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肝腹水的临床疗效探讨

合集下载

76例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临床治疗与效果评价

76例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临床治疗与效果评价

76例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临床治疗与效果评价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对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本科肝硬化(肝功能Child-Pugh分级B级)合并难治性腹水患者76例。

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的常规治疗方法,试验组采取常规方法结合腹水排放治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与单纯的常规治疗方法相比,试验组腹水消退的显效人数、腹水消退率、显效时间、平均显效时间以及对并发症的控制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的常规治疗方法,试验组采取常规方法结合腹水排放治疗法:1.2.1 试验组采取一般治疗(卧床休息,限制水钠的摄入,每天水的摄入量为500~1 000 mL,钠盐的摄入量< 0.5 g),保肝治疗[肝乐(复方二氯醋酸二异丙胺注射液)],利尿治疗(螺内酯,呋塞米)等。

同时每周给予患者2次腹水排放治疗:无菌条件下,于患者下腹部穿刺抽取腹水,每次腹水排放量控制在5 000 mL左右,一般不超过6 000 mL,操作时间一般不超过3 h。

腹水排放的同时,给予患者清蛋白静脉滴注。

1.2.2 对照组采取一般治疗(卧床休息,限制水钠的摄入,每天水的摄入量为500~1 000 mL,钠盐的摄入量< 0.5 g),保肝治疗[肝乐(复方二氯醋酸二异丙胺注射液)],利尿治疗(螺内酯,呋塞米)等。

1.3 疗效评定与观察指标以腹水治疗显效(腹水深度径线≤ 2.0 cm)率、显效时间、其他并发症在治疗期间的发生率为指标,分析常规治疗法与常规治疗结合腹水排放法在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腹水治疗中的疗效[4]。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5.0软件,对文中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分别将其腹水消退的显效人数、腹水消退率、腹水显效时间、平均显效时间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常规方法结合腹水排放法治疗对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腹水患者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肝腹水的临床诊治

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肝腹水的临床诊治

形成后 , 大 量 电解 质 和 血 中蛋 白质 混 入 腹 水中并渗透于腹腔 , 在 治疗 中如 果 冉 严 格 限制钠盐的摄 人 , 加上尿 液 的急剧 增多 ,
1 1 2 0 0 8辽 宁 铁 岭 县 结 核 病 防治 所
患者极易 出现低钠 综合 征。加之 细胞 内 液处 于相对的高渗状态 , 腹水能进入细胞

要 目的 : 探 讨 肝 硬 化 合 并 难 治 性 肝
I ; ②有效 : 治疗 后各 临床 症状 与入 院 时
相 比有 减 轻 , 身 体各器 官功 能有 改善 , 腹
腹 水 的 临床 治 疗 方 法 及 效 果 。方 法 : 收 治
导致如肝 性 脑病 等 严重 并 发 症 的发 生 。 此, 在 治 疗 时 应 定 期 对 患 者 体 内 的钠 氯


关键词
肝 硬 化 难 治 性 肝 腹 水
腹 水
临 床 诊 治
经过治疗 , 两组 都取得 了一定 的临床 效果 , 治疗组 总有效 4 1 例( 9 1 . 1 1 %) ; 对 照组总有效 3 4例 ( 7 5 . 5 6 %) 。两组相 比,
P<0 . 0 5结 果 具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故 治 疗 绀 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 见表 1 。
加, 对 中肌 酐 的 清 除 加 速 , 从 而 抑 制 抗 利 尿 激 素 的分 泌 。使 机 体 对 水 、 钠的排泄 增加 , 有效的维 持 了电解质 的平 衡 , 本 组 资 料 内使 用 腹 水 超 浓 缩 回输 术 进 行 治 疗
施后, 及效
讨 论
肝 腹 水 是 肝 硬 化 晚期 的 主要 表 现 , 大 部 分 的 肝 硬 化 患 者 在 晚 期 均 可 出 现 不 同 程 度的腹水 。肝硬 化难 治性腹 水 主要是 指经严格限钠 、 水的摄人后并使用大剂量 利 尿 剂 后 腹 水 仍 无 减 少 的一 种 疾 病 , 约占

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肝腹水的临床诊治

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肝腹水的临床诊治

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肝腹水的临床诊治目的整理我院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肝腹水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在治疗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肝腹水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84例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肝腹水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42例患者,两组患者均进行相同的前期治疗,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疗法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应用超滤浓缩回输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临床指标。

