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与德国经济模.ppt

合集下载

世界各国市场经济模式

世界各国市场经济模式

世界各国市场经济模式市场经济是一种以市场为基础,通过供求关系、价格机制和竞争来分配资源的经济模式。

在世界各国,市场经济模式的具体实践和表现有着差异。

以下是针对各国市场经济模式的简要描述:美国:美国是一个典型的市场经济国家。

其市场经济模式以自由市场、私有产权和竞争为核心。

政府的角色主要是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消费者保护和监管市场行为。

美国的市场经济模式强调市场的自由和灵活性,并且具有高度的产业和地理多样性。

中国:中国是一个市场经济模式下的社会主义国家。

在经济开放之后,中国逐渐放松了对市场的控制,更加注重市场机制的作用。

中国的市场经济模式下,政府仍然在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宏观调控、产业政策和资源分配等。

中国市场经济模式的特点是市场化与政府主导相结合,强调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德国:德国是一个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先锋国家。

德国的市场经济模式注重保护社会公正、工人权益和可持续发展。

在德国,政府在经济中扮演着积极的角色,如提供社会保障、劳动法保护和环境保护等。

德国的市场经济模式以企业和工会之间的合作关系为基础,实践了一种强调社会责任和公正分配的经济模式。

日本:日本是一个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以其独特的经济模式而闻名。

日本市场经济模式具有强大的产业组织和企业经营手段。

政府在日本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推动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提供经济政策支持。

此外,日本的市场经济模式还注重企业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形成了独特的供应链和产业集群。

瑞典:瑞典是一个典型的北欧福利国家,其市场经济模式强调社会公正和福利保障。

政府在经济中扮演着积极的角色,提供广泛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

瑞典市场经济模式重视企业和工会之间的合作,实践了一种强调公正分配和社会平等的经济模式。

这只是对于一些国家市场经济模式的简要描述,实际上世界各国的市场经济模式是多种多样的,各具特色。

每个国家根据自身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采取不同的经济政策和制度安排,以实现经济增长、社会公正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发展模式

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发展模式

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发展模式德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实行以私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社会市场经济制度的国家。

德国政府直接通过财政、货币、税收、规划等诸多政策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间接通过投资、保险、科技、信息、计划等经济政策为中小企业提供支持和服务,并以高效的信息化服务,扩大全球市场贸易范围,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劳动者素质,鼓励创新与革新,努力给社会创造一个低税负、低通胀、低利率、保护竞争、增强发展活力、宽松有序的宏观经济发展环境,在战后很短时间内创造了“经济奇迹”,成为世界经济强国,保持了经济的长期繁荣。

一、德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概况德国地处欧洲中部,1990年10月东西德统一后,共设立15个州,1个直辖市,国土总面积35.7万平方公里,人口约8255万。

2001年,德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达2.3万亿美元。

综观联邦德国经济发展过程,德国经济之所以能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迅速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关键在于定国之初选择了“社会市场经济”这一经济发展模式。

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确立私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

德国《基本法》第十四条明确规定保护私有制,但也并不排斥其它形式的所有制。

《基本法》第十五条规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把私有土地、自然资源和生产资料转为公有。

在德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共存在着八种形式的所有制:即私人垄断所有制、非垄断性的资本主义所有制、小私有制、国际私人垄断所有制、国家垄断所有制、合作化所有制、工会所有制和国际国家垄断所有制,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私人垄断所有制和国家垄断所有制。

在国家垄断所有制结构中,以经济基础设施(道路、桥梁、隧道、港口、机场、行政办公大楼等)、社会基础设施(学校、医院、博物馆、艺术厅等)和军事工业及设施为主体,汽车、造船、采矿、钢铁、有色金属、交通、供电、供水、煤气及污水处理等行业采取国家参股、控股等“公”“私”混合经营,其主要目的是为整个社会经济生活正常运转创造必要的宏观条件和保证国家与经济安全。

