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0017《花卉学》课程教学大纲
【VIP专享】《花卉学》大纲10-11-20

《花卉学》教学大纲【课程编码】 JZZB4150【课程名称】花卉学【英文名称】Ornamental Flowers【总学时】 60学时【学分】3学分【理论学时】 46学时【实验、实践学时】14学时【课程类别】学位课、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园林专业【课程性质、目标和要求】《花卉学》是研究园林花卉的生物学特征、分类、繁殖和栽培及其应用的理论与技术的一门科学,是园林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熟悉各种花卉的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全面掌握各类花卉的繁殖栽培技术及在园林中的应用。
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1)要求学生掌握花卉学的涵义,了解我国花卉栽培的历史、现状和未来,正确理解我国花卉资源优势和在世界上所处的位置。
(2)掌握依据生态学习性分类的花卉类型,掌握依据花卉原产地分类的花卉类型;熟练掌握不同花卉类型的生态学习性气候特点。
(3)了解花卉生长发育的规律性,花芽分化的理论,熟练掌握春化作用、光周期作用、花芽分化基本概念与不同类型。
(4)正确理解个环境因子对花卉分布与生长发育的影响,熟练掌握水分、温度、光照因子对花卉分布和生长发育的影响。
(5)掌握常见的花卉栽培保护地类型,熟练掌握不同温室类型的特点。
(6)了解目前国内外先进的繁殖方法——组织培养,掌握常见的繁殖方法——种子繁殖、扦插繁殖、嫁接繁殖、分生繁殖、孢子繁殖以及压条繁殖等。
(7)掌握露地花卉、温室花卉的栽培管理方法,了解促成和抑制栽培、无土栽培的方法。
(8)了解国内外花卉应用的范围与方式,掌握花坛、花境的概念、种类、设计与施工方法。
(9)掌握常见露地花卉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繁殖与栽培管理。
(10)掌握常见温室花卉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繁殖与栽培管理。
(11)掌握不同类型仙人掌及多浆植物的生态习性与栽培管理,了解其观赏特点与园林应用。
(12)掌握月季、牡丹的栽培管理及其园林应用。
【教学内容和要求】绪论花卉的定义、范围和作用;我国花卉的栽培历史;花卉栽培的现状与前景。
《花卉学》课程教学大纲

2
多媒体授课
完 成 课 后 作 阅 读 教 材 课堂提问与 和参考书 讨论 业
2
多媒体授课
完成课后作 业
阅读教材、 课堂提问与 参考书和 讨论 有关文献
2
多媒体授课
完成课后作 业
阅读教材、 课堂提问与 参考书和 讨论 有关文献
2
多媒体授课
完 成 课 后 作 阅 读 教 材 课堂提问与 和参考书 讨论 业
学生分组,结合
2
多媒体授课
2
多媒体授课
分组讨论
章 木本花卉 讨论课及复 习
2
讨论
所学知识,完成 与花卉相关的 题目的讨论
大作业
分组讨论
*考核方式 (Grading)
1、理论课考试:闭卷考试(占总成绩 70%) 。 2、课堂提问及作业等:作业占总成绩 20%,课堂考勤及提问占总成绩 10%。 教材: 《花卉学》 ,包满珠主编,主编非我校教师,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年 7 月 出版, ISBN978-7-10-907749--2、使用 3 届、中文、国家级规划教材。 参考资料:
《花卉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基本信息(Course Information) *课程代码 (Course Code) *课程名称 (Course Name) 课程性质 (Course Type) 授课对象 (Audience) 授课语言 (Language of Instruction) *开课院系 (School) 先修课程 (Prerequisite) 授课教师 (Instructor) *学时 (Credit Hours) *学分 (Credits)
要求 (Class Schedule & Requirements)
花卉学

《花卉学》教学大纲学时:54 总学分:3理论学时:36 实验学时:18面向专业:园艺专业大纲执笔人:赵飞大纲审定人:姜泽盛一、说明1.课程的教学目的、性质、地位和任务花卉学是观赏园艺的主干课程之一,以花卉生物学特性、栽培管理及使用为主要研究内容,和《观赏树木学》构成观赏植物的主体课程。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花卉成为人们高生活质量的标志性消耗品之一。
消费的增长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兴起。
花卉产业成为农业领域获利较大的产业之一,同时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我国的花卉业起步较晚,基础薄弱,技术水平低,产业的发展迫切需要政策、技术、资源等的合力支持,健全体制。
本课程从花卉业的发展到新技术工艺的使用,全面透析了花卉业发展的内涵。
