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传统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体现和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传统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体现和应用
本文阐述了传统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作用,探讨了在城市景观设计中运用传统文化元素的途径与方法。
指出要加强地域性文化传承;增强传统元素与色
彩的运用;提高传统文化意境的运用水平。
标签:
传统文化;城市景观;设计;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世代相传的有一定特色的思想、道德、风俗、文化、艺术、制度、技术等等一个外延很广的概念。
从静态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封建社会不同时期的文化总和;从动态上看它还包括从过去传承下来的至今还存活于
我们内心深处发挥影响的那些习惯、伦理、方法和文化心理。
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运用在城市景观设计中,便是本文拟探讨的重要问题。
一、传统文化的运用可以提高景观设计的档次
景观设计指对包括家庭住宅院落,城市的街道、休闲广场、活动公园、桥梁、河流、绿色用地等区域的规划与设计。
使之形成科学美观的办公区、居住区、工
业区、商业区等。
中国古代早已形成了观点深刻、独具特色的景观设计理论,并创造出了数不胜数的经典案例,如大唐芙蓉园、圆明园、苏州园林等。
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直接影响了古代景观设计理念。
诸如儒家的“礼制思想”,我们抛开等级观念不说,其中的“中和”思想就对景观设计有很大影响。
具体来说就是保持中正仁和无不及无不过的谦谦君子之风。
体现在景观设计上就是在进行城市景观设计时要与本地文化、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在庄重而不失情趣的设计风格之中体现一种宁静优雅的含蓄之美。
道家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更是在古代景观设计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且独具特色,将独具特色的中华传统文化元素运用于景观设计中,能将往昔的辉煌照进当下的现实之中,从而激起久违的民族自豪感与美好的记忆。
能使中国的景观设计变得与众不同,使中国的景
观设计拥有自己的独特品格。
二、如何在景观设计中运用传统文化元素
传承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中国经过上下五千年的发展,园林的形式与内容颇为繁杂。
传承问题在园林中指的是文化的传承(地域性会有很多不同的文化)、意境的传承(中国讲“禅”,在园林中运用较多)、传统美德的传承(比如大
树旁是小树,尊老爱幼)、中国艺术的传承(讲究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等。
1、地域性文化传承
在崇尚人文精神回归的今天,常听见“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句话,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发展史,我们民族的美是独有的,但美是没有国界的,所以我们民族的美也是世界的美。
我们要善于在古典风格中体味现代生活的味道,要在现在景观设计中找寻传统文化的影子,寻找我们或许遗失的美好,从而创造景观的独特品质。
例如浙江杭州西湖文化广场,纵览整个广场,我们会发现它是以杭州特有的西湖文化、古塔文化和运河文化为建筑背景,并巧妙的结合了现代文明的瑰丽意象,出色的体现出了秀外慧中的吴越文化本质。
再如陕西西安的大雁塔北广场的景观设计,整个广场由水景音乐喷泉、园林景观、休闲文化长廊和旅游商贸设施等组成。
广场以大雁塔为中轴分为三大部分,中间为音乐喷泉,左右两侧分别为“唐诗园林区”、“法相花坛区”、“禅修林树区”等景观,南端设置“水景落瀑”、“观景平台”等景观。
将一系列诸如中国结、唐诗雕塑、戏曲脸谱、开元通宝、剪
纸等陕西传统文化元素穿插其间。
从容地烘托出了本地的文化特色。
2、传统元素与色彩的运用
我国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在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元素里,有许多独具特色的元素得到了世界范围内设计师的青睐,其中有诸如中国书法、中国结、国画、篆刻印章、京剧脸谱、观音手、龙凤纹样、祥云图案、太极图等这些寓意深刻的民族图案。
许多设计师将其运用到自己的景观设计中,不仅表达出了中华民族深刻的文化内涵,而且向世界介绍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并很好的起到了本民族文化传承的作用,同時又使景观设计的品格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例如,将祥云图案和龙凤纹样等元素通过雕刻或手绘的手法装饰桥梁栏杆或空白墙壁,能将文化中寓意的祈福与祝愿的美好意愿传达给民众,使民众
内心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与文化归属感。
景观的色彩是景观表情定位的首要元素,在城市建设、景观设计方面,对于色彩的运用也是多样的。
比如明朝以后,在故都北京,只有皇亲国戚才能住在红墙黄瓦的建筑中,百姓的建筑只能是青砖青瓦。
但在雕梁画柱方面,色彩的使用也是十分丰富的。
民间建筑多为黑瓦白墙。
将传统色彩运用到景观设计中,能有
效地营造景观的表情。
3、传统文化意境的运用
设计结合自然,中国古代建筑园林设计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力求达到天
人合一的境界,这对今天的城市景观设计仍有现实意义。
中国古典园林营造丰富意境的最重要的手法,是采取曲折而自由的布局,用划分景区和空间、以及“借景”的办法。
在空间布局方面,通常使用风景开合、空间对比等手法。
在借景方面,《园冶》一书中,总结为五种方法,即“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
利用具有浓厚民族风格的建筑物,如亭、台、楼、阁、廊、榭、轩、舫、馆、桥等,配合自然的水、石、花、木等表现园景的不同情趣。
还可运用一些诸如引导与暗示、藏与露、渗透与层次、叠石观水等艺术手法,创
造出丰富多彩的景观空间意韵。
还会吸取其他艺术领域的优点,比如诗词、山水画等,将其“中和”的思想融入景观设计中,巧妙地将自然与建筑物融为一体。
实现写意与写实、自由与规整和谐统一的效果。
例如,奥运森林公园以及中心区景观规划设计就是巧妙地运用了传统的阴阳哲学,依据方位设计了3个景观区,分别代表“历史”“现在”与“未来”。
并充分吸取了中国古代庭院建筑中门的设计理念,结合现代设计手法在公园的起点方位将奥运五环标志设计成了大门,并巧妙构思了起点和终点,每个空间的设计无不很好的展现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
人文奥运”的精神。
一个城市的历史环境代表了该“城市的价值和文明的价值”。
文化遗迹,是一座城市的文化起点,也是一座城市的文脉,是一种无法再生的文化资本与资源。
城市特色的形成,无疑也是一代代人所经历和继承传统沉淀的过程。
大量经典成功的案例充分说明,传统的继承与景观设计的现代化并非格格不入。
传统文化中的意象美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也无形中为民族文化的复兴贡献了力量。
过去对传统的全盘否定已经证明是错误的,同样,不加选择的全盘接受西方设计理念与手法也是不可取的。
当然,传统中也有一些不合时宜的东西,我们也不能照搬。
中国当代景观设计在重新追寻民族传统文化和思维意识的同时,也应去芜存精,并合理的利用现代设计理念,找到传统与现代的切入点,为中国景观设计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