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控制理论详解演示文稿
合集下载
现代控制理论多媒体课件
航空器自动驾驶
在民航和通用航空领域, 现代控制理论用于实现航 空器的自动驾驶和自动降 落等功能。
工业自动化
智能制造
现代控制理论在智能制造 领域中用于实现生产线的 自动化、优化和调度。
工业机器人
通过现代控制理论对工业 机器人进行精确控制,提 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过程控制
在化工、制药、冶金等行 业中,现代控制理论用于 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 优化。
现代控制理论多媒 体课件
contents
目录
• 现代控制理论概述 • 现代控制理论的核心概念 • 现代控制理论的应用领域 • 现代控制理论的基本方法 • 现代控制理论的挑战与展望 • 现代控制理论案例分析
01
CATALOGUE
现代控制理论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现代控制理论是研究如何通过输入信号来控制和调节系统状态的一门科学。它 以数学为主要工具,通过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分析系统的动态行为,以达到 优化系统性能的目的。
未来展望
03Biblioteka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控制理论将继续发展,并应用于更
多领域,解决更复杂的实际问题。
02
CATALOGUE
现代控制理论的核心概念
状态空间法
01
状态空间法是一种描述动态系统的方法,通过状态 变量和输入变量来描述系统的运动过程。
02
它能够全面地反映系统的内部结构和动态特性,为 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控制系统的安全与稳定性
安全性
在控制系统中,安全性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 素。系统需要能够应对各种异常和故障情况 ,确保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稳定性
稳定性是控制系统的一个重要特性,它涉及 到系统的长期行为和响应。保持系统的稳定
现代控制理论课件第四讲
现代控制理论的应用领域
现代控制理论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 工业自动化、交运输、能源等领域, 为解决复杂系统的控制问题提供了有 效的方法。
课程目标
掌握状态空间分析方法的基本原 理
通过本讲的学习,学习者应能够理解状态 空间分析方法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其在控 制系统中的应用。
学会建立状态空间模型
学习者应能够根据实际系统的动态特性, 建立相应的状态空间模型,为后续的控制 设计打下基础。
特点
强调数学建模、状态空间分析、 最优控制和自适应控制等理论和 方法的应用,以实现对系统的有 效控制。
现代控制理论的重要性
工业自动化
现代控制理论在工业自动化领域 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自动化 控制系统实现对生产过程的精确 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航天与航空
在航天和航空领域,现代控制理 论的应用对于飞行器的导航、制 导和控制至关重要,保证飞行器
现代控制理论课件第四 讲
目录
• 引言 • 现代控制理论概述 • 线性系统理论 • 最优控制理论 • 非线性系统理论 • 现代控制理论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引言
01
课程背景
控制理论的发展历程
课件的定位与作用
从经典控制理论到现代控制理论,再 到智能控制理论,控制理论在不断发 展与完善。
本课件作为现代控制理论的第四讲, 旨在深入探讨状态空间分析方法,为 学习者提供系统、全面的知识体系。
详细描述
非线性系统的控制设计方法主要包括逆系统方法、状态 反馈方法、滑模控制方法等。这些方法可以根据具体的 系统特性和控制要求进行选择和应用。例如,逆系统方 法通过构造一个逆系统来补偿非线性系统的非线性特性 ,实现精确跟踪控制;状态反馈方法利用状态反馈控制 器来稳定非线性系统;滑模控制方法通过设计滑模面和 滑模控制器,使得系统状态在滑模面上滑动,实现对于 非线性系统的有效控制。
《现代控制理论》课件
现代控制理论
目录
• 引言 • 线性系统理论 • 非线性系统理论 • 最优控制理论 • 自适应控制理论 • 鲁棒控制理论
01
引言
什么是现代控制理论
现代控制理论是一门研究动态系统控制的学科,它利用数学模型和优化方法来分析 和设计控制系统的性能。
它涵盖了线性系统、非线性系统、多变量系统、分布参数系统等多种复杂系统的控 制问题。
20世纪60年代
线性系统理论和最优控制理论得到发展,为现代控制理论的建立奠定 了基础。
20世纪70年代
非线性系统理论和自适应控制理论逐渐发展起来,进一步丰富了现代 控制理论的应用范围。
20世纪80年代至今
现代控制理论在智能控制、鲁棒控制、预测控制等领域取得了重要进 展,为解决复杂系统的控制问题提供了更有效的工具。
01
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对系统进行建模和学习,实现更高
效和智能的自适应控制。
多变量自适应控制
02 研究多变量系统的自适应控制方法,以提高系统的全
局性能。
非线性自适应控制
03
发展非线性系统的自适应控制方法,以处理更复杂的
控制系统。
06
鲁棒控制理论
鲁棒控制的基本概念
鲁棒控制是一种设计方法,旨在 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使其 在存在不确定性和扰动的情况下
自适应逆控制
一种基于系统逆动态特性的自适应控制方法,通过对系统 逆动态特性的学习和控制,实现系统的自适应控制。
自适应控制系统设计
系统建模
建立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包括线性系统和非线性系统。
控制器设计
根据系统模型和性能指标,设计自适应控制器,包括线性自适应控制器和 非线性自适应控制器。
参数调整
