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语言运用专题练习及答案(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潭市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语言运用专题练习及答案(1)
一、初中语文语言运用
1.在成长的历程中,有的人需要战胜孤独和恐惧,有的人伤痕累累,有的人见证了世态的炎凉……学校举行主题为“话说成长”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如果这次活动由你主持,你的开场白会怎样说?
(2)阅读下面几则关于成长的名言,说说它们分别是从哪个方面解读成长的。
①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
——屠格涅夫
②成功之花,人们往往惊羡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
——冰心
③有些路看起来很近,走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永远走不到头。
——沈从文
【答案】(1)成长中的我们,感受了很多的爱,来自亲人、老师和朋友的;成长中的我们,总会遇到坎坷和困难……这一份份爱,一次次痛,伴我们一步步长大,让我们收获了很多很多,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话说成长”。
(2)①成长要有自信。
②成长要不懈奋斗。
③成长要有耐心。
【解析】【分析】(1)开场白答题格式:称呼问候+引出问题(主题目的、意义)+宣布活动开始。
本次主题为“话说成长”,所以在解答过程中,可以通过诉说成长中的收获、遇到的问题、感受到的关爱等引入主题。
注意所组织的语言内容要紧扣主题。
要亲切,要有激情,以点燃观众的热情。
语言的形式要生动活泼。
(2)“先相信你自己。
”归纳为自信。
“它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归纳为奋斗。
“缺少耐心永远走不到头。
”归纳为有耐心。
故答案为:⑴成长中的我们,感受了很多的爱,来自亲人、老师和朋友的;成长中的我们,总会遇到坎坷和困难……这一份份爱,一次次痛,伴我们一步步长大,让我们收获了很多很多,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话说成长”;
⑵①成长要有自信。
②成长要不懈奋斗。
③成长要有耐心。
【点评】⑴本题考查开场白的拟写。
开场白,是活动开始之前,主持人用来导入节目、渲染气氛、调动观众情绪的话。
拟写时要注意措辞和气氛的配合,注意要贴合主题;
⑵本题考查观点的表达与问题的解决。
解答此题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先明确观点,然后阐述理由。
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西汉刘邦曾住在汉江上游之汉中,被封为汉王,建立的朝代名“汉”。
我们这个民族为“汉族”,使用的语言为“汉语”,文字为“汉文”。
章太炎先生说:“中国又称华夏,就因华山和夏水(今汉江)得名。
”是汉江赋予我们民族名字,将汉民族的血脉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汉江万古流,她孕育了宝贵的民族精神。
周封熊绎“子男五十里”,在汉江流域建立了楚国,几代楚人在荆山披荆斩棘,使楚国逐渐强大。
其“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艰苦创业的开拓精神,令人景仰。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25字。
(2)根据材料内容,以“汉江”为描述对象,运用修辞手法,写一句话。
【答案】(1)汉江赋予我们民族名字,孕育了宝贵的民族精神。
(2)示例一:汉江是一条神奇的纽带,让华夏子孙心心相印,血脉相连。
示例二:几千年来,汉江守护着华夏一隅,涵养着民族精神,见证着历史变迁。
【解析】【分析】(1)这道题分别抓住“西汉刘邦曾住在汉江上游之汉中,被封为汉王,建立的朝代名‘汉’。
我们这个民族为‘汉族’”和“汉江万古流,她孕育了宝贵的民族精神”即可概括出这则材料的主要内容。
(2)写作时,要紧扣材料中汉江与华夏子孙,与民族精神的关系来写。
同时注意运用修辞。
如汉江如一条纽带,维系着华夏儿女,让炎黄子孙血脉相连。
故答案为:⑴汉江赋予我们民族名字,孕育了宝贵的民族精神。
⑵示例一:汉江是一条神奇的纽带,让华夏子孙心心相印,血脉相连。
示例二:几千年来,汉江守护着华夏一隅,涵养着民族精神,见证着历史变迁。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对文段的概括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读懂材料,提取关键语句,抓中心句进行概括。
⑵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能力,考生要读懂要求,注意紧扣材料和修辞的运用。
3.对联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瑰宝,它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某班的“走近对联”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春天来了,同学们为大好春光拟写对联。
请你把它补充完整。
上联:细雨浇桃红万树
下联:________
(2)相传金圣叹在自己将被处以极刑之前写给儿子一副对联,上联是“莲子心中苦”,下联是“梨儿腹内酸”,读罢令人黯然泪下。
这副对联暗含之意是什么?