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7.61%,常规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0.47%,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各项生化指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超滤浓缩回输法是治疗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肝腹水的有效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显著。

标签: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肝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法;常规治疗;疗效比较肝腹水是一种失代偿症状,患者主要发病于肝硬化的失代偿期,患者出现肝腹水后,临床首先会对患者进行钠、水的严格限制摄入,并服用大剂量的利尿剂,大多数患者都能够通过这种方法治疗,腹水消失,仅有5%的患者无法有效治疗腹水,临床上称之为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肝腹水[1]。

临床上对此类患者进行超滤浓缩回输法治疗,得到了一定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2]。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84例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肝腹水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42例患者。

实验组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4例。

年龄38~79岁,平均年龄(58.65±5.77)岁,病程0.8~6年,平均病程(2.65±0.36)年。

常规组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12例。

年龄39~78岁,平均年龄(58.69±5.87)岁,病程0.8~6年,平均病程(2.65±0.36)年。

所有患者均在我院通过实验室以及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肝腹水患者,其中酒精性肝硬化20例,慢性乙型肝炎36例,混合型肝炎患者31例。

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肝腹水的临床诊治

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肝腹水的临床诊治

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肝腹水的临床诊治目的:探析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肝腹水患者实施回输浓缩超滤腹水疗法的临床效果。

方法:入选笔者所在医院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肝腹水患者6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

观察组实施回输浓缩超滤腹水疗法,对照组仅实施基础常规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和实验室各项检查指标情况。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32%)高于对照组(70.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实验室各项生化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肝腹水实施回输浓缩超滤腹水疗法,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肝腹水的病死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肝硬化;难治性肝腹水;浓缩超滤腹水肝硬化腹水是指失代偿期多种因素导致肝脏纤维化硬化病变后出现腹腔积液的症状,临床较为常见。

肝硬化腹水常出现脂肪、蛋白、糖等代谢合成紊乱,并以其为病理基础进一步发展则会导致肝性脑病、胃底食道静脉出血破裂或曲张等,进而危及人类的生命健康[1]。

据文献[2]报道,肝硬化腹水已成为世界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疾病之一,75%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会形成腹水,仅有14%~20%的患者可达5年生存率,而国内平均每年新增50万以上患者,总患病人口已达200万以上。

肝硬化腹水患者多因喝酒、病毒性肝炎、代谢营养障碍或血吸虫病等因素诱发,预后较差。

据文献[3]报道,肝硬化腹水难治性患者应用回输浓缩超滤腹水疗法,效果确切。

探析该病的最佳治疗方案至关重要,故笔者所在医院对31例肝硬化腹水难治性患者实施回输浓缩超滤腹水疗法,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8月-2012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2例难治性肝硬化腹水患者,入选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肝胆科学会分会制订的失代偿期难治性肝硬化腹水的诊断标准[4]的经肝功能、肝炎病毒标志物、腹部B超检查确诊为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肝腹水患者。

大量排放腹水联合应用白蛋白对于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

大量排放腹水联合应用白蛋白对于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

大量排放腹水联合应用白蛋白对于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目的探讨在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患者治疗中,大量排放腹水与白蛋白联合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通过随机对照试验,选取54例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主要运用利尿剂加白蛋白进行治疗,治疗组则通过大量排放腹水联合白蛋白进行治疗,观测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89%,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5.56%;治疗组除电解质紊乱例外,住院时间、肝肾综合征及肝性脑病与腹腔感染均明显比对照组更优。

结论在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治疗中,通过大量排放腹水与白蛋白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同时还可有效控制并发症,值得推广。

标签:肝硬化难治性腹水;大量排放腹水;白蛋白联合治疗腹水是肝硬化常见的和主要的并发症之一,约90%的肝硬化腹水患者对标准内科治疗有良好反应,仅有约10%的发生腹水患者对利尿剂反应不佳,即所谓的难治性腹水。

目前,在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治疗中方法很多,其中腹水回输、腹水放液以及静脉分流等是较常使用的方法之一。

我院在治疗难治性腹水中主要通过大量排放腹水与白蛋白联合治疗,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我院2005年1月~2013年12月住院的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患者中选取54例,其中女18例,男36例,患者年龄48岁~67岁,平均年龄为(45.71±2.18)岁,病程为1.5~8年;通过随机数字排列法将5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主要运用利尿剂加白蛋白进行治疗,治疗组则通过大量排放腹水联合白蛋白进行治疗,各2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54例病例诊断均参照会议修订的标准[1],并符合难治性腹水诊断标准[2]1.3病例入选标准纳入标准:①满足大量排放腹水适应证及上述诊断标准;②病程时间超过1.5年;③患者年龄为48~67岁,民族及性别均不设限;④无肝性脑病以及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⑤了解本次试验,并自愿接受本次试验。