根据系统运行状态和环境变化,调整控制器参数,以实现最优的控制效果 。
目录
• 引言 • 线性系统理论 • 非线性系统理论 • 最优控制理论 • 自适应控制理论 • 鲁棒控制理论
01
引言
什么是现代控制理论
现代控制理论是一门研究动态系统控制的学科,它利用数学模型和优化方法来分析 和设计控制系统的性能。
它涵盖了线性系统、非线性系统、多变量系统、分布参数系统等多种复杂系统的控 制问题。
20世纪60年代
线性系统理论和最优控制理论得到发展,为现代控制理论的建立奠定 了基础。
20世纪70年代
非线性系统理论和自适应控制理论逐渐发展起来,进一步丰富了现代 控制理论的应用范围。
20世纪80年代至今
现代控制理论在智能控制、鲁棒控制、预测控制等领域取得了重要进 展,为解决复杂系统的控制问题提供了更有效的工具。
01
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对系统进行建模和学习,实现更高
效和智能的自适应控制。
多变量自适应控制
02 研究多变量系统的自适应控制方法,以提高系统的全
局性能。
非线性自适应控制
03
发展非线性系统的自适应控制方法,以处理更复杂的
控制系统。
06
鲁棒控制理论
鲁棒控制的基本概念
鲁棒控制是一种设计方法,旨在 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使其 在存在不确定性和扰动的情况下
自适应逆控制
一种基于系统逆动态特性的自适应控制方法,通过对系统 逆动态特性的学习和控制,实现系统的自适应控制。
自适应控制系统设计
系统建模
建立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包括线性系统和非线性系统。
控制器设计
根据系统模型和性能指标,设计自适应控制器,包括线性自适应控制器和 非线性自适应控制器。
参数调整
根据系统运行状态和环境变化,调整控制器参数,以实现最优的控制效果 。
现代控制理论(II)-讲稿课件ppt
03
通过具体例子说明最小值原理在最优控制问题中的应
用方法。
06 现代控制理论应用案例
倒立摆系统稳定控制
倒立摆系统模型建立
分析倒立摆系统的物理特性,建立数学模型,包括运动方程和状态 空间表达式。
控制器设计
基于现代控制理论,设计状态反馈控制器,使倒立摆系统实现稳定 控制。
系统仿真与实验
利用MATLAB/Simulink等工具进行系统仿真,验证控制器的有效性; 搭建实际实验平台,进行实时控制实验。
最优控制方法分类
根据性能指标的类型和求解方法, 最优控制可分为线性二次型最优控 制、最小时间控制、最小能量控制 等。
最优控制应用举例
介绍最优控制在航空航天、机器人、 经济管理等领域的应用实例。
05 最优控制理论与方法
最优控制问题描述
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
定义控制系统的性能评价标准,如时间最短、能量最小等。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分布式控制系统逐渐 成为现代控制理论的研究热点,如多智能体 系统、协同控制等。
下一步学习建议
01
02
03
04
深入学习现代控制理论相关知 识,掌握更多先进的控制方法
和技术。
关注现代控制理论在实际系统 中的应用,了解不同领域控制
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方法。
加强实践环节,通过仿真或实 验验证所学理论知识的正确性
机器人运动学建模
分析机器人的运动学特性, 建立机器人运动学模型, 描述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 位置和姿态。
运动规划算法设计
基于现代控制理论,设计 运动规划算法,生成机器 人从起始点到目标点的平 滑运动轨迹。
控制器设计与实现
设计机器人运动控制器, 实现机器人对规划轨迹的 精确跟踪;在实际机器人 平台上进行实验验证。
现代控制理论-2PPT课件
现代控制理论
20世纪6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以 状态空间法为基础,研究多输入多输出、非线性、时变等复杂系 统的分析和设计问题。
现代控制理论的研究对象与特点
研究对象
现代控制理论以系统为研究对象,包括线性系统、非线性系统、离散系统、连 续系统等。
特点
现代控制理论注重系统的内部结构、状态和行为,强调对系统的整体性能和优 化指标的研究,采用状态空间法、最优控制、鲁棒控制等先进的分析和设计方 法。
现代控制理论-2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 • 线性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性 • 线性定常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 线性定常系统的综合与校正 • 非线性系统分析基础
01 引言
控制理论的发展历程
经典控制理论
起源于20世纪初,主要研究单输 入-单输出线性定常系统的分析和 设计问题,采用传递函数、频率 响应等分析方法。
串联校正
在系统中串联一个校正装置,改 变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从而实
现对系统性能的综合与校正。
并联校正
在系统中并联一个校正装置,产生 一个附加的控制作用,以改善系统 的性能。
复合校正
同时采用串联和并联校正方式,以 更灵活地改善系统的性能。
06 非线性系统分析基础
非线性系统的特点与分类
非线性特性
系统输出与输入之间呈现非线性 关系,不满足叠加原理。
本课程的目的和要求
目的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现代控制理论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设计控 制系统的能力,为从事控制工程和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打下基础。
要求
学生应掌握状态空间法的基本原理和数学工具,了解最优控制和鲁棒控制的基本 思想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设计简单的控制系统,并具备一定的实验 技能和创新能力。
20世纪6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以 状态空间法为基础,研究多输入多输出、非线性、时变等复杂系 统的分析和设计问题。
