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零维纳米材料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颗粒由于布朗运动发生聚集
控制液相法制备过程中的“聚集” 是液相法中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
沉淀生长:共沉淀法\均匀沉淀法\金属醇盐水解\沉淀转化法 电解生长: 溶胶-凝胶法:
(1)共沉淀法:在含有多种阳离子的溶液中加入沉淀剂,使 金属阳离子全都完全沉淀的 方法称为共沉淀法。
共沉淀法又可主要分为两大类:①单相共沉淀,即沉淀物为单一化合 物或单相固溶体。该类沉淀的适用范围很窄,仅对有限的草酸盐 [Xm(C2O4)n]体系沉淀适用,可用于制备BaTiO3、PbTiO3等PZT系 电子陶瓷粉体。②混合物共沉淀,即沉淀产物为混合物。其过程较为 复杂,溶液中不同种类的阳离子可能不能同时沉淀(沉淀先后与溶液 的pH值有关)。
颗粒在做“布朗运动”时彼此会经常碰撞到,由于吸引作用,它们会 连接在一起。二次颗粒较单一粒子运动的速度慢,但仍有可能与其它 粒子发生碰撞,进而形成更大的团聚体,直到大到无法运动,从悬浮 体中沉降下来。这样的一个过程称为“聚集”(aggregation process), 如图所示。
x
RT t N A 3r
化学气相沉积是半导体工业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用来沉积多种材 料的技术,包括大范围的绝缘材料、大多数金属材料和金属合 金材料。其基本原理很简单: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气态原材料 导入到一个反应室内,然后它们相互之间发生化学反应,形成 一种新的材料,沉积到基片表面上。如沉积制备氮化硅材料 (Si3N4)就是由硅烷和氮反应而形成的。 CVD技术常常通过反应类型或者压力来分类,包括低压CVD (LPCVD)、常压CVD(APCVD)、亚常压CVD (SACVD)、超高真空CVD(UHCVD)、等离子体增强 CVD(PECVD)、高密度等离子体CVD(HDPCVD)以及快 热CVD(RTCVD)等。现在,大规模制备GaN宽禁带半导体 材料的主要方法是金属有机物CVD(MOCVD)。
NKT90 TiO2, Degussa
NKT90 1000¥/kg;钛白粉20¥/kg;太阳能电池浆料600¥/g。
3.1.2液相法制备
液相成核:? 沉淀生长:共沉淀法\均匀沉淀法\金属醇盐水解\沉淀转化法 电解生长:间隔通过无机\有机液体,金属被保护。 溶胶-凝胶法: 水热法\溶剂热法\:温度通常高于100 C,压力大于1个大气
压,需要密封?水热釜Autoclave
☼由于粒子是从液相开始成核生长的(从液相沉积出固体),其 过程涉及到在含有可溶性的或悬浮盐的水或非水溶液中的化学 反应。当液体变为过饱和时,沉积就会借助于均相或异相成核 机制而发生(均相和异相成核的差别在于是否涉及到外来稳定 核的生成)。成核之后,由扩散控制长大,此时溶液的浓度和 温度在决定粒子长大中起重要作用。 ☼为形成单分散的颗粒(即具有很窄的尺寸分布的无团聚的粒 子),要求所有的核必须几乎在同时生成,而且在接下来的生 长过程中必须没有进一步的成核或颗粒的团聚。生成颗粒的尺 寸及尺寸分布、结晶参数、晶体结构和分散度等特性,由反应 动力学控制。在成核、生长的反应过程中,主要的影响因素有: 反应液浓度、反应温度、溶液pH值、反应物加到溶液中的顺 序等。
磁控溅射是一种“高速、低温”的溅射技术,现在已得到了广泛应用。 靶材金属或合金纳米微粒等导电金属,使用直流电场即可;若靶材为 非金属材料,则在靶材表面会积累正电荷、排斥后来的阳离子,使溅射 过程中断,此时可采用交变电场,如射频磁控溅射即可解决问题。 优点:不需要坩埚;蒸发材料(靶)可随意放置;高熔点金属和陶瓷 材料也可制成纳米微粒;可具有很大的蒸发面;使用反应性气体,可制 备化合物纳米微粒;可直接得到由纳米颗粒形成的薄膜,等等。
SP2杂化,20*6+12*5=180?
