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及预防和干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及预防和干预

陈璐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8

E-mail:***************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广泛运用大学生已经成为使用互联网的主力军,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本文介绍了网络成瘾的内涵和表现,并对大学生网络成瘾进行原因分析,网络成瘾现象的产生是网络使用者的个人人格特质和网络功能交互作用的结果加上大学生群体特殊的心理原因。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既要预防又要干预,要在预防得基础上对网络成瘾得大学生进行干预,对其采取一些干预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成瘾原因分析预防和干预

1. 引言

互联网是20世纪最重要的一项发明,它以迅猛的速度悄然地渗透到我们生活地各个领域,已经成为现代许多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根据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5年1月9日发布的“第十五次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我国网民已经有9400万,24岁以下的占51.7%,其中高中(中专以下13.0%,高中(中专29.3%,大专27.0%,本科27.6%,硕士2.7%,博士0.4%。[1]可见大学生网民在其中占将近一半的比例。由于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上网,网络成瘾者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北京大学钱铭怡教授对北京12所高校的近500名本科生进行抽测,结果表明大学生中存在一定比例的网络成瘾者,在被试中占6.4%。林绚晖和阎巩固对福州大学293名被试网用络成瘾量表测得被试中网络成瘾者有28名,占总数的

9.6%[2]华东师范大学的梁宁建等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调查中341名被试中网络成瘾者为51名,网络成瘾检出率为14.95%[3]网络成瘾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2. 网络成瘾的内涵和表现

2.1网络成瘾的内涵

网络成瘾又称“互联网成瘾综合症”(Interne 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IAD,是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4]网络成瘾的概念最早由Goldberg于1994年提出,后来Young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现象的存在,她报告了在其研究中的496例网络用户中有396例是网络依赖型用户。

2.2、网络成瘾的表现

网络成瘾的表现主要分为外在表现、心理表现和躯体上的表现。(1网络成瘾的外在表现主要有:对网络有一种心理上地依赖感,不断增加上网时间,丛上网行为中获得愉快和满足,下网后感觉不快;强令中断会出现戒断症状;在个人现实生活中花很少时间参与社会活动及与他人交往;以上网来逃避现实生活中地烦恼与情绪问题;(2网络成瘾的心理表现主要有:信息选择失度,即对信息资源选择过杂、过乱和无度;道德意志弱化,沉迷于网络的大学生往往会产生道德情感的沮丧,道德意志的无奈,丧失有效的道德判断力,造成责任观

念的淡漠;网络人格异常,即人格的不稳定状态,表现为偏执型人格、自恋型人格、剧化人格、边缘型人格等;情感反应障碍,即情绪的始动机能失调,出现与客观刺激不相符的过高或过低反应,表现为情感反应迟钝、情感淡漠、焦虑、抑郁等;行为角色混乱,现实角色和虚拟角色混淆,造成心理错位,行为失调。(3网络成瘾的躯体上的表现主要有:出现不能持久的睡眠周期,停止上网时出现失眠、头疼、消化不良、恶心厌食、体重下降等。

患有网络成瘾症的大学生在网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体健康和他们的学业以及他们的人际关系和人格发展,给他们得日常生活、学习

都带来了严重得后果。因此有必要对大学生网络成瘾进行原因分析,找到它得症结所在,并找到缓解得办法。

3.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分析

目前关于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以及网络成瘾相关因素分析的研究也有很多。如张兰君所做的“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多因素研究”对陕西四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与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与大学生的焦虑水平、个性特征以及父母的教养方式均有显著相关。[5]刘凤仁、梁亨生、朱克京做的“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网络使用时间、大学生活紧张程度及专业满意度、网络吸引因素及大学生的不良心理特征是导致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主要因素,而家庭情况对其影响相对不明显。[6]王立皓、童辉杰所做的“大学生网络成瘾与社会支持、交往焦虑、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其社会支持、交往焦虑和自我和谐程度密切相关。[7]根据目前的大量研究和查阅的大量文献资料,可以总结出网络成瘾现象的产生是网络者的个人人格特质与网络功能交互作用的结果。另外,网络成瘾是一种瘾症,大学生群体的网络成瘾症的产生有其特殊的心理原因。

3.1网络成瘾者个人人格特质的对网络成瘾的影响

国内外研究发现网络成瘾障碍与使用者人格特质有很大相关。台湾林以正教授在对网络成瘾的研究中指出:具有不同人格特质的网络使用者会受到不同的网络功能所吸引,会产生不同的网络成瘾形态,网络成瘾现象是由网络使用者的个人特质与网络功能相互作用的结果。[8]卡内梅隆大学对过度使用互联网的研究以及匹兹堡大学的研究都显示,网络依赖患者往往具有以下人格特点:喜欢独处,敏感,倾向于抽象思维,警觉,不服从社会规范。吴新辉对上网成瘾的大学生的卡氏16PF的人格量表的研究也发现,网络依赖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倾向于激动、烦恼、忧虑、抑郁,在生活中表现为焦躁不安,易受环境的支配,易失眠,对所遭遇的挫折与阻挠沮丧悲观,缺乏与人接近的勇气。[9]北大钱铭怡教授发现那些寻求社会赞许需求较高的人、社会

焦虑比较严重的人上网时容易成瘾。由此可以认为人格特征可能是网络依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在因素,某种特质人格因素更易诱发网络成瘾症。

3.2 网络本身的吸引力对网络成瘾的影响

网络这种新颖便捷的交流媒介也容易使大学生对其产生交往依赖。网络是体现时代的重要标志,它的自由性、虚拟性、交互性、便捷性对大学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容易使他们网

络成瘾。在网络上,大学生可以在匿名的状态下,自由选择交流的对象,可以无所顾忌地吐露心声,在彼此倾诉成长中所遭遇的烦恼、困惑、孤独和痛苦中,找到共鸣和理解。网络游戏的虚拟性、实时性和交互性是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主要原因。

3.3、大学生迷恋网络的心理原因

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过度期,他们的生理虽趋于成熟,但心理还正在迅速走向成熟的过程中,这一时期特殊的心理特点也是造成他们网络成瘾的重要原因。首先,大学生自制能力比较差。他们的认知和行为常常不能协调一致,表现出意志力薄弱,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行为。据调查,大学生上网后63.4%的学生在玩游戏,50.2%的学生是聊天,38.5%的学生因上网而旷课。第二,大学生生活单调,通过网络来满足好奇心,寻求刺激。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时喜好新奇,崇尚冒险,追求刺激,当现实的生活无法满足其心理需要时,他们就转向网络,因为网络世界刚好能满足他们的这种心理需要。第三,逃避生活中的困难和现实,宣泄紧张和压抑情绪。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还未成熟,有的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或者当自我设计的理想人生与现实难以达成一致的时候,不去积极处理和解决自身的问题,而是借助上网、玩游戏来摆脱烦恼。

4.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预防和干预

4.1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预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