现代控制理论的研究对象与特点
研究对象
现代控制理论以系统为研究对象,包括线性系统、非线性系统、离散系统、连 续系统等。
特点
现代控制理论注重系统的内部结构、状态和行为,强调对系统的整体性能和优 化指标的研究,采用状态空间法、最优控制、鲁棒控制等先进的分析和设计方 法。
现代控制理论-2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 • 线性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性 • 线性定常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 线性定常系统的综合与校正 • 非线性系统分析基础
01 引言
控制理论的发展历程
经典控制理论
起源于20世纪初,主要研究单输 入-单输出线性定常系统的分析和 设计问题,采用传递函数、频率 响应等分析方法。
串联校正
在系统中串联一个校正装置,改 变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从而实
现对系统性能的综合与校正。
并联校正
在系统中并联一个校正装置,产生 一个附加的控制作用,以改善系统 的性能。
复合校正
同时采用串联和并联校正方式,以 更灵活地改善系统的性能。
06 非线性系统分析基础
非线性系统的特点与分类
非线性特性
系统输出与输入之间呈现非线性 关系,不满足叠加原理。
本课程的目的和要求
目的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现代控制理论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设计控 制系统的能力,为从事控制工程和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打下基础。
要求
学生应掌握状态空间法的基本原理和数学工具,了解最优控制和鲁棒控制的基本 思想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设计简单的控制系统,并具备一定的实验 技能和创新能力。
现代控制理论于方法PPT课件
线性系统理论
02
线性系统的基本概念
线性系统
在一定的输入信号下,输出信号 与输入信号成正比,且比例系数 是常数。
线性系统的特点
叠加性、齐次性和可加性。
线性系统的分类
时不变系统和时变系统。
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稳定性的定义:如果一个系统 在受到扰动后能够恢复到原来 的平衡状态,则称该系统是稳
定的。
线性系统的稳定性条件:系 统的极点必须位于复平面的 左半部分,即系统的极点必
鲁棒控制在工业中的应用
鲁棒控制在工业中广泛应用于 过程控制、电力系统和航空航
天等领域。
在过程控制中,鲁棒控制可以 用于抑制模型误差和扰动,提
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电力系统中,鲁棒控制可以 用于抑制负荷波动和故障扰动 ,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在航空航天中,鲁棒控制可以 用于抑制外部干扰和内部扰动 ,提高飞行器的稳定性和安全 性。
非线性系统的近似线性化方法
近似线性化方法定义
近似线性化方法是指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将 非线性系统近似转化为线性系统,以便于分 析和设计的方法。
近似线性化方法分类
近似线性化方法可以分为基于状态空间的近似线性 化和基于输入输出的近似线性化两类。
近似线性化方法应用
近似线性化方法广泛应用于各种非线性系统 的分析和设计中,如控制系统、航空航天系 统、机器人系统等。
现代控制理论于方法 ppt课件
目录
• 引言 • 线性系统理论 • 非线性系统理论 • 最优控制理论 • 自适应控制理论 • 鲁棒控制理论 • 结论与展望
引言
01
控制理论的发展历程
01
经典控制理论
主要关注单输入单输出系统,以传递函数为基础,通过时域分析方法进
现代控制理论[001].pptx
第4章 稳定性与李雅普诺夫方法
例如:对二维空间矢量:x
1 x 2 ,Tx
V (x)
x 12
2x
2 2
2
1
2
V (x) (x x )
V (x)
V (x)
2
2
1
2
(x 2x )
(x 1 x 2) 2
V (x) x1 x2
是正定的 是半正定的 是负定的 是半负定的 是不定的
第4章 稳定性与李雅普诺夫方法
特征值为
j
是不稳定的
不能得出稳定性结论
第4章 稳定性与李雅普诺夫方法
4.3李雅普诺夫第二法(直接法)
方法:不求解系统的状态方程,通过一个系统的能量函数来直
接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问题:在实际系统中,往往不容易找出系统的能量函数。
办法: 于是李雅普诺夫定义了一个正定的标量函数V(x),作为
系统的一个虚构的广义能量函数。根据 V (x) 的符号性质,可以判 断系统的状态稳定性。
得到特征值为-3,2 。所以系统状态不是渐近稳定的。
(2)系统的传递函数 () (
G s c sI
1 A 1b s 3
可见传递函数的极点-3位于s平)面的左半平面,故系统输出
稳定。
第4章 稳定性与李雅普诺夫方法
4.2.2 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 设非线性系统的状态方程为: x
f x,t
xe为平衡状态;f[x,t]为与x同维的矢量函数,且对x有连
x
Ax
A
f
xT
第4章 稳定性与李雅普诺夫方法
定理(李雅普诺夫线性化方法)
(1)如果方程式中系数矩阵A的所有特征值都具有负实部,则 原非线性系统在平衡状态xe是渐近稳定的,而且稳定性与R(x)无 关。
现代控制理论(II)-讲稿-课件-ppt--3
现代控制工程基础 这种输出反馈系统的状态方程为 dX(t)/dt=AX(t)+Bu(t)=(A+BHC)X(t)+BGr(t) or X(k+1)=AX(k)+Bu(k)=(A+BHC)X(k)+BGr(k)
从而,这种输出反馈系统的传递函数矩阵为 从而,这种输出反馈系统的传递函数矩阵为(D=0)
GH ( s ) = C ( sI − ( A + BHC )) −1 BG
现代控制工程基础
例:设系统(A,B,C)为 设系统( )
0 1 A= , 1 0 0 B = , 1 C = [0 1]
