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作抽样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以后几天的观测时刻如法炮制。
此法随简单,但除了第一次观测时刻是随机产生 的以外,其余的观测策时刻随机性不强。
连续分层随机抽样法决定观测时刻
例如:某工厂的某车间每天的工作时间安排如下:
(480-11)/ 30=15.6≈16(min) 第二次观测时刻为8点11分+16分=8点27分 第三次观测时刻为8点43分 如此类推,可得出第一天30次的各个观测时刻。
(5)决定第二天第一次的观测时刻。取乱数排 列的第二个数18。则第二天第一次的观测时刻即 是8点18分,各次观测的时间间隔为16分。推算 方法同上。
(2)将此数列小余50的数保留,大于50 的数减去50, 保留其余数。得:11、18、39、20、13、27、37、25、 44、09、33、42、16、31、03。
(3)去掉大于30的数,得出11、18、20、13、27、25、 09、16、03。
(4)取乱数排列最前面的数字11,作为第一日第一次的 观测时刻。因为8:00点上班,所以第一次观测时刻为 8:11。每日工作480min,每日观测30次。从而每次观测 的时间间隔为:
解:根据题意,P=0.28,1-P=0.72, n=1800, Z=1.96
由公式三得:
S=0.074<10% 因此满足预定的精度要求。
二 工作抽样的观测次数
工作抽样时观测次数的多少直接影响抽样 的成本与所得结果的精确度。如果精确度要 求高,抽样次数就多,所费的人力、时间及 金钱就多。因此,不能将观测次数无限增加, 否则将失去工作抽样的意义,观测次数的多 少可由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公式来确定。
P=90/400=22.5% n=6699次。 因此需要将观测次数调整为6699次。
7. 决定观测时刻
观测时刻的决定必须保证随机性,这是 工作抽样的理论依据。为了保证抽样时 间的随机性可利用随机数表。也可由计 算机来产生随机数。
系统随机抽样法决定观测时刻
实例:设某工厂一个车间进行工作抽样,决定观测5 天,每天观测30次,该车间是上午8点上班,下午5点 下班,中午12点至1点休息。可按下列步骤决定每日 观测时刻。
机1 器2
3 操1 作2 者3
操作
空闲
次数
小计 次数
正正正正一 21 正正
正正正正正┬ 27 正正正正正 25 正正正正正正 30
正正┬ 正正正正一 正正
正正正一 正正正
16 正┬ 15 正
合计 操作率 空闲率 小计
10 31 12 39 21 46 10 40 7 23 5 20
3. 决定观测方法
如果又经过2天或3天的观测,观测500次 后,发现机器有空闲150次,须修正观测 次数为多少?
第三节 工作抽样的步骤
1. 确立调查目的与范围 调查目的不同,则项目分类,观测次数与方法 均不相同。如以机器开动情况为调查目的,则 还需明确调查的范围,是一台机器还是几台机 器;如以车间工作人员的工作比率为观测对象, 则还需确定是机加工车间、装配车间、还是全 厂所有车间。
(1)作两位数的乱数排列,以黄色纸片代表个位,取 10张,上面分别写0、1、2、……、9;以绿色纸片代 表十位,上面同样分别写上0、1、2、……、9。将两 种纸片充分混合。每次从这两种颜色中随机抽取1张, 记下数字。然后各自放回,再重新抽取。如此反复抽 取15次。假设乱数排列为:11、18、39、70、63、 77、37、25、44、59、33、42、76、81、03。
例3,对某机器作业率进行观测,估计该 机器停车率为25.6%,需要观测精度的 绝对误差为0.01,可靠度为95%,求需 观测的次数。
P=0.25, 1-P=0.75, Z=1.96, E=0.01 由公式四,n=7203次
若再经过300次观测,连同原理观测的 100次,共400次中,机器停车状态90次, 则重新调整观测次数为多少?
