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程图学的历史演变和未来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工程图学的历史演变和未来发展研究

我国工程图学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从手工绘图到计算机成图,从二维图纸到三维模型,工程图学经历了丰富的演变,也为社会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同时也提出了挑战。

语言、文字和图形是人们进行交流的主要方式,在工程界为准确表达一个物体的形状,主要工具就是图形在工程技术中为了正确表示机器设备的形状、大小、规格和材料等内容,通常将物体按一定的投影方法和技术规定表达在图纸上,这种根据正投影原理、标准或有关规定,表示工程对象并有必要的技术说明的图就称图样。工程图样是人们表达设计的对象,生产者依据图样了解设计要求并组织、制造产品。因此,工程图样常被为工程界的技术语言。

图形的历史由来已久,原始人在洞穴的石壁上刻画的就是最早的图形。考古发现早在4600多年前就出现了可以称为工程图样的图形,即刻在古尔迪亚泥板上的一张神庙地图。我国春秋时代的技术著作《周礼.考工记》中记载了规矩、绳墨、悬垂等绘图测量工具的运用情况。古代数学名著《周髀算经》对直角三角形三条边的内在性质已经有较深刻的认识。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一份地图显示,在当时测量工具比较简陋的情况下,中国的地图就已经绘制十分精美。

1977年冬,在河北省平山县发掘战国中山王墓时出土了大批青铜器,其中有一块长94cm,宽48cm,厚约1cm的铜板。板上镶嵌金银线,表示国王,两位王后,两位夫人的坟墓和相应享堂的位置和尺寸。经修整可以看出,这是一幅酷似现代用正投影法画出的建筑规划平面图。该图上南下北图中两粗线长方形表示围墙,靠内围墙筑有四间储存礼器的“宫”,两围墙的南墙各开一门;用细线围成的扁凸字形,表示淮土而成的高台的坡脚线;五座正方形享堂(三大两小)对称地排列于高台上。从镶嵌的439个文字可知建筑物的名称、大小,并知该图是按1:500绘制成图后,经国王核准,复制在铜板上的。专家考证,这块铜板制成于公元前四世纪,并曾据以施工,在世界范围内实属罕见的古代图样遗物。它有力地证明,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就已经能在施工之前进行设计和绘图图样。

北宋李械编著的《营造法式》主要分为5个主要部分,即释名制度、功限、料例和图样共34卷,前面还有“看样”和“目录”各1卷,一共是36卷。其中图样6卷,计图1000余幅。图样这一名称从此确定下来。该书中的图形有彩画作的房屋的平面图、立面图、断面图、构件详图,各种雕饰与彩画图案和当时的测量工具、石作、大木作、、小木作、雕木作、等。其中有的图是用正投影法画出的。如斗拱(彩图)是用正面投影和水平投影来表示的投影图的配置相当于第一角投影;单色图所示的斗拱使用斜轴测图来表示的。所有这些,充分反映了近千年前中国工程制图技术的先进和高超。

18世纪末,法国人加斯帕尔.蒙日创立了画法几何学。我国系统地介绍蒙日《画法几何学》体系理论和方法的是时任厦门大学校长的萨本栋先生编译的《画法几何学》写序如下:萨君本栋,勤敏好学。课余译安顿利氏及亚斯利利氏之《画法几何学》一书,文笔条达,义理显豁,虽未照原文全译,然删繁避晦,颇便初学。学者由是熟加研究;将见科学上,工程上之各种物体,表现于纵面、横面、侧面或载面等,已能纤悉无遗,而泰西之学术工艺,或藉以广传于中土,是亦吾剤之所乐为介绍者也。

1959我国颁布首部国标《技术制图与机械制图》,以后不和技能,再通过教师及时地把信息和技能,再通过教师及时地把信息和技能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及时掌握行业最新动态。同时组建校企互通、动态组合的兼职教师队伍。通过正式引进、柔性引进与企业“共引共享”等方式,聘请行业企业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来校兼职上课。师资来源多样化,结构多样化,形成职教师资队伍良好的培养、选拔引进和科学的管理机制,实现校企间人员的交流和互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