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特色小镇建设的若干思考
关于特色小镇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关于特色小镇建设的思考和建议大如小城,小如街市,远离都市繁华,却不乏市井里弄的韵味,虽偏居一隅,却从不乏人气,这是世界各地特色小镇留给乐游者们的最深印象。
由于特色小镇设施齐全、景色动人,又各自蕴涵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它作为一种人类居住形态和生活方式呈现的同时,它还被视为一种宝贵的旅游资源和文化形态,备受青睐,引得游人纷至沓来,乐而忘返。
小镇强劲的旅游功能及由此带来的自身发展,极大地刺激了区域经济的繁荣。
受此吸引,近年来,国内许多省市开始看好特色小镇带来的综合效应,纷纷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借助国家城镇化建设的政策东风,先后启动特色小镇工程:四川中法风情小镇——白鹿镇,六月开始迎客;牡丹江市与房企合作,投资百亿的综合性、多功能的旅游小镇——镜泊小镇,进展迅速;北京,在2011年,把特色小镇建设列入“十二五”规划,纳入城乡统筹发展总体思路加以实施,等等。
值此背景下,如何利用“现代化生态岛”建设和落实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大好时机,打造一批具有龙陵产业特点的生态型特色小镇,助推海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增强海岛发展后劲,已成为当前摆在政府面前的一大课题。
社会各界也予以广泛关注。
为此,我们民进龙陵县委专门组织力量,就此深入调研。
在充分调查研究、外出考察学习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成功经验和龙陵“十二五”规划纲要精神,形成了初步设想,以供政府决策参考。
一、特色小镇在龙陵生态岛建设中的独特意义当前,龙陵生态岛建设的成效已逐步显现,社会经济发展稳健。
但尚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例如:生态岛建设的长期性与人民群众迫切希望改善生活水平之间的矛盾解决缓慢,海岛经济产业发展空间狭小问题依然存在,产业支撑相对乏力,海岛经济发展缺乏持续后续力等。
特色小镇的建设,对龙陵发展的影响将是深远的,尤其是在现代化生态岛的打造中,将会起到缓解突出矛盾、增强发展后劲、丰富发展内涵的独特作用。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品质龙陵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留存小镇众多,但这些小镇大多有着外貌破旧,功能配套不全,各类设施不完善,商业不发达,周边环境差等缺陷,与群众理想中的居住、生活状态相去较远。
打造特色小镇的特点、难点与对策
打造特色小镇的特点、难点与对策一、特色小镇的本质解读特色小镇是指依赖某一特色产业和特色环境因素(如地域特色、生态特色、文化特色等),打造的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征和一定社区功能的综合开发项目。
是旅游景区、消费产业聚集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区三区合一,产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模式。
(一)特色小镇的发展架构1、以特色产业为引擎的泛产业聚集结构特色小镇主要聚焦自身优势的特色产业;延伸产业链,形成“产业本身+产业应用+产业服务”的相关产业集群机构。
2、以旅游为引擎的泛旅游产业聚集结构以特色产业为基础,发展旅游产业;以旅游的十二要素为内容,打造泛旅游产业集群结构。
3、旅游目的地架构特色小镇不完全是旅游,但又必须是旅游;每一个特色小镇都是一个以4A 景区为主导的旅游目的地。
4、新型城镇化架构人口聚集,带来城市居住及配套服务的发展,进而形成城镇化架构。
5、智慧化与互联网引擎以通信和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游客互动体验为根本,以便捷优化管理为保障的智慧化旅游,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因此特色小镇是以“双产业”即特色产业与旅游产业为主,“三引擎”即产业引擎、旅游引擎、智慧化及互联网引擎相协调,“三架构”及产业链整合架构、旅游目的地架构(景区)、城镇化架构共同支撑的发展架构。
(二)特色小镇的总体特征1、以特色的产业及环境资源为基础产业资源是特色小镇打造的前提;环境资源是特色小镇打造的重要依托;资源如何转化为面向市场的核心吸引力是其核心指向。
2、以坚定的政府政策及投融资支持为依托以产业为引领,实现“产业+文化+旅游+社区”的四重功能;各功能之间并不是简单的大糅合,而是相互之间有机的整合与融合。
3、以产城一体化综合开发为手段主要表现为产业的综合发展;功能的综合配置;土地的综合开发;配套的综合建设;目标的综合打造等方面。
4、以泛旅游为引擎与目标归宿拥有完善的城镇及旅游配套设施;拥有超越一般景区的较高品质的服务(包括旅游服务于公共服务)。
特色文化小镇建设的思考
特色文化小镇建设的思考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开展,特色文化小镇带来的综合效应逐渐增强,强劲的刺激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特色文化小镇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宝贵的旅游资源,本文以“老唐山风情小镇”为例,分析文化小镇建设面临的问题,探寻特色文化小镇的建造、营运和产业发展模式,以利区域经济快速繁荣和发展。
关键词:老唐山;文化小镇;建设特色文化小镇,风景优美,设施齐全,独具特色,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小如街市,大如小城,缺少了大城市的繁华,偏居一隅,却从不乏人气,映现着市井里弄的韵味。
它即为民众的居住形态和生活方式,又具宝贵的文化传承和旅游资源,备受游人青睐,使游人乐而忘返,纷至沓来。
小镇的旅游功能刺激了自身强劲发展,带动了区域经济的繁荣。
因此,国内各地区特色小镇的建设如雨后春笋般呈现,2011年,唐山委、市政府把建设特色小镇列入“十二五”规划,纳入城乡统筹发展总体思路加以实施。
以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为契机,建设一批具有文化小镇特色的生态型小镇,以推进唐山经济的发展,改善民生,加快唐山市经济大发展大繁荣的步法。
一.特色文化小镇建设的必要性“老唐山风情小镇”位于河北省唐山市南湖生态城核心地带,占地面积425亩。
比邻开滦国家矿山公园,再现了清末民初老唐山的风土人情,展现的将是一座以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谋求资源型企业转型,为人们留下近代工业城市完整记忆的“文化创意园”;一座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为把唐山建设成凤凰涅槃的生态城市和群众满意幸福之都做出贡献的“绿色生态园”。
(一)展现百年工业文化历史,促进城市的转型唐山因煤而兴市。