德国市场经济模式、宪法、三权分立

德国市场经济模式、宪法、三权分立

• 2.司法
• 联邦宪法法院是最高司法机构,主要负责解释《基本法》,
监督《基本法》的执行,有16名法官,由联邦议院和联邦 参议院各推选一半,由总统任命,任期12年。正、副院长 由联邦议院和联邦参议院轮流推举。此外设有联邦法院 (负责民事和刑事案件)、联邦行政法院(负责一般行政 司法案件)、联邦惩戒法院(负责公职人员违纪案件)、 联邦财政法院(负责财政案件)、联邦劳工法院(审理劳 工案件)、联邦社会法院(审理社会福利纠纷)和联邦专
朝只能够统治帝国剩下的领土奥地利。德意志地区内只有奥地利、普鲁士、丹麦控制的荷尔斯泰因
和瑞典的波美拉尼亚地区未有加入邦联,而且不计算并入法国的莱茵河西岸和艾尔福特。
德意志统一
• 18世纪初普鲁士崛起,根据1815年维也纳会议,组成了德 意志邦联,1848年德国各地爆发革命,普鲁士首相俾斯麦 领导了艰苦卓绝的军事和外交斗争,普鲁士于1866年的
两德统一
• 1990年2月13至14日,民主德国总理莫德罗首次访问联邦德国。3月18 日,民主德国人民议会实行自由选举,德梅齐埃任总理后,两德统一 的步伐大大加快。1990年5月18日,两德在波恩签署关于建立货币、
经济和社会联盟的国家条约。1990年8月31日,双方又在柏林签署两
德统一条约。1990年9月24日,民主德国国家人民军正式退出华约组 织。1990年10月3日民主德国正式加入联邦德国。民主德国的宪法、 人民议院、政府自动取消,原14个专区为适应联邦德国建制改为5个 州,并入了联邦德国,分裂40多年的两个德国重新统一。
• 联邦议院议员由选民直接选举和通过政党得票率按比例分配产生,任
期4年,最重要的任务是立法、选举总理和监督政府。第18届联邦议
院于2013年10月22日组成,共有631个议席,其中联盟党311席,社民 党193席,左翼党64席,绿党63席。现任联邦议院议长诺贝特· 拉默特 (Norbert Lammert,基民盟)。 • 联邦参议院共69席,由各联邦州代表组成,每州按人口比例拥有3至6 个席位。各州通过联邦参议院参与联邦的立法和管理以及欧盟事务。 参议院议长按固定顺序由各州州长轮任,任期1年。当总统因故不能 行使职权时,由参议院议长代行总统职务。现任参议院议长为下萨州 州长威尔(Stephan WEIL,社民党)。

世界经济格局-推荐精选PPT

世界经济格局-推荐精选PPT
第二章 世界经济及其格局的 发展
第一节 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世界经济格局,是指一定 时期内世界 各国或国家集团的经济力量及其相互关系 所形成的一种结构。
决定世界经济格局演变的基本因素, 是世界各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状况。
从“极格局”的角度看,当今世界 经济的突出特点是多极化;
从“域格局”的角度看,当今世界 经济则明显表现为两极分化。
国际复兴开发 (IBRD)
又称世界 ,是对成员国提供长期开发资金的国际性金融机构,是国际货币 组 织的姐妹机构。根据布雷顿森林会议的决议,于1945年12月27日成立, 1946年6月25日开始营业,1947年11月15日起成为联合国专门机构之一, 总部设在 首都华盛顿。
国际复兴开发 的宗旨是:通过向生产性项目和 企业提供贷款,解决会员国战后恢复和发展经济 的部分资金需求;通过鼓励国际 以开发会员国生 产资源的方式促进国际贸易的均衡发展。
70年代后期, 的人口约为 的 一半,经济实力 虽不到 的一半, 但部分重要经济 指标的人均水平 赶上甚至超过 。
三、国际经济组织及其功能
国际货币 组织(IMF) 根据1944年7月布雷顿森林会议所签订的
《国际货币 协定》建立的全球政府间国际 金融机构。1945年12月27日成立,1947 年3月1日开始业务活动,同年11月15日成 为联合国专门机构之一,总部设在 首都华 盛顿。 国际货币 组织的宗旨是:通过设立常设机 构,促进国际货币合作,便利国际贸易的 扩大与平衡发展;稳定国际汇兑,避免各 国间的货币贬值竞争;消除妨碍世界贸易 的 管制;通过贷款,为成员国的国际债务 清算提供便利。
布雷顿森林体系使 的 储备大量流失,20世纪60年代发 生了两次美元危机,70年代初美元又两度贬值。1971年 关闭 窗口,各西方国家对美元的关闭遂由固定汇率制转 为浮动汇率制,联邦德国马克、 日元与美元一起成为国 际货币。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标志 世界经济霸权地 位的丧失。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PPT课件二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PPT课件二
总之,我们需要一个“共赢”“平等”“公平”“共存”的 经济全球化。
6.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正确面对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对策)
(1)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 然趋势,不可回避。 (2)发展中国家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制定合理对策,在积 极主动的参与中谋求发展:
A.坚持对外开放政策,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B.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C.促进科技创新,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D.努力促使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的建立,保护发展中国家 的利益。 E.求同存异,加强国际间合作。
3、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国家
发达国家主导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 一轮扩张
辩论
正方:经济全球化利大于弊。 反方:经济全球化弊大于利。
4、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利:加速了世界 经济的发展 和繁荣。
弊:
加剧了全球竞争 中的利益失衡。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发 济 最大的受益者
机遇