本课程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讲授花卉学基本理论和栽培使用等相关知识,使学生能够掌握常见花卉的生长发育习性及栽培管理技术,同时培养学生花卉研究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经营理念。
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花卉的生物学特性、栽培管理技术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使用,能够识别常见花卉种类及科属,掌握花卉栽培设施的使用及管理,了解花卉的市场运作和开发策略。
本课程学习要求《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生态学》的先修要求。
二、课程教学大纲及学时分配前言(2学时)第一章花卉的种质资源及分类(2学时)第一节花卉种质资源第二节花卉分类第二章花卉形态特征及生物学习性(2学时)第一节花卉形态特征和观赏品质一、花二、叶三、茎四、果实五、根系第二节花卉生物学习性一、花卉生长周期二、开花生理三、营养生理第三章环境生态和花卉生长发育的关系(3学时)第一节有关的生态概念一、生境二、生态因子三、人工环境四、主导因子五、生态模拟第二节温度和花卉生长发育的关系一、温度对花卉自然分布的影响二、温度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三、差温技术(DIF)原理及使用第三节光照和花卉生长发育的关系一、光照强度的影响二、光周期的影响三、光质的影响四、花卉对环境光照的适应和调整第四节水分和花卉生长发育的关系一、土壤水分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二、空气湿度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三、花卉生长发育对水分的适应性第五节基质环境及营养条件和花卉生长发育的关系一、基质相评价二、基质pH值的调整及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三、营养的缺失及营养元素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四、花卉的他感作用及连坐障碍第六节环境污染和花卉生长发育的关系一、大气污染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二、水污染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三、土壤污染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四、花粉污染对环境的影响第四章花卉栽培设施(2学时)第一节设施类型及评价一、温室二、大棚三、荫棚四、其它设施第二节温室及大棚环境调控设备一、光控设备二、温控设备三、水分调节设备第三节温室生产设施一、栽培床及花架二、营养供给系统三、花卉采收及运输系统第五章花卉常规栽培技术(4学时)第一节露地花卉栽培管理一、土壤管理二、肥水管理三、花卉植株管理四、花卉轮作五、越冬防寒第二节盆花生产和经营一、基质调配和消毒二、盆栽种苗的培育和管理三、设施环境的调控四、盆花出售前的管理和包装第三节切花生产和经营一、切花生产的发展及展望二、切花种苗的生产和处理三、切花栽培管理四、切花采切五、切花的质量标准及检测六、切花分级、包装和贮运第六章花卉无土栽培技术(4学时)第一节花卉无土栽培意义和发展一、无土栽培的概念二、花卉无土栽培的意义及特点三、国内外花卉无土栽培的发展第二节无土栽培原理一、花卉根系结构及吸收特性二、影响根系吸收矿质的因素三、无土基质四、营养亏缺和补救第三节营养液技术一、营养液的组成及要求二、营养液的制备及调整三、营养液的使用和管理第四节花卉无土栽培类型、评价及技术要点一、基质栽培二、营养液膜(NFT)栽培三、深液流(DFT)栽培四、水培五、雾培第七章花卉花期调控技术(3学时)第一节花卉花期调控的意义一、概念二、花卉花期调控的发展三、意义第二节花期调控的基本理论一、开花生理及学说二、确定开花调节技术的依据第三节花卉花期调控的技术途径一、温度调控及实例分析二、光照调控及实例分析三、激素调控及实例分析四、栽培技术调控及实例分析五、调控技术的综合使用方案及实例分析第四节花期调控中问题及解决方案第八章特色花卉生产和经营(3学时)第一节芳香花卉生产和经营一、芳香花卉的国内外发展及前景展望二、芳香花卉的种类三、芳香花卉的栽培特点四、芳香花卉的开发和使用五、芳香花卉的经营第二节食用花卉生产和经营一、食用花卉的国内外发展二、食用花卉的利用和身体健康三、食用花卉利用应注意的问题四、食用花卉的种类五、食用方法六、食用花卉的生产七、食用花卉的开发和运营第三节干花生产和经营一、干花生产及利用的进展二、干花种类三、干花生产技术特点四、干花的加工及贮藏五、干花工艺品的制作第四节微型花卉生产和经营一、微型花卉的概念二、微型花卉资源三、微型花卉的生产特点四、微型花卉的利用第九章花卉装饰和使用(3学时)第一节花卉在园林造景上的使用一、花坛和花台二、花境三、花丛和花群四、花卉的立体装饰第二节盆景艺术一、盆景艺术的发展二、盆景类型三、中国盆景的流派四、盆景制作及管理五、盆景作品的鉴评第三节插花艺术一、插花艺术的风格和特点二、插花工具及器皿三、插花花材四、插花构图原则五、插花基本构图六、插花立意及意境七、插花作品鉴评第四节花卉室内装饰设计一、室内装饰的特点和要求二、花卉选择及注意事项三、盆器选择和装饰四、室内花卉养护要点第十章各论(8学时)第一节一二年生花卉一、春播花卉二、秋播花卉第二节宿根花卉一、菊花二、芍药三、香石竹四、花烛五、鸢尾第三节球根花卉一、郁金香二、水仙三、百合四、仙客来五、香雪兰第四节木本花卉一、牡丹二、月季三、杜鹃四、一品红五、梅花第五节室内观叶植物一、蕨类植物二、天南星科植物三、观赏凤梨四、其它第六节兰科花卉一、国兰二、洋兰第七节仙人掌及多浆植物一、芦荟二、长寿花三、蟹爪兰四、金琥五、虎尾兰第八节水生花卉一、睡莲二、荷花花卉学实验(18学时)实验一花卉播种及苗期管理(3学时)常见一二年生花卉的播种技术,包括种子处理、苗床整理、发芽率和发芽势测定等。