【答案】(1)微风吹柳绿千枝
(2)与儿子生死诀别之时对儿子的不舍与怜惜。
【解析】【分析】(1)“细雨”是名词,可与“微风”相对;“浇”是动词,可与“吹”相对;“桃红”是名词,一般这个词与“柳绿”相对;“万树”是数次加名词,一般和“千枝”相对。
据此答题即可。
(2)“莲子”谐音“怜子”,“梨儿”谐音“离儿”,结合语境理解,这句话其实暗含着金圣叹在与儿子生死诀别之时对儿子的不舍与怜惜。
故答案为:⑴微风吹柳绿千枝
⑵与儿子生死诀别之时对儿子的不舍与怜惜。
【点评】⑴(1)本题考查拟写对联的能力。
拟写对联的基本原则有:①对偶原则,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应;②内容相关原则,要求上下联必须围绕同一话题,内容上或互补,或对立,或承接;③避免重复原则,避免上下联同一位置出现同一词语,也避免同一个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的位置;④上仄下平原则,即上联末字押仄声韵,下联末字押平声韵,这个原则在考题中一般放得较宽。
⑵本题考查理解对联含义的能力。
答题的关键是利用谐音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然后再结合语境理解对联的含义即可。
4.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按要求回答后面小题
材料1:一堂课,让学生们在假日中找到老师,离校不离教;让教师快速成长,积淀A 更丰富;让家长与学校之间沟通更加便利、有效,家校共育落到实处。
这就是六合区精心打造的“惠万家空中课堂”。
……教师在节假日期间以志愿者身份,利用网络平台实时直播,学生在家中通过手机、电脑加入课堂听课,并进行实时互动、答疑、反馈 B ,营造了“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环境,推动了学校教育由校内向校外延伸,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促进了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节选自《六合搭建“空中课堂”推进教育均衡》,《南京日报》3月21日报道)材料2:学生足不出户就能跟着南京名师在线学习!5月15日上午,南京shuài C 先在全省推出省市区协同推进的名师公益空中课堂——“金陵微校”,百万南京中小学生通过网络即可享受名师免费在线辅导。
……“使用‘金陵微校’,操作步骤很简单,只需要拍照、提交即可。
”科利华中学一位初三学生告诉记者:“我最喜欢的栏目是《在线问答》。
平时写作业,遇到不会做的题目,爸爸妈妈经常也帮不上忙了。
现在我可以直接向线上老师提问,老师通过微信一对一讲解,直观、专业还省时间!”
(节选自《辅导孩子不用愁“金陵微校”让名师提供免费精准辅导》,荔枝新闻网报道)(1)给加下划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2)假如你是校园广播电视台的小记者,为了更好地实施空中课堂,你准备采访参与学习的学生家长,请把你的问题设计写下来。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3)综合上面两则新闻,你想对身边的正准备上补习班的小棠同学推荐“空中课堂”,把你的推荐语写下来。
【答案】(1)diàn;kuì;率
(2)您家孩子平时是如何参与“空中课堂”的?;为了把“空中课堂”做得更好,您对教育部门还有什么更好的建议?
(3)小棠,你知道吗?现在我们六合区及南京市都开展了网上的空中课堂,有我们的老师在线授课、答疑,很多还是市区的名师呢。
有手机或电脑就能参与空中课堂,非常方便,还是免费的呢。
你可以去试试看。
【解析】【分析】(1)考查对汉字字音字形的辨析与书写。
“淀”“馈”不要取半边字的读音。
率先:带头,首先的意思。
(2)所提的问题注意采访对象是家长,所提问题要与空中课堂有关,且两个问题要有关联,注意问题的先后次序。
(3)推荐语可从“空中课堂”让家长与学校之间沟通更加便利、有效,家校共育落到实处,操作步骤、学习环境,学生平时写作业,遇到不会做的题目,可以直接向线上老师提问,直观、专业还省时间等方面拟写即可。
故答案为:⑴diàn;kuì;率
⑵①您家孩子平时是如何参与“空中课堂”的?②为了把“空中课堂”做得更好,您对教育部门还有什么更好的建议?
