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石灰吟教学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土木堡之变”后,朝廷的精锐部队全军覆没,皇帝本人被俘虏,蒙古大军杀向北京。此 时朝廷大乱,又是于谦挺身而出,指挥军队依靠地形、打败了蒙古大军,保住了京城,挽 救了国家。
1457年(景泰八年)正月,于谦被诬陷处死。抄没于谦家产时,家中无值钱之物,除去皇帝 所赐的莽衣、剑器,别无他物。据说于谦被杀时,阴云密布,天下冤之。人们对明廷这种 恩将仇报的做法非常愤慨,用不同的方式来纪念于谦。
郑板桥是当时不可多得的书画奇才。他被贬官后,他无官一身轻,再回到扬州卖字画。 当时求他的字画的人非常多,他只靠卖画就可以有很高的收入。但他最厌恶那些有钱 有势的暴发户,就像扬州一些脑满肠肥的盐商之类,不管他们出多高的价,他也不加 理会。
工匠经过千锤万凿将石灰石从大山中采出来,把石灰 石和焦炭混在一起放入石灰窑中高温煅烧,石灰石就变成 了生石灰。这时的生石灰外形仍然象一块块石头,但浑身 雪白。
他在地方任知县时,为当地人民做了不少好事。例如他任潍县的知县时,有一年遇到 饥荒。普通百姓无钱无粮,就快饿死。于是郑板桥利用知县的权力,命令当地的豪门 大户等有钱人出钱每天煮粥分发给穷人救饥。就这样,许多人得救了。
郑板桥的这些举动引起了贪官污吏、恶豪劣绅的不满,他们不断地诬告他。最后郑板 桥被朝廷贬官。之后,他靠卖画维持生活。
蜂 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咏物诗的背诵:
1、抓住表达事物特点的词语 2、抓住诗人的心理 3、抓住诗眼
于谦立志成为有用之才,从此刻苦读书。在参加的科举考试中,因为不肯讨好主考官, 被硬生生从第一名降到第九十二名。但他没有放弃。终于在23岁成为了朝廷的官员。
古诗两首
如何学古诗?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竹石
清 郑燮(xiè)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借助注释自读古诗: 1、读通诗句。 2、读懂大意。 3、喜欢的部分可多读几遍。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朝廷镇压“宁王叛乱”之后,皇帝派于谦作为代表接受宁王的投降。这是一次巨大的考验。 面对着趾高气扬的宁王,于谦义正词严,声色俱厉地痛诉宁王的罪行,最终让宁王吓得 跪地求饶。
正统年间,大太监王振地位极高,连皇帝都听他的。许多官员不停地向王振送去金银财 宝,生怕得罪了他。但爱民如子的于谦两袖清风,正直清廉,从不送礼,因此成为了王 振的眼中钉。
马诗 唐 李贺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风》 李山乔 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 入竹万竿斜。
《蜂》 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壹 贰 叁 肆 伍
托物言志
咏鹅 唐 骆宾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Baidu Nhomakorabea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马诗 唐 李贺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咏柳 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风 李山乔 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 入竹万竿斜。
石灰有什么特点?
竹石
清 郑燮(xiè)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的特点是什么?
咏物诗
石灰吟
明 于谦
竹石
清 郑燮(xiè)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如果把生石灰放进水中,水立即就沸腾起来,像烧开 了一样。经过这第二次巨变,像石头一样的生石灰就变成 了白色粉末状的熟石灰。熟石灰可用于消毒杀菌、砌砖、 粉刷墙壁等。
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 。
咏鹅 唐 骆宾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咏柳 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1489年(弘治二年),朝廷终于恢复于谦的名誉,从此于谦与岳飞并卧在西湖旁。
郑燮(郑板桥)出生贫寒,父亲靠教书养家。郑板桥三岁失去母亲,十四岁失去继母, 三十岁失去了父亲和自己的儿子,尝尽了世态炎凉。直到四十多岁才考中进士、做了 七品小官。
郑板桥对下层百姓有着十分深厚的感情。当时的官员们高高在上,为了养威,也不会 轻易外出,一旦外出必然鸣锣喝道,以示尊不可犯。但板桥一反官场的积习,布衣草 鞋,深入民间,以了解民间疾苦,深得百姓的爱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