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肝腹水36例临床治疗观察

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肝腹水36例临床治疗观察

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肝腹水36例临床治疗观察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腹水的临床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36例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腹水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18例,采用常规治疗)和观察组(18例,采用常规治疗联合大量排放腹水加输注白蛋白),观察两组临床诊疗效果。

结果与单纯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相比,观察组腹水消退的显效人数以及对并发症的控制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联合大量排放腹水加输注白蛋白法治疗肝硬化难治性腹水临床效果明显,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标签:肝硬化;难治性腹水;临床治疗肝硬化(hepatic cirrhosis)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

肝硬化腹水是指由于肝脏疾病导致肝脏反复炎症,纤维化及肝硬化形成后由于多种病理因素,如门脉高压、低蛋白血症、水钠潴留等引起腹腔内积液的临床症状。

肝硬化腹水不是一个单独的疾病,而是许多肝脏疾病失代偿期的共同临床表现。

引起肝硬化腹水常见疾病有: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等。

肝脏疾病一旦发展至肝硬化腹水阶段,常常提示肝硬化已经到失代偿期,如不进行积极干预治疗,预后差。

难治性腹水(refractory ascites),是指患者经正规大量利尿剂(螺内酯400mg/d加上呋塞米160mg/d)治疗而腹水仍无明显消退或加重并出现肾功能不全的一种腹水状态。

笔者对随机选取的我院收治的36例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腹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36例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腹水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24例,女12例,年龄35~73岁,平均年龄53.1岁。

肝硬化发病原因如下:15例乙型肝炎,6例酒精肝,8例丙型肝炎,5例其他原因。

临床表现如下:乏力、食欲减退、腹胀不适、恶心呕吐21例,发热、腹部压痛、反跳痛7例,呕血、黑便8例。

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临床治疗分析

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临床治疗分析

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临床治疗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难治性腹水应用LVP联合静脉滴注白蛋白、右旋糖酐40治疗的效果。

方法全部患者绝对卧床休息,有消化道出血者给予降低门脉压力、止血治疗,限盐、限水,纠正电解质紊乱及综合护肝疗法的同时给予利尿剂,剂量均调整为:安体舒通40~80 mg,3次/d口服,呋塞咪20~40 mg,2次/d静脉注射,有肝硬化合并症者均予相应的处理。

结果本组45例中,显效30例,有效12例,无效3例。

结论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治疗是多方面的,应综合分析,全面评估。

LVP 联合静脉补充白蛋白、右旋糖酐40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方法。

与传统利尿剂联合静脉滴注白蛋白疗法相比较,它具有疗效好、经济和住院时间短的特点,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治疗;LVP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约占肝硬化腹水的5%~10%,患者易出现各种并发症,预后差。

其治疗一直是临床工作中面临的难题。

我们于2001年1月至2006年4月采用LVP联合静脉滴注白蛋白、右旋糖酐40治疗肝硬化难治性腹水45例,疗效满意,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肝硬化难治性腹水住院患者45例,诊断符合2000年西安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的诊断标准。

所有入选病例均排除下列情况:凝血酶原活动度<30%;入院前2周内有明显消化道出血或肝性脑病;严重心肺功能障碍患者。

其中男28例,女17例,年龄25~76岁,平均腹水形成时间12个月。

1.2 治疗方法全部患者绝对卧床休息,有消化道出血者给予降低门脉压力、止血治疗,限盐、限水,纠正电解质紊乱及综合护肝疗法的同时给予利尿剂,剂量均调整为:安体舒通40~80 mg,3次/d口服,呋塞咪20~40 mg,2次/d静脉注射,有肝硬化合并症者均予相应的处理。

腹穿放腹水4000~6000 ml,2~3 h内完成,放腹水的同时静脉滴注白蛋白10 g,右旋糖酐40 200 ml,1次/(1~3 d),放腹水完毕后向对侧卧位,术后注意观察患者血压、尿量、神志等。

