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医学》概论1-3大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医学》(临床医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XZ0301001-02
总学时数:32学时其中讲课学时:32 学时
课程性质:限选课,考查课
授课对象:临床医学专业
一、课程说明
老年病学是现代老年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现代临床医学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是一门研究人类老年期变化与老年性疾病防治,以及老年保健,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的一门综合性边缘学科。

老年病学作为一门重要而独立的学科,是因其具有特定的研究对象: 60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群,又因其具有自身特定的研究内容:人类老年期变化及老年性疾病,这类疾病与非老年性疾病有联系又有区别,
而表现出明显的老年性疾病特征。

从逐步衰老的角度讲,“老年"本身对疾病就构成重要的影响,因其细胞、组织与器官在形态结构上,随着增龄而引起一系列复杂的退行性变化,从而导致全身各系统的功能逐
步减退,使老年人内环境处于相对不稳定的状态和失去平衡的“边缘” ,即使是健康老年人, 实际上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潜在功能不全,因
而对外环境的适应能力、储备能力都有所下降。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年性疾病的患病率正在不断上升。

因此,广泛开展老年医学教育十分必要。

本学科重点介绍老年人各系统的病理生理变化以及老年性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防治特点等内容。

二、课程教学目的与任务:
老年医学课程包括课堂教学和实习教学,老年医学教学目的和要求:强调理论学习及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原则,要求学生扎实地掌握老年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常见老年科疾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原则,并能独立进行老年病的诊断、治疗和常用的基本操作。

三.课程教学的总体要求:
老年医学是临床医学中的一个新的分支学科,他不只研究老年病,而且涉及人类衰老的基础理论研究以及老年医学教育的研究。

老年医学是其他临床医学的延续,并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近年来,由于医用生物化学、医用物理学、计算机技术和基础医学的理论和技术的快速发展,使老年医学很多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技术也迅速发展。

教学的总体要求是贯彻以人为本,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应用多媒体技术,把老年医学的教学具有,有声有色,有效有感,生机活拨的进行。

并使老年医学内容亦应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而有所更新。

四、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提倡启发式教学,问题式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介绍新理论、新技术、新进展,增强临床应变能力;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充实教学内容,通过课堂教学、病例讨论等多种途径,培养学生正确的临床思维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一篇老年医学概论(6学时)
第一章绪论(1学时)
第一节老年病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教学要求:
1.掌握老年病学概念。

2.掌握老年病学研究对象及掌握老年人划分的国际标准和国内标准
教学重点
1、老年病学概念
2、老年病学研究对象
教学内容
1、老年病学概念及研究重点。

2.WHO及我国划分老年人的标准。

第二节 21世纪的人口老龄化
教学要求:
1.了解划分人口老龄化社会的标准及常用指标。

2.了解老年人常见慢性病。

教学重点:
1、评价人口老龄化常用指标:
老年人口系数:老年人口数占人口总数的百分比。

老龄化系数:老年人口与儿童人口百分比
长寿水平:80岁以上与60岁以上百分比。

教学内容:
1.人口老龄化评价标准。

2.人口老龄化评价指标。

老年人口系数、老龄化系数、长寿水平。

3、老年人常见慢性病: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骨质疏松、关节炎、痴呆、抑郁、视力障碍等。

第三节老年病学研究方法
教学要求:
1、了解老年病学研究方法
2、了解老年病学研究方法展望
教学重点:
1、老年病研究的6种研究方法
教学内容:
1、研究方法主要:基础研究、流行病研究、调查研究、循证医
学研究、预防研究、护理研究。

2、展望:加强基础、临床、预防及其他相关学科研究。

第二章老年流行病的应用(2学时)
第一节老年流行病的形成、发展和任务
教学要求:
1、了解什么是老年流行病学。

2、了解老年流行病的任务。

教学重点
1、老年流行病的任务
教学内容
1、老年流行病学是以流行病学的方法应用于老年医学研究的一门
方法学,其研究内容主要涉及老年人的健康、疾病、保健,包括
老年生物、心理与社会医学各方面。

2、老年流行病的任务:
(1)、控制构成公共卫生问题的主要老年常见病多发病。

(2)、积极在社区内倡导老年人健康促进活动。

(3)、老年保健及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研究。

(4)、研究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措施并评价其效果。

(5)、积极开展社区综合防治试点研究。

(6)、将现代流行病学及卫生统计学方法应用于老年医学研究。

(7)、继续对长寿地区和长寿老人、百岁老人开展长寿调查。

(8)、积极开展老年人健康教育。

第二节老年流行病的研究方法和内容
教学要求:
1、了解老年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2、了解老年流行病学调查内容及常用指标。

