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数据库技术概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人工处理阶段应用背景
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 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 硬件中的外存只有卡片、纸带、磁带, 硬件中的外存只有卡片、纸带、磁带,没有磁 盘等直接存取设备。 盘等直接存取设备。 软件只有汇编语言, 软件只有汇编语言,没有操作系统和管理数据 的软件。 的软件。 数据处理的方式基本上是批处理。 数据处理的方式基本上是批处理。
9
第1章 数据库技术概论
数据库技术:对信息进行收集、组织、 数据库技术:对信息进行收集、组织、存 储、加工、传播、管理和使用;为各种用户提 加工、传播、管理和使用; 供及时的、准确的、相关的信息。 供及时的、准确的、相关的信息。 数据库技术研究的问题: 数据库技术研究的问题:如何科学地组织 和存储数据?如何高效地获取和处理数据? 和存储数据?如何高效地获取和处理数据?如 何更广泛、更安全地共享数据? 何更广泛、更安全地共享数据?
16
在人工管理阶段, 在人工管理阶段,程序与数据之间的 关系如图1-1所示 所示。 关系如图 所示。
应用程序1 数据集1
应用程序2
数据集2
应用程序n
… 图1-1 人工处理阶段
数据集n

17
1.1.2 文件系统阶段( 50年代后期60年代中期)
由于计算机存储技术的发展和操作系 统的出现, 统的出现,操作系统的一项主要功能是 文件管理,因此, 文件管理,因此,数据处理的应用程序 利用操作系统的文件管理功能, 利用操作系统的文件管理功能,将相关 数据按一定的规则构成文件, 数据按一定的规则构成文件,对文件中 的数据进行存取和管理。 的数据进行存取和管理。
15
人工处理阶段特点
数据不保存:当时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 1. 数据不保存:当时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对于数据保 存的需求尚不迫切;数据结构性差,不能长期保存; 存的需求尚不迫切;数据结构性差,不能长期保存; 没有专用软件进行数据管理: 2. 没有专用软件进行数据管理:每个应用程序都要包括数据 的存储结构、存取方法、输入方式等, 的存储结构、存取方法、输入方式等,程序员须直接对物理设 备进行编程,程序设计难度大,编程效率低; 备进行编程,程序设计难度大,编程效率低; 3. 数据不共享:一组数据只能对应一个程序。多个应用程序 数据不共享:一组数据只能对应一个程序。 涉及某些相同的数据时,也必须各自定义。 涉及某些相同的数据时,也必须各自定义。程序与程序之间存 在着大量的重复数据; 在着大量的重复数据; 4. 数据不具有独立性:程序依赖于数据,如果数据的类型、格 数据不具有独立性:程序依赖于数据,如果数据的类型、 式、或输入输出方式等逻辑结构或物理结构发生变化,必须对 或输入输出方式等逻辑结构或物理结构发生变化, 应用程序做出相应的修改。 应用程序做出相应的修改。
10
Hale Waihona Puke 数据库应用例1 数据库应用例
如航空售票系统,包括的数据项: 如航空售票系统,包括的数据项: 1)座位预定信息:座位分配、座位确认等 )座位预定信息:座位分配、 2)航班信息:航班号、飞机型号、机组号、起飞地、目 )航班信息:航班号、飞机型号、机组号、起飞地、 的地、起飞时间、到达时间等。 的地、起飞时间、到达时间等。 3)机票信息:票价、折扣、有无等。 )机票信息:票价、折扣、有无等。 系统工作: 系统工作: 1)查询:某一时间内从某个指定地到另一指定地的航班, )查询:某一时间内从某个指定地到另一指定地的航班, 是否有可以选择的座位、飞机型号、票价、折扣等。 是否有可以选择的座位、飞机型号、票价、折扣等。 2)更新:登记航班、分配座位等 )更新:登记航班、 3)统计:统计经常乘坐某一航班的乘客信息等。 )统计:统计经常乘坐某一航班的乘客信息等。
18
文件系统阶段应用背景
计算机不仅用于科学计算,还大量用于信息管理。 计算机不仅用于科学计算,还大量用于信息管理。 大量的数据存储、检索和维护成为紧迫的需求。 大量的数据存储、检索和维护成为紧迫的需求。 硬件有了磁盘、磁鼓等直接存储设备。 硬件有了磁盘、磁鼓等直接存储设备。 在软件方面,出现了高级语言和操作系统。 在软件方面,出现了高级语言和操作系统。操作系 统中有了专门管理数据的软件,一般称为文件系统。 统中有了专门管理数据的软件,一般称为文件系统。 文件中的术语:数据项,记录,文件。 文件中的术语:数据项,记录,文件。 处理方式有批处理,也有联机处理。 处理方式有批处理,也有联机处理。
20
文件管理阶段, 文件管理阶段,应用程序与数据之间的关 系如图1-2所示 所示。 系如图 所示。
应用程序1 文件1
应用程序2
文件2

应用程序n
操作系统

文件n