两种不同方法治疗肝硬化难治性腹水临床疗效比较

两种不同方法治疗肝硬化难治性腹水临床疗效比较

两种不同方法治疗肝硬化难治性腹水临床疗效比较摘要目的比较中心静脉导管腹水引流与腹腔穿刺抽水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疗效。

方法69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引流组(41例,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腹水引流)和抽水组(28例,进行腹腔穿刺抽水)。

对比两组疗效。

结果引流组腹水消失时间为(4.8±1.6)d,抽水组腹水消失时间为(8.4±3.0)d,引流组腹水消失时间明显短于抽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467,P<0.05)。

引流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8%,低于抽水组的3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453,P<0.05)。

结论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腹水引流疗效显著,腹水消失快,病程缩短,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关键词腹水引流;腹腔穿刺;肝硬化;腹水肝硬化失代偿期出现门脉高压症后可引起腹水。

失代偿期患者75%以上有腹水出现,腹水是肝硬化患者最突出的临床表现。

针对腹水患者除利尿、补充白蛋白等治疗方法外,还有腹腔穿刺术间断抽水治疗。

近年来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进行持续腹水引流的临床应用逐渐增多,该项技术对胸水治疗的报道较多,但对腹水治疗的报道相对较少。

本研究比较中心静脉导管腹水引流与腹腔穿刺抽水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1年1月~2016年1月69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引流组(41例)和抽水组(28例)。

其中引流组男31例、女10例,平均年龄(55.5±10.2)岁,乙肝肝硬化32例、丙肝肝硬化9例。

抽水组男20例、女8例,平均年龄(56.3±9.4 )岁,乙肝肝硬化23例、丙肝肝硬化5例。

两组患者腹水量均为中至大量。

排除因肾功能异常、心力衰竭、营养不良、结核病等易导致腹水的疾病的患者。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引流组: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腹水引流。

无菌情况下将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腹腔,接一次性引流袋即可。

40例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肝腹水的临床治疗观察

40例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肝腹水的临床治疗观察
r t n te u r f rto fa ctsr ifso s9 %,tete t e tgo p WB 0 ,teewa infc n i ee c e ae i } h ai ain o sie enu in wa 0 l h h ram n ru S7 % h r s asg i a tdf rn eb — i
化难 治性腹 水 患者 随机分 为基 础 治疗组 (0例 , 用 常规 治疗 ) 2 采 和腹水 超滤 浓缩 回输 治疗 组 (0例 , 2 采用 常规 治 疗联 合腹 水超 滤浓 缩 回输 ) 观察 两组 临床疗 效 。结果 : 水超 滤浓缩 回输 治疗 组 总有 效率 达 9 %, 础治 疗组 总有 效率 , 腹 0 基 达 7 %, 组总 有效 率 比较 , 0 两 有显 著性 差 异 ( < . ) 结 论 : P O0 。 5 应用 腹水 超 滤浓缩 回输 治疗 临 床疗效 确切 、 作 简单 、 操 副 作用 少 , 且能 够迅 速减 轻患 者痛 苦 , 高患 者 的生 活质 量 , 治疗 难治性 腹 水 的最佳 方法 。 提 为
肝硬化合并肝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主要表现 , 临
p te t o h e t e to er c o y a c t si h e t y a i n sf r t e t a r m n f f tr s ie n t e b s r a wa .
[ yw r s Lvrc roi R f c r si s Ciia t a n Ke o d ] ie ih s ; er ty act ; l c e t t r s ao e n l r me
f 键 词 1 硬 化 ; 治 性 肝 腹 水 ; 床 治 疗 关 肝 难 临
【 中图分 类号】R 7 . 5 52

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肝腹水的临床疗效观察

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肝腹水的临床疗效观察

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肝腹水的临床疗效观察沈志成【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3(000)036【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reatment of liver cirrhosis with refractory ascites. Methods From June 2011 to October 2012 in our hospital 60 cases of liver cirrhosis and refractory ascit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ventional treatment group and ascites reinfusion treatment group,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gener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group was 70%, the ascites reinfusion ultrafiltration treatment group,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0%, the total efficiency of two group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ultrafiltration and reinfusion of ascites and other comprehensive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intractable ascites, safety, simple, efficient, obviously, is worth the clinical promotion.%目的:探讨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收治的75例失代偿期肝硬化伴腹水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治疗组)和西医组(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隔药灸治疗。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3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97%,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疗效确切,可促进腹水消退【关键词】肝硬化难治性腹水中西医结合疗法隔药灸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约占肝硬化腹水的5%-10%,易并发原发性腹膜炎、肝肾综会征、上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