⑶小棠,你知道吗?现在我们六合区及南京市都开展了网上的空中课堂,有我们的老师在
线授课、答疑,很多还是市区的名师呢。
有手机或电脑就能参与空中课堂,非常方便,还是免费的呢。
你可以去试试看。
【点评】⑴本题考查读i汉字字音字形的辨析和书写的能力。
考查的大多数是课内的基础字,考生要注意平时的识记和积累,注意对同音字、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等的识记。
⑵本题考查考生综合实践活动能力。
考生要结合材料,把握活动内容和主题,注意参与活动的对象,语言表达要得体、准确。
⑶本题考查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考生要注意结合材料的内容,在表达时要注意内容要清晰、连贯,语言要简洁。
5.根据你对中国传统节日和对联常识的了解,完成下面的填空。
(1)中秋赏月,小明爸爸提议用对对子的方式为节日助兴。
他吟诵了上联“明月映天一轮满”,小明对出下联()
A. 花香千里到门庭
B. 冷露无声湿桂花
C. 甘露被宇万家明
D. 叶脱疏桐秋正半
(2)春节将至,小明家要贴一副对联,最佳的选择是:上联①________,下联②________。
A.堂前营草舒眉绿
B.绿柳吐絮迎新春
C.爆竹传声又岁除
D.春风送暖入屠苏
E.红梅含苞傲冬雪
(3)根据端午节的习俗,将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
上联:石榴映红日,千门喜庆
下联:鼓乐________,万水欢歌
【答案】(1)C
(2)E;B
(3)催龙舟
【解析】【分析】⑴上联:明月(名词)映天(动宾)一轮(数量词)满(形容词),“ 甘露被宇万家明”词性与之相对,对仗工整,主题是明月照万家。
A、B、D没有数量词,意思关联不紧密,故选C。
⑵要求是春节贴的春联,必须符合过年喜庆、祝福的特点,“ 红梅含苞傲冬雪”写腊梅傲雪,“ B.绿柳吐絮迎新春”写绿柳迎春,二联意思相关,对仗严整,符合要求,A、C、D 不符合“ 春节将至”的要求。
⑶端午节习俗:食粽子、赛龙舟、佩香囊、悬艾叶菖蒲、沐兰汤、栓五色丝线等,下联“ 鼓乐、万水欢歌”词语提示,这是赛龙舟的活动,因此“ 催龙舟”对“ 映红日”。
故答案为:⑴C;
⑵E;B。
⑶催龙舟
【点评】⑴本题考查拟写补写对联。
答题时应注意,最关键的是字数相等和平仄相拗,这
里的字数相等,实质上是“音节”相等,从词性判断C合适。
⑵本题考查对联知识。
答题时应注意,对联最本质的特征是“对仗”。
当它用口头表达时,是语言对仗,当它写出来时,是文字对仗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平仄相拗、句法相同这四项。
⑶本题考查补写对联。
答题时应注意,上联的一个短语对应下联的一个短语。
同时对应位置上的字词应具有相同的词性,结合节日习俗判断对出下联。
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全民K歌”是社交类型的K歌APP,属腾讯系产品,侧重社群运营。
比如可以用微信和QQ登陆“全民K歌”,直接导入好友,此外还有官方的家族,线上K歌房等。
说到底,“全民K歌”打的还是社交牌。
而“唱吧”是打造生态链,在线上运营线上商城,线下经营KTV。
而且“唱吧”更注重唱歌本身,曲库比较丰富,音质也相对较好,不少媒体都曾报道“唱吧”的打分比全民K歌科学性更高。
(1)根据上面的文字,给“全民K歌”下一个定义。
(2)小红很喜爱唱歌,今年初三毕业后,她想利用暑假提高一下自己的唱歌水平,请你从“全民K歌”和“唱吧”中推荐一款给她,并告诉她理由。
【答案】(1)全民K歌是腾讯出品的侧重社群运营的K歌APP。
(2)小红你好,推荐你使用唱吧,与全民K歌相比,“唱吧”更注重唱歌本身,曲库比较丰富,音质也相对较好,打分科学性更高,你一定能借这个软件提高自己的唱歌水平的。
【解析】【分析】⑴“全民K歌”是社交类型的K歌APP,属腾讯系产品,侧重社群运营。
操作方法是直接导入好友,此外还有官方的家族,线上K歌房等。
根据以上主要信息,归纳为:全民K歌是腾讯出品的侧重社群运营的K歌APP。
⑵注意要求:从“全民K歌”和“唱吧”中推荐一款给她,并告诉她理由。
所以一定要介绍“唱吧”的优点有:注重唱歌本身、曲库比较丰富、音质也相对较好、打分科学性更高,并且注意称呼和礼貌用语。
故答案为:⑴全民K歌是腾讯出品的侧重社群运营的K歌APP。
⑵小红你好,推荐你使用唱吧,与全民K歌相比,“唱吧”更注重唱歌本身,曲库比较丰富,音质也相对较好,打分科学性更高,你一定能借这个软件提高自己的唱歌水平的。
【点评】⑴本题考查给词语下定义。
