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巨细胞瘤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巨细胞瘤大多数为良性肿瘤 临床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皮温增高 X线表现:溶骨性改变,偏心性、膨胀性生长(肥皂泡样),无硬化 边缘,与正常骨分界清楚 光镜下:肿瘤实质由单核基质细胞和多核巨细胞组成 与恶性肿瘤、骨囊肿、动脉瘤样骨囊肿、骨纤维异常增殖症、骨肉瘤 相鉴别
治疗:一、肿瘤刮除及残腔植骨术
例会出现局部恶性变或肺转移,被认为是良性侵袭性肿
瘤。
好发于女性, 年龄多在 20~50岁
我国发病率 较高,约占 骨肿瘤的 14﹪~16﹪
原发部位几 乎都发生在 骨骺
多侵犯长骨,常见 于股骨下端及胫骨 上端(约占65﹪), 也可见于桡骨远端、 腓骨小头、股骨近 端和肱骨近端等。
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随着病情进展,呈进行
微波辐射疗法
手术过程简单,只需暴露瘤腔前后壁,将 主要血管束分离,不必将所有肌肉剥开。
优 点
可彻底杀灭瘤壁上深藏的瘤细胞,且软骨 细胞持续被降温,保持活性。
残留的骨壁组织仍保留再生能力。
瘤体组织在灭活后变得松脆,容易刮除。
微波辐射疗法
骨重建
以纵行自体或异 体骨皮质条支撑, 缝隙内充填50 % 以上的异体骨屑 及40 %左右的骨 水泥混合物,机 械强度好。
定 义
流 行 病 学
临 床 表 现
影 像 学 检 查
病 理
分 期
鉴 别 诊 断
治 疗
预 后
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简称GCT),又称“破骨细 胞瘤”,是常见的原发性骨肿瘤之一。主要起始于骨髓 内间叶组织,具有较强的侵袭性,对骨质有很大溶蚀破 坏作用,但极少有反应性新骨生成及自愈倾向。少数病
• 由于骨巨细胞瘤是“肥皂泡”样改变,其 腔壁呈大小、深浅不等的蜂窝状,单纯的 刮除术很难彻底清除瘤细胞,微量隐藏在 陷窝内的瘤细胞可造成肿瘤复发。 • 早期的复发率可高达50 ﹪以上
为降低术后复发率,通常采用术中液氮冷冻、化学剂腐蚀(苯酚、乙醇、 氯化锌等)、蒸馏水浸泡、高速磨头研磨等。 近年来,骨内外广泛采用骨水泥充填,利用产生的聚合热(表面温度约 为60 ℃ ,持续数分钟)杀灭腔壁上的瘤细胞。
MRI检查表现为骨破坏区包绕薄 层低信号骨壳,病灶呈单囊或分 叶状,膨胀明显,可于骨皮质断 端在骨外膜与骨皮质间向远处延 伸。 其内容物为充满血液的囊腔血 窦,以纤维组织为间隔,其中有 多核巨细胞聚积,并有骨化。可 为原发性,也可继发或伴发于骨 巨细胞瘤、软骨母细胞瘤或骨母 细胞瘤。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可发生于任何骨骼, 常伴有腰臀大腿等部位皮肤色素沉着, 少数骨骼受损严重病人有性早熟,绝大 多数为女性。 典型病灶呈膨胀性骨破坏,为磨砂玻璃 状,骨皮质变薄,病变周围界限清楚, 无骨膜反应。发病多偏于一侧肢体,发 病部位以股骨、胫骨、腓骨、髂骨较多, 双侧受累者并不对称,髂骨病灶常保留 骨纹理,四肢长骨髓腔骨纹理常消失, 皮质变薄消失,呈磨砂玻璃状,常并发 骨骼弯曲变形、病理性骨折,但移位较 少。 CT表现为略低于肌肉软组织密度和磨砂 玻璃样钙质密度,病灶大部分在T1MI、 T2WI均显示与肌肉相似或略低于肌肉的 信号。
性加重,可有肿胀、压痛及局部皮温增高。
疼痛—多为酸痛或钝痛,偶有剧痛及夜间痛;
局部肿胀—多为骨性膨胀的结果;
皮温增高—疾病过程中普遍存在,也是判断术
后复发的依据之一。
好发于长骨端,表现为密度减低的溶骨性改
变,偏心性、膨胀性生长,无硬化边缘,与正常 骨分界清楚。
骨皮质因肿瘤膨胀而变薄,呈“肥皂泡”样改变。
有报道称,两肺共摘除90余个转移灶者,术后2年仍健在。
唐都医院
骨肿瘤研究所通过治疗全身各处的不同类 型的骨肿瘤600余例,提出了利用微波辐射 产生的热能治疗骨肿瘤的方法。
认为该肿瘤血供丰富,含水量高达90% 以上,非常适合吸收微波能量。
通过暴露瘤体,以2或3根天线直接插入瘤腔内, 在严密的热监控下,输入微波能量,2~3min后 温度可达70℃左右,且分布均匀,待温度降至 60 ℃时再予辐射,持续30min或更长。