100多年前,由洋人技师、广东工匠以及大批破产农民组成的矿工,构成了这座城市最早的开拓者。
作为资源型老工业城市,随着资源逐步枯竭,城市人口增长,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亟待发展城市经济,实现工业城市的逐步转型。
唐山市政府在“十二五”规划中,将老唐山风情小镇建设列为重点建设项目,在唐山矿原储煤场旧址上,以重现景观为基本手段,建成一座凝固矿业环境治理和人文景观的“南土熏风”、“西洋风韵”、“民俗风情”的绿色生态型小镇。
特色小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特色小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我国至2020年,将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的特色小镇。
培育特色小镇要坚持突出“特色”二字,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打造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和谐宜居的美丽环境,彰显特色的传统文化,提供便捷完善的设施服务,建设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
这篇文章张鸿雁教授通过对浙江近些年特色小镇建设的考察,总结了其建设的价值与特点,结合其发展经验,针对江苏现有特色小镇建设发展中的问题与不足,提出江苏特色小镇未来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成熟特色小镇建设的价值与特点1. 重构地区经济框架,提升区域经济潜能。
一是建构经济主体区域均质性发展的动力机制,使区域经济的不同空间形成多样化、均好化的经济增长点。
二是创造新的高端产业集聚模式。
如浙江地区的特色小镇建设,就促进了以云技术、智慧产业、新型金融产业和地方性产业为主体的浙江特色“块状经济群”的深化发展,为其整体经济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创造了多样.化的平台和高地。
三是提供区域性社会相对充分的就业机制,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创造了前提和基础。
四是形成福民富民自我生长机制,在高端产业集聚、特色传统产业集聚和生活质量和环境提升的同时,通过空间再生产形成了内在的区域性社会发展动力。
2. 提高社会治理标准,改善区域生活品质。
一是建立现代产业、传统产业与生活社区相融合的社会精准治理新秩序空间,在发展新型产业的同时使传统产业形成了新价值,并成为现代社区生活的一部分。
二是强化生态和环境建设标准,如浙江每个小镇都要求通过3A 级旅游景区建设要求,形成幸福产业链模式。
三是创造新型社会空间整合再发展模式,产业集聚与社区生活、建设相结合,既形成了全新的地点精神和市民文明文化,也使社会治理成为发展的结构性部分和过程。
四是建构品质化特色城镇生活方式,形成新型城镇化系统下的“化镇为市”,“化传统农民为现代农民的有机发展过程”。
打造旅游特色小镇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调研报告
打造旅游特色小镇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调研报告一、特色旅游小镇规划与建设现状(一)规划概况。
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特色小镇发展的意见》(xx政发…xxxx‟xx号)精神,经严格筛选审批,省发改委于xxxx年6月公布了全省xxxx-xx年xx 个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其中xx翁丁葫芦小镇(佤族)被列入xx省xx个创建全国一流特色小镇入选名单,规划布局为“一镇三寨”一翁丁小寨、葫芦小寨、勐来小寨x个片区,是一个跨区域的组合型特色小镇创建项目。
小镇发展定位为休闲旅游类,项目总规划面积为x平方公里,其中翁丁片区x平方公里、葫芦片区x平方公里、勐来片区0.5平方公里,预算总投资x亿元,建设期限xxxx-2020年。
目前,项目总体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已经通过省级审查,已经获得可行性报告的批复、环评行政许可决定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省政府已批复沧源自治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方案,翁丁葫芦小镇(佤族)的建设用地已在预留范围内,正在按程序审批建设所需用地。
(二)建设现状。
项目于xxxx年x月开工建设,截止xx年x月,到位资金x亿元,其中:省财政划拨特色小镇创建启动资金x亿元,农发行沧源支行贷款资金x亿元,企业自等资金x亿元。
累计完成项目投资x亿元,其中:翁丁小寨完成投资x 亿元,勐来小寨完成投资x亿元,葫芦小寨完成投资x亿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一)认识不够到位。
一方面,政策宣传不到位。
一些干部群众对创建特色小镇的基本内涵、政策要求、建设时限、验收指标等方面的政策了解不透,甚至部分领导干部把创建特色小镇简单地等同于美丽乡村建设,没有把特色小镇建设作为拉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县直部门之间的统筹协调不够,主动服务,靠前指导不到位。
另一方面,群众工作不到位,导致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
翁丁新寨仍然有部分群众不愿意搬迁,一定程度影响了项目的整体推进。
(二)建设规划不够完善。
项目顶层设计不到位,部分设施规划存在缺陷,项目规划与创建指标不对应。
关于特色小镇建设的几点思考
1建设特色小镇的重要意义一是特色小镇是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产业竞争力的一种重要载体,也是中国新时期产业升级的主要载体之一。
全世界约有50万个镇,其中:发达国家60%的小镇具有特色,中国仅15%的小镇具有特色。
目前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一般都达到80%以上,其中很大比例的人生活在小城镇上。
而截止到2016年,我国城镇化率仅为57.35%,我区的城镇化率是56.2%,因此,特色小镇在我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是加快新型城镇化的有效路径。
特色小镇建设要上升到综合的市场逻辑之下进行创新性的理解,特色小镇作为连接城市与农村的纽带,不仅起到了统筹城乡发展的作用,而且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对于大量农村富余人口涌入城市起到了“蓄水池”的分流作用,降低了城镇化的社会成本。
可以使“离土不进城”的农村人口留在小城镇,不进入大中城市,就近由从事农业转为从事非农产业,并实现生活方式改变,由分散居住转为集中居住,享受城镇居民所能享受的生活便利和社会保障待遇。
三是搭建城乡发展一体化重要平台的有效举措。
可以有效地解决当前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弊端。