花卉学教案及讲稿

花卉学教案及讲稿第一章:花卉学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花卉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掌握花卉的分类和生长习性了解花卉产业的发展状况和应用领域1.2 教学内容花卉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花卉的分类和生长习性花卉产业的发展状况和应用领域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花卉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互动法:讨论花卉的分类和生长习性案例分析法:分析花卉产业的发展状况和应用领域1.4 教学资源教材:花卉学教材图片:各种花卉的图片视频:花卉种植和养护的视频资料1.5 教学过程导入:介绍花卉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讲解:讲解花卉的分类和生长习性讨论:讨论花卉产业的发展状况和应用领域总结:总结花卉学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第二章:花卉的分类和生长习性2.1 教学目标掌握花卉的分类方法和特点了解花卉的生长习性和需求学会鉴别不同种类的花卉2.2 教学内容花卉的分类方法和特点花卉的生长习性和需求不同种类的花卉鉴别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花卉的分类方法和特点实践操作法:观察和鉴别不同种类的花卉小组讨论法:讨论花卉的生长习性和需求2.4 教学资源教材:花卉学教材图片:各种花卉的图片花卉标本:进行观察和鉴别2.5 教学过程导入:回顾花卉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讲解:讲解花卉的分类方法和特点观察:观察和鉴别不同种类的花卉讨论:讨论花卉的生长习性和需求总结:总结花卉的分类和生长习性的重要性第三章:花卉的种植和养护3.1 教学目标学会花卉的种植技术和方法掌握花卉的养护管理和修剪技巧了解花卉病虫害的防治方法3.2 教学内容花卉的种植技术和方法花卉的养护管理和修剪技巧花卉病虫害的防治方法3.3 教学方法实践操作法:演示花卉的种植和养护技巧互动法:讨论花卉的修剪和病虫害防治方法小组合作法:进行花卉种植和养护的实践活动3.4 教学资源教材:花卉学教材图片:花卉种植和养护的图片视频:花卉种植和养护的视频资料花卉种植基地:进行实践活动3.5 教学过程导入:回顾花卉的分类和生长习性演示:演示花卉的种植和养护技巧实践:进行花卉种植和养护的实践活动讨论:讨论花卉的修剪和病虫害防治方法总结:总结花卉的种植和养护的重要性和技巧第四章:花卉的应用和欣赏4.1 教学目标了解花卉的应用领域和价值学会花卉的欣赏方法和技巧培养对花卉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4.2 教学内容花卉的应用领域和价值花卉的欣赏方法和技巧花艺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技巧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花卉的应用领域和价值实践操作法:演示花卉的欣赏方法和技巧小组讨论法:讨论花艺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技巧4.4 教学资源教材:花卉学教材图片:花卉欣赏的图片视频:花卉艺术设计的视频资料花艺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导入:回顾花卉的种植和养护讲解:讲解花卉的应用领域和价值演示:演示花卉的欣赏方法和技巧实践:进行花艺设计的实践活动讨论:讨论花艺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技巧总结:总结花卉的应用和欣赏的重要性和技巧第五章:花卉的市场营销和管理5.1 教学目标了解花卉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学会花卉的营销策略和管理方法培养对花卉市场分析和决策的能力5.2 教学内容第六章:花卉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6.1 教学目标掌握花卉市场的现状和主要趋势了解花卉市场的细分和消费者行为分析花卉市场的发展机遇和挑战6.2 