异明显;C型药物不良反应机制尚不明确,潜伏期较长,如长期服用避孕药所致的乳腺癌等。

药物不良反应问题很受国家药品食品监管部门的重视,因此要正确认识药物不良反应,目前,一般将药物不良反应分轻、中、重三级[2],轻度是指轻微不良反应,中度是指重要器官有明显的中度损害,重度是指有致残、致畸、致癌“三致”的危险,甚至死亡。正确认识药物不良反应,是客观评价这个药物,给患者服用后好处大于坏处,还是反之,如何控制药物的不良反应,使药物的不良反应降至最低。

2.2正确认识药物不良反应的程度药物不良反应问题很受国家药品食品监管部门的重视,因此要正确认识药物不良反应,目前,一般将药物不良反应分轻、中、重三级,轻度是指轻微不良反应,中度是指重要器官有明显的中度损害,重度是指有致残、致畸、致癌“三致”的危险,甚至死亡。正确认识药物不良反应,是客观评价这个药物,给患者服用后好处大于坏处,还是反之,如何控制药物的不良反应,使药物的不良反应降至最低。

认真执行国家药品监管部门关于药物不良反应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制度,强化医院院内药品监管程序,强化院外执业药师制度,一个新药上市前必须严格审查,比如动物试验、临床试验、药品生产设计、工艺路线、数据的来源及其真实性。上市后,必须跟踪监管,继续临床研究,以期发现新的不良反应,和药物配伍方面禁忌,有无中、重度临床不良反应。

2.3正确辨别药物不良反应的方法根据药物不良反应时间进行判断,常见于用药后数s或数h的不良反应有,过敏性休克、血管神经性水肿、药疹、荨麻疹等;常见于用药后1~2w的不良反应有,洋地黄不良反应(绿视、黄视、心律失常等),血清病样反应,利尿剂所致的水肿反应;常见于长期用药后突然停药出现反跳现象的有,心得安、可乐定、糖皮质激素、抗凝剂等。

根据药物不良反应症状进行判断,常见于用药后症状已经缓解,又出现反跳,如高血压患者服用心得安所出现的反跳性高血压,心绞痛患者使用钙离子拮抗剂

所出现的反跳性心绞痛,都可以从症状来辨别。

2.4正确处理药物不良反应的措施合理用药至关重要,临床医生选用药物要指征明确,合用药物要目的明确,疗程和用药方案要清晰合理,疗程医生不仅要熟知所用药物的药理作用,还要清楚其不良反应。执业药师要对临床医生用药进行监督,确保合理用药,提供高效优质规范的药学服务。护士在执行医嘱方面也要注意合理用药,注意药物配伍禁忌问题。院外药房和乡镇卫生院也要要注意预防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比如自行购买非处方药,就不能盲目购药,患病毒性感冒就不可随意使用抗生素;不可随意增减药物剂量,随意加大剂量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的还会导致中毒;对肝肾功能、造血系统、血糖产生不良反应的药物,要了解药物过敏史、特异质反应等,对肝肾功能有问题的患者避免使用有损肝肾功能的药物,对血细胞减少的患者避免使用骨髓抑制药物,对糖尿病患者避免使用含糖药物。总之,要强化用药前咨询,合理、规范使用药物,预防、避免、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任嫦娥.药学监护与合理用药[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10):936-937.

[2] 朱永洙.药物不良反应的应对策略[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3):2060-206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