试分析采用状态反馈K=[k1 k2]后的可控性和可观性。 后的可控性和可观性。 试分析采用状态反馈 后的可控性和可观性 解:容易验证原系统具有可控性和可观性,因为 容易验证原系统具有可控性和可观性,
*证明参见郭雷主编《控制理论导论》p51-55。 证明参见郭雷主编《控制理论导论》 证明参见郭雷主编 。
现代控制工程基础
(2)状态反馈保持系统的输入解耦零点不变 ) 证明:设原系统不完全可控, 是系统的一个不可控振型( 证明:设原系统不完全可控,so是系统的一个不可控振型(系统的一 个特征值),即它是系统的一个输入解耦零点, 个特征值),即它是系统的一个输入解耦零点,就有 ),即它是系统的一个输入解耦零点 rank[soI-A B]<n 那么,根据状态反馈不改变系统的可控性性质, 那么,根据状态反馈不改变系统的可控性性质,就有 rank[soI- (A+BK) BG]=rank[soI-A B] <n 也是状态反馈系统的一个输入解耦零点,反之也然。 即 so也是状态反馈系统的一个输入解耦零点,反之也然。证毕
第一章现代控制理论预览详解演示文稿
a11 a12 a1n
A
a21
a22
a2
n
b1
b
b2
c [c1 c2
cn ]
an1
an2
ann
bn
d是标量,反映输出与输入的直接关联。
第21页,共59页。
多输入多输出定常线性系统
写成矩阵形式有:
x Ax Bu
x Ax bu
y Cx Du y cx du
x x1 x2 xn T , n 1维状态向量
UC (s)
1
U (s) LCs2 RCs 1
传递函数
只反映外部情况,无法获知内部联系
第11页,共59页。
定义状态变量
x1(t) uc (t) x2 (t) i(t)
二阶微分方程,选择两个状态变量
状态向量 x(t) [x1(t), x2 (t)]T
定义输出变量
y(t) x1(t)
第12页,共59页。
状态矢量的端点在状态空间不断的移动,所绘出的一条轨 迹。
第8页,共59页。
•状态方程:描述系统状态变量与系统输入变量间关系的一 阶微分方程组(连续系统)或一阶差分方程组(离散系统)。
x1(t) f1(x1, x2 ,, xn , u1, u2 ,ur , t) x2 (t) f2 (x1, x2 ,, xn , u1, u2 ,ur , t)
u u1 u2 ur T , r 1维输入向量
a11 a12 a1n
A
a21
a22
a2
n
,
an1
an2
ann
n n维系统矩阵, 表征各状态变量间的关系
b11
B
b21
现代控制理论(II)-讲稿-课件-ppt-2-2
X (t0 ) e
t0
tf
A(t f )
B U ( ) d
0e
A( t f t0 )
X (t0 ) e
t0
tf
A( t f )
B U ( ) d
X (t0 ) Ak 1 B ( k (t0 ) U ( ) d )
现代控制工程基础 单输入单输出系统的可控标准型的另一种形式(标准II型)
0 0 1 0 A 0 1 0 a0 a1 0 , 0 an 2 0 1 an 1 0 1 0 B , 0
Mc=[B, AB, A2B, …,An-1B]
(2)定常线性系统是单输入时,可控的充分必要条件是det(Mc) ≠0
现代控制工程基础
(3)系统可控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系统矩阵A为对角线矩 阵,输入矩阵B中没有全零的行;或者系统矩阵A是约 当对角形矩阵,输入矩阵B中与约当块最前一行对应 的行不是全为零
解:
C x1
u x1 R1
电流方程
u 电压方程
C R1
1 R12C 2 R2 2 L
L R2
L x2 u R2 x2
1 1 x1 x1 u R1C R1C x R2 x 1 u 2 2 L L
M c B
X (0) A1 B
A 2 B A( n 1) B
u (0) u (1) n M c U A B u (n 1)
M c U X (0)
此非奇次线性方程组有唯一解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rank(Mc)=rank(Mc -X(0))=n
现代控制理论ppt课件
5.2 极点配置
设状态反馈系统希望的极点为 s1, s2, , sn
其特征多项式为
n
Δ*K (s) (s si ) sn an*1sn1 a1*s a0* i 1
选择 k使i 同次幂系数相同。有
K a0* a0 a1* a1 an*1 an1
而状态反馈矩阵 K KP k0 k1 kn1 9
βn-1sn1 βn-2sn2 β1s sn an-1sn1 a1s a0
β0
(s) (s)
引入状态反馈 u V Kx V KP1x V Kx
令
K KP 1 k0 k1 kn1
其中 k0 , k1, , kn1为待定常数
7
5.2 极点配置
0 1
0 0
5
5.2 极点配置
证明:充分性
线性定常系统
x Ax Bu
y
Cx
经过线性变换 x P1x ,可以使系统具有能控标准形。
0 1 0 0
x
0
0
1
0
0
x
u
0
0 0
1
a0 a1 an1
0 1
y β0 β1 βn1 x
6
5.2 极点配置
系统传递函数:g(s) C[sI A]1b C [sI A]1b
0 0 1 P 0 1 12
16
1 18 144
5.2 极点配置
0 0 1
k kP 4 66 140 1 12
1 18 144
14 186 1220
17
5.2 极点配置
方法二:
k k1 k2 k3
s k1 k2
k3
a*
(
s)
现代控制理论(1-8讲第1-2章知识点)精品PPT课件
dia dt
Ke
I fD Coபைடு நூலகம்st
n f Const
nDJ , f
其中:Kf 为发电机增益常数;Ke 为电动机反电势常数。
(3).电动机力矩平衡方程:J
d
dt
f
Kmia
(Km
-电动机转矩常数)
以上三式可改写为:
d
dt
f J
Km J
ia
dia dt
Ke Ra
La
La
ia
Kf La
if
试写出其状态空间表达式。
解:选择相变量为系统的状态变量,有
•
•
•• •
x1 y x2 y x1 x3 y x2
故
即
•
x1 x2
•
x2 x3
•
x3
a0 a3
x1
a1 a3
x2
a2 a3
x3
1 a3
u
•
0
x 0
a0
a3
1 0 a1 a3
0
0
1 x 0 u
a2
1
a3 a3
a1 y a0 y
bnu (n)
b u (n1) n 1
b0u
(1)
分为两种情况讨论。
一、输入信号不含有导数项:
此时系统的运动方程为:
•
y(n)
a y(n1) n1
a1 y a0 y b u
故选
x1 y
•
x2 y
..