国 利大于弊利大全于弊挑战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课标要求:
1.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由来和发展, 认识其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2.了解中国参加世贸组织(WTO)的史实, 认识其影响和作用。 3.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 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家住市区的李明早晨起床后先用潘婷(美国保 洁公司品牌)洗发水洗头后,然后用佳洁士(美 国)牙膏刷牙,洗脸时用了欧莱雅(法国)洗面 奶,穿上阿迪达斯(德国)外套和耐克(美国) 运动鞋,吃了昨晚买的肯德基(美国)汉堡,喝 了杯雀巢(瑞士)咖啡,带上索尼(日本)mp3 和诺基亚(芬兰)手机,刚出家门遇见邻居王叔 叔开着新买的奔驰(德国)汽车……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第五版)课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与政治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第五版)课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与政治
1.民主的危机与讽刺 2.种族歧视、种族矛盾与极端民族主义 3.精神和信仰危机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第5版)
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外关系与对外 政策
(一)美国的全球战略
制相结合,就构成了不同的经济模式。 • 经济模式是国情和国际环境的产物,此外社会思潮,政
府的战略目标和方针、政策等对一国经济模式的形成也 有十分重大的影响。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第5版)
几种有典型意义的经济模式:
第一,美国模式,被称为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即政府调节 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模式。这种模式强调市场机制的充 分调节始终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因,政府作用被限定 在较小的范围内,市场功能得到充分展现和发挥,比较注 重个人主义与市场竞争。
• 政治体制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和管理形式以及有关国家政 治活动的制度。
• 它首先指国家政权的形式,包括国家的政体形式(如君 主立宪制、议会共和制、总统共和制及委员会制)、结 构形式(如单一制、联邦制与邦联制)以及国家政权机 构的组织与活动原则(如三权分立原则);其次它还包 括与国家政权相联系的其他组织和政治行为的制度(如 政党制度、选举制度)。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第5版)
在经济体制做出重大改变的同时, 发达国家的经济社会政 策也不断进行了调整: 1.普遍建立与发展宏观经济调控机制 2.不断调整所有制形式,大大提高资本的社会化程度 3.以社会福利的形式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 4.逐步实现企业管理体制的社会化、民主化与现代化 5.建立国际经济协调机制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第5版)
美国是美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它的政体代表着 资产阶级民主制的另一种典型——实行总统制并贯彻 分权与制衡原则。宪法规定总统领导的行政机关与立 法机关、司法机关分立,平等,互相制衡,不过,实 际上总统是权力机构的核心。美国的政党格局属两党 制,民主党和共和党交替当政。

经济增长模型39页PPT

经济增长模型39页PPT
f (k)
上式表明资本的黄金律水平的条件为: 资本的边际产出等于折旧率
储蓄率的增长能够影响收入水平和短期 的经济增长率,那么它对长期的经济增长
率有影响吗?
(只有水平效应,没有增长效应)
一个现象:至19世纪以来,世界经济 经历了200年左右的增长,而伴随着经济增 长的一个突出现象是人口的突飞猛进。
1000
100000 美元