与大城市相比,特色小镇有利于带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带动周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发展,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实现城乡产业融合,使城市文明扩展到农村,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城乡的协调发展。
同时也可以方便市民的生活,小城镇对就业有吸纳能力,大部分人可以就地就近上班。
2特色小镇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是有些地方存在认识误区。
对特色小镇的独特内涵把握不够,把特色小镇完全与以工业制造业为主的园区,与传统意义上的景区和乡村等同起来,产业没有特色,部分小镇与小镇之间产业雷同度过高,造成同质竞争,导致千镇一面,还有的地方改革创新不足,跳不出传统的思维定势、路径依赖和体制束缚,市场作用发挥不够充分。
【作者简介】赵革文(1968-),女,浙江温州人,高级经济师,从事宏观经济、建筑业、房地产业、新型城镇化、空间规划(多规合一)、国家级新区等研究。
培训学习心得体会:杭州特色小镇建设经验给我们的启示
培训学习心得体会:杭州特色小镇建设经验给我们的启示4月中旬,我赴杭州参加了“推动产业发展暨园区建设专题培训班”学习。
近距离地感受了浙江产业发展和园区建设的蓬勃生机,特别是各类特色小镇的迅猛发展,让我叹为观止、深感震撼,也让我对当前我区提出打造特色小镇建设有了相当触动。
一、浙江杭州特色小镇的定位与内涵在经济发展步入供给侧的大背景下,在全国各地探索转型升级,适应与引领新常态的关键时期,杭州作为全国特色小镇的创建者和先行者,其特色小镇发展的速度、规模和效益,以其自身示范效应为正面牵引,引发了全国关注和追随。
自2015年初,浙江省委省政府正式提出创建特色小镇战略以来,一批产业形态各异、特色鲜明的“小镇”应运而生。
而随着去年7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和住建部联合发文,决定在全国范围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提出全国到2020年争取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
当前特色小镇正以星火之势燎原着全国。
那么,什么是“特色小镇”?浙江特色小镇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镇”,也不同于产业园区、风景区的“区”,而是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结合自身特质,找准产业定位,科学进行规划,挖掘产业特色、人文底蕴和生态禀赋,聚焦信息经济、旅游、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七大新兴产业,形成“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功能”四位一体有机结合的创新创业发展平台。
它既不同于行政建制镇,也与各类产业园区有明显区别,是集产业链、投资链、创新链、人才链和服务链于一体的创业创新生态系统,是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绿色化融合发展的新形式,显现出“特而精、聚而合、小而美”的独特魅力。
二、浙江杭州特色小镇建设的经验浙江省的特色小镇发展正在形成一个新的标杆,成为转型升级的典范,分析其发展经验,是经济新常态下加快区域创新发展的战略选择,尤其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市化的有效路径,有利于加快高端要素集聚、产业转型升级和历史文化传承,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
工作研究:特色小镇建设的原则、模式与冷思考
特色小镇建设的原则、模式与冷思考特色小镇建设很热,短短一年,就已从浙江燎原到全国,成为浙江示范全国的新亮点。
一年来,浙江特色小镇建设确实取得了许多新亮点,其基本内涵、形式也不断得到丰富,媒体的及时、全面宣传也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在这个共享时代、转折风口。
一、特色小镇建设为什么会热热的理由太多。
在我看来,从政府层面看可能主要有三:一是可以获得宝贵的建设用地指标与财税补贴支持。
按照省政府《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特色小镇“确需新增建设用地的,由各地先行办理农用地转用及供地手续,对如期完成年度规划目标任务的,省里按实际使用指标的50%给予配套奖励,其中信息经济、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类特色小镇按60%给予配套奖励”,特色小镇“规划空间范围内的新增财政收入上交省财政部分,前3年全额返还、后2年返还一半给当地财政”,所以市县政府都非常积极,踊跃申报。
这份热情与三四年前申报省级产业集聚区、省级服务业集聚区、省级旅游度假区类似,土地、资金两大资源争夺谁都不愿落下风。
二是可以拉动投资。
《意见》对特色小镇建设意义阐述的第一条即为“推动各地积极谋划项目,扩大有效投资”,规划引领上进一步明确特色小镇“原则上3年内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亿元左右(不含住宅和商业综合体项目)”,在投资增速放缓背景下,换个新载体、讲个新故事,来吸引投资,还是需要的。
三是可以视为政绩。
上面如此重视特色小镇,市县自然把其争取视为区域商务环境改善、区域形象提升或品牌打响的重要途径,乃至作为政绩加分、与邻比较的重要内容。
也因僧多粥少,市县里也纷纷规划了不少的市级、县级特色小镇,来兼顾各方平衡、保护各方积极性。
从企业视角来看,特色小镇建设热的原因也可能有三:对有雄心的领军企业来说,通过牵头规划建设特色小镇,可以有更大能动性来“呼朋唤友”吸引相关企业、机构,来更好增强相关资源的配置、集聚和优化,更好促进产业集群的培育与产业链的健全,因为《意见》“要明确投资建设主体,由企业为主推进项目建设”;对有创业创新热情的中小企业乃至战略伙伴企业来说,与志同道合的领军企业(或行业协会)一起干事,无疑更有利于形成符合胃口的商务氛围与环境,乃至独特的特色小镇文化与身份归属感;对创业团队、创新型人才群来说,特色小镇不仅是工作之地,还是可放松、可交流的大景区,乃至有配套的居住小区、教育医疗设施。
心得体会:如何认识和发挥特色小镇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最新)
心得体会:如何认识和发挥特色小镇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最新)一、如何认识推进乡村振兴中特色小镇建设的重要作用?(一)有利于提高农村产业发展水平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
实现乡村振兴必须牢牢立足产业兴旺,紧密结合城市发展,实现城乡资源的双向流动。
特色小镇的新兴产业是带动乡村产业兴旺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