难治性腹水是肝硬化的临床终末期表现之一,预后极差,患者半年死亡率达50%,1年死亡率可达75%[1]。

目前多采用腹腔穿刺放液术、经颈静脉门体分流术(TIPS)、肝移植等治疗手段以改善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患者的预后。

我科自2009年以来,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隔药灸进行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疗效比较满意。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共收治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患者85例,治疗组43例中,男32例,女11例;年龄32~69岁,平均45.7岁;对照组42例中,男30例,女12例;年龄31~68岁,平均46.5岁两组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诊断标准:所有病例均符合国际腹水俱乐部关于难治性腹水的诊断标准,均需符合以下4个条件:①治疗时间:限钠(<90mmol/d)和大剂量利尿剂治疗(螺内酯400mg/d+呋塞米160mg/d)至少1周;②缺乏反应:治疗4天,平均体重减轻<0.8kg及尿钠排出小于钠的摄入;③早期腹水再发:最初治疗有效,但4周内再发2级或3级腹水;④发生利尿剂诱导的并发症,如肝性脑病、肾损害、血钠<125mmol/L、低钾或高钾血症。

1.3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包括静脉滴注促肝细胞生长素,还原性谷胱甘肽、必要时补充白蛋白或血浆;口服安体舒通、双氢克尿塞等对症治疗措施。

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肝腹水26例临床治疗观察

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肝腹水26例临床治疗观察

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肝腹水26例临床治疗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肝腹水临床诊治疗效。

方法对我院2007年2月—2008年2月收治的26例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肝腹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观察组,治疗组采用药物加腹水浓缩回输的方法,观察组采用利尿药物的方法: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性分析。

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手段的综合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92.31%,对照组有效率为76.92%,两组患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腹水提示肝功能已经到失代偿期,患者出现各种并发症,如不积极进行干预治疗,预后差,而采用自身腹水浓缩回输术是目前治疗顽固性腹水的一种理想方法。

【关键词】肝硬化难治性肝腹水临床治疗肝硬化是一种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为特征的慢性肝病,临床上有多系统受累,以肝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为主要表现,患者可发生严重的水、电解质平衡失调。

肝硬化难治性腹水又称抗利尿剂性腹水,指经严格限制钠、水摄入,大剂量利尿剂利尿后仍不能缓解的肝腹水,是肝硬化的晚期表现[1]。

腹水是肝硬化由代偿转化为失代偿的一个重要标志,难治性腹水则是失代偿早中期转化为晚期的重要表现。

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约占肝硬化腹水患者的5%—10%;如不进行积极干预治疗,预后差。

为了可以积极有效的治疗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肝腹水,将我院2007年2月—2008年2月收治的26例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肝腹水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26例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肝腹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男8例、女5例,年龄35—67岁,平均年龄51岁;对照组男10例、女3例,年龄31—69岁,平均年龄50岁。

病程最短1年,最长6年。

其中乙型肝炎后肝硬化15例、丙型肝炎后肝硬化5例、酒精肝4例、脂肪肝3例。

1.2 临床表现:患者入院前均有不同程度的腹胀、乏力、食欲不振及双下肢水肿。

1.3 辅助检查:26例患者入院后均行肝功能检查、腹水常规检查、腹部彩超、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查而确诊。

肝硬化并发大量顽固性腹水的临床治疗及疗效

肝硬化并发大量顽固性腹水的临床治疗及疗效

肝硬化并发大量顽固性腹水的临床治疗及疗效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大量顽固性腹水的临床治疗及疗效。

方法:2009年07月至2011年07月期间,我院诊治的40例肝硬化并发大量顽固性腹水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每次抽放腹水后腹带加压包扎)和对照组(每次抽放腹水后,不使用腹带加压包扎),每组各20例患者,对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腹围及两组腹围变化值进行比较。

结果: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相比(65.0%),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升高(9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与治疗前的腹围相比,两组治疗后的腹围都明显缩小,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与对照组腹围平均缩小值相比(5.51±4.03),治疗组的腹围缩小更加明显(8.79±4.3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期间,所有患者都没有出现明显的血压下降,以及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并发症。

结论:单次少量抽放腹水后腹带加压包扎,明显提高肝硬化并发大量顽固性腹水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疗效中图分类号:R575.2 文献标识码:B肝硬化是在某种病因条件下,长期或反复作用,从而导致的弥漫性肝脏损害,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1]。