• 富勒烯(C60)
以碳60(C60)为代表的大笼状碳家族被称为球壳 烯或富勒烯(Buckminster Fullerine),又称巴基 球。由60个空心碳原子组成的圆球形分子, Rohlfing 等1984年碳蒸汽冷凝淬火产物的质谱上 发现,1996年Kroto和Smalley等人获得Nobel化学 奖。12个五边形和20个六边形构成、掺杂后具有超 导等特性。
(2)均匀沉淀法:在溶液中加入某种能缓慢生成沉淀剂的物 质,使溶液中的沉淀均匀出现,称为均匀沉淀法。具体做法多 为在金属盐溶液中采用尿素热分解生成沉淀剂NH4OH,促使沉 淀均匀生成。六次甲基四胺
温度较低时是均匀溶液,但温度升高后,尿素等开始水解产 生的碱促进了盐的水解反应,产生沉淀。 CO(NH2)2+H2O = CO2+2NH3 (90 C)
薄膜制备、复合氧化物、有机-无机复合材料
溶胶-凝胶制备的单分散SiO2,40010nm
Stöber法,碱为催化剂,正硅酸乙酯的控制水解。
写出正硅酸乙酯TEOS、钛酸四丁酯、异丙醇铝的分子式。 这些金属醇盐是溶胶凝胶科技的基础。为什么?
-Si-OH+HOC2H5 = -Si-O-C2H5
溶胶-凝胶法制备SiO2/TiO2,然后用碱溶液选择性溶解除去SiO2, 得到多孔TiO2。
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微粒,是指金属有机或无机化合物经过 溶液、溶胶、凝胶等过程而固化,再经热处理而得到氧化物或 其他化合物纳米微粒的方法。以金属有机化合物(主要是金属 醇盐)和部分无机盐为前驱体,首先将前驱体溶于溶剂中形成 均匀的溶液(Solution),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在溶液中发生水解 (或醇解),水解产物缩合聚集成粒径为1nm左右的胶体粒子、 形成溶胶(Sol),然后使溶胶粒子进一步聚合生长、形成凝胶 (Gel),故此方法也称为SSG法(溶液-溶胶-凝胶法)。再 将凝胶陈化(即缩合反应延续、凝胶强度增大,凝胶网络收缩, 使液-液、液-固、固-固相分离)、干燥、焙烧去除有机成 分,最后得到所需的无机纳米微粒。如用醇盐水解可制备平均 粒径为2~3nm的SiO2颗粒。
主要内容
3.1. 零维纳米材料的制备技术 3.2. 零维纳米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
3.1. 零维纳米材料的制备技术 3.2.零维纳米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
3.1.1 气相法制备 3.1.2 液相法制备 3.1.3 固相法制备
3.1.1 气相法制备
气相成核理论 物理气相沉积 (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 PVD)生长ion, CVD)成长
富勒和Sadao为1967年世博会设计的美国馆,蒙特利尔。
• (2)纳米微粒。纳米微粒又叫超微颗粒 (Ultrafine Particle),是尺寸在纳米量级(1100nm)的超细微粒,大于原子团簇,小于 通常的微粒,与病毒的大小相当,可简述为 “要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的微粒”。 由于处于由微观到宏观世界的过渡区域,纳 米微粒具有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量子尺 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特殊性质。这 些特殊的微观机制显著地影响了纳米微粒的 宏观性质,生物体内的生物活性即由此产生。
(4)沉淀转化法:依据化合物之间溶解度的不同,通过改变 沉淀转化剂的浓度、转化温度以及表面活性剂来控制颗粒生长 和防止颗粒团聚。例如:以Cu(NO3)2· 2O、Ni(NO3)2· 2O为 3H 6H 原料,分别以Na2CO3、NaC2O4为沉淀剂,加入一定量的表面 活性剂,加热搅拌,分别以Na2C2O4、NaOH为沉淀转化剂,可 制得CuO、Ni(OH)2、NiO的纳米微粒。
第三章 零维纳米材料
XRD衍射峰宽化法: Scherrer方程: D=0.89/(Bcos), =0.15406nm (Cu K), B=? 比表面积法: D=6000/(Sa)
定义