观测前,需绘制机器或操作者的分布平面图和巡回观测路线图, 注明观测位置。
4. 向有关人员说明
为使工作抽样取得成功,必须向工人说明调查目的、意义,请他 们协助,以消除不必要的疑虑,并要求他们按照平时的工作情形 工作,切勿紧张或做作。
5. 设计调查表格 调查表格的内容和形式取决于调查的目的和要求。
象表一那样仅能了解机器的开动率和操作者的作业
[P(1P)]
n
EZZ P(1P)
n
(公式)一 (公式)二
式中:
P-观测事件发生率
n-观测次数
Z-状态分布下的Z值
相对精度为绝对精度与观测事件发生率之比:
SE /P Z(1 P )/nP
(公)式三
例1:根据工作抽样查明某机器的停工率, 要求相对误差在10%以内。原估计该机 器的停工率为30%,可靠度为95%,确 定观测次数为1500次。而实际却观测了 1800次,其中停工500次,停工率为28%, 问此观测结果能否满足预定误差要求?
2. 调查项目分类
根据所确定的目的与范围,就可以对调查对象 的活动进行分类,分类的粗细根据抽样的目的 而定。如果只是调查机器的开动率,观测项目 可分为“操作”、“停止”、“闲置”。
如果要进一步了解机器停止和闲置的原因,则 应将可能发生的原因作详细分类,抽样项目分 类是工作抽样表格设计的基础,也是抽样结果 达到抽样目的的保证,必须结合本单位的实际 调查目的而制定。
由绝对误差公式( 二(1P) n
n
P(1P)Z2 E2
S Z 1P nP
n (1P)Z2 PS2
(公式四) (公式五)
例2:如可靠度为95%,要求相对误差在 5%以内。进行工作抽样时,先做100次 的预备观测以调查机器的空间率p,结果 发现有25次停止,现确定所需的观测次 数。
率,不能更进一步的分析空闲的原因。如果象表二 那样设置调查表格,能比较清楚的了解空闲的原因。
分类
机1 器
2 3 操1 作2 者3
操修故停工工搬等等商清洗合作
作理障电作作运材检议扫手计业
中准
料查
率
备
正
正
正
┬
正
正
6.试观测,决定观测次数
正式观测以前,需要进行一定次数的试 观测,通过试观测,得出观测时间的发 生率,然后根据公式(公式四)或(公 式五)决定正式观测次数。
此法随简单,但除了第一次观测时刻是随机产生 的以外,其余的观测策时刻随机性不强。
连续分层随机抽样法决定观测时刻
例如:某工厂的某车间每天的工作时间安排如下:
(480-11)/ 30=15.6≈16(min) 第二次观测时刻为8点11分+16分=8点27分 第三次观测时刻为8点43分 如此类推,可得出第一天30次的各个观测时刻。
(5)决定第二天第一次的观测时刻。取乱数排 列的第二个数18。则第二天第一次的观测时刻即 是8点18分,各次观测的时间间隔为16分。推算 方法同上。
(2)将此数列小余50的数保留,大于50 的数减去50, 保留其余数。得:11、18、39、20、13、27、37、25、 44、09、33、42、16、31、03。
(3)去掉大于30的数,得出11、18、20、13、27、25、 09、16、03。
(4)取乱数排列最前面的数字11,作为第一日第一次的 观测时刻。因为8:00点上班,所以第一次观测时刻为 8:11。每日工作480min,每日观测30次。从而每次观测 的时间间隔为:
解:根据题意,P=0.28,1-P=0.72, n=1800, Z=1.96
由公式三得:
S=0.074<10% 因此满足预定的精度要求。
二 工作抽样的观测次数
工作抽样时观测次数的多少直接影响抽样 的成本与所得结果的精确度。如果精确度要 求高,抽样次数就多,所费的人力、时间及 金钱就多。因此,不能将观测次数无限增加, 否则将失去工作抽样的意义,观测次数的多 少可由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公式来确定。
P=90/400=22.5% n=6699次。 因此需要将观测次数调整为6699次。
7. 决定观测时刻
观测时刻的决定必须保证随机性,这是 工作抽样的理论依据。为了保证抽样时 间的随机性可利用随机数表。也可由计 算机来产生随机数。
系统随机抽样法决定观测时刻
实例:设某工厂一个车间进行工作抽样,决定观测5 天,每天观测30次,该车间是上午8点上班,下午5点 下班,中午12点至1点休息。可按下列步骤决定每日 观测时刻。
机1 器2
3 操1 作2 者3
操作
空闲
次数
小计 次数
正正正正一 21 正正
正正正正正┬ 27 正正正正正 25 正正正正正正 30
正正┬ 正正正正一 正正
正正正一 正正正
16 正┬ 15 正
合计 操作率 空闲率 小计
10 31 12 39 21 46 10 40 7 23 5 20
3. 决定观测方法
如果又经过2天或3天的观测,观测500次 后,发现机器有空闲150次,须修正观测 次数为多少?