当患者经过6周正规的利尿治疗后,腹水没有明显消退,甚至加重,这称之为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是肝硬化晚期患者常常出现的一种严重并发症,而且其病死率较高[2]。

本研究中,2009年07月至2011年07月期间,我院诊治的40例肝硬化并发大量顽固性腹水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每次抽放腹水后腹带加压包扎)和对照组(每次抽放腹水后,不使用腹带加压包扎),每组各20例患者,对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腹围及两组腹围变化值进行比较。

现将结果汇报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9年07月至2011年07月期间,我院诊治的40例肝硬化并发大量顽固性腹水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每次抽放腹水后腹带加压包扎)和对照组(每次抽放腹水后,不使用腹带加压包扎),每组各20例患者。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临床疗效观察

05
CATALOGUE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顽固性 腹水的疗效分析
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变化
治疗后患者的腹胀、腹部胀满、 食欲减退、疲乏等临床症状得到 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治疗后患者的睡眠质量得到改善 ,精神状态得到恢复。
治疗后患者的尿量增加,腹围减 小,体重减轻。
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的变化
治疗后患者的ALT、AST、TBIL、DBIL等肝功能指标明显降低,说明中西医结合 治疗对改善肝功能具有积极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思路与方法
辨病与辨证结合
根据中医学和西医学对肝硬化顽 固性腹水的认识,采取辨病与辨 证相结合的方法,制定个性化的
治疗方案。
整体观念
强调人体内部环境的整体协调和 平衡,通过调理脏腑功能和气血
流通,达到治疗目的。
综合治疗
采用中药汤剂、针灸、推拿、西 医利尿剂等多种治疗方法相结合
临床疗效的评价方法与标准
症状改善情况
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变化,如腹 胀、纳差、乏力等,评估症状改善程 度。
腹水减少程度
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腹围、体重等变 化,评估腹水减少程度。
肝功能改善情况
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变化 ,如白蛋白、胆红素等,评估肝功能 改善程度。
生存期延长
观察患者的生存期,评估中西医结合 治疗对生存期的影响。
研究目的与方法
研究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临床疗 效,并与单纯西医治疗进行对比。
研究方法:选取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中 西医结合组和西医组各50例。
中西医结合组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即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 用中药汤剂口服。
西医组患者仅接受西医治疗,包括限制钠盐摄入、利尿、放 腹水等措施。

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肝腹水的临床诊治

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肝腹水的临床诊治

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肝腹水的临床诊治摘要】目的:探究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肝腹水的临床治疗疗效。

方法:选取来我院治疗的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肝腹水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除采用与对照组相同的常规治疗外,还进行腹水的超滤浓缩来治疗腹腔的顽固性腹水,一个月为一疗程。

疗程结束后,对治疗结果进行评估。

结果:治疗组在采用常规治疗外加腹水超滤浓缩治疗后临床恢复效果显著,在显效率上,组间比较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肝腹水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外加腹水超滤浓缩治疗后,临床恢复疗效比较显著,起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大量推广。

【关键词】肝硬化;难治性肝腹水;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65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7-0094-02肝硬化的形成原因有多种多样,其中主要的原因有大量、长期的饮酒,病毒感染以及滥用药物的刺激所致,对肝脏是一个慢性损害的过程。

而肝腹水是肝硬化晚期的一种常见并发症[1],也是肝硬化晚期的临床主要症状表现,大部分的肝硬化患者在晚期都会有肝腹水的相应症状出现。

肝硬化并发肝腹水的患者存活率较低,大都由于治疗不及时或者不彻底而丧失生命,所以肝硬化患者如果出现腹水症状,应该及时对症治疗。

肝硬化伴随难治性肝腹水主要是临床治疗采取利尿剂并严格限制水、钠摄入后,病情仍未得到改善的一种病症,患者的生命随时都会受到该病的影响。

但如果针对性治疗,并且及时诊治,病情仍可以得到控制和治愈。

因此,针对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肝腹水的临床症状和治疗效果,特阐述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基本资料选取来我院治疗的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肝腹水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4例,年龄32-67之间,平均年龄(46.70±4.30),病程3-40个月,平均病程(18±7.26)个月。

对照组34例,年龄34-68之间,平均年龄(45.72±4.57),病程5-43个月,平均病程(20±6.34)个月。

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肝腹水的临床治疗

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肝腹水的临床治疗

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肝腹水的临床治疗摘要目的探究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肝腹水的临床治疗方法。