图1-2 文件系统阶段
21
文件系统阶段缺点
数据冗余度大:各数据文件之间没有有机的联系, 数据冗余度大:各数据文件之间没有有机的联系,一 个文件基本上对应于一个应用程序,数据不能共享。 个文件基本上对应于一个应用程序,数据不能共享。 数据独立性低:数据和程序相互依赖, 数据独立性低:数据和程序相互依赖,一旦改变数据 的逻辑结构,必须修改相应的应用程序。 的逻辑结构,必须修改相应的应用程序。而应用程序发 生变化,如改用另一种程序设计语言来编写程序, 生变化,如改用另一种程序设计语言来编写程序,也需 修改数据结构。 修改数据结构。 数据一致性差:由于相同数据的重复存储、各自管理, 数据一致性差:由于相同数据的重复存储、各自管理, 在进行更新操作时,容易造成数据的不一致性。 在进行更新操作时,容易造成数据的不一致性。 文件是面向特定用途设计的:数据联系弱, 文件是面向特定用途设计的:数据联系弱,不同文件 缺乏联系不能反映现实世界之间的自然联系。 缺乏联系不能反映现实世界之间的自然联系。这是文件 方式最大的弊端。 方式最大的弊端。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原理篇
1
选用教材: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选用教材:数据库原理及应用(Access) ) 姚普选 参考教材: 、王珊,萨师煊. 参考教材:1、王珊,萨师煊 数据库系统 概论. 北京: 概论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张迎新 数据库及其应用系 、张迎新. 统开发(Access2003). 清华大 统开发 学出版社 授课学时: 授课学时:34 实验学时: (课后) 实验学时:20(课后) 任课教师:谭琦, 任课教师:谭琦,华师计算机学院
22
1.1.3 数据库系统阶段(60年代后期)
人们克服了文件系统的不足, 人们克服了文件系统的不足 , 开发了一 类新的数据管理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 类新的数据管理软件 数据库管理系统 (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 DBMS) , 将数据管理技术推向了数据库 ) 管理阶段。 管理阶段。
11
数据库应用例2 数据库应用例
图书管理系统,包括的主要数据项: 图书管理系统,包括的主要数据项: 1)图书信息:书号、书名、作者姓名、出版日期等 图书信息:书号、书名、作者姓名、 2)作者信息:姓名、性别、住址、电话等 作者信息:姓名、性别、住址、 3)出版社信息:名称、地址、社长、电话等 出版社信息:名称、地址、社长、 4)读者信息:姓名、借书号、借书数量等 读者信息:姓名、借书号、 管理工作: 管理工作: 1)查询:查看图书、检索指定作者的图书、检索指定出 查询:查看图书、检索指定作者的图书、 版社出版的图书等。 版社出版的图书等。 2)更新:新书登记、作者信息等 更新:新书登记、
19
文件系统阶段特点
1. 数据以文件形式可长期保存在磁盘上:用户可随时对 数据以文件形式可长期保存在磁盘上: 文件进行查询、修改和增删等处理; 文件进行查询、修改和增删等处理; 2. 文件系统可对数据的存取进行管理:程序员只与文件 文件系统可对数据的存取进行管理: 名打交道,不必明确数据的物理存储, 名打交道,不必明确数据的物理存储,大大减轻了程序 员的负担。数据的物理结构与逻辑结构有了区别, 员的负担。数据的物理结构与逻辑结构有了区别,文件 的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由系统进行转换; 的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由系统进行转换; 3. 文件形式多样化:有顺序文件、倒排文件、索引文件 文件形式多样化:有顺序文件、倒排文件、 因而对文件的记录可顺序访问,也可随机访问, 等,因而对文件的记录可顺序访问,也可随机访问,更 便于存储和查找数据。用户程序不必考虑物理细节。 便于存储和查找数据。用户程序不必考虑物理细节。但 当数据的物理结构改变时,仍需修改程序; 当数据的物理结构改变时,仍需修改程序; 4. 程序与数据间有一定独立性:由专门的软件即文件系 程序与数据间有一定独立性: 统进行数据管理, 统进行数据管理,程序和数据间由软件提供的存取方法 进行转换,数据存储发生变化不一定影响程序的运行; 进行转换,数据存储发生变化不一定影响程序的运行; 5.数据不再属于某个特定程序,在一定程度上可共享,一 数据不再属于某个特定程序 数据不再属于某个特定程序,在一定程度上可共享, 个数据文件对应一个或几个用户程序。 个数据文件对应一个或几个用户程序。
3
计算机应用三大领域
科学计算 过程控制 数据处理
占70%
4
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是指对各种形 式的数据进行收集、 式的数据进行收集 、 存 储 、 加工和传播的一系 列活动的总和。 列活动的总和。 数据的 概念