教学内容花卉市场的现状和主要趋势花卉市场的细分和消费者行为花卉市场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讲授法:讲解花卉市场的现状和主要趋势互动法:讨论花卉市场的细分和消费者行为案例分析法:分析花卉市场的发展机遇和挑战6.4 教学资源教材:花卉学教材数据报告:花卉市场的统计数据和研究报告视频:花卉市场的实地考察视频6.5 教学过程导入:回顾花卉的应用和欣赏讲解:讲解花卉市场的现状和主要趋势讨论:讨论花卉市场的细分和消费者行为分析:分析花卉市场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总结:总结花卉市场的重要性和发展方向第七章:花卉的营销策略和管理方法7.1 教学目标学会花卉的营销策略和管理方法了解花卉营销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掌握花卉管理的基本原则和组织结构7.2 教学内容花卉的营销策略和管理方法花卉营销计划的制定和实施花卉管理的基本原则和组织结构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花卉的营销策略和管理方法互动法:讨论花卉营销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模拟演练法:进行花卉管理的模拟实践活动7.4 教学资源教材:花卉学教材案例研究:花卉营销成功案例分析模拟工具:花卉管理模拟软件7.5 教学过程导入:回顾花卉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讲解:讲解花卉的营销策略和管理方法计划:制定花卉营销计划实施:实施花卉营销计划管理:进行花卉管理实践活动总结:总结花卉营销和管理的重要性和方法第八章:花卉病虫害的防治8.1 教学目标了解花卉常见病虫害的识别和发生原因学会花卉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和技巧掌握花卉病虫害防治计划的制定和实施8.2 教学内容花卉常见病虫害的识别和发生原因花卉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和技巧花卉病虫害防治计划的制定和实施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花卉常见病虫害的识别和发生原因实践操作法:演示花卉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和技巧小组讨论法:讨论花卉病虫害防治计划的制定和实施8.4 教学资源教材:花卉学教材图片:花卉常见病虫害的图片视频:花卉病虫害防治的实况录像实验室设备:进行病虫害识别和防治实践8.5 教学过程导入:回顾花卉的种植和养护识别:识别花卉常见病虫害防治:学习花卉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和技巧计划:制定花卉病虫害防治计划实施:实施花卉病虫害防治计划总结:总结花卉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和方法第九章:花卉的繁殖和育种9.1 教学目标掌握花卉的繁殖方法和技巧了解花卉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学会花卉繁殖和育种计划的制定和实施9.2 教学内容花卉的繁殖方法和技巧花卉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花卉繁殖和育种计划的制定和实施9.3 教学方法实践操作法:演示花卉的繁殖方法和技巧讲授法:讲解花卉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小组讨论法:讨论花卉繁殖和育种计划的制定和实施9.4 教学资源教材:花卉学教材图片:花卉繁殖和育种的图片视频:花卉繁殖和育种的视频资料实验室设备:进行繁殖和育种实践9.5 教学过程导入:回顾花卉的分类和生长习性繁殖:学习花卉的繁殖方法和技巧育种:了解花卉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计划:制定花卉繁殖和育种计划实施:实施花卉繁殖和育种计划总结:总结花卉繁殖和育种重点解析本文教案为“花卉学教案及讲稿”,共包含十个章节。
花卉学理论教学大纲范文

花卉学理论教学大纲一.说明(一)课程性质花卉学是园林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是整个园林专业知识结构中的一门主干课程,也是园林设计、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等课程的重要专业基础课,更是培养合格的园林专业高级专门人才所必不可少的课程之一。
(二)教学目的通过花卉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花卉的分类、识别、生态习性、繁殖、栽培管理及应用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为花卉的产业化栽培、园林应用和经营和管理打下基础,同时也为城市园林规划设计中园林植物的配植打下坚实基础。