特色小镇的建设要求以特色产业为核心,借助特色小镇建设的东风,原有特色产业的小镇就可以实现产业转型和升级,提高竞争力,同时原来没有形成特色产业的小镇通过打造特色产业则可以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产业发展水平。
特色小镇不仅具有提供旅游服务及相关产品的功能,还具有非常重要的一个独特功能,即特色小镇优越的生活设施、优美的生态环境、完善的公共服务,更容易跨界融合产生新兴产业。
特色小镇建设的产业融合发展既有“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也有“制造业服务化”和“服务业制造化”。
正是具有了这些新兴的产业,特色小镇才能持续确立竞争优势,也才能够吸引更多资金、技术和人才。
现有特色小镇的产业定位,主要分为“消费服务型”和“生产服务型”两大类。
消费服务型特色小镇以生活服务、健康服务为主导,构建流程标准化、企业个性化的公共服务平台,面向个人和家庭,创造出满足不同消费者个性化新产品或新服务。
生产服务型特色小镇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面向企业或其他社会经济组织,服务、辐射一定区域范围和市场范围。
由于特色小镇与乡村联系紧密,在地理空间上一体化,在经济关系上资源互补,在产业链上相互协作。
所以,特色小镇能够成为当前带动乡村产业跨界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在构建现代农业的产业、生产和经营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城镇产业发展有机衔接方面发挥独特作用。
(二)有利于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长期以来城市作为人口、经济、信息、科技等的集聚空间,一直是现代、先进、方便、快捷、高效、卫生等的代名词,而农村虽然随着科技和农业的发展有了较高的发展,但是与城市相比,其发展速度慢,发展水平落后,农村居民享受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也远落后于城市居民。
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特色小镇正在成为展示与传播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新名片,并赢得了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部委领导的高度评价、主流媒体的深度聚焦、国家的高频关注。
特色小镇建设虽峥嵘初露、成效初现,但在为期不长的建设过程中已然暴露出的问题、所需直面的挑战,亟待冷静的审视、深入的思考并采取有效的应对之策。
关键词: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存在问题;对策1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1.1民间投资信心不强增长乏力民间资本投资建设杭州特色小镇的意愿不强、民资抢滩小镇建设大戏未能上演。
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目前特色小镇筹划或建设的重点投资项目大部分仍由政府或国有投资公司主导,民营性质的龙头企业、行业骨干企业投资参与的大项目明显不足,小镇建设投资力量的“强政府弱市场”、推进模式的“自上而下”等特征明显。
至远低于全省同期的均值线。
1.2特色产业能级不高特色小镇建设存在特色产业能级不高、创新不足等问题,表现在:以产业创新力、产业关联度、产业效益等为表征的特色产业的能级不高,尤其是具有持续竞争力和支撑力的特色新兴产业集群尚未形成;在传统产业集群改造提升基础上建设的特色小镇,设计、研发、网络营销等价值链高端业态还未普遍覆盖;特色小镇建设中两化深度融合、智能制造新模式的探索实践以及向服务型制造转型等均有待深化。
1.3土地资源要素保障问题突出据调查,特色小镇新增用地主要用于发展特色主导产业,需要投入相当规模的建设用地。
但是目前各特色小镇尤其是城市主城区特色小镇规划区范围内可开发的土地资源均相当匮乏、已逼近极值,且有不少属于“限建区”地块,这些地类与规划用地类型不符,需要依法办理规划调整及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
然而,与特色小镇建设用地需求居高不下相并存的现象是:低效用地规模大,存量盘活力度小。
由于土地权利关系复杂、激励措施不足、部分土地历史遗留问题多等原因,相当部分特色小镇通过盘活存量土地和利用低丘缓坡等方式复垦“腾地”、挖潜“盘地”的积极性不足,节约集约利用存量土地资源的水平不高,土地粗放利用现状尚未根本转变。
四大特色小镇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四大特色小镇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特色小镇成为了当下的热门话题。
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都对特色小镇的发展给予了极高的关注度。
特色小镇的建设旨在通过发挥各地的特色资源和建筑文化,打造出有独特魅力的城镇,以体现优美的山水风光、浓郁的历史文化、独特的地域特色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目前,我国已经有很多特色小镇开展了建设,但也正因为这种建设的艰辛和复杂性,一些问题逐渐浮现。
本文将从四大方面展开论述四大特色小镇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一、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小镇的基础设施是特色小镇能否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然而,很多特色小镇建设之初并没有考虑周全,导致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比如交通、供水、供电等方面,有些小镇的配套设施还十分原始,总体上缺乏完善的设施硬件,影响了特色小镇的吸引力和发展活力。
对策: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应该建立基础设施完善计划,加大投资力度,穷尽优质资源,提升特色小镇的设施硬件水平,让小镇的基础设施尽快与现代城市接轨。
二、区域开发不尽合理现在许多特色小镇都会考虑在有条件的地方规划开发主题公园、温泉度假区等项目以增加旅游消费者的吸引力。
但是,也有一些特色小镇的区域开发却没有考虑城市规划和地域特色的因素,导致小镇的文化特色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现和融入。
对策:特色小镇应根据各自的地域和文化特色制定差异化的发展策略,注重保留并发掘小镇地方特色文化,让区域开发方案与小镇的特色文化产生有机统一。
三、人才流失现象严重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才流动越来越频繁,一些从事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人才往往被城市的发展机会吸引,不断朝着大城市迁移,导致特色小镇人才流失严重,难以给小镇的发展带来稳定的基础。