• 零维纳米结构主要包括团簇、纳米微粒、量子点。 (1)团簇。团簇是一类化学物种,指几个到几百个 原子的聚集体,粒径通常小于1nm,是介于单个原 子与固态之间的原子集合体。其组成有一元(含金 属、非金属团簇)、二元及多元原子团簇,结构上 一般以化学键紧密结合(除惰性气体外),形态有 球状、骨架状、四面体状、葱状及球壳结构等。其 物性表现有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小尺寸效应 及掺杂物性等,是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如著名 的C60团簇分子(结构示意图见图3-2)就是科学 家在实验室模拟实验、寻找研究宇宙星际间分子时 发现的。
沉淀生长: 电解生长: 溶胶-凝胶法:
电解法包括水溶液电解和熔盐电解两种。用电解法可制得很多用 通常方法不能制备或难以制备的金属超微粉,尤其是电负性很大 的金属的纳米微粒。此外,还可制备氧化物纳米微粒。 采用在电解液中加入有机溶剂的滚筒阴极电解法,可连续性地批 量制备出金属纳米微粒,其具体过程如下:电解阴极为一滚筒, 将其置于无机电解液和有机溶剂两液相的交界处,跨于两液相之 中。当滚筒阴极的某一部分在电解溶液中时,金属在其上面析出; 而当该部分转动到有机液中时,金属析出停止,并且已析出的金 属要被有机溶液涂覆。
☼气相法合成大致可分为四种:气体中蒸发法、溅射法、化学
气相反应法和化学气相凝聚法,其中前两种方法为物理气相 沉积,后两种方法属化学气相沉积。
物理气相沉积主要包括蒸发和溅射两种方法,就是在凝聚、沉 积的过程中,最后得到的材料组分与蒸发源或溅射靶的材料组 分一致,在气相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只是物质转移和形态改 变的过程。
微粒的形成起源于一个生长核心,该核心通常是一个液滴,即 内部具有液体的体相密度,外部具有原子蒸气密度的球形液滴。 其形成一般分为两种机制: (1)蒸气的异相成核:以进入蒸气中的外来离子、粒子等杂 质或固体表面上的台阶等缺陷为成核中心,进行微粒的形核及 长大。 (2)蒸气的均相成核:无任何外来杂质或缺陷的参与,过饱 和蒸气中的原子因相互碰撞而失去动能,由于在局部范围内温 度的不均匀和物质浓度的波动,在小范围内开始聚集成小核。 当小核半径大于临界半径Rc时就可以不断吸收撞击到其表面的 其他原子、继续长大,最终形成微粒。
(3)金属醇盐水解法:利用金属醇盐(溶入有机溶剂)与 水反应,水解生成氢氧化物或氧化物沉淀,焙烧后得到氧化物 纳米微粒。该方法有些类似喷雾水解法,都涉及金属醇盐的反 应。金属醇盐水解法利用高纯度的有机试剂作金属醇盐的溶剂, 制备得到的氧化物粉体的成分很纯;并可制备复合金属氧化物 粉末,产物中的颗粒组成均一、符合化学计量组成。
沉淀生长: 电解生长: 溶胶-凝胶法:
溶胶-凝胶法(Sol-Gel法,胶体化学法)是一种制备陶瓷、玻 璃等无机材料的湿化学方法,因其灵活多样性而被称为变色龙技 术,其优势在于高的原材料纯度和低的工艺温度。该方法的出现 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中叶,但直到20世纪70年代,Levene和 Dislich分别独立地使用该法制备出用传统方法无法得到的多组分 玻璃陶瓷之后,此法才引起人们的重视。随后该法被成功应用于 先进陶瓷等新材料的制备,其中就包括金属氧化物纳米微粒的制 备。
气相反应: 制备Si3N4的反应: 4SiH4+ NH3 ----非晶态颗粒(500~900℃,气相反应) ---- Si3N4颗粒( 1250~1500℃,热处理 ),可制得 粒度为(17±3nm)的Si3N4超细粉。 3SiCl4+4NH3 = Si3N4 +12HCl↑ (1000~1500℃) 制备TiN的反应: TiCl4 + NH3 +H2 == TiN+4HCl ↑ (700~1500℃) SiCl4 + 2H2O==SiO2 + 4HCl ↑ Al2O3, TiO2, SnO2等 白炭黑的生产,Degussa法
☼在纳米微粒的气相法合成中,涉及过饱和蒸气的产生、粒子成 核和长大、团聚、凝结、转移和收集等过程,其中过饱和蒸气 的产生是关键环节。通过热蒸发、溅射、激光等能量源的赋能 作用,可产生高密度的蒸气(源原子),但它不一定是过饱和 的;接下来可引入载气(如惰性气体或加反应气体O2、N2 等),通过气相粒子间的碰撞来限制自由程、提高过饱和度、 促进成核;碰撞还可吸收热量、冷却原子,使粒子间相互碰撞、 微粒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