9
二、索罗增长模型
1、一些假定
➢ 需求方面:
两部门经济:没有政府和外贸部门
两部门均衡条件: C+I=C+S
I=S
假定收入不是用于消费就是储蓄,储蓄为收 入的函数,即: S=sY
在两部门均衡情况下:I=sY
10
➢ 生产方面:
两种生产要素:K、 L , 生产函数形式为: Y=F(K,L)
全球人均GDP的演进
资料来源:麦迪森(1997)
4
2、各国人均收入存在巨大差异
5
富国与穷国的区位分布图
6
3、各国增长存在 巨大差异
7
8
美国
英国
新西 兰 瑞士
德国
10000
日本
法国
丹麦
利亚 加拿
澳大

人 4、穷国可以成为富国
1993 1988 1983 1978 1973 1968 1963 1958 1953 1948 1943 1938 1933 1928 1923 1918 1913 1908 1903 1898 1893 1888 1883 1878 1873 1820
15
i,πk
πk s2• f (k) s1• f (k)
k1* k2*

世界各国经济模式有何不同?

世界各国经济模式有何不同?

世界各国经济模式有何不同?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之间日益紧密,全球经济体系也日益成熟。

而各国的经济模式也在不断演化和调整,以适应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

本文将探讨世界各国经济模式的不同之处。

一、美国的“开放式”市场经济模式美国经济模式的核心是自由市场经济,实行开放的市场竞争机制,通过竞争来促进生产效率和经济发展。

这种模式依赖于私人企业和消费者的决策,政府干预不多,是一种比较典型的自由市场经济模式。

尽管美国政府在工业、农业和能源等领域存在着一些干预,但这并不妨碍自由市场的基本运作。

具体而言,美国市场经济可以被概括为四个特征:竞争、企业自由、消费者主权和自由贸易。

竞争可以促进价格下降和产品质量的提高;企业自由则体现在政府尽量不干预企业的内部事务,鼓励企业以创新的方式拓展业务;消费者主权体现在他们能够自由选择产品、价格和生产厂商等因素;自由贸易反映了自由市场对外开放的特征。

二、日本的“合理主义”经济模式日本的经济模式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达到了巅峰,在二十一世纪初也曾是经济强国,这一切都得益于日本经济模式的特殊性。

日本“合理主义”经济模式是一种折衷主义的模式,即在市场经济与国家干预两者之间取得平衡。

日本模式下,政府被视为一个良好的监管者,鼓励企业实行长期经营和共同繁荣。

在这种模式中,政府与大型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非常关键。

例如政府通过为企业提供贷款和补贴来支持其研发和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发展。

此外,制造业和出口是该模式下经济成长的两个关键驱动力。

三、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德国是欧洲经济强国之一,其“社会市场经济”模式是开放市场经济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完美结合。

该模式的核心思想是实现市场经济与社会公正的平衡。

一方面,德国市场经济非常自由、开放,自由贸易和低税率政策吸引了大量国际企业入驻;另一方面,社会保障体系又高度发达,政府在教育、医疗、退休金等领域提供足够的社会保障,以确保公平和共享。

此外,德国政府还鼓励中小企业和公司工会,支持劳资协作,增强了市场机制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世界经济形势分析-PPT精品文档78页

