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地质学基础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概况
地球概况
二、地球的层圈构造 地球的层圈构造分为内部层圈(地壳、地幔、 地核)和外部层圈(大气圈、水圈、生物 圈)。 地球内部层圈是依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 规律进行划分的,地壳与地幔之间的界面叫 莫霍面,地幔与地核之间的界面叫古登堡面。 地壳分为陆壳与洋壳两种类型,地幔分为上 地幔和下地幔。其中上地幔被认为是岩浆的 发源地。
岩石
岩石是组成地壳的主要物质成分,根据成因分 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这里主要介绍沉积岩: 沉积岩:由母岩的风化产物,经过搬运、沉积 及成岩作用形成的一类层状岩石。 沉积岩的形成过程:母岩的风化作用阶段 、风 化物质的搬运沉积阶段、沉积物的成岩作用阶 段。 沉积岩按沉积方式分为:碎屑岩、粘土岩和化 学岩。
断裂构造
3、断层的组合: 剖面组合:阶梯状断层、地堑或地垒、叠瓦 状断层。 平面组合:平行式断层、斜列式断层、同心 环状或放射状断层。 三、断层的识别:1、地层的重复出现与缺 失;2、地层的突然增厚或变薄;3、构造的 不连续;4、断层面(带)的构造特征(擦 痕、断层角砾岩、地震剖面上的断面波等)
地球概况
三、地球的物理性质 1、地球的密度:平均密度为5.517克每立方厘米,表层岩 石的平均密度为2.75克每立方厘米。 2、重力:地球的正常重力值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增大。由于 各地构成地壳的物质不同,所以各地的重力值也不相同。实 测重力值与正常重力值的差异称为重力异常。利用重力异常 进行的地球物理勘探叫做重力勘探。 3、地球的磁性:磁偏角、磁倾角和磁场强度为地磁场的三 要素,利用地磁异常进行地质调查的方法叫磁法勘探。 4、地球的导电性:利用岩石的导电性的差异进行电法勘探。 5、地球的弹性:地球上的岩石具有一定的弹性,利用岩石 的弹性进行的勘探叫做地震勘探。 6、地热:地热带中深度每增加100米温度升高的度数称为 地热梯度。
油气藏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一、圈闭中聚集了油气便可称为油气藏。 二、油气藏的两个基本条件: 1、具有一个统一的压力系统,一个统一的油 水界面。 2、具备一定数量的油气,具有开采价值。 三、描述油气藏的术语: 1、油水界面;2、含油高度;3、含油边缘;4、 含油面积;等。
油气藏
四、油气藏的类型 1、构造油气藏:背斜油气藏、断块油气藏 2、地层油气藏:地层不整合油气藏、地层超 覆油气藏。 3、岩性油气藏:透镜体油气藏、岩性尖灭油 气藏、生物礁块油气藏、河床砂岩体油气藏。 4、混合型油气藏:古潜山油气藏、裂缝油气 藏、地层-构造油气藏、构造-岩性油气藏。
圈闭
四、圈闭的主要参数 1、溢出点:圈闭内充满流体后开始溢出的点。 2、闭合高度:从溢出点到圈闭最高点之间的海拔之差。 3、闭合面积:通过溢出点的等高线所圈闭的面积。 五、有利于油气聚集的圈闭 1、形成时间早; 2、离油源区近; 3、在油气运移通道上; 4、容积大; 5、 保存条件好。
地质作用
一、概念:由于自然动力所引起的促使地球 和地壳物质成分、内部结构和表面形态等不 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各种作用,统称为地 质作用。 二、地质作用的分类: 1、外力地质作用:包括风化作用(物理风化、 化学风化、生物风化)、地面流水的地质作 用和地下水的地质作用。 2、内力地质作用:包括地壳运动(垂直运动、 水平运动两种)、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
石油地质学基础
欢迎各位学员的到来!
