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路基工程》(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线(m)
双线(m)
13.2 13.4 13.6 13.4
有砟轨道
300
350
4.8
5.0
8.8
13.6
13.8
(二)路基面形状及宽度
1.无砟轨道支承层(或底座)底部范围内 路基面可水平设置。支承层(或底座)外侧路 基面两侧设置不小于4%的横向排水坡。有砟轨 道路基面形状应为三角形,由路基面中心向两 侧设置不小于4%的横向排水坡。曲线加宽时, 路基面仍应保持三角形。
可设在不大于1‰的坡道上。
(三)交叉及附属设施
1.铁路与道路交叉,应按全立交设计。
2.跨越通航河流的桥梁纵断面设计除应
符合水文条件、桥梁结构要求外,还应符合通航
净空的要求。
3.区间线路应采用防护栅栏进行贯通封
闭,防护栅栏设置在铁路用地界内侧0.5 m处。
防护栅栏在维修人员进出口及每隔200 m处左
基床底层填料及压实标准
压实标准 压实系数K 地基系数K30 (MPa/m) 动态变形模量Evd (MPa) 改良土 ≥0.95 砂类土 细砾土 ≥0.95 ≥130 碎石类 粗砾土 ≥0.95 ≥150
-
≥40
≥40
注:无砟轨道还需增加EV2,其控制标准为 EV2≥ 120 MPa,且Ev2/Ev1≤2.3。
9.黄土地段路基应加强防排水措施,采
取封闭防水、拦截、疏导的处理原则,设置防
冲刷、防渗漏和有利于水土保持的综合排水设
施及防护工程。
10.膨胀土路基应分析膨胀土作为地基的
变形特性,可采取挖除换填等处理措施,并加
强防排水及边坡防护工程。
(五)路堑 不易风化的硬质岩基床应按下列规定进行 处理: 1.铺设无砟轨道时,开挖至路基面,直 接在开挖面上施做支承层或底座。 2.铺设有砟轨道时,开挖至路基面以下 0.2 m处,开挖面由路基中心向两侧设4%的横 向排水坡,其上填筑级配碎石。 3.开挖面上的松动岩石应予以清除。开 挖面不平整处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C25的混 凝土嵌补。
有砟轨道
推荐8 000~10 000 一般最小7 000 个别最小6 000 推荐8 000~10 000 一般最小7 000 个别最小5 500 12 000
推荐6 000~8 000 一般最小5 000 个别最小4 500 推荐6 000~8 000 一般最小5 000 个别最小4 000 12 000
4.路堤填筑前应进行现场填筑试验。
5. 路基与桥台、横向结构物、隧道及路 堤与路堑、有砟轨道与无砟轨道等连接处均应 设置过渡段,保证刚度及变形在线路纵向的均 匀变化。
6.工后沉降是铺轨工程完成以后,基础 设施产生的沉降量。路基工后沉降值应控制在 允许范围内,地基处理措施应根据地形和地质 条件、路堤高度、填料及工期等进行计算分析 确定。路基施工应进行系统的沉降观测,铺轨 前应根据沉降观测资料进行分析评估,确定路 基工后沉降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轨道铺设。
最大半径
2.正线不应设复曲线。区间正线宜
按线间距不变的并行双线设计,并宜设计
为同心圆。
3.区间及站内正线线间距不应小于 以下标准,曲线地段可不加宽。
区间及站内正线线间距
设计行车速度( km/h) 350 300 250
最小线间距(m)
5.0
4.8
4.6
4.连续梁、钢梁及较大跨度的桥梁 宜设在直线上。困难条件下,经技术经济 比选,也可设在曲线上。 5.隧道宜设在直线上。因地形、地 质等条件限制可设在曲线上,但不宜设在 反向曲线上。 6.车站应设在直线上。 7.钢轨伸缩调节器不应设在曲线上。
≤3
≤2
3.软土及松软土路基应结合工程实际,选
择代表性地段提前修筑试验段。
4.受洪水或河流冲刷及受水浸泡的路堤
部位,应采用水稳性好的渗水性材料填筑,并
应放缓边坡率、设置边坡平台、加强边坡防护

5.雨季滞水及排水不畅的低洼地段,浸
水影响范围应以渗水性材料填筑,并应采取排
水疏导措施。