世界经济形势分析-PPT精品文档78页

4)贸易回升较快,但依然处于低位水平
• 发达国家在4月份进口平均下滑了27.8%,出口 下滑了24.5%,其中最为突出的日本贸易数据, 其4月进出口同比下滑幅度分别达到39.1%和 35.8%;而发展中国家进出口同比在4月则平均 下滑了37.2%和31.2%,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俄 罗斯,其4月进出口分别同比下滑达到62%和 54%。
增速为2.3%。 图43:部分发达国家的M2同比增速(%)
11
10
9
8
7
美国
6 5
4
日本 英国
3
2
1
2009-04 2009-03 2009-02 2009-01 2008-12 2008-11 2008-10 2008-09 2008-08 2008-07 2008-06 2008-05 2008-04 2008-03 2008-02 2008-01 2007-12 2007-11 2007-10 2007-09
400 200
600
1000 800
1200
0
CRB现货指数:食品 CRB现货指数:金属
CRB现货指数:综合 CRB现货指数:家畜
图55: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指数
09-5-3 09-3-3 09-1-3 08-11-3 08-9-3 08-7-3 08-5-3 08-3-3 08-1-3 07-11-3 07-9-3 07-7-3 07-5-3 07-3-3 07-1-3 06-11-3 06-9-3 06-7-3 06-5-3 06-3-3 06-1-3
第二、从实体经济层面的各种核心指
标来看,世界在超深度下滑中出现了
超预期反弹,但未来发展的趋势很不 明朗
1)2019-2009年1季度,GDP增速持续下滑。例如美国、

走进德国ppt课件30页PPT

走进德国ppt课件30页PPT

鲁尔区
• 交通条件
莱茵河纵贯全区南北,区内还有沟通 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和埃姆斯 河的4条运河网,总长达425公里 (包括通往埃姆斯河下游段),有 大小河港74个,河道与港口均已标 准化,可通行1350吨的欧洲标准货 轮。区内铁路密度非常大,营运里 程达9850公里,占全国近1/5,多东 西走向,从巴黎通往北欧和东欧的 铁路,由本区穿过。公路和高速公 路四通八达,是区内及其它工业区 联系的纽带,从德国西部通往柏林 和荷兰的高速公路均从区内通过。
- 进口商品:机械、运输工具、化工、金属、食品、纺织品等。 - 主要进口贸易伙伴:荷兰8.5%、中国8.2%、法国8.2%、美国
5.9%、意大利5.9%、英国4.9%、比利时4.3%、奥地利4.3%、瑞 士4.2%
外货储备:$ 1.97,107亿 流通货币:欧元(EURO)
经济状况
• 德国的自然资源相对匮乏,国土面积中的一大部分用于农 业,但从事农业工作的人口仅占从业人员的2%至3%,产 业主要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德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约 33,156亿美元(按照国际汇率计算)、29,404亿美元(按 照购买力平价计算),在欧洲国家中高居第一,世界高居 第四,是全球第四大工业国。
• 德国的主要部门有电子业、航太工业、汽车制造、精密机 械、装备制造、军工生产等。汽车和机械制造、化工、电 气等部门是支柱产业,占全部工业产值的40%以上。
• 德国工业产品以品质精良著称,技术领先,做工细腻,但 成本较高。德国的工业品在世界享有盛誉,而德国也是西 欧最大汽车生产国。
鲁尔区
• 煤炭资源 鲁尔区有着丰富的煤 炭资源。煤炭地质储 量为2190亿吨,占全 国总储量的3/4,其中 经济可采储量约220亿 吨,占全国90%。鲁 尔区的煤炭煤质好, 煤种全,为优质硬煤 田,可炼优质焦炭的 肥煤占储量的3/5。

7世界经济体制的主要模式(1)

7世界经济体制的主要模式(1)

幻灯片1第七章世界经济体制的主要模式教学目的与要求重点与难点教学内容幻灯片2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应该:●了解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新兴工业化经济、转型经济等各类经济的大致状况●掌握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

●理解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新兴工业化经济、转型经济等各类经济的特点幻灯片3重点与难点●重点:●发达国家经济的典型代表●难点:●新兴工业化经济的两种模式——东亚模式与拉美模式的比较幻灯片4教学内容●本章的框架结构由四部分组成:●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成长中的市场经济国家●新型工业化经济●转型经济幻灯片5各种类型国家比较(2009)国家GDP亿美元(排名)人均GDP美元(排名)GDP占世界比重%(2004)美国142600(2)46380(9) 28.54 韩国13430(14)17074(38) 1.66 俄罗斯21030(9)8694(60) 1.42埃及4700(27)2450(115) 0.18S o u r c e:W o r l d B a n k幻灯片6第一节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一、发达国家的含义●发达国家一般是指生产力高度发达,具有成熟的市场经济关系及其体系,社会经济结构比较稳定,生活水平较高的国家。