对策:鼓励大学毕业生参与到特色小镇的建设当中,此外还应该加强人才流动的管理和管控,注重为特色小镇创造具有吸引力的发展环境,提高小镇的品质,增强小镇的发展潜力,让人才愿意留在特色小镇,为特色小镇的发展带来泉源源的活力。
四、商业化程度过高在特色小镇的建设中,一些地方往往想尽办法将商业模式引入小镇区域,结果过程中却忽略了特色小镇文化和发展的初衷,直接将特色小镇的文化打造成了一种商品,从而破坏了特色小镇的文化内涵和旅游品牌的形象。
特色小镇培育与建设的问题及对策以湖州为例
特色小镇培育与建设的问题及对策以湖州为例一、本文概述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特色小镇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已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优化城乡结构、提升文化内涵的重要途径。
在特色小镇的培育与建设过程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如规划定位不清、产业同质化严重、文化内涵缺失、生态环境破坏等。
这些问题不仅制约了特色小镇的健康发展,也影响了其应有功能的发挥。
本文以浙江省湖州市的特色小镇为例,深入分析其培育与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湖州市作为浙江省的重要城市,近年来在特色小镇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共性和个性问题。
通过对湖州特色小镇的深入剖析,本文旨在揭示当前特色小镇培育与建设中的普遍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全国范围内的特色小镇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本文将首先梳理国内外关于特色小镇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明确特色小镇的内涵与特征;通过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详细阐述湖州特色小镇在培育与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结合国内外成功案例和湖州实际情况,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对全文进行总结,并展望特色小镇的未来发展趋势。
二、湖州特色小镇培育与建设的现状分析湖州,作为浙江省的一个重要城市,近年来在特色小镇的培育与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通过对湖州特色小镇的深入调研,我们可以发现其在规划布局、产业定位、生态环境、文化内涵等方面都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在规划布局上,湖州特色小镇充分结合了自身的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空间布局。
这些小镇在规划过程中,注重保护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实现了产业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在产业定位上,湖州特色小镇立足于自身的产业基础和特色资源,发展了一批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
例如,一些小镇以旅游、文化、生态农业为主导产业,通过创新和升级,提升了产业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在生态环境方面,湖州特色小镇注重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通过实施一系列生态工程,提升了小镇的生态环境质量。
特色小城镇建设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思考——以乌恰镇特色小城镇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为例
特色小城镇建设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思考——以乌恰镇特色小城镇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为例摘要: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特色小镇、小城镇建设的精神,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关于加快发展特色镇的要求,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在全国范围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通过培育特色鲜明、产业发展、绿色生态、美丽宜居的特色小镇,探索小镇建设健康发展之路,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推动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特色小城镇、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一、宏观方面(国家及自治区政策的支持)三部委在推进特色小城镇发展上部署了一系列举措,内容涵盖打造、培育、建设、政府资金等多个方面内容。
根据住建部发布的《关于开展特色小城镇培育工作的通知》,特色小城镇的建设首要任务是以产业发展为重点,依据产业发展确定建设规模,坚持深化改革,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打造创业创新新平台,通过产业发展,吸纳周边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解决当地居民的就业问题,来改变当地的维稳形势,从而带动农村发展。
同时,特色小城镇的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致力于打造便捷完善的设施服务和美丽宜居的生活环境,通过改善提高居民的生活坏境,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
二、乌恰小城镇特色产业发展规划从未来较长时期来看,为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其主导产业将以工业为主,同时注重旅游业等重要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
因此,本次规划重点强调工业主导产业的发展,明确未来发展核心产业。
1、两大特色产业包括柯尔克孜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乌恰城郊休闲产业带项目,主要是依托现有农业和农产品资源优势,逐步延伸产业链,参与整个区域农业现代化产业集群的协作分工,并与周边地区形成错位发展、相互补充的整体产业格局。