教学内容花卉学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及常规生产技术。
主要掌握花卉盆栽技术、常见切花的生产技术、地被植物种植与管护技术,以及常见名贵花卉培育技术,花卉生产经营管理策略等。
(三)教学时数总学时85,其中理论51学时,实验34学时。
(四)教学方式把讲授、辅导、自学、讨论、参观调查、实习、训练等方法结合起来,综合运用。
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法,在走出教室加强现场教学的同时,请行业专家来校做各种专题讲座,加强理论与生产实践的联系,开拓学生的视野。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推广多媒体教学。
二、正文第一章绪论教学要点:花卉定义;花卉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国内外花卉生产概况教学要求:了解国内外花卉园艺发展趋势,明确学习该课程的任务和方法,掌握花卉园艺的基本概念、类型以及在园林中的作用。
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一.花卉的定义及其范畴二.花卉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三.我国花卉业的概况四.国外花卉生产概况考核要求:识记花卉定义,领会花卉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章花卉分类教学要点:重点介绍花卉植物的多样性与分布以及各种分类方法。
教学要求:掌握花卉分类的标准;正确理解按生物学性状、按观赏部位、按季节、按栽培方式分类的基本内容,并能正确划分常见花卉的类型。
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一、按生活类型分类二、按栽培方式的分类三、按观赏特性分类四、按园林用途分类五、综合分类考核要求:能够正确的理解各分类标准、并对常见花卉进行分类。
《花卉学》教学大纲

重点掌握环
境条件对春
植和秋植球
根花卉花芽
分化的影
响。要求学
生能够识别
15 种以上的
球根花卉。
讲授及实例分 3
析
掌握重要球 根花卉,唐
菖蒲、百合、
郁金香、水
仙、仙客来
等的生物学
习性,繁殖
和栽培管理
方法以及观
赏与应用
等。
讲授及实例分 自 已 确 定 主 掌握观叶植
5
析
题 , 利 用 互 联 物的繁殖和
网调查本地白 栽培要点。
After the training of Floriculture, students can learn and master basic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skill about flower classification, identification, growth habit, propagation, cultivation and application, differentiate more than 120 species garden flowers. This will establish good basis for these undergraduates to devote themselves in the fields of flower cultivation,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in the future. 课程教学大纲(course syllabus)
Industrial Design.
The course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fundamental knowledge of floriculture, flower varieties and flowers application. At the part of fundamental knowledge of floriculture,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flower, the effects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flower, facilities and equipments of flower cultivation, the methods of flower propagation and cultivation, are introduced. Varieties of flower are concentrated on Annual and Biennial flowers, Perennial flowers, Indoor foliage plants, Cactus and succulents, Orchids, Aquatic flowers and Woody flowers. At the part of application of flower, the faculty will present the knowledge of indoor and outdoor flower application and the art of flower arrangements.