●一般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简称经合组织)成员。

●美国、德国、法国、日本是发达国家经济的典型代表。

幻灯片7●资料: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经合组织)是由30个市场经济国家组成的政府间国际经济组织,旨在共同应对全球化带来的经济、社会和政府治理等方面的挑战,并把握全球化带来的机遇。

●目前经合组织共有30个成员国,它们是:澳大利亚、奥地利、比利时、加拿大、捷克、丹麦、芬兰、法国、德国、希腊、匈牙利、冰岛、爱尔兰、意大利、日本、韩国、卢森堡、墨西哥、荷兰、新西兰、挪威、波兰、葡萄牙、斯洛伐克、西班牙、瑞典、瑞士、土耳其、英国、美国。

●经合组织秘书处设在巴黎。

【全程复习方略】2015届高考政治第一轮总复习 专题三 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的兴起与主要模式课件

【全程复习方略】2015届高考政治第一轮总复习 专题三 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的兴起与主要模式课件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末,撒切尔夫人上台以后,积极推行新自
由主义政策,对英国经济社会进行了重大的结构调整和改革,使 英国结束了长期的“滞胀”局面。但是新自由主义思潮几经变 化,如今已不复如日中天,甚至面临倒戈拷问。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与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有
哪些共同观点?
A.推行货币学派的经济政策,放松对金融业的管制
B.增加福利开支,提高居民实际收入刺激消费需求
C.出售国有企业及基础设施,提高资产的运营效率 D.降低税率,让企业主获得更多利润继而扩大投资 答案: B
3.(2013·成都模拟)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写
道:“无论从先验的人性看,或从经验之中具体事实看,有一个
在 理 论 上
在 方 法 论 上 在 政 策 上
凯恩斯回到了重商主义研究的宏观经济问题上,开创 了宏观经济的分析方法,即总量分析。为使就业、收 入理论和利息、货币、消费、储蓄与投资理论纳入宏 观理论结构,在方法论上,凯恩斯还将实物经济和货币 经济密切结合于一体,从而克服了传统经济学在分析 过程中运用的“二分法”的不一致性 凯恩斯反对新古典经济学的“自由放任”。凯恩斯反 危机政策有三个特点:国家调节和干预经济生活是其 前提;财政政策是其重心;举债支出是其手段
(2)新自由主义为什么在实践中会面临各种“倒戈拷问”?
答案:(1)坚持经济人、完全竞争市场等基本假设 ;反对政府对 经济的过多干预,主张政府作用最小化、市场自由化;认为私有
制是最有效率、最符合人性的永恒制度。
(2)新自由主义政策助长了金融自由化,导致了2008年国际金融 危机;新自由主义政策的实施导致各国财富分配不均 ;新自由主 义政策的实施降低了社会福利水平 ,导致了社会矛盾激化。