2、一、三产业发展指引农业: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科技农业、观光农业、特色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将现代科技、现代管理与农业发展相结合,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将农业发展与观光休闲旅游等农业服务业以及食品加工等农业加工业相结合,将农业从一产逐步向三产的产业链进行延伸,提升农业附加值。
乡村振兴战略下特色小镇建设调研思考
乡村振兴战略下特色小镇建设调研思考乡村振兴战略是当前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特色小镇建设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特色小镇的建设旨在通过挖掘地域特色,推进产业升级,改善乡村生态环境等手段,实现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
本文将探讨乡村振兴战略下特色小镇建设的调研思考。
一、特色小镇建设的意义1. 带动乡村振兴特色小镇的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关键举措,通过发挥地方特色和优势,吸引企业和人才投入,产业和经济逐步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从而实现乡村振兴。
2.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特色小镇的建设不仅仅是一种产业布局,更是城乡融合发展的一种体现。
在建立特色小镇的过程中,可以引入先进的城市管理经验,推进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社会服务等资源的向乡村流动,提升乡村的生产生活条件。
同时,建设特色小镇也可以向城市借鉴高新技术和现代管理经验,推动乡村的现代化进程。
3. 优化区域经济布局特色小镇的建设有助于优化地区经济布局,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
通过建设特色小镇,可以有效集聚优势资源和人才,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田园综合体,吸引游客前来旅游观光,同时也促进温泉、文化、休闲等产业发展,提升地区经济价值。
1. 土地问题特色小镇的建设需要大量土地资源,但由于农村土地流转机制还不完善,存在一些土地转让困难、土地收益低等问题。
为了解决土地问题,需要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所有权、使用权、流转权分离改革,建立土地市场化流转机制,为特色小镇的建设提供更稳定的土地保障。
2. 融资难度特色小镇的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但由于特色小镇项目具有一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很难获得银行贷款等传统融资,造成了融资难度。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创新融资方式,发挥政府引导和产业资本的作用,建立与特色小镇建设相匹配的融资体系,提高特色小镇的融资能力。
3. 产业选择特色小镇的建设需要依托当地特色产业,但由于不同地区产业发展水平和特色不同,选择什么样的产业对特色小镇的建设至关重要。
特色小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特色小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我国至2020年,将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的特色小镇。
培育特色小镇要坚持突出“特色”二字,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打造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和谐宜居的美丽环境,彰显特色的传统文化,提供便捷完善的设施服务,建设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
这篇文章张鸿雁教授通过对浙江近些年特色小镇建设的考察,总结了其建设的价值与特点,结合其发展经验,针对江苏现有特色小镇建设发展中的问题与不足,提出江苏特色小镇未来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成熟特色小镇建设的价值与特点1. 重构地区经济框架,提升区域经济潜能。
一是建构经济主体区域均质性发展的动力机制,使区域经济的不同空间形成多样化、均好化的经济增长点。
二是创造新的高端产业集聚模式。
如浙江地区的特色小镇建设,就促进了以云技术、智慧产业、新型金融产业和地方性产业为主体的浙江特色“块状经济群”的深化发展,为其整体经济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创造了多样化的平台和高地。
三是提供区域性社会相对充分的就业机制,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创造了前提和基础。
四是形成福民富民自我生长机制,在高端产业集聚、特色传统产业集聚和生活质量和环境提升的同时,通过空间再生产形成了内在的区域性社会发展动力。
2. 提高社会治理标准,改善区域生活品质。
一是建立现代产业、传统产业与生活社区相融合的社会精准治理新秩序空间,在发展新型产业的同时使传统产业形成了新价值,并成为现代社区生活的一部分。
二是强化生态和环境建设标准,如浙江每个小镇都要求通过3A 级旅游景区建设要求,形成幸福产业链模式。
三是创造新型社会空间整合再发展模式,产业集聚与社区生活、建设相结合,既形成了全新的地点精神和市民文明文化,也使社会治理成为发展的结构性部分和过程。
四是建构品质化特色城镇生活方式,形成新型城镇化系统下的“化镇为市”,“化传统农民为现代农民的有机发展过程”。
特色小镇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特色小镇建设的问题与对策一、引言特色小镇建设作为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改善农民生活品质。
然而,在实践中,特色小镇建设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规划设计、产业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探讨特色小镇建设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规划设计问题与对策1. 缺乏整体规划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地方政府只注重单个项目的开发,缺乏整体规划的问题。
这导致了特色小镇内部功能分散、布局混乱,影响了小镇的整体形象和发展效益。
对策:加强规划引导,要求特色小镇建设必须进行整体规划设计。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特色小镇规划的指导,确保小镇布局合理、功能互补,形成有机的空间结构。