xn1
y(n2)
xn y(n1)
对左边各式求导一次,即有
18
24
2-3 化系统的频域描述为状态空间描述
现代控制理论第1讲 PPT课件
• 18世纪,James Watt 为控制蒸汽机速度 设计的离心调节器。
• 1922年,Minorsky研制船舶操纵自动控 制器,并证明了从系统的微分方程确定系统 的稳定性。
• 1932年,Nyquist提出了一种相当简便的 方法,根据对稳态正弦输入的开环响应,确 定闭环的稳定性。
• 1934年,Hezen提出了用于位置控制系统 的伺服机构的概念。讨论了可以精确跟踪变 化的输入信号的继电式伺服机构。
六、现代控制理论的应用 1、飞行控制(航空、航天) 2、药物治疗 3、电力生产 4、电力调度 5、石油化工生产过程控制 6、钢铁行业等等
七、控制一个动态系统的几个基本步骤
1、系统模型的建立 2、系统分析 3、寻找控制规律 4、系统实现 5、系统的调整与验证
八、现代控制理论的研究课题
1、系统健壮性研究 2、自适用控制(自动调整控制规律) 3、多变量控制问题 4、随机控制问题 5、非线性理论 6、其它控制技术
y(t) g ( x, u, t) x(k 1) Gx(k) Hu(k)
y(k) Cx(k) Du(k)
xg(t(ktk1))gf((xx, u, u, t, ktk))
线性定常系统
x Ax Bu , y Cx Du
线性定常离散系统
x(k 1) Gx(k) Hu(k)
• 19世纪40年代,频率响应法为闭环控制系统提供了一种可 行方法,从20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伊凡思Evans 提出并完善了根轨迹法。
• 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经典控制理论已经发展成熟和完备, 并在不少工程技术领域得到了成功的应用。
• 在20世纪50年代蓬勃兴起的航天技术的推动下,数字计算 机的出现为复杂系统的时域分析提供了可能。控制理论从 20世纪60年代后开始了从经典控制到现代控制理论的过渡。
• 1922年,Minorsky研制船舶操纵自动控 制器,并证明了从系统的微分方程确定系统 的稳定性。
• 1932年,Nyquist提出了一种相当简便的 方法,根据对稳态正弦输入的开环响应,确 定闭环的稳定性。
• 1934年,Hezen提出了用于位置控制系统 的伺服机构的概念。讨论了可以精确跟踪变 化的输入信号的继电式伺服机构。
六、现代控制理论的应用 1、飞行控制(航空、航天) 2、药物治疗 3、电力生产 4、电力调度 5、石油化工生产过程控制 6、钢铁行业等等
七、控制一个动态系统的几个基本步骤
1、系统模型的建立 2、系统分析 3、寻找控制规律 4、系统实现 5、系统的调整与验证
八、现代控制理论的研究课题
1、系统健壮性研究 2、自适用控制(自动调整控制规律) 3、多变量控制问题 4、随机控制问题 5、非线性理论 6、其它控制技术
y(t) g ( x, u, t) x(k 1) Gx(k) Hu(k)
y(k) Cx(k) Du(k)
xg(t(ktk1))gf((xx, u, u, t, ktk))
线性定常系统
x Ax Bu , y Cx Du
线性定常离散系统
x(k 1) Gx(k) Hu(k)
• 19世纪40年代,频率响应法为闭环控制系统提供了一种可 行方法,从20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伊凡思Evans 提出并完善了根轨迹法。
• 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经典控制理论已经发展成熟和完备, 并在不少工程技术领域得到了成功的应用。
• 在20世纪50年代蓬勃兴起的航天技术的推动下,数字计算 机的出现为复杂系统的时域分析提供了可能。控制理论从 20世纪60年代后开始了从经典控制到现代控制理论的过渡。
现代控制理论ppt
求解方法
通过利用拉格朗日乘子法或Riccati方程,求 解线性二次调节器问题,得到最优控制输入
。
动态规划与最优控制策略
动态规划的基本思想
将一个多阶段决策问题转化为一系列单 阶段问题,通过求解单阶段问题得到多 阶段的最优解。
பைடு நூலகம்
VS
最优控制策略的确定
根据动态规划的递推关系,逐步求解每个 阶段的优化问题,最终得到最优控制策略 。
总结词
稳定性分析是研究非线性系统的重要方法,主要关注系统在受到扰动后能否恢 复到原始状态或稳定状态。
详细描述
稳定性分析通过分析系统的动态行为,判断系统是否具有抵抗外部干扰的能力。 对于非线性系统,稳定性分析需要考虑系统的初始状态、输入信号以及系统的 非线性特性等因素。
非线性系统的控制设计方法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线性系统是指在输入和输出之间满足线性关系的系统,即 系统的输出量可以用输入量的线性组合来表示。线性系统 的性质包括叠加性、均匀性和时不变性等。叠加性是指多 个输入信号的响应等于各自输入信号响应的总和;均匀性 是指系统对不同频率信号的响应是一样的;时不变性是指 系统对时间的变化不敏感,即系统在不同时刻的响应是一 样的。
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输出方程描述了输出量与状态变量之间的关系。
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 总结词:稳定性是控制系统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 析是现代控制理论的重要研究内容。