高三第一轮复习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课件

高三第一轮复习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课件

3.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向纵 深发展,区域集团化步伐加快。中国经济发展取 得巨大成就,苏联、东欧改革失败;美、日、欧 争夺势力范围的经济主导权的斗争直接推动了西 欧、北美、亚太三大区域集团化的发展;在东南 亚、中东、拉丁美洲和非洲出现了一大批各种层 次的区域集团化组织。
4.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 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迅速增强,同时世界经济 的全球化趋势也在迅速增强;新科技革命对世界 经济产生巨大影响;追求数量和速度的经济增长 方式将让位于追求质量和效益的增长方式,知识 经济初露端倪,正届高在三第一替轮复代习:工世界业经济的经全 济。
届高三第一轮复习:世界经济的全 球化趋势课件
答案:(1)葡萄牙向“教皇子午线”以东;西班牙向“教 皇子午线”以西。 在地理上将世界连成一片,促使世界由分散向整体发展。 (2)原料出口比重增加;手工制品出口比重减少;机器产 品出口比重增加。 中国进一步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原料产地;中国手工业 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的进一步冲击;中国近代工 业在外来技术的影响和海外市场的刺激下进一步发展。 (3)经济全球化也有一定的危险性。 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保持清醒头脑,迎接挑战;根据 本国国情制定合理对策;在融合与交流中坚持自主发展。
届高三第一轮复习:世界经济的全 球化趋势课件
解析:第(1)问从时间信息可以判断是新航路的开 辟,这两个国家是指西班牙和葡萄牙,根据教材 知识可以判断扩张方向。西葡的殖民扩张,加强 世界各地联系,促使世界由分散向整体发展。第 (2)问,依据材料信息可知,中国原料出口上升、 手工制品出口下降、机器出口上升,原料出口上 升是因为中国沦为外国的原料产地,手工制品出 口下降是由于列强侵华导致传统手工业纷纷破产, 机器出口上升是由于外来技术和海外市场刺激。 第(3)问从漫画中可以看出世界经济处于危险之中, 说明经济全球化有一定的危险。发展中国家对经 济全球化的态度,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nemployment rate [%]
9.8 8.3 8.4
9.8
9.2 9.7 9.4 9.1
9.3
9.2
7.3 7.2 7.5
8.6
6.9
7.3
5.8
5.6 5.5
4.6 4.6
5.1 5.1 4.8 4.5
4.1 3.8 4.0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p 2012p
International stock markets [January 1, 2009 = 100]
180
160
DAX
140
Shanghai Composite
Dow Jones
120
EuroStoxx
100
Nikkei
80
60 2009
Source: Bloomberg
2010
2011
> Mid-term prospects depend on the recovery of Japan
A World economic outlook – Stabilization after crisis and recovery 110329_Tsinghua_final_02.pptx 2
3 1.1
After strong bounce back in 2010, global GDPgrowth in 2011 is slightly declining
1
The world economy and the success of the German economic model
Prof. Dr. h.c. Roland Berger Honorary Chairman, ROLAND BERGER STRATEGY CONSULTANTS Tsinghua Seminar, March 29, 2011
7 1.5
The current global business climate is on its highest level since the end of 2007, but not yet on pre-crisis level
Ifo World Economic Climate [index value, 2005 = 100]
Source: Ifo Institute
> People's mood precedes real economic development
82
But old and new risks endanger the recovery – 7 disturbing factors for the world economy
EU-27 9.2 9.8 9.4 9.1
> Flexibility of German labor market paid off >Strongest challenges for PIIGS countries like Spain, Ireland and Greece
6 1.4
Global stock markets have gone up – Development on the current edge due to Japan
114.9 Highest value Q3 2007
110.4 107.7
106.8
91.4
99.5
The positive development is especially strong in NorthAmerica. Increase of the Ifo Economic Climate
13.4
At the end of 2010 exportvalues are
again above the pre-crisislevel
of December 2008
World EU27 Germany USA Japan China India Russia Brazil
Source: WTO
4 1.2
Worldwide trade recovered strongly over the past year
Merchandise exports –Average quarterly growth, 2010 [yoy, %]
35.1
31.7 31.5
31.6
22.2
21.2
12.2 13.4
> Freetrade was an important driver in overcoming the crisis
5 1.3Leabharlann Especially in US and EU, labor markets wer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the crisis, slow recovery is predicted
Annual GDP growth [%]
World
China
USA
EU
9.6 9.2 10.3 9.6
Germany Russia
5.0 4.4 2.8
5.2
0.0
2.8 3.0 0.5
3.6
1.8 1.7 1.0
2.2
3.7 4.5
-0.6
-2.6
-4.1
-4.7
-7.9
2008
Source: IMF
2011 2008
2011 2008
2011 2008
2011 2008
2011 2008 2011
> BRIC countries remain the growth drivers of the world economy – 2011: Brazil +4.5%, Russia +4.5%, India +8.4%, China +9.6%
Index from Q4 2010 to Q1 2011 [index points]:
Lowest value 50.7 Q1 2009
Q12006 Q12007 Q12008 Q12009 Q12010 Q12011
> NorthAmerica: +21.8 > Asia: +9.7
> WesternEurope: +8.0
EU-27
USA
Germany
Japan
Source: EIU
USA
2009 2010 2011p 2012p 9.3 9.7 9.2 8.6
Germany 7.5 7.3 6.6 6.5
Japan
5.1 5.1 5.0 4.8
China
6.3 6.1 6.5 6.4
Russia
8.4 7.5 6.8 6.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