6.在高地下水位(地下水位距地表不大 于0.5 m)的黏性土地基上填筑路堤时,路堤 底部应填筑渗水性材料。有条件时,宜采取降低 地下水位的措施。 7.地震区路堤应选用震动稳定性较好的 填料,基底垫层材料应采用碎石(卵石)或粗 砂夹碎(卵)石,不得采用细砂或中砂。 8.在可液化地基上填筑路堤时,应根据 具体情况,采取换填、设置反压护道或地基加 固等抗震措施。
路基与桥梁、隧道或横向结构物交界处的工 后沉降差不应大于5 mm,不均匀沉降造成的 折角不应大于1/1 000。 2)有砟轨道路基工后沉降应符合如下要求。
路基工后沉降控制标准
设计行车速度 ( km/h) 一般地段 (cm) 沉降速率 (cm/年)
过渡段 (cm)
250
≤10
≤5
≤3
300、350
≤5
2008午8月1日,京津城际铁路建成通车, 世界一流高速铁路的目标,形成了世界高速铁
路的最新创新成果: 一、高精度测量控制技术; 二、高精度软土、松软土路基沉降变形控
实现了运营时速350km、试验速度394.3 km/h、
制技术;
三、高品质桥梁建设技术;
四、世界一流无砟轨道建设技术;
五、区域地面沉降控制、应对技术; 六、环境保护技术; 七、综合接地技术; 八、综合交通技术; 九、安全运输技术;
7.路基支挡、加固、防护工程应符 合高速铁路路基安全稳定的要求,路基边 坡宜采用绿色植物防护。
8.路基工程应加强接口设计,合理 设置电缆槽、电缆过轨、接触网支柱基础、 声屏障基础及综合接地等相关工程,避免 因相关工程影响路基防排水系统、路基强 度及稳定。
轨道线间距规定
轨道类型 设计最高速 度 (km/h) 250 无砟轨道 300 350 250 双线线间距 (m) 4.6 4.8 5.0 4.6 8.6 路基面宽度
二、路基
(一)一般规定
1.路基主体工程应按土工结构物进行设
计。路基工程应加强地质调绘和勘探、试验工
作,查明基底、路堑边坡、支挡结构基础等的
岩土结构及其物理力学性质,查明不良地质情
况,查明填料性质和分布等,在取得可靠地质资
料的基础上开展设计。
2.路基主体工程设计使用年限为 100年。路基排水设施结构设计使用年限 为30年,路基边坡防护结构设计使用年限 为60年。 3.路基填料最大粒径在基床底层内 应小于60mm,在基床以下路堤内应小于 75 mm。
运设施和相关检修设施的提升,在京哈、京广、
京九、陇海、沪昆、兰新、广深、胶济等18条
既有干线上成功实施了第六次 提高到了200km/h,部分区间达到了 250km/h,全国铁路时速200km及以上
线路里程达到6003 km,其中速度
250km/h的线路延展长度达到840km, 标志着中国铁路迈进了高速化时代。
十、系统集成技术。
由此,我国高速铁路形成了先进、成熟、
经济、适用、可靠的技术体系。
第一节 高速铁路线路、路基、桥梁、隧道
高速铁路总体上应符合旅行时间与最高运
行速度、旅客舒适度、节能与环保、安全与防
灾、旅客列车开行原则与开行方案等目标要求。
主要技术标准包含:设计速度,正线线间距,
最小平面曲线半径,最大坡度,到发线有效长
(二)线路纵断面
1.区间正线的最大坡度,不宜大于 20‰, 困难条件下,经技术经济比较,不 应大于30‰。动车组走行线的最大坡度 不应大于35‰。 2.正线宜设计为较长的坡段,最小 坡段长度应符合如下规定。一般条件的最 小坡段长度不宜连续采用。困难条件的最 小坡段长度不得连续采用。
最小坡段长度
设计行车速度( km/h) 一般条件(m) 困难条件(m) 350 2000 900 300 1200 900 250 1200 900
高速铁路是指新建铁路旅客列车设计最 高行车速度达到250km/h及以上的铁路。 长期以来,中国铁路运输一直都处于缓 慢发展阶段,从1997年到2004年虽然实施 了五次大面积提速调图,但提速后仍然没
有达到200km /h以上速度。
2004年1月,国务院批准了《中长期铁
路网规划》,我国铁路将形成以京沪、京
推荐4 500~7 000 一般最小3 500 个别最小3 000 推荐4 500~7 000 一般最小3 200 个别最小2 800 12 000
推荐4 500~7 000 一般最小4 000 个别最小3 500 推荐4 500~7 000 一般最小4 000 个别最小3 500 12 000
无砟轨道
2.有砟轨道路基两侧的路肩宽度,双线不 应小于1.4m, 单线不应小于1.5m。具体应符合 如下规定。
挖方路基及结构