方法100例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肝腹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方法进行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对照组显效24例,有效11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70%;治疗组显效42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腹水超滤浓缩回输的方法治疗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肝腹水,具有更高的临床治疗效果,操作简易可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肝硬化;难治性肝腹水;临床治疗肝硬化是一种主要由病毒、长期饮酒或药物刺激引起,会直接造成肝细胞坏死、变性的慢性肝脏疾病[1]。

肝腹水是肝硬化晚期的主要表现,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最突出的临床特征。

腹水的治疗过程漫长且不易,常常症状得到一定缓解后又会复发。

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肝腹水的机制较为复杂,各项研究表明,门静脉压力增高、血浆渗透压下降、血容量不足、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心房钠尿肽不足及心房钠尿肽激素敏感性下降均可能造成腹水[2]。

其主要表现为经严格限钠、限水,使用大剂量利尿剂后腹水症状无改变。

早期会出现明显的腹胀感,发病后腹部会逐渐隆起。

期间患者会极其痛苦并可能并发其他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严重的影响。

因此,一旦出现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肝腹水需及时治疗[3]。

现针对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肝腹水的治疗方法及其疗效进行探讨,选取本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肝腹水患者,分别采取常规方法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方法进行治疗取得很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肝腹水患者,均符合《实用内科学》有关肝硬化并发难治性肝腹水的诊断标准[4]。

肝硬化难治性腹水临床治疗分析

肝硬化难治性腹水临床治疗分析

肝硬化难治性腹水临床治疗分析摘要目的探究肝硬化难治性腹水临床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

方法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治疗,治疗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各项临床指标变化情况。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治疗肝硬化难治性腹水,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各项临床指标,治疗总有效率高,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肝硬化难治性腹水;腹水超滤浓缩回输;临床疗效腹水是肝硬化由代偿转化为失代偿的一个重要标志,肝硬化难治性腹水则是肝硬化腹水由失代偿早期或中期转化为晚期的重要体现[1],占肝硬化腹水的5%~10%,是临床中治疗肝硬化腹水的重难点,若治疗不及时,易影响患者预后。

为进一步研究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治疗方法,本院选取66例患者分别采用不同治疗方法进行临床研究,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中关于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诊断标准[2];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中男19例,女14例,年龄35~64岁,平均年龄(48.6±5.7)岁,病程1~7年,平均病程(3.8±2.4)年,疾病类型:酒精性(肝硬化)9例,肝炎性(肝硬化)14例,胆汁性(肝硬化)4例,脂肪肝(肝硬化)6例;观察组中男20例,女13例,年龄36~65岁,平均年龄(48.8±6.1)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3.7±2.7)年,疾病类型:酒精性(肝硬化)8例,肝炎性(肝硬化)15例,胆汁性(肝硬化)5例,脂肪肝(肝硬化)5例;排除患有严重心、肝、肾疾病患者,妊娠期患者以及精神疾病患者和失语者;所有患者均同意参与本次研究并签订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50例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肝腹水的临床诊治分析

50例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肝腹水的临床诊治分析

50例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肝腹水的临床诊治分析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肝腹水的临床诊治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自2007年8月-2012年10月收治的50例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肝腹水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进行常规利尿治疗,治疗组进行常规利尿治疗联合放腹水及输注人血白蛋白,观察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到92%,对照组总有效率达到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总胆红素、清蛋白、血钠、血钾变化状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肝腹水进行放腹水及输注人血白蛋白可以明显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确保患者早日康复。

标签:肝硬化;难治性肝腹水;白蛋白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肝腹水形成原因及形成机制较为复杂,患者在早期主要表现为腹胀感,发病后可自行观察到腹部逐渐膨隆,呼吸浅表甚至憋气,出现明显移动性浊音阳性,大量腹水时全腹叩浊体征[1]。

本文主要对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肝腹水的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确保从本质上加强对患者的治疗效果,现总结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自2007年8月-2012年10月收治的50例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肝腹水患者,患者均符合《实用内科学》肝硬化失代偿期难治性腹水诊断标准[2]。

其中男26例,女24例,患者年龄38~69岁,平均(42±2.1)岁;病程6个月~6年,平均3.5年。

发病原因:慢性乙型肝炎20例,血吸虫10例,酒精性肝硬化10例,慢性乙型混合丙型肝炎6例,慢性乙型混合丙型肝炎4例。

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病因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利尿治疗,治疗组进行常规利尿治疗联合放腹水及输注人血白蛋白治疗。