答题时应注意,下定义必须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用准确简洁的语言概括事物的本质特征,定义要求完整准确没有歧义。
⑵本题考查语言的简明得体。
答题时应注意,推荐语呀准确把握“唱吧” 的特点,符合表达者身份和接受者身份,符合特定的场合,再就是要有分寸感,会用谦敬词。
7.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传统美德薪火相传。
光明中学准备开展一次以“走进传统文化,传承“仁,之美德”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按要求完成任务。
(1)【解读“仁”字】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我们可以通过“形”来推知“义”。
请你根据下面的文字和下面的图片,推测“仁”字的本义。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仁,亲也,从人,从二。
”“仁”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积累“仁”词】你要代表班级参加学校的“成语之星”大赛,需要积累一些含“仁”字的成语,请你写出两个。
成语:________、________
(3)【探究“仁”德】阅读下面三则材料,说说“仁”的美德体现在哪些方面。
材料一:重庆市荣昌县村妇龙再平细心照顾瘫痪养母9年,为母亲洗尿布,喂饭。
为了照顾老人的饮食,她精心烹制一道道家常菜;为了照顾老人的口味,她9年不沾辣味。
近日她被评为街道“孝道之星”,获得了“重庆好人”的候选资格。
材料二:家住重庆市渝中区新华路的陈冠华老人,无儿无女,孑然一身。
解放碑交巡警大队的巡警们在走访中了解情况后,便开始了持续4年的悉心照料。
每晚“煲电话粥”,医院探望,送饭送奶……这份情谊温暖了陈婆婆的生活,直至陈婆婆去世。
材料三:1969年袁隆平种植的杂交水稻试验田,正接受有关专家的验收。
由于杂交水稻的研究还处在开始阶段,试验田的产量还不理想。
一位植物遗传学老教授用拐杖指着试验田不屑地说:“水稻是自花传粉,杂交无优势。
袁隆平搞杂交水稻试验,是对植物遗传学的无知。
”
袁隆平矢志不移,杂交水稻试验终于成功。
后来,这位老教授因事来到杂交水稻研究
中心,袁隆平仍热情地接待了他,并真诚地对他说:“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您都是我的老师。
”
(4)【彰显“仁”德】根据上面第(3)题材料二的内容,请你拟发一条微博(微博:指发在互联网上的短小的文章、图片),表达对解放碑交巡警的赞美之情。
(要求:用一种修辞手法,30字左右)
【答案】(1)人与人相互亲爱。
(或“仁爱”)
(2)仁人志士;杀身成仁(仁至义尽,仁义之师,仁义道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3)①爱亲人,孝敬父母;②无私地关爱他人;③热情地帮助人;④以宽广的胸怀待人(宽容)。
(4)素不相识,却出手相助。
不是亲人,却雪中送炭。
4年的电话倾谈,4年的嘘寒问暖为老人撑起幸福的蓝天。
【解析】【分析】⑴“仁”字由“人、二”两个部分构成,从社会学角度来看,代表宏观的一切“人”。
意指所有在世界上生存的人类,与天地同步、协调、自然、互惠、共生、共存的“天长地久,人和自然”的寓意。
“仁”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⑵中国古有“以人(仁)为本”、“仁者爱人”、“仁者天地父母心”、“仁者无敌于天下”的关
于社会人文经济心理学相关的理念与哲学,深刻的指导着诸多大众的学习、成长、生活、发展、就业、创业、社交、家庭、择偶与婚姻理念。
因此包含“仁”字的成语很多:仁义道德、仁至义尽、求仁得仁、仁义君子、为富不仁、一视同仁、志士仁人、假仁假意、见智见仁、亲仁善邻、求生害仁、取义成仁等。
⑶材料一:孝心感动众人;材料二:警察爱心照顾孤独老人;材料三:袁隆平宽容待人。
三则材料凝聚中华民族“仁义”的传统美德。
共同归纳为:爱亲人,孝敬父母;无私地关爱帮助人;以宽广的胸怀待人(宽容)。
⑷记叙主要事迹:4年的电话倾谈,4年的嘘寒问暖为老人撑起幸福的蓝天。
文字要充满褒扬的语气,有文采,起到鼓舞他人进步的作用。
故答案为:⑴人与人相互亲爱。
(或“仁爱”)。
⑵仁人志士;杀身成仁(仁至义尽,仁义之师,仁义道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⑶①爱亲人,孝敬父母;②无私地关爱他人;③热情地帮助人;④以宽广的胸怀待人(宽容)。
⑷素不相识,却出手相助。
不是亲人,却雪中送炭。
4年的电话倾谈,4年的嘘寒问暖为老人撑起幸福的蓝天。