教学重点
1、老年流行病学调查常用指标。

教学内容
1、老年流行病学调查常用指标;
(1)、发病率
(2)、患病率。

(3)、发病密度。

(4)、普通死亡率。

(5)、死亡专率。

(6)、生存率。

(7)、有效率。

(8)、积极开展老年人健康教育。

(9)、治愈率
第三节社区卫生服务与临终关
教学要求:
1.了解社区社区卫生服务及服务内容。

2.了解三级预防。

3.了解临终关怀。

教学重点:
1、掌握社区社区卫生服务内容。

2、三级预防内容。

3、临终关怀。

教学内容:
1.社区社区卫生服务内容:。

健康促进、老年保健、妇幼保健疾病的预防、诊治和康复、社区心理卫生和精神保健。

2.三级预防内容:①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主要目的是切断各种健康危险因素和病因作用的途径,同②二级预防:即在疾病、早期治疗等措施使疾病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减少其危害;③三级预防:主
要是在疾病后期采取各种康复手段预防并发症,防止病残,使之早日康复。

3、临终关怀的核心是控制患者的疼痛和其他主要的不舒适,如呼吸困难、食欲不振、恶心和呕吐、便秘、压追性疮(i辱疮)、抑郁、应激和神志模糊等;临终关怀的内容还包括患者患病期间直到死。

亡后为他们的家人和其他关心他们的人减轻悲伤和失去亲人的痛苦。

临终关怀包含以下内容:①疾病已不可能治愈,治疗的重点是缓解症状,使患者感到舒适。

②联系为临终患者治疗所开设的特殊病房或住院中心。

③对患有某一种疾病即将离开人世的患者进行最后阶段的护理。

第三章衰老与延缓衰老(1学时)
第一节衰老的特征与机制
教学要求
1.掌握衰老概念。

2.了解衰老的特征。

3.了解掌握衰老的机制。

教学重点
1、衰老概念与老化。

2、衰老机制的多种学说。

教学内容
1、衰老(aging)体生长发育到达成熟期以后,随着增龄而出现的
形态结构的退行性改变,生理功能的降低,以及心理功能的衰
退等所组成的共同表现。

人体的衰老是一个漫长的动态变化过
程,-一般来说,起初衰老的程度较为轻微,以后逐渐加重,直至
生命的终结。

2、多种衰老机制学说:
(1)衰老的遗传因素:
①遗传程序学说:衰老时每一种个体固有其遗传基因上的衰老程序决定个体减寿命的差异。

内容包括:修饰基因假说,密码子限制假说,重复利用基因枯竭假说,DNA分子修复能力下降假说。

②体细胞突变学说:突变有点突变、染色体突变、基因突变
③差错成灾学说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DNA复制、转录都可能产生差
错,差错在体内累积可导致衰老
④DNA修复缺陷学说
⑤细胞分裂限制学说
⑥细胞调亡致衰老学说
⑦端粒缩短学说
⑧线粒体 DNA损伤学说
(2)衰老的损伤因素
①自由基学说:了解自由基概念,自由基产生和清除机理。

掌握自由基对机体的损害机理。

②脂褐素学说:脂褐素的沉积可能对细胞有害
③交联学说
④生物膜损伤学说
(3)神经内分泌和代谢因素: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衰老性改变是衰老的原因。

①下丘脑调节的“级联效应
②垂体激素与衰老
③弓状核与衰老
④内分泌与衰老
⑤代谢与衰老
(4)心理因素
第2节延缓衰老分子机制的研究
教学要求
1.了解衰老的有关基因及长寿基因。

3.了解衰老的有关抗衰老因子。

教学重点
自由基与衰老的关系,促进细胞凋亡的因素
1、衰老基因
2、长寿基因
3、延缓衰老相关因子。

教学内容
1、衰老基因:5178C/A
2、长寿基因磨损因子4、沉默信息调控子(SIR)、SAG、载脂
蛋白 E(ApoE)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 、人类白细胞
抗原(HLA)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 、P53基因、P21
基因、P16基因
3、延缓衰老相关因子
(1)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硒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无硒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醛酮还原酶
(2)脂溶性抗氧化剂
(3)水溶性抗氧化剂
(4)蛋白类抗氧化剂
第3节延缓衰老的综合方法
教学要求
1.了解延缓衰老的有关方法。

教学重点
1、培养良好的心态。

2、良好的适应环境。

3、合理膳食
4、适宜运动
5、健康的生活方式
6、根据需要服用营养品
教学内容
1、培养良好的心态:人的情感、行动、分泌、消化、吸收和代谢

直接、间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调节代谢的酶和激素的生物合成和分泌也都受神经系统的控制。

人体的内在环境必须保持稳定、平衡才能保持健康,若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发生紊乱,则机体内环境的稳定状态和平衡遭到破坏,从而引起代谢紊乱,促使早衰。

2、良好的适应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3、合理膳食:平衡膳食,合理营养。

少食多餐,切忌暴饮暴食。

4、适宜运动:
5、健康的生活方式:
6、根据需要服用营养品:功能食品保健作用,中医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