常规治疗:鼓励患者卧床休息,限制患者钠盐、水分等物质的摄入,保证患者机体水平衡、电解质平衡等。

肝硬化难治性腹水临床诊治探讨

肝硬化难治性腹水临床诊治探讨
例分别为 1.%, . 45 A组 与 C组 差异显著 ,有统计学 5 6 53 %,. %,
破裂 , 是产科 的常见 妊娠并发症 , 发病率在 5 1 %之 间, 中 %~ 7 其
足月 P O 妊娠 满 3 R M( 7周 ) 约 占 P O 总数 的 l 【 大 R M /l 31 。足月
者 的左 下腹进行引流 , 过滤水和 中小 分子 , 浓缩后 的腹水经静
临床资料查证和本研究试验结果均表明 , 常规治疗方法对患者
病情 的控制率很低[ 3 1 。
脉导管 自患者右下腹 回输入腹 腔 ,每周 2次 ,每次 1  ̄ 3 h h左
右, 疗程 为 1 个月 。
本文对照组显效 7 , 例 有效 4 , 例 总有效率为 5%, 5 与治疗
2 结 果
4 0例肝硬化难 治性腹 水患者随机分为 治组和
对照组各 2 例 , 0 对照组采 用常规治疗 , 治疗组在 对照组基础上
使 用腹 水超 滤浓 缩 回 输 治 疗 , 察 2组 临床 疗 效 。 结 果 治 疗 观
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 .5 , P O )见表 1 临床治 0 。 疗 2个疗程后 , 治疗组总胆红素 、 血清 白蛋 白、 血钠 、 血钾 等改 善情况均较对照组明显 ( l .5 , 尸 0 )见表 2 <0 。
【 关键 词 】胎膜早破 羊 水指数
发 症
分娩 方 式 新 生儿并
析, 计数资料采用 检验 ,< .5 P O0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2 结 果
21 3组产 妇最终 分娩方 式 比较 . 胎膜早破 ( R M)俗称破水 , P0 , 是指 临产 之前 孕妇 胎膜 自然
A组 、 B组 、 C组 自然

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临床治疗

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临床治疗
关键 词 : 多 巴胺 : 呋 塞 米 :肝硬 化 难 治 性 腹 水 中 图分类号 :R 5 7 5 .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1 — 5 8 3 7 ( 2 0 1 5 ) 0 6 - 0 0 8 9 一 O 1
肝硬化腹水 的形成原因是多种多样 的,若 患者形成腹水
中国 科技 新闻 数据 库 医药
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临床治疗
耿 发 兰
越 西县 第一人 民 医院, 四川 越 西 6 1 6 6 5 0
摘要 : 目的 :探讨对肝硬化 难治性腹 水采用多 巴胺联合呋塞米进行 治疗 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0 1 2年 3月 2 0 1 3 年 3月在 我院接 受治疗的肝硬化难 治性腹水 患者 6 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 3 4例 ,对 照组进 行常规 治疗,观 察组在常规治疗 的基础 上采 用多巴胺联合 呋塞米腹腔注射 治疗 。比较 两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 :治疗后 ,观 察组总有效率 高达 9 7 . 1 % ,对 照组总有效率 高达 7 3 . 5 % ,两组差异显著 ,有 统计 学意义 ( P <0 . o 5 ) ,具有 可比性。结论 :采 用多巴胺联合呋塞 米治疗肝硬 化 难治性腹水 ,临床 效果十分 显著,能够迅速改善患者的 临床症状 ,提 高其 生活质量 , 因此可 以在 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 用。
难治性腹 水患者 6 8例作为本文 的研 究对 象,所有 患者均符
合肝硬化 难治性腹水 的临床诊 断标准 。将所有 患者 随机 分 为两 组,观察 组 3 4例 ,男 2 0 例 ,女 l 4例 ,年龄最大 6 5岁, 最 小为 3 4岁,平 均年龄为 ( 4 7 . 3 4  ̄ 5 . 1 4 )岁,根据肝功能 分级,B级有 1 6例 ,C级有 1 8例 。对 照组 3 4例 ,男 2 2例, 女 1 2 例 ,年龄 最大 6 6 岁 ,最小 为 2 9 岁 ,平 均年 龄为 ( 4 9 . 2 1  ̄ 5 . 3 3 )岁,根据肝功 能分 级,B级有 1 5例 ,C级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