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特色小镇建设的若干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特色小镇建设的若干思考

发表时间:2019-01-15T15:04:50.64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作者:夏宏宝吕施

[导读] 摘要:在前工业化时期,各地区之间的建筑在风格上具有较大差异,蕴含了丰富的地方特色,呈现出“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态势,建筑设计师和修筑工匠基本来源于当地,对地区文化符号的建筑工艺较为熟悉,使得地区特色在地方建筑上面得到鲜明的体现,建筑与当地民族、民风等之间和谐而统一。

长春工程学院吉林长春 130012

摘要:在前工业化时期,各地区之间的建筑在风格上具有较大差异,蕴含了丰富的地方特色,呈现出“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态势,建筑设计师和修筑工匠基本来源于当地,对地区文化符号的建筑工艺较为熟悉,使得地区特色在地方建筑上面得到鲜明的体现,建筑与当地民族、民风等之间和谐而统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东西方文化相互融合,不同的信息、价值观之间快速流转传播,碰撞出热烈的火花。这就使得不同建筑师的设立理念、建筑工艺、建筑材料等存在较大的趋同性,使得各地区的建筑在实现量产,追求建筑速度的基础上,忽略了对地方特色的保护和利用,从而形成我国中小城镇建设的“特色危机”。

关键词:特色,小镇,建设

1我国中小城镇化特色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

1.1文化保护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

特色城镇化建设首先应强化对特色的重视,注重对地区历史文化和遗产的保护,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对特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然而,在我国中小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之中,历史文化遗迹和现代城市之间的发展常常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无论是地区的文物古迹,还是历史遗留建筑、亦或是具有年代感的街道,都是该地区经过岁月洗礼和历史轮回的见证,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历史文化资源,是时代文化的浓缩,是城市前进所留下的足迹,对地区和民众而言,都具有一定的情感价值。一旦城镇在发展过程中失去这些城镇文化的凭证,也就失去了地区的个性和最大的魅力。面对文化保护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冲突,许多城市在建设过程中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对旧街道和历史文化遗迹聚集的老城区建筑进行任意拆毁,随意扩建现代化建筑,使得地区的历史遗留建筑被大面积破坏和损毁,割裂了城市建设与传统功能之间的密切联系,让城镇的生命力和价值持续减弱。

1.2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矛盾

无论是从民众的视觉体验,还是情感认同来看,布满现代化建筑的新城镇再怎么美丽耀眼,也不及旧城镇好,主要是因为旧城镇具有厚重的历史感,蕴含了无数关于这个城镇的故事,对民众而言,更具有亲切感和关联性。这就使得我们必须在新旧之间、传统与现代之间做出选择,从而引发了传统与现代的矛盾与冲突。但两者之间也具有一定的共性,即都是城市塑造的目标之一,是城市建设的指引者。通过好的设计和建筑技巧,可以营造出建筑与地区之间的历史空间感,而现代科学理念也能够借助于传统建筑形式予以充分地表达。两者对于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特色塑造,都具有一定的价值与意义。由此可见,两者之间虽然存在矛盾,但并不是不可调和,相反还可以通过推陈出新,保留特色的方式,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通过创新,让地区建筑不仅具有现代风貌,也能展示地域特色。 2特色小城镇是特色小镇发展的最终目标

按照西方发达国家城镇化发展的规律,当城镇化率达到70%,城镇人口数量和农村人口数量会呈现出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即,没有大规模的人口向城市迁移,也没有大规模的人口向农村迁移。2016年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将特色小城镇作为中国未来小城镇发展的重点方向。按照浙江模式的特色小镇,其创新性是毋容置疑的,但是从发展趋势来看,由于面积和容纳人口的有限性,特色小镇在发展空间上会受到很大的制约,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以特色产业为依托的小城镇建设往往人口都在三十万左右,面积在三十平方公里以上。要符合中国城镇化发展实际情况和国外城镇化发展的规律,浙江模式的特色小镇建设并不是中国小城镇发展的最终实现形式。中国小城镇发展的总体思路应当是以特色小镇为核心圈层,在特色产业不断精细化发展的过程中,提升小镇人口集聚功能和完善就业结构,实现圈层的不断扩大,形成特色产业发展集聚和人口集聚的小城镇,人口规模控制在50万人以内,面积控制在一百平方公里以内是比较适宜的。

3中国传统文化建设

城镇化建设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发展的精神命脉。因此无论是在经济建设还是城镇化进程中,都要将保护传统文化的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同时,国家要发挥好自己的组织能力,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到保护传统文化的工作中来,要积极与社会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力量进行沟通与合作,尽可能多地扩充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的力量。政府也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做好保护和发扬传统文化、保护古建筑、规划古城镇的工作,进一步将古建筑、传统村落、古街道等体现传统历史文化的事物显示出来,并重点保护。同时制定法律法规以法律的手段去约束那些对中国传统文化建筑加以破环的人群。 4注重历史文化与当代创新的协调

历史文化是城市发展的足迹,凝聚着民众的情感和城市的灵魂,是城市规划与功能和定位的重要依据。因此,我们不能一味地追求建筑的规模与经济效益,而摒弃传统文化与地域特色。而应将城市在历史发展之中遗留下来的文化遗迹和传统进行去粗取精,扬长避短,结合现代建筑风格、理念和技术进行创新。例如,通过宋元时期的山水画可以得知,那个时代的建筑不讲究对称和平衡,而是追求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这些历史文化思想和元素融合在建筑之中,不仅具有强烈的时空色彩,也更加引人入胜。由此可见,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利用与现代化城市建设之间的矛盾是可以调解的。以重庆为例,该市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基础上又编了一个城市风貌保护规划,对重庆市成长的历史阶段进行了盘点,对现在各个历史阶段还留存下来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了盘点,然后做了一个衔接。在此基础上,现代城乡需要利用现在的材料和技术服务于当代的生活,创造出属于当代的特色建筑。每一个时代的建筑,都应该在城市里留下那个时代的辉煌篇章。

5形成以城镇特色作为竞争力的规划理念

在全球化的时代,城镇特色就是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这里所讲的特色,不仅仅是自然地域特色,也不仅仅是针对历史文化而言,而是城市基于自身特色而构建的文化自信,甚至于把这种文化自信转化为更深层次的城市发展体制和质量的竞争。这才是我国中小城镇由特色向综合竞争力的转化,具体而言就是要把一个城市、乡村的特色提升到城镇发展的精神层面,直接体现于城市建筑之中。例如经典的莫干山案例,就是以特色建筑推动地区发展的成功典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