第三节 工作抽样的步骤
1. 确立调查目的与范围 调查目的不同,则项目分类,观测次数与方法 均不相同。如以机器开动情况为调查目的,则 还需明确调查的范围,是一台机器还是几台机 器;如以车间工作人员的工作比率为观测对象, 则还需确定是机加工车间、装配车间、还是全 厂所有车间。
(1)作两位数的乱数排列,以黄色纸片代表个位,取 10张,上面分别写0、1、2、……、9;以绿色纸片代 表十位,上面同样分别写上0、1、2、……、9。将两 种纸片充分混合。每次从这两种颜色中随机抽取1张, 记下数字。然后各自放回,再重新抽取。如此反复抽 取15次。假设乱数排列为:11、18、39、70、63、 77、37、25、44、59、33、42、76、81、03。
例3,对某机器作业率进行观测,估计该 机器停车率为25.6%,需要观测精度的 绝对误差为0.01,可靠度为95%,求需 观测的次数。
P=0.25, 1-P=0.75, Z=1.96, E=0.01 由公式四,n=7203次
若再经过300次观测,连同原理观测的 100次,共400次中,机器停车状态90次, 则重新调整观测次数为多少?
观测前,需绘制机器或操作者的分布平面图和巡回观测路线图, 注明观测位置。
4. 向有关人员说明
为使工作抽样取得成功,必须向工人说明调查目的、意义,请他 们协助,以消除不必要的疑虑,并要求他们按照平时的工作情形 工作,切勿紧张或做作。
5. 设计调查表格 调查表格的内容和形式取决于调查的目的和要求。
象表一那样仅能了解机器的开动率和操作者的作业
[P(1P)]
n
EZZ P(1P)
n
(公式)一 (公式)二
式中:
P-观测事件发生率
n-观测次数
Z-状态分布下的Z值
相对精度为绝对精度与观测事件发生率之比:
SE /P Z(1 P )/nP
(公)式三
例1:根据工作抽样查明某机器的停工率, 要求相对误差在10%以内。原估计该机 器的停工率为30%,可靠度为95%,确 定观测次数为1500次。而实际却观测了 1800次,其中停工500次,停工率为28%, 问此观测结果能否满足预定误差要求?
2. 调查项目分类
根据所确定的目的与范围,就可以对调查对象 的活动进行分类,分类的粗细根据抽样的目的 而定。如果只是调查机器的开动率,观测项目 可分为“操作”、“停止”、“闲置”。
如果要进一步了解机器停止和闲置的原因,则 应将可能发生的原因作详细分类,抽样项目分 类是工作抽样表格设计的基础,也是抽样结果 达到抽样目的的保证,必须结合本单位的实际 调查目的而制定。
由绝对误差公式( 二(1P) n
n
P(1P)Z2 E2
S Z 1P nP
n (1P)Z2 PS2
(公式四) (公式五)
例2:如可靠度为95%,要求相对误差在 5%以内。进行工作抽样时,先做100次 的预备观测以调查机器的空间率p,结果 发现有25次停止,现确定所需的观测次 数。
率,不能更进一步的分析空闲的原因。如果象表二 那样设置调查表格,能比较清楚的了解空闲的原因。
分类
机1 器
2 3 操1 作2 者3
操修故停工工搬等等商清洗合作
作理障电作作运材检议扫手计业
中准
料查
率
备
正
正
正
┬
正
正
6.试观测,决定观测次数
正式观测以前,需要进行一定次数的试 观测,通过试观测,得出观测时间的发 生率,然后根据公式(公式四)或(公 式五)决定正式观测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