一、地球的形状: 地球是一个旋转椭球体,绕太阳按椭圆形轨 道公转,绕地轴自西向东自转。地球的表面 由陆地和海洋组成,其中海洋面积占地球表 面积的70.8%,海洋区域分为太平洋、大西 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四大洋区,陆地分为欧 亚大陆、非洲大陆、北美洲大陆、南美洲大 陆、南极洲大陆和澳洲大陆六大陆块。地球 表面起伏不平,有高原、山地、丘陵、平原、 盆地和海洋等。
断裂构造
一、节理:岩石受力发生破裂,破裂面两侧 的岩层没有发生明显的相对位移或仅有微小 的位移。岩层中普遍存在。 二、断层:岩石受力发生破裂,破裂面两侧 的岩层发生显著的相对位移。 1、断层要素:断层面、断层线、断层的两盘 和断距。 2、断层的分类:正断层(上盘下降、下盘上 升)、逆断层(上盘上升、下盘下降)和平 移断层(沿断层面走向相对移动,无明显上 升或下降) 。
圈闭
一、圈闭的概念:适合油气聚集、形成油气藏的场所。 二、圈闭的组成条件: 1、储集层:储集油气的孔隙岩层。 2、盖层:防止油气向上散失的岩层。 3、遮挡物:从各方面阻止油气继续运移的不渗透的封 闭条件。 三、圈闭的类型: 1、构造圈闭(背斜和断层);2、地层圈闭(地层不 整合、地层超覆等);3、岩性圈闭(岩性尖灭、透镜 体、生物礁等);4、混合型圈闭(古潜山)。
一、油气运移的阶段:初次运移(指油气脱离 生油岩进入储集层的过程)和二次运移(指油 气沿储集层的孔隙运移直到聚集前的运移)。 二、油气运移的方式:渗滤(流体通过孔隙介 质的流动)、扩散(物质分子在各方向上浓度 趋于平衡的热运动现象)。 三、油气运移的主要动力: 1、构造运动力(有高压区向低压区);2、水 动力(携带作用);3、浮力(垂直向上);4、 地静压力(上覆沉积物的重量对下伏沉积物的 压力,油气水向凹陷盆地边缘移动);5、毛 细管力(毛细管的吸附作用);等。
褶皱构造
四、褶曲的分类: 按横剖面形态分为:直立褶曲、斜歪褶曲、倒转褶曲、 平卧褶曲、翻卷褶曲。 按平面形态分为:长轴褶曲(5:1~10:1之间)、短 轴褶曲(2:1~5:1)、穹隆构造和构造盆地(2:1 之内)、鼻状构造(半背斜) 五、褶曲的组合 褶曲在剖面上的组合形态:1、复背斜和复向斜;2、 隔挡式和隔槽式褶皱 褶曲在平面上的组合形态:1、平行状褶皱;2、雁行 状褶皱;3、帚状褶皱;4、“S”或反“S”形褶皱;5、 背斜带;6、长垣
沉积岩地层中的成层构造
褶皱构造
一、褶曲和褶皱: 褶曲:地壳中一个向上或向下的弯曲叫褶曲。 褶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褶曲组合叫褶皱。 二、褶曲的基本类型是:背斜(向上弯)、向斜 (向下弯)。 三、褶曲的基本要素: (1)、核部和翼部 (2)、转折端 (3)、枢纽、轴面和轴线 (4)、顶、脊和槽、底 (5)、顶角和翼角
褶皱构造
六、褶皱构造与油气 的关系 褶皱构造中的背斜构造是油气聚集的主要场所。 七、同沉积背斜 同沉积背斜是在沉积盆地普遍下降的背景下,与沉积作用同 时,边沉积基底边隆起而形成的背斜构造。 同沉积背斜具有以下特征: 1、厚度变化特征:同一岩层的厚度从翼部向顶部逐渐变薄。 2、岩性特征:同一岩层从顶部到翼部岩性由粗变细。 3、形态特征:上部岩层的两翼倾角小,下部岩层的两翼倾角 大。 4、顶部位移特征:上部构造与下部构造的顶部出现向陡翼方 向位移的特征。 同沉积背斜从形成时间到所处环境 以及自身的特征决定了它 具有特别优越的储集条件,勘探时要特别注意它。
沉积相
沉积相是指沉积环境和在该环境中形成 的沉积物特征的综合。 沉积环境包括:古地理条件、地质构造 条件、沉积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 沉积物特征包括:岩性特征(岩石的颜 色、成分、结构、构造、类型及其组 合)、古生物特征(种属、数量、生 态)、地球化学特征(氧化、还原)。
一、水平岩层 岩层是由同一种岩性组成且连续的两个平行或 近乎平行的界面所限制的层状岩石。 岩层的顶面、底面、岩层的厚度。 水平岩层:同一岩层面上的海拔高度基本相同 的岩层。 二、倾斜岩层 岩层层面与水平面之间存在一定的角度。 岩层的产状要素:走向(岩层的延伸方向)、 倾向(岩层的倾斜方向)、倾角(岩层面与水 平面的夹角)。
含油气盆地
一、含油气盆地是指在某一地质历史时期内,广泛接 受沉积,具备油气生成和聚集的有利条件,并能够提 供具有工业价值油气的沉积盆地。 二、含油气盆地的结构: 1、基底:指承托盆地沉积岩系的较老地层,是盆地赖 以生存的基础。 2、沉积盖层:指沉积在基底以上的所有地层。 3、周边:指沉积的边界,即盆地发育时期沉积盖层的 边界。
储油气层
一、概念:在地下凡是能够使油气在其 中储存和流动的岩层称为储油气层,简 称储集层。 二、储集层的特征 1、孔隙度:绝对孔隙度、有效孔隙度。 2、渗透率:表示岩石通过流体的能力。
盖层
盖层:防止油气向上散失的不渗透岩层。 一般为较致密的岩层,如:泥岩、页岩 等
油气运移
断裂构造
四、断层和油气藏的关系 在油气藏的形成中断层的作用: 1、封闭作用; 2、分割作用; 3、通道作用; 4、破坏作用。 五、同沉积断层。 同沉积断层是指与沉积作用同时发育、长期 活动的断层。 同沉积断层往往控制沉积盆地的发育。
生油气层
一、石油的生成 1、生油的原始物质:类脂化合物和蛋白 质。 2、有机质向石油转化的条件:还原环境、 温度(松辽盆地50度)、压力。 3、有利于油气生成的地质环境 二、生油层:富含有机质、能生成并提 供过工业数量的石油或天然气的岩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