【点评】⑴本题考查分析字义。
答题时应注意,字的本义指文字产生时获得的意义,本义的确定有两条标准,即字形标准与字用标准。
字形标准,就是字的本义一定要与字形有着密切联系,从字形中能得到说明。
字用标准,就是说,与字形相联系的这个意义,一定要有文献用例。
⑵本题考查成语积累。
答题时应注意,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
⑶本题考查材料探究和筛选信息。
答题时应注意,淘汰非相关的信息,挑选出合乎要求的有关信息,也即依据题目要求,来区分信息的有无、主次、轻重,去粗存精,去次留主。
⑷本题考查拟写表扬的微博。
答题时应注意,被表扬的事一定要真实,绝不能虚构编造叙事要具体、清楚,语言要简明扼要,对好人好事的评价要适当。
写作时注意和写记叙文区别开来。
8.近期,学校正在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系列活动,请你参与。
(1)【观点论述】汉字是人类文明进程中传承唯一超过五千年的文字,汉字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
学校拟设立书法课程,对此众说纷纭。
你怎么看?写出观点、理由及结论。
字数在80字以内。
(2)下图描画了我国宋代一位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夜游的故事。
用自己的文字将这个故事简要叙写出来。
字数在70字以内。
(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下面的对联旨在颂扬中华文化,根据上联续写出下联。
上联:笔墨纸砚书写中华文化
下联:________
【答案】(1)书法课程的设立有益于中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
练习书法可以培养我们的耐力、毅力等心理素质;还可以丰富我们对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
因此,我们应多练书法,陶冶情操。
(2)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苏轼到承天寺找张怀民。
两人一起在庭院中散步,面对着庭院中的光影,心生感慨:月夜处处有,却只有情趣高雅的人能够欣赏它。
(3)梅兰竹菊勾画君子风骨
【解析】【分析】⑴汉字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书法是中国上下五千年来的优秀文化传统,它与中国文化相表里,与中华民族精神成一体,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世界艺术之林的奇葩,它以汉字为载体,涉及语言、文学、历史、美学等方面,又与音乐、美术相通。
练习书法可以让学生们从中感受到古代文化的艺术魅力,从而激起学生们继承发扬民族传统的决心与信心,激发爱国热情。
其次,书法对于培养人的道德素质、身心素质、智能素质及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个性塑造及审美能力都有及其重要的作用。
⑵《记承天寺夜游》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古文。
文章对月夜景色作了美妙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作者被贬黄州的一个生活片段,也体现了他与张怀民的深厚友谊与对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同时表达了他壮志难酬的苦闷及自我排遣,表现了他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全文情感真挚,言简义丰。
⑶注意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平仄相拗、句法相同这四项,四项中最关键的是字数相等和平仄相拗,这里的字数相等,不同于英语的“单词数”相等。
“ 笔墨纸砚”对“ 、梅兰竹菊”,“ 书写中华文化”对“ 勾画君子风骨”,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特色。
故答案为:⑴书法课程的设立有益于中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
练习书法可以培养我们的耐力、毅力等心理素质;还可以丰富我们对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