《花卉学》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一)理论知识方面要求学生掌握花卉分类的原理及方法;花卉种质资源及分布特点;花卉的生态习性及花卉生长发育基本规律;花卉繁殖、栽培的原理;花卉应用的基本原则等。
(二)实践技能方面要求学生熟练识别 250-300种花卉,掌握各类花卉繁殖、栽培的方法和步骤,能够安排花卉的周年生产,能动手进行花坛、花境等园林种植设计。
理论教学大纲总论第 1 章绪论(2学时)重点介绍花卉以及花卉学的定义,花卉的作用与价值以及与相关课程之间的关系,课程学习的要求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难点是比较几个与花卉相关的名称。
1.1 花卉的定义与花卉学的研究范畴1.2 花卉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1.3 中国花卉栽培的历史和现状1.4 世界花卉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第 2 章花卉的分类与分布(2学时)重点介绍花卉植物的多样性与分布以及各种分类方法。
2.1 花卉的分类2.1.1 按生活类型分类 1.1.2 按栽培方式的分类2.1.3 按观赏特性分类 1.1.4 按园林用途分类2.1.4 综合分类2.2 花卉的分布第 3 章花卉的生长发育与环境(3学时)重点介绍花卉按其对环境因子适应性不同的分类,环境对生长发育进程的影响,环境对花卉形态建成的影响等。
难点是记忆花卉对不同环境因子适应性的分类和理解光周期和春化作用对不同花卉的花芽分化的影响。
3.l 花卉生长发育与温度 3.2 花卉生长发育与光照3.3 花卉生长发育与水分 3.4 花卉生长发育与土壤3.5 花卉生长发育与营养 3.6 花卉生长发育与气体第 4 章花卉的繁殖(3学时)本章重点和难点:穴盘育苗、分球、分走茎、分吸芽、叶插、嫁接等花卉中特有的或重要的繁殖方法及其应用。
4.l 有性繁殖4.2 无性繁殖4.2.1 分生繁殖 4.2.2 扦插繁殖4.2.3 嫁接繁殖 4.2.4 压条繁殖4.3 孢子繁殖4.4 组织培养第 5 章花卉的栽培管理(3学时)本章重点和难点:露地花卉的越冬越夏管理、温室花卉的环境控制、促成或抑制栽培的技术手段、无土栽培的种类。
1320016《花卉学》课程教学大纲

1320016《花卉学》课程教学大纲1320016《花卉学》课程教学大纲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1320016《花卉学》课程教学大纲)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1320016《花卉学》课程教学大纲的全部内容。
1320016《花卉学》课程教学大纲《花卉学》课程教学大纲课 程 简 介课程简介:花卉学是园林专业必修专业课,以花卉植物为对象,阐明其资源与分类、生态习性,繁殖与栽培、设施与设备、装饰与应用、采(产)后技术及其经营管理与应用的综合性学科,同时更加体现热带和亚热带特色花卉,湛江花卉出口种类与栽培及加工技术,结合热带花卉在园林中的应用,为培养高等的花卉栽培和生产管理及园林绿化高级技术人才,美化现代城市和改善生活环境,发展花卉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课 程 大 纲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花卉学是园林专业的必修专业课,是园艺专业学生从事城市绿化和美化的重要课程,是园林专业学生从事园林设计花卉植物应用与配植必修课,对一个现代化城市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成为具有活力的新兴和经济增长点,对改善和美化现代城市和居住环境美化和提高生活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重点介绍热带和亚热带花卉分类、种类、最为流行花卉种类、出口花卉、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高以及在园林建设中常用的花卉栽培技术,花卉产品出口质量要求,花卉在园林中应用方式和发展前景。
二、课程的目的与基本要求:掌握和亚热带花卉分类,初步掌握常见花卉种类或品种300种,能够掌握花卉生长习性和栽培技术,观赏特性,能熟练地运用花卉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实习1周,使理论教学内容与生产结合,使学生能亲自操作,发现问题,培养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花卉学课程教学大纲知识交流

《花卉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花卉学课程类型: 必修课总学时:36 讲课学时: 36 学分:2适用对象: 园艺先修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学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花卉学是园林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是整个园林专业知识结构中的主干课程,也是相关专业如园艺、农学和城市规划等重要选修课之一。