在数据处理领域中已大大 地拓宽了, 地拓宽了,其表现形式不 仅包括数字 文字, 数字和 仅包括数字和文字,还包 图形、图象、声音等 括图形、图象、声音等。
人工处理阶段 —> 文件系统阶段 —> 数据库阶段
(无专门数据管理功能) (文件管理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
13
1.1.1 人工处理阶段(50年代中期以前)
最早的数据库可追溯到50年代初, 最早的数据库可追溯到 年代初,供 年代初 计算机使用的成套穿孔卡片, 计算机使用的成套穿孔卡片,如1951年 年 由美国调查局所建立的数值数据库。 由美国调查局所建立的数值数据库。 当时的计算机没有专门管理数据的软 件,也没有像磁盘这种可随机存取的外 部存储设备, 部存储设备,对数据的管理没有一定的 格式。 格式。
2
学习数据库技术的意义
数据库技术是当今世界高新技术中的主流 技术之一, 技术之一,它的发展对其它技术学科的发 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数据库技术在现代工业、金融、 数据库技术在现代工业、金融、商贸等领 域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域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将数据库、计算机网络、 将数据库、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技术手 与经济和管理理论相结合, 段,与经济和管理理论相结合,对学生进 行信息管理、电子商务等方面的培养, 行信息管理、电子商务等方面的培养,是 发展学生的工程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手段。 发展学生的工程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手段。
5
数据处理的目的
一是从大量的、原始的数据中抽取、 一是从大量的、原始的数据中抽取、推导出 对人们有价值的信息以作为行动和决策的依 据; 二是为了借助计算机科学地保存和管理复杂 大量的数据, 的、大量的数据,以便人们能够方便而充分 地利用这些宝贵的信息资源。 地利用这些宝贵的信息资源。 数据=信息 数据 信息
23
数据库系统阶段背景
60年代后期,计算机应用于管理的规模更加庞大,数 年代后期,计算机应用于管理的规模更加庞大, 年代后期 据量急剧增加; 据量急剧增加; 硬件方面出现了大容量磁盘, 硬件方面出现了大容量磁盘,使计算机联机存取大量 数据成为可能; 数据成为可能; 硬件价格下降,而软件价格上升, 硬件价格下降,而软件价格上升,使开发和维护系统 软件的成本增加。 软件的成本增加。 为解决多用户、多个应用程序共享数据的需求, 为解决多用户、多个应用程序共享数据的需求,出现 了统一管理数据的专门软件系统,即数据库管理系统。 了统一管理数据的专门软件系统,即数据库管理系统。
?
6
数据库技术
是实现数据处理的 重要手段 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 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 20世纪60 70年代初 70年代初 主要目的是有效地管理 和存取大量的数据资源
7
数据库技术涉及的核心内容
数据库 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系统
8
第1章 数据库技术概论
1.1 1.2 1.3 1.4 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 数据模型 数据库系统组成与结构 数据库管理系统
12
1.1 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
随着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不断发展, 随着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不断发展,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不断发展 数据处理的效率和深度大大提高, 数据处理的效率和深度大大提高,数据 管理的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管理的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其发展 过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过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