因此,我们应多练书法,陶冶情操。
⑵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苏轼到承天寺找张怀民。
两人一起在庭院中散步,面对着庭院中的光影,心生感慨:月夜处处有,却只有情趣高雅的人能够欣赏它。
⑶梅兰竹菊勾画君子风骨
【点评】⑴本题考查探究和见解表述。
答题时应注意,结合现实生活,唤起生活体验、学习经验,从经验和知识积累中调动对应因素,围绕题目的实际情境进行设计、构思、创意。
拓展要有条理、观点要鲜明。
⑵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
答题时应注意,注意对人物和事件的把握。
写人记事的文章,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
把这几个基本要素弄清了,用词语串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⑶本题考查拟写补写对联。
答题时应注意,是道开放性试题,主要考查对偶的修辞方法及应用。
首先,明确对偶是指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思相近、相对或相反的两个句子,相同位置的词语的词性和词语结构必须相同,下句在意思上要与上句有一定的联系。
9.根据所提供的情景,按要求表达。
(1)学校通知:“明天学校开趣味运动会,各班穿夏季校服,带伞、水,禁止带小食品。
”请你以体委的身份,向全班转达这一通知。
(2)在班会上,作为体委,你将怎样动员同学积极参加趣味运动会?请写在下面。
【答案】(1)同学们,学校通知我们明天开趣味运动会,希望大家统一穿夏季校服,可以带伞和水,但是不要带小食品。
(2)同学们,大家盼望已久的趣味运动会就要来了!这是一个展示班级凝聚力和个人才华的大好机会。
希望大家积极参加,为班级的荣誉而战,为自己的闪光青春而战!
【解析】【分析】(1)注意不是写通知,是转述通知。
所以要注意称呼的适当,人称的改换,同时要保证句子原意完整。
通知中的个别用词可以修改。
(2)篇幅要简短,不可长篇大论;语言要充满激情。
富有鼓动性。
发言要对后面的活动主体应该有“点亮”、“激发”的作用,能让参与者激情高涨。
所以可适当用一些修辞来烘托气氛。
内容一定要符合“动员同学积极参加趣味运动会”这一活动的主题。
故答案为:⑴同学们,学校通知我们明天开趣味运动会,希望大家统一穿夏季校服,可以带伞和水,但是不要带小食品。
⑵同学们,大家盼望已久的趣味运动会就要来了!这是一个展示班级凝聚力和个人才华的大好机会。
希望大家积极参加,为班级的荣誉而战,为自己的闪光青春而战!
【点评】⑴本题考查转述话语时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
答题时应注意,包括,语言表达适合形式的特点和需要,符合表达者身份和接受者身份,符合特定的场合,再就是要有分寸感,会用合适的称呼。
⑵本题考查在特定场合语言表达的能力。
答题时应注意,语言表达得体,主要是指使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
所谓“语境”包括说话的对象(称谓、语气),场合(时间、地点、氛围),目的(说什么、怎么说)以及说话人自己的身份。
另外说话时语言还要有鼓动性,有激情。
1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当地时间4月15日,一场大火让甲(A.栉风沐雨;B.风雨如晦)850多年的巴黎圣母院严重损毁。
主塔尖在大火中倒塌,木质屋顶完全被烧毁……发自现场的照片和视频,瞬间令全世界那些钟爱卡西莫多、艾斯美拉达的情怀变得无处安放。
“美丽、壮观的法国灵魂的一部分灰飞烟灭,让人无比悲痛。
”法国《费加罗报》发表的社论如此评价这场火灾,也点明了巴黎圣母院之于法国的价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火势在教堂屋顶蔓延时,曾有预测说巴黎圣母院可能主体结构不保,但约500名消防员奋斗5个多小时控制住了火势,将乙(A.损坏;B.损失)降到了最低点。
重点文物在火势蔓延之前得到抢救转移,科技公司已着①(A.zhuó;B.zháo)手利用新技术对其进行数字重建。
不能让大火吞shì②(A.嗜;B.噬)人类文明的记忆,珍重与保护,一样都不可少。
(1)为文中①处划线字选择正确读音,根据②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
①处________;②处________
(2)为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