2.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由于特色小镇建设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投入,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资金紧张和规划不合理等原因,导致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影响了小镇的正常运行和发展。
对策: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特色小镇建设应优先考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的完善。
政府可以引入社会资本,通过PPP等方式,增加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
三、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1. 产业单一化一些特色小镇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多元化的产业布局,过度依赖某一种产业,一旦该产业出现问题,就会造成整个小镇经济的崩溃。
对策:推动多元化产业发展,特色小镇应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发展多元化产业,降低风险。
同时,鼓励小镇内的企业进行产业升级和创新,提高竞争力。
2. 人才流失由于特色小镇的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吸引人才的条件相对较差,导致人才流失严重,影响了小镇的发展潜力和创新能力。
对策: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特色小镇应加大对人才的吸引力度,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机会,培养本地的创新创业人才。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提供人才引进的支持和激励措施。
四、环境保护问题与对策1. 生态环境破坏一些特色小镇在发展过程中,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不够重视,导致生态环境破坏,影响了小镇的可持续发展。
江苏省特色小镇的发展现状与思考
江苏省特色小镇的发展现状与思考1. 引言1.1 江苏省特色小镇的定义江苏省特色小镇是指在江苏省境内,基于地域特色、文化传统和产业优势,经过规划设计、建设开发而形成的具有独特风貌和特色的小型镇区。
这些小镇不仅具有传统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还融合了现代的建筑设计、商业服务和旅游配套等元素,形成了以旅游、文化、农业、商贸等为主导产业的综合性发展模式。
江苏省特色小镇的建设注重挖掘和保护当地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强调保护环境、传承文化,并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
特色小镇不仅是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也是吸引游客和人才的重要载体,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保护传统文化、改善民生福祉具有积极意义。
江苏省特色小镇的建设体现了城乡发展一体化、产业转型升级与文化传承发展的新理念,是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建设宜居宜业环境的重要抓手。
1.2 特色小镇的发展意义特色小镇的发展意义在于推动乡村振兴和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特色小镇的建设可以有效地挖掘当地资源优势,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提升农村居民生活品质。
特色小镇还可以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特色小镇的建设还可以吸引更多人才和资金流入农村地区,推动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等产业的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特色小镇的发展意义重大,对于促进江苏省乡村振兴,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江苏省特色小镇的现状江苏省作为我国经济较发达的省份之一,特色小镇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截至目前,江苏省共有数十个特色小镇,涵盖了农业、旅游、文化等多个领域。
这些特色小镇在吸引投资、促进就业、提升地方形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苏州的古镇山塘街、常州的文化小镇天宁区、盐城的生态小镇塔山风景区等都已成为当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
这些特色小镇以独特的文化底蕴、优美的自然风光吸引着大量游客和投资者,有效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对中国特色小镇可可托海“特色”将来的思考
对中国特色小镇可可托海“特色”将来的思考摘要:新疆富蕴县可可托海镇为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三个之一。
特色小镇的开发是应对激烈市场竞争、有效赢得游客青睐的法宝。
因此,在未来的小城镇发展中,应发现并探索自身的特色,走特色定位之路。
该文主要以规划建设的角度挖掘可可托海特色发展方向,全方位建设培育特色小城镇,为“全域旅游”奠定基础,以此实现特色小城镇可持续升级。
关键词:中国特色小镇;可可托海;建设培育;“全域旅游”1、引言根据住建部、发改委和财政部三部委共同发布的《关于开展特色城镇培育工作的通知》精神,以及国家 "十三五"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显示,鼓励大力开展特色城镇的建设和发展。
可可托海抓住机遇,精心组织和培育可可托海自然景观的“特色”,2016年可可托海镇顺利被选为第一批中国特色城镇, 这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三大之一。
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可可托海城镇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各项社会事业得到长足的发展,群众依托旅游产业致富信心增强。
但这单一的特色已经跟不上新时代的步伐,可可托海特色小镇的“特色”的未来不能一味地贯彻“拿来主义”,生搬硬套他人的经验,应从小镇的资源禀赋、区位特点、人文历史、民俗文化、独特经济和个性产业等方面来寻找可可托海独有的或者差别化的题材和内容,应立足可可托海特色小镇独有的特色优势,将可可托海原汁原味的特色资源作为卖点,在可可托海特色的做大、做强、做精中与新技术、新产业和新业态相结合。