• 详细描述:稳定性是控制系统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如果一个系统受到 扰动后能够自我恢复到原来的状态,那么这个系统就是稳定的。线性系 统的稳定性分析是现代控制理论的重要研究内容,常用的方法有劳斯赫尔维茨稳定判据和奈奎斯特稳定判据等。劳斯-赫尔维茨稳定判据是 一种基于系统极点的判据,通过判断系统的极点是否都在复平面的左半 部分来判断系统的稳定性;奈奎斯特稳定判据是一种基于频率域的判据, 通过判断系统的频率响应是否在复平面的右半部分来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西工大-现代控制理论课件
CHAPTER 02
现代控制理论的核心概念
系统建模
系统建模
通过数学模型描述系统的动态行为,是现代控制理论 的基础。
线性时不变系统
最常用的系统模型,其动态行为由微分方程或差分方 程描述。
状态空间模型
一种更全面的系统描述方式,包括系统的状态、输入 、输出及其相互关系。
状态空间分析
状态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表示
将系统的动态行为从输入输出表示转化为状态空 间表示。
最优控制问题的解决方案,通常采用极值原理或动态规划方法求解。
CHAPTER 03
现代控制理论的应用
航空航天控制
无人机控制
利用现代控制理论实现对无人机 的精确控制,实现自主飞行、导 航、目标跟踪等功能。
卫星姿态控制
通过现代控制理论,实现对卫星 姿态的精确调整,确保卫星稳定 运行和有效载荷的正常工作。
工业自动化控制
智能制造
运用现代控制理论,实现生产线的自 动化、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 质量。
工业机器人
通过现代控制理论,实现对工业机器 人的精确控制,提高机器人作业的准 确性和灵活性。
机器人控制
自主移动机器人
利用现代控制理论,实现机器人的自主导航、避障、目标跟踪等功能。
机械臂控制
通过现代控制理论,实现对机械臂的精确控制,提高机械臂作业的准确性和效率 。
鲁棒控制
总结词
鲁棒控制是一种设计控制系统的技术, 旨在使系统在面对模型误差、参数变化 和不确定性时仍能保持稳定和良好的性 能。
VS
详细描述
鲁棒控制的主要思想是设计具有较强抗干 扰能力的控制系统,以应对各种不确定性 和扰动。鲁棒控制系统在工业控制、航空 航天和智能交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 值。
西工大—现代控制理论课件ppt课件
y2
up
yq
被控过程
5
典型控制系统由被控对象、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器组成。
被控过程具有若干输入端和输出端。
数学描述方法: 输入-输出描述(外部描述):高阶微分方程、传递函数矩阵。
一种完整的描述。
状态空间描述(内部描述):基于系统内部结构,是对系统的
6
1.2 状态空间描述常用的基本概念
1) 输入:外部对系统的作用(激励); 控制:人为施加的激励;
xn a0 x1 a1x2 an1xn u
得到动态方程
x Ax bu
y x1
y cx
16
式
x1
0 1 0
0 0
中
x2
0
0
1 b , c 1 0
0
xn
1
0
0
0
1
0
xn
a0 a1 a2
an1
0
例1-5
系统的状态变量图
i 2,3,, n
其展开式为 x1 y h0u
x2 x1 h1u y h0u h1u x3 x2 h2u y h0u h1u h2u
xn xn1 hn1u y (n1) h0u (n1) h1u (n2) hn1u #
式中, h0 , h1 ,, hn1 是n个待定常数。是n个。
3、动态方程对于系统的描述是充分的和完整的,即系统中 的任何一个变量均可用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来描述。 例1-1 试确定图8-5中(a)、(b)所示电路的独立状态变量。图中u、i分别是是
输入电压和输入电流,y为输出电压,xi为电容器电压或电感器电流。
x3
解 并非所有电路中的电容器电压和电感器电流都是独立变量。对图8-5(a),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于一阶标量微分方程:
它的模拟结构图示于下图
再以三阶微分方程为例: 将最高阶导数留在等式左边,上式可改写成 它的模拟结构图示于下图
同样,已知状态空间表达式,也可画出相应的模拟结构图,下图是下列 三阶系统的模拟结构图。
下图是下列二输入输出的二阶系统的模拟结构图。
下图是下列二输入二输出二阶系统的模拟结构图。
1.4 状态变量及状态空间表达式的建立(二)
已知系统结构可求得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
*已知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可求得系统的外部描述——传递函数或运动方程。 (后续介绍)
1.1.7 状态空间表达式的系统框图 和经典控制理论相类似,可以用框图表示系统信号传递的关系。对于式 (9)和式(10)所描述的系统,它们的框图分别如图a和b所示。
1.2 状态变量及状态空间表达式的模拟结构图
状态空间表达式的框图可按如下步骤绘制:积分器的数目应等于状态变 量数,将它们画在适当的位置,每个积分器的输出表示相应的某个状态变量, 然后根据所给的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画出相应的加法器和比例器,最后用 箭头将这些元件连接起来。
1.3 状态变量及状态空间表达式的建立(一)
这个表达式一般可以从三个途径求得: 一是由系统框图来建立,即根据系统各个环节的实际连接,写出相应的状态空问表达式; 二是从系统的物理或化学的机理出发进行推导; 三是由描述系统运动过程的高阶微分方程或传递函数予以演化而得。