起源于骨间叶组织最常见原发性
恶性骨肿瘤,多见于12—25岁男
性,好发于长骨的干骺端,尤以股骨 下端及胫骨上端多见。
骨膜变化:葱皮样骨膜反应 骨质变化:致密的瘤区边缘不易 与正常骨结构分辨胀
• 骨巨细胞瘤的治疗在19世纪为截肢术 • 直至1912年Bloodgood才首次采用了肿瘤刮 除术,并用苯酚处理骨壁,残腔给予植骨。
Ⅲ期:则已经表现出恶性肿 瘤的特征,出现侵袭性生长, 周围的软组织亦有反应
Campanacci 等 依据 X 线表现, 将骨巨细胞瘤 分为 3 期:
Ⅰ级:骨巨细胞瘤在 X线片中表现为 边界明显的局限性骨肿瘤,对周围 骨组织无明显的侵犯,属于静止期;
Ⅱ级:边界仍清晰,但可观察到其呈 膨胀性生长,周围骨皮质变薄并膨 胀,这属于骨巨细胞瘤的活跃期;
良性;多核巨细胞甚多、间质
细胞分化良好;
恶性;多核巨细胞很少、间质 细胞分化较差、有丝分裂象多; 介于两者之间。
但是,不少研究者发现,此种分级与肿瘤生物学
行为并不平行,某些Ⅰ级骨巨细胞瘤表现为局部 高度浸润性生长,甚至发生远端转移。 所以认为,多核巨细胞大而多,是肿瘤高度活跃 状态的表现;反之,多核巨细胞少,间质细胞成
二、节段截除术 预后较好
分增多,则是病变趋于稳定的表现。
因此,Enneking 和Campanacci 等分别提出了不同的骨巨细胞瘤临 床分级方法。
Enneking 等的外科 分期:
Ⅰ期:骨巨细胞瘤以良性的 方式生长,但不能排除会进 一步的发展;
Ⅱ期:表现仍在良性范围内, 但是已经表现有骨内的低度 增生活性,相比Ⅰ期有恶化 的趋势;
骺端宽度,个别病例膨胀较明显。
囊壁多光滑整齐,边缘轻度硬化,肿瘤 实质密度均匀,可见到液平面。
增强扫描骨囊肿实质无强化,囊壁内侧
偶有较均匀线性强化。当然并非骨囊肿 均为单房,可分为多房,伴有伸入囊腔
的骨嵴。
动脉瘤样骨囊肿90%发生于20岁以下青少年,可发生于任何 骨,最常见于长管状骨占50%,不累及骨骺。 也可表现为偏心性膨胀性骨质破坏,但与骨巨细胞瘤相比 前者的“偏心性”表现得更为显著。
若重建时位于 关节面部位, 放置含骨水泥 比例尽量减少, 使其弹性模量 与骨松质尽量 接近。
治疗原则: 保存患肢功 能 治疗或控制 局部疾病
• 绝大多数病例经过及时适当的治疗,可以 得到治愈,且能保留满意的关节功能。
• 所谓复发,是由于原发灶肿瘤细胞去除不 彻底。
Spjut等通过大量病例统计,发现所有肺转移均发生于某种 治疗措施,如刮除或照射后,无一例出现于原发灶未经处 理之前。
若手术中不易完全清除病灶,可试行放疗或控制其发展。
据文献报道,放疗效果不可靠,转变为肉瘤发生率较高,多出现于照射 后3年左右,以纤维肉瘤变为主。
优点:
方法简单
缺点:
由于残留骨壳较薄,易发生骨 折 波及软骨下骨时,过硬的骨水 泥易造成软骨退变
可早期负重
对于大型扁平骨的巨细胞瘤,如肩胛骨和骨
盆,刮除时会出现凶猛的出血。在视野不
Ⅲ级:骨巨细胞瘤边界已难以分辨, 病灶呈恶性肿瘤的生长方式,发展 迅速,可有骨皮质穿破,软组织受 累,甚至发生病理骨折。
• • • •
骨囊肿 动脉瘤样骨囊肿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骨肉瘤
X线平片表现有一定的相似性。
骨囊肿好发于10~ 15岁,多见于干骺端
或骨干,病灶呈卵圆形,长轴与骨长轴
一致,相邻皮质多轻度膨胀变薄,膨胀 性不如骨巨细胞瘤明显,一般不超过干
无骨膜增生反应。
很少穿破皮质进入关节。
骨巨细胞瘤组织十分松软脆弱,呈红褐色,可 见黄色的含铁血黄素物质沉积,囊样变多见。
光镜下见:
肿瘤实质由单核基质细胞和多核巨细胞组成;
间质血管丰富;
肿瘤无成骨现象;
• 1940年Jaffe等根据巨细胞数的多寡及间质细胞的 分化程度,分为三级:
清的情况下很难刮除彻底,因此复发率甚高。
适应症:
①肿瘤侵犯大部分骨端,关节面已经塌陷,或病理表现已有纤 维肉瘤改变。 ②截除后不遗留明显功能障碍者,如腓骨小头和尺骨小头处的
骨巨细胞瘤。
主要包括:膝关节融合术、半关节移植术、人工关节置换术
恶变、转移 • 肺部转移多见,不仅恶变病例,一些诊断 为明显良性(即Jaffe标准的Ⅰ级)的病例, 也常有发生。 • 一旦转移,治疗时采用楔形切除或单纯瘤 块摘除,取得较好效果,使不少患者得以 生存。