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毒理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

1.环境毒理学:是研究环境污染物,特别是化学污染物对人体和人群,以及相关生物的损害作用及其机理的科学。

2.外源化学物:不是人体的组成成分,也非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或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物质,但它们可通过一定途径与人体接触并从环境中进入人体。

3.生态毒理学:是研究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特别是环境污染物对非人类生物个体和群体以及生态系统的损害作用及其规律的科学。

4.环境易答基因(环境易感基因):人类的某些基因对环境因子具有特定的反应,这些反应影响着人体对有害环境因子(特别是环境化学物)的易感性。

5.人群调查:是环境毒理学广泛采用的研究方法。即采用医学流行病学的调查方法,根据动物试验的结果及对环境化学物毒理作用的预测或假设,选用适当的观察指标,对接触该环境化学物的人群进行调查,分析环境污染与人群健康损害的关系。

第二章环境化学物的生物转运和生物转化

1.生物转运:环境化学物的吸收、分布和排泄具有类似的机理,均是反复通过生物膜的过程,统称为生物转运。

2.生物转化(代谢转化):环境化学物在组织细胞中发生的结构和性质的变化过程,称为生物转化或代谢转化。

3.ADME:吸收(absorption),分布(distribution),代谢(metabolism),排泄(excretion)

4.许多化学物质在溶液中呈离子状态时脂溶性低,不易通过生物膜;反之容易。解离度越大,越难通过。体液的pH可影响弱酸和弱碱的解离度。

5.吸收

(1)经消化管吸收

①有机酸主要在胃内被吸收,有机碱主要在小肠内吸收

②消化管对环境化学物的吸收过程,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消化管中的多种酶类和菌丛,可使某些化学物转化成新的化学物而改变其毒性;胃肠道内容物的种类和数量、排空时间及蠕动状态都会影响消化管对环境化学物的吸收;环境化学物的溶解度和分散度也是影响吸收的因素。

(2)经呼吸道吸收

颗粒物的吸收主要受颗粒大小的影响。颗粒物直径大于10μm者,因重力作用迅速沉降,被吸入后因惯性碰撞而大部分沉积在上呼吸道;直径5~10μm者因沉降作用而大部分阻留在气管和支气管;直径为1~5μm者可随气流到达呼吸道深部,并有部分到达肺泡;颗粒直径小于1μm者,可在肺泡内扩散而沉积下来。

(3)经皮肤吸收

①环境化学物经皮肤吸收主要通过两条途径:一是表皮,二是毛囊、汗腺及皮脂腺

②环境化学物通过表皮吸收需通过三层屏障:表皮角质层,连接角质层,基膜

③表皮吸收的影响因素:化学物透过角质层的速率与化学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脂/水分配系数及角质层的厚度有关;不同种属的动物表皮通透性不同,可能与其角质层的厚度不同有关;高温促进皮肤血液和间质液流动,使化学物较易被皮肤吸收;角质层损伤因子。

6.同一种环境化学物在体内各组织器官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不同的化学物在机体内分布情况也不一样

7.浓集或蓄积的部位可能是其主要毒性作用部分即靶器官(有的化学物对其积聚的部位可直接发挥毒性作用,该部位称为靶部位,即靶组织或靶器官),也可能不呈现毒性作用而成为贮存库(有的部位化学物含量虽高,但未显示中毒效应,这些部位称为该化学物的贮存库)

8.化学物在体内的组织器官起始分布取决于血流量,而最终分布取决于化学物与组织、器官的亲和力

9.(问答题P13)导致环境化学物在体内分布不均匀的另一重要因素是在体内特定部位存在的,对外源化学物转运有阻碍作用的体内屏障

10.有毒物质在体内贮存的毒理学意义:一方面对急性中毒有保护作用,贮存库使毒物在体液中的浓度迅速降低,减少了到达毒作用部位的毒物量;另一方面贮存库可能成为一种在体内提供毒物的来源,具有慢性致毒的潜在危害。

11.化学物的贮存库:血浆蛋白,肝和肾,脂肪组织,骨骼组织

12.生物转化具有两重性

13.生物转化过程有4种反应类型:氧化、还原、水解和结合

14.氧化、还原和水解反应是外源化学物经历的第一阶段反应(第一相反应),化学物最后经过结合反应,即第二阶段反应(第二相反应)后,再排出体外

15.水解反应是许多有机磷杀虫剂在体内的主要代谢方式

16.外源化学物经第一相反应后已具有羟基、羧基、氨基、环氧基等极性基团,极易与具有极性基团的内源性化学物发生结合反应

17.外源化学物可直接发生结合反应,也可经第一相反应后在发生结合反应(第二相反应)。经过第一相反应,外源化学物分子中出现了极性基团,极性增强,水溶性增高,易于排出体外;同时原有生物活性或毒性也降低或消失。经过第二相反应,外源化学物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发生了进一步变化,特别表现在极性的增强和水溶性的增高上,从而易于从体内排泄,原有的生物活性或毒性也进一步减弱或消失。

18.结合反应分为:葡萄糖醛酸结合,硫酸结合,谷胱甘肽结合,乙酰结合,氨基酸结合,甲基结合

19.影响生物转化的因素:物种差异和个体差异,饮食营养状况,年龄、性别等生理因素,代谢饱和状态,代谢酶的抑制和诱导

第三章环境化合物的毒性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1.毒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就能引起生物机体功能性或器官性损伤的化学物质

2.危险度:也称危险性或风险度,是指在一定暴露条件下化学物导致机体产生某种不良效应的概率,即指某种物质在具体的接触条件下,对机体造成损害可能性的定量估计

3.剂量:既可指给予机体的或机体接触的外源化学物的量,又可指外来化学物吸收进入机体的量

4.致死剂量:是指以机体死亡为观察指标而确定的外源化学物的剂量

(1)绝对致死剂量:指能引起所观察个体全部死亡的最低剂量

(2)半数致死剂量:又称致死中量,指引起一群个体50%死亡所需的剂量

(3)最小致死剂量:指仅引起一群个体中个别个体死亡的最低剂量

(4)最大耐受剂量:指在一群个体中不引起死亡的某化学物的最高剂量

5.效应:是指一定剂量外源化学物与机体接触后所引起的机体的生物学变化

反应:是指机体与一定剂量的外源化学物接触后,呈现某种效应并达到一定程度的比例

6.(图表题P47)剂量-效应关系和剂量-反应关系:直线形,抛物线形,S形

7.毒性作用的类型:局部和全身毒性作用,速发和迟发毒性作用,可逆和不可逆毒性作用,变态反应,特异体质反应

8.(计算题P49)联合作用系数(K)=混合物预期LD50 /混合物LD50。K值在0.4-2.5之间为相加作用,K<0.4为拮抗作用,K>2.5为协同作用。

9.环境化学物的联合毒性作用类型:相加作用,协同作用,增强作用,拮抗作用,独立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