1.3.1 从系统框图出发建立状态空间表达式
1.1 状态变量及状态空间表达式
1.1.1 状态变量 状态变量是既足以完全确定系统运动状态而个数又是最小的一组变量,
当其在t=t0时刻的值已知时,则在给定t≥t0时刻的输入作用下,便能完全确 定系统在任何t≥t0时刻的行为。
1.1.2 状态矢量
如果 个状态变量用
表示,并把这些状态变量看作
是矢量 的分量,则 就称为状态矢量,记作:
现代控制理论详解演示文稿
优选现代控制理论
例2-1 图中是由电阻R、电感L和电容C组成的RLC无源网络, 试列写以ui (t)为输入量, 以 u0(t)为输出量的网络微分方程。
i(t)
ui (t) L
R C u0 (t)
解 设回路电流为 i(t),由基尔霍夫定律可写出回路方程为
L
di(t) d (t)
1 C
i(t)dt
Ri(t)
ui
(t)
u0
(t)
1 C
i(t)dt
消去中间变量 i(t) ,便得到描述网络输入输出关系的
微分方程为
LC
d 2 (t dt 2
)
RC
du0 (t) dt
u0
(t)
ui
(t)
显然,这是一个二阶线性微分方程,也就是上图无源 网络的时域数学模型。
经典控制中的数学模型的局限:
状态空间法:系统的动态特性是用由状态变量构成的一阶微分方程组来描 述的。
优点:
1. 它能反映系统的全部独立变量的变化,从而能同时确定系统的全部内 部运动状态,而且还可以方便的处理初始条件。
2. 这样在设计控制系统时,不再只局限于输入量、输出量、误差量、为 提高系统性能提供了有力工具。
3. 加之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分析设计及实时控制,因而可以应用于非线 性系统、时变系统、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以及随机过程等。
易于描述单输入单输出系统。实际上,系统除了输出量这个变量之外, 还包含有其它相互独立的变量,而微分方程或传递函数对这些内部中间变 量是不便描述的,因而不能包含系统的所有信息。显然,从能否完全揭示 系统的全部运动状态来说,用微分方程或传递函数来描述一个线性定常系 统有其不足之处。
现代控制理论中控制系统的数学表达式形式:
该法是首先将系统的各个环节,变换成相应的模拟结构图,并把每个积 分器的输出选作一个状态变量 其输入便是相应的 然后,由模拟图 直接写出系统的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
1.3.2 从系统的机理出发建立状态空间表达式
一般常见的控制系统,按其能量属性,可分为电气、机械、机电、气动 液压、热力等系统。根据其物理规律,如基尔霍夫定律、牛顿定律、能量守 恒定律等,即可建立系统的状态方程。当指定系统的输出时,很容易写出系 统的输出方程。
1.1.3 状态方程 以状态变量
为坐标轴所构成的 维空间,称为
状态空间。
1.1.4 状态方程
由系统的状态变量构成的一阶微分方程组称为系统的状态方程。 用图下所示的 网络,说明如何用状态变量描述这一系统。
图一
根据电学原理,容易写出两个含有状态变量的一阶微分方程组:
亦即
(1)
式(1)就是图1.1系统的状态方程,式中若将状态变量用一般符号 ,
表示,即令
并写成矢
1.1.5 输出方程
在指定系统输出的情况下,该输出与状态变量间的函数关系式,称为系
统的输出方程。如在图1.1系统中,指定
作为输出,输出一般用y表
示,则有:
或 式(3)就是图1.1系统的输出方程,它的矩阵表示式为:
(3)
或 式中 1.1.6 状态空间表达式
(4)
在经典控制理论中,用指定某个输出量的高阶微分方程来描述系统的 动态过程。如上图一所示的系统,在以 作输出时,从式(1)消去中间变量 i,得到二阶微分方程为:
(5)
其相应的传递函数为:
(6)
回到式(5)或式(6)的二阶系统,若改选 和 作为两个状态变量,
即令
则得一阶微分方程组为:
设单输入一单输出定常系统,其状态变量为 状态方程的一般形式为:
(8) 则
输出方程式则有如下形式: 用矢量矩阵表示时的状态空间表达式则为:
(9) 因而多输入一多输出系统状态空间表达式的矢量矩阵形式为:
(10) 式中,x和A为同单输入系统,分别为n维状态矢量和n×n系统矩阵;
为r维输入(或控制)矢量;
为m维输出矢量;
为了简便,下面除特别申明,在输出方程中,均不考虑输入矢量的直接 传递,即令D = 0 。
1.1 状态变量及状态空间表达式 1.2 状态变量及状态空间表达式的模拟结构图 1.3 状态变量及状态空间表达式的建立(一) 1.4 状态变量及状态空间表达式的建立(二) 1.5 状态矢量的线性变换(坐标变换) 1.6 从状态空间表达式求传递函数阵 1.7 离散时间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 1.8 时变系统和非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
它的模拟结构图示于下图
再以三阶微分方程为例: 将最高阶导数留在等式左边,上式可改写成 它的模拟结构图示于下图
同样,已知状态空间表达式,也可画出相应的模拟结构图,下图是下列 三阶系统的模拟结构图。
下图是下列二输入输出的二阶系统的模拟结构图。
下图是下列二输入二输出二阶系统的模拟结构图。
1.4 状态变量及状态空间表达式的建立(二)
已知系统结构可求得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
*已知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可求得系统的外部描述——传递函数或运动方程。 (后续介绍)