通过花卉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花卉的分类、识别、生态习性、繁殖、栽培管理及应用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为从事花卉的园林应用、花卉产业化生产栽培和经营管理打下基础。
因此,花卉学是培养合格的园林专业高级专门人才的核心专业课程之一。
二、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掌握花卉分类的原理及方法;花卉种质资源及分布特点;花卉的生态习性及花卉生长发育基本规律;花卉繁殖、栽培的原理;花卉应用基本原则等。
四、课程的重点和难点绪论重点:1.花卉的基本概念;2.花卉学习的意义。
难点:1.区分狭义的花卉、广义的花卉、本课程研究的对象;2.中国花卉种质资源的特点。
第一章花卉的分类与分布重点:1.花卉的综合分类;2.花卉的气候型分区及其特点。
难点:1.区分一年生花卉和二年生花卉;2.区分宿根花卉和球根花卉;3.掌握花卉分布的气候型分区及其特点。
第二章花卉的生长发育与环境重点:花卉生长发育对各个环境因子的需求。
难点:不同环境条件对花卉生长发育过程的影响规律。
第三章花卉栽培的设备重点:1.保护地的适时与适地栽培作用与特点;2.花卉各种保护地的类型与主要作用。
难点:1.冷床与温床的特点、结构和性能;2.温室设计的基本要求;3.温室内部构造、各类花卉对温室环境的要求。
第四章花卉的繁殖重点:1. 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的类型和特点;2. 播种繁殖技术,尤其是珍稀和细小花卉种子的穴盘育苗技术;3. 无性繁殖技术,如特殊材料的分球、分走茎、分吸芽、叶插、嫁接等花卉中特有的或重要的繁殖方法及其应用。
难点:1. 播种土的配制要领、种子发芽及播种苗的环境管理;2. 无性繁殖的取材要点与环境管理。
花卉学教学方案及讲稿

花卉学教学方案及讲稿一、课程名称:花卉学二、课程目标:1.了解花卉的基本知识,包括分类、生长习性、繁殖方法等;2.掌握一定的花卉栽培技术,能够正确选用土壤和施肥,进行适当的浇水和修剪;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能够通过观察判断花卉的生长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4.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能够独立进行花卉的育苗、繁殖和栽培。
三、教学内容:1.花卉的分类与特征;2.花卉的生长习性和适宜环境;3.花卉的繁殖方法;4.花卉的栽培技术;5.花卉的常见病虫害防治;6.花卉观赏价值与设计;7.花卉与环境保护。
四、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通过课堂讲解和多媒体展示,介绍花卉的分类、生长习性、繁殖方法等基本知识;2.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花卉的育苗、繁殖和栽培实验,培养其动手能力;3.观察实践:安排实地考察和实验室观察,让学生亲身参与花卉生长过程,提高其观察和分析能力;4.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观点和交流经验,促进思维碰撞和知识共享。
五、教学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考察学生对花卉知识的掌握情况,包括课堂回答问题、实验操作技能等;2.实验报告:要求学生进行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评估其对花卉繁殖和栽培方法的掌握程度;3.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花卉学知识的综合应用和理解能力。
六、教学讲稿(部分内容):[引言]花卉学是一门研究花卉分类、生长习性和栽培技术等方面知识的学科。
花卉不仅是一种美丽的装饰,还是人们生活中重要的情感寄托和心灵慰藉。
本课程将为大家介绍花卉学的基本知识和栽培技术,希望能够培养大家对花卉的热爱和兴趣。
[第一部分:花卉的分类与特征]花卉按照植物分类的原则,可以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
单子叶植物的花卉特征包括花瓣呈三的倍数、叶片的脉络呈平行等;双子叶植物的花卉特征包括花瓣呈四或五的倍数、叶片的脉络呈网状等。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花卉的特征来判断其分类。
[第二部分:花卉的生长习性和适宜环境]每种花卉都有其特定的生长习性和适宜的环境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