该文认为要发展特色小镇,必须依靠产业,要以产立镇、以产带镇、以产兴镇,要结合可可托海实际情况,构建“自然景观+红色文化+文创研学”为一体的“全域旅游”模式,这也是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
2、可可托海镇未来的“特色”发展道路探索2.1 依托自然景观,重点拓展可可海特色景观旅游实现可可托海“特色”升级,应充分利用好可可托海优越的地理位置资源,在以额河大峡谷、神钟山、地震断裂带为主的国家5A级自然风景区现有的观光旅游、漂流、攀岩、地质科普、温泉等旅游项目基础之上,着力提升旅游品质与特色,把项目建设工作重点放到特色餐饮、主题酒店、休闲养生、户外拓展等方面,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特色小镇建议
特色小镇建议特色小镇的建设是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色小镇通过开发和突出自然、文化、历史等资源,打造具有独特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吸引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和度假,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居民增收。
以下是我对特色小镇建设的几点建议。
首先,特色小镇需要重视挖掘和保护当地的自然资源。
每个地方都有独特的自然风光,比如海岛、湖泊、山川等,这些都是特色小镇打造特色的基础。
需要制定一些措施来保护和恢复环境,禁止破坏性开发,并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同时,可以开展一些与自然相关的活动,比如户外运动、农家乐等,吸引游客体验自然之美。
其次,特色小镇需要注重传承和弘扬当地的文化艺术。
每个地方都有独特的传统文化和民俗习惯,这是特色小镇脱颖而出的重要因素。
可以设立一些文化艺术展览馆、纪念馆等,展示当地的传统文化和历史风貌。
此外,可以举办一些传统节日和文化活动,比如舞龙舞狮、灯笼展览、传统手工艺展销等,吸引游客感受浓浓的文化氛围。
第三,特色小镇需要注重提升基础设施建设。
好的基础设施是特色小镇吸引游客的重要保证。
可以加强道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升小镇的整体形象。
此外,还可以发展一些特色的住宿和餐饮业,为游客提供舒适的休息和美食享受。
最后,特色小镇需要注重创新,推出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
时下,农家乐、民宿等已经成为乡村旅游的主流,特色小镇需要在这方面进行创新。
可以开展一些特色农业、农产品加工、农耕体验等,让游客亲身参与到农村生活中,感受农耕文化的魅力。
同时,可以加强小镇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举办特色民俗活动、艺术展览等,扩大特色小镇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总之,特色小镇建设需要综合考虑自然、文化、基础设施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挖掘和保护当地的自然资源,传承和发展当地的文化艺术,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推出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才能打造出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特色小镇。
这不仅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还可以增加居民的收入,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
乡村振兴战略下特色小镇建设调研思考
乡村振兴战略下特色小镇建设调研思考随着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特色小镇建设成为了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之一。
特色小镇建设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提升乡村旅游业、保护乡村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结合实地调研的情况,对乡村振兴战略下特色小镇建设进行思考,探讨特色小镇建设的意义、面临的问题以及发展方向。
一、特色小镇建设的意义特色小镇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1. 促进农村产业升级。
特色小镇建设可以带动当地产业升级,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发展,为乡村经济注入新的动力。
2. 改善农民生活。
特色小镇建设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3. 促进乡村旅游业发展。
特色小镇建设可以通过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和自然景观,吸引游客,推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提高当地乡村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4. 保护乡村生态环境。
特色小镇建设可以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打造生态宜居的乡村环境,提升乡村的生态品质,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在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难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定位不清晰。
一些特色小镇在建设过程中定位不够清晰,缺乏独特的特色和竞争优势,导致发展方向模糊、发展动力不足。
2. 基础设施滞后。
一些特色小镇在发展过程中基础设施滞后,缺乏现代化的交通、通讯、物流等基础设施,影响了特色小镇的发展潜力和吸引力。
3. 产业发展不够突出。
一些特色小镇在产业发展方面还存在短板,缺乏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导致经济发展动力不足。
4. 生态环境保护不到位。
一些特色小镇在发展过程中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影响了特色小镇的可持续发展。
5. 沉闷的乡村气息。
一些特色小镇在建设过程中忽视了乡村气息的创造,导致特色小镇缺乏浓厚的乡村氛围和特色文化底蕴,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吸引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