1.1.7 状态空间表达式的系统框图 和经典控制理论相类似,可以用框图表示系统信号传递的关系。对于式 (9)和式(10)所描述的系统,它们的框图分别如图a和b所示。
1.2 状态变量及状态空间表达式的模拟结构图
状态空间表达式的框图可按如下步骤绘制:积分器的数目应等于状态变 量数,将它们画在适当的位置,每个积分器的输出表示相应的某个状态变量, 然后根据所给的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画出相应的加法器和比例器,最后用 箭头将这些元件连接起来。
1.3 状态变量及状态空间表达式的建立(一)
这个表达式一般可以从三个途径求得: 一是由系统框图来建立,即根据系统各个环节的实际连接,写出相应的状态空问表达式; 二是从系统的物理或化学的机理出发进行推导; 三是由描述系统运动过程的高阶微分方程或传递函数予以演化而得。
1.3.1 从系统框图出发建立状态空间表达式
1.1 状态变量及状态空间表达式
1.1.1 状态变量 状态变量是既足以完全确定系统运动状态而个数又是最小的一组变量,
当其在t=t0时刻的值已知时,则在给定t≥t0时刻的输入作用下,便能完全确 定系统在任何t≥t0时刻的行为。
1.1.2 状态矢量
如果 个状态变量用
表示,并把这些状态变量看作
是矢量 的分量,则 就称为状态矢量,记作:
现代控制理论详解演示文稿
优选现代控制理论
例2-1 图中是由电阻R、电感L和电容C组成的RLC无源网络, 试列写以ui (t)为输入量, 以 u0(t)为输出量的网络微分方程。
i(t)
ui (t) L
R C u0 (t)
解 设回路电流为 i(t),由基尔霍夫定律可写出回路方程为
L
di(t) d (t)
1 C
i(t)dt
Ri(t)
ui
(t)
u0
(t)
1 C
i(t)dt
消去中间变量 i(t) ,便得到描述网络输入输出关系的
微分方程为
LC
d 2 (t dt 2
)
RC
du0 (t) dt
u0
(t)
ui
(t)
显然,这是一个二阶线性微分方程,也就是上图无源 网络的时域数学模型。
经典控制中的数学模型的局限:
状态空间法:系统的动态特性是用由状态变量构成的一阶微分方程组来描 述的。
优点:
1. 它能反映系统的全部独立变量的变化,从而能同时确定系统的全部内 部运动状态,而且还可以方便的处理初始条件。
2. 这样在设计控制系统时,不再只局限于输入量、输出量、误差量、为 提高系统性能提供了有力工具。
3. 加之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分析设计及实时控制,因而可以应用于非线 性系统、时变系统、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以及随机过程等。
易于描述单输入单输出系统。实际上,系统除了输出量这个变量之外, 还包含有其它相互独立的变量,而微分方程或传递函数对这些内部中间变 量是不便描述的,因而不能包含系统的所有信息。显然,从能否完全揭示 系统的全部运动状态来说,用微分方程或传递函数来描述一个线性定常系 统有其不足之处。
现代控制理论中控制系统的数学表达式形式:
该法是首先将系统的各个环节,变换成相应的模拟结构图,并把每个积 分器的输出选作一个状态变量 其输入便是相应的 然后,由模拟图 直接写出系统的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
1.3.2 从系统的机理出发建立状态空间表达式
一般常见的控制系统,按其能量属性,可分为电气、机械、机电、气动 液压、热力等系统。根据其物理规律,如基尔霍夫定律、牛顿定律、能量守 恒定律等,即可建立系统的状态方程。当指定系统的输出时,很容易写出系 统的输出方程。
1.1.3 状态方程 以状态变量
为坐标轴所构成的 维空间,称为
状态空间。
1.1.4 状态方程
由系统的状态变量构成的一阶微分方程组称为系统的状态方程。 用图下所示的 网络,说明如何用状态变量描述这一系统。
图一
根据电学原理,容易写出两个含有状态变量的一阶微分方程组:
亦即
(1)
式(1)就是图1.1系统的状态方程,式中若将状态变量用一般符号 ,
表示,即令
并写成矢
1.1.5 输出方程
在指定系统输出的情况下,该输出与状态变量间的函数关系式,称为系
统的输出方程。如在图1.1系统中,指定
作为输出,输出一般用y表
示,则有:
或 式(3)就是图1.1系统的输出方程,它的矩阵表示式为:
(3)
或 式中 1.1.6 状态空间表达式
(4)
在经典控制理论中,用指定某个输出量的高阶微分方程来描述系统的 动态过程。如上图一所示的系统,在以 作输出时,从式(1)消去中间变量 i,得到二阶微分方程为:
(5)
其相应的传递函数为:
(6)
回到式(5)或式(6)的二阶系统,若改选 和 作为两个状态变量,
即令
则得一阶微分方程组为:
设单输入一单输出定常系统,其状态变量为 状态方程的一般形式为:
(8) 则
输出方程式则有如下形式: 用矢量矩阵表示时的状态空间表达式则为:
(9) 因而多输入一多输出系统状态空间表达式的矢量矩阵形式为:
(10) 式中,x和A为同单输入系统,分别为n维状态矢量和n×n系统矩阵;
为r维输入(或控制)矢量;
为m维输出矢量;
为了简便,下面除特别申明,在输出方程中,均不考虑输入矢量的直接 传递,即令D = 0 。
1.1 状态变量及状态空间表达式 1.2 状态变量及状态空间表达式的模拟结构图 1.3 状态变量及状态空间表达式的建立(一) 1.4 状态变量及状态空间表达式的建立(二) 1.5 状态矢量的线性变换(坐标变换) 1.6 从状态空间表达式求传递函数阵 1.7 离散时间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 1.8 时变系统和非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