(三)基床 1.路基基床应由基床表层和基床底层构成 。基床表层厚度无砟轨道为0.4m,有砟轨道为 0.7m,基床底层厚度为2.3m。 2.基床表层应填筑级配碎石, 材料主要由 开山块石、天然卵石或砂砾石经破碎筛选而成 ,压实标准应符合如下规定。
(四)路堤
1.基床以下路堤宜选用A、B组填料 和C组碎石、砾石类填料,其粒径级配应符 合压实性能要求;当选用C组细粒土填料 时,应根据填料性质进行改良。基床以下
路堤压实标准应符合如下规定。
基床以下路堤填料及压实标准
压实标准 改良土 砂类土 细砾土 ≥0.92 碎石类 粗砾土 ≥0.92
压实系数K 地基系数K30 (MPa/m)
第一章
高速铁路基本知识
第一节 高速铁路线路、路基、桥梁、隧道 第二节 高速铁路地质勘察与工程测量
第三节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
第四节 高铁的通信、信号、电力、接触网
第二章
高速铁路主要专业质量控制要点
第一节 线路路基
第二节 桥梁 第三节 隧道 第四节 站房 第五节 信号
第六节 电气化
第一章
高速铁路基本知识
3.正线两线并行时,两线轨面高程
宜按等高(曲线地段为内轨面等高)设 计。
4.连续梁、钢梁及较大跨度梁的
桥上纵断面设计应符合桥梁设计的技术 要求。
5.隧道内的坡道可设置为单面坡道
或人字坡道,地下水发育的长隧道宜采用 人字坡,其坡度不应小于3‰。路堑地段 线路坡度不宜小于2‰。 6.站坪宜设在平道上;困难条件下,
基床表层压实标准 压实标准 压实系数K 地基系数K30(MPa/m) 动态变形模量Evd (MPa) 级配碎石 ≥0.97 ≥190 ≥55
注:无砟轨道还需增加EV2,其控制标准为 EV2≥ 120 MPa,且Ev2/Ev1≤2.3。
变形模量Ev2试验曲线
3 、基床底层应采用 A 、 B 组填料或改 良土, A 、 B 组填料粒径级应符合压实性 能要求,寒冷地区冻结影响范围填料应符 合防冻胀要求,压实标准应符合如下规定。
度,动车组类型,列车运行控制方式,行车指
挥方式,最小行车间隔。
一、高铁线路 线路平、纵断面应重视线路空间曲线 的平顺性,提高旅客乘坐舒适度,同时应 符合轨道铺设精度要求。 (一)线路平面 1.正线线路平面曲线半径应与设计 行车速度匹配。
平面曲线半径表(m)
设计行车 速度 (km/h) 350/250 300/200 250/200 250/160
≥0.92
-
≥110
≥130
注:无砟轨道还需增加EV2,其控制标准为 EV2≥ 120 MPa,且Ev2/Ev1≤2.3。
2.路基工后沉降应符合下列规定:
1)无砟轨道路基工后沉降应符合扣件调整能 力和线路竖曲线圆顺的要求。工后沉降不宜超 过15mm;沉降比较均匀并且调整轨面高程后 的竖曲线半径符合要求时,允许的工后沉降为 30 mm。
广、京哈、沪甬深及徐兰、杭长、青太及
汉蓉“四纵四横”等客运专线为主体,到
2020年建设约1.2万公里的客运专线网。
2007年,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系列时速250km和谐 号动车组批量下线。4月18日,通过区间曲线
半径的改造,路基、桥梁、隧道的加固和改造,
提速道岔的更改,以及列车提速系统装备、客
右设警示标志。
4.正线及车站用地界标(桩)应埋设在
铁路地界线上和地界拐点处,埋设间距直线宜 为150 m,曲线宜为40 m。 5.铁路线路两侧安全保护区边界应设置 安全保护区标桩,标桩的设置应符合《铁路运 输安全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 6.当公路和高速铁路并行且公路路面标 高高于铁路,或低于铁路1.5m以内,应在公路 与高速铁路间适宜位置设置防护栏及监测设备。
2008年国务院又批准了调整后的《中长期 铁路网规划》,规划2012年将建成12500km 高速铁路,其中时速250km高速铁路6000km, 时速350km高速铁路6500km,建成 “四纵四 横”高速铁路网的基本构架,城际高速铁路覆 盖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圈;2020年将
建成16000 km时速250km以上的高速铁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